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國一部電影在一個房間無限循環復活原因是實驗室的一部機器。男女主
美國電影《記憶的倒影》
劇情簡介 · · · · · ·
慘白寒冷的房間內,一個身著內衣的女人(娜塔莎·埃勒姆 Natasha Alam 飾)從昏迷中醒來。在這個既像監獄又像精神病院的房間里,她完全記不清自己姓氏名誰,來自何處,更不清楚自己為何會在這里。這令她分外恐慌,幾近崩潰。不久,房門自動打開,她小心翼翼走出去,又先後遇到6名和她有著同樣經歷的男女。眾人在這座陰森、恐怖的建築內四處行走,期望找到能夠證明身份的信息。在一間布滿精密儀器的房間內,他們發現一個業已死亡的老者以及一台用來清除記憶的機器。而在此之前,機器已經使用過8次。
就在不久之後,第9個人神秘出現,而死亡也開始向他們襲來……
Ⅱ 電影中的無限循環,永遠困在同一天,你有沒有辦法解脫
很多電影中都存在著恐怖的循環,比如說《土撥鼠之日》。我曾經看過這部電影,男主在一次外出時,過上了重復的生活。只要到固定的時間,整個世界必定重復進行。哪怕他做任何改變,都無法走出循環。若是我到了這樣的生活中,可能會向男主一樣去努力改變。可自己畢竟不是主人公,我不清楚自己能否走出來。
3、生活本來就是重復其實生活本身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毫不誇張的來說,就算遇到一些意外,也算是在重復的生活。就看自己能不能把這樣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能不能在重復的生活中找到快樂。找到快樂一切都被解決,找不到就索然無味的活著。
Ⅲ 有什麼電影是像《土撥鼠之日》、《源代碼》、《明日邊緣》這樣講一個無限循環,輪回的故事的
領袖水準 (boss level)這個設定有點游戲梗,所以翻譯成最終關卡都比領袖水準強百倍,.男主的前妻參與時間機器的研究,泄露給男主一些信息導致男主被追殺,結果男主發現自己可以無限循環.
超時空傳輸 未來世界,資源匱乏,男主研發出時間機器,被歹徒堵門,發動時間機器後開啟循環,記憶逐漸殘留竟發現枕邊人竟是內鬼.
忌日快樂 第一部看妹子就好,除了沒給時間循環的解釋其他都可圈可點,情節緊湊邏輯自洽,各個配角都有完整的人設故事.第二部看完感覺還不如不看.....
源代碼 經典商業片,網上介紹很多
土撥鼠日 經典老片,男主接到采訪任務,采訪小鎮土撥鼠日,缺乏激情結果開啟時間循環,成為人生贏家的故事.未解釋時間循環的理由.
明日邊緣動作大片,原著為輕小說殺戮輪回,動作大片.網上介紹很多
Ⅳ 這部無限循環的電影, 腦洞令人佩服
你還記得你的太空夢嗎?
但影片最後,卻又好似說了一句「However」,這詭異的現象並非奇思妙想,可能發生的事情,就一定會發生!
Ⅳ 20部無限死循環的電影
1、《兩個月亮》 2012年,豆瓣6.7分。
兩個月亮是一部韓國恐怖循環電影,豆瓣評分有點低,但是相信我,這部片子絕對值得一看!天空中出現兩個月亮,一白一紅,代表了不同的世界,其中的人們,在生與死之間無限循環,典型東亞式恐怖!
2、《彗星來的那一夜》 2013年,豆瓣8.4分。
一部不錯的科幻電影,它的假設有無數個平行的時空,每個時空中都有自己,過著略微或者完全不同的生活。彗星來臨地球的那一夜會導致無數平行的時空被聯結,人們可以穿行在時空中,看到另一個時空中的自己。
3、《忌日快樂》 2017年,豆瓣7.1分。
該電影將恐怖、懸疑、搞笑等元素結合,是對無限循環電影一大創新。
4、《幽靈船》2002年,豆瓣6.8分。
這部電影勉強算是循環電影吧。因為人們的貪欲,殺戮和死亡一直在一艘幾十年前的豪華客輪上演,一批又一批的人前去赴死。
5、《源代碼》2011年,豆瓣8.4分。
源代碼屬於循環電影中的佼佼者了,8分鍾經典循環,建議沒看過的去看一下哦。
6、《蝴蝶效應》2004年,豆瓣8.7分。
如果蝴蝶在那個時刻,沒有飛走,而僅僅抖動了一下翅膀,在時間的鏈條的末端,將憑空多出一場颶風,更糟的是,沒人知道風是在向哪裡吹。
7、《附身 Haunter》《往生拯救計劃》 2013年,豆瓣6.6分。
一部加拿大電影。80年代某個周日,少女麗莎被弟弟羅比吵醒。不知曾幾何時,麗莎發現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內容,家人反復干著同樣的事、說著同樣的話、度過同一個濃霧籠罩的周末……
8、《時空戀旅人》2013年,豆瓣8.7分。
Tim家族的男人都有時光旅行的超能力,可以回到過去。於是Tim將信就疑地試了一下,回到了夏天,在那裡他試圖改變和暗戀對象的關系,卻發現怎麼穿越時空都不能讓不愛你的人愛上你。
9、《十二隻猴子》1995年,豆瓣8.1分。
公元2035年,人類被12隻猴子軍研製的一種病毒侵襲,大部分人類都在這場病毒災難中死亡,只有少數人僥幸逃生。科爾這次發現了12隻猴子軍的起源地在費城,他找到了醫生凱瑟琳,二人一起展開了追查12隻猴子軍的冒險之旅!
10、《明日邊緣》2014年,豆瓣8.1分。
該片以神秘外星生物襲擊地球為背景,少校比爾·凱奇首次出戰就「折戟沙場」慘烈犧牲,但他卻由於某種不明原因重獲新生,在一次一次的生死循環中,比爾越來越明了制敵方法,最終走向勝利
11、《土撥鼠之日》1993年,豆瓣8.5。
無限循環電影的鼻祖,估計不用做啥介紹了。
12、《恐怖游輪》2009年,豆瓣8.4。
一部將循環銜接做的最好的電影,堪稱無限循環恐怖電影的代表作品。
13、《前目的地》2014年,豆瓣7.8分。
這部電影可以說把無限循環玩上了天,不僅創造了兩個循環故事,而且全篇主角全是一個人……
14、《羅拉快跑》1998年,豆瓣8.1分。
導演用三個平行時空描述三個不同結局的故事,每一次回頭都將是不同的命運。
15、《時空罪惡》2007年,豆瓣7.2分。
這是一部西班牙電影。中年男子海克遭到一名男子追殺,倉皇之中他逃入一所實驗室內,並在其中的大水槽內躲了起來。次日,當海克爾回到家時,卻看到另一個自己正和妻子搬傢具,他不知不覺穿越時空來到了一天前。原來水槽是一個時空機器,海克特的命運無意間發生了改變……
16、《意外空間》2014年,豆瓣7.6分。
弟弟生性懦弱,哥哥強勢霸道,這天,哥哥搶劫別人得來了錢,兄弟二人正高興之際,一名偵探找上門來,雙方發生爭執,追逐之中,三個人發現自己被困於無窮無盡的樓梯上,無論如何都走不到盡頭。
17、《年鑒計劃》2015年,豆瓣6.6分。
影片講述五位美國青少年無意間發現了一台時光機,開啟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時空旅行。他們在旅行中任意改變著自己的過去,不料之後這一切引發了瘋狂的連鎖反應。
18、《靈幻夾克》2005年,豆瓣7.3分。
該片講述了退役軍人傑克·斯塔克斯在被迫穿上一件特製的夾克後,往來於現實和未來世界所經歷的一系列驚悚事件。
19、《環形使者》2012年,豆瓣6.9分。
未來,2044年。時間旅行從被發明的一開始就屬於非法,只有當黑幫組織想清理某個特定對象、又不願意在此世界留下任何痕跡時,才會出動「環形使者」。
20、《一天》2017年,豆瓣7.1分。
一部韓國電影。因事故而痛失女兒的父親將這「一天」不斷重復,只為能挽救女兒。一天之中有哪些秘密尚待揭開,尋蹤覓跡的故事盡在電影中。
Ⅵ 看了美國電影「永無止境」,想知道裡面那麼多的街道穿越鏡頭是怎麼拍也來的
主要樣片都是在Final Cut Pro中完成製作的。同時,Comen的藝術家們運用Nuke對場景進行模糊測試。「我們早期做了許多有關動態模糊的測試,這與通常的180度快門動態模糊毫無瓜葛,你必須通過變焦促成放射式的模糊形式,為了營造良好的過渡的同時,也是為其增加風格性元素。但是導演尼爾在這上面顯得十分特殊——他並不需要系列中出現任何的模糊。電影整體的視覺美感就在於Eddie服葯後的狀態,事物變得觸手可及,帶有幻動的色彩,而這也是我們製作中的側重點。」 Carras繼續說道,「除了在不同街區放置的攝像機相互結合,這些鏡頭其實沒有遠景的變化。假設是相機通過變焦拍攝的話,那麼這個鏡頭的焦距大概在25毫米到10的36次方毫米之間。」 變焦攝制完成後,就可以繼續修繕一些因為拉伸圖像損失的細節。「我們隨著鏡頭將很多素材多樣的動畫化,同時也剔除一些原始畫面中受干擾的素材。」
下一步則是添加字幕,究竟哪些文字要怎麼移動呢?Carras說:「將其放置在街道上確實不失為一個突破性的嘗試,可以參考同一距離的其他事物進行變焦攝制。但是這個很不容易,畢竟場景中的內容太多了,很難製作那麼久的畫面。」
最後Comen VFX讓字幕採用了緩和式的漸進效果,首先採用了Blair字體,隨之轉而採用一款更高更瘦的字體來迎合導演對標題醒目的寄望。「我們採用了Franklin Gothic Condensed,一款常用於書籍編輯的字體。標題中也存在著效果上的製作,發紅和腐蝕讓其看起來更像是在古典時尚的氛圍中炙熱灼燒。」
「無限放大」的長鏡頭
這是電影中最富有視覺刺激,最有代表性的鏡頭。Eddie Morra剛吃了葯,精力無限,彷彿世界上的一切都唾手可得,他撒開雙腿在紐約市中忘情奔跑。Look Effects的視覺特效主管Dan Schrecker經過前期商議,運用攝影技術幫助實現這個概念化的長焦鏡頭,並製作一系列後期葯物刺激的鏡頭。一切是通過在4k上運用三攝像機編輯模式下的短、中、長鏡頭拍攝製作而成。鏡頭跟隨Eddie奔跑穿越,從夜總會到布魯克林大橋,將Eddie對時空的茫然感通過銀幕的「無限放大」體現出來。
Schrecker解釋道,「使用RED攝影裝置可以拍攝高解析度的畫面,這就是我們可以實現更長鏡頭的原因。我們將畫面按照相應比例聯結貫通,攝像機不會在一個拍攝的區域中有角度的變動,因為所有東西都要放大。」在對RED裝置整合前,變焦攝影的鏡頭測試是在佳能5Ds上進行的。專業人員用三角架上的燈光裝置,自由輕易的調轉方位來尋找拍攝點,使得最後變焦攝影的速度和比例達到一個恰如其分的切合點。
除了單個變焦攝影中多種素材合成的鏡頭,其它鏡頭更顯瞬息萬變。在電影中有一場戲,Eddie路過商鋪,從玻璃窗中看到自己處在多個情境里:在發廊理發、在健身房鍛煉、購買新西裝,鏡頭落到最後,他完成了一部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小說——這一切都是NZT所產生的效用。Schrecker說道,「我們對這些原始鏡頭的速度和動勢不太滿意,所以挑選一些可用的素材,並在發廊里增加來往的顧客,在健身房中增添了健身器材。」
變幻般位移的背景
Eddie第一次服用NZT之後,與房東女士在樓梯層間相遇,很快這位女士被Eddie的智慧和魅力折服。Dan Schrecker談到,「倆人談話的這場戲,我們特意運用了特寫鏡頭,將其拉遠表現Eddie所在的房間,最終以420度的全景呈現全貌。攝制組先用三個魚眼鏡頭確保證從三個方位的拍攝,獲得360度的抓拍,但是由於鏡頭間沒有足夠的重疊,所以每個鏡頭都有一定扭曲度,間隙和盲點。因此,我們進行了再攝制,去除扭曲效果,然後整理取魚眼鏡頭的資料,將其還原,從而獲得一種不穩定、但真實的空間感。」
另一個特效製作稍稍有些跳轉剪輯的意味:Eddie與女友重逢,很快他們開始親吻。「這是用3台35mm的攝像機排成一列進行拍攝,一台攝影機手推車或穩定器在廚房和起居室移動,最後定像在沙發上。這是由三個不同角度同時拍攝完成,而且隨著攝影機的移動,拍攝角度也隨之變化。我們從三個角度中各自選取出鏡頭剪輯,製作了變形效果,最後再將角色從背景中獨立出來,修改一些不流暢的部分。這樣,我們完成了角色動作流暢,而背景不停變幻的效果。」
翻飛的文字
當Eddie發現了NZT的能量後,他面對世界的姿態也發生了改變。為了展現通過葯物改變並擺脫小說創作的煩惱,電影中成篇的單詞從天而降。
Schrecker說道,「文字的掉落與實景發生互動,有的落在桌子上,有的落在書架上。雖然是特效製作,但參考的空間確實來自實際拍攝的鏡頭。」
3D部門的Shawn Lipowski編寫了一個調整信息傳送速度的小程序,讓文字流動速度各有不同,營造出流水一般不規則自然效果。這個文字特效的CG通道也在隨後用在了製作Eddie首嘗證券市場的場景中。他仰視天花板,成堆的信息迸出如同鐵路或機場的標志信號,字母和數字不斷翻動,直到Eddie作出正確購買選擇。
俯瞰全紐約
掐指一算,Comen VFX公司共為電影完成了212個鏡頭的特效製作,Eddie的購買的豪華公寓有俯瞰全紐約的壯觀視覺效果也是其中之一。窗外紐約景象與背景合成素材通過各自獨立的手法完成製作,「我們在合成的深度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為了保證透光率,你只能在背景中放置影像素材或是畫幕素材。幾乎每個隔窗相望的場景中,我們都對其添加了成群的飛鳥或飛機雲霧,還有穿行於道路的車輛和上班族,這些都是為了表現得更鮮活。」
Ⅶ 同樣是無限循環題材作品,印度電影《時間會議》對比《開端》,有何區別
印度電影《時間會議》與《開端》的題材是很相似的,都是無限循環。印度電影講的是警察與逃犯之間的追逐,兩個人陷入了時間的生死循環。而中國的《開端》發生在一輛公交車上,事件發生的地點更加的狹窄。總的來講,印度的電影的格局更加宏大,更加緊湊,而中國的《開端》夾雜著愛情,沒有那麼的懸疑。
總結
如果你對《時間會議》或者之類的無限循環題材很感興趣,就可以去影院看一看。在看這些電視劇或者電影的時候,可以多思考一下,就能獲得很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