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星際迷航》13部電影順序是什麼
1、《星際迷航1:無限太空》 1979年
2、《星際迷航2:可汗之怒》 1982年
3、《星際迷航3:石破天驚》 1984年
4、《星際迷航4:搶救未來》 1986年
5、《星際迷航5:終極先鋒》 1989年
6、《星際迷航6:邁入未來》 1991年
7、《星際迷航7:日換星移》 1994年
8、《星際迷航8:戰斗巡航》 1996年
9、《星際迷航9:星際叛變》 1998年
10、《星際迷航10:復仇女神》 2002年
11、《星際迷航11:StarTrek》2009年
12、《星際迷航:暗黑無界》2013年
13、《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2016年
(1)星際系列科幻電影大全擴展閱讀:
該系列最初由編劇吉恩·羅登貝瑞(Gene Roddenberry)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經過近50年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完善,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科幻影視系列之一。
它描述了一個樂觀的未來世界,人類同眾多外星種族一道戰勝疾病、種族差異、貧窮、偏執與戰爭,建立起一個星際聯邦。隨後一代又一代的艦長們又把目光投向更遙遠的宇宙,探索銀河系,尋找新的世界,發現新的文明,勇敢地涉足前人未至之地。
《星際迷航》系列包含各類天馬行空的想像、精密的世界觀、大量的硬科幻元素以及無微不至的人文主義關懷,使其成為最受歡迎的科幻作品之一。
2. 星際爭霸有幾部電影分別叫什麼
《星際之門》、《星際之門-SG1》、《星際之門-亞特蘭蒂斯》、《星際之門-眾神之子》、《星際之門-滅絕》。
《星際之門》是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 詹姆斯·斯派德、庫爾特·拉塞爾、艾利希斯·克魯茲、韋薇卡·琳德佛斯主演的科幻片。影片講訴美國軍方在地球的某處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圓環可以進行空間旅行,軍方小隊一起穿越這星際之門進入另外一個世界探險的故事。
劇情介紹:
美國軍方在地球的某處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圓環,圓環的製造技術完全不同於地球,而且通過測定圓環的歷史非常久遠甚至可以追溯到人類出現之前,圓環上還刻有很多奇怪的符號.這個圓環到底有什麼作用?考古學家丹尼爾·傑克遜(詹姆斯·斯派德 James Spader 飾)博士對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及其歷史有很深的研究,而且對金字塔的建造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可是他的觀點卻無法被人所接受。
3. 星際迷航有那幾部電影!分別是什麼名字
截止到2021年8月星際迷航系列共11部,分別是《星際迷航1:無限太空》《星際迷航2:可汗之怒》《星際迷航3:石破天驚》《星際迷航4:搶救未來》。
《星際迷航5:終極先鋒》《星際迷航6:邁入未來》《星際迷航7:日換星移》《星際迷航8:第一次接觸》《星際迷航9:星際叛變》《星際迷航10:復仇女神》《星際迷航11》。
影片評價
《星際迷航》重新回到了觀眾熟悉的企業號上,但整個故事的推進過程卻充滿著吸引人的新鮮感,逼真到極點的視覺效果,讓觀眾在夢幻般的虛擬世界中得到了一次空前的享受。
《星際迷航》是一個已經處在強弩之末的題材,很多觀眾提到它都會感到厭倦,但J·J·艾布拉姆斯卻用非常強勢的特效以及說故事的能力,征服了所有對這題材存在偏見的觀眾。
4. 星際迷航系列的觀看順序
因為電視劇系列沒有明確的時間順序,因此這里只說電影觀影順序,括弧內是上映時間。
首先看原初系列,按時間順序排列如下:
星際旅行1:無限太空(1979)、星際旅行2:可汗怒吼(1982)、星際迷航3:石破天驚(1984)、星際迷航4:搶救未來(1986)、星際迷航5:終極先鋒(1989)、星際迷航6:未來之城(1991)。
然後看下一代,按時間順序排位如下:
星際迷航7:星空奇兵(1994)、星際迷航8:第一次接觸(1996)、星際迷航9:起義(1998)、星際迷航10:復仇女神(2002)。
最後是重啟系列,截止至2018年11月僅有三部:
星際迷航(2009)、星際迷航2:暗黑無界(2013)、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2016)。
《星際迷航》(Star Trek,又譯作《星際旅行》等)是由美國派拉蒙影視製作的科幻影視系列,由6部電視劇、1部動畫片、13部電影組成。
該系列最初由編劇吉恩·羅登貝瑞(Gene Roddenberry)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經過近50年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完善,成為全世界著名的科幻影視系列之一。
《星際迷航:原初系列》於1966年9月6日在加拿大CTV電視台首播,隨後於1966年9月8日在美國NBC電視台播出。之後更陸續制播了5部衍生電視系列劇以及13部電影。
電視劇系列:
《星際迷航》電視劇系列:
《星際迷航:原初系列》,出品時間:1966年-1969年,集數:3季79集。
《星際迷航:下一代》,出品時間:1987年-1994年,集數:7季178集。
《星際迷航:深空九號》,出品時間:1993年-1999年,集數:7季176集。
《星際迷航:航海家號》,出品時間:1995年-2001年,集數:7季172集。
《星際迷航:企業號》,出品時間:2001年-2005年,集數:4季98集。
《星際迷航:企業號》,出品時間:2001年-2005年,集數:4季98集。
《星際迷航:發現號》,出品時間:2017年-(截至2018年11月仍在播出)。
5. 星際迷航真人電影有幾部
鏈接: https://pan..com/s/13WJ-sYjfR35hrtztIUvS9Q
截止2019年5月,星際迷航真人電影有13部。
1.《星際旅行:無限太空》:
影片講述了寇克船長奉命最後一次指揮企業號宇宙飛船對抗外星人對地球的大規模攻擊的故事。該片於1979年12月6日在美國上映。
2.《星際旅行2:可汗怒吼》:
該片講述了詹姆斯·T·柯克與進取號的其他船員一同對抗暴君可汗的故事。
3.《星際迷航3:石破天驚》:
2285年,在與可汗的戰斗中損壞的聯邦星艦進取號,返回了地球的太空港以進行維修。柯克還在為斯波克的死感到悲傷。麥科伊醫生出現了種種異常的行為。
4.《星際迷航4:搶救未來》:
該片講述了穿越時空到達20世紀末尋找座頭鯨,把它帶到23世紀,拯救地球的故事。
5.《星際迷航5:終極先鋒》:
故事描繪一名神秘的猖獗夢想家賽布克佔領了一個悠遠的星球,劫持星際大使作人質,強迫企業號宇宙飛船緊急動身,進入沒有人造訪過的未知宇宙去尋覓傳說中的上帝。
6.《星際迷航6:未來之城》:
該片講述了聯邦與克林貢帝國這兩大死敵因一場生態災難達成了一項脆弱的停戰協議,聯邦星艦進取號-A的船員們去阻止一場迫在眉睫的宇宙大戰的故事。
7.《星際迷航7:星空奇兵》:
講述瘋狂博士蘇倫野心勃勃,藉著武器毀滅宇宙,並走到一處沒有時空界限的領域,進行連串恐怖計劃。為了挽救人類安危,23世紀的太空船進取號艦長詹姆斯·柯克掉入時空,與24世紀的進取號艦長比皮卡德會合,阻止邪惡博士陰謀行動。
8.《星際迷航8:第一次接觸》:
講述主角群跟隨博格人的時間旅行漩渦回到21世紀,以阻擋博格人試圖改變人類過去的發展史來達成征服地球的企圖。該片於1996年11月18日在美國上映。
9.《星際迷航9:起義》:
皮卡特艦長在獲知自己的副官數據中校在巴庫星球暗訪時被當地人擄為人質,便立刻率企業號前往營救。當他們來到巴庫星球時,發現整個星球上只居住了從外星移民來的六百名巴庫人,並過著與世隔絕、摒棄科技、崇尚和平的生活;
10.《星際迷航10:復仇女神》:
企業號宇宙飛船遨遊在太空,在人類和外星人中間傳播好意,同時也在防範敵對星球有可能的攻擊行為,因為有跡象表明,聯盟的老對頭羅慕倫星球有可能發起新一輪的攻擊。皮卡特船長和他的船員們也在小心翼翼的觀察著事態的進展。
11.《星際迷航》:
該片根據1966年同名劇集改編,講述了來自愛荷華州的農場男孩詹姆斯·柯克和來自瓦肯星球的史波克第一次在艦隊學院相遇成為搭檔,同心協力執行一系列外太空任務。
12.《星際迷航2:暗黑無界》:
該片講述了一場災情慘重的恐怖攻擊,甚至整個世界都陷入危險,柯克艦長決定帶領進取號船員去尋找真相的故事。
13.《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
背景設定於《暗黑無界》之後,講述了科克船長帶領著企業號船員們到一個未知的星域去解救失事的飛船,卻在途中遭遇了當地種族襲擊的故事。
6. 近幾年有哪些星際類科幻電影推薦
兩部國產科幻片,感覺拍的挺不錯的
1、《明日戰記》
古天樂,劉青雲,張家輝,劉嘉玲等影帝齊上陣,且特效等都挺不錯。
2、《獨行月球》
科幻與搞笑元素的雙雙結合使其成為了一部好電影
7. 有哪些不錯的太空科幻電影值得推薦
說起關於太空的電影,幾乎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的熱門題材。夜空中璀璨的繁星,曾經是多少人渴望已久的夢想彼岸,「飛向天空,浩瀚無垠!」
這句《玩具總動員》中巴斯光年的口頭禪其實也可以作為早期太空題材電影所主要表達的人物故事和思想內核。
1902年,由被譽為「世界電影導演第一人」的法國導演喬治·梅里愛所拍攝的《月球旅行記》,作為第一部以登月為背景的電影,憑借著天馬行空的故事情節和超越時代的視覺表達、蘊含深意的思想內核,使得電影在當時不僅取得了優異的商業票房成績,更成為了科幻電影發展的一座里程碑。
放在當下來看,這部電影顯然在特效和畫面上已經落伍了,但這並不能影響它在世界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幾乎成為了後世所有有關星際旅行、外星人等題材的電影靈感來源和思想啟蒙。
甚至在去年大賣的《頭號玩家》中,我們也能看到斯皮爾伯格對這部太空科幻電影開山之作的致敬。
1966年開啟的「星際迷航」系列影視劇是新時代太空題材電影發展的開端。
它超越時代和現實所構築的太空奇幻世界觀元素,更是成為了後世諸如《星球大戰》、《異形》、《阿凡達》等一眾在電影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電影故事核心和前提。
在整個「星際迷航」系列影視作品之中,對於現實世界的隱喻和現實思考隨處可見,諸如星際聯邦對聯合國的描摹,星際聯邦不可避免的與其他種族發生戰爭的 歷史 與現實世界二戰的緣由和結局出奇的一致。
以及系列作品中對於科學與人倫的探討等等。這些聯系現實與幻想的故事情節不僅為系列作品提供了持續不斷的生命力,同時更使得「星際迷航」在科幻影視題材電影發展史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68年,斯坦利·庫布里克憑借一部《2001太空漫遊》成功把太空題材的類型商業電影推向藝術電影類型發展。如果說上面提到的《月球旅行記》和《星際迷航》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很多脫離於現實世界科學原理的故事情節。那麼,《2001太空漫遊》應該說開了太空題材電影硬科幻表達的先河。
導演庫布里克為了製作這部電影整整花費了四年的時間,電影的太空場景製作以幾乎不可能的嚴苛標准完成了製作與拍攝,這樣的打磨使得電影即便放在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依舊不會顯得違和而又過時。
電影的美學設計與科幻元素、人類發展高度融合,成為了諸如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以及詹姆斯·卡梅隆等一眾好萊塢名導的科幻電影啟蒙之作,同時也註定了其難以被超越的里程碑式意義和思想內核價值。
1977年,一個懷揣電影夢想的加州小子拿著為數不多的電影製作經費,帶著一幫同樣懷揣電影夢想的電影人開創了美國「新時代的科幻史詩巨作」:「星球大戰」系列。
這個系列電影相比以往的太空題材電影,它的最大成功之處莫過於對現實世界各國文化元素的巧用和集合。日本的武士精神、西部的牛仔文化、中國的儒道思想以及遍及世界的建築風格匯總等等,與其說《星球大戰》是美國的,倒不如說它是屬於全世界的。
因而它才能夠在今天吸引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觀眾和影迷,這樣一個科幻電影系列的發展,同時也讓我們看到美國文化所特有的開放、包容性。
在《異形》出名之前,估計沒有幾個人會把科幻、太空與怪物這幾個詞聯繫到一塊。然而,一部《異形》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1979年,在《異形》上映之前,連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或許都沒有想到自己的這部重口味,低成本B級片不僅能夠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更逐步發展成為了一個完善而豐富的電影系列。
它開辟了太空科幻的新方向:驚悚與恐怖。與其說電影中駭人的是長相怪異、充滿神秘醜陋美感的異形,倒不如說電影中真正嚇人的是那些與異形無異的充滿野心的人類。它所投射和反照的其實是那些被嚇得不輕的人類自己。
現在熟悉電影的觀眾,如果提到科幻喜劇和外星人大多第一個想到的是1997年開創的「黑衣人」系列,但是關於外星人與太空的科幻喜劇真正開山之作應該是1996年的那部《火星人玩轉地球》。
電影的科幻元素和視覺效果與今天的《黑衣人4》相比顯然已經不足為奇。可這並不代表電影在今天失去其的價值與意義。
電影中最大的看點,應該是「鬼才」導演蒂姆·波頓藉助傳統而又老套的外星人襲擊地球故事,用哥特式喜劇的方式對現實世界中的政治制度與 社會 問題進行了個人的解讀和描摹。
《阿波羅13號》作為一部取材於真實故事的太空題材電影,它豪華的主演陣容(這個光看主演湯姆·漢克斯你就知道了),精彩而緊張的特效製作,以及出色的劇本讓電影成為了1996年的奧斯卡一大熱門電影之一,並最終獲得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音效獎以及另外九項提名。
近幾年貼近真實場景的如《地心引力》、《火星救援》和《星際穿越》這些帶有太空寫實性質的電影得以誕生,與《阿波羅13號》的巨大成功是分不開的。
讓我們把時間快進,迅速進入下一部具有 歷史 意義的偉大電影作品《阿凡達》。雖然當年《阿凡達》在奧斯卡上惜敗於《拆彈部隊》(有人調侃這是詹姆斯·卡梅隆敗給了自己的前妻,《拆彈部隊》的導演是卡梅隆的前妻),但是它在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時隔數年後便被人拋之腦後的《拆彈部隊》所無法比擬的。大規模的動作捕捉技術運用、3D技術的實現、商業化大規模電影拍攝的模式……
這些成就通通都被一部《阿凡達》包下,即便放到今天大片雲集的時代,也是很難想像的。
在《阿凡達》續集遲遲沒有上映的今天,時間已然十一年之久,它所創造的全球票房記錄直到《復仇者聯盟4》的上映才被打破。說到這里,對於謠傳明後年上映的《阿凡達》續集更加有了期待。
前不久憑借《羅馬》斬獲奧斯卡大獎的阿方索·卡隆當年憑借一部《地心引力》獲獎無數,雖然最終未能奪得奧斯卡獎,但仍然使得他得以成功躋身於好萊塢名導之列。
《地心引力》以一個女性航天員的視角向銀幕前的觀眾們展現了地球的恢弘壯闊,展示了顆藍色星球的壯麗山河,浩瀚星空的唯美璀璨,從內心深處激發了人們對於地球家園的熱愛,和對未來何去何從的思索。
影片最終的結局,當歷經千辛萬苦的女航天員如返璞歸真般走出汪洋之際,電影發出了人類對太空 探索 的最終思考,更啟示了銀幕前的觀眾們對自身認識的哲學討論。
詹姆斯·卡梅隆如是評價道:「我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的影片。這種電影,我很久沒有看到了。阿方索和布洛克聯手送上了一部講述在零重力空間內一個女人為自己的生命而抗爭的故事。這個故事毫無做作的痕跡。」
相比起《地心引力》的嚴肅與恢宏,由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稍顯輕松與愉悅。
故事講述了不久的將來,NASA派出的一隊航天員在執行登陸火星任務的過程之中,因為突發事故把一名宇航員意外遺棄在了荒茫凄涼的火星之上。
為了生存和自救,這名宇航員開始了一番屬於自己的火星之旅。製作巨型「SOS」標識、種土豆、合成淡水……
這些看似荒誕不經,實則具有一定科學原理的故事情節在無形之中也為觀眾們進行了一定的科普和啟示。
男主人公在無盡的絕望之中,依舊鼓起勇氣面對現實與生活的情節,也不禁讓人對生活和困境有所感悟。這大概就是科幻作品的一個現實意義之所在吧。
《星際穿越》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繼「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盜夢空間》之後的又一部史詩巨作,在嘗試了超級英雄題材、夢境解析之後,諾蘭首次把目光投向了廣闊的太空。
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而活?當面臨必將到來的結局之時,我們是否有能擁有足夠多的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影片中最令人深思的,還是其在理性的科學思維之下,貫穿整部電影的是細膩而動人的深情。
人類的 情感 最終成為了影片中人類完成自我救贖最為關鍵的一環。執著不止的科學追尋、 探索 最終卻是通過感性的思維加以推動的,這樣的故事安排像極了現代版的創世神話,也點明了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一點: 情感 表達。
《登月第一人》作為「高司令」自《愛樂之城》之後的又一次沖奧之作,影片保持了較高的製作水準和特效水平,演員的演技也稱得上是十分到位。
但是影片主題思想對太空 探索 的反思和深憂,使得電影相比以往太空題材電影多了一層現實意義上的批判。
豐富細膩的思想感情表達也讓電影不僅未能獲得奧斯卡獎,更對這些年深受非議而被迫停滯多年,才剛剛有所發展的美國太空事業又一次被拉到了輿論的中心:我們到底該不該進行太空 探索 ,如果為了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是要付出不惜犧牲生命的代價,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抉擇?
此片同時也是首次把「阿波羅計劃」中,阿姆斯特朗登月前後的內心心路歷程以及相關人物對於登月計劃的態度進行銀幕重現。如果說當年的《阿波羅13號》為人們塑造出了無懼危機的太空英雄,那麼在《登月第一人》中,我們看到只是作為一個普通飛行員的阿姆斯特朗。
他面對獨自一人的孤寂和黑暗、死亡的恐懼,和我們一樣也會動搖和畏縮。而在家庭與工作間所必須做出的的抉擇,也讓他沒有辦法同時作為公眾眼中的太空勇士和做孩子眼中的好爸爸。而太空 探索 所帶來的巨大花費,也並不是所有民眾都認同的,有人遊行,有人反對,更會有人示威……
精神、工作,家庭各方面帶來的巨大壓力也同樣會讓這個說出「這只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名言的鐵血男兒身處瀕臨崩潰的邊緣。
相比一味的贊美,《登月第一人》中如同紀錄片般的拍攝手法,以「反英雄主義」的敘事風格,客觀冷靜地使電影近乎真實的為世人展現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在世人面前無比英勇的英雄,又或許只是一個在現實無奈中被裹挾進國家榮譽綁架中的小人物。
太空題材的電影還有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細數了。通過上文中提到的不同時代太空題材電影,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時代是如何變遷,即便「太空競賽」已然隨著「冷戰」結束而宣告終結,但是人類對浩瀚星空的渴望卻始終未曾終結。
因為它是人類征服未知的目標,是無數夢想的源泉。
如今的太空已然成為了影視改編、 游戲 作品以及玩具手辦的熱門主題,並逐漸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有更多、更精彩的太空題材電影展現在世人的面前!也相信中國從《流浪地球》之後,將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篇章。
科幻電影還是很有意思的,尤其是運用高 科技 特效,人的想像真的無窮無盡。
第一部:《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28世紀的人類已經可以時空旅行,男主角Valerian(戴恩·德哈恩 Dane DeHaan 飾)和女主角Laureline(卡拉·迪瓦伊 Cara Delevingne 飾)是兩位星際特工,他們邊執行任務,邊談情說愛,中間來了個很會跳舞的泡泡(蕾哈娜 Rihanna 飾)又很快地死了,還有一群身材超棒的珍珠人來找一隻轉化獸,珍珠真的漂亮,每天用珍珠洗臉!男女主角稍微爭執一下之後就還給他們了。
8. 十大公認星際科幻電影都有哪些
世界十大科幻電影有《E.T.外星人》、《人工智慧》、《第九區》、《黑客帝國》、《復仇者聯盟》、《V字仇殺隊》、《楚門的世界》、《源代碼》、《阿凡達》、《盜夢空間》。
《楚門的世界》是派拉蒙影業公司於1998年出品的一部電影。由彼得·威爾執導,金·凱瑞、勞拉·琳妮、諾亞·艾默里奇、艾德·哈里斯等聯袂主演。
影片講述了楚門是一檔熱門肥皂劇的主人公,他身邊的所有事情都是虛假的,他的親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員,但他本人對此一無所知。最終楚門不惜一切代價走出了這個虛擬的世界。
影片評價
《楚門的世界》因為有著離奇設計的劇情,因而讓很多觀眾為之著迷。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部跟奧斯卡擦肩而過的電影卻被越來越多的影迷所津津樂道。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影片故事情節的商業化成功運作外,還跟導演彼得·威爾在電影中注入了很濃的象徵成分有關。
導演把桃源鎮比作了伊甸園,或者說,比作了人類居住的這個星球;電影中的導演克里斯托弗則可看作是上帝之子基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三十歲之前的楚門,幾乎就是克里斯托弗一手創造出來的,這跟上帝造人如出一轍,後來楚門的反抗則可以看作是人類對上帝的反叛。
9. 有哪些好的星際類的科幻電影推薦
星際類的科幻電影有:(星際穿越 地心引力 星球大戰 2012 E.T外星人 獨立日 盜夢空間
阿凡達 月球隕落 千星之城 火星救援 太空旅客 星際迷航 安德的游戲 宇宙戰艦大和號
極樂空間 木星上行 流浪地球 地心引力 2001太空漫遊 銀翼殺手 星球大戰 普羅米修斯
太空運輸 深空失憶 湮滅 頭號玩家 降臨 瘋狂的麥克斯 彗星來的那一夜 時間規劃局
源代碼 盜夢空間 異形系列 黑客帝國 超時空接觸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芬奇 沙丘 降臨
超體 生化危機 天際浩劫 至暗時刻 異星戰場 第九區 致命魔術 機器人總動員 回到未來
V字仇殺隊 銀河護衛隊 暖暖內含光 機器管家 侏羅紀公園1993 失控玩家 獵殺星期一
太陽浩劫 天際行者 紅色星球 火星任務 阿波羅13號 登月第一人 宏觀世界 克萊拉
浩瀚的夜晚 歐羅巴報告 星際探索 最後推拉 黑衣人系列 獨立日 異星覺醒 )目前就知道這么多了,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