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影訊 > 電影牛的卡通形象怎麼畫

電影牛的卡通形象怎麼畫

發布時間:2022-11-16 11:42:15

『壹』 怎麼在電腦上製作動漫人物

可以用電腦系統自帶的畫圖軟體畫。具體做法如下:

1、打開電腦系統自帶的畫圖軟體,然後選擇曲線,選擇比較細的線條。

『貳』 怎麼畫漫畫人物

漂流蛋獨創!!!!!!!抄襲者重罰!!!!!!!!!!!!!!!!

我畫畫很厲害的!LD選我吧!!!!!!

http://user.qzone.qq.com/1248798741?ADUIN=1248798741&ADSESSION=1289994413&ADTAG=CLIENT.QQ.2653_MyTip.0&ptlang=2052

反正我也不是老師.......

漫畫人物一般比例為六頭身,重在動態、神情與設計,你可以找些漫畫書來臨摹,看看人家是怎樣畫的,練久了就會有你自己的畫風了

基本繪畫技巧

1、繪畫順序

(1)草圖

(2)人物

(3)細節

(4)背景

(5)勾邊(手繪)

(6)擦除線稿(手繪)

2、上色順序

(1)基本顏色

(2)依次添加陰影

(3)添加高光(電腦繪制)

3、人物比例

人物一般比例為6頭身,5頭身通常用來表示年齡較小的少年,2-4頭身為Q版人物。

4、人物細節處理

(1)五官五官要刻畫得入神,使人物生動;

(2)頭發頭發得畫得柔軟飄逸;

(3)動態動態必須要畫得自然;

(4)服飾要根據不同場景選擇不同服飾,也要畫得自然逼真。

5、線稿要點

(1)衣服褶皺不用太多線條表示,用色彩表示就可以了;

(2)正版人物要畫得精緻,Q版人物得畫得可愛;

6、色彩要點

(1)要塗得鈞勻(手繪);

(2)注意亮部和暗部;

(3)注意色彩搭配;

(4)注意透明物的繪制。

華麗的風格一般是正版人物,衣著華貴,努力營造出英國皇室的場景就好了

黑暗的話(比如遍地是血之類的),色調靠暗,最艷的算是鮮紅的血了

溫馨,可愛,陽光,這種我不常畫,反正什麼樣式的衣著都可以,要點是人物必須掛滿笑容,色調亮、鮮艷

電腦繪圖所需的軟體、硬體

手繪板

手繪板,又名數位板、繪圖板、繪畫板、等等,是計算機輸入設備的一種,通常是由一塊板子和一支壓感筆組成,它和手寫板等作為非常規的輸入產品相類似,都針對一定的使用群體。與手寫板所不同的是,數位板主要針對設計類的辦公人士,用作繪畫創作方面,就像畫家的畫板和畫筆,我們在電影中常見的逼真的畫面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據說就是通過數位板一筆一筆畫出來的。數位板的這項繪畫功能,是鍵盤和手寫板無法媲美之處。數位板主要面向設計、美術相關專業師生、廣告公司與設計工作室以及Flash矢量動畫製作者。

手繪板在電腦上也能像在紙上繪圖的工具,或者說是模擬畫筆搭配模擬畫紙的工具.要使用這一工具,您需要安裝手寫板配送的軟體,然後您就可以用PHOTOSHOP或PAINT或其他一些畫圖軟體直接畫畫(PAINT可以模仿幾十種畫筆,如毛筆彩色鉛筆鋼筆水彩筆油畫筆等等工具作畫),而不需要先用筆在紙上畫好,然後掃描到電腦里去。

手寫板的優勢是:可擦寫,易修改,不用出錢購買顏料、畫筆和紙張,不用擔心衣服被水和顏料弄臟,不用清洗和打掃畫室,可直接在軟體中進行後期電腦美術編輯,可直接列印,作畫效果與在紙上作畫一樣。

手繪板就是代替紙和筆的,實現無紙化手繪。而且手繪板配合一些優秀的手繪軟體如painter,就可以用手繪板的筆代替任何現實中的手繪工具。世界上最大的數位板生產廠商是WACOM公司,《泰坦尼克號》和《魅影危機》(星球大戰前傳)影片中一些逼真的畫面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都是通過WACOM數位板一筆一筆畫出來的。

Photoshop

PS是電腦上的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的縮寫。對於廣大Photoshop愛好者而言,PS亦用來形容通過Photoshop處理過的圖片,即非原始、非未處理的圖片。許多人對它的了解僅限於「一個很好的圖像編輯軟體」,並不知道它的諸多應用方面,實際上,PHOTOSHOP的應用領域很廣泛,在圖像、圖形、文字、視頻、出版各方面都有涉及。

就這些了吧?

『叄』 關於奶牛的卡通人物

玩具總動員

人物:胡迪

「玩具總動員」是皮克斯的動畫系列電影,共製作了三部,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和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合作推出。主角是兩個玩具:牛仔警長胡迪和太空騎警巴斯光年。《玩具總動員》是首部完全使用電腦動畫技術的動畫長篇,於1995年11月22日在北美公映。《玩具總動員2》是皮克斯首部續集影片,於1999年11月24日在北美首映。《玩具總動員3》是皮克斯的首部IMAX影片,於2010年6月18日在北美上映。3部影片都另外發行有原聲帶和游戲,且都有立體版本上映。

『肆』 牛的卡通人物有哪些

一:《西遊記》,牛魔王

四大名著經典作品之一,由吳承恩原著作品改編的動漫版《西遊記》,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回憶,在《西遊記》中,最出名的「牛」形象,要屬火焰山的牛魔王,翠雲山積雷山的主人,在書中稱他為西方大力王,自號平天大聖,為七大聖之首,妻子是鐵扇公主,兒子紅孩兒,小蜜玉面公主,坐騎是避水金晶獸。

『伍』 一頭牛一個貓頭鷹的剪紙動畫叫什麼

叫《貓頭鷹與鵝之婚禮》。
剪紙動畫片是將剪紙藝術運用到美術片設計製作的一種的美術片類型。世界上最早的剪紙動畫是1926年洛特·雷妮格製作的的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
1958年萬古蟾導演了中國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豬八戒吃西瓜》,影片色彩明快,造型具有民間剪紙風格,不僅使觀眾耳目一新,還為中國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片種。
剪紙動畫又稱剪紙片,是在借鑒皮影戲和民間剪紙等傳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美術電影樣式。它以平面雕鏤藝術作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現手段,吸取皮影戲裝配關節以操縱人物動作的經驗,製成平面關節的紙偶。環境空間則由繪制的紙片及貼在玻璃上的前後景構成,玻璃板之間相隔一定的距離以便分層布光。拍攝時,將紙偶平放在玻璃板上逐格拍攝。
製作剪紙動畫的造型以及背景之前,應在設計完成後畫出造型比例圖以及規定出每個鏡頭中場景和道具的層次、規格,作出精確的背景設計稿。
剪紙片的造型設計以側面像為主,同時按照需要製作人物的正面、半側面標准造型。根據劇情需要可能會製作幾套不同大小的造型以適應不同景別的拍攝。造型完成後,根據剪紙人物造型畫稿、動態畫稿,按人物特點進行關節解剖,再使用人物各部位所需的彩色紙張進行繪制,鏤刻,剪形,最後用關節釘或關節膠按解剖圖裝配連接,成為活動自如的紙偶。剪紙動畫的關節比較,便於把握:簡單的剪紙動畫只需在紙上繪制出角色,再按照需要關節處把它剪開,最後依次把各部分連綴起來,使各關節彼此相連又能活動自如即可。視角色動作拍攝的需要,同樣可以把關節製作的復雜,這樣可以使角色做出更多的動作,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

『陸』 怎麼把自己的照片做成卡通形象

把照片做成卡通可以用美圖秀秀。
1、首先在手機上打開美圖秀秀,進入美圖秀秀首頁後點擊工具箱。
2、在工具箱中下滑找到繪畫機器人或動漫化身,根據自己需求選擇一個工具打開,以動漫化身為例。
3、點擊繪制動漫形象,接著點擊從相冊選擇一張,即可將照片做成卡通。
美圖秀秀是由廈門美圖網科技有限公司於2008年推出的一款圖像處理軟體。美圖秀秀針對手機攝影,擁有圖片特效、人像美容等功能,能為用戶提供專業智能的拍照、修圖服務。它的操作和程序相對於專業圖片處理軟體比較簡單,可以讓用戶在短時間內處理照片。

『柒』 水墨動畫《牧笛》,一個小牧童的牛跑了,然後他吹著悠揚笛子,讓萬物陶醉... 小牧童吹的那個調子是什麼

這部動畫片的音樂 這只曲子是有音樂家吳應炬作曲的

你可以到這個網站上看看 有下載地址 以及樂譜 http://bbs.guqu.net/dispbbs.asp?boardid=12&ID=173079

..............................

水墨動畫

1960年中國誕生了兩種新的美術片形式:折紙片和水墨動畫片。
水墨動畫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水墨動畫片是中國藝術家創造的動畫藝術新品種。它以中國水墨畫技法作為人物造型和環境空間造型的表現手段,運用動畫拍攝的特殊處理技術把水墨畫形象和構圖逐一拍攝下來,通過連續放映形成濃淡虛實活動的水墨畫影象的動畫片。
水墨動畫片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60年代初試製成功的片種。一般動畫人物的造型,都是採用「單線平塗」,而水墨動畫片卻具有中國民族繪畫的優良傳統即水墨畫的特點。人物造型既沒有邊緣線,又不是平塗,而能從影片上表現出毛筆畫在宣紙上的效果。水墨動畫片為中國電影藝術實現民族化、群眾化,開辟了一條新道路。
1960年1月31日,陳毅副總理參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會」時,對美術電影工作人員說:「你們能把齊白石的畫動起來就更好了。」同年2月(1960年3月),上海美影廠成立了由阿達負責人物和背景設計、呂晉負責繪制動畫、段孝萱負責拍攝和洗印技術的試驗小組,經近三個月的時間(1960年3月至1960年6月),使《水墨動畫片斷》試驗獲得成功。1961年7月,美影攝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宣告了中國水墨動畫片首創成功,該製作技術獲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中中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
從1961年到1995年(34年),上海美影廠共攝制水墨動畫片4部(1.小蝌蚪找媽媽1961年7月2.牧笛1963年12月3. 鹿鈴1982年12月4. 山水情1988年10月)(水墨動畫從一開始在中國動畫領域就不是商業片)。每一部都有其特色,都有創新,都有所前進。
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筆下。 與一般的動畫片不同,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它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意境深遠。由於要分層渲染著色,製作工藝非常復雜,一部短片所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是驚人的。美影廠對水墨片投入巨大,製作班底也是異常雄厚,除了特偉、錢家駿這樣的老一輩動畫大師,就連國畫名家李可染、程十發(水墨動畫不僅是普通的動畫片,而且要比一般動畫更具藝術性,不同專業間的融合更緊密。)也曾參與藝術指導。正是因為這樣不惜工本的藝術追求,中國水墨動畫在國際上博得了交口稱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於同中國人的耐心競爭,日本動畫界甚至稱之為「奇跡」。可是也正因為藝術價值同商業價值的脫離,也使得水墨動畫面臨著無以為繼的尷尬。
六十年代的水墨動畫片

1.《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集體編導,背景設計:鄭少如、方澎年,動畫設計:唐澄、鄔強、戴鐵郎、阿達、呂晉、嚴定憲、矯野松等,藝術指導:特偉、技術指導:錢家駿,攝影:段孝萱、游涌、王世榮,1961年7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根據方惠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影片開頭是銀幕上出現一本素雅的中國畫畫冊,封面打開後,是一幅幽靜的荷塘小景,鏡頭漸漸向畫面推去,古琴和琵琶樂曲悠揚而起,把觀眾帶進一個優美抒情的水墨畫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動起來,它們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什麼樣子,於是開始尋找媽媽……它們經過誤認金魚、螃蟹、小烏龜、鯰魚為自己媽媽的一個又一個波折,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它告訴人們一個深刻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影片里小蝌蚪活潑可愛,猶如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漫畫家方成說:「這部片子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可以說每個鏡頭都是一幅動人的畫面,使觀眾感到象是走進了藝術之宮。」法國《世界報》評論這部影片時贊揚說:「中國水墨畫,畫的景色柔和,筆調細致,以及表示憂慮、猶豫和快樂的動作,使這部影片產生了魅力和詩意。」1962年,茅盾看了這部影片,寫下詩一首:「白石世所珍,俊逸復清新。榮寶擅復制,往往可亂真。何期影壇彥,創造驚鬼神。名畫真能動,潛翔栩如生。柳葉亂飄雨,芙渠發幽香。蝌蚪找媽媽,奔走詢問忙。只緣執一體,再三認錯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認識不全面,好心辦壞事。莫笑故事誕,此中有哲理。畫意與詩情,三美此全具。」1962年影片獲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1961年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1962年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動畫節短片特別獎和1964年第四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78年獲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1981年獲法國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屆國際青少年電影節二等獎。(由於藝術性較一般的商業動畫高,所以獲獎的可能比一般的商業動畫大,水墨動畫在形式上具有更出色的藝術表現能力)

2.《牧笛》
《牧笛》是一部童話題材的影片,編劇特偉,導演特偉、錢家駿,攝影段孝萱,背景設計方齊眾,動畫設計鄔強、矯野松、林文肖、戴鐵郎,繪景方澎年、秦一真,笛子獨奏陸春齡(民族音樂首次被加入了水墨動畫之中)。1963年12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用抒情的筆觸,描繪了這樣一個故事:初夏的早晨,江南田野,一個天真活潑的牧童騎著水牛去放牛,做了一個夢,牛忽然失蹤了,原來牛被飛流千尺的瀑布所吸引。牧童喚它,它不動。牧童從風竹發出的音響有所領悟,削竹為笛,吹奏出悠揚悅耳的樂曲,水牛被笛聲吸引到牧童身邊。他騎上牛背,踏著暮色的田埂,悠然歸去……影片故事簡單,通過牧童「失牛、找牛、得牛」的情節,抒發牧童與水牛間的親密關系,最後牧童用竹笛的音樂戰勝了代表大自然的瀑布,贏得水牛歸來,從而完成影片的主題:「藝術高於自然。」影片中水牛是根據畫家李可染的風格(水墨動畫形象一開始就是從傳統繪畫中提取出來的,帶有天然的藝術性)繪制的。李可染畫的水牛,氣宇軒昂,質朴無華,有獨特風姿。為了這部影片,他特地畫了十四幅水牛和牧童的水墨畫,給繪制組作參考。影片聘請山水畫家方濟眾擔任背景設計。《牧笛》背景採用了中國江南景色:小橋流水、楊柳成行、竹林幽深、田野風光。並借牧童一路找牛,展現中國山水畫中常見的高山峻嶺和飛流千尺的氣象,達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整個影片充滿詩情畫意,是一幅清麗淡雅的放牧圖,也是一首質朴雋永的田園詩,又是一曲娓娓動聽的交響樂。畫面優美,意境深遠,節奏流暢,給觀眾以美的享受。
影片完成不久,極「左」思潮使影片不能與觀眾見面,在片庫禁閉了十多年。重新上映之後,立即受到國內外的一致贊揚。1979年獲丹麥第三屆歐登塞城國際童話電影節金質獎,1980年特偉去美國講學時,帶去《牧笛》,美國觀眾看了後發出陣陣掌聲,說:「實在太美了」,「簡直是奇跡」、「這真是完全中國式的動畫片。」1981年日本動畫協會舉辦「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時,觀眾看了《牧笛》後,深感驚訝。一位日本動畫人士在留言簿上寫道:「當聽到水墨畫能動起來,簡直不敢相信,可是,看了以後,真是大吃一驚。這樣的作品,是用什麼技術搞的呢,確實難以想像。能夠把水墨動畫製成動畫片,表明了中國人民對自己傳統藝術有很深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外人只能說是『了不起』。
新時期的水墨動畫片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美影大力進行撥亂反正工作,使中斷17年之久的水墨動畫片恢復生產。
1.《鹿鈴》
《鹿鈴》編劇桑弧,導演唐澄、鄔強,攝影段孝萱,美術設計程十發,背景方濟眾、方澎年,動畫設計常光希、陸青等,1982年12月美影攝制完成。這是部童話題材的影片,是根據廬山「白鹿書院」中一個有趣的傳說編寫的,並賦於新的內容;老葯農和他的小孫女在深山采葯時,救護了一隻受傷的小鹿。小孫女把小鹿領回家,細心照料,建立了親密的感情。在小孫女為保護小鹿而腿部受傷時,小鹿還代小孫女上集市賣葯和采購食物。後來在上山采葯時小鹿忽然遇到失散的父母,小鹿戴著小孫女贈送的銅鈴,依依不捨地和祖孫倆告別。這部水墨動畫片是在相隔近20年後恢復製作的,攝制組人員大部分是新手,加上電影膠片和洗印技術的發展,過去的技術條件和數據已不適用,這些都必須重新作出試驗和確定標准。經過一年多努力終於攝制完成。女導演唐澄運用水墨畫的藝術形式,使影片呈現出清秀、淡雅、抒情的特色。該影片1983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和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同年7月獲蘇聯第十三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特別獎。

2.《山水情》
《山水情》編劇王樹忱,總導演特偉,導演閻善春、馬克宣,攝影段孝萱,動畫設計孫總青、姚沂、陸成法、徐建國、金國忠,1988年10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描述老琴師在回鄉途中尋覓知音,找到一個漁家少年,結為師徒。老琴師循循善誘,少年聰穎好學,終成大器。高山流水之間,老琴師將心愛的古琴贈給少年,獨自走向山巔白雲之間,少年彈奏古琴,悠揚的琴聲,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師……影片把人物作為主體,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做了相當和諧的結合,對於人物不佔重要地位的中國傳統水墨寫意山水畫有了突破和提高。攝影師打破前三部傳統逐格拍攝手法,對准原幅背景進行拍攝,再與逐格拍攝的動畫鏡頭相合成,充分發揮了中國水墨畫的特色。在處理師徒離別的影片高潮戲時,採用畫家現場作畫,攝影師現場拍攝的手法,再與動畫鏡頭合成,使影片充分顯示出藝術家們筆情墨意帶來的層次感和節奏感。這部僅18分鍾的影片,格調清新、灑脫、空靈、飄逸,將中國詩畫的意境和筆墨情趣融進了每一個畫面里。影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那雲氣繚繞的山,那煙霧朦朦的水,虛中有實,實中帶虛,顯示出中國藝術的深厚傳統。同時,與之緊密揉合的各種現代動畫手法,把中國水墨動畫這朵藝術奇葩推向新的境界。在國內,該影片1988年獲第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首屆全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大獎和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91年首屆上海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在國際上,該影片1988年獲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1989年獲莫斯科青少年電影節「勇與美」獎,同年10月獲保加利亞第六屆瓦爾納國際動畫電影節優秀影片獎,1990年獲加拿大第十四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短片獎,1992年獲印度孟買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片證書獎。
水墨動畫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1960年,上海美影廠拍了一部稱作「水墨動畫片斷」的短片,作為實驗。同年,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誕生,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筆下。該片一問世便轟動全世界。
與一般的動畫片不同,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它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意境深遠。
由於要分層渲染著色,製作工藝非常復雜,一部短片所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是驚人的。美影廠對水墨片投入巨大,製作班底也是異常雄厚,除了特偉、錢家駿這樣的老一輩動畫大師,就連國畫名家李可染、程十發也曾參與藝術指導。正是因為這樣不惜工本的藝術追求,中國水墨動畫在國際上博得了交口稱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於同中國人的耐心競爭,日本動畫界甚至稱之為「奇跡」。可是也正因為藝術價值同商業價值的脫離,也使得水墨動畫面臨著無以為繼的尷尬。
值得一提的是,「萬氏兄弟」對中國早期動畫片的貢獻以及萬籟鳴攝制的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已有人作專題報導。在此簡要介紹萬籟鳴的弟弟萬古蟾,我們已經從錄像帶看到很多中國大陸的剪紙片,追根溯源,剪紙片的創始人就是被尊稱為「二萬老」的萬古蟾。萬古蟾經過多次試驗,1958年成功拍攝了第一部彩色剪紙片,有別於西方很早就有的卻以黑色剪影形式出現剪紙卡通片。在以後陸續拍攝的《漁童》、《濟公鬥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影片中,技巧臻於成熟。萬古蟾和他的創作夥伴們汲取了中國皮影戲和民間窗花的藝術特色,使各種類型的剪紙人物或動物在銀幕上傳達出各自的喜怒哀樂,有的古色古香,有的精靈活潑。在剪紙人物(動物)的關節處,用細銅絲或者從撞球拍的貼膠處刮下的小黏粒聯結,然後把它們放置在攝影機前逐格拍攝。當然,也有個別片段是用動畫片的動畫繪制方法拍攝的,例如金魚游動、漁夫撒網時的柔軟擴散以及主角的搖頭等。就拿金魚的游動舉例子,那種輕紗般飄動的尾部動作,就不得不用畫在賽璐璐上的動畫片段來代替,只是畫法上仍採用剪紙的剛勁有力的線條,以免用動畫代替的鏡頭與剪紙片鏡頭之間出現明顯的差別。
到了80年代,剪紙片試用「拉毛」剪紙新工藝,出現了水墨風格的剪紙片《鷸蚌相爭》。「拉毛」工藝使《鷸蚌相爭》中漁夫穿的蓑衣和鷸的羽毛直接產生水墨暈染效果,拑攝過程比較簡單,不會像拍水墨動畫片那樣反反復覆繁瑣無比。後來,連羽毛工藝畫的特色也被剪紙片引用,把羽毛貼在剪紙鳥類的身上,裝飾與寫實兼備,使1985年出品的《草人》獲得好評。
剪紙片的攝製成本比動畫片低,缺點是剪紙人物的表情變化和轉面、轉身都不能像動畫片那麼靈活自如,動作有局限。當某一個鏡頭中的剪紙人物動作和角度須要大幅度的改變時,只能藉助於下一個鏡頭,而當下一個鏡頭中的人物動作和角度又須要改變時,不得不又依賴接下來的另一個鏡頭……於是,不斷的剪,不斷的畫,一部短短的剪紙片拍下來,同樣的人物,不知道要剪多少個。剪得再多,畫得再多,還是難以避免人物動作長久保持同一個角度的缺點,但這個缺點也正是剪紙片的藝術特色。有的動畫片,不是也很講究「酷」味,讓主角長久保持一個表情或者一個姿勢一動也不動嗎?
大陸的木偶片早期受東歐國家影響,凡是蘇聯有最新出品的木偶片,必定在美術電影製片廠多次放映作為工作參考用,連動畫系的學生也不止一次的從電影廠借調捷克木偶片《皇帝和夜鶯》、《仲夏夜之夢》觀摩學習。著名的木偶片導演靳夕,曾經在50年代遠赴捷克向木偶片大師特倫卡(大陸譯作德恩卡)學習,他在1963年拍攝的《孔雀公主》長達80分鍾,走的就是特倫卡的抒情路線。其中一長段孔雀公主南麻喏娜在刑場上向眾鄉親依依惜別的舞蹈,細膩動人,足以代表中國大陸木偶片的水準。拍木偶片的木偶腳底下,都一律用腳釘固定,塑料製作的四肢用銀絲貫穿,銀絲甚至貫穿到五指,使特寫鏡頭中的手指伸展自如。也有木偶不用銀絲,而在手腕、手肘、膝蓋等處裝置靈活的關節,也適合逐格拍攝。為了不同的表情,只能用「換頭術」了。
現在的水墨動畫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由於其製作過程繁瑣又耗時間,但並不是人們所理解的動畫作業都在宣紙上完成。我們雖然在螢幕上看到活動的水墨滃染的效果,但是只有在靜止的背景畫面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水墨筆觸,只有背景畫面才是如假包換的中國水墨畫。原畫師和動畫人員在影片的整個繪制過桯中,始終都是用鉛筆在動畫紙上作業,一切工作如同畫一般的動畫片,原畫師一樣要設計主要動作,動畫人員一樣要精細地加好中間畫,不能有半點差錯;如果真的要在宣紙上用水墨畫出那麼多連續動作,世上沒有一位畫家能把連續畫面上的人物或者動物的水分控製得始終如一。
水墨動畫片的奧秘都集中在攝影部門。畫在動畫紙上的每一張人物或者動物,到了著色部分都必須分層上色,即同樣一頭水牛,必須分出四、五種顏色,有大塊面的淺灰、深灰或者只是牛角和眼睛邊框線中的焦墨顏色,分別塗在好幾張透明的賽璐璐片上。每一張賽璐璐片都由動畫攝影師分開重復拍攝,最後再重合在一起用攝影方法處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也就是說,我們在螢幕上所看到的那頭水牛最後還得靠動畫攝影師「畫」出來。
工序如此繁復,光是用在攝影攝一部水墨動畫片的時間,就足夠拍成四、五部同樣長度的普通動畫片。難怪已初步掌握水墨動畫拍攝技巧的日本人回國後都不想輕易嘗試,對一切講究時效的西方卡通電影工作者來說,他們也不會花那麼多時間在每一張畫面上分解、描線、分層著色並且在攝影台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固定和拍攝。中國人天生好耐性,能夠在一根發絲上雕刻佛像,在一粒米上鏤滿經文,用同樣的細心,再加上那麼多描線女工,著色女工和從不抱怨的動畫攝影師的合作,也使得水墨動畫片創造成功。當時的文化部長茅盾在感動之餘,還寫了「創造驚鬼神」的題詞案到上海呢。就憑著那種水滴石穿的功夫和毅力所創造出來的水墨動畫片,確實也引起西方國家、港台等地動畫界人士的贊嘆。《牧笛》中的牧童騎著水墨淋漓的老水牛從柳樹中穿出,走過夕照中的稻田,走向村莊。動作細膩,感情含蓄,完全是中國格調的動畫片,和狄斯尼卡通片中的趣味迥然不同。

『捌』 哪個動畫片里有牛的形象,動畫片的名字,和牛的名字分別是啥謝謝~

動畫《西遊記》,牛的形象是牛魔王。

牛魔王性格憨厚,大膽,豪邁。是翠雲山和積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鐵扇公主,兒子是紅孩兒。首次出現於孫悟空得到如意金箍棒後,後出現於孫悟空與火焰山這一篇故事中,在書中稱他為大力王,自號平天大聖。

牛魔王頭上戴一頂水磨銀亮熟鐵盔,身上貫一副絨穿錦綉黃金甲,足下踏一雙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間束一條攢絲三股獅蠻帶。一雙眼光如明鏡,兩道眉艷似紅霓。

《西遊記》是中央電視台動畫部和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火炬動畫分公司聯合製作的動畫作品,全集52集,該劇描述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共同保護唐僧由東土大唐去西天取經,沿途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師徒四人修成正果的過程。

(8)電影牛的卡通形象怎麼畫擴展閱讀

《西遊記》動畫連續劇較為忠實地「再現」了小說《西遊記》情節主線上幾乎所有的主要分支故事,該片的製作團隊在整個的製作過程中,有2000多名動畫製作及電腦技術人員傾心參與。他們繪制了近100萬張動畫,設計了兩萬張背景,創造了500多個人物造型。

每一集時長大約24分鍾,整部片子52集,全長1114分鍾。製作人員從現代審美要求出發,對原著局部情節上作了刪節和修改,使這部動畫片既能保留古典文學名著的精髓,又體現出鮮明的當代風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遊記

『玖』 怎麼畫死神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國外的電影,一些奇幻的電影是有死神存在的,不過大家對於死神的幻想都非常抽象,如果想畫出死神,那怎麼畫死神?

1、 首先畫出死神頭部骷髏的基本輪廓,接著在上面畫出空洞的眼眶與鼻子輪廓。

2、 在頭部往上畫出有著寬大帽檐的錐帽後,下方畫出它的身體。

3、 接著將兩側手臂的袖子畫出來後,再畫出右手上拿著的勾魂鐮刀。

4、 將眼眶與鼻子輪廓填上紫色後,帽子與身體衣服也用深紫色塗上。

5、 最後將死神手裡拿著的鐮刀用棕色與灰色塗好,死神的卡通形象就畫好啦。

以上是關於怎麼畫死神的步驟,這是死神的卡通形象版的,只是哪種高級畫法是需要時間去學的,不是簡單步驟就可以教會的。

『拾』 怎麼畫好動漫人物

網上免費素描基礎教學很多,有條件的話可以系統的學習。沒有條件的話,可以購買課程,下載視頻,在軟體里進行繪畫。
畫素描不要直接學習人物透視,只是大概知道一下透視的基本結構,關鍵是眼睛的位置。了解人體,大致可以知道頭大約多長,脊椎骨是什麼樣的,透視就知道了。
先看自己畫不畫得下,如果畫不下就可以多了解一下素描基礎,再進行眼睛的繪畫練習,一步步畫你想畫的眼睛。這個很多人畫不準透視,但是不要灰心,也不要氣餒,不用過多的糾結。
沒有把素描基礎搞清楚,透視、光影、結構和透視。您可以單純的學習素描。作為本科來說,通過大量的教學素描,可以很快形成一個初步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電影牛的卡通形象怎麼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穿越r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66
死亡筆記電影迅雷鏈接 瀏覽:729
怎樣用手機看電腦里的電影 瀏覽:296
如懿傳上海星空電影 瀏覽:572
微電影醫生 瀏覽:815
怒晴湘西電影免費觀看西瓜視頻 瀏覽:493
婁底電影院有哪些 瀏覽:262
微信里買的電影票怎麼取票 瀏覽:446
美麗小蜜桃電影在線網站 瀏覽:373
播放公主系列大電影 瀏覽:968
少年時代迅雷下載電影天堂 瀏覽:658
快手剪輯電影如何避免違規 瀏覽:977
看電影武打片下什麼軟體好 瀏覽:293
宿舍微電影視頻 瀏覽:961
芙蓉姐姐的微電影 瀏覽:806
七殺手機在線電影 瀏覽:588
2021年中國新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84
末日生存游戲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129
至今電影的游戲彩蛋 瀏覽:55
北京電影價格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