㈠ 什麼叫票房分賬
票房分賬指的是電影的票房由放映方,發行方,製作方三方分成。
在中國票房分賬的基本原則是:
1.首先從總票房中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
2.剩下的票房一般按下述比例分成:影院+院線分賬57%,製片方+發行方分賬43%。
舉例:
票房100元的分賬:上交給國家5%,即5元,營業稅3.3% 即3.3元,之後剩餘91.7元,院線和影院分剩餘的53%,為52.3元,製作和發行分47%,為39.4。至於導演和主演是否有分賬取決於他們與製作方協商簽訂的合同。
票房(Box Office)原意指公開出售電影或劇院門票的地方,現特指電影或戲劇的商業銷售情況。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
㈡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歷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創造奇跡,在國際上也更具影響力,國產影片單片票房累計收入超20億、30億、50億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後,當然是投資方大賺特賺。比如說一部成本3000萬的影片,最終票房達到12.69億,這部影片就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泰囧》,影片背後的投資方有一位90後,於宇昂投《泰囧》400萬,經票片分賬獲得的收益為7000萬;成本為5億的《紅海行動》,四川人投資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萬,最終吸金1.2個億……
選擇想投資的電影→了解項目資料與合同→確定認購金額→打款到出品公司對公賬戶→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後等分紅→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上。
㈢ 影片的票房分賬是怎麼分的
票房分賬就是需要在總票房中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剩下的錢當中,作為放映場所的影院拿走57%,製作方和發行方拿走43%。
綜合票房:計算電商服務費後的票房收入。
分賬票房:服務費部分不計入。
投資人的收益按分賬票房算。
電影的票房是放拆芹映方,製作方,發行方三方分成,比例一般為4:4:2。
具體的分成數額一般之前都有合同。
成本和宣傳的費用一般三方各算各的,因為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成本和宣傳費用。
製片方會根據事先的約定支付發行方一筆費用。剩下的錢扣除成本了之後,製作方和投資方再按約定分成。
在好萊塢,有三種分賬模式可以選擇旅指畢。第一種是和中國一樣的固定逗余比例分賬。第二種是影院會支付一筆費用給製片方買斷影片,然後這部影片的全部票房都歸影院所有。第三種,是好萊塢最流行的分賬模式,也就是階梯式分賬:
在好萊塢製片商的一些大片上映的第一周,製片商可以拿走80%的票房而影院只能拿走20%,這樣製片方就能盡快趁著影片的熱度收回成本。但隨著影片上映時間變長,製片商分到的票房會越來越少,第二周、第三周在60%左右,到了第四周可能就只有20%。
㈣ 電影宣發投資需要多少錢
電影宣發即電影宣傳以及發行。有的公司只做宣傳,有的只做發行,有的公司兩者同時進行。宣和發是不同的兩個渠道,宣傳簡易的講就是為一部影片宣傳對接的主要就是各類媒體,宣傳影片的知名度、口碑度、話題性。發行對接的主要就是院線,核心目標是陣地物料和排片。宣傳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各大媒體、各種平台廣告、口碑營造等。而我們現在做的是口口相傳,朋友圈宣傳方式。現在是朋友圈時代,一部電影不論你多大製作,多大牌明星、導演、編劇,只要朋友圈有人說這是個爛片,一傳十十傳百最後也會變成爛片。只要朋友圈有人說某一部電影值得看,那觀眾們就會好奇想要去看看。這就是大眾的從眾心理! 而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大眾配合你宣傳電影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成為電影的版權擁有者,成為電影的股東,與電影收益有直接關系!所以現在各大電影出品方願意拿出部分份額讓普通人參與認購,購買了電影版權的投資者擁有電影票房分紅收益。這樣一來投資者為了讓自己利益最大化,就會盡心盡力的為自己的電影進行宣傳,發動親朋好友去電影院捧場,最終的結果就是雙贏! 舉個例子:現在某公司想拍一部電影。預計投資一億元人民幣,有了好劇本、好導演、好演員,但是想要票房保障最重要的還是宣傳得到位。所以出品方決定讓出一部分電影利潤進行宣傳,將一億元成本拆分為10000份,每份價值1萬元,出品方自己佔有50%。將剩餘50%份額通過電影宣傳公司進行銷售讓普通人也能參與電影投資,並進行電影宣傳。假如投資者A通過宣發公司認購了100萬元該片版權,也就是購買了100個份額。那麼A投資者就佔有總投資的1%,也就是A投資者享有票房可分賬的1%收益。所謂電影票房可分賬就是=(票房-院線分賬-國家電影發展基金會費用-稅費及相關費用)。一般一部電影的可分賬是票房的30%~40%,假如該片最終票房為10億元人民幣,可分賬就是3億~4億元。A投資者可分得其中的1%,也就是300萬~400萬元!而且這還只是票房收益,電影下映之後還會在各大視頻網站上映比如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提供給會員客戶或者收費觀看,通過這種方式帶來的收益,也是參與投資者分紅的。簡而言之,這部電影帶來的所有收益,投資者均有權參與分紅!!現在觀眾對電影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流量明星已經沒有那麼有效了,一部用心製作的,能打動人心的電影才有可能成為票房黑馬。中國電影從來都不缺觀眾,缺的是優秀的電影。全國各項優秀影視項目,歡迎來聊。
㈤ 票房分成比例
票房分成比例如下:
電影票房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約91.7%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可分賬票房中,院線及影院分到57%,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征繳1%-3%的代理發行費,剩餘的40-42%為製片方和發行方的分賬比例。
考慮到發行方一般會提取2%-5%左右的發行費,實際上到製品方最終的分賬比例最高40%左右,也就是大約佔到總票房的36%左右。這還是相對理想的情況,如果是相對弱勢的片子,為了跟影院協商多排片,還可能在分賬比例上作出更大讓步,導致最終的分賬比例進一步下調。
電影的排片規則:
大型的院線在總部會下發排片指導,尤其是重點影片的上映,但這也只是粗略的全國性指導。剩下的就是各自門店對於自己的情況進行微調。一般的排片根據自身情況調整,上下幅度范圍在5%左右。
而每個影院的經理要為自己的業績負責,無論宣發團隊怎麼宣傳,最後排片還是影院經理來定。某部電影預售高,等於提前鎖座,把三分之一的影廳與時間分配給預售好的電影是很正常的做法。而隨著每日的上座率,會有相應的調整。
㈥ 投電影分賬為什麼還扣宣發費
通常來說,電影發行方會收取10%左右的分賬票房作為發行代理費(通常在5-15%)。扣除這部分宣發費,片方能分到的錢往往在30-33%,即一部票房10億的影片,片方在票房的收成上,大約在3億左右。
這也就是為什麼過去業內人士常常用票房數字的三分之一來計算電影片方到手的錢數,因為以前如果一部電影想要回本,票房至少要達到製作成本的三倍以上。不過現在隨著電影內植入廣告的增多以及流媒體版權和海外版權的售賣,不少電影可能票房兩倍於成本甚至不足成本都能收回投資。
通常現在一部影片的投資方往往不止一家,尤其是爆款大片可能由多家甚至十幾家一起出品,那麼即使是主投方也只能分到片方分賬的一小部分,最後到手的錢並不如外界猜測的那樣高。
最常見的就是以下這4中洗錢方法:
1、虛高成本。一部大成本的製作除了取景,裡面的道具都是很名貴的,若是涉及投資方私拿等原因,都被攤在成本里。
2、陰陽合同。投資電影以高昂的製作費以及片酬費,就能成功的把貪官甚至黑社會的錢洗白。
3、虛報票房。幾千萬的成本,對外宣稱上億的製作成本,這幾年的幽靈票房新聞也不少,通過虛高的票房收益成功盈利。
4、內部勾結。投資方、導演、明星等一系列的團隊勾結,產業鏈的洗錢也是常見。
㈦ 有沒有人知道黃渤主演的電影《一出好戲》宣發費用是多少萬分感謝!!
暑期檔即將進入尾聲,這個月電影市場遠沒有七月的表現強勁,七月份先後爆出了一部三十億票房和一部二十億票房的影片,然而這個月截止到28日,也只有《一出好戲》才達到10億票房的體量,遠不及上個月影片的表現。
《一出好戲》作為黃渤導演的首部電影,雖然關於投資金額沒有具體透露,但是從該片的製作上來看,投資應該不少,估計在兩億,差不多六億黃渤就可以賺錢,從目沖早前的票房來看保守估計15億元,黃渤導演的處女作賺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