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繼光有哪些優秀品質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 今天是特級英雄黃繼光英勇犧牲68周年的日子,長江日報采訪團多方尋訪,從關於黃繼光的連環畫、歌曲、報告文學、課文、電影、雕像等各種載體中,體會人民心中的黃繼光形象。那以血肉之軀堵住敵人槍眼的英雄一幕,還鮮活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那氣吞山河、壓倒一切敵人的熱血與無畏,還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
連環畫
黃繼光是通過流傳、收藏活在人民心裡
(圖為連環畫中,黃繼光氣勢如虹、捨身為國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中國美協供圖)
上世紀50年代,董辰生還是解放軍報的美術編輯,「當時軍報的主要任務是宣傳戰斗英雄、先進人物,我接到一個任務——畫英雄黃繼光」。
10月19日,91歲高齡的著名軍旅畫家董辰生,在北京接受了長江日報采訪團的電話采訪。回憶起六七十年前的創作激情,董老依然很激動。他告訴記者,一開始沒想好怎麼表現,考慮到新中國剛成立,普通人文化程度不高,加上當時媒體不發達,只有報紙和廣播電台是大眾了解戰事的有限渠道。「比起其他藝術形式,連環畫才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他嘗試畫了10幅,陸續發表在解放軍報上。這批連環畫用粗放的筆觸、厚重的色彩描繪戰況的慘烈,用剛健的線條描繪黃繼光的英勇,畫面中黃繼光目光如炬,氣勢如虹,捨身為國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這些畫作在報紙發表後,在部隊引發巨大反響。
畫面如此栩栩如生,使很多讀者好奇作者和黃繼光的關系,以為他們是戰友。令人意外的是,董老沒到過朝鮮戰場,「我主要通過報紙和廣播電台搜集資料,我身邊也有不少部隊的戰斗英雄,我了解他們的生活,一幅畫兩三個小時畫完」。
他沒想到,這一畫,就再也停不下來。抗美援朝時期,全國愛國熱情空前高漲,東西南北中,處處頌英雄。人們對民族英雄的愛是純朴的、自發的、熱烈的。除了完成解放軍報的創作,董老還接到大量畫英雄的邀約。除了報紙,人民出版社也找他約稿,要出版相關書籍,「當時基本沒有休息時間,受黃繼光英勇事跡感染,創作熱情持續高漲」。
董老透露,他一開始給解放軍報畫的畫,是黑白的。人民出版社要求出彩色連環圖,這才有了現在大家看到的彩色版本,並在人民群眾中廣泛流傳。除了人民出版社、教育出版社,也有地方出版社約他畫,點名畫黃繼光。為避免形式雷同,他就分大開本、小開本畫,一下子畫了三四種,出版了七八種版本,有的還由中國國際出版社作為對外宣傳的讀本。
「那個時代的暢銷書模式和現在不一樣,大多被各圖書館及個人收藏。朋友們在書店買不到書的時候,就找我要樣書,以致我手頭的樣書,來一批便送光一批。」
1982年,《黃繼光》連環畫獲全國連環畫二等獎,並入選小學課本。此時董老已經退休,主要畫戲曲人物,曾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兩次個展,受到著名漫畫家華君武的贊賞。「但人們見了我,還是要《黃繼光》。我只好找出版社要,說不是我要,是讀者要,說明你們出版的讀物是有價值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這個革命英雄人物的形象,通過流傳、收藏,活在人民心裡,沒有哪個時期斷過。」
2009年,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董辰生編繪的1972年版《黃繼光》入選「新中國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單。「讀者至今仍喜歡 《黃繼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先進人物、戰斗英雄永遠激勵人心。對人民的影響,沒有止境。」
報告文學
我們的青春就是「學英雄見行動」
(圖為和黃繼光有關的文學作品。)
和黃繼光有關的文學作品多年來層出不窮。
上世紀50年代末,長篇報告文學《黃繼光》曾創下一次發行33萬冊的全國紀錄,成為全國最暢銷書。同時,被列為全國青少年必讀書之一。這本書的作者、軍事文學作家韓希梁晚年定居湖北襄陽,創作出版了《戰襄陽》《劉鄧襄樊擒康澤》《百萬雄師過大江》等作品。
湖北省報告文學協會主席王漢清著有長篇報告文學《大巴山的呼喚》等,他從事文學道路,是受報告文學《黃繼光》影響。
他1973年在河北唐山入伍,部隊戰士發揚黃繼光精神,每個月都會深入礦井,幫助當地企業挖煤。他的印象中,那個時候每一個連隊都有個活動室,組織大家「學英雄見行動」,學習各種典型,其中就有黃繼光、邱少雲等,號召大家將英雄典範融入到幹部戰士的實際行動中。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部隊幹部戰士不顧安危,迅速奔赴受災重地救人。「水電都斷了,大家喝的是臭水,吃的是空運過來的壓縮餅干,點著蠟燭,打著手電筒,日夜奮戰搶險,我的報道也是在那樣的艱苦環境下寫出來的。」
救險完成後,部隊要修建營房,有個戰士特別崇拜英雄黃繼光,自學設計,繪出了新的營房設計圖,施工師傅看完後大加贊賞。王漢清以此為素材寫了一篇通訊《戰士工程師》,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
2003年1月,黃河出版社出版了人物傳記《黃繼光》,作者為軍旅作家石鍾山、余飛。該書用質朴的語言,介紹了這位特級英雄的成長歷程,記述了黃繼光從一個苦大仇深的農民兒子成長為戰斗英雄的經歷。
電影
黃繼光23日亮相影院
(圖為電影《最可愛的人》中的黃繼光形象。)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以「抗美援朝系列電影」為題的四部影片《金剛川》《英雄連》《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最可愛的人》將於10月23日上映。《最可愛的人》以動畫片的形式還原真實英雄史跡。在這部影片里,黃繼光在密集的槍林彈雨中,如「飛毛腿」一般在陣地上奔跑,展示了他勇敢、靈活的品質。平時熱心學習各種技能,外號「八大員」的他,對戰友們時時露出燦爛的笑容。
歌曲
孩子們學唱《寫封信給黃繼光》《特級英雄黃繼光》
(圖為漢陽區墨水湖小學音樂教師肖玉教學生學唱有關黃繼光的歌曲。 通訊員萬菁 攝)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黃繼光捨生忘我。你用胸膛堵住敵人機槍,你的壯舉感人淚濕臉龐。特級英雄黃繼光,你是傳奇永不忘。朝鮮人民感恩你,祖國人民懷念你,你是英雄的豐碑,你的精神閃光輝……」10月19日下午,漢陽區墨水湖小學音樂教師肖玉找出兩首黃繼光歌曲,為孩子們上了一節特殊的音樂課。
這兩首歌是《寫封信給黃繼光》和《特級英雄黃繼光》。其中,《寫封信給黃繼光》歌詞樸素、真摯,主歌輕柔,副歌鏗鏘有力,表現了黃繼光捨生忘死的英雄精神。第二段歌詞更是表現了新時代的戰士們向黃繼光學習,學習他不怕犧牲的精神。
「寫封信給黃繼光,聽我們的誓言在回盪。告訴他我們和他一樣,挺起了軍人的胸膛,一樣愛祖國和家鄉,一樣築鐵壁與銅牆。當我出征時請別憂傷,當我凱旋時盡情歌唱……」肖玉一邊給孩子們播放這首歌,一邊告訴他們,在黃繼光連,每次晚上點名時,第一個都會點黃繼光,全體戰友會一起答「到」。戰士們和黃繼光的精神是相通的,英雄的精神就這樣流傳下來。
《特級英雄黃繼光》是一首兒歌,歌詞描述了黃繼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捨身忘死的事跡。學生們學唱非常認真,情感也特別飽滿。「這兩首英雄黃繼光的歌曲,對學生們有很大觸動。」肖玉說。
趙語涵同學說:「學唱了歌曲後,我對以前學過的課文感受更深了。我敬佩黃繼光的勇氣,要學習他的愛國精神。」
課本
課本中的黃繼光形象照亮少先隊員的理想
(圖為小學課文《黃繼光》。)
「他張開雙臂, 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眼。」每當萬琦讀到課文《黃繼光》中的這一句時,就回想起童年時代上這節課時的情景。萬琦今年40歲,是江漢區武漢關小學語文老師。她至今仍記得當年上小學時語文老師深情講述的話語:「黃繼光帶著兩名戰友,消失在了茫茫夜幕中,憑借著機智和勇敢,他們冒著槍林彈雨,連續摧毀了敵人幾個碉堡……」
「當年這篇課文將我們帶到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讓我第一次對一位戰斗英雄有了刻骨銘心的認識。」萬琦說,因為學了《黃繼光》,她知道了什麼叫「捨生取義」,什麼叫「英勇無畏」,懂得了什麼叫「永垂不朽」。
現在,《黃繼光》這篇課文收錄在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再次走進這篇課文,萬琦會帶著學生們找出描寫英雄語言、動作的語句,反復誦讀。品味中,用朗朗書聲追尋英雄的足跡。上課時,她播放了歌曲《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旋律,伴著英雄故事成為孩子們永恆的記憶。她還找來大型紀錄片《國家榮光》,讓央視的鏡頭將孩子們帶入英雄的故鄉、英雄的家庭,感受英雄的成長。當孩子們五指並攏高舉過頭,行著少先隊禮仰視國旗時,她彷彿又看到年少時的自己。萬琦說:「我希望、也相信英雄黃繼光堅定的身影,必將像一顆閃亮的星,劃過歷史的長空,形成紅色的光芒,照亮一代又一代少先隊員的理想。」
雕像
校園內建有黃繼光紀念園
在上甘嶺戰斗中,志願軍連長萬福來親眼目睹了黃繼光犧牲的壯烈一幕。後來的戰斗中,萬福來的嘴唇和下巴被炮彈炸裂,他拔出嵌進嘴巴的彈片,張著血肉模糊的嘴,繼續沖鋒。傷愈後,萬福來對自己的戰功鮮有提及,卻一生矢志不渝地傳頌黃繼光的故事,傳揚黃繼光的精神。
1953年1月底,萬福來到上海市麥倫中學,作了他生平第一場黃繼光英雄事跡報告會。黃繼光的故事從這里傳遍全上海、全中國,黃繼光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同年5月,麥倫中學更名為繼光中學,這是全國第一所以黃繼光名字命名的學校。
該校有黃繼光紀念園,佔地200餘平方米,四周松柏蒼翠,庄嚴肅穆,黃繼光塑像於1995年建成,同年這里被命名為「虹口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記者周滿珍 楊幸慈 劉嘉 戴旻陽 通訊員萬菁 宋驥)
【編輯:賀方程】
2. 如果讓你選一部紅色經典拍成電影,你會有哪些辦法與創意呢設計一份海報來表現吧!
1、《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2、《劉胡蘭》拍攝於1996年,由山西電影製片廠出品,是沈耀庭執導,池華瓊主演的戰爭劇情片。該片講述了女英雄劉胡蘭的英雄事跡。
3、《南征北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軍事影片,由成蔭、湯曉丹聯合執導,陳戈、馮喆、湯化達等主演,於1952年上映。
4、《地雷戰》是由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白大均、張長瑞、吳健海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5、《紅色娘子軍》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片,由謝晉執導 ,祝希娟、王心剛等主演,1960年7月1日上映 。
我覺得我要是想嗯拍成電影的話,就覺得《智取威虎山》那部電影特別的好,我覺得對於紅色記憶也是一種傳承。
當下影視界興起了新一輪的紅色經典改編熱潮。在此背景下,筆者以《林海雪原》為例,來探討由紅色經典改編的電視劇、電影的若干問題,並對不同藝術形式的描寫手法進行分析,目的在於研究和探尋紅色經典深受人們青睞的原因。
一、紅色經典產生的時代背景
新中國成立後,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國家主流意識形態要從各方面加強,紅色經典成為當時傳播文化意識形態的主力軍和主流的文化意識形態。紅色經典的含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紅色經典是指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至1976年「文革」結束之前以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背景、以革命斗爭為題材內容的文藝作品,包括紅色小說、紅色歌曲、紅色電影、紅色戲劇(主要是「樣板戲」)等。廣義的紅色經典則是指凡以革命年代為時代背景、以英雄事跡或英雄人物為表現內容的所有經典文本,除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紅色經典的母本外,還包括1990年以後出現的各種衍生文本,如重拍或新拍的關於紅色經典的影視劇、由當紅歌星翻唱的紅色經典歌曲等。紅色經典本身是一個在「文革」後期產生的詞彙,最初指的是「文革」時期創作的革命樣板戲,後來被懷舊的人們泛化到用以指稱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指導下創作的,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政治運動和普通工農兵生活的典範性作品。紅色經典作品主要出現於20世紀50至70年代,這些作品都不可不避免地沾染了當時的政治色彩。紅色經典的建構是有意識、有計劃地把文化生產和經典的兩個過程結合起來,比如作品剛剛創作完成就被奉為經典之作,或開始創作時就當成經典來創作,「文革」期間樣板戲的創作堪稱典型。這似乎違背經典創作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過程,而這種方式又是一種快速的飛躍的創作方式和理念,它與「文革」時期的革命要求完全相符合。這種創作方式也符合「文革」時期的時代特點,以至於在「文革」結束後受到了一些讀者的詬病。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當下社會又興起了新一輪的紅色經典的改編熱潮,這說明雖然這些紅色經典有著濃重的政治文化色彩,但是在創作上都吸取了中國文學創作的多種藝術手法,刻畫出了一批生動的具有現實主義精神的英雄形象,而這些形象有著巨大的榜樣作用,能夠不斷地教育和鼓舞一代代人。當時創作的紅色經典有很多,而《林海雪原》的發行量在紅色經典中位居前列。同時《林海雪原》被後來的人們改編為不同的影視作品,而在不同時代所產生的改編影視劇也有著不同的含義。
二、《林海雪原》的內容與改編
《林海雪原》是曲波根據自己的經歷創作的長篇小說。講述了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壓向東北。在我軍後方,國民黨又組織了一些偽滿洲國官員、地主、惡霸、流氓、大煙鬼等組建所謂的「中央一號隊伍軍」,不斷進行軍事騷擾,瘋狂地燒殺搶掠,聞所未聞的邪惡。為了清除匪患,少劍波帶領一支36人組成的小分隊,插入到白雪皚皚的森林,與不同類型的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小說問世後受到了熱烈的追捧,其中很多經典的橋段被人們牢記,如楊子榮深入土匪老巢與土匪頭子座山雕的對話:「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莫哈莫哈,正晌午說話,誰也沒有家,臉紅什麼?精神煥發,怎麼又黃啦?防冷塗的蠟。」這些經典的話語表現出了小說主人公的機智與勇敢。此後對於這部小說的改編有很多。不同時期改編的版本體現了不同時期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於紅色經典的解讀。
3. 美國電影中有哪些比較經典的軍人形象
美國電影中比較經典的軍人形象還是蠻多的,像是《獨立日》中威爾斯密斯飾演的敢於跟外星人作戰的空戰精英;《我是傳奇》中獨守城市,只為尋找病毒疫苗的上校;還有《珍珠港》里,為保衛家國的飛行員雷夫、丹尼。但今天要說的是《阿甘正傳》、《美國隊長》、《壯志凌雲》這三部經典的軍人電影。
壯志凌雲
拍於1986年的老電影,由阿湯哥主演。電影最可圈可點的就是精彩絕倫又險象環生的空戰場面了,聽說,很多場景還得到了美國國防部的幫助,所以拍出來的效果特別逼真。而由帥氣阿湯哥飾演的麥德林,也成為了最經典的空軍軍人形象之一。
4. 為什麼電影里所有的英雄形象都要穿緊身衣
首先,既然是英雄,首先要另類,至少要與眾不同
其次,特殊情況:超人和
蜘蛛俠
把S服穿在便裝裡面,不緊身的話太臃腫了也不舒服啊
第三,秀身材,男的威武女的性感
最後,工作需要,比如神奇4,女的能穿那衣服隱身,JOHNNY能穿那衣服冒火(不怕燒)
橡皮人也是,衣服同樣可伸縮
5. 在這個電影中,塑造了許多英雄形象病句怎麼改
屬於成分殘缺,具體來說是濫用介詞導致缺主語。「在……中」介詞結構做狀語,謂語動詞「塑造」,賓語「形象」,沒有主語。
改為:這個電影塑造了許多英雄形象。
6. 漫威和DC的漫畫是不是都是按演員形象畫的啊
可能是第一印象的感覺吧!其實仔細看也不算怎麼像,主要還是靠化妝。有的演員卸妝之後,外貌還會與漫畫大相徑庭呢。最重要的是,人家美國重視各方面的技術發展,像咱們中國就不行嘍!拍點電視劇或者電影,有稍微一點敏感話題就不能通過,所以技術等方面就得不到提升,一切都被腐朽的傳統觀念束縛了。
7. 怎麼簡單的評價一下漫威中各個英雄形象
在前些個月份出來的復仇者聯盟4首映在中國讓很多漫威粉特別的雞凍,盤點一下漫威宇宙世界中的每個超級英雄的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所不同的人物性格。
比如美國隊長,作為漫威宇宙中的主角,還出過很多衍生電影的人物,是一個典型的一個悶悶的男人,特別的內向,但是對自己的朋友都很好,假如自己的朋友被其他人欺負了,絕對是要打回去的,為人處世都是很有底線的。
雷神,雷神這個人物形象很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的存在,一點都不懂的浪漫的直男。因為在他的獨立電影中每一部的性格都有所變化,而且在復聯四中居然還發福了!讓漫威粉們都驚呆了!這跟之前的帥氣的硬漢的形象簡直一點都不符合!而且據說雷神四中還會有女雷神的出現!
8. 西方電影里的英雄形象和中國武俠電影里的英雄形象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行俠仗義,懲惡揚善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國外的英雄都比較誇張,一個人守護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或甚至整個地球。中國的武俠比較接地氣,路見不平 拔刀相助,江湖恩怨快意恩仇等等,這西方是不存在的。
9. 你覺得西方電影里的英雄形象和中國的武俠電影里的英雄形象有什麼相同
中國人與外國人有什麼不同。中國文化講仁、義、禮、智、信。而外國多注重自由、個性、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