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拉片是什麼怎麼才能拉好一個片電影
深度類影片:
《燃情歲月》
《走出非洲》
《綠里奇跡》
《心靈捕手》
《土拔鼠日》
《十字小溪》
《鹿苑長春》
《金粉世界》
❷ 電影、電視劇怎麼拉片子就是一邊看一邊記嗎
拉片子在影視創作行業內被認為是一種學習方法,即細致的,逐段逐場逐鏡地分析、欣賞、學習一部影視作品。根據職業需求和目的,拉片子的方法和側重也不一樣。
比方說,導演拉片子,主要考慮的事鏡頭的運用,攝影構圖,光的使用等等;而編劇拉片子更注重的是編劇范疇的內容,比如人物的塑造,情境的設計,結構的布局,情節的編排等等。
這是職業導向上的側重。另外就算相同職業,根據具體的目的,也會有所側重。比方說,導演想學習某一部片子裡面的動作設計,那麼他在拉片的時候,更注重的是動作場面,甚至剪輯銜接的內容。編劇學習某一部片子的懸念的設置方法,那麼他更側重的是一部片子中懸念的安排,鋪陳和懸念的釋放這些內容。所以說從學習的角度來看待拉片子的話,是根據學習目的有的放矢的。至於如何拉片子,當然不是把影像還原成劇本或文字,而是有目的的記錄。拉片子不同於平常的觀賞,很慢,要邊拉邊思考,從創作者的角度,把內容還原到創作之前,琢磨創作者這樣處理的用意和目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實在的訓練自己的創作思維。
另外需要指出的重要的一點是,了解影視作品製作過程的人都知道,所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影視作品已經是經過無數次選擇之後的結果,比方說因為時長的問題,不得不減掉刪掉一些相對沒有那麼重要的內容,所以說如果想通過我們面前所呈現的作品,通過拉片子,完整地還原創作者的初衷和創作方法,幾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拉片子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但這種學習方法並不是學習影視作品創作的唯一途徑,或者說主要途徑。創作,尤其是影視創作,還是需要大量的經驗經驗積累、訓練,以及保持敏銳的觀察,有力的創作動力。
推薦一部書,原中央戲劇學院老師楊健的著作,名字就叫做《拉片子》,比較實用,也算系統。希望能幫到你。
❸ 如何進行拉片(影片分析)
影片分析中對影片結構的分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們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學經常會忽略分析影片結構,甚至,根本不去關注。其實,電影的結構是電影的最重要的藝術形式之一。 結構——是影片的組織排列的方式和敘事組合的構造。 影片的結構,框架,就是電影的風格。 導演根據影片的主題、內容、人物塑造的需要,運用各種手段、方法,將各諸要素合理、有機、完整地組成一個視聽整體,達到藝術上的統一。 影片的結構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統工程,我們認定的電影的結構分析應該包括: 二.劇作結構分析: 劇作的分析主要是對電影的情節設置,情節的組織進行系統的分析。 從電影的創作規律研究表明:戲劇性結構的電影無非是無數件有因果關系、有內在聯系的事件,有機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終構成一種結局。 縱觀世界各國故事片電影的樣式,電影的敘事結構、電影 的劇作結構及故事的結局基本是四種存在模式: A、情理之中,預料之中; B、情理之外,預料之中; C、情理之中,預料之外; D、情理之外,預料之外。 但無論哪樣的一種結局,都會充滿了「因果關系」「偶然關系」「必然關系」和「戲劇關系」的味道,都會有一種人為主觀的因素。 非戲劇性結構的電影,在表面構成上,會更為隨意,更為自然和偶然的,許許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機地,有意地排列在上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後形成上,無非是形成兩種模式「n個體無意識形成集體的有意識。2)整體有意識形成風格的有意識」。 現代電影的劇作結構,往往有很大的隨意性和變異性,重點表現在劇作的合情與合理的處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從大多數的影片的構成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為重要。 2.情節結構分析: 情節的分析主要是對電影的情節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體分析。 傳統的電影情節,往往是順序型的,線型的排列關系,現代電影的情節則更為復雜,更為混淆。但電影的情節和細節是影片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影的敘事情節,在總體上構成影片的框架;電影的細節與元素構成影片的內容;電影情節的推動,一般不依靠外部的力量,而著重依賴於人物的動作和細節的設置。 電影情節的編排,往往是依據於人物的心理線索和發展。以往的「戲劇式」電影敘事,對於精巧的外部情節的設計和設置是十分依賴的。 現代電影中,對於敘事中的細節越來越重視,用細節的動作和細節的場面積累來推動情節。這種電影的特點是:重視細節的強調,重視細節的重復,形成影片內在的結構,注重細節的日常化和形象化對人物的塑造和對情節的幫助。 總體來講,影片的結構是導演風格和主題思想表達的最重要的手段。經分析發現,電影的敘事結構、劇作結構,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影片最終結構的選擇與確定,一定是有利於影片的主題,有利於人物的塑造,有利於風格的體現,有利於敘事的多樣化。
❹ 電影怎麼拉片
如果你是電影方面專業的學生,拉片的話就是對影片進行深度的解剖。把一部電影來來回回反復的看,分析它的場景鏡頭機位拍攝手法對話主題人物情節等等等一系列元素,基本上被拉過一遍的片子你以後都不會想再看了。而拉片的速度也因人而異,細致的人一部電影可以拉上幾天,張藝謀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的時候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101897/
這里有拉片需要分析的一些元素,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挑幾個進行分析。總而言之得把片子分析透,但也得有自己的觀點,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❺ 拉片是什麼意思啊
拉片,是一種反復觀看,暫停,慢放,逐格觀看電影的,神經質的觀影活動。這種觀影活動,不是為了發現劇作,表演或者主題的秘密,那些秘密要麼可以從劇本獲得,要麼多看幾遍就成了。 也不是為了獲得更深更爽的觀影感受。
以「電影」為師通過拆解優秀電影,經典電影,來掌握構建故事的技法和規律。 拉片是抽絲剝繭地讀電影,拉片需要一格一格地反復看電影,同時分析紀錄下你所看的,把每個鏡頭的內容、場面調度、運鏡方式、景別、剪輯、聲音、畫面、節奏、表演、機位等都紀錄下來,最後總結一下。
主要信息:
電影的主題往往是多元化的、多側面的、多切入點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電影的主題是電影的動作和人物的內涵,是電影的情節和事件的外延。主題是編劇、導演的生活經驗和體會的暗示,藝術作品的主題轉化為形象時,是導演思想慾望的情緒宣洩。
對於電影作品所表現出的主題,我們要全面的理解,切記不能片面化和簡單化。藝術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揚一種極有意義的思想,折射出豐富的思想內涵,照耀和撫慰人們的心靈,從而提高和凈化人們的精神境界。
❻ 電影如何進行拉片
找一個剪輯軟體,把電影轉換好格式後導入進去,再進行拉片。
❼ 什麼是拉片怎樣才能卡好片最好可以舉例子
拉片其實就是跟拉鋸一樣——一格一格地反復看、反復倒帶(盤),同時分析紀錄下你所看的、所總結的。一格一格地看電影,深度解讀電影。然後把每個鏡頭的內容、場面調度、運鏡方式、景別、剪輯、聲音、畫面、節奏、表演、機位等都紀錄下來,最後總結一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看電影亦然。拉片就是抽絲剝繭地讀電影。電影專業修養的提高需要慢慢積累。在別人眼中,可能覺得拉片辛苦單調,但對痴迷於電影藝術的人來說,他們卻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