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影訊 > 王鐸2020最新電影

王鐸2020最新電影

發布時間:2022-11-22 23:29:03

『壹』 《西虹市首富中》為什麼沈騰能把拉菲特請來

電影《西虹市首富》中的拉斐特不是有名的「股神」巴菲特。當然,這個情節並不是基於夢想,而是巴菲特投資「巴菲特午餐」。巴菲特午餐是一項慈善活動,從2000年一直到2003年改成在網上拍賣。這個活動的焦點是中標者可以向巴菲特提出幾個問題,從討論中獲得必要的知識和創意。

我聽說朱曄像巴菲特的提議那樣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儲存股票。這直接破壞了競選活動的結束,巴菲特的回答是:我不交易股票,這使場面變得非常困難。這與「西虹市首富」拉菲和王多玉的憤怒和離去的故事頗為相似。受巴菲特午餐的廣告影響,天神娛樂的股價高漲,電影中王鐸玉購買的股票也吸引了大量追隨者,並持續上升。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朱曄從中受益匪淺,他高價出售了大量股票,並套現巨額資金。王多魚的本意是花錢,但這是一筆可觀的利潤,不值錢。

『貳』 你知道我國古代哪些著名的書法家,你知道他們的哪些故事嗎

古代著名書法家有王羲之、顏真卿、米芾、趙孟頫、王鐸等等。

1、王羲之

入木三分

傳說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裡面去了。他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木工驚嘆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從這個故事中得出來的。

2、顏真卿

顏真卿三歲的時候,父親就病死了,他由母親殷夫人教育。後來殷夫人帶他南下,寄居在外祖父家中。外祖父是一位書畫家,顏真卿聰敏伶俐,很得他的喜愛,於是就教他讀書寫字。

殷夫人一邊欣慰孩子勤學苦練,另一邊又為銀錢發愁。家中困難,難以供顏真卿買紙墨筆硯練字。可又不願耽擱了孩子的教育,頭發的愁白了。

顏真卿得知自己母親的苦楚,自己想了一個辦法,告訴殷夫人說不用為他買紙筆發愁了。殷夫人說,練字哪裡不花錢呢?顏真卿舉著一隻碗和一把刷子,說:「碗是硯台,刷子是筆,碗里的黃泥漿就是墨,至於紙嘛,這一整塊牆壁都是。」

此後顏真卿就在牆上練字,等將牆壁寫滿了,就用清水沖洗掉。憑借著這股堅持和勤奮,顏真卿的字一天比一天寫的好。

3、米芾

米芾學書

米芾小時候在私塾里跟先生學寫字,學了三年,卻沒有多大長進。

一天,一位秀才進京趕考路過米芾家鄉。米芾聽說他寫一手好字,便前去求教。那秀才見一孩子前來求教,便要來米芾寫的字,看了又看後,若有所思地說:「要跟我學書,得買我的紙。五兩紋銀一張,貴點。」

米芾一聽,嚇了一跳,心想,天下哪有這么貴的紙,這不成心難為人嗎?但他學字心切,還是回去借了五兩銀子,買了秀才一張紙。「回去好好寫吧。三天後拿給我看。」秀才說。

米芾回到家裡,雙手捧著五兩銀子買來的紙,捨不得用。他把紙放在一邊,回到桌旁翻開字帖,用沒蘸墨汁的筆在桌子上劃來劃去。一連三天,他都是這樣,反復琢磨,卻連一筆也沒捨得在紙上寫。

「因為紙貴,我不捨得寫。這三天,我就反復琢磨字帖,把字都琢磨差不多了。」「這就對了,學書不單是動筆,而是動心,不但要觀其形,還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寫好。」

自此以後,米芾牢記秀才的教導,用心練字,終於成為著名的書法家和畫家。

4、趙孟頫

一家皆善書

趙孟頫的二子趙雍、趙奕並以書畫知名,而其夫人管道升聰敏過人,能書善詞,繪畫精於墨竹、梅、蘭,筆意精絕。元仁宗曾取管道升的書法,與趙孟頫及其次子趙雍的書法用玉軸精裝,鈐上御印藏於秘書監,說:「讓後世知道我朝有一家的夫婦父子都善書,這也是奇事啊!」

5、

神筆王鐸

傳說王鐸入閣拜相後,皇帝讓他書寫一幅匾額:天下太平。楷書巨匾掛上後,在一片贊揚聲中,一個太監忽然發現「太」字少了一點,成了天下「大」平。眾人抬頭細審,果然是真。

正待發問之時,但見王鐸不慌不忙地手握頹筆,將筆向匾上擲去,不高不低,不歪不斜,恰好點在「大」字左下方,遒勁灑脫的一個「太」字,展示在眾目睽睽之下。皇帝驚喜萬狀,稱贊道:「王愛卿真乃神筆也。」從此「神筆王鐸」馳名天下。

『叄』 我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書法家他們有哪些故事

一、王羲之

1、人物資料

王羲之(303—361,一說321—379),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南渡後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2、故事(入木三分)

傳說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裡面去了。

他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木工驚嘆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從這個故事中得出來的。

二、顏真卿

1、人物資料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 ,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唐朝名臣、書法家,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顏真卿登進士第,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後因得罪權臣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

後至鳳翔,被授為憲部尚書。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

興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曉諭叛將李希烈,凜然拒賊,終被縊殺。他遇害後,嗣曹王李皋及三軍將士皆為之痛哭。追贈司徒,謚號「文忠」。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2、故事(改善風俗)

顏真卿任撫州刺史時,縣里有個叫楊志堅的人,酷愛學習,但家裡貧困,不為鄉人所了解。他的妻子因為錢財的供給太少,向他要休書離婚。

楊志堅寫了一首詩送給她說:「當年立志早從師,今日翻成鬢有絲。落托自知求事晚,蹉跎甘道出身遲。金釵任意撩新發,鸞鏡從他別畫眉。此去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時。」

他的妻子拿著詩,到州里去辦理官府的公文,以便改嫁。顏真卿在評判的公文上說:「楊志堅很早就鑽研儒家學說,很有作詩的名聲,心裡雖然羨慕高高地考中科舉,自身卻沒有享受到一點俸祿。

他的愚昧的妻子看他始終沒有考中功名,竟然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下去,不願意象冀缺的妻子,幫助丈夫成就事業;只想學朱買臣的女人,討厭並拋棄自己的丈夫。

給家鄉帶來恥辱,敗壞了道德教化,如果不給以懲罰警誡,怎麼能制止這類輕浮的行為呢?婦人應當打二十板子,任憑她去改嫁。

楊志堅秀才,資助他糧食布匹讓他隨著軍隊暫時擔任個職務。」四面八方的人們聽說了這件事,沒有不心悅誠服的。從此江表一帶的女子,沒有敢拋棄她的丈夫的。

三、米芾

1、人物資料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

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後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

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於一身。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主要作品有《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拜中嶽命帖》等。

2、故事(米公洗墨)

米芾是一位受人崇敬的清官廉吏。據史料記載,米芾為官的一大特點是「用文雅為治,尚禮教,祛淫祠」。

北宋紹聖四年,米芾出任江蘇安東縣(今漣水縣)知縣,主政兩年,多有惠政。期滿離任時,鄉紳百姓略備薄禮為他送行以示感念,米芾一一婉拒,並再三叮囑家人:「凡公之物,不論貴賤,一律留下,不得帶走」,還親自逐一檢點行李,生怕家人暗自夾帶。

米芾發現自己常用的一支毛筆上沾有公家的墨汁,便讓家人把硯台、毛筆洗干凈後,方離開縣衙。米芾臨池洗墨,不帶走安東的一點點墨汁,清清白白上路,一時傳為佳話。後人為了紀念他,把他洗墨的水池取名為「米公洗墨池」並立碑記之。

四、趙孟頫

1、人物資料

趙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晶宮道人(一說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

浙江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通經濟之學,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的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2、故事(援作春題)

元朝興盛時,揚州有個姓趙的人,富裕而喜歡招待客人。他的家裡有明月樓,人們替樓寫春聯,大多無法符合主人的想法。

一天,趙孟頫路過揚州,主人知道這件事,把他迎接到明月樓上,用豐盛的酒席款待他,席上所用的都是銀制的器具。酒過半巡,主人拿出紙筆,請求趙孟頫替他寫春聯。

趙孟頫拿起筆即寫道:「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主人得到春聯後,非常高興,把酒具全部撤下並把它們送給趙孟頫。

五、王鐸

1、人物資料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 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書畫家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明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攜,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禮部尚書。崇禎十六年(1643年),王鐸為東閣大學士。

清順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歲,葬於河南鞏義洛河邊,謚文安。

王鐸的書法作品有《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等,其繪畫作品有《雪景竹石圖》等。

2、故事(神筆王鐸)

傳說王鐸入閣拜相後,皇帝讓他書寫一幅匾額:天下太平。楷書巨匾掛上後,在一片贊揚聲中,一個太監忽然發現「太」字少了一點,成了天下「大」平。眾人抬頭細審,果然是真。

正待發問之時,但見王鐸不慌不忙地手握頹筆,將筆向匾上擲去,不高不低,不歪不斜,恰好點在「大」字左下方,遒勁灑脫的一個「太」字,展示在眾目睽睽之下。

皇帝驚喜萬狀,稱贊道:「王愛卿真乃神筆也。」從此「神筆王鐸」馳名天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羲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顏真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米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趙孟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鐸

『肆』 我國有哪些著名書法家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游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開元間中進士。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他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終為李希烈縊殺,終年77歲。

在書法史上,他是繼二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其書初學張旭,初唐四家,後廣收博取,一變古法,自成一種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顏體」。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官至太子太師,世稱「柳少師」。由於他也被皇帝封為河東郡公,因此後人也稱他「柳河東」。他是顏真卿的後繼者,後世以「顏柳」並稱他們,成為歷代書法的楷模。

作品特色

柳公權的書法在唐朝當時即負盛名,民間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說法。他的書法結體遒勁,而且字字嚴謹,一絲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勁著稱,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以行書和楷書最為精妙。也由於他作品獨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權的書法有「柳體」之稱。

歐陽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勁,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其源出於漢隸,骨氣勁峭,法度謹嚴,於平正中見險絕,於規矩中見飄逸,筆畫穿插,安排妥貼。楷書以《九成宮醴泉銘》等,行書以《夢奠帖》、《張翰帖》等為最著名。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家,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

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他曾遍學晉、唐、五代名家,得力於王僧虔、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自成一家。自雲:「我書造意本無法」;又雲:「自出新意,不踐古人。」 黃庭堅說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又雲:「到黃州後掣筆極有力。」晚年又挾有海外風濤之勢,加之學問、胸襟、識見處處過人,而一生又屢經坎坷,其書法風格豐腴跌宕,天真浩瀚,觀其書法即可想像其為人。人書並尊,在當時其弟兄子侄子由、邁、過,友人王定國、趙令畤均向他學習;其後歷史名人如李綱、韓世忠、陸游,以及的吳寬,清代的張之洞,亦均向他學習,可見影響之大。黃庭堅在《山谷集》里說:「本朝善書者,自當推(蘇)為第一。」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書法家,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紹聖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後來新黨執政,屢遭貶,死與宜州貶所。

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與蘇軾齊名,人稱「蘇黃」,擅文章、詩詞,尤工書法。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為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書法精妙,與蘇、米、蔡並稱「宋四家」。詞與秦觀齊名,藝術成就不如秦觀。晚年近蘇軾,詞風疏宕,深於感慨,豪放秀逸,時有高妙。有《山谷詞》又名《山谷琴趣外篇》。主要墨跡有《松風閣詩》、《華嚴疏》、《經伏波神祠》、《諸上座》、《李白憶舊游詩》、《苦筍賦》等。書論有《論近進書》、《論書》。《經伏波神祠詩》,行書墨跡,紙本,46行,每行字數不一,共477字。《清河書畫舫》、《式古堂書畫匯考》著錄。原跡現在日本。此詩帖,洋洋數十行,揮灑自如,筆筆精到,氣勢開張,結體舒展,范成大評「山谷晚年書法大成,如此帖毫發無遺恨矣,心手調合,筆墨又如人意。」此帖正是一種心平氣和的境況下的經意之作,具有黃庭堅書法藝術的特點,是黃庭堅晚年的得意之作。
吳自然,男,漢族,山東蓬萊人,1934年9月生。早歲酷愛電影藝術,後考入東北電影製片廠從事電影字幕美術研究和創作。學書師法黃山谷兼取蘇軾、米芾、蔡京諸家之長,又追溯魏晉遺韻,所作行書結體寬博,覺著勁健,險逸流暢。作品入選全國第一、二屆書法篆刻展和1983年在日本舉辦的"中日書法藝術交流展。作品被博物館、紀念館、名勝地收藏或被碑刻,在《書法》雜志等發表。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吉林分會理事。

林中陽的書法源於傳統,功力深厚,大氣磅礴,震撼人心,秉塞北之雄渾,取江南之婉約,瀟灑中見沉穩,暢達中具雄強。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展並獲獎。代表作十米長卷等作品分別被中南海、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中國歷史博物館、國家行政學院、總參等黨政軍機關懸掛和收藏,成名作"龍"曾被中央領導以國禮送給外國高級領導人。曾應邀為東岳泰山、西嶽華山、福建清源山、陝西白雲山、略陽靈岩寺、北京地壇公園、咸陽國際機場等題字並刻石。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林中陽書法選集》,中國人民對外友協等單位在中國理事博物館舉辦了《林中陽書法展》,並於2002年開始舉行林中陽書法展全國巡展。曾為中華慈善總會捐贈價值30萬元的書法作品,為寧夏希望工程捐贈人民幣10萬元,為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央電視台關注環保現場拍賣節目捐贈巨幅作品。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綜藝頻道》、《國際頻道》、《軍事頻道》、《美術星空》、《西部新聞》、《藝術品投資》等均作過專題報道。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文藝報》、《風雲人物》、《中華熱土》、《中外名牌》、《收藏界》、《東方書法》、香港《大公報》等新聞媒體也作過專題報道。

譚以文,別署穎聞,號稼穡草堂、心耕簃主人,1956年生於山東省滕州市。幼承庭訓,隨父學書,後師從費新我先生。1982年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986年當選為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1995年當選為蘇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為蘇州國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南京博物院特聘畫師。

『伍』 我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書法家他們的故事有哪些

感謝邀請

顏體柳體一字千年,你知道哪些關於我國古代書法家的故事?

本期漁樵就與小夥伴們聊聊柳公權刻苦學書法的故事吧。

柳公權,晚唐大書法家,他小時候常因寫不好大字而受到父親的訓斥,有一次甚至要動手打他,於是,柳公權賭氣認真練起字來。

常言道:「字無百日功」,時隔一年多,他的大字就大有起色,在同村相仿年齡的少年中,已經是首屈一指了,於是他父親很高興,柳公權自己也很得意。

柳公權進了家門,馬上研墨、鋪紙開始練字。柳公權日復一日地發奮練字,磨得手上起了厚厚的繭子,磨得衣肘破了補了一層又一層。

顏體字的厚重雄偉、磊落巍峨,歐體字的險勁瘦硬、精密俊逸,「字畫湯」的奔騰豪放、大氣磅礴,以及南派書法的瀟灑嫵媚、婉暢多姿,他都認真研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另外,柳公權還從字外下功夫:人家剝牛剔羊,他從旁邊認真觀看而從中受到啟發,他還觀察空中大雁,水中游魚,麋鹿奔跑,駿馬脫韁,他簡直要把整個大自然都融注到書法藝術中了。

終於,柳公權的書法自成一派,他本人也成為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晚年隱居於華原城南的鸛鵲谷研習書法,刻苦練字,一直到87歲去世時為止。

『陸』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是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有:

1、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2、顏真卿

顏真卿唐代名臣、書法家,其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代表作有《顏氏家廟碑》。

3、米芾

米芾,北宋書法家,其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1]主要作品有《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拜中嶽命帖》等。

4、趙孟頫

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頫博學多才,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5、王鐸

明末清初書畫家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王鐸的草書縱逸,放而不流,縱橫鬱勃,骨氣深厚」。王鐸的書法作品有《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等。

6、吳昌碩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作品集有《吳昌碩畫集》《吳昌碩作品集》《苦鐵碎金》《缶廬近墨》《吳蒼石印譜》《缶廬印存》等。

7、於右任

於右任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同時也是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和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等。其代表作為《標准草書》。

8、李志敏

李志敏是我國當代草書大,、,他精研文史,擅長真草隸和藝術理論,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書論》、《草論》,是「引碑入草」的理論首創者和實踐開創者。與沈尹默合稱「北大書法史上兩巨匠」 ,有當代草書」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之譽,與林散之並稱「當代草聖」。

9、趙佶

宋徽宗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朝第八位皇帝,他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 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其代表作有《草書千字文》。

10、張旭

張旭以草書著名,書法與懷素齊名。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張旭由『孤蓬自振、驚沙坐飛』中悟得奇怪之態,又從公孫大娘舞劍中悟得低昂迴翔之狀,他正是以造化為師,墨池功深,才成為狂草大師。其代表作有《古詩四帖》。

『柒』 郭敬明陳學冬王鐸是什麼關系

陳學冬郭敬明這次事情起因是郭敬明和汪鐸一起去看午夜場電影,被同場看的路人發現後發到了微博,四粉和四冬cp粉瘋魔一樣磕糖轉發部分人還誤認定另一個是陳學冬,然後有陳學冬粉過去澄清不是,然後被網友掛到了某論壇,後來又被4、5個營銷號轉發出去了。
接著郭敬明轉發了其中一個(名字帶陳學冬的)營銷號的微博,用發誓死全家的言論澄清了他跟汪鐸的關系,但是並沒有澄清跟陳學冬的關系,等於間接承認了跟陳學冬的關系,他微博底下也都變成了陳學冬才是你真愛等言論。
然後陳學冬發微博,表示跟郭敬明只是朋友,不要再給他編故事加戲了。
然後很多營銷號下場罵陳學冬忘恩負義,白眼狼等,造謠四冬撕逼,陳學冬的資源都考郭敬明等等
第二天陳學冬發微博證明他跟郭敬明沒有取關,接著郭敬明轉發。

郭敬明跟陳學冬是朋友關系是肯定的,但要說他們是一對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陳學冬被罵了兩年多,什麼金絲雀、金主包養、gay、什麼都靠郭敬明,更難聽還有,要是當時郭敬明能用暴斃證清白,陳學冬怎麼可能是這樣的路人觀感。
陳學冬作為一個演員被打上同性戀的標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單廣電就不會允許。反倒是郭敬明本來名聲就不好還因為抄襲被法院判過的,在四冬的關系中他是專一、痴情、一手遮天霸總的人設,郭敬明的名聲在炒四冬的時候是最好的,說他雖然有黑點但是愛情閃光,吸了很多路人好感。
你覺得愛一個人是看著路人對他惡言惡語,不僅不維護還火上加油,還是會維護他的名譽呢?
關於陳學冬的資源:只有小時代和爵跡是郭敬明的,而且小時代和爵跡的投資方還是陳學冬的經濟公司合力臣光。而且小時代1、2的陳學冬是七番男三,小時代3是四番男二,小時代4是三番(小時代3、4提番是因為柯震東吸毒、鳳小岳不演了)。而爵跡陳學冬是三番男二,郭敬明導演的戲陳學冬重來沒有一番過。
陳學冬的第一部一番男主電影從天兒降導演是魏楠,魏楠說選陳學冬是因為看了湖南衛視的一年級,後來陳學冬推薦郭敬明當監制,郭敬明又塞了自家公司的編劇(小時代的編劇)
陳學冬的第一部電視劇解密是華策的,是尚先生是前老闆李力邀請了他很多次才接的,夏至未至是華策旗下的辛迪加的(郭敬明很早就賣了版權,並掛名了藝術總監),演長城是陳學冬的工作人員(之前是歸來的宣傳)推薦的,陳學冬為了還樂視人情還去客串了高跟鞋先生。

『捌』 清朝人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些

1,董鄂·鐵保(1752-1824),滿洲正黃旗人,乾隆三十七年中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及兩江總督,其書源墓顏真卿,專長草書,草法王羲之、懷素與劉墉、翁方綱足。也喜歡喜畫梅,著有梅盒詩。

鐵保以文章和書法馳名朝野,他將旗人詩文編為《白山詩介》134卷,自己的作品則編為《惟清齋全集》,鐵保是滿人中最著名的書法家,他謫居吉林時仍勤於臨墓古法帖,引起眼病。刻有《惟清齋帖》。

2,劉墉(1719-1803),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山東諸城人,乾隆十六年中進士,官至吏部尚書,擅真行書潛心六朝碑版,書名滿天下。著有劉文清詩集等著作。

劉墉的書法,初看圓軟滑,若團團棉花。細審則骨骼分明,內含剛勁。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主要作品有《石庵詩集》。

3,翁方綱(1733-1818),字正三,一字忠敘,號覃溪,晚號蘇齋,順天大興(今北京大興區)人。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乾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歷督廣東、江西、山東三省學政,官至內閣學士。

精通金石、譜錄、書畫、詞章之學,書法與同時的劉墉、梁同書、王文治齊名。著有《復初齋文集》35卷,集外文4卷,《復初齋詩集》42卷、《兩漢金石記、《粵東金石略》《漢石經殘字考》《焦山鼎銘考》《廟堂碑唐本存字》《石洲詩話》等大量金石學著作。

4,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詩人、書法家。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人。工書法,以風韻勝。乾隆二十五年進士,授編修,擢侍讀,官至雲南臨安知府。

主要著作有《夢樓詩集》、《論書絕句三十首》等。

5,梁同書(1723-1815),清代書法家。字元穎,號山舟,乾隆十二年(1747)中舉人,十七年特賜進士,官侍講。梁同書工於楷、行書,到晚年猶能寫蠅頭小楷,其書大字結體緊嚴,小楷秀逸,尤為精到。與劉墉、翁方綱、王文治並稱「清四大家」。

著有《頻羅庵遺集》、《頻羅庵論書》、《直語補正》、《日貫齋塗說》、《筆史》等。

閱讀全文

與王鐸2020最新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部電影票房多少能賺錢 瀏覽:867
電影緩存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351
電影解說的劇本如何寫 瀏覽:882
微電影講述旅館驚悚 瀏覽:90
和洪金寶練跆拳道哪個電影 瀏覽:370
西瓜播放器緩存不了電影下載 瀏覽:887
手機如何免費緩存付費電影下載 瀏覽:54
82s電影天堂 瀏覽:138
怎麼約金牛女看電影 瀏覽:760
辛芷蕾最新的電影 瀏覽:396
prime電影廳怎麼樣 瀏覽:131
微電影旅遊片 瀏覽:683
微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685
電影音樂曲目 瀏覽:64
007電影時間順序 瀏覽:640
蟬意微電影 瀏覽:794
洛城機密電影天堂 瀏覽:206
不能說的游戲電影外國 瀏覽:158
有關358的電影網站 瀏覽:630
如何觀看銷魂玉電影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