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斯皮爾伯格的十大經典勵志電影
斯皮爾伯格的十大經典勵志電影
斯皮爾伯格曾兩度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有三部電影,《大白鯊》 (1975) 、《E.T.外星人》 (1982) 與《侏羅紀公園》,打破票房紀錄,成為當時最賣座的電影。盤點斯皮爾伯格十大經典影片:
1.《辛德勒名單》
如果說斯皮爾伯格在以往影象世界裡表現出的是斑斕的匠心,而《辛德勒名單》的出世則映耀出了斯皮爾伯格崇高的悲憫底色,正是這種讓全世界都舉頭瞻仰的靈魂告白,宣告了一代叱詫風雲銀幕大師的誕生。
斯皮爾伯格經常稱自己是一個美國東海岸郊區的產物,但在文化上,他則是典型的猶太教徒。所以當身為猶太人的斯皮爾伯格遇到《辛德勒名單》時,一部偉大的電影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在影片中,斯皮爾伯格無比虔誠地洗盡鉛華,他要徹底地將自己的靈魂燃燒。
《辛德勒名單》在拍攝之初就確定了採用商業影片中極少見到的黑白膠片,斯皮爾伯格認為這些黑白的畫面就像真相的血漿一樣觸目驚心。原本已經爛俗的溫情,被黑白畫面中一個紅色的小女孩提升到嶄新的高度。這遠遠超越了對觀眾情緒刻意的煽動,因為900萬猶太人被屠殺的悲慘歷史本身就足夠沉重。
《辛德勒名單》於1993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在美國上映,引起強烈反響。次年,《辛德勒名單》在奧斯卡評獎中獲得了十三項提名,並最終獲得了七個獎項。斯皮爾伯格終於以次躋身世界電影藝術大師之林。
上榜理由:以耶酥的名義,他是《辛德勒名單》的起草者。
經典指數:★★★★★
2.《拯救大兵瑞恩》
本片是斯皮爾伯格首部名符其實的戰爭片,描述的是1944年6月6日,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在這一天的進攻中,盟軍總部發放陣亡通知單的工作人員發現:一家姓瑞恩的有三兄弟都陣亡了。而她的小兒子詹姆斯.瑞恩也在歐洲大陸戰斗,還不知生死。盟軍司令馬歇爾將軍得知此情況,立刻下令派一隻小分隊去救他。最後,這只小分隊經過欲血奮戰,終於找到了瑞恩,並守住了一座連接巴黎和柏林兩地的大撟。
天才導演斯皮爾伯格的初試戰爭片就為他帶來了無盡的美輿: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給予了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堪稱經典。
斯皮爾伯格無意宣揚暴力,他憎惡任何使暴力看上去有趣或者把暴力描繪成游戲的主觀性的渲染,他所展現的一切就是要客觀地反映戰爭中的暴力,以及在暴力強奸下的有關和平和家園的不屈抗爭。無數人還記得瑞恩的那句震撼人心的台詞:“我的兄弟沒有死,他們正在和我一起在前線並肩作戰,戰爭勝利後我會跟他們一起回家。”於是,戰爭雖然仍在繼續,但不是永遠,而真正永恆的,應是斯皮爾伯格內心深處眷戀著的寧靜。而人們在記住斯皮爾伯格的關於靈魂的救贖之後,還為他的導演技巧所深深嘆服。在這段被奉為經典的片斷中,斯皮爾伯格採用的手持攝影的方法和誇大時空關系的剪輯,同影片表現的內容結合的天衣無縫。
上榜理由:在斯皮爾伯格的人性詞典里,錄影戰爭和擁抱和平源自同一個靈魂軌道。
經典指數:★★★★☆
3.《大白鯊》
斯皮爾伯格1975年拍攝的電影《大白鯊》改編自彼得.本利奇的同名暢銷小說。在這部電影中,一隻巨大無比、兇殘成性的鯊魚多次襲擊新英格蘭海岸的一個海濱小鎮。數名居民和遊客命喪鯊魚之口。一時間小鎮上人心惶惶。警官布羅迪身負為小鎮鏟除禍害的重任,他請來了海洋生物學家胡伯和漁夫昆特,三人乘坐一隻小艇起航了,他們的目的就是殺死這只從未見過的無比兇殘的吃人惡魔,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呢?
這部影片的情節緊張驚險,懸念環環相扣,尤其是片中那隻巨大的鯊魚,被好萊塢的特技師們製作的惟妙惟肖,這一切使得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始終被濃重的恐怖氣氛所籠罩。斯皮爾伯格電影中的怪獸往往扮演著恐怖殺手的角色,而影片中,人類主角需要經過刺刀見紅的頑強搏鬥,才能最終戰勝怪獸,保住性命。
影片《大白鯊》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像是斯皮爾伯格童年時代的一場惡夢。斯皮爾伯格在回憶他童年時代時,曾經提及過一部由迪斯尼公司出品的著名動畫影片《白雪公主》,斯皮爾伯格回憶說,他8歲看這部動畫片時,片中巫婆的出現使他徹底墮入不可抑止的神經質般的恐懼之中。斯皮爾伯格這種膽小鬼似的表現恰恰說明,他從幼年時期就開始顯示出對於周圍世界的極端敏感。而這種對生活的敏感一旦轉化成在藝術創作中的敏感,就必然會在作品中顯現出非凡的創造力和感染力,比如讓世人又愛又怕的《大白鯊》。
上榜理由:影片讓美國人多年不敢親近海岸,美國旅遊業因此損失慘重。
4.《侏羅紀公園》
在拍攝《大白鯊》18年之後,斯皮爾伯格推出了另一部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怪物”電影——《侏羅紀公園》。在這部電影中,斯皮爾伯格將早已滅絕的恐龍塑造的栩栩如生。驚險的情節設計、完美、逼真的數字特效使得這部影片形成了空前的視聽刺激,當時許多媒體直接以“恐龍復活”為題目報道該片的上映。這種效果的達成需要的不僅僅是電影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還是斯皮爾伯格從小懷有的對“怪物”極其敏感的恐懼心理。
同斯皮爾伯格影象世界中善良的外星生命不同,斯皮爾伯格電影中兇殘的怪獸往往是地球上存在或者曾經存在的生命。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的電影中的怪獸不僅僅是一場孩子般惡夢,同時還隱含著斯皮爾伯格對於人類面臨的危險處境的憂慮和反思。這部電影不但取得了天文票房,還在全世界掀起了恐龍熱潮。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發現,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不僅僅是開創性的數字技術奇觀,同時也深入探討了科學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後果的宏大主題。這樣的思想性、藝術性具佳的作品,獲得成功也是理所當然。《侏羅紀公園》,上映時間1993年,票房收入35000萬美元。
同另一位好萊塢技術大師希區柯克一樣,斯皮爾伯格清楚的知道,技術永遠是要為人所控制,而不是反過來控制人的。所以他的影片中高科技永遠是要為影片主題服務的,對高科技的准確應用也成為他的影片致勝的法寶之一。
上榜理由:所有的童年噩夢中都有過“怪物”的影子,就如斯皮爾伯格噩夢中的“恐龍”。
經典指數:★★★★
5.《ET》
斯皮爾伯格於1982年拍攝的這部《ET》被認為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他自己也承認,《ET》中的艾里奧特其實就是自己童年的翻版。斯皮爾伯格的童年是孤獨的,這也同時讓他擁有了無窮無盡的想像力,因為他發現作白日夢是排解孤獨最好的`手段。他的影片中反復出現的“孤獨小男孩”的形象往往都對於天空、宇宙和未來有著美好而純真的幻想。所有這一切,影片《ET》的出現也就水到渠成。
孤獨中的凄涼終歸在所難免,但是斯皮爾伯格一直試圖給這種孤獨穿上一層溫情的外衣,於是《ET》中外表柔弱的艾里奧特在最後獲得人生成長的同時也都重新獲得了來自家庭的關愛與溫暖。而《ET》中的外星人則更具人性化色彩,在他奇怪的外表後面,我們不難發現他不過是斯皮爾伯格心目中一個迷路的孩子。他同所有地球上的孩子一樣,有著對於家庭和父母的依賴,有著對陌生世界的恐懼。
顯然,在斯皮爾伯格看來,愛不但是地球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礎,同時也是幻想中的外星生命最寶貴的精神依靠。
上榜理由:童年的夢幻,成年的玩笑,一樣的娛樂,一樣的斯皮爾伯格。
經典指數:★★★★
6.《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
從1981年到1989年間,斯皮爾伯格同喬治.盧卡斯合作拍攝三部《印第安納瓊斯》系列電影,這三部電影也被認為是斯皮爾伯格商業片色彩最濃的電影。神秘的寶物、驚心動魄的歷險和濃郁的異國風情使得《印第安納瓊斯系列》成為了天方夜談似的童話,在那些或玄妙、或瑰麗、或陰毒、或神秘的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出,斯皮爾伯格的歷險片中同樣蘊含著孩子般的奇妙幻想。
少年斯皮爾伯格關於探險的幻想,很多時候是來自於那些精靈鬼怪層出不窮的念頭,這些念頭又往往帶有惡作劇的性質。一次他哄騙自己的三個妹妹去看他藏在儲藏室里的一個頭骨,這個頭骨被他設計成不僅瞪著的眼珠可以轉動,裡面還閃著陰森的光亮。後來,所有這些恐怖鬧劇都成了《印第安納瓊斯系列》中的情節。在拍攝《奪寶奇兵》中的古墓蛇穴這場戲時,為了影片效果,他讓人將上千條的活蛇送到拍攝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膽戰心驚,只有斯皮爾伯格還在興致勃勃的給蛇說戲。
孩子般的游戲心態使得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這個系列電影在讓人激動不已的同時又能捧腹大笑,它的所有元素集結在一起恰恰構成了娛樂片最基本的架構,而斯皮爾伯格源自童年時代的豐富幻想又使得這個架構渾然天成,無可挑剔。
上榜理由:影片讓全世界的少年都夢想成為印第安納瓊斯。
經典指數:★★★☆
7.《第三類接觸》
在斯皮爾伯格1977年推出的科幻影片《第三類接觸》中,法國導演特呂弗扮演的拉孔布率領一隻多國科學家小組來到墨西哥的索諾拉沙漠。他們來這里的目的是研究一個神秘現象,因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就已經失蹤的一個美國飛行中隊,在這片荒涼的沙漠里又神秘的出現了。科學家們發現,所有這些飛機都完好無損,馬達可以輕易開動,甚至飛行員的家人照片還插在儀表盤上。可是那些機組人員呢?他們依然蹤影皆無。而這所有的謎底都語與外星人息息相關。
第三類接觸的片名來自美國宇航局的一個專業術語,它指的是同外星生命進行的實際接觸和交流。盡管影片是虛構的,但是其中大部分內容卻並非空穴來風。實際上,美國軍方和美國宇航局就因為第三類接觸中涉及到一些國家機密而反對這部影片的拍攝。
斯皮爾伯格再次在影片中展現出他對外星人善意的慣性,盡管外星人的飛碟在地球上橫沖直撞,許多人類也被他們劫持到飛船上。但在影片的最後,他們將劫持的人類全部完好無損的送回了地球。在此之前發生的一切迷題也豁然解開。當這些外星人友好地向人類告別時,我們明白,這些惡作劇的背後不過是好奇而善意的接觸。
上榜理由:影片代表人類的良善第一次給外星人下了品德定義。
經典指數:★★★☆
8.《人工智慧》
在拍攝於2001年科幻影片《人工智慧》中,斯皮爾伯格似乎嘗試著改變他一貫的溫情,但事實證明,他的這種嘗試有些力不從心。《人工智慧》講述的是,小機器人戴維在被收養他的人類父母拋棄後,想盡一切辦法試圖變成一個真正的小孩,以期重新獲得父母之愛的心酸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除了對於人性進行全新角度的的探討以外,還體現出了對於人類未來的深切憂慮。斯皮爾伯格在一系列的電影中對他幼年時代的孤獨感進行著詮釋。相比較而言,《人工智慧》中小機器人戴維面臨的孤獨處境顯得更加殘酷。但是影片的結尾,斯皮爾伯格卻仍然帶領著觀眾回到了他一貫的溫情當中:兩千年過去了,地球上的生命已經滅絕。小機器人戴維在外星人的幫助下,使死去的養母重新復活,斷裂了兩千多年的親情被重新彌補。這個結尾中戴維過去的家被表現的極盡溫馨,他和母親之間情感的彌合又重新經過了細致的鋪墊。但即便如此,這個冗長的結尾還是顯得和整部影片的格調很不統一。當然,這很可能又是斯皮爾伯格同好萊塢商業機制妥協的產物,因為在大製片商看來,一個悲劇性的或者超出一般觀眾理解能力的結尾都是不被接受的。
上榜理由:在人類與機器人身上,他把溫情的一票投給了後者。
經典指數:★★★
9.《紫色》
從《大白鯊》開始,就有人不斷指責斯皮爾伯格影片充滿著商業的粗俗和血腥,斯皮爾伯格顯然認識到了這一點,為了證明自己不僅僅只會拍商業電影,他於1985年開始籌備拍攝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藝術電影《紫色》。
《紫色》的故事不再象以往斯皮爾伯格電影中那樣,有一個強烈的貫穿始終的戲劇沖突,而更多的是意識流式的生活展現。影片中的所有內容都是烏比.格德堡扮演的黑人婦女眼中的世界。在場景的處理上,斯皮爾伯格盡可能的使黑人婦女生活的空間與現實生活靠近,同時又充滿炙熱的情感。在那像被塗了油漆一般的喬治亞州的大地上,每匹馬都閃著光澤,每頭牛都膘肥體壯,每朵花都在盛開,生長於其間的黑人姐妹,象土地一樣淳樸,她們的歡樂與悲辛充滿了西部生活的質感。
然而斯皮爾伯格在《紫色》中嘗試的藝術電影手法,顯然沒有其在商業影片中展現的電影手法更令人尊敬。更為糟糕的是,斯皮爾伯格對於黑人給予的極大同情使得這部影片失去了起碼的冷靜。《紫色》之後,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斯皮爾伯格又開始拍攝了一系列商業片,但這些影片都沒有實現這位導演追求的目標,那就是拍攝一部具備個人風格的有創建的藝術片。
上榜理由:失敗因大師的標簽而凸顯另類,《紫色》因斯皮爾伯格而鑄成經典。
經典指數:★★★
10.《追殺》/《決斗》
斯皮爾伯格克敵制勝的法寶之一,就是用精確的電影語言講述精彩的電影故事。在他所有的作品中,1971年拍攝的影片《追殺》就是一個精確使用電影語言的典範。
《追殺》的主人公戴維.曼是一個很典型的老實人,他開車上路是為了去收一筆對他來說很重要的賬。在高速公路上,他超過了一輛冒著黑煙氣味難聞的卡車,誰知這下可捅了大漏子,卡車司機從此開始一路對他進行瘋狂的追殺。
在 90分鍾的電影里,這輛瘋狂卡車的駕駛員始終沒有露面,他為何非要將戴維.曼置於死地也一直沒有交待,這使得整部影片籠罩在一種莫名的恐怖之中,隨著劇情地發展,駕駛員是誰已經不再重要。影片的最後兩輛車一同滾下了山坡。戴維在最後關頭跳下了汽車,他終於依靠智慧和勇氣成為這場死亡游戲的勝利者。
這部電影為年輕的斯皮爾伯格帶來了很高的聲譽,從此他開始在好萊塢嶄露頭角。這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故事,斯皮爾伯格卻將故事講述的驚心動魄。用 90分鍾的時間來講述一場沒來由汽車追逐,無論如何都是件富有挑戰性的嘗試,但是年輕的斯皮爾伯格在拍攝《追殺》時所表現出的成熟卻令人嘆為觀止,在全片中,我們幾乎無法找到電影語言上出現的任何錯誤。一切都是那麼的精確。而這也成為他以後的所有影片中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上榜理由:斯皮爾伯格上路前的宣言,他一生的影象追殺開始入境。
;⑵ 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有哪些
導演的作品有:
《奪寶奇兵5》 、 《華盛頓郵報》 、 《頭號玩家》 、 《圓夢巨人》、 《間諜之橋》 、 《迷離世界》 、 《林肯》、 《戰馬》 、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的秘密》、 《奪寶奇兵4》 、 《A Timeless Call》、 《世界大戰》 、 《慕尼黑慘案》 、 《幸福終點站》 。
《逍遙法外》 、 《少數派報告》 、《人工智慧》 、 《拯救大兵瑞恩》 、 《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 、 《斷鎖怒潮》 、 《辛德勒的名單》 、 《侏羅紀公園》、 《鐵鉤船長》、 《直到永遠》 、 《奪寶奇兵3之聖戰奇兵》、 《太陽帝國》 、 《紫色》 。
《神奇故事》 、 《奪寶奇兵2之魔宮傳奇》 、 《陰陽魔界》 、 《外星人E.T.》 、 《奪寶奇兵》、 《一九四一》 、 《第三類接觸》、 《大白鯊》 、 《橫沖直撞大逃亡》 、《飛輪喋血》 、 《Columbo: Murder by the Book》 、 《歐文·馬歇爾:法律代言人》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1946年12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美籍猶太裔導演、編劇、製片人。
1974年,完成了個人首部電影長片《橫沖直撞大逃亡》。1975年,執導了驚悚電影《大白鯊》,憑借該片獲得了第3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提名 。1981年6月12日,拍攝的動作冒險電影《奪寶奇兵》上映。
1982年6月11日,執導的科幻家庭電影《外星人E.T.》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4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提名 。1985年12月18日,執導的劇情片《紫色》上映。1993年6月11日,拍攝的科幻冒險電影《侏羅紀公園》上映;11月30日,執導的戰爭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上映 。
憑借該片獲得了第5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和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1998年7月24日,拍攝的戰爭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5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和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
2002年6月21日,執導的科幻懸疑電影《少數派報告》上映,由此獲得了第29屆土星獎最佳導演獎 。2005年12月23日,拍攝的驚悚電影《慕尼黑》上映。2009年1月12日,獲得了第6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終身成就獎 。
2012年11月16日,拍攝的傳記電影《林肯》上映。2015年10月16日,執導的傳記電影《間諜之橋》上映。2018年3月26日,拍攝的科幻冒險片《頭號玩家》首映。2019年10月3日,執導的電影《西區故事》殺青。
⑶ 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全部作品
1、《大白鯊》
該片講述了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以色列運動員被恐怖組織虐殺事件過後,以色列暗殺小組開始一命抵一命的復仇式追殺的故事。
⑷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代表電影有什麼 他有多厲害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是世界知名的大導演,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相信每個影迷都有自己的看法。其實,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一生充滿傳奇,他是一個非常勵志,非常優秀的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以及他的作品!
據悉,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代表作品有《大白鯊》、《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等。其中,《大白鯊》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早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4.7億美元的票房打破記錄。《辛德勒的名單》是1993年上映的一部戰爭電影,先後獲得大小獎項無數。憑借該影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一舉奪得金球獎最佳導演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拯救大兵瑞恩》的票房成績同樣不俗,同樣給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帶去許多榮譽。
1946年,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出生在美國一個猶太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電子工程師,母親是一名鋼琴師,兩人的工作都和電影沒有什麼關系。此外,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有三個姐妹。父母離婚後,他和她們開始分開生活。
六歲那年,父親第一次帶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看電影,那部電影作品給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留下深刻印象。十一歲,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嘗試拍攝小短片《童子軍》,對類似的工作產生濃厚興趣。
後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進入加州州立大學,學習和電影相關的專業。沒有離開學校,他已經熟悉電影的製作流程。第二屆亞特蘭大影展上,他的短片《安培林》獲獎,引起環球公司負責人注意。因為不想錯失進軍電影圈的機會,他最終選擇退學。之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一步步成長為知名電影人。
⑸ 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決斗>>是什麼意思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第一部影視作品《決斗 DUEL》。
故事很有意思,一個大叔開著紅色轎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遭遇一輛重型卡車。起先重型卡車似乎在和他玩游戲,時快時慢,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後。但是沒過多久,產生了殺氣,重型卡車幾度試圖撞擊小轎車,甚至差一點把小車撞飛。主人公覺得很奇怪,他試圖告訴路人或者報警,但是不是人們不信他,就是電話亭被大卡車摧毀,總之一直就沒有人能幫到他。怪誕離奇的事情不斷發生。大叔歷盡千辛萬苦,史盡一切辦法,非但沒能甩掉大車,反而令危險一次次襲向他。最後..................
追擊——對於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來說,這似乎是一個無處不在的表現形式,從初出茅廬的斯皮爾伯格在1971年僅用10天時間就導演完成的第一部電視電影《決斗》開始,追擊的主題就升華為善與惡、好與壞之間相互關聯的紐帶。這部成本僅為30來萬美元的公路追擊片將斯皮爾伯格在電視導演時代的鋒芒盡展無遺,該片張力十足,扣人心弦,在歐洲上映時竟為環球公司賺來幾百萬美元,令圈內人士刮目相看。本片規模雖小卻吸引力超長,通過描述兩輛車之間的追擊和逃命,最後直到懸崖邊才獲救的故事,展現了一場長達90分鍾的汽車追逐和人物心理戰。一大一小的兩輛汽車,就如同拳擊賽場上的兩個重量級別差異甚大的對手,他們的對決讓觀眾心懸不安。而在那個時候,年輕的斯皮爾伯格就知道如何使緊張刺激的劇情在一動一靜間層次分明,內容在奇特之外還要別有內涵,直將氣氛壓逼至最後的大決斗高潮。該片被影評人士譽為歷來最傑出的美國電視片之一
1969年,他為ABC拍攝了電影《決斗》,,成本僅30萬美元,斯皮爾伯格也只花了十天時間就完成了拍攝,在16天的時間里,賺得了500萬美元的全球收入。並且被以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美國電視節目之一。《決斗》在歐洲播出之後,為環球公司賺得幾百萬,取得了評論和商業雙方面的成功,斯皮爾伯格的名氣開始確立。
⑹ 斯皮爾伯格的十大經典青春勵志電影
斯皮爾伯格的十大經典青春勵志電影
斯皮爾伯格曾兩度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有三部電影,《大白鯊》 (1975) 、《E.T.外星人》 (1982) 與《侏羅紀公園》,打破票房紀錄,成為當時最賣座的電影。下面是我精心收集的勵志電影,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追殺》/《決斗》
斯皮爾伯格克敵制勝的法寶之一,就是用精確的電影語言講述精彩的電影故事。在他所有的作品中,1971年拍攝的影片《追殺》就是一個精確使用電影語言的典範。
《追殺》的主人公戴維.曼是一個很典型的老實人,他開車上路是為了去收一筆對他來說很重要的賬。在高速公路上,他超過了一輛冒著黑煙氣味難聞的卡車,誰知這下可捅了大漏子,卡車司機從此開始一路對他進行瘋狂的追殺。
在90分鍾的電影里,這輛瘋狂卡車的駕駛員始終沒有露面,他為何非要將戴維.曼置於死地也一直沒有交待,這使得整部影片籠罩在一種莫名的恐怖之中,隨著劇情地發展,駕駛員是誰已經不再重要。影片的最後兩輛車一同滾下了山坡。戴維在最後關頭跳下了汽車,他終於依靠智慧和勇氣成為這場死亡游戲的勝利者。
這部電影為年輕的斯皮爾伯格帶來了很高的聲譽,從此他開始在好萊塢嶄露頭角。這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故事,斯皮爾伯格卻將故事講述的驚心動魄。用 90分鍾的時間來講述一場沒來由汽車追逐,無論如何都是件富有挑戰性的嘗試,但是年輕的斯皮爾伯格在拍攝《追殺》時所表現出的成熟卻令人嘆為觀止,在全片中,我們幾乎無法找到電影語言上出現的任何錯誤。一切都是那麼的精確。而這也成為他以後的所有影片中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上榜理由:斯皮爾伯格上路前的宣言,他一生的影象追殺開始入境。
2.《拯救大兵瑞恩》
本片是斯皮爾伯格首部名符其實的戰爭片,描述的是1944年6月6日,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在這一天的進攻中,盟軍總部發放陣亡通知單的工作人員發現:一家姓瑞恩的有三兄弟都陣亡了。而她的小兒子詹姆斯.瑞恩也在歐洲大陸戰斗,還不知生死。盟軍司令馬歇爾將軍得知此情況,立刻下令派一隻小分隊去救他。最後,這只小分隊經過欲血奮戰,終於找到了瑞恩,並守住了一座連接巴黎和柏林兩地的大撟。
天才導演斯皮爾伯格的初試戰爭片就為他帶來了無盡的美輿: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給予了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堪稱經典。
斯皮爾伯格無意宣揚暴力,他憎惡任何使暴力看上去有趣或者把暴力描繪成游戲的主觀性的渲染,他所展現的一切就是要客觀地反映戰爭中的暴力,以及在暴力強奸下的有關和平和家園的不屈抗爭。無數人還記得瑞恩的那句震撼人心的台詞:“我的兄弟沒有死,他們正在和我一起在前線並肩作戰,戰爭勝利後我會跟他們一起回家。”於是,戰爭雖然仍在繼續,但不是永遠,而真正永恆的,應是斯皮爾伯格內心深處眷戀著的寧靜。而人們在記住斯皮爾伯格的關於靈魂的救贖之後,還為他的導演技巧所深深嘆服。在這段被奉為經典的片斷中,斯皮爾伯格採用的手持攝影的方法和誇大時空關系的剪輯,同影片表現的內容結合的天衣無縫。
上榜理由:在斯皮爾伯格的人性詞典里,錄影戰爭和擁抱和平源自同一個靈魂軌道。
經典指數:★★★★☆
3.《大白鯊》
斯皮爾伯格1975年拍攝的電影《大白鯊》改編自彼得.本利奇的同名暢銷小說。在這部電影中,一隻巨大無比、兇殘成性的鯊魚多次襲擊新英格蘭海岸的一個海濱小鎮。數名居民和遊客命喪鯊魚之口。一時間小鎮上人心惶惶。警官布羅迪身負為小鎮鏟除禍害的重任,他請來了海洋生物學家胡伯和漁夫昆特,三人乘坐一隻小艇起航了,他們的目的就是殺死這只從未見過的無比兇殘的吃人惡魔,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呢?
這部影片的情節緊張驚險,懸念環環相扣,尤其是片中那隻巨大的鯊魚,被好萊塢的特技師們製作的惟妙惟肖,這一切使得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始終被濃重的恐怖氣氛所籠罩。斯皮爾伯格電影中的怪獸往往扮演著恐怖殺手的角色,而影片中,人類主角需要經過刺刀見紅的頑強搏鬥,才能最終戰勝怪獸,保住性命。
影片《大白鯊》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像是斯皮爾伯格童年時代的一場惡夢。斯皮爾伯格在回憶他童年時代時,曾經提及過一部由迪斯尼公司出品的著名動畫影片《白雪公主》,斯皮爾伯格回憶說,他8歲看這部動畫片時,片中巫婆的出現使他徹底墮入不可抑止的神經質般的恐懼之中。斯皮爾伯格這種膽小鬼似的表現恰恰說明,他從幼年時期就開始顯示出對於周圍世界的極端敏感。而這種對生活的敏感一旦轉化成在藝術創作中的敏感,就必然會在作品中顯現出非凡的創造力和感染力,比如讓世人又愛又怕的《大白鯊》。
上榜理由:影片讓美國人多年不敢親近海岸,美國旅遊業因此損失慘重。
4.《侏羅紀公園》
在拍攝《大白鯊》18年之後,斯皮爾伯格推出了另一部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怪物”電影——《侏羅紀公園》。在這部電影中,斯皮爾伯格將早已滅絕的恐龍塑造的栩栩如生。驚險的情節設計、完美、逼真的數字特效使得這部影片形成了空前的視聽刺激,當時許多媒體直接以“恐龍復活”為題目報道該片的上映。這種效果的達成需要的不僅僅是電影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還是斯皮爾伯格從小懷有的對“怪物”極其敏感的恐懼心理。
同斯皮爾伯格影象世界中善良的外星生命不同,斯皮爾伯格電影中兇殘的.怪獸往往是地球上存在或者曾經存在的生命。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的電影中的怪獸不僅僅是一場孩子般惡夢,同時還隱含著斯皮爾伯格對於人類面臨的危險處境的憂慮和反思。這部電影不但取得了天文票房,還在全世界掀起了恐龍熱潮。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發現,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不僅僅是開創性的數字技術奇觀,同時也深入探討了科學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後果的宏大主題。這樣的思想性、藝術性具佳的作品,獲得成功也是理所當然。《侏羅紀公園》,上映時間1993年,票房收入35000萬美元。
同另一位好萊塢技術大師希區柯克一樣,斯皮爾伯格清楚的知道,技術永遠是要為人所控制,而不是反過來控制人的。所以他的影片中高科技永遠是要為影片主題服務的,對高科技的准確應用也成為他的影片致勝的法寶之一。
上榜理由:所有的童年噩夢中都有過“怪物”的影子,就如斯皮爾伯格噩夢中的“恐龍”。
經典指數:★★★★
5.《ET》
斯皮爾伯格於1982年拍攝的這部《ET》被認為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他自己也承認,《ET》中的艾里奧特其實就是自己童年的翻版。斯皮爾伯格的童年是孤獨的,這也同時讓他擁有了無窮無盡的想像力,因為他發現作白日夢是排解孤獨最好的手段。他的影片中反復出現的“孤獨小男孩”的形象往往都對於天空、宇宙和未來有著美好而純真的幻想。所有這一切,影片《ET》的出現也就水到渠成。
孤獨中的凄涼終歸在所難免,但是斯皮爾伯格一直試圖給這種孤獨穿上一層溫情的外衣,於是《ET》中外表柔弱的艾里奧特在最後獲得人生成長的同時也都重新獲得了來自家庭的關愛與溫暖。而《ET》中的外星人則更具人性化色彩,在他奇怪的外表後面,我們不難發現他不過是斯皮爾伯格心目中一個迷路的孩子。他同所有地球上的孩子一樣,有著對於家庭和父母的依賴,有著對陌生世界的恐懼。
顯然,在斯皮爾伯格看來,愛不但是地球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礎,同時也是幻想中的外星生命最寶貴的精神依靠。
上榜理由:童年的夢幻,成年的玩笑,一樣的娛樂,一樣的斯皮爾伯格。
經典指數:★★★★
6.《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
⑺ 有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電影《幸福終點站》,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幸福終點站》,於2004年在美國上映,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末,維克多是斯洛維尼亞人,他決定移民美國,帶著簡單的行李,買了一張去美國的機票。當他在紐約肯尼迪機場下飛機時,他被攔了下來。原來,他的祖國發生了政變,成為了美國的敵對國家。維克多的護照和身份證件,以及移民證件都沒用了,他被扣留在機場。頃刻之間,維克多成了一個孤立無援的人,沒有國家,沒有家園,他成了國際政治變革的受害者。
然而,維克多的邋遢晦氣,卻招來了機場負責人弗蘭克的不滿,恐怕更令弗蘭克氣憤妒忌的是,美麗的空姐艾米利亞,竟然慢慢地愛上了細膩誠實的維克多,她很同情維克多的經歷,幫他介紹了一些小工作,和機場交涉,維克多也在慢慢觀察著機場里來來往往都的人們,他生活在這里,並樂在其中。
⑻ 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有哪些
1、《頭號玩家》
《頭號玩家》是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扎克·佩恩、恩斯特·克萊恩編劇,泰爾·謝里丹、奧利維亞·庫克、西蒙·佩吉、本·門德爾森、馬克·里朗斯、T·J·米勒主演的科幻冒險片,於2018年3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根據恩斯特·克萊恩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現實生活中無所寄託、沉迷游戲的大男孩,憑著對虛擬游戲設計者的深入剖析,歷經磨難,找到隱藏在關卡里的三把鑰匙,成功通關游戲,並且還收獲了網戀女友的故事。
影片主要講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學家利用凝結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的恐龍血液提取出恐龍的遺傳基因,將已絕跡6500萬年的史前龐然大物復生,使整個努布拉島成為恐龍的樂園,即「侏羅紀公園」。但在哈蒙德帶孫子孫女首次游覽時,恐龍發威了。
⑼ 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
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有大白鯊(1975年)、奪寶奇兵(1981年)、外星人E.T.(1982年)、侏羅紀公園(1993年)、辛德勒的名單(1993年)、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頭號玩家(2018年)等。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1946年12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美籍猶太裔導演、編劇、製片人。
財富排名
2020年,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以37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美國富豪榜》第213位。
2021年4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發布,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以37億美元財富位列榜單第80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