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碟中諜哪部最好看
從個人喜好上,第一集和第四集並列第一。
第一集更完美詮釋了碟中諜的概念,特工、間諜、潛入的元素被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讓雷諾的變節,以及當時還算新穎的人臉頭套,再加上被後續電影反復抄襲的吊繩鏡頭。都是經典。1996年的電影,感覺就猶如看高中時候的校花,現在看可能有點土,但是還是很精緻,是那個時候該有的美。
Ⅱ 你最喜歡的影視作品裡哪段奔跑片段,讓你喜歡的理由是
《碟中諜》系列中,湯姆·克魯斯的奔跑動作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這樣的跑步鏡頭可謂是俯拾皆是。人稱「阿湯跑」。
阿湯哥對跑步的執著,加上勤勉敬業的表現,也讓「阿湯跑」(Tom Cruise Run)成為了一個跑步的專有名詞。
湯姆·克魯斯的奔跑動作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尤其是在《碟中諜》系列中,這樣的跑步鏡頭可謂是俯拾皆是。
大致總結了一下「阿湯跑」的跑姿,發現基本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臉部緊綳,嘴唇微噘,目視正前方;
胸部張開,身板挺直,核心區穩定;
手肘外擴,迅速甩臂,擺動幅度大;
高平抬腿,膝蓋向上,健將式步伐;
腳尖向上,蹬伸迅速,落地極有力。
這種職業特工式的跑法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將速度提升,而且可以保持一個較長時間的穩定配速。但是這種跑法對跑者的腱根骨和腳踝都會施加非常大的壓力,因此可以看出,阿湯哥有著極為出色的前腳支撐力。
在《碟中諜4》中,他在世界第一高樓哈里法塔上拽著根鋼絲來了一段帥氣的飛檐走壁。
湯姆·克魯斯將他的敏捷機警和勇敢無畏的獨特氣質在奔跑中揮灑地淋漓盡致
Ⅲ 碟中諜2里阿湯哥爬山那段是怎麼拍的,就是跪在山間的縫隙里,
這段戲是在英國郊外拍攝的,飛機估計大概飛在1500公尺左右的高度。
演員湯姆·克魯斯揭秘了拍攝背後的故事:「我被安全帶拴在飛機上,不過栓的有點松,所以起飛的時候我身子不斷地晃動。劇組把攝像機覆蓋在我的眼睛上,所以你們在影片里,可以以我的視角看到,地面離我越來越遠。」
飛機身上也固定了許多攝像頭用於採集這些寶貴的畫面,此外還有一架直升機全程跟蹤拍攝。
劇情:
《碟中諜2》(Mission: Impossible II)是香港導演吳宇森執導的好萊塢動作冒險片,改編自20世紀60年代同名劇集,為派拉蒙影業出品的《碟中諜》系列電影第二集。
由湯姆·克魯斯、多格雷·斯科特、桑迪·牛頓、理查德·勞斯伯格、約翰·波爾森、布萊丹·格里森、拉德·舍博德茲加、文·瑞姆斯主演。影片於2000年5月24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的是IMF小組成員在找尋被盜的致命病毒時接二連三被殺,整個特工隊的任務受阻。伊森·亨特對此事進行調查,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恐怖分子頭目肖恩·安布羅斯一手組織策劃的。
伊森·亨特和老搭檔路瑟便開始追蹤安布羅斯,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徹底終結了安布羅斯的詭計,勝利完成了任務。
Ⅳ 《碟中諜6》系列最高分,阿湯哥解鎖新技能!_你知道阿湯哥又解鎖了什麼新動作
《碟中諜6:全面瓦解》
作為逐漸與007系列基本可以齊名的間諜動作電影,碟中諜的質量和口碑那是一直都維持在相對非常不錯的水平上,說實話每一部都是超高難度的動作設計都給各位觀眾留下了無比刺激的觀影體驗。
片的前半部分最驚艷的動作戲非那段高跳低飛的飛機跳傘莫屬,這場有湯哥親自上陣的一個片段據說總共拍攝了不下100次,在25000英尺以上的高度跳傘,在2000英尺以下的低空開傘,為了增加難度,還加入了拯救半空中昏迷沃克的橋段
緊接著一場廁所的打鬥場面也能讓觀眾血脈噴張,沒有什麼花哨特技的炫彩奪目,有的只是拳拳到肉的真打實鑿,短兵肉搏的沖擊,接踵的動作大戰都讓全片營造出了一種驚險緊張的感官愉悅,從始至終都刺激著觀眾的腎上腺素。
Ⅳ 《碟中諜5》這部電影中有哪些精彩部分
《碟中諜5》由克里斯托弗·邁考利指導,由湯姆·克魯斯、強·沃特、麗貝卡·弗格森等主演的一部美國動作間諜電影。在影片中震撼的動作特技和極其嚴密的邏輯設置讓整部影片充滿了刺激和懸念。我覺得在這部影片中開頭的劇情鋪墊出了整部電影劇情的發展,而且開頭與結尾也是相互呼應。在電影的最後,一個不經意的貨箱鎖沒上,為接下來碟中諜6留下了懸念。小編覺得《碟中諜5》這部電影中有以下精彩部分:
4、寶馬是給好人的,壞人開醬油車
通常,好人和壞人在電影中受到不同的對待,《碟中諜5》反映在他們的汽車上。在這部電影中,你會發現寶馬車型是由好人駕駛的,而壞人駕駛的是像奧迪-賓士和路虎這樣的醬油車。第一個寶馬7系出現了。第二個男人本吉開著寶馬7系去救伊桑,伊桑帶著一隻母豬腳跑掉了,開啟了寶馬兄弟激動人心的旅程。
Ⅵ 《碟中諜6》值得一看嗎有哪些精彩部分
這部電影延續了第四集《碟中諜》系列的高水平,比之前的作品有更復雜多變的懸疑情節和人物關系,更多開腦的間諜海戰的機智和解難,更多令人耳目一新和激動人心的驚人逆轉和動作場面,阿湯哥和巴黎跑酷動作戲,而結局的高潮劇都是為了非常緊張和精彩而創作的!它也可以很自然地融入湯姆的情感戲劇中。「超人」亨利·卡維爾的加入也增加了該角色的關注度。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能牢牢地把觀眾吸引住!我覺得《碟中諜6》值得一看,有以下關注點:
3、這部電影在動作劇中的精彩之處在於,不僅結局高潮演得很好,事實上,電影中的幾部主要動作劇都非常精彩。即使跳傘、打鬥、追車等動作劇可以在其他好萊塢動作片中看到,湯姆也可以做得更精細、更高端。此外,這部電影的噱頭和賣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Ⅶ 《碟中諜6》有哪些彩蛋
一、醫院審訊
《碟中諜6》開場,伊森和盧瑟一唱一和地審訊了躺在病床上的尼爾斯,班吉則戴上面具演了一回新聞播報員,最後我們發現這個場景完全在室內搭建,大夥聯手演了一出好戲。
聯手演戲這種事兒對不可能任務小組來說不是新鮮事。這場戲同時致敬了1996年布萊恩·德·帕爾瑪執導的系列首部《碟中諜》和2000年吳宇森執導的《碟中諜2》。
在系列首部《碟中諜》的開場,伊森和組員們聯手演了一出戲,套出了對方的話,當時的場景同樣在室內搭建。
二、戴面具的班吉
在上述前兩次審訊中,戴著面具套話的一直是伊森,面具也是他的招牌技能和《碟中諜》系列的招牌特色之一。
但在《碟中諜6》中,戴面具的成了從技術宅升級為外勤人員的班吉。這一設定與《碟中諜4:幽靈協議》有緊密聯系。在那部電影里,剛剛涉足外勤工作的班吉一直跟伊森吵吵嚷嚷著想戴一次面具執行行動,但要麼伊森不同意要麼做面具的機器掛掉,總之他的心願一直沒能達成。到了《碟中諜6》里,班吉終於如願戴上了面具,而且一戴就是兩次,兩次均成功完成任務!
三、白寡婦
白寡婦(White Widow)是《碟中諜6》新增加的一個角色。神秘,性感,黑白兩道通吃,還強吻了阿湯哥。
(7)疊中疊電影中的動作片段擴展閱讀:
《碟中諜6:全面瓦解》(Mission: Impossible - Fallout)是由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動作電影,是《碟中諜》系列電影的第六部。該片由克里斯托夫·邁考利執導,湯姆·克魯斯、麗貝卡·弗格森、亨利·卡維爾、西蒙·佩吉、亞歷克·鮑德溫、安吉拉·貝塞特等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伊森·亨特與團隊將遭遇核恐怖主義威脅,一場驚心動魄的末日危機即將上演。
該片於2018年7月27日在北美上映,2018年8月3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碟中諜6:全面瓦解》-網路
Ⅷ 碟中諜2中湯姆克魯斯攀岩那一段是怎麼拍出來的
那是實景拍攝,吊威亞,加上他那可怕的臂力。
劇情簡介· · · · · ·
超級病毒「金美拉」和抗生素在運送途中,被恐怖組織頭目Sean Ambrose( Dougray Scott 飾)盜走,Ethan Hunt(Tom Cruise 飾)率領他的IMF小組接受中情局的任務,找回病毒。
這次,Ethan Hunt找到了女飛賊Nyah Nordoff-Hall(Thandie Newton 飾)搭檔,後者是Sean Ambrose的前女友。Ethan Hunt在獲取Nyah信任的同時,二人也暗生情愫。
但是,為了完成任務,Ethan Hunt不得不安排Nyah回到Sean Ambrose身邊卧底。
Nyah終於打探出病毒所在的葯廠,接獲情報的Ethan Hunt前往葯廠准備銷毀病毒;另一邊,Sean Ambrose已經察覺出了Nyah回到自己身邊的真正目的,組織人馬在葯廠等待Ethan Hunt自投羅網。
激烈的搏鬥中,.
碟中諜2 鏈接: https://pan..com/s/1KRUamJSdoLDJmZOKVK8dKQ
Ⅸ 《碟中諜7》首發預告,阿湯哥的武打戲有多燃
阿湯哥的武打戲超級燃,動作戲和眼神相結合,讓人看的熱血沸騰。
Ⅹ 《碟中諜6》全面瓦解評價怎麼樣
碟中諜6豆瓣評分8.1分,可以說是很高了。
好萊塢動作冒險巨制、經典特工系列新作《碟中諜6:全面瓦解》發布「驚天一躍」版正片片段,完美展現了阿湯哥從25000英尺(約合7620米)的高空縱身一躍的驚險過程。狂風呼嘯電閃雷鳴,整個片段緊張到讓人不敢呼吸。8月24日晚舉行完媒體觀影會後,各大媒體代表更是對影片贊不絕口,紛紛表示這是今夏不得不看的「系列最佳之作」。《碟中諜6:全面瓦解》將於8月31日以2D、3D、IMAX3D、中國巨幕3D、杜比影院以及杜比全景聲制式全國上映,目前預售已全面開啟。
全片的好幾個重頭戲也都有類似明顯的設計感,如巴黎市區的追車戲、倫敦「地下」審訊戲和「屋頂」追逐戲以及結尾的「核彈拆除」戲。幾個動作片看似老套的橋段被內向地挖掘了許多純感官的快感。戲內的緊張感和焦灼感尤為飽滿,即便心知肚明亨特最後定會全身而退,但仍會不自覺地緊張起來、為亨特捏一把汗。
影片製作中攝影指導的更換也為影片的質感大大加分。有著《機械姬》(2014)和《湮滅》(2018)攝影指導履歷的Rob Hardy替代了前作的攝影指導Robert Elswit。令人驚喜的是,前作當中膠片的顆粒復古質感並沒有因為新的攝影指導的加盟而消失。相反,從現在的畫面來看,Hardy不僅保留了前作當中的膠片感(保留了一部分影片由35mm膠片拍攝(IMDB)),還在這個基礎上加入了明顯的個人痕跡——大逆光和彩色光暈。
夜戲和室內戲整體而言偏暗、對比度高,但由於Hardy喜歡將光源逆光入畫(參考《湮滅》),使得他的「黑」是一種鮮艷的、帶有少許迷幻感的「動態黑」。如果選擇在IMAX或其他巨幕觀看此片,甚至能夠看到黑暗後景「跑動的」噪點。考慮到電影的製作規模,Hardy不太可能是無意為之。這些都為這部傳統動作電影添加了額外的科幻畫面質感,甚至還有些「新潮」,頻頻讓人想起斯塔赫斯基的《疾速特攻》(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