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影訊 > 西沙海戰越南電影蔣介石怎麼說的

西沙海戰越南電影蔣介石怎麼說的

發布時間:2022-10-30 09:33:47

A. 1988年的中越海戰蔣經國說什麼了

台灣在這兩次戰爭中的態度是支持維護中國的領土完整,但不支持中共。 台灣在這兩次戰爭期間,是國民黨的蔣介石、蔣經國執政時期,那時的台灣是以中國的合法政府自居,在台灣出版的地圖上,是不承認中印邊界的麥克馬紅線。也不承認南海是越南的。...

B. 蔣支持解放軍打西沙

是的。我看資料有這樣的介紹。就不給你找了。我給你說說。當時越南從海上反擊。中國如果繞過台灣海峽的話就很費油耗時。失去戰爭的主動權與時機。於是解放軍走的是台灣海峽。結果台當時的屬於是海軍司令就請示蔣介石是否對中國艦隊。蔣輕輕的說了「你沒看到西沙吃緊嗎」,結果台方面不僅放解放軍過去了。還打開了照明燈,領航燈等為大開方便之門。蔣介石不管如何說他始終還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的。最多隻是想打回來了。沒有想過分裂的。成王敗寇。我一直還是比較喜歡老蔣

C. 越南霸佔我西沙島嶼這一次老蔣都發怒了的電視劇叫什麼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2》是長城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廣播電視台聯合出品的年代劇,由劉光、王響偉聯合執導,唐國強、孫維民主演,於2012年10月17日首播。

D. 中國西沙海戰的具體情況。

過程簡述:1974年1月18日,越南政府不顧中國一再警告,派兵侵佔中國西沙永樂群島,並與守島民兵發生沖突。從而展開了西沙海戰的序幕。
南沙海軍火速支援,無奈越南艦隊噸位和火力都有絕對優勢,雖然中國海軍浴血奮戰,但是漸漸力不能支。緊要關頭,中央火速調動東海艦隊支援。然而,東海艦隊必然要通過台灣國民黨海軍封鎖的台灣海峽,如何安全通過,成為了中國海軍的一個難題。
中國人民海軍通過台灣海峽的消息很快被台灣國民黨得知,當台灣海軍司令唐x林向蔣介石請示如何應對時,蔣介石說了他一生中最閃光的一句話:「你不知道西沙吃緊嗎?」畢竟蔣介石明白,國共之爭屬內斗,在外地入侵的時刻,中國人還是會團結一致的。唐x林欲領命而去,蔣介石又指示說:「你們要一路護航,保證艦隊安然通過。還有準備補給船,給前線送給養。」
結果,出乎東海艦隊意料。國民黨海軍不但大開綠燈放東海艦隊過海峽,而且一路護航,保證了艦隊的安全。此外,幾十艘台灣補給船開赴西沙前線,為前線的解放軍戰士運送食物和淡水。
1月20日,東海艦隊如期抵達前線,雙方兵力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海軍形成絕對優勢,將入侵越軍幾乎全部殲滅。
西沙海戰是中國海軍戰史上最光輝的一戰,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國共精誠合作的結果。而蔣介石在此事件中的表現讓人感動,也讓我們對他有了一個全新的評價。

E. 蔣介石做過什麼好的事跡

蔣介石有自己的勇氣、精力和領袖品質,他不僅是一個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從希臘 悲劇的意義上講,他也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他的悲劇是他個人造成的。 蔣介石屬於那種少見的、非同小可的人物:這種人的勇氣、工作能力、個人意志及其精 力——全部耐力——是一般人所想像不到的。這種人對他們的時代和後世的不同影響取決於 他們從事活動的政治背景、他們所繼承的歷史遺產以及他們國家的大小、國力或重要性。 我們大家今天還受到列寧和斯大林的影響。希特勒曾給他那一代人帶來過巨大的災難。 丘吉爾由於打敗希特勒這一貢獻使他在未來的歲月里留下了烙印。佛朗哥和鐵托改變了他們 國家的面貌,就象穆斯塔法·基馬爾從前改變了一代人一樣。 歷史的偶然使蔣介石不得不和另一個更加獨特的人物—— 毛澤東共同統治中國並在這個國家裡決一雌雄,這是蔣介石的不幸。 這也就是說,蔣介石缺少那些將軍和政治家流芳百世的先決條件——運氣。 他的運氣糟糕透頂,同樣,他的錯誤也的確是不可估量的。 由於蔣介石就是蔣介石,因此他做什麼都要做得徹徹底底。 按男人、軍人、作家和思想導師、政治家和領袖等不同身份對蔣介石進行研究是毫無意 義的(就象不能這樣研究戴高樂一樣)。動機、失敗和成就復雜地交織在一起,令人難分難 解。 蔣介石無疑將以一個「失去中國的人」的面目出現在歷史中,而我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 就是要敘述這個重大失敗的背景,以便尋找其原因。 事實上,我在敘述過程中就特別強調了蔣介石所犯的疏忽和失職所造成的錯誤,我也指 出了圍繞著他的種種不幸,不管這些不幸是否影響到他避免錯誤的努力。現在,若把所有這 些因素都加以考慮也許是有用處的。 蔣介石所犯的大部分錯誤也許是由於他的性格和思想上潛在缺點、以及幼年時期受教育 很少的緣故。 由於教育和信仰的原因,他的思想很保守,但他卻認為他自己是個革命者,而革命的含 義包含很重要的幾個方面: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外國在華特權;通過重新樹立對傳統和儒家 思想的尊敬來恢復中國在世界上的應有地位。 盡管他也有社會理想,但與其他目標相比,這些理想被置於次要地位。 他擅於挑動一個人或一派人反對另一個人或另一派人,但他的觀點是狹隘的軍事觀點。 他企圖依靠強力來實現他的權威,他對付反叛者的辦法是懲6 皇歉腦臁T謁 蠢矗 畲? 的罪行莫過於不忠。在他的性格中存在著三處矛盾,其中之一是雖然他能夠對敵手殘忍地進 行報復,並常常採用立即審訊及處決的辦法,但他缺少徹底地成為一個令人難忘的暴君所具 有的那種殘酷的性格。 蔣介石的頭腦過於簡單。從宣傳角度講,這種簡單化是有意義的,但從政治決策角度來 講,過於簡單化就是缺少創見性。 在20年代,蔣介石曾有一段時間把中國共產黨叫做「傀儡」,但在共產黨自我證明他 們獨立於莫斯科之後的很長時間,甚至是在60年代中蘇大決裂以後的時間里,他仍然這樣 稱呼他們。 一個假的標簽會很快破壞貼標簽者的信譽,看來蔣介石對這種問題缺乏認識。 蔣介石用懲罰或將予以懲罰的警告來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和培養人們對他的忠誠,出於 這種想法。他不允許任何不願執行其命令的事出現,並且一定要使他的政策得到忠實的貫 徹。 他曾表示,這樣就足夠了。如果發現他的命令沒有得到執行,他就會大發雷霆,下令槍 斃一兩個或者進行討伐。但是並沒有群眾機構來確定政策對人民的影響是否已達到了預期效 果,也許在這一點上和毛澤東明顯地不同。 另一方面,在意識形態上,毛澤東無疑也佔了上風。 深入地研究過這本書的人都不會認為我是一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崇拜者;但是馬克思主 義作為反宗教的力量;列寧主義作為革命的策略,卻是不容否認的。 毛澤東看到了接受馬列主義的可能性,並使之適應中國這個農民占絕大多數的國家的實 際情況。他還利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中國知識分子的潛在吸引力,而這些知識分子已經喪 失了他們的根基。 相比之下,蔣介石和國民黨卻疏遠知識階層,使他們無路可走,只有靠攏毛澤東和中國 共產黨。 正是孫中山,不是蔣介石,接受蘇聯代表如鮑羅廷的建議,按照共產黨的路線改組國民 黨。 蔣介石很欣賞從他開始的一切權力自上而下的等級結構。 但是,毛澤東贏得了農民,而蔣介石卻聽信地主殘酷地對待農民,而且很久沒有解決土 地改革的問題。

F. 中越西沙島戰役是怎麼回事

西沙海戰是1974年1月,中國海軍南海艦隊與陸軍分隊、民兵協同,對入侵西沙永樂群島海域的南越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這是一場維護中國領土和領海主權的正義斗爭,也是1949年後中國海軍艦艇第一次同異國海軍作戰。這場海戰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對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戰略態勢卻影響深遠,足以永垂史冊。而且這場海戰本身堪稱世界海軍史上的奇跡。

西沙群島是中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中的一大群島,位於海南島東南約330公里的海域中,由相距42海里的宣德、永樂兩個島群組成,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其中宣德群島的永興島面積最大,為西沙的主島。西沙群島自漢武帝時代起就是中國的領土,各朝各代均加以開發經營,自宋代後還派遣水師定期巡視。

永樂群島由珊瑚島、甘泉島、金銀島、琛航島、廣金島、晉卿島、全富島、鴨公島環繞成一個馬蹄形的礁盤,礁盤環繞著一個方圓100平方公里的瀉湖。

但從50年代後半期,南越當局開始覬覦中國南海諸島的西沙群島、西沙群島兩大群島。從1956年5月26日起,就公然提出領土要求。從1956年至1958年先後侵佔了永樂群島的珊瑚、甘泉、琛航和金銀4島,後除了繼續占據珊瑚島外先後撤離侵佔其餘三島的部隊。

1959年2月22日,南越海軍HQ225號炮艇侵入西沙,使用武力劫走中國漁船5艘,漁民69人。為維護西沙主權,中國政府決定由海軍南海艦隊組織西沙巡邏編隊,1959年3月17日,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榆林基地政委袁意奮、快艇11支隊支隊長王發明率南寧號護衛艦172艦和瀘州號獵潛艇153艇首次赴西沙宣德海區巡邏。

很長的!你可以去原文看看,很詳細!過癮。

G. 西沙海戰時艦隊通過台灣海峽時老蔣什麼態度

採取了默認的態度,因為西沙海戰涉及民族大義,如果對解放軍的海軍艦隊編隊進行攔截或攻擊,會使得其處於民族罪人的境地.

H. 西沙海戰:一場由兩代最高領導人,一位開國元帥參與的「小」戰役

導語:

西沙海戰,全稱為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是197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與越南,准確的是 南越海軍 艦隊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海戰發生在中國南海西沙群島, 既是新中國成立後海軍第一次對外作戰,也是毛主席生前決定打的最後一場仗。

從規模上來看,西沙海戰甚至小到不能被稱為一場戰爭,但是就這么一場毫不起眼的「小」戰役,卻 是毛主席親自決定,鄧小平和葉劍英具體負責,許世友指揮下打的。

那麼西沙海戰究竟有何特殊之處,需要新中國兩代最高領導人,一位元帥,一位開國上將這么豪華的陣容參與呢?又對後世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

1973年1月27日,美國簽署《關於在越南戰爭結束、恢復和平的決定》,代表著歷時數年之久的越戰即將終結,南越政權雖然還在和北越抗衡,但沒有了美國的支持,越南統一隻是時間的問題。

到了1974年,南越政權在越南本土的戰局中已經全面告負 ,卻在此時主動入侵我國南海西沙群島,挑起了戰爭。

那麼為何南越政府要在本來就對自己不利的局面下,又招惹中國這個強敵呢,難不成他們是瘋了?

實際上,南越政權之所以在1974年入侵中國的西沙群島,正是其不甘於被北越統一的最後一搏。

事情的症結,其實得從1968年說起,當時,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出了一份勘察報告,這份報告里指出,中國南海范圍內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引起了周邊諸國的覬覦。

其後,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引發了全球石油危機 。在這種背景之下,中國南海的巨量油氣資源,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南越政權在這個時候侵略中國西沙群島,其實就是為了轉移國內視線,同時試圖以油氣資源,將美國重新拉入戰場,從而改變自己在越南戰爭中不利的局面妄想之舉。

但是,一來當時的開采技術還不夠成熟,南海雖然油氣資源豐富,但短時間內沒法大規模的開采,而美國經濟又因為越戰陷入低谷,當時的美國政府急於擺脫當前的困境,對這種長線布局的事情不感興趣。

二來當時美國反戰情緒強烈,就算美國政府想吃這塊誘餌,國內民眾也不會答應剛剛擺脫越戰的美國,重新捲入一場可能發生的,與中國的沖突之中。

在這種局面之下, 西沙海戰就變成了中國海軍與南越海軍之間的戰爭。但是,別看南越只是一個小國,當時的海軍艦艇卻比中國還強大,這也是他們敢於火中取栗的原因所在。

那麼,中國人民海軍,又是如何以弱勝強,取得西沙海戰的勝利的呢?

中國人從不主動尋求戰爭,但總有一些不長眼的國家將這種熱愛和平當成是恐懼戰爭,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以及西沙海戰和其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都是這種情況下爆發的。

當南越海軍侵佔我西沙群島的時候,打不打,怎麼打的問題,就擺在了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面前。按照一般人理解,西沙群島遠離大陸,對當時的中國經濟影響也不大,再者中國海軍的力量也不如南越,似乎應該採取更穩妥的方式應對。

但毛主席不是一般人,他看到的事情,永遠不是當下,而是幾十年甚至百年之後。不說西沙群島本來就是中國領土, 僅從利益的角度來看,南海豐富的油氣資源,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資源嚴重不足的國家的未來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越南戰爭進入尾聲,統一已經是近在眼前的事情,如果坐視南越佔領西沙群島,那麼後來統一的越南勢必要繼承這種佔領,而一個統一的,有著蘇聯在背後支持的越南,勢必要更加難以對付。

換句話說, 西沙海戰在南越政權還存在的時候打,那麼就只是中國與南越這么一個小國的戰爭,而一旦越南統一後再打 留給後人的肯定是一個大麻煩。

這顯然不是毛主席的作風,「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毛主席晚年一直「左」,實際上就是一種老父親的心態,他恨不得把中國所有的問題和隱患,都在自己手上給解決了,怎麼可能把這么一個關繫到中華民族未來的大麻煩,留給後人呢?

所以在明知道中國海軍不如人家裝備精良的環境下,毛主席堅決的做出了打的決定。並且讓鄧小平和葉劍英這兩位共和國的元老在中央負責,許世友這個親信大將親自指揮,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將西沙群島奪回來。

這場戰爭之中,僅從軍艦的大小上來看,中國是明顯吃虧的。南越出動的李超傑號,陳平重號軍艦,都是標准排水量2040噸的大艦,而中國參展的四艘戰艦加起來,才1700多噸的排水量,加上潛艇什麼的,總共才2500多噸,而南越艦隊總噸位達到5900多噸。

然而,總 排水量是中國兩倍還多的南越艦隊,實際上是空有其表,噸位雖大,火力還不如中國的小艦。

同時,中國海軍將士的大無畏精神,也是西沙海戰勝利的重要因素。 當時我軍參戰的389艦受傷,幾乎要沉沒, 艦長直接下令撞擊敵艦,生生把一場現代海軍作戰打出了復古風。

雙方軍艦靠近的時候,中國海軍戰士直接拿手榴彈往對方軍艦上扔,甚至用來攻擊坦克的反坦克火箭筒都派上了用場。南越海軍都被打懵了,海上作戰怎麼還有這種操作?以至於戰後他們一直以為攻擊他們的反坦克火箭筒,是中國人的導彈。

就這樣,中國海軍以弱勢裝備,打贏了這場規模雖小,但意義深遠的戰爭,奪回了被南越海軍侵佔的珊瑚島,甘泉島金銀兩島,保衛了國家主權。

事實證明,毛主席的遠見卓識,對國際局勢的把握,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在西沙海戰之中,越南海軍曾數次向美國求援,然而當時陷入冷戰不利局面,急需要拉攏中國的美國保持了沉默,確保了中國西沙海戰的勝利。

很有意思的是,這場戰爭還體現出了中國古人一句名言:「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

在西沙海戰開始以前,實際上中國與北越都是共產主義國家,而當時台灣省的蔣介石和南越都是反共的。 但戰爭之後,雙方的態度卻截然相反。蔣介石宣布申明說西沙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實際上是支持了這場戰爭的中國立場。

而同屬於共產主義陣營的北越,卻申明說領土問題應該談判解決,實際上是站在了南越一邊。

只能說,打斷骨頭連著筋,至少蔣介石那一代的台灣省,在主權問題上,與大陸是一條心的。

西沙海戰的勝利,在當時看來意義遠沒有現在重要,毛主席這一招看似「閑棋」的布置,對於當下中國的南海戰略,可謂是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如果沒有當時那場戰爭,中國雖然富強起來了,但在國際格局日漸復雜的現而今,想要再將觸角伸到南海,要付出的代價肯定比那時更大。而且這不光是代價的事情,還有一個搶佔先機的問題。有些機會,錯過了再想遇到,就很難了。

74年西沙海戰的勝利,不僅讓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搶佔了先機,更重要的是真正在該地區站穩了腳跟,不僅保護了西沙群島的固有領土,在其後的南海諸島與其他國家的紛爭上,也有了更靠前的戰略支點,這種戰略意義,是任何代價都不能比擬的。

如果在近現代世界 歷史 上,要評選前三位最具戰略眼光,同時又精擅政治微操的政治家,那麼毛主席一定在列。

1974年,距離毛主席逝世只有兩年了,當時81歲的毛主席其實已經病痛纏身,但他依然憑借傑出的政治智慧與眼光,用一場「小」戰爭,為後來的中國南海戰略,奠定了百年之基。

正如他在近現代史上一貫所做的那樣,於重重迷霧之中,改變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然而直到很多年後,世人才能理解他的遠見卓識。

如今,藉助於一帶一路戰略,中國通過南海這個窗口,邁出了自己復興路上的重要一步。正如網上所說的那樣:這盛世,如您所願!

借用網上一句話作為結尾吧:

好吧,我還是結不了尾,忍不住要說一句:毛主席萬歲!

I. 1974年西沙海戰,蔣介石直接給解放軍「讓道」真相到底如何

1973年,美軍開始逐步撤離越南戰場,戰爭勝利的天平開始逐漸向北越傾斜。然而,撤軍並不意味著美軍對越南局勢的干涉就此罷手 。 在正式撤離之前,美軍留下了當時一批最為先進的軍艦,將它們移交給了南越 ,這讓南越的海軍一度成為了當時亞洲海域較強的軍事存在。

而南越在獲取這批美軍裝備後,便開始在周邊橫行霸道,並將它的野心投注在了當時和我國交界的西沙群島—— 早在20世紀70年代,西沙群島就已經被勘探出有豐富的石油礦藏 。如果南越在當時控制西沙群島,並成功勘探石油,那麼對於南越的經濟發展,乃至越南戰爭未來的走向都尚未可知。

可我國領導向來高瞻遠矚,在南越做出進先一步的行動前,便做出了對西沙群島的防禦措施。1973年12月,隸屬於廣東水產廳管理的南海水產公司派遣出南漁402、407號漁船,前往西沙群島附近進行捕魚作業。 此番既是為了我國沿海省份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是在向世界宣告我國對西沙群島有著不容置疑的主權 。後來,為了方便捕魚作業,我國還在隸屬於西沙群島的琛航島上建設工廠、無線電台等設施,更進一步增強了我國對西沙群島的控制力。

而南越在接收了美軍的海軍軍備後,於1974年1月初才宣布 「 我們要計劃在西沙群島開採石油 」,然而當南越政權浩浩盪盪地帶著艦隊,來到西沙群島時,卻只看到了島嶼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容侵犯」 的界碑,以及在茫茫海域中格外耀眼,隨風飄揚的五星紅旗。

然而,南越方面非但無理忽視了中國的合理要求,並且隨後還派遣了2艘驅逐艦,載有27名南越士兵登上甘泉島,將中國工作人員曾插上的紅星紅旗拔下,換上南越國旗。在多次警告無果的情況下, 我國最終做出決定——對南越艦隊進行自衛反擊。

但是,對當時的我國而言,是否真的對南越進行自衛反擊的軍事行動,還是有很多疑慮的: 1972年,中美兩國剛實現了關系的正常化,如果戰爭規模擴大,也會為兩國關系的正常化增添許多新的未知數。 同時,北越和南越之間的越南統一戰爭也在持續,北越如何看待中國和當前南越之間的爭端,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此外,南越海軍在當時確實具有著一定的優勢, 部署在西沙群島的海軍軍艦總噸位高達5983噸 ,且均為美式艦炮, 而我國後來參戰的海軍噸位數僅有2530噸 —— 更為重要的是,自建國以來,我國當時還未發生過與他國進行的大規模海上自衛反擊戰。

但是,我國的領土主權完整和國家尊嚴一直是我們的原則和底線。雖然有諸多不利因素,但我國最終還是決定了: 為了西沙群島的主權,人民解放軍海軍不惜為之一戰。 1974年1月17日,我國南海艦隊派遣出271、274號等六艘軍艦,在西沙群島附近集結待命,由魏鳴森等人在西沙組成海上臨時指揮所,宣布進入戰時狀態,但在臨行之前,周總理特地囑咐: 「我們既要捍衛自己的領土完整,但同時也要避免戰爭擴大。」

而南越海軍也不甘示弱,在意識到我國軍艦在西沙群島附近集結之後,南越方面也派遣出多艘軍艦抵達西沙群島海域。1月18日晚,南越四艘軍艦和我國海軍四艘軍艦相遇發生對峙——但是,我軍當時海軍軍艦的單體噸位,要小於南越,而且當時南越的美式軍艦普遍採用的是火控系統,而我國海軍軍艦多數還在採用人力發射火炮。見我軍裝備有劣勢,南越海軍便一時產生了輕敵的心理,率先對我軍發起進攻。可是,南越海軍配備的火力是遠程艦炮,而我國則是近程的小口徑火炮,為了調整發射距離, 南越海軍浪費了很多時間,而我國海軍則咬緊南越海軍的尾巴不放,最終把南越海軍艦隊逼到了劣勢發射距離 。 在我國小口徑艦炮的齊發之下,南越海軍艦隊遭到重創,同時得到前線已經爆發戰斗的2艘中國潛艇也及時趕到,改變了當時的戰力對比,吃虧的南越艦隊只好率先撤退。

在西沙海戰取得勝利之後,我軍已經取得了在西沙海域的制海權,而當時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負責指揮作戰的許世友則下令趁機進行登陸作戰。最終在1月20日,我國解放軍在海軍艦炮的掩護下成功在甘泉島灘頭登陸,對侵佔我國領土的島上南越軍隊發動進攻, 僅僅用了10分鍾的時間南越島上的48名官兵便全部成為了我軍的俘虜,其中還有一名當時未撤走的美國顧問。

經過一系列戰斗,我國海軍擊沉南越軍艦2艘,擊傷南越軍艦3艘,擊斃、俘虜南越部隊人員近百人。自恃有「美式軍艦」的南越首次海戰,便被我國打得落花流水,於是便惱羞成怒地決定再次派遣6艘軍艦,和我國海軍進行「決戰」。同時, 南越方面還向當時駐扎在亞洲海域的美軍「第七艦隊」發出求助,表示希望和南越艦隊能夠一起加入對中國海軍的戰斗中 。

雖然中國的此番軍事行動的目的是為了捍衛國家的領土主權,並不想讓戰爭擴大,但在面對著南越方面繼續調集軍艦,並向美國第七艦隊呼救的舉措時,我國還是決定從東海艦隊中調動3艘導彈護衛艦秘密南下,支援當時和南越進行對峙的南海艦隊。但是,考慮到我國大陸同蔣介石的關系,當時從東海到南海調集艦隊一般是走巴士海峽,而不是最近距離的台灣海峽。 可在戰事緊急的情況下,毛主席最終批示「就從台灣海峽過! 」。 最終,這3艘導彈護衛艦於1月23日成功渡過台灣海峽,抵達廣東潮陽企望灣待命,改變了西沙群島中越兩國力量的對比形式,也為後來中國西沙海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當時很多人都難以置信,這3艘導彈護衛艦是如何平安駛過台灣海峽,最終改變西沙海戰走向的?近年,有網上流傳出「 是蔣介石下令,讓台灣方面艦隊給解放軍海軍讓道,並且開出航行燈為我軍指路 」 的說法,認為是蔣介石在關鍵時期的「一臂之力」,促成了西沙海戰的勝利。這種說法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其實,當時這3艘導彈護衛艦南下是我軍的「秘密行動」,在此次軍事行動前,我軍從未將這3艘導彈護衛艦的行軍路線透露給任何一方,包括台灣當局。在整個航行中,3艘導彈護衛艦也是「熄燈航行」,「電報只接不發」。因此,蔣介石提前得知我軍行動,並且下令讓海軍「退避三舍」的可能性很小。此外,開航行燈我我軍指路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 台灣海峽南口寬約400公里,北口寬約200公里,就算是蔣介石下令要「開航行燈」,對於我國艦隊而言那點微小的燈光在海上也是看不到的。

但是,在這3艘導彈護衛艦南下航行的過程中,確實在台灣海峽的烏丘以東海域遇到了國民黨方面的一支驅逐艦編隊,但是這支驅逐艦編隊並未對我國的導彈護衛艦進行攔截,而是在見到我國軍艦後主動退離,並未進行任何接觸—— 至於這支驅逐艦編隊為何退離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台灣當局對此也未做出過任何錶態。

最終,美國方面也拒絕了南越「請求第七艦隊出兵」的要求,並且對南越和我國爆發軍事摩擦「深表遺憾」。而南越見美國未做出進行軍事援助的表態,之前對我國西沙群島的蠻橫要求也就只好不了了之。最終, 西沙海戰我國以付出18名解放軍戰士生命的代價,獲取了自衛反擊戰的勝利,這場勝利,向世界宣告了我國對西沙群島擁有不可置疑的主權 。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國捍衛西沙群島事業的終點。在越南戰爭結束後,北越政權便承接了之前所有南越方面對我國西沙、南沙海域的非法領土訴求,並且多次和我國產生摩擦, 1988年,中越兩國之間的赤瓜礁海戰爆發——但這場戰役最終也是以我國的勝利而告終。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國家捍衛領土主權和民族尊嚴的決心,從未動搖,而這也是每一位中國人應有的良知。

J. 請問西沙海戰台灣當局說的那些話真的還是假的

假的。蔣介石沒有說過!只是解放軍情報做的好!偷偷的穿過台灣海峽了!

閱讀全文

與西沙海戰越南電影蔣介石怎麼說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甲戰爭電影 瀏覽:355
電影散場怎麼提前知道開場 瀏覽:229
劉宇寧演的有哪些電影電視劇 瀏覽:709
微熱電影2006 瀏覽:987
夕陽日沉的時間電影 瀏覽:606
電影為什麼是他音樂 瀏覽:303
電影火車站小說圖片 瀏覽:679
南陽哪個電影院能霸屏 瀏覽:126
禁忌女孩全集電影解說 瀏覽:165
暖冬同志微電影 瀏覽:178
陳立農出演的第一部電影 瀏覽:621
哪個網站看電影網速比較快 瀏覽:657
蘇聯二戰時女兵的電影 瀏覽:801
天堂島之歌英文版的電影 瀏覽:60
演員拍電視劇和電影哪個賺錢 瀏覽:662
邵氏電影版圖片 瀏覽:307
豐富小電影 瀏覽:442
電影精疲力盡的資源 瀏覽:815
鵝平均圖片環境搞笑電影 瀏覽:469
恆一廣場海曙區橫店電影院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