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豆瓣評分應該怎麼評有什麼規則么
豆瓣評分機制將用戶打的一到五星轉化為0-10的分值,以得分總和除以參與評分的用戶人數得出豆瓣評分,由於這一過程來自程序計算,且每個用戶手中只有一票權利,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評分的客觀性。
無論是電影院排片還是觀眾選擇電影,參考購票平台和評分網站的評價實屬正常,但卻不應該太過依賴某一平台的評分,在了解不同平台評分機制和主要人群的基礎上,通過對身邊已經觀看過的親人朋友了解,再自身愛好和需求進行排片和電影的選擇,如此才能讓評分發揮出應有的參考作用。
『貳』 豆瓣怎麼評分 豆瓣評分怎麼打分在哪才能評是怎麼來的
豆瓣作為當下熱門的社交平台,除了小組交流之外,電影,電視劇評分也是大家很看中的一點。那大家知道2022豆瓣評分在哪才能評嗎?評分的地點在哪呢?多少分才算好呢?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豆瓣評分在哪才能評?
手機打開豆瓣軟體,輸入搜索需要評分的電影名稱。
評分頁面根據個人喜好,輸入對電影的滿分五星評分。
提交匯總入豆瓣評分總成績。
豆瓣評分是怎麼來的?
豆瓣評分機制將用戶打的一到五星轉化為0-10的分值,以得分總和除以參與評分的用戶人數得出豆瓣評分,由於這一過程來自程序計算,且每個用戶手中只有一票權利,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評分的客觀性。
豆瓣評分多少分算好的?
8分以上,基本都可以一看,或者說配得上一看。但是只是分界線作用,事實上8、9、9.5之間的區別並不客觀,要靠你自己來衡量。
5.5分以下基本不用看了,絕大多數是爛片。我為什麼不說6分呢,因為在我的觀影生涯中還是遇上兩三部5.7分左右的電影其實明明不錯的。
6-8分之間,豆瓣的評分毫無參考價值。這其中有無數非常優秀的電影在豆瓣只有6分出頭(大部分是年代較久遠、評分人數少和類型片),也有一堆爛片和好萊塢流水線無趣產品,被沒什麼觀影經驗的觀影視作神作。主要原因,大家當然都是年代越近的電影看得越多,大部分人根本沒有足夠的觀影量來進行對比。
『叄』 豆瓣評分多少分算好的
豆瓣評分:8分以上算優秀,9分以上是經典。
在7分以上的都值得一看,但是也許你會不喜歡,但大眾還是認可的。拿我自己來說吧,豆瓣9分的電影我也有不喜歡的,但問一下周邊的同事、朋友他們都認為非常好。至於高分不是好電影,低分不是差電影這句完全是在扯淡。也許高分的電影在你眼裡是差電影,但低分一定是超爛的電影。建議5分以下的電影不要去碰,像無極刺陵之類的。
豆瓣評分
8.5分以上可以說都還不錯了,豆瓣目前刷分的人不少,復仇者聯盟這片子都能平均8分以上就是個現象。
豆瓣目前的狀態是,8分以上的電影評價相對靠譜,但有時候也失准,5-8分的電影評價很不靠譜,爛片用水軍刷分,好片題材不受眾分低,4分以下的電影評價很靠譜,這些電影水軍刷分都帶不動了。
豆瓣評分7~8分之間的電影是最容易爆的。觀眾對電影有質量要求,但又沒有要求的太高。評分太高,甚至可能造成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的現象。
豆瓣7分以下的電影爆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並不是很低。但低於5分的話,那就很難爆了。7分以下的電影想爆的話,那就只能靠天時地利人和了。
『肆』 影視劇的豆瓣評分有高有低,豆瓣是根據什麼進行評分的
豆瓣的評論分為網友評價之後,通過加權平均之後給出的評分。
豆瓣將不同影視劇評分分為5個等級,一個等級對應2分,比如1星為2分,2星為4分,3星為6分,4星為8分,5星為10分等。
有10個網友對一個影視劇進行評分,其中5人給出6分,3人給出8分,1人給出10分,1分給出了4分,那麼這些分數經過加權平均之後可能就是6.8分。當然,如果評分的人數越多的話,可能就會與影視劇實際給人的觀感一致。
比如特效五毛、劇情爛的《上海堡壘》,就有22萬人評價,給出2.9的低分。
當然,這些分數都是人評出來的。所以也存在有“刷分”這種現象:可能存在惡意注冊,惡意刷分的情況,不過大多數的影視劇評分,還是可以參考借鑒的。
『伍』 豆瓣評分
豆瓣評分中的「豆瓣」是指「豆瓣電影」這個網站,評分是指這個網站對於各個電影的評分。
豆瓣電影這個網站提供最新的電影介紹及評論,包括上映影片的影訊查詢及購票服務,你可以記錄想看、在看和看過的電影電視劇,順便打分、寫影評,並根據相應的電影評分區選擇電影。
豆瓣評分還是比較中肯的,雖然有著很大的爭議,但是不可否認,還是很全面,很好的一個軟體。現在依舊是國內呼聲最好,最准確,最專業的電影評分軟體。深受廣大觀看者的喜愛。
關於豆瓣
豆瓣的評分機制是將所有用戶的打分從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再進行評分。而截止到去年年初,豆瓣的注冊達到了1.6億,月活躍用戶3億,想想這龐大的用戶基數,即便有人故意評高或評低,也撼動不了太多。
中國電影發展很快,但評價電影體系並未完全建立。在這個空檔期,豆瓣將別人的意見給了我,認不認可是我的自由,但評幾星又是他人的權利。電影總是與投資、票房等利益糾纏不清,相比起來我覺得有個人意見的人更可愛。
『陸』 豆瓣電影的評分標準是什麼有何演算法
豆瓣的注冊用戶看完一部電影,心情好的話會來打個一到五星的分(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來)。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
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鍾,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那42萬用戶里可能包括資深電影評論家,可能包括你、你的親戚、你的小學同學、早晨賣你油條的那個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個人。但每個人都是一票。這個是「大眾評審團」應該的含義:不是說團里的人全都大眾,而是說和大眾一樣一人一票。
豆瓣的工作人員偶然收到「我明明給這個片子打了五星,為什麼評分一點沒變」的投訴的時候,除了心裡嘀咕一下「哎,你拿這些紅人/獨生子女/八零後/九零後/零零後/數學不好的人怎麼辦」以外,會(或者應該)這樣耐心解釋:評分實際是變了,只是在小數點後四位,被四捨五入掉了。
但如果有幾千個人和你一樣都打五星的時候,分數就會變。
「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斷是「非正常打分」的帳號。這些打分會被排除在外。具體下面會說到。
豆瓣電影評分的主旨和原則,是「盡力還原普通觀影大眾對一部電影的平均看法」。這個主旨過去十年沒變過,將來也不想變。
它並不是專家、影視從業人員或者資深人士對電影的看法,雖然這些看法會被豆瓣算在「普通觀影大眾」之內。所以有次聽到「豆瓣電影評分不專業」的說法的時候,我的反應這是在說「大眾不專業」,應該怪語文才是。個人認為匯總專家意見會是另一個很有價值的服務,但這個確實不是豆瓣評分的宗旨。
豆瓣簡介
豆瓣(douban)是一家社區網站。網站由楊勃(網名「阿北」)[3]創立於2005年3月6日。該網站以書影音起家,提供關於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的信息,無論描述還是評論都由用戶提供,是中國Web 2.0網站中具有特色的一個網站。
網站還提供書影音推薦、線下同城活動、小組話題交流等多種服務功能,它更像一個集品味系統(讀書、電影、音樂)、表達系統(我讀、我看、我聽)和交流系統(同城、小組、友鄰)於一體的創新網路服務,一直致力於幫助都市人群發現生活中有用的事物。2012年,豆瓣閱讀上線,開始進入網上電子書版權領域。
(6)豆瓣電影評分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豆瓣其他產品
1.豆瓣FM
豆瓣FM是你專屬的個性化音樂收聽工具,打開就能收聽,可以用「紅心」、「垃圾桶」或者「跳過」 告訴豆瓣FM你的喜好。豆瓣FM將根據你的操作和反饋,從海量曲庫中自動發現並播出符合你音樂口味的歌曲,提供公共、私人和紅心三種收聽方式。在紅心兆赫離線也能收聽。
2.豆瓣讀書- 豆瓣讀書自2005年上線,已成為國內信息最全、用戶數量最大且最為活躍的讀書網站。我們專注於為用戶提供全面、且精細化的讀書服務,同時不斷探索新的產品模式。到2012年豆瓣讀書每個月有超過800萬的來訪用戶,過億的訪問次數。
3.豆瓣閱讀
豆瓣閱讀是豆瓣讀書2012年推出的數字閱讀服務,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Kindle等桌面和移動設備,自2012年5月7日作品商店上線以來,商店作品達600餘部,用戶評論3000餘篇,有50萬用戶購買過付費或者免費作品。
豆瓣閱讀的現有內容涵蓋了小說、歷史、科技、藝術與設計、生活等多種門類,定位為短篇作品和圖書於一體的綜合平台。
4.豆瓣音樂
豆瓣音樂是中國最大的音樂分享、評論、音樂人推廣社區,擁有最完整的全球音樂信息庫、最權威的用戶音樂評論,和最具創造力的獨立音樂人資源。匯集90多萬音樂條目,包括小凡say、幼稚園殺手、MC光光、呆寶靜等21000多位獨立音樂人入駐,2011年全年平均每5分鍾誕生一首原創音樂,覆蓋粉絲超千萬。
5.豆瓣同城
豆瓣同城是國內最大的線下活動信息發布平台,包括音樂/演出、話劇、展覽、電影、講座/沙龍、戲劇/曲藝、生活/聚會、體育、旅行、公益……專注於一線城市業餘生活方式。
6.豆瓣小組
豆瓣小組於2005年上線,定位於「對同一個話題感興趣的人的聚集地」,至今已有30多萬個小組被用戶創建,月獨立用戶超過5500萬。內容包括娛樂、美容、時尚、旅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戶在這里發布內容,同時也通過互動或瀏覽,發現更多感興趣的內容。
『柒』 豆瓣評分是什麼意思
豆瓣是一個電影網站,喜愛看電影的影迷都知道豆瓣,影迷們在選擇電影的好壞時,可以通過豆瓣評分來進行選擇。那麼,現在就介紹一下豆瓣評分是什麼意思。
1、 豆瓣評分中的「豆瓣」是指「豆瓣電影」這個網站,評分是指這個網站對於各個電影的評分。
2、 豆瓣電影這個網站提供最新的電影介紹及評論,包括上映影片的影訊查詢及購票服務。你可以記錄想看、在看和看過的電影電視劇,順便打分、寫影評,並根據相應的電影評分區選擇電影。
以上就是關於豆瓣評分是什麼意思的內容介紹了。
『捌』 豆瓣電影的評分規則是什麼
豆瓣的注冊用戶看完一部電影,心情好的話會來打個一到五星的分(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來)。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鍾,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但同時,阿北也說到,豆瓣也是有「非正常打分」規避機制的。作為一個擁有一億多用戶的「大眾評審團」,每個用戶都是「一人一票」制,而且隨著打分人數的增加,單人評分對整體評分走向的影響其實是在不斷被稀釋。因此,評分計算方法很簡單,但「刷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那42萬用戶里可能包括資深電影評論家,可能包括你、你的親戚、你的小學同學、早晨賣你油條的那個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個人。但每個人都是一票。這個是「大眾評審團」應該的含義:不是說團里的人全都大眾,而是說和大眾一樣一人一票。
『玖』 豆瓣評分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電影觀看者心中,豆瓣電影的評分是很強大的一個參考標准。一些有文藝情懷的青年可以在此閑話國際新浪潮,批判一些超現實主義,而迷妹們可以為自己心中的偶像所,參演的影片點贊,支持……更多的人,可能根本對電影沒有太多研究,甚至只憑喜好或者「聽別人說」而去觀影的同時也會選擇在買票之前參考一下豆瓣電影的評分。
可以說,豆瓣電影的評分一度成為大家評價電影質量的標桿,甚至可以影響一部電影的票房高低,那麼豆瓣電影的評分標准到底是怎樣的呢?
上訴圖片是2015 年的時候豆瓣總經理阿北發表的一篇長文中所說的,意思很明確,豆瓣電影的評分就是基於用戶打分:把豆瓣用戶的打分(一到五星換算為零到十分)加起來,再除以用戶數。就是豆瓣電影的評分,這個分數完全來自程序的計算,中間沒有編輯審核,每隔幾分鍾就自動更新一下,以便快速的展現出及時的評分。
可以說,這是一個「簡單粗暴」的評分機制。觀眾的評價將以非常直接的方式反映在電影的分數上,心情好時打的「五星」和心情不好時的「一星」都將被加入到簡單的計算公式中,最終變成其他人的參考標准。
但同時,阿北也說到,豆瓣也是有「非正常打分」規避機制的。作為一個擁有一億多用戶的「大眾評審團」,每個用戶都是「一人一票」制,而且隨著打分人數的增加,單人評分對整體評分走向的影響其實是在不斷被稀釋。因此,評分計算方法很簡單,但「刷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總體來說,豆瓣的電影評分是參與評分人群的意見「平均值」,雖然有很多的規避以及防範措施,但總體上受評分人個人喜好的影響較大。但我們都知道,豆瓣的用戶,更多的是在全國一二線城市,而且受眾群體大多數都是人們口中所謂的文藝青年們,所以,對於擁有相對「高端」用戶群體的豆瓣,其評分還是偏「小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