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於電影觀眾的男女比例,有沒有什麼網站可以查看
不可能,電影院賣票不分男女,只管收錢
Ⅱ 電影行業現狀如何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2021年中國觀影人次、2021年中國觀影人年齡分布
2021年,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的基本完成以及新冠肺炎疫苗的普及,電影行業也逐漸從2020年的寒冬中恢復過來。全年累計實現票房470.3億元,較2020
年同比上升231.6%,復甦跡象已逐漸浮現。但從觀影人次的區域以及時間分布來看,後疫情時期,電影消費者的需求結構依舊因為疫情的原因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
電影觀影人次大幅度回升
2016-2019年,國內觀影人次不斷增長,但增速逐漸放緩。2019年全國電影觀影人次為17.3億人,與2018年基本持平。2020年,中國觀影人次出現斷崖式下跌,僅為5.5億人,較2019年下降近68.21%。而根據國家電影局發布的信息,2021年全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次達到了11.67億人次,同比上漲112.2%。
一、二線城市市場份額進一步下降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16-2020年,三、四線城市在全國電影市場中的份額一直在穩步提升,與之相應的,一、二線城市的市場份額一直處於下降趨勢中。在平均票價低於一、二線城市的情況下,三、四線城市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更顯得難能可貴。可見,我國電影消費區域正在逐漸下沉。
男女比例分布較為平均
從性別方面看,根據往年經驗來看,我國電影觀影人群的性別分布較為平均,男女比例接近五五開。2020年全年國內觀影人群中男女比例較為平衡,分別佔比51%和49%。
註:截至2021年12月31日,燈塔專業版尚未發布2021年數據。
80、90後為我國電影消費主力軍
從年齡方面看,2021年電影消費人群以95後和80後為主,分別占總購票人數的27%和29%。而90後的購片人數佔比則為23%,排名第三。
假期檔成為人們觀影首選
縱觀2021年全年,電影觀眾多傾向於在節假日選擇觀影,且比例大幅度上升。根據貓眼研究院的數據,2021年假日檔期票房的比例大幅度攀升至36%,較2019年上升了14個百分點。
整體來說,受益於我國強有力的疫情管控,電影行業在2021年迎來「觸底反彈」,各項指標均繼續延疫情前趨勢發展。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Ⅲ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歷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創造奇跡,在國際上也更具影響力,國產影片單片票房累計收入超20億、30億、50億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後,當然是投資方大賺特賺。比如說一部成本3000萬的影片,最終票房達到12.69億,這部影片就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泰囧》,影片背後的投資方有一位90後,於宇昂投《泰囧》400萬,經票片分賬獲得的收益為7000萬;成本為5億的《紅海行動》,四川人投資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萬,最終吸金1.2個億……
選擇想投資的電影→了解項目資料與合同→確定認購金額→打款到出品公司對公賬戶→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後等分紅→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上。
Ⅳ 看XX電影,男人與女人的比例
據調查,大學生看愛情動作片的男女比例在5:4左右
Ⅳ 娛樂圈演員拍完電影是馬上付片酬還是上映以後再付片酬
片酬的支付是要看演員的經紀人和製片方談好的方案來得,有的會馬上支付片酬,也有的上映之後再付片酬,這種事情因人而異,各種情況都有。當然最多的支付方式還是分階段支付。
最多的支付方式現在的娛樂圈是個很復雜的圈子,有的人認認真真演戲,有的人卻急於掙錢,而不管不顧影片的質量,這樣的現象經常發生,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爛片的產生,所以,片酬的問題繼續解決,需要一種讓演員認認真真演戲的動力,而這種動力,片酬可是最適合的東西了。
Ⅵ 主演和領銜主演有什麼區別
怎麼又各種亂答啊。簡單說,領銜主演=看戲看的大角兒,原則上只有一個,或者至少是男女(正反)各一個一號主角。而主演=主角,是一個相對概念,是和只在某一兩場戲出場的配角、甚至跑龍套的相比,戲份、台詞較多的主要演員,可以是大反派、反派主要角色和男二號、女二號、男三號、女三號,甚至戲份不夠突出的女一號(男一號戲份少的相對少點……)等。
換言之,按照奧斯卡的定義,「領銜主演」必然只適合參加最佳男女主角評獎,而「主演」可能參評男女主角獎,也可能戲份只夠參評男女配角獎。同時參評男女配角獎的演員也不一定是主演,可能是客串(友情演出之類的),歷史上有很多戲份非常少的演員因為一場戲的精彩而得到最佳配角獎。
今天中國影壇的「領銜主演」概念,是中國過去戲曲行的行話概念在影視戲劇行業的變種,同時結合了好萊塢明星制的starring和leading actor概念。這本身既是宣傳營銷的需要(戲院門外張貼演出信息當然都是戲名+領銜的角兒,比如《貴妃醉酒》+梅蘭芳梅老闆,還有梅蘭芳+周信芳、梅蘭芳+孟小冬之類的),也是要符合演員在戲中的戲份比例的。領銜主演都是絕對主角,比如話劇《李白》,領銜主演顯然是出演李白的濮存昕。電影《甘地》,領銜主演當然是出演甘地的本·金斯利。電影《女王》,領銜主演當然是出演伊麗莎白二世的海倫·米倫。最新的NBC劇集《漢尼拔》,領銜主演當然是出演漢尼拔的麥德斯·米科爾森。商業片中,電影《鋼鐵俠》的領銜主演當然是出演鋼鐵俠的小羅伯特·唐尼,而像《侏羅紀公園》、《金剛》、《2012》和《魔戒》這樣的電影里是沒有領銜主演的,除非你把恐龍和金剛當作男一號。
至於說中文概念的「領銜主演」和好萊塢影視劇片頭卡司列表中的starring的不同,好萊塢的明星制體系下,Starring未必只有一個,比如像《Avengers復仇者》,小羅伯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斯嘉麗·約翰遜等復仇者成員都是starring,因為大家戲份差不多,沒有一個人是領銜主演。還有就是TV劇集,Starring代表的是每集都會出現的常規演員,如美劇《Person of Interest疑犯追蹤》,Starring包括Jim Caviezel, Taraji P. Henson, Kevin Chapman,Michael Emerson四個常規演員。像這兩種情況,中文的「領銜主演」概念都不太適合使用。
至於杜琪峰《毒戰》這樣的雙雄+群戲,領銜主演寫古天樂、孫紅雷兩個男主角也可以接受,你可以把他們看作一個正一號一個反一號(嚴肅話題我就不賣腐了)。
Ⅶ 100元分成比例怎麼樣算50%45%42%
你問得應該是電影的票房分賬比例吧,是這樣的。電影的票房分賬指的是電影的票房由放映方,發行方,製作方三方分成。在中國票房分賬的基本原則是:1.首先從總票房中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2.剩下的票房一般按下述比例分成:影院+院線分賬57%,製片方+發行方分賬43%。舉例:票房100元的分賬:上交給國家5%,即5元,營業稅3.3% 即3.3元,之後剩餘91.7元,院線和影院分剩餘的53%,為52.3元,製作和發行分47%,為39.4。至於導演和主演是否有分賬取決於他們與製作方協商簽訂的合同。另外,一部電影想要回本那票房就要達到投資額的三倍,也就是說假如電影的投資是一億,那票房要達到三億才能保本,多出來的才算凈利潤。
Ⅷ 電影的「分級」是怎麼分的有哪幾級
電影分級根據包括性愛、暴力、毒品、粗俗語言等在內的成人內容將其劃分成特定級別。
相關分級:
1.G級:
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適合兒童觀看。
2.PG級:
父母輔導級,該級別的電影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
3.PG-13級:
特別輔導級,主要是針對13歲以下兒童定下的級別。
(8)男女主演電影比例是怎麼分的擴展閱讀
NR是屬於未經定級的電影,而U是針對1968年以前的電影定的級。M:成年的觀眾才可觀看(使用1969至1971年)。 這一分級現已不存在。
法國電影分級制度法國電影作品分級委員會希望從形式上擺脫任何審查理念的束縛,將宗旨定位在發展經濟、保護兒童上。 為此,制訂了3種等級
禁止不滿12歲兒童觀看的影片;禁止不滿16歲青少年觀看的影片和眾所周知的X級影片。 此外,還有TP級,即所有人可以觀看的影片和TP+avert級,為大眾可看。
Ⅸ 影視動畫男女比例
52比58。影視動畫,是以電影和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動畫電影。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影視動畫的男女比例是52比58。影視動畫涉及影視特效創意、前期拍攝、特效後期合成、影視劇特效動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