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問劉德華的一部黑幫電影,港片
不是黑幫電影,是解救吾先生吧?
春節假期的夜晚,市中心的酒吧一條街繁華喧囂,香港電影明星吾先生(劉德華飾)走出酒吧就被冒充警察的張華(王千源飾)一夥人持槍綁架到一個與世隔絕的郊外小院里。吾先生意外發現綁匪還綁架了另外一個人質小竇(蔡鷺飾)經過與張華的一番談判,吾先生將小竇從死亡線拉回。兩人開始了爭取生機並相依為命的驚險20小時。
接到報案的警方迅速組織最強警力,刑警隊長邢峰(劉燁飾)和曹剛(吳若甫飾)連手展開偵破工作。但狡詐狂妄的綁匪張華有很強的反偵察能力,對同夥和人質也都不講規矩,單獨出門與吾先生的好友蘇先生(林雪飾)交收贖款,但是他在取得贖金之際交代同夥到晚上九點,無論能不能拿到贖金都要將人質殺害。
經過幾輪偵查和對抗,警方掌握了張華的行蹤,邢峰和曹剛精準配合,在極度危險的情況下將張華抓獲。此時離綁匪約定好撕票的時間還剩下兩個小時。深夜九點即將到來,邢峰和曹剛再次聯手與垂死掙扎的張華展開心理較量,並在最後時刻找到了突破口,但張華的同黨卻打算提早撕票 。
㈡ 電影解救吾先生怎麼樣
不錯。影評很高。
本片不是那種充斥著飆車槍戰的酷炫警匪片,期待著警匪大戰的觀眾請擺正心態。本片也沒有什麼深度心理刻畫,反派的童年陰影青春創傷什麼的毫不CARE,你一個畫面都不會看到。片里的警方沒有任何個人英雄主義,只有嚴密的團隊合作,前線審訊追捕後援收網,環環相扣渾然一體,誰也不是Superman。
但是要說《解救吾先生》是紀錄片,我也是不同意的。丁晟剪輯水準突飛猛進,像《猜火車》一樣正敘倒敘結合,幾線並進最後匯合絲毫不亂。配樂也是一大亮點,印象最深的除了《小丑》和《傲慢的上校》,其中一段京韻配樂是最驚艷的,兩次在夜幕下響起,帶著一絲邪性和張狂。
下方有劇透。
下方有劇透。
下方有劇透。
但是本片並不是沒有火爆。華子的軍械,那些AK47,手槍手雷,分別在三方的腦洞里爆發過,一點沒浪費。
第一次是在人質吾先生的腦洞里。在這之前電影有一個伏筆,就是華子在吾先生公寓看到的部隊合影。所以當那段腦洞隨著突然加大的BGM發生,我就知道這不是現實。這個腦洞並不是那麼理想,吾先生拿到機槍掃射了三個綁匪嘍啰,然而自己和小竇也中了槍,但是不管怎麼樣,好歹能夠自救了。如果不是華子及時發現他的軍隊背景打電話回來,電影就可以在此終結了。
(通過查閱新聞我了解到,本片原型吳若甫先生確實擁有部隊背景,當時也確實嘗試奪槍)
第二次是在張華的腦洞里。華子笑著說「綁架算什麼,太低級」,觀眾一直以來的好奇心被點燃。因為的確,從開頭搜出的軍械來看,用於綁架實在大材小用。隨後不久張華就跟兩個人質暢想了自己的理想,搶!金!庫!說實話,當看到華子腦洞里黃澄澄的金條,的確很燃的。要是拍這種劫匪大盜該多精彩!然而作為旁觀者,我對華子的團隊表示一下不信任。由獄友構成的團隊,實在是有點低級很不牢靠。所以吾先生對小竇說那是不可能實現的,我深表認同。
(原型綁匪的確是想要搶銀行的。)
第三次的腦洞正好是第三方,也就是警方的腦洞。警方在幾個點廣撒網,循著蛛絲馬跡終於發現華子的車,摸到了華子的一個「窯」,然而那個窯在一個小區里,群眾非常多。考慮到華子隨身攜帶手雷的變態愛好,想像一下如果就地逮捕,可能會引發如何慘重的損傷(我都能想像社會頭條、微博爆料和公知高潮的盛況)。在這個腦洞里,由於槍械和手雷的無差別掃射爆炸,警匪雙方和群眾都損失慘重,所以這個小區不具備抓捕條件。這很好理解,用腦洞表達則更加直觀,警方抓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對警察工作多了一點了解。
對比以上幾個火爆腦洞,實際抓捕過程則顯得短暫「不過癮」,比如說抓張華的過程,我看到有人說醞釀了這么久,居然這么快就抓住了。但是實際上這個迅如雷霆的抓捕我非常喜歡。當時刑峰披著不起眼的軍大衣靜靜地走過去,情況有變時敏捷地坐下降低存在感,然後瞅准時機一把抓住張華,轉體360°後撲倒,曹哥卸手雷,另一個警察卸槍,就如事先部署的那樣,整個過程大概不超過3秒。當時那顆手雷的保險已經拔出,被曹哥慢慢地塞回去了。這時我舒出一口氣。我寧願所有的抓捕都能這樣迅捷無傷。
影片最高潮處的靜默處理也同理,簡直是火爆的對立面。看來丁晟已經把所有的火爆都留在了腦洞里,然而整個影廳屏息靜觀的體驗非常完美,這種強烈的代入感,相信要比震耳欲聾的特效更讓人印象深刻。
我想這三個腦洞表明,電影不是不能這么拍,但現實不一定這么酷炫,這種酷炫不管對誰來說也都不是好事。丁晟用腦洞給電影保留了一些大場面,調節了電影的節奏,反襯了更好的現實。不過有人會覺得有點突兀,我覺得這里插入還可以做更好。
再說一下電影結局。華子的老母親沒有替兒子說什麼話,只說下輩子做個好人。不洗白,好評。王千源在這里的哭中帶笑的表演也是本片演技巔峰。最後是吾先生的蘋果,蘋果在片中象徵意義十足,既是吾先生求平安的寄託,也是鎖定蘋果園的線索。最後吾先生給張華帶了個蘋果果籃,有人說是以德報怨,我覺得是對張華最好的嘲諷,勝過任何語言。電影至此戛然而止,《傲慢的上校》響起。走出影院看著平凡的街道和人生,有一種珍惜人生熱愛生命的感悟。
最後說一下對主演的點評。看了一下大家的評價,對王千源有點吹過頭的架勢。因為《鋼的琴》和《綉春刀》,我也很喜歡王千源,相信很多豆友也是如此。但是這次對他的大規模吹捧有一種把他當槍使的感覺,甚至說出在他的表演下其他人像演小品的這種捧殺的話。
在我看來,天王在其中的發揮也是非常到位,方寸之地情緒感染力十足,而且毫不出戲。我是一個相對理性的人,在片中也多次受到他的感染落淚。不管是對人質2號的維護,還是獲救時的惘然,還有最後見到好友的激動,都非常令人動容。我也看到很多贊揚,相信有很多人跟我同感。但是也有一些人習慣性踩天王演技,然而天王早已影帝加冕,觀眾也應該多一點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劉燁,借一位網友的話,我覺得他是最被低估的。他飾演的刑峰表現完美,沒有什麼表演痕跡,不搶戲,但是達到了角色所應該達到的效果,拿捏得很好。雖然缺少長鏡頭和特寫描繪他,但是他作為一線幹警那種凌厲的存在感還是很強,不管是幾次抓捕,還是和林雪配合與綁匪聯絡時的機智應變,他和整個警察團隊融為一體,作為警方中堅力量非常寫實可信。這一點也得到了原型刑警的贊許。
從本片表演風格講,王千源是屬於比較外露的風格,非常抓眼球,天王的表演是恰到好處,而劉燁的表演則比較內斂和自然。這三位影帝表演都可圈可點。本片中的幾個配角,包括小竇,林雪,綁匪倉哥,華子的小情兒等也都不錯。至於視帝吳若甫,我想更多的是一種參與感,他同樣融入了警察團隊,成為「第一個進去的人」,拯救了「吾先生」,也就是他自己。這對他來說也許是一種心理上的解脫。祝福他。
㈢ 解救吾先生為什麼刻畫餃子掉地上片段
這個片段是丁導親自剪的,他說自己就是希望讓大家可以記住這個鏡頭,並且可以銜接上前後劇情。首先它是一個Mark,就是從這個點插入了之前的劇情,然後作為一個記憶點;其次沒有吃到餃子證明其還沒有走到終結,比如之前劉德華要死的時候也是吃餃子;第三個是餃子的所代表的傳統寓意。
劇情里嫌疑犯吃餃子,第一是因為過年了,第二是警察想感化他、給他送了餃子。
解救吾先生的主要劇情:
春節假期的夜晚,市中心的酒吧一條街繁華喧囂,香港電影明星吾先生(劉德華飾)走出酒吧就被冒充警察的張華(王千源飾)一夥人持槍綁架到一個與世隔絕的郊外小院里。
吾先生意外發現綁匪還綁架了另外一個人質小竇(蔡鷺飾)經過與張華的一番談判,吾先生將小竇從死亡線拉回。兩人開始了爭取生機並相依為命的驚險20小時。
接到報案的警方迅速組織最強警力,刑警隊長邢峰(劉燁飾)和曹剛(吳若甫飾)連手展開偵破工作。但狡詐狂妄的綁匪張華有很強的反偵察能力,對同夥和人質也都不講規矩,單獨出門與吾先生的好友蘇先生(林雪飾)交收贖款,但是他在取得贖金之際交代同夥到晚上九點,無論能不能拿到贖金都要將人質殺害。
經過幾輪偵查和對抗,警方掌握了張華的行蹤,邢峰和曹剛精準配合,在極度危險的情況下將張華抓獲。此時離綁匪約定好撕票的時間還剩下兩個小時。深夜九點即將到來,邢峰和曹剛再次聯手與垂死掙扎的張華展開心理較量,並在最後時刻找到了突破口,但張華的同黨卻打算提早撕票。
㈣ 在《解救吾先生》這部影片中,華仔最後送綁匪蘋果有什麼深刻含義
看過當事人吳若甫的介紹,是這樣說的。被綁架的時候綁匪抽的煙他不喜歡,有一個綁匪特地出去買了他喜歡的牌子給他。他曾經就想過綁匪被行刑前送一條煙給他,但是沒有被允許。
導演就在電影里圓了他這個願望。但是導演不喜歡煙,就用蘋果代替了。主要想表達的就是,人哪怕有過一點點善心,也會因此得到回報。
也有自食其果 的意思,和吾先生的對話也表示了當綁匪是他自己的選擇,來錢快,還刺激。所以最後落得這樣的下場也沒什麼好值得同情的,自己種下的惡果只有自己吞吧。
(4)張華認罪電影片段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春節假期的夜晚,市中心的酒吧一條街繁華喧囂,香港電影明星吾先生(劉德華 飾)走出酒吧就被冒充警察的張華(王千源 飾)一夥人持槍綁架到一個與世隔絕的郊外小院里。
吾先生意外發現綁匪還綁架了另外一個人質小竇(蔡鷺 飾)經過與張華的一番談判,吾先生將小竇從死亡線拉回。兩人開始了爭取生機並相依為命的驚險20小時。接到報案的警方迅速組織最強警力,刑警隊長刑峰(劉燁 飾)和曹剛(吳若甫 飾)聯手展開偵破工作。
但狡猾狂妄的綁匪張華有很強的反偵察能力,對同夥和人質也都不講規矩,單獨出門與吾先生的好友(林雪 飾)交收贖款。但是他在取得贖金之際交代同夥到晚上九點,無論能不能拿到贖金都要將人質殺害。
經過幾番偵查和對抗,警方掌握了張華的行蹤,邢峰和曹剛精準配合,在極度危險的情況下將張華抓獲。此事離綁匪約定好的撕票時間還剩下兩個小時。
深夜九點即將到來,邢峰和曹剛再次聯手與垂死掙扎的張華展開心裡較量,並在最後時刻找到突破口,但張華的同夥卻打算提早撕票。
㈤ 如何評價解救吾先生值得一看么
《解救吾先生》因為源自真實事件,所以真實成了影片最大的特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劇作。
《解救吾先生》盡管題材本身並不是那種傳統的懸念重重,但導演丁晟卻通過高速鏡頭語言的運用營造出了很強的緊張感和真實感。
(5)張華認罪電影片段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春節假期的夜晚,市中心的酒吧一條街繁華喧囂,香港電影明星吾先生(劉德華飾)走出酒吧就被冒充警察的張華(王千源飾)一夥人持槍綁架到一個與世隔絕的郊外小院里。
吾先生意外發現綁匪還綁架了另外一個人質小竇(蔡鷺飾)經過與張華的一番談判,吾先生將小竇從死亡線拉回。兩人開始了爭取生機並相依為命的驚險20小時。接到報案的警方迅速組織最強警力,刑警隊長邢峰(劉燁飾)和曹剛(吳若甫飾)連手展開偵破工作。
但狡詐狂妄的綁匪張華有很強的反偵察能力,對同夥和人質也都不講規矩,單獨出門與吾先生的好友蘇先生(林雪飾)交收贖款,但是他在取得贖金之際交代同夥到晚上九點,無論能不能拿到贖金都要將人質殺害。
經過幾輪偵查和對抗,警方掌握了張華的行蹤,邢峰和曹剛精準配合,在極度危險的情況下將張華抓獲。此時離綁匪約定好撕票的時間還剩下兩個小時。深夜九點即將到來,邢峰和曹剛再次聯手與垂死掙扎的張華展開心理較量,並在最後時刻找到了突破口,但張華的同黨卻打算提早撕票。
㈥ 勵志電影國語的
中國合夥人
㈦ 「人無完人」 ——淺析電影《解救吾先生》中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電影《解救吾先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講述了一場解救「吾先生」的警匪纏斗故事,「真實事件改編成電影,其故事並非事件本身,而是以真實事件為藍本,摻雜了很多虛構元素,但這些虛構元素受真實事件制約。事件起因、概貌、走向、結局等,一般不做虛構,但對事件發生進展各階段的細節,置身於事件中人物的行為、心理,則有較大的虛構空間。」[1]電影《解救吾先生》通過改編,將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加豐滿,向我們展現了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從而增強電影的戲劇性。
一、對「吾先生」的改編
電影《解救吾先生》中,吾先生的原型是吳若甫,吳若甫為大陸男演員,電影里,吾先生的身份是香港明星,同時在電影中又給他增加了一個退伍軍人的身份,並且參加過實戰,04年吳若甫未婚,電影中卻給吾先生設定了一個妻子。並且增加了許多吾先生與另一人質的戲份。
在影片開頭,從吾先生與程總的對話中,能知道吾先生已婚,並且平時與妻子感情很好,但在綁匪問他是否結婚時,他卻說自己未婚,這一點體現了吾先生是一個有家庭責任感的男人。同樣是在片頭,他不拒絕與粉絲合照,讓賣花的小姑娘好好讀書,又體現了他是一個隨和的人。在被綁架後,張華直接讓手下在他面前用繩子勒小竇嚇唬他,他願意用自己的錢去救一個與自己毫無關系的人,並且在之後的20多個小時里,一直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保護、安慰著小竇,這里又體現了他的善良與堅強。綁匪讓他喝可樂時,他推脫自己有糖尿病,這里實則表現了他的謹慎。他向張華隱瞞了自己退伍軍人的身份,通過他的想像,向觀眾展現了他有一定能力反抗綁匪,這里又表現了他的機智與勇敢。通過以上幾點,說明了吾先生是一個機智、勇敢、堅強、謹慎而又富有責任心的人,有人認為「在大多數時候讓人感覺到是一個真真正正的男子漢。他符合我們在心目中勾畫的『英雄』的一切標准。」[2]但是即便是這樣的一個人,也有著他的弱點。
在張華上前時,他向吾先生說明自己是市局刑警隊的,車子涉嫌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件,而此時的吾先生沒有意識到這句話的矛盾點,直接導致最佳自救時間的流逝。其次是,當他知道無論張華得沒得到贖金,自己都要被殺害時,他崩潰了,再也不像之前那樣淡定,像個普通人一樣聲嘶力竭的哭喊著,通過這兩個地方,我們能夠得出,吾先生也是一個普通人,並不會因為他是明星而有什麼不同。
丁晟導演在接受網易娛樂專訪時曾說「一個人被綁架所有的可能,都被劉德華很好的詮釋了出來。」通過對「吾先生」的改編,我們看到了一個完整卻不完美的人,讓我們感覺吾先生這個人很真實。
二、張華的多面性
電影中張華的原型是王立華,王立華被人稱為「北京冷血綁匪殺人犯」,12歲時,逼父母離婚,17歲時,又因搶劫被判入獄9年,是一個殘酷、冷血的人,片中的張華與王立華有著較大的出入。
張華對別人非常殘忍,對待自己的同夥也是一樣,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可以插介紹人一刀。即便拿到了錢,還是要將人質殺害,張華的扮演者王千源這樣評價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沒有什麼章法和原則可言,只有窮凶惡極又吃不飽的主兒,才能幹出他干那些事。」[3]而張華身上隨時又帶著手雷,從這一個點又看出了他對生命的漠視。張華在接受審問過程中,不時挑起眉毛,嘴角上揚,語氣永遠是不削、嘲諷,顯得輕蔑,在問到他母親之時,他說後悔沒有殺掉母親,毫無人情味,就是這樣一個對一切都持無所謂態度的人,也有溫情的一面。
雖然他從一開始就決定殺害吾先生,但在吾先生提出想吃蘋果的時候,他還是讓手下去很遠的地方買,其實這里,張華就露出了一點點善念。還有在帶走吾先生時,張華有一個用手摸小竇頭發的動作,像是在撫摸孩子,又讓人感覺他也是一個普通人。張華與女朋友有一場激情戲,他的手一直按在女友頭上,體現出他有些強勢,女友讓他不要把手雷放在茶幾上,張華搶過手雷只是說了句真掃興,但他卻在女友說不給他生孩子時,立馬給了女友一巴掌,「這其實也是一種愛的表現,他是用那種方式展現他的愛。是會向狼、像老虎一樣把你死死咬著,來展示那種愛。」[4]然後是他對母親的態度,雖然他說想殺母親,但這樣是為了讓母親不那麼難過,包括在片尾,面對母親,他還是哭的像個孩子,用頭撞玻璃給母親磕頭,還有他讓女友把孩子生下來陪著他母親這點,都讓我們從這個冷血的綁匪身上看到良心和溫情。
張華也曾經入獄9年,出獄後卻變本加厲,他說自己從事綁架是因為沒有經濟基礎、沒有人脈等原因,在被問到是否回家過年時也說有家難回,在和吾先生對話中,他反復說著「人和人的命怎麼就不一樣」,這幾點體現出這個人很悲劇,而正是因為他人性的扭曲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張華不是警匪片中典型的壞人,我們看到了他的多樣性,他是一個立體的人物,能夠讓觀眾理解他,並且反思他為何會走到這一步。
三、邢峰的雙面性
劉燁扮演的邢峰原型是刑警徐經峰,曾被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是一個絕對正面的形象,邢峰卻有著性格矛盾的地方。
在工作上,邢峰是一個敬業的人。在抓捕張華的過程中,邢峰是直接過去將張華往馬路上按,其次是在審問張華的過程中,他能隨機應變,獲得線索,這里,他展現出一個有勇有謀的警察形象。在准備解救人質時,他也主動要求第一個上。在解救出人質後,邢峰有一個悄悄捂嘴打了個哈欠的動作,這個動作不僅體現了他的辛苦也表現出人物的朴實,這樣一個為人民的好警察,對家庭卻有所虧欠。
邢峰知道兒子生病後,沒有給妻子回電話,而是把手機放進包里繼續去談工作的事,妻子的簡訊他工作的時候也不回,在兒子等待他一天後,就算空了下來他也沒有主動給家人打電話,反而是兒子一大早給他打過來,雖是因為工作的特殊性質,然而,對妻子和孩子感情的缺失是無法彌補的。
往往警匪片是為了凸顯警察形象的高大,都會將警察塑造成正義、聰明,接近完美的形象,但本片卻給邢峰設置了雙面性,工作中和生活中的性格是矛盾的,使得人物形象不那麼類型化。
四、小竇的另一面
蔡鷺所飾演的小竇原型是另一名人質杜慶疆,據吳若甫所說「當年的小杜是個非常帥氣的小夥子,在電影里卻表現的有點猥瑣,穿個花褲子,開口就是『約炮』,這讓我看著很別扭」[5]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使得前後的反差更加明顯,更加突出了小竇的另一面。
小竇第一次出現在吾先生面前時,他的形象、穿著打扮,就已經與吾先生形成了對比。第一眼給人感覺唯唯諾諾的,在後面都表現地沒有主見、像個小孩似的、防備心理弱,與吾先生被綁後相比,都體現了他的懦弱,這個人物一開始讓人很嫌棄。但在垂死之際我們又看到了他的閃光點,車其實是他正牌女友的,他為了保護女友才說是炮友的,自己也是一直堅持著,寧願犧牲自己也不讓女友冒險送錢來,我們看到了他與之前截然相反的一面。
小竇外表與之前的表現經過一個反轉,他這個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形象感覺很戲劇化可是又很真實,如果之前選定的演員是個帥氣、干凈的,就不會有這么大的反差。
電影《解救吾先生》「由於對真實情節的高度還原以及對暴力的非商業化表述與詩意消解,使影片在故事內容方面呈現出一種現實主義的基調。」[6]「現實主義題材的劇作,特別是紀實主義劇作應強調對真實生活的原樣再現,在劇作上反對人工編造故事情節和類型化的人物性格,鼓吹到生活中去發掘真實事件。」[7] 生活中本就沒有什麼完美的人,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不僅展現了人物自身矛盾的一面,同時增強了這部電影的戲劇性。「警匪片一直是國產電影的雷區。一來過往對正派的要求過甚,二來對反派的抑制過多。」[8]本片能被廣大人群稱為優秀國產警匪片,戲劇化的人物形象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資料:
[1] 彭濤·中韓真實事件電影之改編觀念比較[J]·當代電影,2016(04),166-169頁
[2] 耿佳·人性的矛盾——電影《解救吾先生》觀後感[J]·青年文學家,2016(08),110頁
[3][4]十支、小七·專訪王千源:我必須成為那個罪犯[J]·電影世界,2015(09),21-25頁
[5] 張嘉·吳若甫:那一片烏雲散去 會有幸福等著吧[N]·北京青年報,2015-10-13,B09版
[6] 郭立冬·《解救吾先生》:現實主義基調下的戲劇性營造[J]·大眾文藝,2016(07),215-216頁
[7] 陳犀禾、吳小麗·影視批評:理論和實踐[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3 年版,79頁
[8] 曾念群·解救現實主義警匪題材[J]·新民周刊,2015(42),112頁
㈧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通用23篇)㈨ 有個電影里黑幫張華 大家叫華姐,還有個叫五寶的,這個電影什麼名字謝謝!
劍指同門
㈩ 《解救吾先生》吳若甫綁架案全過程是什麼
春節假期的夜晚,香港電影明星吾先生與幾位朋友剛剛談完事從某酒吧出來,眼前突然出現了幾個陌生男子。他們自稱是警察,給吾先生戴上手銬,只一眨眼的工夫,吾先生就被那幾個男子拉上了汽車揚長而去,等他的朋友反應過來撥打110報警電話時,對方早已沒了蹤影。
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會同朝陽分局立即組成了專案組,並調來了刑偵專家坐鎮指揮。通過目擊者對綁架吾先生犯罪嫌疑人及其作案手段的描述,專案組判斷這起案件與平谷綁架案是同一夥犯罪嫌疑人所為,張華這個名字擺在了偵查員面前。
張華,又稱「華子」,27歲,曾因犯搶劫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出獄後張華每天都在變換著不同的落腳點,接觸的人也十分龐雜,而且張華聲稱身上就帶著手雷,誰敢抓他就與誰同歸於盡。
為了把這個危險的犯罪團伙一網打盡,警方艱苦地尋找著最佳的時機。很快,張華的數個落腳點被控制起來。天色漸漸亮了,張華沒有出現。
2004年2月3日中午,犯罪嫌疑人打來電話,索要200萬元贖金。半小時後犯罪嫌疑人又打來了電話索要贖金。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尋找張華的工作依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專案組再次下達指令,擴大尋找范圍,盡一切可能發現張華。
當晚7點左右,張華駕駛的車輛被發現了。隨時待命的偵查員飛一般趕到了現場,還做著發財美夢准備開車去拿贖金的張華不知道背後已經張開了法網。刑警隊員一舉將「華子」抓獲,帶進了勁松派出所。偵查員從華子身上和車上搜出了一把上了膛的「五四」式手槍和一個手雷。
晚上10點多,張華向警方提出,要求見一見他的女朋友和養的寵物狗,民警明白,這是他心理防線快要崩潰的表現,同時以為張華可能想趁此機會逃跑。
隨後民警帶的張華前往女友住處,並將張華的女朋友和寵物狗帶下來,並且就在樓下,警方視線內交談,張華與女朋友交談之後,民警果斷從張華處搜出能解開手銬的木頭鑰匙,面對這樣局面。
張華自知在頑抗下去沒有什麼意義了,主動提出願意帶著民警去關押吾先生的地方,偵查員押著張華關押人質的地點趕去。警方迅速布置了行動方案由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現場指揮,特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沖進屋內,在不到三秒的時間將屋內所有嫌疑犯全部抓獲。
(10)張華認罪電影片段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
1、吾先生
吾先生在繁華都市的一條街被冒充成警察的劫匪綁架,劫匪心狠手辣,吾先生萬千思緒,絕望,憤怒,緊張,擔憂層層堆積,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是被殘忍撕票,還是成功被人解救。
2、邢峰
驍勇善戰的刑警隊長邢峰,偵破綁架案件的重要刑警,辦案的技巧和靈活的頭腦,在與綁匪一次又一次鬥智斗勇的較量。
3、曹剛
刑警隊長曹剛和邢峰他們從分工明確的團隊協作,指揮、情報到跟蹤、埋伏,環環相扣,兵分兩路為最快時間「解救吾先生」贏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