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適合在七一建黨節觀看的愛國影片有哪些
1、《周恩來回延安》
該影片以1973年6月身患重症的周恩來總理,在特殊歷史時期下,回到聖地延安的歷史事件為敘事中心,展現了「人民總理愛人民,人民總理人民愛」的感人畫面。
2、《血戰湘江》
本片以長征史上最慘烈的湘江之戰為背景,生動表現了紅軍34師官兵前赴後繼、勇於犧牲,全力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大無畏精神。
3、《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重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4、《智取威虎山》
該影片講述了1947年冬,東北民主聯軍203小分隊在首長少劍波的帶領下,奉上級命令進入匪患猖獗的林海雪原保護百姓安全,偵察員楊子榮與衛生員白茹火線馳援的故事。
5、《建黨偉業》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以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
❷ 電影周恩來回延安中他們做的小米飯的小米是有功的什麼給我們啊
小米是有功的,小米滋養了我們。
影片中,周恩來總理捧起金黃的小米飯,想起當年初進延安時在曹大嫂家吃的第一頓小米飯,「延安的小米養育了中國革命」;登上寶塔山遠望清涼山,想起為掩護自己而犧牲的陳友才和小曹,託付延安幹部一定要找到烈士的墓;看到延安百姓吃不飽,與延安幹部舉杯為誓,要讓糧食產量翻一番,讓延安百姓過上好日子。
見到朝氣蓬勃的知青們,鼓勵大家紮根延安、建設好延安……飽滿的情感始終貫穿影片,情感的起伏推動著劇情發展,影片淚點接二連三,深情畫面接踵不斷,以情感人成為本片最大的亮點,陝西本土實力演員演技爆發,與劉勁飆戲拋出顆顆「催淚彈」。
(2)回延安電影片段擴展閱讀
電影《周恩來回延安》以周恩來總理的獨有視角為主線,用小角度展現了中國革命在延安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採用歷史閃回、時空交叉的表現手法,透過周恩來總理在延安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讓觀眾深刻領悟到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1973年6月,周恩來總理帶病陪同外賓到革命聖地延安參觀訪問。臨行前,毛澤東、朱德等同志紛紛請周恩來總理轉達對延安人民的問候。
飛機穿越雲層,周恩來總理透過舷窗望著陝北大地,1935年10月紅軍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等畫面浮現在眼前。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第一次回延安。走下飛機,時隔二十六年之後重回這片熱土,周恩來總理受到了延安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
❸ 電影周恩來回延安中,把烈士請進陵園,給他們什麼
周恩來逝世之後,工作人員從他的衣服口袋裡找到了一張發黃的照片,正是當年為紀念勞山脫險所拍的那張。
只見照片的背後寫著八個字:「勞山遇險,僅存四人。」這也能看出,周恩來對當年犧牲戰士們的感情是多麼深厚啊!對他們是有多麼懷念啊!
❹ 電影周恩來回延安中,曹大嫂卻說你這是跟我們兩個字是啥了
生分。
曹大嫂是革命烈士的母親,當年是她為風雪中趕路的總理端上了熱騰騰的飯,又把大兒子送到隊伍里。
建國二十多年後,周總理回延安視察,專程去了曹大嫂家看望她,曹大嬸看到消瘦的周總理,心疼得要將家裡攢下的幾個雞蛋拿給他補身體。
看到曹大嫂過得也很窮困,總理不忍接受,曹大嬸卻說:「你這是跟我們生分了。」
劇情:
1973年,被檢查出患有膀胱癌的周恩來總理回到闊別二十六年的延安,延安的十三年往事歷歷在目,這方熱土養育了中國革命,養育了人民軍隊,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總理在與省地市幹部吃飯時再三要求一定要抓生產,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需要水利人才等生產上的幫助,中央一定大力支持。
他與曾經的老鄰居、老朋友雙手緊握,與為救自己犧牲的小曹的母親曹大嫂灑淚相擁。周總理感懷延安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牽掛老區百姓生活依然艱難,希冀延安幹部和知青為革命聖地的發展作出貢獻,更堅信祖國必然強大。
幹部們立下軍令狀,知青們立志紮根黃土地,群情激昂,要讓延安百姓過上好日子。眾人的激情和鬥志感染了周總理,他不顧自己滴酒不能沾的病體與大家乾杯為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