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判斷一部電影是好片還是爛片
一部電影是好片還是爛片,其實看電影多的人都是能夠一下子就感覺出來的,無非就是看電影的演員的演技,還有就是劇情怎麼樣,另外就是這部電影拍攝的手法。
一、電影的好壞取決於演員的演技。我們知道在一部好的電影裡面演員的演技是要非常好的,演員是電影的載體,如果演員連演技都不好的話,那麼人們是沒有辦法看下去的。一部電影的演員的演技都很爛的話是無論如何都評不上好片的,這是一種讓觀眾都看不下去的電影。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其實看電影多的人都是能夠一下子就判斷出一部電影的好壞,無非就是看演員的演技然後看電影的劇情以及拍攝手法如何。對此,你還有什麼其他的看法?
⑵ 怎樣判斷一個人的演技好不好
一般判斷演技是看演員在電影中長鏡頭的演技表現。電影拍攝和電視劇拍攝有很大的不同,電視劇拍攝現在用的攝像機是數碼的,有數碼存儲功能,如果不考慮人工及場地費用的話可以隨便拍,電視劇拍攝一個鏡頭拍個5到10遍是很正常的,後期選條好的,或者剪切拼裝出一條好的。所以電視劇看到的演員演技不一定是演的好,也可能是剪的好。
而電影因為播放時需要適應各種屏幕,所以目前還是用的膠卷,膠捲成本高,NG一條就廢一條膠卷。電影可以看做是長長短短的鏡頭拼裝而成的,演員得在一個鏡頭里演出導演需要你表達出的東西來,NG超過五條導演就得想打人了。且電影是幾個小時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電視劇是幾十集,電影演員在一個鏡頭里,不僅僅要演戲,還得記住步子怎麼邁,臉轉多少度,偏光多少等等,錯一個效果不好就是NG。電視劇就要簡單的多,這集不行下集來,實在演不好還能剪,剪都剪不好還能找配角旁白,總有辦法的。。。
所以看演技就看演員在一段沒有剪切過的電影長鏡頭中的表現。
還有一條就是看演員演的像不像,你看這個角色是被代入了這個角色,還是怎麼看,看到的都是演員本人?老一輩的演員一般不參加電視節目,不曝光,看到他們的名字了,都是有新作品的時候,演一個角色活一個角色。因為如果像現在的一些流量明星一樣炒熱度,就需要給自己套一個人設。觀眾看到這個人就會覺得這人特正派或者特搞笑再或者別的什麼形象聯想到別的什麼事情,先入為主了,演員的戲路就窄了,一些逆於人設的角色就很難演的好。只是這樣的演員在資本的誘惑下已經極少極少了。
⑶ 怎麼判斷一部電影是好片還是爛片
電影的劇情是不是很吸引觀眾,畫面是不是很有電影的質感,看完電影有沒有吸收到教育的意義。
⑷ 電影《侍神令》票房慘敗,對演員本人會造成什麼影響
在春節檔的電影放映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侍神令》這個電影的票房成績不是很理想,並且大家對於這個電影的吐槽的聲音也是非常非常多的,所以我們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侍神令》這個電影他的質量並不是很好。
同時,也會對演員的事業同樣帶去非常不好的影響,並且我們也可以去知道這樣對於演員們的影響也同時是非常非常不好的行為,所以我認為這個也同樣是會去帶給演員們的影響。
同時,也會去給演員們的風評同時帶去非常非常不好的影響,甚至也對演員的實力以及演技帶去非常好的影響,所以我們也可以去知道電影票房的慘淡其實對於演員們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並且我們也可以去清楚的知道電影對於演員的影響同樣也是非常非常大的。
⑸ 為什麼王俊凱電影沒有實績,資源卻這么好還可以和大導影帝合作
王俊凱的電影沒有實際成績,但是資源卻依舊很好,還能和大導演以及影帝合作,這是因為他本人有著足夠高的票房號召力。王俊凱的熱度非常高,所以由王俊凱主演的電影也會受到很多網友的關注,並且會有很多粉絲群眾都沖著王俊凱來看這個電影。除此之外,王俊凱在娛樂圈中的表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且他此前也拍攝過一些影視作品,所以他的演技還是有據可查的。
娛樂圈裡面的現狀其實特別的復雜,並不是想要給誰資源就能夠給誰資源,也並不是想要這個資源就一定能夠得到這個資源,所以王俊凱能夠拿到如此好的影視資源也確實和本人以及公司都有著很大的關系。大家如果對王俊凱的演技並不信任的話可以在電影上映的時候去看一看他的作品,看了作品以後才能知道為什麼他能與這些人合作。
⑹ 老說演技,到底怎麼看出有沒有演技
所謂演技,是指表演的技巧。而所謂表演,則有兩層含義,
一是大眾層面的,表演是通過一些技巧來實現對某種真實的掩蓋、加工或扭曲;
二是藝術層面的,表演是利用專業技巧來詮釋事件、故事、意像和特定的藝術作品。
無論是哪種層面,表演都需要一些技巧,簡單來說就是音、形、情、意。參考電影學院招生時考的這幾門功夫:朗誦、聲樂、形體和表演,可以看出,培養一個演員,究竟在意的是什麼樣的內在素質。
音
演員表演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念台詞。因此念台詞的功力如何,可以看做是演員演技如何的一個重要考量參數。有沒有受過專門的台詞訓練可以看做是否科班出身的一個標志,因為這在專業的院校來說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
國內演員裡面,比較明顯的台詞功力好的,如王志文。你可以從和他對戲的演員很容易就對比出差異來。評價一個演員演技如何,可以首先從台詞入手,因為這是基本功。台詞都念不好的演員,基本上都是三腳貓、半路出家的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唱歌的也喜歡唱而優則演,因為他們受過類似的聲樂訓練,覺得念台詞不是什麼難事。台詞關可能倒是好過,但問題是,表演並非僅僅念念台詞這么簡單。
形
我們知道人在傳遞信息時說話其實只佔了一半都不到的一部分,形體占的比重也很大。表演啞劇也是表演系的傳統訓練和考試科目。
早在默片時代,沒有對白,形體表演和表情幾乎就是全部。而直到今天,形體表演也依然是中高級表演技巧。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報導,某電影導演帶領該片主要演員進行某種體驗,或某演員為演好某個角色特地訓練了幾個月。
之所以要進行這樣的訓練和體驗,掌握形體技巧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這就好比你連槍都不知道該怎麼拿,怎麼演好游騎兵?你只會在普通泳池裡跳水的動作,怎麼去演潛水員?如果說台詞功底是基本功,那形體表演技巧則是硬通貨,它更注重技巧,且不會貶值,也不會受到演員母語的限制,算得上是全球統一認證——華語圈的演員能混到好萊塢的,基本上還就是那幾個動作明星。
情
坦白的說,表情表演可以有,也可以沒有。
如果從演技的角度來說,表情過於給力並非是好事。像吉姆凱利那樣的表情帝也依然不受奧斯卡的待見,原因就是表情過於豐富了。而吉姆凱利最具野心沖擊奧斯卡的《楚門秀》,面部表演反倒收斂了很多(可惜還收得不夠)。
表情是比形體更難以駕馭的高端技巧。它有點像暴雪的游戲:易上手,難精通。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大致判別演員的面部表演技巧究竟如何:如果一個演員在影視作品中經常會有長時間的特寫鏡頭,那說明導演對該演員的表情還是蠻滿意的(潛規則的不算);而如果觀眾看到這樣的特寫鏡頭也不覺得煩,那則說明該演員的表情技巧是過硬的(也有一小部分可能是剪輯技巧高明),能通過臉上的細微表情傳遞出具體的信息。
⑺ 怎麼判斷一個演員的演技
很簡單的一個方法:不要被情節影響,別急著入戲,看演員能否帶你入戲。舉個簡單的例子,想像你正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攔住了你,哭著求你幫幫她,聲淚俱下,這時候,如果你感覺她是真的遭遇了某種不幸,相信她確實是需要幫忙,甚至情緒還受她影響(比如聽完她的遭遇後,你心裡也覺得怪不好受的),甚至已經准備掏錢幫她,那這個就是好演員(假設她是演員哈),反之,如果你對她充滿懷疑,「她是個騙子吧,那表情,怎麼看怎麼覺得很假,不行,不能被她騙了,趕緊溜」,那她無疑是個演技差的。
⑻ 雙主演實績算誰的
網劇一番,上星劇二番,電影三番。
在粉圈內,有不成文的規定說,演員電視劇實績只能算一番,電影實績算三番,正是因為這莫名其妙的規定,所以粉絲的番位心態瘋魔了。其實,按照演員名字排序官宣陣容是好舉措,這樣可以打擊番位癌,對於觀眾而言,大家看的是演員的演技和魅力,看的從來不是誰名字在前,誰名字在後,番位本來就是外國引進的東西。
⑼ 怎麼可以看出一個演員演技的好壞
說一下《父母愛情》里的江德華吧,扮演她的演員是一位實力派演員劉琳,可能大家很多人不認識她,她演過《歡樂頌》里的秀媛院長,演過《五號特工組》里的大姐歐陽劍平,演技精湛自然。
就是這場哭戲,感動了很多人,她沒有發生大哭,而是隱忍著哭,因為不是在家裡,而是在回去的路上,也擔心太失禮會影響不好。但是自己又控制不住,這份眼淚里,有她這么多年的心酸與委屈。
因為文筆不好,說的不太好,還是建議去看一下,同時認識一下劉琳,真的算是演技很好的一位演員了。
⑽ 迪麗熱巴的數據真實嗎,迪麗熱巴實績解讀
「做數據不是為了比大小,而是看到數據背後的意義」
數據鴨之前統計過很多演員的作品數據,比如收視數據,網播量,酷雲等等,正因為見過更高的山看過很多的數據模型,回過頭來再來看單一個體的數據,起碼不會帶有粉絲濾鏡而一葉障目。
以上!
為什麼要單獨拿迪麗熱巴的實績來說呢?起因還是因為在論壇跟粉絲理性討論時,一來被粉絲嗆到要我拿數據來說話,二來看到粉絲的盲目自信和超厚濾鏡,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詳細分析一下的。
熱巴粉絲常常一句話概括熱巴的實績為
三部一番收視破1,一番電影破億的90花唯一
恕我直言,單看這幾句話沒毛病,但具體有多少含金量呢?
先看看收視率的含金量有多高。
這是城網收視率
近幾年收視率注水買收視率的越來越頻繁,因此數據鴨整理過酷雲收視率。
其實都不難看出
迪麗熱巴的收視率基本屬於剛剛破1,而且都在湖南衛視獨播。或許有的人不了解,2018年之前的年份,在湖南衛視收視率不破1才叫意外,即便最後收視率不破1,也都在0.9左右,這就是所謂的天獨厚的平台優勢。
再來單獨分析分析幾部粉絲狂吹的作品 。
比如迪麗熱巴收視最高的阿娜爾罕,33城收視率1.40,乍看還可以,但是放在當初播出的結果上,這個成績並不理想。
首先是在央視CCTV1播出,懂收視的應該了解,即便現在省級衛視收視如同寒冬,但對於央視基本沒什麼影響,甚至底盤比央8的更高,而2013年的央1,底盤更高,同時從收視圖也能看到,《阿娜爾罕》接檔《有你才幸福》,平均收視2.31,大結局想必更高,而《阿娜爾罕》並沒有抓住先天優勢,只有1.40,同時接檔《阿娜爾罕》的《闖關東前傳》,收視1.87,也就是說《阿娜爾罕》是接檔和被接檔中最低的。
這個數據,基本算挺撲街的劇了。
再看看2018年播出的麻辣變形計
2016年湖南衛視最高能達到2.08,除了紅星照耀中國這種主流劇水土不服外,麻辣變形計收視處於倒數第五的位置,最低0.998,有四部是1.1以上。
所以這個收視數據,可以說並沒有多大說服力。
收視2.0和收視1.0的劇有壁,收視1.9和收視1.0的劇,同樣有壁。
把迪麗熱巴的收視放在90花里,算不了最差,畢竟有很多人更差,但是起碼楊紫,譚松韻,古力娜扎,都有酷雲收視(都是直播數據,更直觀)1.5以上的收視,迪麗熱巴的收視,反而毫無亮點。收視破1反而是一句挽尊話術。
再看看迪麗熱巴的網播量
來源水印,粉絲做的
網播量623億,乍看也是很不錯,結果有10部女主劇累計想加而成,大部分劇播放量都在80億左右。按照現在的數據來看確實不錯。
那麼我來拉一個對照數據來看看。
2014年開始,網播量出現井噴
2014年古劍奇譚,第一部網播量破100億
隨後,2015年,武媚娘傳奇126億,
2015年花千骨187億,
2016年青雲志老九門紛紛破200億,
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目前520億,
也就是說,當別人的劇都在破100億,200億,甚至300億,500億的時候,迪麗熱巴的劇一直都是80億左右。
甚至有粉絲拿著網播數據到處吹扛劇。
我甚至懷疑,粉絲是不是不太理解扛劇這個詞。
如果網播量一直就沒有質的飛躍,永遠保持那個體量,說明迪麗熱巴的觀眾數量很穩定,基本沒什麼大的突破。會有路人看迪麗熱巴的劇,但迪麗熱巴的劇不曾出圈過。因為出圈的劇絕對不是這樣平庸的數據。
迪麗熱巴從2015年開始火的,數據卻從未有過「質變」,只能說明作品質量的平庸。
再看看一番破億的電影
我大概整理了一下
2017年,國產票房1億以上的有96部電影,其中最高戰狼2,56億,迪麗熱巴的兩部電影,確實都破1億的,但好巧不巧,也是剛剛破億。排名84名。
2018年,國產票房破1億的有82部,有三部電影30億+,21克拉好巧不巧,也是恰到好處的剛剛破1億,都在倒數。
最重要的是,這兩三部電影並非文藝片,而播出結果還真的應了,播出前後,都無人知曉。至於迪麗熱巴演的什麼角色?除了高雯和鳳九,其他角色幾乎叫不出名字來。
像這種無人知曉,除了粉絲,大多數人連電影名字都沒聽過的剛剛破億的作品,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呢?
相比之下,雖然只是配角但依然被大眾記住了飾演的角色,記住了精湛的演技,或者令人驚艷的鏡頭,豈不是含金量更高?這樣才算有效拍戲啊!
更令人好笑的是,迪麗熱巴粉絲告訴我,李慧珍把湖南收視率拉高210%,因此才拿了金鷹視後。[捂臉]
首先可能粉絲自己都不清楚, 獎項的前提是作品質量好,備受好評,其次演員演技好,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拿獎跟收視基本沒太大關系,起碼拿獎不唯收視論。
更何況,《漂亮的李慧珍》收視率,並不好。
李慧珍接檔景甜的火王之千里同風。
其中火王大結局收視率高達0.82
李慧珍接檔首播收視率只有0.451
火王平均收視率0.7左右
李慧珍收視率0.98,並沒有特別突出。
而李慧珍大結局收視也不過1.12,了解過大爆劇熱播劇收視率的就明白,這個數據有多平庸。至於粉絲吹的拉高210%,不過是全劇最高減去全劇最低的收視除了最低得出。大部分的劇,基本都可以做到。
火王大結局0.82,平均0.7
李慧珍接檔0.45,大結局1.12
寫在最後:
給迪麗熱巴粉絲的忠告:
粉絲千萬不要再說「迪麗熱巴不靠作品了」,沒有一個演員不靠作品和角色,或許現在粉絲感受不到,但未來,以後,作品和角色才是最大的底氣。迪麗熱巴沒有作品傍身,處境只會越來越差。再說了,演員不靠作品靠什麼?靠熱搜靠紅毯製造話題度無異於拔苗助長。
另外,衡量一部劇好壞,劇本才是一劇之本,劇情好,演員演的好,那才是好劇,數據鴨經常愛做數據分析,但所有的數據都會給劇情讓道。比如《山海情》《覺醒年代》,數據並不顯眼,但無異於是人人誇獎的好劇,口碑劇。有的劇數據再好,不好看就是不好看,比如《孤芳不自賞》,所有的熱播劇和爆款劇,劇情好看是前提,爆款劇就沒有劇情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