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徠卡的鏡頭列表
21毫米:f4 SUPER ANGULON
28毫米:f6.3 HEKTOR
35毫米:f2 SUMMICRON,f2.8 SUMMARON,f3.5 ELMAR,f3.5 SUMMARON
50毫米:f1.5 SUMMARIT,f1.5 SUMMILUX,f2 SUMMITAR,f2 SUMMAR,f2 SUMMICRON,f2.5 HEKTOR,f2.8 ELMAR,f3.5 ELMAR
65毫米:f3.5 ELMAR
73毫米:f1.9 HEKTOR
90毫米:f2 SUMMICRON,f2.8 ELMARIT,f4 ELMAR
105毫米:f6.3 ELMAR
135毫米:f4.5 HEKTOR,f4.5 ELMAR
200毫米:f4 TELYT
280毫米:f4.8 TELYT
400毫米:f5 TELYT,f5.6 TELYT
560毫米:f5.6 TELYT 16-18-21毫米:f4 TRI-ELMAR-M ASPH
18毫米:f3.8 Super Elmar-M ASPH
21毫米:f2.8 ELMARIT-M ASPH,f1.4 SUMMILUX-M ASPH
24毫米:f2.8 ELMARIT-M ASPH,f1.4 SUMMILUX-M ASPH, f3.8 Elmar-M
28毫米:f2 SUMMICRON-M ASPH,f2.8 ELMARIT-M ASPH
35毫米:f1.4 SUMMILUX-M ASPH,f2 SUMMICRON-M ASPH,f2.5 SUMMARIT-M
50毫米:f0.95 NOCTILUX-M,f1.0 NOCTILUX-M,f1.2 NOCTILUX-M,f1.4 SUMMILUX-M,f2 SUMMICRON-M ASPH,f2.5 SUMMARIT-M,f2.8 ELMAR-M
28-35-50毫米:f4 TRI-ELMAR-M ASPH
75毫米:f1.4 SUMMILUX-M,f2 APO SUMMICRON-M ASPH,f2.5 SUMMARIT-M
90毫米:f2 APO SUMMICRON-M ASPH,f2.5 SUMMARIT-M,f2.8 ELMARIT-M,f4 MACRO-ELMAR-M, f2 Summicron-M
135毫米:f3.4 APO-TELYT-M 16毫米:f2.8 FISHEYE-ELMARIT-R
19毫米:f2.8 ELMARIT-R
21毫米:f4.0 SUPER-ANGULON-R
24毫米:f2.8 ELMARIT-R
28毫米:f2.8 ELMARIT-R,f2.8 PC-SUPER-ANGULON-R
35毫米:f1.4 SUMMILUX-R,f2 SUMMICRON-R
50毫米:f1.4 SUMMILUX-R,f2 SUMMICRON-R
60毫米:f2.8 MACRO-ELMARIT-R
80毫米:f1.4 SUMMILUX-R
90毫米:f2 SUMMICRON-R,f2.8 ELMARIT-R
100毫米:f2.8 APO-MACRO-ELMARIT-R
135毫米:f2.8 ELMARIT-R
180毫米:f2 APO-SUMMICRON-R,f2.8 APO-ELMARIT-R, F3.4 APO-TELYT-R
280毫米:f4 APO-TELYT-R,f2.8 APO-TELYT-R MODULE
400毫米:f6.8 TELYT R,f2.8 APO-TELYT-R MODULE,f4 APO-TELYT-R MODULE
500毫米:f8.0 MR-TELYT-R
560毫米:f4 APO-TELYT-R MODULE,f5.6 APO-TELYT-R MODULE
800毫米:f5.6 APO-TELYT-R MODULE
21-35毫米:f3.5-4 VARIO ELMAR R
28-70毫米:f3.5-4.5 VARIO-ELMAR-R
28-90毫米:f2.8-4.5 VARIO ELMARIT-R
35-70毫米:f2.8 VARIO-ELMAR-R
70-180毫米:f2.8 VARIO-APO-ELMARIT-R
80-200毫米:f4 VARIO-EMLAR-R
105-280毫米:f/4.2 VARIO-ELMAR-RD鏡頭(4/3系統,日本松下造,其他系列皆為德國或加拿大徠卡原廠造)14-50毫米:f2.8-3.5 VARIO-ELMARIT-D ASPH
14-50毫米:f3.8-5.6 VARIO-ELMAR-D ASPH Mega OIS
14-150毫米:f3.5-5.6 VARIO-ELMAR-D ASPH Mega OIS
25毫米:f1.4 SUMMILUX-D ASPH 35毫米:f2.5 SUMMARIT-S ASPH,f2.5 SUMMARIT-S ASPH CS
70毫米:f2.5 SUMMARIT-S ASPH,f2.5 SUMMARIT-S ASPH CS
120毫米:f2.5 APO-MACRO-SUMMARIT-S ASPH,f2.5 APO-MACRO-SUMMARIT-S ASPH CS
180毫米:f3.5 APO-TELE-ELMAR-S,f3.5 APO-TELE-ELMAR-S CS
❷ 徠卡S系列相機的鏡頭大約有幾種
徠卡S的鏡頭有自己的徠卡S系列一套:
分徠卡S和CS鏡頭。(CS代表鏡間快門,售價相對較貴)
S鏡頭有
:
徠卡
SUPER-ELMAR-S
24MM
F/3.5
ASPH
廣角鏡頭
,
中畫幅鏡頭
徠卡
ELMART-S
30mm
f2.8
ASPH
廣角定焦,
中畫幅鏡頭,
畫質優秀
徠卡
SUMMARIT-S
35MM
F/2.5
ASPH
標准鏡頭
,
中畫幅鏡頭,
ASPH鏡頭
徠卡
S
45MM
F/2.8
ASPH
標準定焦,
徠卡卡口
徠卡
SUMMARIT-S
70MM
F/2.5
ASPH
標準定焦,
畫質優秀,
ASPH鏡頭
徠卡
SUMMICRON-S
100mm
/f2
ASPH.鏡頭
11056
徠卡
APO
MACRO
SUMMARIT-S
120MM
F/2.5
中長焦鏡頭
,微距鏡頭,
畫質優秀
徠卡
TS-APO-
ELMAR-S
120MM
F/5.6
ASPH
中畫幅鏡頭,
移軸鏡頭
徠卡
APO
TELE
ELMAR-S
180MM
F/3.5
(CS)
中長焦鏡頭,
中畫幅鏡頭,
畫質優秀
唯一的一隻變焦鏡頭
徠卡
VARIO-ELMAR-S
30-90MM
F/3.5-5.6
ASPH
標准鏡頭,
中畫幅鏡頭
徠卡自己家電影頭需要返廠改口,改完估計就不能更換了
當然徠卡S這一轉接其他廠商的鏡頭,比如康泰時的C口鏡頭需要加轉接環,或者哈蘇的H口的鏡頭等等。。。
不過這些轉接環都售價不菲,一個轉接環就得上萬的售價
最終還是建議您使用徠卡自己的鏡頭
眾博徠卡店
❸ 談一談都有什麼性價比高的徠卡鏡頭推薦呢
萊卡的鏡頭成色還不錯,不過全部是手動頭,有點費勁,抓拍跟蹤連拍就不行了,50f0.95是個不錯頭,色彩濃郁德味十足。萊卡r系列性價比高也值得擁有。佳能50f1.2雖說是自動頭,但對焦不夠穩定,尼康受卡口限制只能出1.4的,現在微單z7、z6卡口大了准備出個58f0.95。但依然手動。
❹ 徠卡m鏡頭最好和最常用是哪幾支鏡頭
1、旁軸最常用就是35和50焦段,其次是28和90。M35/1.4,徠卡M35系類最頂級的鏡頭,也是最好用的。M50/1.4,最常用的徠卡大光圈50標頭,還可以上M50/1或M50/0.9這兩支超大光圈夜神鏡頭。
2、鏡頭在影視中有兩指,一指電影攝影機、放映機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學部件,二指從開機到關機所拍攝下來的一段連續的畫面,或兩個剪接點之間的片段,也叫一個鏡頭。
❺ 請問有人能說一下徠卡相機系列介紹嗎
徠卡相機系列介紹的話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類型,分別是:徠卡S系統、徠卡SL系統、徠卡M系統、徠卡Q、徠卡APS-C系統、攜帶型相機。每個類型內還有不同型號的相機,具體的很難一兩句話說清楚,你要是想了解更加詳細的,推薦可以到徠卡的官網或者專賣店看看,看你自己需要什麼類型的,可以分類查看,選定大致范圍再看看細致的大V測評之類的就會好選很多。總的來看徠卡相機主要勝在鏡頭和成像,成像精緻,復原度高,不太需要後期也能出片,我一開始入的就是Q2,比較小巧,前段時間剛剁手了S系列的定焦頭,還在嘗試中,手感絕妙,推薦~
❻ 鏡頭標識名詞解釋:徠卡LEICA鏡頭篇
鏡頭標識名詞解釋:徠卡LEICA鏡頭篇
幾十年以來, 徠 卡相機鏡頭品質一直受到廣大專業攝影師和愛好者的交口稱贊,無論是早期的螺紋式以及現今的M與R系列鏡頭,款款都很過硬。不過對於很多第一次接觸 徠 卡鏡頭的朋友來說,其稀奇古怪的英文命名會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徠 卡鏡頭的標識含義。
徠 卡公司從1954年發表Leica-M卡口以及推出相機 徠 卡M3以來,共推出幾十款M卡口鏡頭.與一般日產鏡頭不同,它們都各自不同的稱呼;但也與依照鏡頭結構而命名的蔡斯鏡頭不同。 徠 卡鏡頭的命名基本上代表了鏡頭的最大光圈的'含義。比如:
開放光圈為f/1.4的Summilux
開放光圈為f/2.0的Summicron
開放光圈為f/2.8的Elmarit
徠 卡鏡頭的命名
Noctilut
這是 徠 卡公司所製作最大光圈的鏡頭。1966年 徠 卡發表了內含一片非球面鏡片的Noctilux-M 1:1.2/50mm,而現在生產的Noctilux-M 1:1/50mm便是根據先前的款式改良而來。
Summilux
在現今 徠 卡生產的鏡頭中,只要是光圈值為1.4的鏡頭,便會取名Summilux。首次出現這個名詞是在1959年的Summilux-M 1:1.4/50mm。
Summicron
在現今 徠 卡生產的鏡頭中,只要是光圈值為2的鏡頭,便會取名Summicron。首次出現這個名詞是在1953年的Summicron 1:2/50mm。
Elmarit
現今 徠 卡生產的鏡頭中,只要光圈值為2.8的鏡頭,便會取名Elmarit(例外:Elmar-M 1:2.8/50mm)。首次出現這個名詞是在1959年的Elmarit 1:2.8/90mm。
Elmar
現今 徠 卡生產的鏡頭中,只要是光圈值在4左右的都會取名Elmar。
Telyt
現今 徠 卡生產的超望遠鏡頭,不論光圈多少都會冠上這個名稱。第一次出現這個名詞是在1935年的Telyt 1:4.5/200mm。
ROM
Read Only Memo記憶讀取功能(編輯註:應為只讀存儲器),在使用TTL閃光燈時,透過R8機身與鏡頭上的電子接點,可以得到更精確的曝光控制。在持續光攝影時,R8機身會透過鏡頭上的電子接點得知鏡頭的特性,在"P"智慧型自動程式時,會盡量使用較佳的光圈拍攝。
以上鏡頭絕大多是 徠 卡自行開發生產的,早期的幾種款式完全依照 徠 卡L羅口鏡頭的設計;進入中後期開始全新設計它的M卡口鏡頭產品線。其整個鏡頭群中也包含了個別早期委託其他鏡頭廠商製造的鏡頭,比如:
蔡司的Hologon 15/8;
施奈德的Super Angulon 21/4、Super Angulon 21/3.4等等。
即使是相同規格的Leica M卡口鏡頭,隨著時代變遷依次推出不同版本的款式,意味深長的是每一次更新版本都伴隨著光學結構的重大變化,這幾乎涉及大多數規格的鏡頭。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Leica在鏡頭設計方面是相當富於進取意識的。
;❼ 萊卡鏡頭的歷史
回顧徠卡經典旁軸相機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由徠卡M3發展起來的徠卡M系列相機完全是徠卡自身技術的結晶。雖然測光系統方面對新技術有所借鑒,但基本結構沒有大的變化。以M6為例,其基本造型方面保持了M3以來的一貫風格,可以通用M系列所有鏡頭。而且M6的實際光圈測光方式對於簡化相機結構和提高測光可靠性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時,旁軸相機的鏡頭採用的是實焦距設計,它比單鏡頭反光相機後焦距設計所生產的鏡頭更加小巧和精確。加之M系列運行時的低噪音,難怪徠卡努軸相機時至今日依然擁有市場。徠卡單鏡頭反光相機的情況有所不同。還在徠卡弗萊克斯系列時期,日本的單鏡頭反光相機已經技高一籌,壟斷了相當一部分國際市場,徠卡R系列的出現已經無法抵擋眾多日本廠家單鏡頭反光相機品種上的優勢。而在高檔旁輪相機領域里,日本廠家則逐漸退出了與徠卡的正面較量,使得徠卡M系列獨領風騷。80年代後,日本單鏡頭反光相機在自動化程度方面發展更為迅速,徠卡R系列相機的單兵獨進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步履艱難。然而,R系列產品還是藉助徠卡的文化背景和一流的工藝水平堅守在一方狹小的領地之中。很明顯,R系列的發展如果沒有文化背景的支持是難以生存的。不過,從另一方面看,正是由於R系列在市場上的收斂,相機生產數量不大,加之較高的成本投入,R系列的身價已高於自身的使用價值,其價值含量與日本同類相機相比顯然不可同日而語。恰恰是這一原因,徠卡單鏡頭反光相機也體現出了它的高貴所在。綜上所述,無論是經典旁軸系列,還是單鏡頭反光系列,徠卡越來越多地凝聚為或表現出一種文化,使用價值對徠卡來說也許已經變得不十分重要,或者說只是徠卡的一個方面。在數字化不斷沖擊傳統的今天,徠卡更容易被看作是傳統。而傳統表述的是一個歷史,沒有歷史也就沒有未來。在整個相機工業的發展歷程中,人們不能不說:徠卡,歷史的象徵!
螺旋
* 巴爾納克的原型徠卡照相機佩有50毫米電影-天塞鏡頭(KINO-TESSAR)。
* 1925年徠卡I型正式生產。徠卡I (也稱徠卡A) 配有麥克斯·別雷克(Max Berek)設計的50毫米 f/3.5 愛爾馬(Elmar)鏡頭和最高1/500 的焦面快門。
* 1930年的徠卡C型有39毫米螺旋口,可換鏡頭;可配50毫米f/3.5愛爾馬、35毫米f/3.5愛爾馬和135毫米f/4.5愛爾馬鏡頭。
* 1932年,徠卡發明配有可與鏡頭聯動測距器的徠卡II,(也稱徠卡D)。
* 1933年,徠卡III配有 Z、1、1/2、1/4、1/8、1/20低速快門,由機身前另一小紐控制。
* 1935年,徠卡IIIa 1/1000
* 1938年,徠卡IIIb
* 1940年,徠卡IIIc、徠卡IIId
* 1952年,徠卡If、徠卡IIf、徠卡IIIf
* 1957年,徠卡IIIg * 21毫米: f4 SUPER ANGULON
* 28毫米: f6.3 HEKTOR
* 35毫米: f2 SUMMICRON,f2.8 SUMMARON,f3.5 ELMAR,f3.5 SUMMARON
* 50毫米: f1,5 SUMMARIT,f1.5 SUMMILUX,f2 SUMMITAR,f2 SUMMAR,f2 SUMMICRON,f2.5 HEKTOR,f2.8,ELMAR,f3.5 ELMAR
* 65毫米: f3.5 ELMAR
* 73毫米: f1.9 HEKTOR
* 90毫米: f2 SUMMICRON,f2.8 ELMARIT,f4 ELMAR
* 105毫米: f6.3 ELMAR
* 135毫米 f4.5 HEKTOR,f4.5 ELMAR
* 200毫米 f4 TELYT
* 280毫米 f4.8 TELYT
* 400毫米 f5 TELYT,f5.6 TELYT
* 560毫米 f5.6 TELYT
❽ 徠卡m鏡頭最好和最常用是哪幾支鏡頭
旁軸最常用就是35和50焦段,其次是28和90.
M35/1.4,徠卡M35系類最頂級的鏡頭,也是最好用的。
M50/1.4,最常用的徠卡大光圈50標頭,如果有錢還可以上M50/1或M50/0.9這兩支超大光圈夜神鏡頭。
❾ 徠卡的M系列、S系列、R系列、lux系列有什麼區別
萊卡除了M機是萊卡德國生產,r機有部分零件在德國做的,可以說R機是「混血兒」也不單在日本,其他地方也有生產。
另外其實M8/M8.2、m9都不是全是德國製造,CCD是柯達的。萊卡在電子部分技術很落後的。D-LUX4、C-LUX3和他們前幾代都是日本松下做的,但是鏡片是萊卡公司自己製造的,另外顏色方面也是後來運回德國讓萊卡工程師調出來的。
萊卡D-LUX4和松下的LX3是一樣的機型,數據,外形都是一個廠出的。但是很明顯萊卡顏色更加出色。松下LX3的顏色很明顯沒萊卡的顏色豐富。萊卡c-LUX3老實說,並不很出色。只能說一般。
D-4色彩很好,很多職業發燒友都喜歡拿來做輔機。其實D-4很好,但是現在非常貴,接近10000塊,還要訂貨才有,行貨的話廣州便宜點。
將要出的X1好像也是日本代工的,還沒出的話就不作評論。很多玩家都關心的最新單反s系列,超全畫幅56%,不能叫做135單反相機了。鏡頭是日本做的。玩萊卡的話還是玩膠片的人多。
(9)徠卡電影鏡頭系列擴展閱讀
自從第一部相機誕生到現 在,在相機發展史上能稱得上著名品牌的可能會有不少,這些甚至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隨處都可以看到。但是,在相機發展史上,選擇某一個品牌的相機對於用戶來說,不是選擇那部相機,而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這樣的品牌可謂就是少之又少了。
徠卡系列相機幾乎是個神話,半個世紀不變的臉,極簡單的功能,絕不妥協的製作,它位居誰都想顛覆,但誰也沒有得逞的頂尖地位,它的優點、它的不盡人意,說不盡道不完,以至於只要談徠卡,場面就熱鬧了。說它好的,聲情井茂,說它不怎的,也是振振有辭。
據說在英國,一些紳士並不拍照,身上也常掛一台徠卡,作為有身份的象徵。日本是相機生產大國,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徠卡迷。在徠卡身上,蘊藏著太多的神話,以至有時失掉了一些真實感。可以說,徠卡早已超越了作為工具的地位,己上升為一種文化現象。
背負著文化,對徠卡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負擔。徠卡擁有世界上最奇怪、最頑固的擁戴者。別的相機愛好者等待的是新功能、新款式,惟有徠卡迷,改一個小轉盤都認為是暴殄天物。
❿ Leica相機不同系列的區別
1、產品含義不一樣
M系列:每款M相機在推出時都代表著當時的「技術極限」——只使用攝影所需的基本功能。
S系列:專業相機,高速的中畫幅數碼相機。這款精準性高的攝影系統可以滿足專業攝影者所有的需求和期望:高圖像質量、高可靠性和輕巧的機身。
SL系列:無反光鏡,創新性的EyeRes取景器可以顯示成像預覽——甚至是在按下快門按鈕之前。徠卡SL相機在多功能性、操控性以及成像質量方面都設立了新的標准。
Q系列:是首款配有全畫幅感測器和固定定焦鏡頭的緊湊型相機。在各種情況下,它都能以優秀的表現助捕捉眼中的世界,並可通過WiFi功能在數秒內分享照片。
CL系列:在其設計中,徠卡CL體現了徠卡品牌的傳統和手工製作的卓越質量,並將其推向了便攜型系統相機的領域。
TL2系列:它是鋁合金一體成型相機,擁有寬闊的焦距范圍:16-200mm (35mm 格式),以觸摸屏呈現直觀的導航與操控,以及出色的可擴展性。
X-U系列:防水、防震、防塵——堅固耐用和精湛品質的徠卡X-U相機是戶外旅行的理想伴侶。
D-Lux 7系列:具有低調,輕巧和緊湊的結構,並且集一流的光學性能和高端技術於一身。
C-Lux系列:其匹配得恰到好處的部件 - 從感測器到鏡頭,徠卡C-Lux具備了高性能的2000萬像素感測器以及每秒可拍攝10幀的拍攝速度。
D-Lux系列:相機所提供的手動模式與多種自動模式之間輕松方便地進行切換,配有大型感測器和高度匹配的鏡頭。
Sofort系列:是徠卡的第一款一次成像相機。
2、特點不一樣:
M系列:全畫幅、經典設計、傑出的M鏡頭系列、快速、全能、緊湊、旁軸。
S系列:中畫幅數碼單反相機、37.5 [email protected] FPS、雙快門系統、CINE4K視頻、提供專業攝影使用。
SL系列:全畫幅、24 MP@11 FPS、CINE4K視頻、堅固耐用、革命性的EYERES取景器、提供專業攝影使用。
Q系列:快速直觀、德國製造、28mm定焦鏡頭、3.68 MP EVF、速度極快的鏡頭、WIFI功能。
CL系列:德國製造、L型卡口、輕巧便攜、EYERES®、取景器、多功能。
TL2系列:鋁合金一體成型機身、WIFI功能、自動對焦、德國製造、標志性、大尺寸觸摸屏、個性化。
X-U系列:戶外、大尺寸APS-C感測器、德國製造、防震、防水 防塵、任何地點、任何時間。
D-Lux 7系列:極其快速的鏡頭、4K錄像、多功能、輕巧便攜、電子取景器、大型4/3系統感測器。
C-Lux系列: 15倍光學變焦、4K高清視頻錄制、1英寸MOS感測器、集成電子取景器、3英寸的觸摸顯示屏。
D-Lux系列:速度超快的鏡頭、4K視頻、全能、結構緊湊、電子取景器、大型4/3系統感測器。
Sofort系列:快速成像、非數碼、新的生活方式與樂趣、小巧並有創造性、別致。
(10)徠卡電影鏡頭系列擴展閱讀:
2019年6月24日徠卡發布全新入門級M系統相機徠卡M-E,徠卡M-E相機使得M系統相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上手。與其他所有徠卡M相機一樣,徠卡M-E相機系統地反映了徠卡的設計理念,即去繁從簡、還原攝影本質,由此實現更加直觀的操控,並使用戶全神貫注於最重要的事情——構圖和拍攝。
徠卡M-E相機(240型)承襲了標志性設計和高品質工藝。緊湊的機身結構有效抵禦灰塵和水濺,並帶有真皮飾邊。相機頂板和底板採用特別為徠卡M-E相機研發的金屬炭灰色漆層。
與其他M系列相機一樣,徠卡M-E相機的用戶可以受益於該系統的擴展兼容性。它的M卡口與幾乎所有徠卡M系列鏡頭完全兼容,這也是M系列的一個顯著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