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無間道中的佛說的幾句話是什麼
佛曰:「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翻譯: 無間是地獄裡面最萬惡的地方, 這里弱肉強食, 是非不分,罪孽深重的人就會被打落無間地獄, 不間斷的受苦, 永不輪回.
② 無間道影評21:電影鏡頭剪輯分析
特地做了語音版,可在喜馬拉雅FM或今日頭條,搜索無間道影評或浪兄筆記收聽。
首先從電影鏡頭的拍攝和剪輯人員上,是香港當時一流的。視覺效果顧問:杜可風(HKSC) 攝影指導:劉偉強(HKSC)、黎耀輝(HKSC) 剪接:彭發、彭正熙
杜可風,被稱為「亞洲第一攝影師」,也被曾為香港文藝片代表人物王家衛的「御用」攝影師,在王家衛的電影中更是強調畫面以表現文藝為主。劉偉強,執導拍攝過《古惑仔》等多部出色電影,而且劉偉強本人雖是導演,但他也是攝影出身。黎耀輝,非常有名的在《春光乍現》中被導演引用名字作為電影主角的攝影師,他本人曾參與許多優秀香港電影的拍攝。
彭發更是彭氏兄弟之一,和彭正熙都是香港數一數二的剪輯師進入電影劇情,主角之一琛哥(曾志偉飾)的出現鏡頭是緊接電影開頭關於無間道的佛教片頭開始出現的實景佛像開始,全景鏡頭的轉移,赫然出現的是琛哥拜佛的背影,接著是琛哥瀟灑地向一眾小弟講話的內容,在開頭鏡頭中,突出了年輕的劉建明(陳冠希飾),在不斷地講話中,在琛哥和陳冠希中間的切換,自然切入劉建明進入警校學習的鏡頭,而且在切鏡頭的時候,充分運用了背景音效,使轉換更顯自然,觀眾的思維轉換也更有節奏感。在接下來的鏡頭中,陳永仁(余文樂飾)和劉建明的介紹中,更是運用了經典的對比鏡頭,在陳永仁被警校開除中,略顯靜止地對比兩人的態度,配合台詞,更讓人對這改變兩人人生開始的一刻印象深刻。
到開始正式敘事之前,也就是講兩個主人公年輕事件,完全可以說是用鏡頭講故事,把各種陳永仁作為古惑仔打架和劉建明作為警察在警校訓練的鏡頭快速的轉換,以表現兩人的成長過程,這一段緊湊而流暢,在這緊湊的鏡頭中還花了時間專門為以後故事作鋪墊,對反光鏡下劉建明是為之後故事中撞死MARY姐做鋪墊,陳永仁的手指點牆特寫則是為之後陳永仁卧底用摩斯密碼報信作鋪墊,鏡頭轉換雖快但沒有無用的內容,可謂短而精彩。
進入正題後,故事敘事從音響店的陳劉二人對話到天台見面,故事敘事節奏變慢,鏡頭穩而准確,主人公始終在鏡頭核心,而且在陳劉二人的見面,還分別很刻意地對比面對面兩人眼中的對方的鏡頭,很快突出了兩位主人公。天台見面,黃警司(黃秋生飾)和陳永仁的見面是逐漸鋪開,一開始是藍色天空,空曠的天台和陳永仁,干凈慵懶的鏡頭和故事正題敘事速度一致,而且使人感覺每一個情節的轉換自然而使人有期待。在兩人天台爭吵的內容提到過去時,每當切換到過去鏡頭時,背景音效的配合讓短暫的黑白記憶鏡頭顯得和敘事很和諧。
在電影交易毒品的逮捕行動一部分,隨著情節緊張氣氛的展開,鏡頭在各人之間的轉換加快,而且有多處明顯地隨著敘事在採用運動鏡頭,也突出了電影開篇手指點牆的特寫,動靜結合,把整個逮捕行動表現的扣人心弦。在從逮捕行動到後來黃警司和陳永仁天台第二次會面之間的故事敘述,在延續前半部的完美拍攝的基礎上,有一點個人覺得值得詬病的。同無間道第二三部相比,這一段沒有抓住機會多使用亮的鏡頭,本來敘事電影情節性很重,電影主題屬於警匪犯罪片,在此條件下依然大量使用暗色甚至黑色背景,電影的光線稍顯偏暗。
而且出於情節性強的電影的缺點,大部分鏡頭都是近景聚焦在人物身上,但這也更考驗攝影和剪輯對於人物的把握。再一次在天台見面,讓人豁然開朗地再次重復第一次天台見面的鏡頭,使人被電影劇情緊緊抓住。在韓琛人手上來抓黃SIR的一幕中,對電梯層數的特寫、黃SIR電梯門被緩緩打開的特寫與大部分的急速運動鏡頭的動靜強烈對比更是把故事推向了高潮,越來越緊張的壓抑氣氛和情節展開使人也跟著激動。
在陳永仁到了大廈樓下,黃SIR墜樓這一幕,之前越來越快的鏡頭和故事發展,突然在觀眾沒有料到的黃SIR墮樓靜止了,配上悲傷的《再見》背景樂,雖然只有1分鍾左右,但是突出了在場目睹人員的表情,切入了黃SIR生前和陳永仁友情一幕,緩慢地音樂,緩慢地鏡頭加上演員投入地表演,所有的觀眾的心都被震撼了,。而這一幕也無疑成為香港電影乃至華人電影史上最經典鏡頭之一,似乎整部電影的前半部分的敘事都是為了這催淚的一幕而來,這便是整部無間道一的高潮和精華所在。
這樣的鏡頭,1分鍾,馬上又有傻強(杜汶澤)慌忙拉扯中回到之前的緊張快速鏡頭,可正是整個天台殺黃SIR情節的整體緊湊,突出了這一分鍾的珍貴。之後傻強的死,沒有使用黃SIR死亡的強烈慢鏡頭對比,這也是傻強這個角色重要性稍微弱而使然。之後的部分,可以說情節雖然變化,但是拍攝手法不變,從黃SIR死後的調查,越來越緊張的情節發展,重復了前面交易毒品逮捕過程的手法,而片尾的陳劉天台對峙也是對黃SIR墮樓情節的再次使用。在這一部分中,陳劉天台見面,陳跑到劉背後的巧妙快速視角切換,鏡頭速度的放慢,突出了兩人的矛盾。
而在電梯口陳被劉同事一槍擊斃,鏡頭是以槍聲和屏幕的突然黑幕,避免的血腥場面,黑白是整部電影的主旋律,以黑幕槍聲代替血腥出現,不僅使人驚訝,而且在那一秒中之內,觀眾對於是劉還是陳的死亡的猜測使電影再次進入高潮,黑幕結束後,陳永仁緩緩倒下和再次《再見》背景樂,這相當於重復之前黃SIR墮樓的震撼,但是正是黑幕的使用和情節設計的巧妙,使再一次的慢鏡頭背景樂的煽情不顯矯情更將電影推向二次高潮。
在電影完結時,有稍顯啰嗦的敘述,其實敘事電影不一定把每個故事從頭到尾講的很清楚,單從單個電影分析,是不夠好的,但是考慮到《無間道》是三部系列片,這一高潮後的敘事就有其存在價值。而且電影最後,劉建明個人特寫,回到電影正篇敘事,也就是陳劉人生轉換點,陳永仁被趕出學校的鏡頭,配上「我想和他換」,與電影前半部的呼應,使整部電影一氣呵成。整部電影,雖然逃不脫敘事電影突出人物劇情的弱點,但是強大的攝制人員和與情節完美結合的拍攝和剪輯,使該片成為進入21世紀香港電影的代表作,也打破了香港電影走下坡路的說法,可以說是里程碑式的作品。
文章2:
這8個鏡頭,是值得回味的經典!
《無間道》豆瓣評分9.1,有人說這部電影比肩美國經典電影《教父》,《教父》的豆瓣評分是9.2,《教父》雖然比《無間道》的評分高出了0.1,但是作為影迷,我個人更加偏愛《無間道》。
因為《無間道》講的不僅是真男人的故事,而且要比《教父》多了一些耐人尋味的含義,以下這8個經典鏡頭,每一個都值得人回味!
這8個鏡頭都是按照電影的時間順序放置和進行解釋評價的,這樣做是為了方便大家邊回味電影,邊從電影中得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路怎麼走,你們自己決定
1、這個鏡頭是大毒梟韓琛對手下說的話「路怎麼走,你們自己決定」。當時劉建明喝了韓琛的酒,聽從了安排,成為了販毒團伙安插在警方的卧底,劉建明的命運也從此發生改變。
劉建明的這個選擇,讓十年後的他從一個小混混,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名高級督察,然而劉建明當時有的選嗎?沒有!韓琛那張開的五指,就像命運的黑手,牢牢抓住了劉建明的命運。
劉建明:我想跟他換
2、這個鏡頭是陳永仁被開除警校的時候,教官訓斥學員,你們有沒有人想跟他換?身為販毒團伙卧底的劉建明說「我想跟他換」為什麼劉建明會說出這句話,難道劉建明不想當警察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如果是一個光明正大的警察,劉建明會牢牢抓住機會的,但是他知道,韓琛安排他進警校,那麼他在這條路上,無論走到多高的位置,他都是一個受人牽制的工具,因為他的身份是虛的!
販毒集團卧底這個身份,就像一顆定時炸彈,爆炸是遲早的事,那時候他失去的不僅是榮譽,而且還會令喜歡他的人失望透頂!
陳永仁向警校長官靈車敬禮
3、這個鏡頭是陳永仁向逝世的警校長官靈車敬禮,背景音樂是一段悠鳴低沉的聲音,鏡頭採取的由遠及近推向陳永仁的過程。
此鏡頭有兩個作用,一是交代了此時知道陳永仁身份的只剩下了黃警司,二是表明陳永仁時刻謹記自己是警方派遣到黑社會的卧底。
梁朝偉不愧是影帝,不但這個敬禮的姿勢相當標准,而且他的眼神也足夠認真,此刻他的眼底暗藏著悲傷,但眼神透露出的更多是堅定,常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梁朝偉的眼睛特別有戲!
韓琛在警察局吃盒飯
4、這個鏡頭是韓琛在警察局吃盒飯。比較喜歡看這些港片中,主角吃盒飯的鏡頭。韓琛吃盒飯這個片段霸氣側漏,不僅身後站著七八個抱膀的小弟,而且還因為黃警司的激怒,韓琛大手一揮,把七八份飯菜都掃到了桌子下面。
5、陳永仁在李心兒的心裡診所問她「你覺得為人怎麼樣?」陳永仁問出了這句話以後,電影背景樂適時的插入進來,這段音樂又輕又浪漫,襯託了陳永仁與李心兒交流的浪漫氛圍。但是這個鏡頭還有兩個作用
一是表現了陳永仁內心的矛盾,身為警方卧底的他,卻被周圍人都視為一個混混,所以他在面對李心兒的時候,開玩笑的對她說「告訴你一個秘密,不要告訴別人,其實我是警察」。
將近十年的卧底生涯,讓陳永仁的心裡也產生了渴望,渴望有人能夠了解真正的他,而李心兒就是很好的傾訴對象。
二是電影背後的含義,「你覺得我為人怎麼樣」這句台詞在電影里出現過兩次,一次是黃警司面對陳永仁時候問的,另一次就是這次。
也許好人和壞人的區別,就是好人不怕別人了解自己,而且還渴望別人了解自己,但是壞人害怕別人了解自己,他們只能戴著面具做人,就像劉建明一樣。
黃警司墜樓的閃回鏡頭
6、這個鏡頭是黃警司墜樓的鏡頭,其中運用了閃回、背景音樂、特寫等電影呈現手段,墜樓的特寫鏡頭可能會讓人看起來不舒服,所以把回憶黃警司的閃回黑白鏡頭放置在這里。
尤其需要贊揚的是,背景音樂《再見警察》運用的堪稱完美,這段音樂音質純粹,又帶有很多傷感,聽起來不僅令人為黃警司的逝世感到惋惜,也能夠從內心產生對他高尚職業操守的尊敬!
你挑的
7、這個鏡頭給韓琛和劉建明之間的命運糾葛劃上了一個句號,這段鏡頭採用了閃回、遠近鏡頭變換與背景音樂結合等多種電影呈現手段,劉建明開完槍以後,還對倒下的韓琛說了一句,你挑的。
韓琛已死,控制劉建明命運的黑手已經不見了,然而劉建明犯下的過錯,能夠因為韓琛的死而完全消失么?不能!還有人不會放過他,例如陳永仁!
對不起,我是警察
8、陳永仁與劉建明在天台上的這場對峙片段,也是相當經典的。劉建明走上販毒集團卧底這條路,雖然是身不由己,但是他畢竟是犯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錯誤,黃警司的犧牲,劉建明就起到了巨大作用。陳永仁當然不會放過他。
劉建明對陳永仁說「那就是要我死?」陳永仁回答他「對不起,我是警察」有些事情是要恩怨分明的,不管有什麼不得已的苦衷,罪惡終將嘗到惡果,正義是一定要有人維持的!
這8個鏡頭是《無間道》中值得回味的經典鏡頭,這其中既有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也有對人性的考量,對命運的思考。雖然電影里黃警司和陳永仁都犧牲了,這不符合人們對正義者終將幸福的美好期盼,但這也是電影打動人心之處。
就像是電影里的那句話,正義的人在面對別人的時候,能夠問一句「你覺得我為人怎麼樣」,這是因為他們問心無愧,他們的內心是光明,不必擔心別人看到自己的本質。
文章3:
分析無間道中的拍攝技巧以及手法
《無間道》堅守香港電影的傳統,尊重市場競爭規律,摒棄以往港片中媚俗的習氣,影片在懸念設置、場面調度、剪輯技巧、色彩氛圍、音響效果等方面都大膽創新,這些探索值得內地影視圈借鑒。
劉偉強和杜琪峰代表了新生代香港電影黑幫片的兩座高峰,如果說杜琪峰拍《槍火》、《PTU機動部隊》,是在發揚香港黑幫片「狠、酷、黑」的特色並努力營造好萊塢式大場面的話,那麼劉偉強在《無間道》系列中,則更多的是對人物復雜關系及懸疑情節的著力營造,影片顯示出了製作班底的融合化、拍攝技巧的精細化、編劇手法的歐洲化、商業運作的美國化等新趨勢。《無間道I》故事超常精彩,《無間道II》在發掘人物內心上下足功夫,到了《無間道Ⅲ》,編導用「旁生枝節」加入人物來刺激觀眾的新鮮感。
三部《無間道》讓很多香港電影人重拾往日的記憶,他們發現,即使手中的風箏放飛到了至高點,那根線原來還在自己的手中。《無間道I》和《無間道Ⅱ》,吹響港片復甦的號角《無間道I》和《無間道Ⅱ》帶來的強勁勢頭,為港片的全面復甦吹響了號角。《無間道》的作用顯而易見,它成為一種象徵性的標志,為曾經低迷的港片市場注入新的希望與動力,更在亞洲影壇颳起一股颶風。
我們首先得肯定導演劉偉強和麥兆輝的作用,這對組合在2003年成熟得令人驚訝。如果說2002年他們冀望憑借《無間道I》為自己獲得更為自由的創作環境和更為廣闊的發揮空間的話,在2003年,他們又憑著《無間道II》真正找到了風格和商業之間的最佳協調點。《無間道II》不再滿足於《無間道I》的機智和精巧,而是靠氣勢宏大、凝重感十足翻開了電影新的篇章,演員和導演已不是重點,電影內容表達了一切。
《無間道I》和《無間道II》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若以單場戲論,其精彩之處比比皆是。比如《無間道I》中黃志誠監視韓琛毒品交易一場戲,強調突出的是雙方通過各自卧底在暗中的鬥智斗勇,著力造勢,彷彿箭在弦上,但引而不發,整場戲張力十足。
整部《無間道II》的繁復網狀結構和龐大糾葛的家族體系與人物關系,都並非一般的亞洲電影所能相提並論。影片不再滿足於普通港片以暴力血腥作為主要刺激手段的做法,而轉以劇情的張力、人物關系以及整部影片被賦予的厚重的氣質來取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樣的電影風格轉變是令人欣喜的,這創造了香港電影發展的一種新方向,也預示著香港電影復甦的腳步將會越來越快。
看過《無間道Ⅰ》和《無間道Ⅱ》後,觀眾會等待《無間道Ⅲ》的答案:到底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無間道Ⅲ:終極無間》,瑕不掩瑜《無間道III》在編劇上對於劉建明精神崩潰的細膩獨到的刻畫,其人物性格的轉化交代得比較清晰,大量劉建明想做好人的心理幻覺,突出了劉建明想做好人但永遠無法返回的悲劇;部分蒙太奇鏡頭的應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人物關系的處理上則進一步表現出導演的調度能力;六大影帝的表演,尤其是梁朝偉、劉德華、陳道明等人的表演均有可圈可點之處。值得一提的是在結尾處,《無間道Ⅲ》極力擺脫了《教父》的陰影,以一種中國電影所特有的光明式結尾,拍出了香港電影的一種新的極致。
與前兩集相比,《無間道Ⅲ》重在渲染變幻莫測的人物關系和人物心理狀態,不像以往的商業片靠情節制勝。這種新的敘事手法,表現在錯綜復雜的時間和人物線索上,鏡頭在劉德華出門的背影上一閃,切換過來卻是梁朝偉推開另一時空某扇門的正面,意識流一般跳躍的風格,依稀可見昆汀和王家衛等人的影子,是黑幫片最前衛的拍攝手法。
至於有人看完影片後所感到的「晦澀」,可能主要是因為影片所採用的兩段式結構。盡管《無間道Ⅲ》是一部無論從導演技巧、演員表演和拍攝手法都屬上乘的影片,並這不是說它已經臻於完美。比如在編劇上對於劉建明精神崩潰的刻畫還稍嫌粗糙,人物性格的轉化交代得不夠細致,很多人覺得影片結尾處劉建明對於自己所竊取的錄音帶的混淆情節略顯突兀。
《無間道》系列基本的邏輯和事實錯誤也有很多,比如劉德華居然穿著一身工作服戴個帽子就滿警局亂竄,那麼帥的身影,誰不認識?怎麼也得整成「大塊頭」再套個面具才顯得辦案過程中有自我保護的大智慧。這不,被沈澄和楊錦榮玩個半死。台詞上也由經典並富有哲學意味的「出來跑,遲早要還」降格為古惑仔嘴裡才有的「出來混,不是你爆我,就是我爆你」。《無間道Ⅲ》在語言上自貶身價。
《無間道》總體繁冗拖沓,太多情節經不起推敲。劉建明那麼有前途的一個警察為什麼要死心塌地為韓琛做事?始終沒有富於說服力的交代。《無間道III》在鏡頭語言的應用上也讓人費解,一系列不斷閃回與插敘的鏡頭,讓人如隔霧看花,在敘事和鏡頭方面也比不上前兩部片子。
③ 《無間道》里有沒有一些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細節
無間道1一開頭,大佛像下邊沖著五個小古惑仔,韓琛說「看命的說我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但是我不相信,我覺得人活一輩子的,是生是死要由自身決策」那時候他也有一心一意的漂亮老婆,器重的恩公倪坤,關聯非常好的黃警官,用黃sir得話說,他,或是本人。殊不知一語成讖。這一開始很像百年孤獨,很多年以後,韓琛應對出乎意料的搶口,一定會想到剛要人活一輩子去看命的那一個中午。
韓琛集團公司的滅亡《無間道》中三合會首領韓琛與高級警司黃志誠關系惡化以後,黃志誠利用卧底陳友仁把握了韓琛的毒品交易,差點兒搗毀韓琛。若不是韓琛在黃志誠身旁也安插了自身的人劉建明,也許這一次他立即就進去,他的巨大帝國也會隨著遭受貶抑。這時如同日華鑫的韓琛因此找機遇殘害了黃志誠。那麼問題來了,一個黑勢力,以一種幾近於「公布處死」的方法,殘害一名工作經歷頗豐的中國香港高級警司,它是一種哪些個人行為?它是對政府部門和國家力量的當眾開戰。中國香港警察局杠上了韓琛,即使自此沒有劉建明的返水和陳友仁的相互配合,他的日子毫無疑問也罷過不上哪兒來到。最終韓琛的死標示了韓琛集團公司的滅亡。
插一句,這一綁帶可能是陳永仁死前寄的,無間道三劉在辦公室收到李心兒電話說陳永仁寄了盒綁帶就與此有關,而天檯子上劉建明嘴中「我想的物品呢」也就是這盒磁帶。陳永仁不但寄來了梁警司,寄來李心兒,還送至劉家中。關鍵來啦,這時候劉建明回庶務部取陳俊的制服來調研楊錦榮,由於他並不敢相信楊的一面之詞,而且猜疑楊也在和他一樣,殺掉別的卧底來「洗底」。
④ 《無間道3》裡面曾志偉拜的那個大如來佛具體在中國哪個位置
銅鑼灣,位於香港島中心北岸之西 《無間道Ⅲ終極無間》作為《無間道》系列的終極篇,為這個扣人心弦的警匪故事畫上終極句號。其中一段情節在天壇大佛下拍攝黑幫頭目韓琛(曾志偉飾)與內地走私商人沈澄(陳道明飾)初次見面,為虛實難料的劇情發展埋下伏線。 天壇大佛是全球最高的戶外青銅坐佛,登臨之上可感受香港外島獨有的寧靜閑適,盡覽大嶼山群峰疊翠的壯麗景緻。 參考資料: http://www.rayli.com.cn/2006-03-10/L0010001_154767_2.html
⑤ 你怎麼理解《無間道》這部電影
看了這么多遍的《無間道》,被裡面的人物深深地吸引著,我也來說說如何理解這部電影的。無間道作為一部以佛教思想作為其哲學背景的電影,其人文主題集中於在對人物身份錯位的情況下,如何處理自我迷失後的自救與渴望母體關懷的矛盾。
這就是無間道,一部人心無間,善惡無間,生死無間的電影,卻又透出一絲微茫的希望。無論怎們樣我們也要做到懲惡揚善吧。
⑥ 無間道最後出現的那句佛語是什麼
佛曰:「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意思是:佛祖說:在無間地獄受苦的人,永遠不會消失,永生就是無間地獄的最大痛苦。
出處:《涅盤經》第十九卷
(6)電影無間道開頭的佛像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無間道》是寰亞電影發行公司於2002年出品的一部警匪片,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
該片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卧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斗,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
2003年,該片獲得了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等獎項。
創作背景:
《無間道》的創作靈感源於吳宇森執導的電影《變臉》。麥兆輝認為《變臉》中「交換面孔」的橋段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於是麥兆輝提出可不可以講一個故事,將兩個角色交換過來,但是不需要手術,只是身份和內心的交換。
麥兆輝、庄文強在創作《無間道》劇本的時候一直在寫作上相互溝通,麥兆輝寫完了一個完整的劇本,寄給庄文強,庄文強把劇本改了一遍又寫信送給麥兆輝修改 。
在麥兆輝的劇本構想里,最初只有警察到黑社會卧底的故事線條。後來劉偉強又在原始劇本的基礎上加了很多的元素進去,並加入黑社會的人去警局做卧底的另一條線。
在劇本的修改過程中,《無間道》的定位也隨之改變,電影劇本最初是警匪鬥智為重,後來黑幫或英雄片的元素變得濃烈了 。
⑦ 無間道片名有什麼哲學內涵,在影片中怎樣體現出來,來源於佛教還是道教.謝謝
無間道是佛教用語,四道中的一道,四道即指四種可通至涅盤之道。
先說涅盤(梵文nirvana),是指所幻想的超脫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指佛)的代稱,郭沫若早期詩作《鳳凰涅盤》,便借用此詞寄託理想。弄清涅盤後再說佛教中的道。道是指眾生輪回之道途,而道有四種: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加行道指斷除煩惱,是獲功德之初級階段;無間道則是指開始斷除所應斷除的煩惱,並由此進入解脫道;解脫道指已從應斷除的煩惱中解脫出來;勝進道是四道中最高也是最後的境界。我一直不解電影何以用如此古奧、生僻的名詞,叫人摸不著頭腦。記得在1999年,金庸先生在回答王朔的信中用了「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也是佛教用語。說港人好佛為之太過,但對佛道有研究則不為之過也。「無間道」即屬典型的一例。
⑧ 無間道I片頭是什麼場景
無間地獄是一個專有名詞出自《法華經》、《俱舍論》、《玄應音義》等佛經,音譯即「阿鼻地獄」,梵文「Avicinar Aka」,「阿鼻」的意思就是無間。無間地獄是八大地獄之一,也是八大地獄中最苦一個。墮入無間地獄的,都是極惡的人,犯了極重的罪,就被打入無間地獄。在無間地獄之中,永遠沒有任何解脫的希望,除了受苦之外,絕無其他感受,而且受苦無間,一身無間,時無間,行無間。在無間地獄之中,猛火燒人,所以也叫「阿鼻焦熱地獄」。無間地獄極大,廣漠無間,打入地獄的陰魂,無法脫出,永遠在地獄中受苦,作為生前窮凶極惡的報應,所以這個地獄,也叫「阿鼻大城」。無間地獄立於南贍部洲之下,約兩萬「由旬」(即三十幾萬公里),據佛經記載,阿鼻大城「廣、深兩萬由旬」,也就是九百億萬平方公里(即九千個中國領土范圍)。阿鼻地獄里的拘魂使者喚作「阿傍羅剎」。
無間就是不間斷的意思,這里的無間有五種。第一「時無間」,意思是時間沒有間斷的,也就是日夜受罪。第二「空無間」,也就是說受刑的空間一樣沒有間斷,不能由誰來替代。第三「罪器無間」,也就是刑罰的器具沒有間斷,不停用各式各樣刑具用刑。第四「平等無間」,是指無論男女身份,都是平等的,同樣要受刑。第五「生死無間」,是說不要以為死了就不再受刑。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說,地獄可分四大類:1.八大地獄:八大地獄是此道最根本,到處充滿火焰,所以也叫八熱地獄,最底層就是阿鼻地獄,亦即無間地獄。2.游增地獄:八熱地獄每一個都有四門,每門又有四小地獄,共一百二十八地獄。凡是從八熱地獄出來的眾生,要一一游歷此處受苦,所以稱為游增。3.八寒地獄:極為寒冷,此處眾生常因寒冷而悲號,身體也凍得變色。4.孤獨地獄:在人間的山間江邊等過著孤獨、非人的生活,可說是人間地獄。總計八熱、八寒、游增、孤獨,地獄共有十八處。
本意就是不管是哪一方的卧底,都要承受像無間地獄一樣的折磨,永無盡頭,下面是無間道的歌詞,我想看完你就知道了:
不,我不願意結束
我還沒有結束
無止境的旅途
看著我沒停下的腳步
已經忘了身在何處
誰能改變人生的長度
誰知道永恆有多麼恐怖
誰了解生存往往比命運還殘酷
只是沒有人願意認輸
我們都在不斷趕路
忘記了出路
在失望中追求偶爾的滿足
我們都在夢中解脫清醒的苦
流浪在燈火闌珊處
去不到終點回到原點
相守那走不完的路
誰能改變人生的長度
誰知道永恆有多麼恐怖
誰了解生存往往比命運還殘酷
只是沒有人願意認輸
我們都在不斷趕路
忘記了出路
在失望中追求偶爾的滿足
我們都在夢中解脫
清醒的苦
流浪在燈火闌珊處
去不到終點回到原點
相守那走不完的路
一路上演出難得糊塗
一路上回顧難得麻木
在這條親密無間的路
讓我想你你想我怎麼會孤獨
我們都在不斷趕路
忘記了出路
在失望中追求偶爾的滿足
我們都在夢中解脫
傾心的苦
流浪在燈火闌珊處
既然沒終點回到原點
我想我們都不不在乎
⑨ 電影《無間道》系列中的那些開頭結尾的佛曰,古語是什麼意思
想知道這部影片的片名為何叫《無間道》,必須先要知道「無間」的意思。「無間」指無間地獄,無間地獄是一個專門名詞,出自《法華經》、《俱舍論》、《玄應音義》等佛經,又被譯作「阿鼻地獄」———那是音譯,梵文的拼音是「Avic in ar - Aka」,「阿鼻」的意思,就是無間。這個地獄是佛經故事中八大地獄之一,也是八大地獄之中最苦的一個,如同我們所說的十八層地獄的最底一層。據說,被打入無間地獄的,都是罪大惡極的人。他們在無間地獄之中,永遠沒有任何解脫的希望,除了受苦之外,絕無其他感受。無間地獄極大,廣漠無間,打入地獄的陰魂,無法脫出,永遠在地獄中受苦,作為生前窮凶極惡的報應。 那麼為什麼叫無間地獄?什麼是無間呢?據說,這與這個地獄里的刑罰永不間斷有關。通常的理解中,無間就是不間斷的意思,無間地獄里,這個不間斷的定義范圍有所擴大。傳說中這里的無間有五種。第一個叫「時無間」,意思是時間是沒有間斷的,也就是日夜受罪,從來沒有停止的時候。第二個是「空無間」,也就是說受刑的時間無間斷,空間一樣沒有間斷,不能由誰來替代你的,只有你一個人從頭到尾受罪。第三個,是「罪器無間」,也就是刑罰的器具沒有間斷,不停用各式各樣的刑具用刑。第四個叫做「平等無間」,是指無論男女,不管你前世是什麼身份,同樣平等無間,都是平等的,同樣要受刑。第五個叫「生死無間」,是說不要以為死了就不再受刑。本片以「無間道」作為片名,顯然寓意深刻。兩個身份都本不該屬於自己的人,他們幾乎生活在一個類似無間地獄的環境里,做夢都怕別人拆穿自己的身份。這個世界裡,到底什麼才是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角色的茫然也就是編導對這一問題的深入探討。進入無間地獄是沒有輪回的,只有永遠受苦,但片中的兩位主角卻在尋求輪回。▲梁朝偉在片中飾演的陳永仁想做個風光的好警察,但上司卻派他做卧底。穹蒼之下弧單的身影突顯出他內心的孤寂。▲雖然各自的身份都被掩飾,但兵與賊總是要有對決的一刻。
⑩ 請問無間道里的這張圖的背景是香港那邊的什麼景點
大嶼山島寶蓮寺寺旁木魚峰上的天壇大佛,是釋迦牟尼佛,據說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青銅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