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後來的我們電影高清1080或720p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hj_fLphpwRXwcb0JP94u8A
是的呢,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② 《後來的我們》影評
電影《後來的我們》採用的是現在和過去兩個時空來回穿插的敘事手法。見清和小曉的邂逅,是在2007年隆冬回家過年的列車上。小曉剛上車就找不到了自己的車票,遭到列車員的詰難,素不相識的見清拿出一張車票來問小曉是不是她掉的。小曉很快和見清他們三個同學混熟,在車停半道時相攜下車踏雪回家。
小曉的媽媽再婚到了美國,爸爸已經離開人世。本不需要回家過年的小曉,還是回來了,她說她只想回來看看爸爸。見清的爸爸獨自打理著林家菜館,父子關系有些不愉快。小曉的意外出現,讓見清和爸爸之間多出了一層潤滑劑。
再回到北京的小曉和見清,已然成了毫無芥蒂的好哥們。小曉把她剛認識的博士男朋友帶過來,見清問她喜歡這個人什麼,小曉說他博士畢業、有房、工作單位好,還喜歡她,這就夠了。見清無言以對,他喜歡小曉卻說不出口,小曉說她男朋友的那些他一樣也沒有,但他很堅定地告訴小曉要找一個願意為了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男人。
見清和他的兩個同學畢業後在電腦城開店,他會把送上門的生意推給小曉。豈知這一推,又給小曉推送了一個新男朋友。前面那個博士男朋友的媽媽來北京,不同意他們在一起,把小曉的房子夢打碎了,現在來的這個又是個公務員。小曉滿心歡喜地向見清報告她的新戀情,見清卻是一臉苦相。
跨年夜,小曉來見清租的隔斷房找他。見清奇怪小曉怎麼不和男朋友去跨年,小曉說男朋友工作忙。就在他們兩個出門去跨年時,他們在商場見到了那位公務員男朋友扶著一位孕婦同行,原來他是有老婆的。
小曉就此在見清家住下。見清租住的隔斷房生態古怪,有風塵氣十足、得空便來撩撥見清的性感女郎,有牆上貼滿AV女郎海報、成天宅在電腦前看片的結巴男,還有每天夜裡啪啪啪的小夫婦。小曉和見清的同居生活,從小曉睡床、見清打地鋪開始。
剛開始,見清還不習慣,起夜回來會自覺地躺到床上,等小曉翻個身把腿架到了他的身上,才意識過來,然後悄悄地滾回地上去睡。
隔壁小夫婦的聲音太吵了,見清會拿耳機讓小曉聽音樂。小曉反倒借機僚撥見清,見清卻只是裝睡、並不接招。直到有一天,小曉看到了一個別人丟棄的舊沙發,纏著見清非要搬回來。就在舊沙發上,小曉和見清終於越過了朋友的界限。
此夜過後的第二天,見清一直等不到小曉回來。等到小曉回來時,告訴見清她又戀愛了。隨後,見清因賣盜版盤被抓走。小曉獨自回老家過年,瞞著見清的爸爸說他在北京工作忙。小曉年後去接見清出獄,見清問她又認識了一個什麼樣的男朋友,突然醒悟過來自己就是小曉口中的新男友。
從此之後的小曉和見清,雖然蝸居在隔斷房裡,卻實實在在地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歲月。直到回老家參加同學聚會,見清租了車回來,還買了很多禮物送同學,卻在衛生間門口意外聽到同學們早已看破他的偽裝。見清卻把火撒在爸爸身上,年都不過就要回北京,路上他和小曉第一次吵架。從那以後,吵架就成為了他們蝸居生活中的常態。
見清的脾氣越來越壞,他做游戲客服卻大罵打電話進來的玩家,在路邊攤有人和他斗兩句嘴也會激怒他,轉身就把那個人跩飛,回到家除了玩游戲,就是和女網友聊天,還被小曉給發現了。小曉再也沒有辦法忍受,決心離他而去。見清追到地鐵站,看到已經上了地鐵的小曉,他卻沒有勇氣拽小曉下車。
失去小曉的見清,似乎成熟了一些,埋頭製作的游戲居然很快就成功了。成功之後的見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房子,可他再和小曉相見,仍然是一副不成熟的樣子。仍然不耐煩向爸爸講解怎麼用電視遙控器,仍然在爸爸不願意去住他北京的房子時和爸爸吵架,仍然一副我現在有房子了我終於可以滿足你了的態度和小曉說話。
見清仍然沒有成熟起來,他不知道對於小曉而言,房子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他自己能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可以陪他一起去努力,即便一直沒有房子也不要緊。見清最想要的是小曉,最想要滿足的是小曉的願望,但彼時的他們不能夠互相理解,不懂得好好溝通,終於錯失了彼此。
直到2017年的再次邂逅,見清已經結婚生子,而小曉仍是孑然一人。兩人因為航班延誤而被困酒店。見清的兒子打來視頻電話,吵吵著要看左邊、看右邊,然後小曉為了避開鏡頭而左躲右閃,兩個人再一次在逼仄的空間里微妙地相處。小曉一句「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話中幾多感慨,聽者誰不淚下。
兩人相擁作別,見清祝福小曉能夠找到那個願意為了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男人。不知道此時的小曉心中作何感想,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都放完了,十年的大好青春都過去了,你還不知道老娘心裡想要的不是什麼「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而只是好好在一起,不要輕易說放棄,失意時不必要自暴自棄,成功後也不要自以為是。
本片有著豐富的細節,讓觀眾時刻沉浸在淺淺的懷舊氣氛里,十年之前的我們身在何地?十年之後的彼此可還有所追憶?不論是對細節的把握,還是對結構的控制,甚至對節奏的拿捏,影片完全不像是一個新人導演的創作。如果非要說遺憾,那隻能說本片貢獻了又一個不成熟的男主角,這樣的形象在青春片,尤其是華語青春片中太常見了,沒有打破青春片的常規,沒有突破一般觀眾的期待。
相比較而言,女主角就很出彩,起初她知道自己想要找一個條件好的男人,就會奔著目標去努力,即便一再碰壁也不自怨自艾,而當她發現自己想要的可以是愛自己卻條件並不優越的男人,她仍然可以快樂地投入到這一段感情生活里,直到她發現對方並不懂她,也不懂他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於是果斷放棄,一點兒也不拖泥帶水。
③ 電影《後來的我們》劇情完整描述
剛看完劉若英導演的《後來的我們》,影院里多數情侶同行,或是閨蜜結伴,我獨自去看的,但我也不再羨慕別人。
影片里女主小曉和男主見清在火車上偶然認識,因大雪導致火車無法前行而停在了春運途中,在白茫茫的雪地里,透過車窗小曉看到美麗的鹿在奔跑,於是小曉和見清以及朋友下了火車,一同漫步踏上回家的路途。
小曉回到小院,人多口雜的氣氛一下子充滿了過年的味道,家裡空無一人,只留下牆上父親的舊照,為了看望父親,她千里迢迢的趕回家,拆開母親在國外寄來的巧克力,拭去桌上的灰塵給父親放了塊巧克力祭奠他。
大早上見清推開門,看見小曉跟一群小孩在自家門口放煙花,清純的臉上充滿了笑容,見清走上去跟小曉打招呼,並邀請小曉在自己家裡吃年夜飯。見清的父親是一名廚子,桌上擺滿了佳餚,凳子坐滿了親戚,一家其樂融融的吃起年夜飯來。
回到北京後,這群年輕人依舊懷揣著夢想奮斗,一次聚餐,飯桌前留了兩個空位,小曉帶著自己的男朋友走了過來,這男的長得矮胖丑,而且還他媽顯老,小曉卻很洋洋得意的給大夥介紹,學位博士,任職公務員,在北京有房子,見清與朋友們一致不認同小曉這位長像磕磣的男友。
見清跟哥們在北京的發展並不順利,有兄弟老家給安排了公務員的工作,他接受了,並決定回家過安穩的生活。宿舍里三小伙為即將離開的兄弟踐行,留聲機里播放著張震岳離開的歌曲,為即將分道揚鑣的情景增添了氣氛。見清接到小曉的電話,告別兄弟匆匆跑了出去。
見清擰著小曉的行李,把她帶回了自己的出租屋,這里條件很差,房間緊湊,過道狹窄,仍然擠滿了各色各樣的人。小曉在房間里整理行李,她告訴見清與男朋友分手的原因,男方母親嫌棄她學歷低,總是找自己岔,而男朋友卻無動於衷,也不知道幫忙維護自己。
夜裡見清讓小曉睡床上,而自己在床邊打了地鋪。正當准備入睡時,隔壁傳來激烈床震的聲音,兩個頓時感到非常尷尬,見清用手機放著音樂,羞怯的把耳機遞給小曉,讓她聽著音樂就聽不見這淫穢的聲音。
見清和哥們在商場與負責人發生了爭執,因斷電導致他們不能做生意,雙方僵持不下,小曉走過來連忙和解,親切地稱呼對方哥賠禮道歉,負責任答應給小曉面子下午派人過來維修。
見清工作時在監控畫面里看見小曉,她和一位中年男人一起下了電梯,沒多久小曉告訴見清,她交了新男友,他是她的客戶,在她那裡下了很多單,而且聽說他在北京有房子,但她沒去過。見清不高興的問小曉,他能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嗎?
在北京的打拚真的很不容易,見清的哥們最後都放棄掙扎離開了北京。見清開始在地道擺地攤維持生活,小曉去找見清,一個勁的炫耀她男朋友給她買了個智能手機,還在一旁給見清打電話試通話效果,見清問小曉,為什麼她男朋友不陪她跨年,小曉回答因為他是公司主管,所以很忙沒有時間陪她。見清立馬收拾好攤位,小曉問他干什麼,他說陪她去跨年。
見清帶著小曉來到春晚現場,准備入場時,在熱鬧的人群里,他們在屏幕里看見自己,兩人很開心的擺著各種姿勢。這時小曉看見屏幕里自己的男朋友推著嬰兒車,旁邊站著一個端莊的女士,兩人非常恩愛,小曉一切都明白了。
跨年的心情就這樣被破壞了,兩人只好回到出租屋,房間里又傳來激烈的床震聲,小曉突然大聲的嬌吟起來,見清面紅耳赤的連忙阻止她,小曉卻越發大聲,她告訴見清,如果不叫出來太難受了,而且周圍的人肯定會誤會他不行。於是見清也拍打著床大聲的叫了出來,周圍的人頓時偷聽起來。
某天夜裡,兩人終於沖破最後的防線,瘋狂的吻在一起,見清把小曉撲倒床上,兩人如飢似渴的脫掉對方的衣服。第二天早上醒來,小曉沒了蹤影,見清著急的打小曉電話,怎麼也聯系不上她,兩天後小曉終於接了電話,她去了房地產售房,這樣收入更高。
隔了好些時日,小曉去出租屋找見清,可見清卻不在家,通過鄰居得知見清因賣盜版光碟被拘留了,小曉去探監,卻沒能見到他。於是她獨自回了老家,給見清所有的親戚都買了禮物,並告訴大家見清因開發新項目而沒時間回來過年。見清父親非常喜歡小曉,給她做了很多特產讓她帶回北京。
小曉回到北京後去監獄外面等見清,剛好見清出獄,兩人並肩走在一起,小曉掏出見清父親做的年糕遞給他,他沒有伸手接,小曉塞回了胸前。見清生氣地問小曉找新的男朋友了嗎?小曉回答找了,見清問對她好嗎?小曉說她把所有見清想審問的問題一起回答他,他是個年輕人,對她很好,沒有工作,在北京沒有房子。見清很著急的說,他沒有工作那你還要去養他。小曉回答,他什麼也沒有,但他願意為我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什麼啊?忘了捉什麼,見清忽然明白,原來小曉口中說的男朋友就是自己,小曉問他願意做自己的男朋友嗎?她那麼優秀,錯過這個村可沒這個店了。幸福來得太突然了,讓見清措手不及,他夢寐以求和小曉在一起,他當然願意了。
見清打算做一款游戲,主人公叫伊恩,小曉給女主人公取名叫凱利。小曉問要是伊恩找不到凱利怎麼辦?而見清回答:伊恩找不到凱利的話,那麼這個世界就不會有彩色的了。
見清的發展未見起色,他越來越消沉,時常沉迷於游戲世界裡。他剛從外面回來,質問小曉是不是看了他的消息,小曉回答自己並沒有偷看,見清解釋對方只是一個售房網友,跟她聊天只是想了解房屋信息,小曉很生氣,自己就是做房產的還用的著跟別的女人打聽嗎?這時見清接到房東的電話,讓他明天必須搬走,自己的親戚要過來住。
見清打包好了行李,三輪車上裝得滿滿的,怎麼也塞不下小曉撿回來的沙發,兩人坐在車尾離開,只剩下遺棄的沙發。
到了新家,小曉站在床前打開窗戶,窗檯上有一株雜草開了花,給這里的環境帶來了一絲生機。見清工作時接到沒素質的客戶投訴,認為自己花錢消費了就像大爺般囂張,他實在忍無可忍跟客戶對罵了起來,生氣的撂了電話。沒想到那位囂張跋扈的客戶,居然帶了群人找上門公司來,見清被打得不輕,而且丟了工作。
小曉跟見清坐在路邊攤上吃著晚飯,見清滿臉傷痕,兩人沉默寡言,不知說什麼好。小曉看了看鄰桌的人,見清突然很生氣沖過去跟鄰桌打了起來,小曉喝了一口酒,拉開見清,扇了他一耳光便生氣的走了。
回到家後,見清無動於衷的坐在電腦面前打游戲,小曉決定跟他分手,背上行李走摔門而去。見清取下耳機,著急的推翻了凳子追了上去,到地鐵站里,小曉上了地鐵,門還沒有關,但見清沒有勇氣上去挽留小曉,最終小曉獨自走了。
自從小曉離開後,見清打起了精神重新開始生活,吃苦耐勞的做著各種基層工作,休息時間研發自己的游戲。皇天不負有心人,見清的游戲問世了,在網上引起了一股熱潮,正規的公司也主動簽約於見清,見清銀行里有了人生中第一筆存款,他立馬去買了套房子,售房小姐介紹房源信息時,見清眼裡彷彿看到了小曉,好像是小曉在給自己介紹一樣。
小曉關上服裝生意門面走在回家路上,打開自行車鎖時收到了見清簡訊,見清說父親很掛念他們,邀請小曉一起回家。兩人一起回了家,見清給父親買了液晶電視,卻不耐煩的教父親使用遙控器,小曉走了過來,見清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她。小曉耐心的教林父使用遙控器,林父卻不願意學了,反正自己年紀大了,眼睛越來越模糊不清,說不定以後不用再看電視。見清勸父親搬去北京生活,方便自己照顧他,父親不願意去。
見清跟小曉出去散步,他希望小曉和父親都搬來跟自己一塊住,小曉拒絕了,見清很生氣,當初自己那麼努力賺錢買房子就是為了給她一個家,可現在她卻不接受。小曉離開見清並不是因為他沒有房子,當然也不會因為他有了房子和他和好,兩人就這樣分道揚鑣。
多年後,見清在回北京的飛機上遇到了小曉,他坐在商務倉,而小曉坐在經濟倉內,兩人都時不時的偷望對方,沒料到飛機因為天氣緣故而不能起飛,航空公司通知所有旅客下機,並且安排了酒店住宿。見清走到小曉面前,接過小曉的行李,要求一起下機,航空公司商務倉安排的房間與經濟倉房間不在一起,見清要求多安排一個房間給他,對方沒有答應,小曉決定去經濟倉這邊排隊,但見清拉著她一起回了自己的房間。兩個尷尬的坐在一起,漸漸的打開了話題,兩人相視而笑,回憶聊起了曾經在一起的畫面,這時見清手機響了起來,他拿起手機接通了兒子打的視頻,視頻里萌萌的聲音要求爸爸照房間的每個角落,小曉只好配合見清移動手機時,躲藏起來,不被發現。
小曉得知見清已經有了家庭,毅然離開了酒店,見清掛斷了視頻通話,在窗前看見樓下的小曉跟自己告別,他追了出去,兩人坐在雪地里,各自拿著一瓶紅酒喝了起來。談到當初什麼原因分手,小曉說那已經不重要了。見清說了很多如果,都是不願失去小曉的假如,小曉直接否決了所有的如果,本來人生沒有如果。
見清問小曉現在過得好不好,小曉回答過得不好,錢被男朋友騙光了,還被拋棄了。見清心裡非常難過,小曉調皮的說是騙見清的,自己過得很好,交了個外籍男友,為此學了一年英語,他們還在國外買了房子,馬上就要移民去國外了。見清表示很無奈,不知小曉說的是真還是假。
小曉說她一直還愛著見清,見清激動的拉著小曉飛奔酒店,在酒店大廳遇到了同事,同事誇贊見清接了大單,卻又很尷尬的打量了小曉,見清慢慢的松開了小曉的手。
因大雪停飛,一時半會也回不了北京,眼見快要過年了,見清決定租車載小曉回北京,路上小曉跟見清說I miss you,見清回應我也很想你,兩人卻再也沒有勇氣重新愛一次。
見清把小曉送回家後,轉身就要離開,小曉走上前來,每次分別都沒有好好告別,兩人擁抱在一起,小曉開口說了聲再見。
見清回到家後,在父親的遺物里找到了一封寫給小曉的信,他把這份信寄了出去。
小曉收到了見清寄來的信,含淚打開了信封,林父寫到:
吃什麼還是家裡好,那些外賣能好吃嗎?一直想給你寄點吃的,又不好問見清,這些年他好像突然長大了,我知道那都是因為你。
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這些可能都得等到你們老了,才能體會得到。
做父母的,你們和誰在一起,有沒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健健康康的,向我老了,眼睛瞎了,見清也總說我什麼都不懂,那年在火車站,我還以為我握住的是你的手。
卻發現那不是你,我就明白,就算你倆走不到一塊,我們也會是一家人,小曉,好好吃飯,累了就回來。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劇情介紹結束。
網上很多評論,說這個電影三觀不合,娶的妻子不是自己的摯愛,卻一再對初念抱有幻想。對於這樣的評價,我不贊同,為什麼熒幕不能展示一些負面的生活。在現實中,不融洽的婚姻比比皆是,而且更加荒唐奇葩。電視劇里給人物塑造的都是高端完美的,一生只能愛一個人,最終也能跟愛的人有個圓滿的結局。哈哈,這畢竟是虛擬的,現實生活中朝三暮四多麼正常,有心動的感覺才叫活著。
④ 電影《後來的我們》值不值得去看呢
《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我覺得得比一般人要遲。難以避免地看了一些電影影評,也會遭受影響。了解它是一部在主題上有點兒貼近《甜蜜蜜》、《如果愛》的影片,周冬雨和陳學冬在裡面無私奉獻出了爆裂的表演。電影導演劉若英也是一個很典型性的女文藝青年,這令人早已能夠 基本上想像出影片的模樣。可是,但我一個人在電影院里坐定,看見熒幕天黑。我發現了,這部電影,或是有點兒超出我的想像。
開始一開始的好多個攝像鏡頭很美。我告訴自身,這很一切正常,因為它來源於李屏賓。這名中國專家級的攝影師,能夠 等上一整天,只為了更好地在適當的時間和地址的那略微一線光,拍出一秒鍾的攝像鏡頭。在影片的行業里,有一些情況下,只需有非常棒的導演,非常棒的拍攝,非常棒的後期剪輯,這部電影就早已成功了80%。新手電筒影導演工作能力的不夠會因為優秀的團隊而提高。因而,許多跨界營銷新電影導演的第一部影片都是會找李屏賓。包含周董《不能說的秘密》,王力宏的《戀愛通告》,也有更為古早味的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如今,這一大名冊又再加上了一個劉若英。
而《後來的我們》則是長期擁有那樣的覺得。從兩人動心,確定恩愛,到之後的分離,都令人手心麻木。從很多的關鍵點,從復原度夠高的情景,從知名演員中間的微小目光與姿勢,這類感情的體會都汩汩流淌出去。
⑤ 電影《後來的我們》看完之後你覺得怎麼樣呢
《後來的我們》做為奶茶店的影片經典作,我認為或是很取得成功的。盡管如今這部電影被批三觀不正,那我覺得從一個假定的前提條件出來說說這部電影。假定林見清之後並沒有娶妻生子。那他十年後再和方曉小遇上就算不上出軌了。
剖析男女主在一起的情況下確實十分恩愛,可以說過的是有情飲水飽的日子了。住在那般耳光大的房子里,一起吃面條,女主還跟男主說「大家如今那麼幸福快樂」。很有可能幸福快樂在深愛的人眼裡便是那麼簡易吧,便是在彼此之間身旁吧。男主一直追隨著女主想要的生活,想給她北京買套房子,可男主工作中不如意,罵了顧客,又丟失工作中,一蹶不振只了解玩游戲,對女主也不聞不問,愛理不理了。女主離開,不知那時候的男主為何可以把女主留到身旁,他一無所有也一事無成,他能給女主一個將來嗎?
匯總影片里兩人發生難題時是怎麼解決的?溝通交流和表述了沒有?折中了沒有?見清這些年都忘不掉小曉。那每一次小曉離去時,他在幹嘛?第一次追到地鐵站,卻連邁上地鐵站也沒有,一句話也沒有,本來只需讓小曉覺得到他確實愛他就不會離開的。第二次在家鄉的雪天上,本來只需死皮賴臉追著沒放就可以的,就說了一堆狠話。零距離時不可以用心表述,離開才懷戀一輩子有什麼作用?
兩人一直模模糊糊地各自,話都說不清,也怪不得後邊那樣糾纏不清。即使兩人確實不適合,即使小曉感覺見清不容易成長,即使不願等他發展和覺醒,也應當歷經至少的溝通交流和處理吧。說開過,想開了,最終即使分離,兩人也會坦然接受,而不是哀悼一輩子。全都不用說,全都不清楚,就只有一直活在不解和缺憾里。這類分手的時候全都說不清楚的狀況在實際中存有嗎?毫無疑問存有,誰心裡不舒服誰自身了解。
⑥ 《後來的我們》結局是什麼
電影《後來的我們》結局是:
林見清的頹廢讓小曉提出了分手,而林見清也並沒有挽留,這段感情最終走向了終點,分手後的林見清因為販賣盜版碟,進了看守所。
林見清出獄以後,這對昔日的情侶見了最後一面,最後勞燕分飛。就像小曉收到見清父親的信中說的,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影片評價
《後來的我們》中男女主角的生活卻像是一種程式化的堆砌,住在狹窄的隔斷間、房東一個電話便要「滾蛋」,地下通道做賣光碟的小販卻被拘留,這看似清苦而悲催的北漂生活,也許真的是一部分「北漂」真實的人生經歷,可是個性無法代表共性。
人們看到更多的是那閉塞的空間和他們在不同職業之間的轉換,以及那在孤獨中滋生的愛情。但起承轉合又很生硬,彷彿是為了離別而離別,既缺乏對具體生活細節的描摹,也沒有對情感交集的刻畫,使得整個故事都很虛浮。
⑦ 後來的我們現在在哪裡可以看能免費嗎
現在後來的我們是會員電影。在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凡美購等各大APP都可以看,經常會提前放出一些大片,不過要會員才能看。凡美購倒是不需要什麼會員,只是版權意識咱還是要有的。
⑧ 後來的我們電影資源高清版百度網盤下載
《後來的我們》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5bEB2LD4pTGpAn8XNpeH_w
《後來的我們》是由劉若英執導,張一白監制,井柏然、周冬雨、田壯壯主演的青春文藝片。
該片講述了一對男女在過年回家的火車上相識,從那之後,二人的命運便糾纏在一起,歷經戀愛、分手、錯過、重逢的故事。
⑨ 《後來的我們》觀後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後來的我們》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近兩天朋友圈都在轉發一句話:「真正愛你的人願意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原先他們都看了劉若英導演的電影《之後的我們》。可能是出於從眾,可能出於對劉若英當年那首《之後》的感情,我也去看了這部電影。
聽電影名字就已經猜到它的資料了,大致就是男女主人公早年轟轟烈烈的戀愛,然後經歷了挫折,分開了,多年以後,偶然相遇,又在一齊回憶當初自我深愛的那個人以及回不去的青春。故事情節是緊湊的,演員的演技是可圈可點的,拍攝角度也很唯美的,甚至每一幀都能夠當手機壁紙那種。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說看電影的時候,止不住的流眼淚,因為電影里的情節讓她們想起了當初自我錯過的那個前任,而我個人來看,我不是很贊同電影所表達出來的三觀。
多年之後,男主角已經成家並且有了孩子,女主角也找到了屬於自我的生活軌道。再次相遇,既然明白回不去了那就應當好好寒暄,好好說再見。而她們呢?在旅途中開房,一齊回憶青春,甚至哄騙自我的現任和孩子,精神出軌,甚至要不是中途遇到同事,她們也會肉體出軌。兩個人相愛沒有錯,錯的是不應當心裡裝著一個人,而生活中又拖著另一個,一隻手拉著過去不撒手,一隻手又死死拽著此刻。你們相愛,能夠,和此刻擁有的一切說再見,處理好一切然後重新在一齊開啟你們轟轟烈烈的感情故事。
好像此刻的人都喜歡懷念過去,從前任3開始,我們都開始把過去的那個人當成真愛,好像以往擁有的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注意到現任嗎?那個為你付出青春,為你生兒育女,組建的人,她把她的一生交給你,而你卻把她當成一個理所當然的存在,並且心安理得的愛著另一個人,享受著自我的精神出軌,並且大肆宣揚真愛無罪的言論。就像《之後的我們》裡面那個現任一個兩個小時的電影,連名字都不配擁有,只是一個過客。也許就是電影情節要求突出的是前任,也許是我對於這個情節過於偏激,只是我不能想像,一對情侶牽著手走進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都哭了,然而她們的眼淚都是為前任而流,何其悲哀。
電影里有一句話我跟印象深刻:「不辜負彼此就好,想不辜負此生太難。」也許這是這部電影的主旨,可是電影的資料卻是在徹頭徹尾的在辜負他們的現任,辜負那個真正為他付出的人。他們真正的辜負了彼此,也辜負了此生。既然放不下過去那就一個人好好懷念過去吧,不要禍害一個無辜的人。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對電影導演,演員,自以及一切為電影付出努力的人沒有偏見。
願所有人找到那個願意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愛人。
《後來的我們》這幾天刷爆了朋友圈,「這么好看嗎?」懷著好奇的心點開了視頻……
這部影片是由周冬雨和井柏然主演的,講述的是兩個年輕的北漂十年時間從相識相戀、相知相愛、分手錯過、再到重逢最後正式的告別的一個悲劇愛情故事。他們經歷過在隔板房中兩個人吃著一碗泡麵的簡單幸福,經歷過一起在地下室賣碟片的快樂時光,看到這里原以為結局會是會苦盡甘來,然後幸福度餘生。然而他們卻漸漸變得陌生起來,不再交流,不再相互關心,不再一起開心的吃著同一碗泡麵。小曉離開了,這時見清才著急的追了出去,直到地鐵站,他找到了小曉卻沒有挽留而是目送著她離開……(也許當時的他以為小曉是因為嫌棄自己沒有大房子,沒有北京戶口,沒有穩定的收入才放棄這段感情)後來他努力工作,拼力完成自己的游戲編程,終於他成功了。他以為這時候小曉會答應跟他回家,然而小曉卻說:「我已經不是那個時候的我了」就這樣他們又一次擦肩而過……是的他們擁有了當初想要的生活可為什麼結局仍舊是分道揚鑣?看到這里我有些心酸……
再後來漸漸成熟的他們再次重逢,他們一起回憶著曾經的幸福時光,可以看出彼此明明還深愛著對方,有好多好多愛想說出口,卻不能說,因為這時的見清已身為人父人夫。他很想為此時無依無靠的小曉兌現當初「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承諾,可是卻沒有任何的資格,小曉也含著淚說「I miss you」並解釋這個「miss」是錯過的意思……
在簡陋的的隔板房裡,只要能在一起感覺就是最幸福的,可愛情終究沒有成為婚姻,承諾亦然成為了大海中的一粒沙。當初在一起以為就是一輩子,可是愛著愛著兩個人卻走散了,牽著的手不經意間就分開了……愛情有時真的特別脆弱,它經不起不在乎,經不起任性,有些人錯過了才後悔了,再重逢時依然愛著卻不能愛。見清問小曉:「如果那時候你沒有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小曉說:「如果那天你有勇氣就上了地鐵,那我會跟你一輩子」如果沒有如果,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有些人離開了就不會再回頭。正因為當時的你沒有挽留,我也沒有回頭,所以才造成了今天不可能的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多少撕破臉皮的情侶老死不相往來,就像兩條平行線,永遠不再有交集和重合。相戀時小曉問見清在他的游戲里如果伊恩永遠找不到凱莉,那會怎樣?見清說,伊恩的世界從此便沒有了色彩。後來的見清事業有成,卻弄丟了能帶給他色彩的小曉。所以我感覺見清後來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即便有一個很可愛的兒子……因為沒有色彩的人生是沒有滋味的……
我們往往用力的尋找幸福,卻不曾回頭看看,其實幸福往往就在我們身邊,不要等到失去了錯過了才明白了後悔了,愛的時候就好好愛,不要辜負彼此的深情,不要總認為有錢了才能給彼此幸福,也許某一天你真的成功了有錢了,卻成了那個沒有資格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人,愛情不易,且行且珍惜……
最近兩天朋友圈都在轉發一句話:「真正愛你的人願意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原來他們都看了劉若英導演的電影《後來的我們》。可能是出於從眾,可能出於對劉若英當年那首《後來》的感情,我也去看了這部電影。
聽電影名字就已經猜到它的內容了,大致就是男女主人公早年轟轟烈烈的戀愛,然後經歷了挫折,分開了,多年以後,偶然相遇,又在一起回憶當初自己深愛的那個人以及回不去的青春。故事情節是緊湊的,演員的演技是可圈可點的,拍攝角度也很唯美的,甚至每一幀都可以當手機壁紙那種。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說看電影的時候,止不住的流眼淚,因為電影里的情節讓她們想起了當初自己錯過的那個前任,而我個人來看,我不是很贊同電影所表達出來的三觀。
多年之後,男主角已經成家並且有了孩子,女主角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軌道。再次相遇,既然知道回不去了那就應該好好寒暄,好好說再見。而她們呢?在旅途中開房,一起回憶青春,甚至哄騙自己的現任和孩子,精神出軌,甚至要不是中途遇到同事,她們也會肉體出軌。兩個人相愛沒有錯,錯的是不應該心裡裝著一個人,而生活中又拖著另一個,一隻手拉著過去不撒手,一隻手又死死拽著現在。你們相愛,可以,和現在擁有的一切說再見,處理好一切然後重新在一起開啟你們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好像現在的人都喜歡懷念過去,從前任3開始,我們都開始把過去的那個人當成真愛,好像曾經擁有的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注意到現任嗎?那個為你付出青春,為你生兒育女,組建家庭的人,她把她的一生交給你,而你卻把她當成一個理所當然的存在,並且心安理得的愛著另一個人,享受著自己的精神出軌,並且大肆宣揚真愛無罪的言論。就像《後來的我們》裡面那個現任一個兩個小時的電影,連名字都不配擁有,只是一個過客。也許就是電影情節要求突出的是前任,也許是我對於這個情節過於偏激,只是我不能想像,一對情侶牽著手走進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都哭了,然而她們的眼淚都是為前任而流,何其悲哀。
電影里有一句話我跟印象深刻:「不辜負彼此就好,想不辜負此生太難。」也許這是這部電影的主旨,可是電影的內容卻是在徹頭徹尾的在辜負他們的現任,辜負那個真正為他付出的人。他們真正的辜負了彼此,也辜負了此生。既然放不下過去那就一個人好好懷念過去吧,不要禍害一個無辜的人。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對電影導演,演員,自以及一切為電影付出努力的人沒有偏見。
願所有人找到那個願意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愛人。
對一個男人來說,最無能為力的事兒,就是在最沒有物質能力的年紀,碰見了最想照顧一生的姑娘,對一個女人來說,最遺憾的莫過於:在最好的年紀遇到了等不起的人。
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只有我,沒有們有些人註定有緣無分、註定是i miss(錯過)you、老父親的那一封信感動到我。如果有如果,後來有後來。或者我向你表白了,我們在一起了。如果沒有如果,後來沒有後來,我表白了,也不一定在一起。如今各自安好,也不錯,這就是人生百味。隨著年齡的增長,任何事情我們都會看淡,最終隨風飄散
《後來的我們》是劉若英導演的處女作,沒有做多少的宣傳,卻能大火原因,每個人都有一份遺憾的愛吧!
主演:井柏然周冬雨,在影片中周冬雨和井柏然飾演一對戀人,演繹了周冬雨和井柏然的的相識相知相戀分手再見,
對不起謝謝你叫我的所有,生活中會教會我們許許多多的東西本來要用你教我的,好好的對你,可是你已不再。
欠你的旅行,我自己去了,在相戀期間我們經常會會承諾對方許許多多的事情,當往往會因為這樣活著那樣的事情耽擱了,分手後為了懷念我自己去了,可是卻沒有你的陪伴。
分手有不管有千百般的理由,愛一個人只是因為愛
如果當初我們沒有分手,現在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如果沒有如果,後來沒有後來
很多時候當愛情與你擦肩而過的時候,你才懂得珍惜,可是她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她、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在心中對自己愛人有一定的期許,你要有錢、要有車、要戒煙、要會打扮、要漂亮,但是生活中的許多習慣不是不能改,而是改了以後我就不再是你愛的那個我。
你走後冰箱都空了、你走後我才知道,地板是要拖的,衣服是要洗的,馬桶是要刷的,錢是很難賺的,酒是會醉人的
許許多多的人在相戀的時候都沒有說過一句我想你或者我愛你,一個人為另外一個人付出,你認為那是理所應當,只要他一減少哪怕一絲,你就一哭二鬧三上吊,認為他不愛你了,最後的最後他真的不愛你了。
你還記得我嗎?時間不是為了忘記一段感情,它只會證明一份感情,
分手後分家搬家時最痛苦的事情,因為每一件東西都記錄著你我的點點滴滴,你留下的一件小東西都顯得那麼珍貴,但是最珍貴的你已經不在。
大學時光的愛情是最淳樸的也是最真摯的,我們一起攜手走過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只要再次走過不管是春夏秋冬,只要是獨自走過,都會想起那份讓人難忘的初戀。
對不起我娶不到你,多麼可悲的一句話,明明很愛你,卻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彼此分開,我狠自己的無能為力。
有種你回來,當初你讓我滾,我滾了,現在你讓我回來對不起我滾的太遠太遠了,只是可惜那個地方沒有你在,雖然我也心疼磕碰的遍體鱗傷但是真的對不起我回不去了。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可是卻沒有了我們。
愛情就是這樣,失去了才珍貴,就像那些世界名畫一樣,只有那個人死了才會值錢,而他生前一定是那麼的不得志,最後希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沒有那麼多的離別淚。
一直以為,來自台灣的奶茶劉若英會把自己的長片導演處女作拍成小清新青春片。因為無論是其他演員轉行導演的先例,還是台灣本土在青春片上的優勢,這種選擇都順理成章。然而,《後來的我們》還真真真真就不是青春片,而是帶有很濃的現實色彩的愛情片。故事發生地是北京、兩個主角均是東北人,電影通篇都是很真實很准確的北方氣息。為此,劉若英在開拍前做了大量的實地考察和調研工作,在細節上一丁點兒都不敢疏忽。
可能有人會說,井柏然和周冬雨多青春啊,《後來的我們》怎麼就不是青春片呢?因為青春片的核心是描繪青春群像,而本片的核心則是描寫主人公林見清(井柏然飾)和方小曉(周冬雨飾)之間的完整的愛情脈絡。雖然這個愛情故事裡包含了青春時期的心理,但卻遠遠不止於此。劉若英所描繪的這段愛情,遠比青春要寬得多。她還加入了社會、家庭、事業、生存,甚至價值討論。這一點和張艾嘉很像。估計是合作多次後,奶茶從嘉姐那邊學到了不少做電影的經驗吧。
從角色設定上來看,見清和小曉就是兩個普通的北漂青年。兩個普通年輕人的愛情,有什麼看頭呢?原來《後來的我們》一直在扣著影片的主題——後來。沒錯,劉若英可不僅僅是從自己的成名曲借來了一個名字,而是借來了一個影像主題。為了詮釋「後來」這兩個字,影片在還沒有介紹兩位主人公的時候,就用黑白畫面推出了兩人十年後的偶遇。在觀眾還不知道這倆人十年前是什麼樣子的時候,就先拋給了一個十年後,而且還是黑白色的十年後。導致囤兒在看他們彩色日子的時候,分分秒秒都惦記著那個黑白色的「後來」啊。
即便是彩色段落,影片的情感觸點也是接二連三地爆出來。劉若英很懂北漂困境,並且將其拍攝地極為細膩。比如見清在面對小曉時的`自卑、無措,在追逐夢想時的急切、不甘,都是每個出外打拚的年輕人所親身感受過的。還比如因為社會的壓力,小曉對待婚姻的理念在某些時間段里是不太正確的,但最終還是被見清的真誠帶回了正軌。劉若英鏡頭下的主角既沒有主角光環也不完美,而是和觀眾一樣,感情觀需要隨著人生的延續而變化、成長。這種不完美的真實感,被她准確地呈現在了銀幕上。見清和小曉雖然也會強顏歡笑地安慰自己很幸福,但其實內心的那份孤獨,每個觀眾都看見了。
經歷過孤獨的人在銀幕上看到了孤獨投射的陰影面積,還怎麼忍住眼淚不流呢?人生,只有經過了,才會留下屬於自己的甜蜜回憶和刻骨遺憾。純與雜、浪漫與感傷、愛情甜與現實苦,奶茶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就能做到不去妄做判斷,而是靜靜描繪,給觀眾空間去消化和品味,真是令人驚喜連連,好生欣慰。
愛情價值觀這種問題太深刻,如果問女生願意選擇願意為你上廳堂下廚房的那一個,還是上九天攬月的那一個,誰又能說得清楚。或許大多數的人的青春是無趣的,可是看到青春片里主人公們打過的架,追過的姑娘,撕扯過的分別我們卻總會濕潤了眼眶,彷彿感同身受,我們總是感慨為什麼後來的我們就這樣走散了,說到底兩人觀念不一樣了,又怎麼可能走到最後!
《後來的我們》上映後不少人就反應三觀不正,也許這就是當前有情懷的電影所遭遇的共同尷尬吧,你不懂我,無法走進我的世界,正如我不懂你,無法走進你的世界一樣。情懷不像其他東西那樣,會有一個好壞的標准,它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感受。就像好多人看完這部片子,會不明白為什麼方小曉當初要拒絕林見清,而作為女性的我一眼就能看出方小曉需要的是什麼。
見清跟小曉在一起的時候很明顯不成熟,所以這必然導致他們會分手,就像林爸爸在信里說的那樣,這些年見清一下子好像長大了,我知道那是因為你。林爸爸的信一出來,我從頭哭到尾,簡直淚崩。作為一個長輩,一個旁觀者的姿態跟你說了一些讓身處其中的你當時怎麼也想不明白的事。本來我也覺得電影挺矯情,為什麼愛還要放手還要作?但是後來我好像明白了。有些人的出現,真的只是為了讓你更好的成長。緣分,不負彼此就好,想要不負此生太難。
沒有喜歡上林見清之前的方小曉考慮的全都是現實問題,只要對方滿足北京戶口的條件她就願意與其在一起。所以後面愛上林見清以後,方小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林見清的真誠和理想將她身上的戾氣洗滌,而她也從一個別人眼中的物質女成為了願意陪他過苦日子的女強人,或許這就是愛情的力量。愛情的美好讓方小曉暫且放棄了拜金主義即使眼前苟且但是她依然相信只要林見清在自己身邊,那他們就一定可以擁有未來。
另一邊林見清的情況卻沒有雲開天明,創業的失敗加上房東催債的壓力,還有周邊人的冷眼嘲笑,這一切不斷地將他推向深淵,而後他從一名理想純真的大學生變成了比方小曉還社會的人。他們的成長本來就是不同步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最後兩個人無法敞開心扉去交談他們之間的問題,到最後他們卻活成了彼此最初的模樣。
如今我真的認同了那句話,當你看懂了一部電影,或者聽懂了一首歌,那一定是你經歷過什麼,這是成長的過程。這部電影我不敢說看懂了,但是我真的看明白了一些事,而這些事也真的是在經歷了失戀後才能明白。所以電影戲劇化的一點是方小曉離開換來了林見清的醒悟,而一切問題回歸到見清問方小曉如果她沒走他們會不會在一起的話題,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是林見清逼走了方小曉。
⑩ 《後來的我們》:田壯壯才是電影最大的淚點
朋友圈刷爆了,《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各種經典台詞:
-1-: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 卻沒有了我們。
-2-:幸福不是故事 不幸才是。
-3-:如果沒有如果,後來沒有後來。
-4-:重逢之時願彼此都成為幸福的人。
-5-: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6-:I miss you .I miss you too .不,我說的是我錯過你了, I missed you。
-7-:他能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8-:緣分這事,只要不負對方就好,不負此生太難了。
-9-:我覺得,吃飽了比夢想重要我還是去上班吧。
-10-:如果依恩找不到凱莉了呢?」 「那世界就沒有了色彩。」
對比一下《前任3》拿下近20億票房,《後來的我們》預售就破億,大概「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自己的眼淚」很快就要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熱門的新類型。把這兩部電影放在一起說事大概也不算公允,畢竟後者真有「奶茶」般的香醇與層次。傳統青春片的懵懂莽撞都有,又多了幾分人到中年回看的釋然。
《後來的我們》
第一次做導演的劉若英,幕後團隊里集結了最好的中國電影人,攝影李屏賓、錄音杜篤之、音樂陳建麒,剪輯廖慶松、孔勁蕾,視聽語言和技法上,足夠兜著劉若英天馬行空地發揮她所有的想法。驚喜的是劉若英沒有在完美和平衡的呈現中淹沒了屬於導演的才能。節奏、細節和想法,把一個並不算有新意的故事講得暗流洶涌,這是劉若英的本事。
其實劉若英的愛情故事並沒有那麼動人,是最俗套的,帥哥美女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一見鍾情。之後的彼此陪伴,彼此試探,彼此表白,彼此改變……然後變成了對方想要的樣子,對方卻也變成了自己不懂的樣子。然後走著走著,就散了。然後懷念,相逢,發現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中間的種種波折,都好像並沒有什麼曲折的新意,平凡的像生活里的水和空氣,腳踏實地走過愛情里種種幾乎是必經的套路。演員的狀態好,一個眼神,或者一句不經意間的傷害,撒嬌的甜,和思念的苦,被調和出回味,終究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
也許遺憾才是其中最有共鳴的部分。畢竟,我會記得你,然後愛別人,才是愛情最大多數的結局。
大約可能是,周冬雨和井柏然(尤其是周冬雨)的中年扮相,實在是沒有什麼說服力。劉若英用黑白和彩色的部分,來加以區隔不同時空的敘事。劉若英給了一個很好的理由,見清的游戲里說,如果男孩再也找不到女孩,他的世界就是黑白的。於是通常被用過追憶過往的黑白時光鮮活起來,現實倒失去了色彩,那是他們失去了彼此的世界,黑白色的影調像是一種承諾的延伸,又像是一個平行世界的無奈嘆息。
也喜歡劉若英的節制。大部分青春片走向中年結局時,一份相見不如懷念的灑狗血氣息實力詮釋各種款式的狗尾續貂。而《後來的我們》,彷彿站在一個人到中年的立場,回望青春中,一次次的悸動與碰撞。美好得尤為美好,遺憾中,也帶著釋然。而中年人之間每一個眼神的交匯,不見電光火石,都是不言而喻的暗涌。每一次你覺得曖昧的氣氛,到達一定的濃度,男女主人公的行為卻總是,或主動或被動的戛然而止。那種蠢蠢欲動,不是青春的羞澀或者驕傲,反倒是自省的壓抑與克制。在一次次的欲言又止,欲迎還拒中,懷念的內傷,竟然歸於平靜,讓觀眾和演員一起自我消化掉了。
而比起愛情。另一條副線,似乎是電影,更讓人揪心的地方。田壯壯有著四兩撥千斤的魅力,舉手投足是不經意的平淡,卻在平淡中沉澱出生活最本真的色香味來。
回不去的,不只是愛情。影片的結尾,井柏然對周冬雨說,不管走到哪裡,我們都是異鄉人。這時恍然想起,開場不久第一次過年,放假回家的井柏然,對田壯壯說,「沒有粘豆包,怎麼能算過年呢」。
《後來的我們》改編自劉若英的小說《過年,回家》,男女主人公每一段的情感狀態都截取了過年的片段,卻在重復的同樣的情景中,讓人感受到物是人非。
再後來。年輕人過年不再回家,和老人打著電話。用假裝的熱鬧掩蓋各自的孤獨。田壯壯過年的小餐館,從對飲老哥倆,變成一人獨坐爐火邊。離開的不僅是兒子,還有同輩的人。而越來越多心裡想著的,已經說不出口。
到兒子終於混出了個人樣,說買了房子要接父親去北京住大房子,過好日子。田壯壯說,「那是你的好日子,不是我的」。想像著多少年邁的父母,身體壞了,卻不願意拖累兒女,嘴上說著「這是我家我不走,你愛回不回」,可是否還記得當時畢業在際,尚未年邁的父親曾理直氣壯的命令過一句「你畢業就給我滾回來。」
後來的後來,父親走了。過年沒有了回去的理由。兒子在北京有了家,兒子自己也成了父親,沒有人再給他蒸粘豆包,他忙忙叨叨的料理廚房,背景音里是妻子焦慮的關於上學的抱怨。
這是生活,柴米油鹽的日子一眼就看到了頭。還記得,十年前對父親說的話嗎?「沒有粘豆包怎麼能算過年呢?」可是一年一年,10年20年,不就這樣過了嗎?
後來的我們,再也不會在過年的時候吃到父親親手做的粘豆包,後來的我們,記得家鄉的味道,家鄉卻成了回不去的地方。
「如果我們當時沒有分手呢?」「我們後來也會分手。」
「如果我們就是不管不顧在一起了呢?」
「那我們可能已經離婚了。」
「如果你肯相信我,陪我堅持到最後呢?」
「那你也許就不會成功。」
故事沒有如果,一切不是偶然,後來的我們之所以成了我們。每一步踩的,都是前路鋪就的墊腳石。
遺憾是必須的,即便在一起了,也會有屬於在一起的遺憾。所以不必執著這一喊,發生過的美好,都值得銘記。沒有句點已經很完美了,何必誤會故事沒說完。
又有人說,這是部不能和現任一起去看的電影。可有什麼關系呢,遺憾那麼多,屬於愛情的,也屬於人生。因為知道失去的代價,也該更珍惜眼前的擁有。田壯壯的一封信,說「緣分這事,能不負了對方就好,要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真的很難,終究會有辜負。當我們成為後來的我們的時候,也理當記得,這份辜負里,有的也許比你想像的更多。
感言:在片中,田壯壯老師飾演井柏然的父親,一個寡居的老頭,他的戲不多,卻每每細膩入微,在關鍵時候給人心靈的一震。
父親的厚愛無言,父親的沉重牽掛,父愛的深沉,還有那最後的一封信,催淚中有著生活的樸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