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影訊 > 電影航拍是怎麼拍的

電影航拍是怎麼拍的

發布時間:2022-10-30 09:57:31

❶ 影視製作中的無人機航拍技巧

航拍愛好者們在旅途中喜歡用航拍來記錄沿路風光,但是對於影視製作行業中的無人機航拍運用,顯然和我們手握精靈遙控器亂飛有著很大的區別。我們就來聊一聊在影視製作中,無人機航拍有哪些拍攝技巧。
尋找前景

尋找合適的景物作為前景有幾個好處
1、烘托拍攝氛圍
2、藉助前景的變化,讓鏡頭看起來更加動感,有節奏
航拍這類鏡頭前,首先需要提前確定焦點,其次是合適的構圖。一切准備完畢,後面主要靠飛手飛出這個畫面了。

對沖鏡頭

如何體現速度和沖擊力,「對沖鏡頭」是最好的選擇。顧名思義,對沖,是指飛行器和運動主體同時加速,相向飛行。穿越汽車、自行車、快艇等等,這樣的拍攝最大的難度在於飛手如何判斷飛行器與拍攝主體的距離,以及氣流的影響。
航拍這類畫面,需要飛行器距離主體十分近,通常飛行器與被拍攝物體擦身而過時,只有幾厘米的高度。

如何拍出速度感?

一般的多軸飛行器最高速度在45km/小時,如果我們用多軸拍攝追車,結果會很慘。一方面如果汽車加速,飛行器追不上;另一方面,如果汽車減速,又拍不出來真實感。
我們通常的做法有兩種:

1、貼地飛行
這是為了通過地面增加前景的變化速度,提升感官的速度感
2、使用中、長焦鏡頭
DJI inspire 1可以支持45mm的鏡頭,在4/3相機系統中,它的實際焦段大約在90mm左右,可以放大局部,同時拍攝到的前景速度更快。
大景快&小景慢

大景別的航拍需要飛行器以較快的速度飛行。大景別的航拍由於沒有前景物體,畫面中遠處的建築或是山川與飛行器距離又比較遠,所以飛行器慢速飛行時,很難看出畫面中的景象在發生相對運動。

慢速航拍這類的鏡頭,效果看起來更像一張照片。只有當飛行器快速飛行時,才能在一個短暫的航拍鏡頭中讓觀眾看到這是一個運動畫面。
小景別的航拍與大景別相反。小景別航拍中,被拍攝物體在畫面中的比重較大,過快的速度會讓雲台手很難把被拍攝物體保持在畫面中的理想的位置上。簡單說就是,飛機飛太快了,雲台手很難跟上要拍的對象。
通常使用的方式是,飛行器以較快的速度接近被拍攝物體;快接近被拍攝物體時飛行器減速,確保雲台手能夠跟住被拍攝物體。雖然在整個過程中,飛行器有一個減速的過程,但是由於減速的時間發生在飛行器與被拍攝物體較近的位置,此時被拍攝物體在畫面中比重較大,在畫面中的相對運動更為明顯。所以實際看起來,觀眾並不會察覺到飛行器實際減速了。

逆光畫面

逆光拍攝,往往能達到不一樣的感官效果。
航拍逆光畫面需要把飛機藏進被拍攝物體的陰影中,這樣做能讓被拍攝物體在陽光的映襯下,泛出輪廓光。

不過此時時間的選擇,是拍攝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想拍攝到明、暗細節都有的保留的畫面。日出和日落前後的30分鍾,是最佳的時間。

提高素材利用率
電影或廣告拍攝中,航拍畫面的起幅和落幅很重要。為了提升航拍素材利用率,在大景別的航拍中,航拍起幅畫面要有3秒的平穩停頓時間,此時飛行器與雲台均保持不動;拍攝過程中,飛行器的行進、雲台方向的移動,都需要盡可能的平穩、勻速;落幅畫面和起幅一樣,通用需要3秒鍾的平穩停頓。
平穩的無抖動的素材,在影視後期製作中更容易被利用。

❷ 航拍是怎樣的拍攝手法

航拍又稱空中攝影或航空攝影,是指從空中拍攝地球地貌,獲得俯視圖,此圖即為空照圖。航拍的攝像機可以由攝影師控制,也可以自動拍攝或遠程式控制制。航拍所用的平台包括飛機、直升機、熱氣球、小型飛船、火箭、風箏、降落傘等。為了讓航拍照片穩定,有的時候會使用如Spacecam等高級攝影設備,它利用三軸陀螺儀穩定功能,提供高質量的穩定畫面,甚至在長焦距鏡頭下也非常穩定。 航拍圖能夠清晰的表現地理形態,因此除了作為攝影藝術的一環之外,也被運用於軍事、交通建設、水利工程、生態研究、城市規劃等方面。

❸ 航拍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項

航拍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項

開拍前,首先必須確定鏡頭的主題、構圖以及基本航線,將無效飛行降低到最低,並做好周圍信號干擾源的分析,減少失控的可能。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航拍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項,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航拍經驗:

1、拍攝前給設備充電:

由於大多數航拍設備都是用電池的,包括飛行器、相機、圖傳、監視器等等都是需要充電的,而且動力鋰電池容量大放電快,在戶外充電基本不太可能,所以拍攝前一定要給所有設備都充好電。

2、選對天氣和時間:

光線和天氣對於作品的影響攝影人應該理解非常深刻,航拍不一定是要大晴天,有點雲朵的天氣最好,這樣光比不會太大,而且天空中的畫面會比較好看,構圖也會比較舒服,最好選擇晨曦或者余暉拍攝效果會更好。

3、預先設計航拍線路:

開拍前,首先必須確定鏡頭的主題、構圖以及基本航線,將無效飛行降低到最低,並做好周圍信號干擾源的分析,減少失控的可能。

4、起飛前進行機器調試:

這一點非常重要, 因為一旦上天失誤就無法彌補,飛機存在不可控的風險。機器調試包括相機的白平衡、快門、光圈等基本參數設置是否合理, 電池、內存卡是否裝好,飛機起飛前最好試拍一條, 並在監視器上監看一下。

5、提前備案並購買保險:

超視距商業航拍應根據當地政策最好提前進行拍攝備案,並購買相應的商業保險。

6、切忌避開干擾源:

航拍時,避開樹木、高壓線及通訊基站等干擾,監看航拍畫面的同時關注飛機姿態,對飛行經驗較少的飛手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很多人可能會因為分不清飛機姿態和航向而炸機,要通過OSD疊加數據來判斷飛行高度,速度,姿態等信息,確保飛行安全。為了避免電磁干擾,確保安全,建議大家學會用姿態模式或者手動模式飛行。

7、航拍鏡頭要成組:

跟地面拍攝一樣,航拍鏡頭也要成組,利用航拍飛機的優勢,拍攝搖臂等輔助設備到不了的高度和角度,拍攝不同景別和角度的鏡頭。在航拍過程中切忌過高過快,航拍不是炫技,完全服務於劇情。用鏡頭語言去引導觀眾,恰當地融合到劇情當中去。

8、嘗試不同的拍攝高度:

飛行器同一飛行速度在不同的高度航拍給觀眾的感受也不一樣的,離地面越近感覺速度越快,越高感覺越慢。所以越接近地面畫面沖擊力越強,飛行的高度越來越低、速度越來越快、穿越的空間越來越小。

9、切忌貪高貪遠:

航拍只是輔助工具,一個起落夠用的鏡頭不多飛機一分鍾,每留空一秒鍾就增加一秒鍾的危險。拍攝時化繁為簡,能以簡單方式呈現的,絕對不去玩高難度。

10、遠離小孩兒和人群:

小孩兒和寵物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無限好奇,看見飛機會直接往上沖,炸機大不了也就幾萬塊錢的損失,傷到人砸到車後果不堪設想。

11、多飛多練,俗話說熟能生巧。

航拍技巧:

隨著航拍設備安全性和可控性大大提高,只需要數千萬就可購買一個入門的航拍飛行器,回來稍加練習就能進行航拍了,航拍用一個新的視角新的方式被廣泛用於影視製作、新聞報道、活動記錄當中,但想要拍出震撼理想的鏡頭並不容易,航拍既是一門技術活也是一門藝術活,飛手需要了解相機的設定、攝影的構圖以及鏡頭的運動等相關知識,而雲台手則需要了解飛行器的性能、電池的續航及速度的控制等信息。對於設備有全面的了解後,我們就需要勤加練習,而在航拍攝影中一般會用到如下拍攝技巧。

一、直線飛行:

在GPS模式下,直線飛行和定點懸停變成了非常簡單的“技巧”。但直線也有多種拍攝方法,如:

1、直線向前飛,鏡頭向前:

這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一般拍攝海岸線、沙漠、山脊、筆直的道路等等也多用這種手法。畫面中鏡頭向前移動,也可從地面慢慢抬頭望向遠處,鏡頭一氣呵成。

2、直線向前飛,鏡頭俯瞰:

正俯的鏡頭常用於拍攝城市、森林,特別是一條筆直的路、一排整齊的車輛,樹,房子等等。直線向前飛,鏡頭俯瞰,根據高度速度拍攝物不同,以體現規模數量及整齊度。

3、直線向後飛,鏡頭後退:

4、橫向飛行,鏡頭平視:

用這種手法拍攝城市,特別是用了中長焦鏡頭後,有種城市森林的感覺,另一種是像在軌道上橫向移動拍攝一樣,漸漸移開前景出現背景。

5、垂直上下飛行,鏡頭平視或俯仰:

有種坐電梯的感覺,垂直向上有一種向上的力量感,適合逆光拍攝高大的建築。飛行器垂直上升,鏡頭俯拍,這種快速拉升的動作鏡頭從局部迅速擴張至大全景,這一招還可以加上轉圈動作,邊轉邊拉升,視覺效果都非常震撼。

二、斜線飛行:

斜線飛行最常用的技巧是“掠過”,但是又分為如下幾種情況:

1、斜向下飛行,鏡頭向前:飛機從高處斜向下飛向一幢建築物。

2、斜向上飛行,掠過前景,鏡頭向前飛機向上:簡單說也可以叫“拉升”,這一招好萊塢和印度電影常用,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3、斜向上對著目標飛行,掠過時掉頭俯拍,最經典是《碟中諜4》中的一個鏡頭。

4、斜向下後退飛行,掠過前景,鏡頭後退,相當於反向掠過,從大全景邊降邊後退,掠過前景出現主體。往往用在影片的開頭,鏡頭從一個大環境慢慢轉到一個個體。但是,一般說拉升容易下降難,下降如果速度過快很容易引起炸機,有風的情況下更要小心,多軸飛行器一般下降速度在2米/秒以下是比較安全的。

三、定點懸停:

如今的飛控很容易實現定點懸停,像大疆入門級飛控NAZA 在無風的情況下在空中基本可以定住不動。定點最適合拍攝照片,有一些大場面的視頻如城市全貌、大瀑布等也可以用這個手法拍攝。飛行器和鏡頭角度都固定不動,正俯適合拍拍有幾何形狀的建築物,或者拍攝體育場的賽事活動。

飛行器或者攝影機雲台定點轉圈俯拍:美國電影常用,多用於拍攝建築、森林、道路、懸崖、瀑布、廟宇、殿堂、車站等等。

四、跟隨拍攝:

如同斯坦尼康跟拍,但航拍的優勢是不受空間的限制,可以在高度和角度允許的情況下自由飛行拍攝,跟拍可以在後面、前面和側面,常常用於拍攝極限運動如賽車、滑雪、沖浪等等,還有一些動作電影也用的較多。另外我們經常看到美國大片中警察抓人的現場航拍,也都是跟拍。《速度與激情5》中有一段低空跟拍車隊的長鏡頭。

五、定點繞飛:

又稱刷鍋,以一個主題為中心點,飛行器圍著它轉圈拍攝。對於一些孤立的主體最適合用這一招了,如今用多軸飛行器刷鍋拍攝也不是一個很難的'技巧了,特別是在GPS模式下轉一個正圓並不難。但是,有風的情況下會有些困難,飛行器在順風和逆風兩個面會有高度的變化,順風面會升高,逆風面會下降,比較難控制。另外還要注意,在拍攝關於宗教相關的佛塔等,需要注意的是轉圈的方向,比如一般佛教應該順時針轉圈。

而定點繞飛常用的拍攝手法有平行高度轉圈和俯拍轉圈,平行高度轉圈時飛行器與拍攝主體的高度一致,更能突出拍攝對象,而俯拍轉圈飛行器比被拍攝物高,要表現一個人孤獨可以用這一招,但速度應該慢一些。

六、航線繞行:

繞行航線往往會走一些非常優美的曲線,沒有明確的拍攝目標,像是在散漫地散步,拍攝出來的鏡頭比較自然。

注意事項:

1、安全,絕對的第一,再NB的操控和鏡頭,砸到人炸了機,哈哈哈...

2、抵制“黑飛”,不能在軍事管理區、機場等空管區飛行,遠離人群,在取得拍攝許可後再進行作業。我曾目睹過禁飛期內玩機被警察叔叔沒收東西並帶走關押的,你懂的...

3、要多學理論,理論越精通,飛行技術就會越精進,飛行中就會越精明。

4、僥幸心理永遠是安全的大敵。缺乏常識和一瞬間的過失是飛行安全的最大威脅。飛行必須講求萬無一失,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不要去實踐,試一試的心理就是冒險,而冒險的失敗概率最高!

5、為了保證安全,必須經常對飛機的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多進行相互交流,多進行事故解剖。

6、凡飛行,都要使自己處於最佳狀態,了解自己的身體、精力、情緒與感覺,只要身體勉強、睡眠不足、比較疲倦、情緒低沉、感覺不妙、壓力過大,都有可能導致操作失誤,釀下大禍。

7、低高度飛行時,必須多注意對外觀察,一定要注意行人,這可是出過人命的!!!

8、長時間停飛之後的首次飛行一定要堅持慢一點、穩一點、細一點、全一點。

9、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感覺,不要自視經驗豐富,更不要過於自信。

10、多飛多練,多積累經驗。日積月累,百煉成鋼。

11、在日常的練習中,還要主動去了解飛機,學會維護、維修,才能做到出現問題現場就能解決。

13、飛行來不得半點疏忽大意,常備一些應急處置方法。

14、飛行過程中什麼時候都不要高枕無憂,防止降落後的鬆懈麻痹,降落後螺旋槳沒熄火。

15、要想確保一直平安,就要確保飛每一架次的安全。

16、以輕率、輕視的態度對待非常嚴肅的飛行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

17、飛得開心固然重要,但保證安全更重要,今天沒有飛爽還有明天,但沒有保證安全飛行就沒有美好的明天了。

18、不要酒後飛行,你懂的……

19、電動飛機飛完後一定要及時拔掉電池。

20、飛行中感覺飛機不正常,立刻及時降落檢查,不要過於自信。

;

❹ 影視製作的航拍要求

影視製作的航拍要求

現在大部分媒體及電影台,都是以入門至中級航拍機作主要的航拍器材,那麼影視製作的航拍要求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1. 攝影器材的安全考量

基本上,四軸機可說是一件先天上不太安全的產品,原因是只要其中一軸出現故障,整台航拍機便會掉下來。 因此,雖然我們可以DIY 自組一台巨型的四軸機來負載放大型攝影器材,但考慮到攝影器材的安全,採用六軸或八軸機來進行影視製作,會是較穩妥的方案。

為什麼要考慮到攝影器材的安全呢? 電影製作所用的攝影器材,單是鏡頭便價值幾十萬元;假如在拍攝期間航拍機失控墜落,便會造成極大的金錢損失。 因此,用於影視製作的航拍機,安全系數要求非常高。 不過,就算使用DJI S900 或S1000 等專業級多軸機,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仍有機會出現以下問題:

①電池突然失靈,引致航拍機失控掉下來;

②GPS 定位器接收不良或失靈,這時候便需要改為手動操作航拍機,如不幸失聯的話,則沒法回航;

③慣性測量單元(IMU) 因環境太復雜而突然當機,導試致航拍機失控墜落;

④飛行器DIY 組裝錯誤,試飛測試時已失控直墮地面

2. 相機選擇的考量

目前入門至中階級航拍機的`照片拍攝解析度大都為1,200 萬像素左右,對需要製作戶外大型廣告牌的客戶來說,如此解析度根本未能達標。

目前客戶起碼要求2,000 萬像素、甚或以多張2,000 萬像素相片拼合成大型的廣告影像。 其次,感光元件的最低要求是35mm 全片幅規格,這樣不但可滿足到客戶對影像細節的要求,還可在低光環境拍攝時,降低影像雜訊。 現時一般廣告客戶可能希望拍攝相片時使用Canon EOS 5D Mark III ,攝錄4K影片時則使用Panasonic GH4或Sony A7S II 。

3. 鏡頭搭配的考量

目前來說雖然DJI Inspire 1 PRO / RAW和Inspire 2已可以配搭不同的鏡頭進行航拍,但是可支援的鏡頭非常有限,所以當客戶想用魚眼鏡頭、長距鏡頭、或變焦鏡頭拍攝特殊畫面,還是需要動用專業級航拍機。 目前除DJI Matrice 600或M600 Pro外,其他專業級機種大都需要指定雲台配合指定相機及指定鏡頭,始可正常運作。

4. 運鏡和對焦的考量

目前以DJI Phantom 或Inspire 1 系列都無法做到360 度無極限旋轉運鏡,如客戶要求一些比較高的轉動運鏡,非一般航拍機所能應付。

當使用到大光圈鏡頭時,很多時會用上淺景深手法去表現主體,但無人機飛行時焦點卻要不停變動,一般雲台根本沒有相關配件可配合追焦系統;如無人機飛至500 米以外距離,一般地面上使用的無線追焦系統也沒辦法在此距離進行操控。

5. 組裝與維修時間的考量

以往專業級航拍機都要由航拍師基於飛行平台自行動手組裝。 以DJI S900 和S1000 為例,建構過程已不簡單,而且組裝連測試最快也要用上6 至8 小時。 因此,航拍師需要一台更易於組裝的一體型專業機,以減省組裝及維修時間。

6. 組裝成本的考量

其實,要達到以上的5 項要求,外國也有不少品牌產品可以辦到,但整套價格動輒逾20 萬元,而且技術支援也是一個難題,一旦機件有任何故障,便要寄回外國原廠進行維修,需時甚久,期間如遇有客戶提出航拍要求,便可能會錯失機會了。

專業級航拍機的規格要求

基於以上的考量,怎麼才算是可勝任影視製作的專業級航拍機呢? 基本上,只要符合以下8 點的規格要求,便可視作為可應用於影視製作的專業級航拍機:

①可負載總重量在4 公斤以上的攝影器材(相機連鏡頭及電池)升空;

②可供自由掛載不同類型的攝錄機及鏡頭;

③六軸或以上的旋翼結構;

④雙重或多重冗餘GPS 定位器;

⑤雙重或多重冗餘IMU 慣性測量單元;

⑥雙重或多重電力供應系統

⑦支援1 公里或以上的高清圖傳系統

⑧支援無線追焦系統


;

❺ 電影中那些又用搖臂又用航拍的長鏡頭是怎麼拍出來的

顧名思義,是根據需要用兩種以上的器材設備,

搖臂

分攝影師站吊籃拍攝和無人上吊籃將攝影機固定在吊籃上拍攝。

航拍分幾種,無人機遙控拍攝和用直升機有人拍攝,一般是進行低空拍攝。廣域地貌的高空拍攝用螺旋槳飛機或噴氣飛機分外掛攝像機遙控拍攝或機內透過舷窗進行拍攝。

想把搖臂拍攝和航拍組合和到連續畫面,需要後期剪輯來完成。隨著科技進步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為使地面拍攝與航空拍攝的畫面無痕鏈接和渲染效果現在都用電腦合成剪輯了。

我的回答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

❻ 電影航拍 高空是怎麼拍攝 拍的

電影行唄,高空是怎麼拍攝的?然後當然是有那一種啊,叼個雞然後叼著人。

❼ 影視製作無人機跟隨拍攝技巧

影視製作無人機跟隨拍攝技巧

導演不能上天,無人機能,下面是影視製作無人機跟隨拍攝技巧,為大家提供參考。

一.尋找前景

尋找合適的景物作為前景有幾個好處:

1.烘托拍攝氛圍

2.藉助前景的變化,讓鏡頭看起來更加動感,有節奏。

航拍這類鏡頭前,首先需要提前確定焦點,其次是合適的構圖。一切准備完畢,後面主要靠飛手飛出這個畫面了。

二.對沖鏡頭

如何體現速度和沖擊力,「對沖鏡頭」是最好的選擇。顧名思義,對沖,只是飛行器和運動主體同時加速,相向飛行。穿越汽車、自行車、快艇等等,這樣的拍攝最大的難度在於飛手如何判斷飛行器與拍攝主體的距離,以及氣流的影像。

航拍這類畫面,需要飛行器距離主體十分近,通常飛行器與被拍攝物體擦身而過時,只有幾厘米的高度。

三.如何拍出速度感?

一般的多軸飛行器最高速度在45km/小時,如果我們用多軸拍攝追車,結果會很慘。一方面如果汽車加速,飛行器追不上;另一方面,如果汽車減速,又拍不出來真實感。

我們通常的做法有兩種。

1.貼地飛行:這是為了通過地面增加前景的變化速度,提升感官的速度感。

2.使用中、長焦鏡頭。

四.大景快&小景慢

大景別的航拍需要飛行器以較快的速度飛行。大景別的航拍由於沒有前景物體,畫面中遠處的建築或是山川與飛行器距離又比較遠,所以飛行器慢速飛行時,畫面中很難看出畫面中的景象在發生相對運動。

慢速航拍這類的鏡頭,效果看起來更像一張照片。只有當飛行器快速飛行時,才能在一個短暫的航拍鏡頭中讓觀眾看到這是一個運動畫面。

小景別的航拍與大景別相反。小景別航拍中,被拍攝物體在畫面中的比重較大,過快的速度會讓雲台手很難把被拍攝物體保持在畫面中的理想的位置上。簡單說就是,飛機飛太快了,雲台手很難跟上要拍的對象。

通常使用的方式是,飛行器以較快的速度接近被拍攝物體;快接近被拍攝物體時飛行器減速,確保雲台手能夠跟住被拍攝物體。雖然在整個過程中,飛行器有一個減速的過程,但是由於減速的時間發生在飛行器與被拍攝物體較近的.位置,此時配拍攝物體在畫面中比重較大,在畫面中的相對運動更為明顯。所以實際看起來,觀眾並不會察覺到飛行器實際減速了。

五.逆光畫面

逆光拍攝,往往能達到不一樣的感官效果。

航拍逆光畫面需要把飛機藏進被拍攝物體的陰影中,這樣做能讓被拍攝物體在陽光的映襯下,泛出輪廓光。

不過此時時間的選擇,是拍攝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想拍攝到明、暗細節都有的保留的畫面。日出和日落前後的30分鍾,是最佳的時間。

六.提高素材利用率

電影或廣告拍攝中,航拍畫面的起幅和落幅很重要。為了提升航拍素材利用率,在大景別的航拍中,航拍起幅畫面要有3秒的平穩停頓時間,此時飛行器與雲台均保持不動;拍攝過程中,飛行器的行進、雲台方向的移動,都需要盡可能的平穩、勻速;落幅畫面和起幅一樣,通用需要3秒鍾的平穩停頓。

平穩的無抖動的素材,在影視後期製作中更容易被利用。

;

❽ 因為是一鏡到底的長鏡頭,那麼影片前三十分鍾內,如何實現航拍角度的畫面

1.航拍部分:首先,航拍找到能體現建築物宏偉形象的中間位置。懸停不動,從左至右拍攝。
2.調整好航拍高度,調整攝像頭的角度。看看攝像頭最好能拍到天空的一半。然後航拍轉到建築物最左側,從左至右,拍攝一圈,每張圖片重合的至少要達到30%。
3.現在往下調整攝像頭的角度,還是要拍攝一圈,上下調節,調整攝像頭角度和原來拍攝到天空一半的那個照片重合要達到30%以上。
4.總之拍攝照片重合度高一點總沒錯。
5.後期處理:拿到照片之後,打開ps,文件——自動——Photomerge導入圖片,默認進行合成,用CameraRaw濾鏡調下色。

❾ 航拍是怎樣的拍攝手法

航拍是指用直升機,固定翼飛機或超輕型飛機在空中飛行過程中對實景實物,根據不同的高度、角度、多方位進行攝影,攝像。

航拍,可以無人機航拍,也可以乘坐飛機拍攝;二者各有優勢,前者可以隨意確定拍攝視角;後者可以擁有高清像素拍攝。但不論是什麼拍攝方式,航拍者的前期功課、專業程度、創意構思才是最重要的。

高空俯瞰,大地的顏色豐富多彩,可以構成一幅幅極為豐富的畫面,大地、河流、道路、房屋以及山坡房屋,都是經典的構圖元素。當然,時機的選擇也極為重要,比如,日出、日落、閃電雷鳴抑或暴雨驟至、龍卷風等奇觀,需要構圖好之後,還要選擇對的時機。

夜景和雪景,如果單純的拍攝就顯得單調、乏味;但是把夜景的構圖、清晨瞬間不同色彩的結合,卻能拍攝出一幅幅奇特的大片。喜歡拍攝、特別是喜歡高空拍攝的朋友,就要經常、精心選擇地點了

經常出門在外,對奇特的風景必然都會記錄在心裡,然後以自己的方式進行特殊的拍攝,從而造就大片。當然,航拍也要遵守當地的民俗、法律規定,而不能一味的為了拍照而不擇手段,以便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9)電影航拍是怎麼拍的擴展閱讀:

六個航拍手法

1、直飛

直飛是最簡單常用的航拍方法,拍攝諸如海岸線,公路,城市,街景是個不錯的選擇。通常飛行器在一定高度固定好鏡頭的角度,然後保持直線飛行就行了。根據鏡頭角度分為平視直飛,俯視(0~90°之間)直飛,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飛行高度和前進路線,並可留有一定前景。

這樣飛行過程中鏡頭會不斷呈現出畫面和細節的變化,或者為了體現拍攝規模,數量也可應用此法,如果前景還是個狹窄空間,直飛穿越後會呈現出開闊的畫面,會給人一豁然開朗的感覺。

2、後退倒飛

後退倒飛其實就是直飛的倒飛手法,可根據鏡頭角度分為平視倒飛,俯視(0~90°之間)倒飛,因為是倒飛的原因,前景是不斷的出現在觀眾面前,如果有多層次鏡頭,航拍鏡頭倒飛堪稱絕佳選擇,選擇倒飛就像人在倒走,後面是盲區,所以一定要注意後面障礙物。

後退倒飛時,動作也可以組合多變,比如邊倒飛邊拉升,這樣逐漸體現大場景的寬度和高度,這種有近及遠的畫面變化感也很吸引人

3、飛越

飛越是個航拍進階的技巧也是個常用的拍攝手法。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直飛逐步拉升飛越,飛行器以較低高度直飛,鏡頭固定角度,接近目標主體過程中逐步拉升飛行器高度,並緊貼目標上空飛越。

第二種,直飛逐步拉升飛越後俯視,這個技巧比上一個技巧多了一個鏡頭動作,操作難度也提升些。

4、抬頭

抬頭是在飛行過程中逐漸調整攝像角度,從受局限的俯視過渡到開闊的視角。在水面和草地上飛是常見的畫面,這個畫面開始的時候,俯視水面和地面,然後逐步鏡頭抬起。

以一種未知的受限的視覺,過渡到壯闊的前景展現在眼前,也是一種讓人豁然開朗的感覺,抬頭時飛行方向也可以多變,可以原地懸停,可以向前直飛,也可以倒飛等等,航拍鏡頭語言就更加豐富。

5、拉升下降

升降也是常用的航拍鏡頭語言,視野從低空到高空,或者從高空到低空。可以分為常規升降和俯視升降,常規升降鏡頭向前,鏡頭也可以向下,飛行器垂直的拉升或者下降高度,用的比較多的是拉升的鏡頭,比如俯視拉升。

俯視拉升是鏡頭完全垂直向下,這個視角從天空俯瞰地上的萬物,別有一番感覺,這個動作又被稱為上帝的視角。俯視拉升隨高度的增加,視野從局部迅速擴張至全景,突顯以小見大的畫面效果,俯視下降則反之。

如果在俯視拉升時加上旋轉,邊旋轉邊拉升,可以使畫面更吸引人,這個動作對美國手而言比較簡單,只需操作左手一個桿就可以做到。

6、側飛

側飛也就是側向飛行,斜線飛行,從目標一側飛向另外一側。一般飛行器如果靠近目標的話畫面遮擋會比較多,側飛過目標畫面漸漸移開前景出現背景,這是常見的拍攝手法,離目標較遠,畫面張力會稍弱些,也常用於追蹤物體的拍攝。

例如運動中的汽車,這是很多汽車廣告航拍常用的手法,或者拍攝城市一定在高樓林立的視覺變化,另外側飛也可以俯視側飛,或者帶角度的俯視側飛。

❿ 航拍方法技巧流程

航拍方法技巧流程

測繪無人機可進行解析度為0.05米的全覆蓋航拍,選取地面控制點進行正射糾正,提高影像的幾何精度,增強可解譯性,並製作現勢性強、精度高且定位準確的1:1000比例尺的正射影像圖。那麼,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航拍方法技巧流程,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1.垂直飛升運鏡法

在起飛前把鏡頭調校至垂直90 度向下的狀態。啟動錄影後,即操控無人機一氣呵成地快速起飛升高,這可令畫面由模糊的地面變成清晰的廣角畫面,速度感由快而慢。如此的垂直起飛運鏡手法,能快速地由(幾乎)無畫面突變至清晰畫面,視覺效果非常戲劇化。空拍的飛升速度其實不需要很高,但切記升空動作要一氣呵成,如能在帶有大型圖案的地面上起飛,視覺效果更佳。

2. 原地旋轉運鏡法

起飛至所需的拍攝高度後,調控鏡頭垂直向下拍攝。啟動錄影後,左手橫向推桿令無人機定點自轉拍攝,畫面會看到旋轉效果。這運鏡法的本意不是要拍到清晰影像,而是一開始就採取具特殊風格的拍攝手法,呈現迷惑、混亂的視覺效果。惟切記無人機旋轉的`速度千萬不要太快,起碼要讓觀眾看到所拍景物的大概樣子。如要置入人像或其他拍攝主體,便以此作圓心進行旋轉飛行。

3. 後飛廣角運鏡法

這是一種常見的空拍運鏡手法。起飛後,可先定高,再把鏡頭調至向著航拍玩家的方向,拍攝角度則可微微向下 (約 30 度左右)。啟動錄影後,以中速或高速,升高並向後飛行,把無人機快速地飛離自己。如此一來,畫面上便會見到構圖由人像近鏡逐漸變成廣角拍攝的效果。不少人在使用空拍運鏡法時還會加上推送的動作,令視覺上看來像是把無人機推出去一樣。

4. 異速前飛運鏡法

嚴格來說,這說不上是運鏡手法,根本上只是操控無人機平飛前進空拍。起飛後,先飛到所需的拍攝高度,鏡頭角度可 調至水平或微微向下(約 10至 20 度)。啟動錄影後,空拍機平飛前進即成。當中的蹺妙是,空拍玩家可不斷改變飛行速度,以營造不一樣的畫面觀感。一般來說,想拍攝風景或建築物細節時,可以較慢的速度前進;如在海面上飛航,則可在較低的高度作高速飛行,以帶來強烈的速度感。另外,飛行的高度愈高,飛行速度看起來會愈慢,因此空拍效果應以圖傳預覽為准,不必過於執著飛行數據上所顯示的速度。

5. 橫飛擺鏡拍攝法

無假日由前飛改為橫飛,期間機身作輕微旋轉,便可達至擺鏡(Pan)的效果。航拍玩家先把無人機飛到合適的高度作構圖,建議飛高一點以拍攝較廣角的畫面,橫飛擺鏡時視覺效果較穩定,飛行速度也較易掌握。啟動錄影後,橫向飛行即成。如有特定的拍攝主體,可輕微轉動機身以校正拍攝方向。一般來說,向右橫飛則左轉,向左橫飛則右轉,機身自轉幅度千萬不要太大,這樣才可得出順滑流暢的擺鏡效果。

6. 環繞拍攝運鏡法

環繞拍攝可說是橫飛擺鏡的進化版。兩者的分別是,橫飛擺鏡要以大弧線軌跡飛行,環繞拍攝則是要圍繞中心點的主體來拍攝。其操作技巧跟橫飛擺鏡大致相同,也是先從特定高度構圖,再橫向飛行,並自轉機身校正拍攝方向。進行環繞拍攝時,機身校正的轉動幅度會較大,建議先以較大的圓形軌跡來練習環繞拍攝,熟習後才慢慢收細環繞的范圍。

7. 追蹤主體運鏡法

掌握了前六招的運鏡技巧後,航拍玩家便可試試追蹤主體拍攝的運鏡法。先選定會移動的拍攝主體,然後循直線軌跡,以均速移動尾隨之。鏡頭角度、飛行方向皆視構圖和拍攝對象而定,並無特定的操作手法。

無人機航拍方法與步驟:

1、判斷天氣條件

無人機航測,氣象條件的好壞是前提。出發航拍之前,要掌握當日天氣情況,並觀察雲層厚度、光照和空氣能見度。

2、到達起飛地點

確定天氣狀況、雲層分布情況適合航拍後,帶上無人機、彈射架、電台、電腦等相關設備趕赴航拍起飛點。起飛點通常事先進行考察,要求現場比較平坦,無電線,高層建築等,並提前確定好航拍架次及順序。

3、測定現場風速

到達現場後,測定風速。華測P700E測繪無人機可抗6級風速,適應溫度在零下20°C~60°C之間。

4、架設彈射架

為保證飛機起飛平穩,彈射架一般逆風架設。華測P700E採用一體彈射架的配置,對場地要求小,對地形適應性強,相較於其他產品的彈射繩設計更符合方便快捷的理念,同時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操作人員的安全性。

5、架設電台

電台用於地面站和無人機之間的通訊。現階段大多數測繪無人機都使用電台的方式進行無人機與地面站的數據交換,華測P700E的高頻電台可進行長達50公里的超長距離監控,保證飛機安全高效運作。

6、當天作業日誌

記錄當天風速、天氣、起降坐標等信息,留備日後數據參考和分析總結。

7、姿態角度調整

對於距離上一次起飛地點超過200km的起飛地點,需對飛機姿態、角度進行調整,以確保飛機准確通訊。無人機機體內都配備有電子羅盤,磁校準等設備來確保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的自我姿態控制,由於各地地磁情況不一,華測P700E自帶校準系統用來應對各地不同地磁情況對無人機的干擾以及安全隱患。

8、無人機放至彈射架

安裝時需檢查無人機各部件是否連接緊密,彈射架供電接線是否正確連接,電力充足。

9、手動遙控測試

將飛行模式調至手動遙控飛行狀態,測試機頭、機身、尾翼是否能按指令操作。手動遙控模式主要用於無人機起飛和降落時遇特殊情況時的應急處理。

華測p700E起飛測試現場

10、起飛前准備。

起飛前要檢查進行航拍相機與飛控系統是否連接,降落傘包處於待命狀態,與風向平行、無人員車輛走動等。

11、無人機起飛

各項准備工作完畢後,就可以起飛了。這時,操作手應持手動操作桿待命,觀察現場狀況,根據需要隨時手動調整飛機姿態及飛行高度。

12、飛行監測

這個過程主要做三個工作:

①對航高、航速、飛行軌跡的監測;

②對發動機轉速和空速、地速進行監控;

③隨時檢查照片拍攝數量。

13、無人機降落

無人機按設定路線飛行航拍完畢後,降落在指定地點。手動遙控操作手到指定地點待命,在降落現場突發大風、人員走動等情況時及時調整降落地點。

14、數據導出檢查

降落後,對照片數據及飛機整體進行檢查評估,結合貼線率和姿態角判斷是否復飛,繼續完成附近區域的航拍任務或轉場,理論上一個起降點的飛行控制范圍為300平方公里。

;
閱讀全文

與電影航拍是怎麼拍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支付寶投資電影怎麼投 瀏覽:492
如何查在電影院的觀看記錄 瀏覽:28
迷霧電影西瓜百度 瀏覽:801
機甲戰爭電影 瀏覽:355
電影散場怎麼提前知道開場 瀏覽:229
劉宇寧演的有哪些電影電視劇 瀏覽:709
微熱電影2006 瀏覽:987
夕陽日沉的時間電影 瀏覽:606
電影為什麼是他音樂 瀏覽:303
電影火車站小說圖片 瀏覽:679
南陽哪個電影院能霸屏 瀏覽:126
禁忌女孩全集電影解說 瀏覽:165
暖冬同志微電影 瀏覽:178
陳立農出演的第一部電影 瀏覽:621
哪個網站看電影網速比較快 瀏覽:657
蘇聯二戰時女兵的電影 瀏覽:801
天堂島之歌英文版的電影 瀏覽:60
演員拍電視劇和電影哪個賺錢 瀏覽:662
邵氏電影版圖片 瀏覽:307
豐富小電影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