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說一說如何用簡單電路判斷物品是不是導體
將電源、燈泡、導線、開關,
組裝成串聯電路,
將需要檢驗的物品接入電路中,
閉合開關,若燈泡亮則為導體,反之為絕緣體
❷ 如何判斷一個物體時絕緣體還是導體(物理題)
導體和絕緣體沒有絕對的分界限
導體:金屬,人體,地球,鉛心,石墨,
鹽,酸,鹼溶液,濕木頭
絕緣體:干木頭,塑料,純水,空氣,油,玻璃,橡膠,瓷
❸ 大學物理導體題,如何判斷
從電勢的定義出發,某點的電勢就是一個單位正電荷在那具有的電勢能。那麼我們假設一個單位正電荷就在B上,那麼A靠近B的過程中,正電荷離帶負電的A越來越近,具有的電勢能則越來越低(因為正電和負電荷相吸嘛,靠近後能量是變低的,或者反過來說,讓正電荷和負電荷遠離,是要做功給它們能量的)。那自然,根據定義,導體B的電勢就降低了。
❹ 怎麼判斷物質是否導電
一般情況下金屬單質都導電,非金屬單質不導電。化合物中要看其是否能電離(溶液或熔融狀態)出帶電離子。有機物一般不導電,特別的一些做特殊處理也會導電。也可以記住以下幾類物質是能夠導電的:金屬;石墨版;電解質溶液如酸鹼鹽權溶液,或熔融狀態的電解質,如強鹼和大多數鹽。
1、金屬是最常見的一類導體,例如鋁、鐵、銅、銀等,大部分金屬都是導體。金屬原子最外層的價電子很容易掙脫原子核的束縛,而成為自由電子,留下的正離子(原子實)形成規則的點陣。
金屬中自由電子的濃度很大,所以金屬導體的電導率通常比其他導體材料的大。金屬導體的電阻率一般隨溫度降低而減小。在極低溫度下,某些金屬與合金的電阻率將消失而轉化為「超導體」。
2、第二類常見的導體是電解質的溶液,例如酸、鹼、鹽水溶液。其載流子是正負離子。實驗發現,大部分純液體雖然也能離解,但離解程度很小,因而不是導體。
3、電離的氣體也能導電,被稱為氣體導體,其中的載流子是電子和正負離子。
絕緣體的種類很多:第一類是固體,如塑料、橡膠、玻璃,陶瓷、琥珀等;第二類是液體,如各種天然礦物油、硅油、三氯聯苯等;第三類是氣體,如空氣、二氧化碳、六氟化硫等。
生活中的玻璃棒、玻璃杯、塑料尺、橡皮、木塊、尖刀柄、食用油等都是常見的絕緣體。
❺ 如何利用電路判斷導體
將一個電路中串聯一個小燈泡,將電路中的一個導線斷開,在斷開的兩端接入你要判斷的物體就行了,燈亮是導體,燈不亮,則在該溫度下該物體是絕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