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劉德華演的電影 片尾曲叫黑蝙蝠中隊的電影叫什麼
這首歌不是華仔任何一部電影的主題曲,
只是2002年[美麗的一天]專輯裡面的一首主打歌。
歌曲講述的是關於空軍三十四中隊的故事。
哦,那個相似的電影叫做《天若有情之烽火佳人》是他和吳倩蓮合演的。但裡面沒用這首歌啊!
② 隱形飛機電影
空中悍將 Stealth Fighter
又名: 緊急戰略 / 秘密戰士
導演: 吉姆 溫諾斯基
編劇: Lenny Juliano
主演: 馬克·阿戴爾·瑞爾斯 / 保羅·泰瑞·格雷頓 / 沙拉·當芙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0-02-15
劇情簡介
歐文在一次高機密的行動中被誤以為犧牲了。其實是他精心策劃盜取了隱形戰機,投靠了南美的軍火販子。雷安是歐文在空軍學校時很要好的同學,他意外地接到美國總統的命令,奉命對付歐文和軍火販。他們下一步計劃是什麼?什麼時候下手呢?而雷安能否打敗老同學,完成任務呢?
③ 令人恐怖的「黑蝙蝠」是什麼
1988年11月10日,美國軍方公布了長期保密的最新式飛機——F—117A隱形戰斗轟炸機和B—2隱形轟炸機,這兩種代表了當今隱形技術最高水平的飛機,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一時之間,世界各地的新聞媒體都在大談特談隱形飛機。
F—117A隱形飛機的生產和發展過程自始至終都帶有十分神秘的色彩,美國空軍在該機服役5年之後才宣布了它的存在,即使如此,其技術細節至今仍被列為國家A級秘密。
70年代初,計算機技術和非金屬吸波材料的迅速發展,為隱形飛機的設計、製造提供了物質基礎。隨著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的激烈進行,美國國防部要求加速發展隱形飛機。1973年初,當時的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制定了一項代號為XST的「實驗性隱形技術計劃」,主要目的就是要將經過長期探索的隱形技術應用於攻擊機和偵察機,具體要求設計一種隱形飛機,它要能夠防雷達和紅外探測,並要盡可能降低發動機雜訊,減少飛行時的煙霧和尾跡。
整個工程是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為了掩人耳目,特意將工程稱為「臭鼬工程」。1977年11月,XST樣機進行了首次試飛,當時稱F—19型隱形戰斗機,以後才正式定名為F—117A隱形戰斗轟炸機,但有關該機的所有情況都對外嚴格保密。在試飛過程中,這種飛機與前蘇聯的武器系統進行了對抗,結果表明,這種飛機對付雷達、聲學、電子、紅外和目視等探測系統均十分有效。
1981年6月,F—117A進行了首次飛行,並於1983年10月選擇了數十名經驗豐富的F—111戰斗機駕駛員和「臭鼬工程」技術人員,正式成立了空軍第4450戰術飛行大隊,專門進行隱形飛機的飛行試驗和作戰訓練。經過近10年的秘密試驗和5年多的服役飛行,直到1989年夏天轉白天飛行時才被發現。美國空軍不得不承認已經裝備了這種隱形飛機,並且發表了一張經過處理的飛機照片。
F—117A隱形飛機的機身很短,翼展很長,輪廓模糊不清。從飛機腹部看,大部分為均勻的黑色。雖然與B—2一樣採用了霍爾騰式翼展設計,但卻沒有採用B—2那樣的流線型機身,而是另闢蹊徑,採用一種獨特的多面形稜角狀板塊結構。機身主要用鋁合金製成,外面嵌有許多形狀各異的小塊平板,平板表面塗有吸波材料,從外表看整個飛機像是由小平板拼接而成。採用這種板塊結構不僅可以通過表面塗料吸收雷達波,而且還可通過板塊將輻射波分解成許多很小的主瓣,進一步衰減回波信號,減少被雷達探測到的概率。這位世界隱形技術領域的「驕子」以其獨特的外形設計和「全黑」的機身顏色戲稱為神秘莫測的「黑蝙蝠」。
鑒於隱形技術對作戰的重大影響,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和發展隱形技術。從總體上來看,未來隱形技術的發展趨勢大致可以概括為:寬頻帶、全方位、多功能和低成本。
目前的雷達隱形技術主要是針對厘米波雷達,覆蓋的頻率范圍非常有限。而為了對付隱形技術,探測雷達的工作波段正在從厘米波向長波、毫米波、亞毫米波及至紅外、微波波段擴展。因此,隱形技術所能用的波段應能覆蓋上述整個波段。
現代偵察測系統應用了多種探測技術,這就決定了隱形技術是一門多學科多門類的綜合性技術。面對多種探測技術或多種探測系統,要想達到理想的隱形效果,只依靠單一的隱形技術進行隱形是絕對行不通的,必須綜合運用各種隱形技術進行全方位、多功能的隱形。一些隱形目標,不僅要綜合運用雷達、紅外、電子、聲波、可見光的隱形技術,而且在運用每項隱形技術時也要綜合採用多種技術措施。
④ 請問劉德華的《黑蝙蝠中隊》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
劉德華演唱的歌曲《黑蝙蝠中隊》不是影視原聲。收錄於《美麗的一天》專輯中。2002年07月發行。
《黑蝙蝠中隊》背後故事
兩岸軍事對峙期間,國民黨空軍第三十四、三十五飛行中隊,駕駛美國提供的偵察機趁夜幕從台灣空軍基地起飛,穿越整個中國大陸拍攝情報、空投傳單或空降特務然後返航。
三十四中隊的隊徽是有著北斗七星的深藍色背景下一隻展翅的黑蝙蝠,象徵其飛翔於深藍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潛入「赤色鐵幕」。三十五中隊的隊徽則是紅色背景下的一隻很萌的黑貓,寓意著在黑夜中有雙明亮的眼睛,迅捷地出入於「紅色鐵幕」。
因為每次任務的飛行時間都很長,黑蝙蝠中隊機組成員最高達14人,分三班次輪值,一旦被擊落即傷亡慘重。從1953年始到1967年止,黑蝙蝠中隊進行過八百多次的飛行,共損失148名飛行員,佔全部成員的三分之二,眷村因此而時常有哭聲。
從1961年始至1974年止,黑貓中隊28名飛行員共執行了220次偵查任務,損失10人——「黑貓」們駕駛的是著名的U-2高空偵察機,只需要一名飛行員,傷亡人數相對較少。然而,「黑蝙蝠」和「黑貓」們用生命搜集到的情報,並沒有落到國民黨手中。
(4)女空軍高空打蝙蝠是怎麼電影擴展閱讀
《黑蝙蝠中隊》也是一部電影講述了台灣地區空軍34中隊進行夜間偵察任務情形與晝伏夜出的蝙蝠相同,因此以「蝙蝠中隊」命名,而所屬偵察機均漆成黑色,而又稱作「黑蝙蝠」。隊徽是一隻展翅的黑蝙蝠,在北斗七星上飛翔於深藍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象徵潛入赤色鐵幕。
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後,剛剛撤退到台灣的國民黨當局為了維系「美台關系」,並獲得美國援助,曾經成立一支「黑蝙蝠中隊」,替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偵察大陸軍情。
據統計,「黑蝙蝠中隊」自1953年成立至1967年12月停止偵察任務,共執行任務838架次,先後有10架飛機被擊落或意外墜毀,殉職人員達140多人。
⑤ 劉德華 - 黑蝙蝠中隊是什麼意思
黑蝙蝠中隊是40多年前台灣的國民政府為了維系美台關系與獲得美援,成立的兩支飛行中隊:34中隊(黑蝙幅中隊)和35中隊(黑貓中隊),直接受命於蔣介石夫人蔣宋美齡,專門替美國搜集情報,「順便」空投心戰傳單、救濟物資,偶爾也空降情報員,執行任務期間,為保住機密,即使飛機被擊中也不跳傘逃生,選擇如蝙蝠般消失在歷史的黑暗中,「黑蝙蝠」一隻只悲壯地在大陸夜空折翼斷尾,超過140名空軍人員喪命。34中隊晝伏夜出的習性正與蝙蝠相同,於是該隊就以「蝙蝠中隊」命名,而執行此項任務的B—17、P2V型偵察機為安全計,都漆成黑色,故亦稱黑蝙蝠,該隊的標志即為一隻展翅的蝙蝠,在北斗七星之間飛翔;蝙蝠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則象徵這個部隊潛入赤色鐵幕。其中有名的事件是1959年5月29日,由李德風和徐銀桂駕駛B—17「八三五」、「八一五」號機同時對華南進行偵察,兩架B—17進入中國領空後,被共軍鎖定,立刻遭窮追猛打,「八一五」號機墜落於恩平與陽江兩縣的交界山區,飛機起火撞山爆炸,14名機員全部罹難。「八一五」號機失事,當時軍方的說辭是飛機在執行空投任務中,在廣東上空失蹤,機員生死未卜。在資訊封閉、軍方刻意隱瞞下,家屬總存著一絲希望,或許跳傘逃生、或受傷被俘。33年後才知道真相。三十幾年過去了,家屬期待的奇跡並沒有出現~~~1992年歲末該機機長李德風胞弟李華偉1987年開始探詢此事,並有意將罹難空軍成員遺骨迎回台灣安葬,一周內就找齊了13位失事機員家屬(其中一人在台無親屬),整個尋骨過程出奇順利,主要是中共中央與地方全力協助,終能完成第一樁在大陸尋獲官兵遺骨且集體歸葬。1992年12月14日,在「黑蝙蝠」離家33年後,終於回到台灣,這是兩岸展開交流以來,第一樁空軍人員由大陸集體歸葬台灣的先例。家屬皆認為,14位機員同生死共患難,33年來同葬一穴,歸葬後自應合葬一處,因此將他們一起葬在台北近郊碧潭空軍公墓一個480厘米長的大墓穴里。
劉德華歌詞里所指的三十多年,就是指烈士與家屬分離直至遺骨返台的年歲
⑥ 劉德華《黑蝙蝠中隊》講的是什麼故事
歌詞涵義
兩岸軍事對峙期間,國民黨空軍第三十四、三十五飛行中隊,駕駛美國提供的偵察機趁夜幕從台灣空軍基地起飛,穿越整個中國大陸拍攝情報、空投傳單或空降特務然後返航。其中,三十四中隊的隊徽是有著北斗七星的深藍色背景下一隻展翅的黑蝙蝠,象徵其飛翔於深藍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潛入「赤色鐵幕」。
三十五中隊的隊徽則是紅色背景下的一隻很萌的黑貓,寓意著在黑夜中有雙明亮的眼睛,迅捷地出入於「紅色鐵幕」。兩個飛行中隊的旅途要面臨大陸無數雷達、高炮、導彈和米格戰斗機的攔截,埋伏著無盡的凶險。為避開大陸的雷達偵搜,「黑蝙蝠」們進行的是超低空飛行,可謂九死一生。
因為每次任務的飛行時間都很長,黑蝙蝠中隊機組成員最高達14人,分三班次輪值,一旦被擊落即傷亡慘重。從1953年始到1967年止,黑蝙蝠中隊進行過八百多次的飛行,共損失148名飛行員,佔全部成員的三分之二,眷村因此而時常有哭聲。
從1961年始至1974年止,黑貓中隊28名飛行員共執行了220次偵查任務,損失10人——「黑貓」們駕駛的是著名的U-2高空偵察機,只需要一名飛行員,傷亡人數相對較少。然而,「黑蝙蝠」和「黑貓」們用生命搜集到的情報,並沒有落到國民黨手中。飛機一落地,美方情報人員立刻登機取走情報。美方出錢,台灣捨命,這是在用鮮血維系美台同盟。
兩岸對峙也造成了骨肉分離。1982年,大陸方面曾將擊落後俘虜的兩名「黑貓」飛行員葉常棣和張立義釋放,允其返回台灣。不過台灣方面卻一直拒絕接收,生怕這些被「染紅」的人登島後產生統戰效應,對其統治構成威脅。直到1990年台灣政治局勢發生變化之後,葉、張二人才得以返台。
說三十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十點多,在空軍眷村裡的一個小小小角落
女老師懷了孕想在今夜說,飛將軍有任務說要馬上走
誰知那晚飛將軍他一去不復
說也三十年過了
台北機場跑道上長長的迎接人群中,小孩都已三十多,而飛機載回來的是
傳說已久從未謀面,名叫「父親」的英雄。
飛官遺孤長大成人,終得見三十多年未曾謀面的父親——盡管他們已經凋零在兩岸兄弟相爭的炮火之中。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黑蝙蝠和黑貓中隊的捨命偵查,美方才深刻了解中國大陸日漸強大的軍事實力,最終選擇了聯中拒俄的策略,台灣反倒成為被美方拋棄的對象。兩岸對峙猶如「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時過境遷。盡管島內政治風雲變換,「反攻大陸」早已不再是台灣朝野的追求,「去中國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台灣年輕人,對這些行動背後的家國情懷也略顯陌生,不過黑蝙蝠和黑貓中隊的故事也並未就此被島內民眾遺忘。2011年台灣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的綜合常識測驗中有一道題:以下何者不是「中華民國」空軍曾經編制下的偵察機中隊名稱?四個備選項中,即有「黑蝙蝠」和「黑貓」。
《黑蝙蝠中隊》是歌手劉德華演唱的一首歌曲,出自《美麗的一天》專輯。曲調源自挪威傳統民謠《Varsog》,由挪威著名美聲歌唱家Anne Vada於1977年演唱。
歌曲翻唱
國外組合multicyde anea 改編了該歌曲,定名為《A better day》,韓國組合JTL於2001年翻唱了multicyde anea 的歌曲,歌名同樣為《A better day》,收錄於《Enter the Dragon》專輯中。
獲獎記錄
第九屆華語榜中榜獲獎名單(2002年)最受歡迎十首歌曲
⑦ 誰知道劉德華的一部電影
只是講了一個故事 不是什麼電影插曲 當然 韓國和美國都有這首歌曲 至於這兩個版本不知道是不是什麼電影的插曲
台空軍黑蝙蝠中隊冒死刺探大陸軍情內幕,殉職人員達148人,佔全隊2/3
1953年韓戰結束,東西方進入冷戰時期,美國渴望搜集***的電子情報,國民政府剛撤退到台灣,亟需美援,為了維系美台關系,當時蔣介石總統指派其子蔣經國和CIA簽約,雙方以「西方公司」為掩護,由美方提供飛機及必要器材,成立34中隊(黑蝙幅中隊)和35中隊(黑貓中隊),直接受命於蔣介石夫人蔣宋美齡,專門替美國搜集情報,「順便」空投心戰傳單、救濟物資,偶爾也空降情報員。
執行任務期間,「黑蝙蝠」一隻只悲壯地在大陸夜空折翼斷尾,超過140名空軍人員喪命。
34中隊晝伏夜出的習性正與蝙蝠相同,於是該隊就以「蝙蝠中隊」命名,而執行此項任務的B—17、P2V型偵察機為安全計,都漆成黑色,故亦稱黑蝙蝠。該隊的標志即為一隻展翅的蝙蝠,在北斗七星之間飛翔;蝙蝠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則象徵這個部隊潛入赤色鐵幕。
34中隊出勤都在下午4時左右,黃昏以後進入大陸空域,每趟偵察任務時間有長有短,超過8小時者,則有3組替換人手。他們憑借先進的電子設備和高超技藝,利用夜幕掩護,按照「最低安全高度」准則,沿著100米至200米低空飛行,有時為了躲避雷達,甚至在30米左右超低空飛行於茫茫夜空中。
由於是低空飛行,34中隊的任務驚險萬狀,一被發現就是死路一條。
在密集炮火中竄逃,對「蝙蝠中隊」隊員而言,可說是家常便飯。有一架B—17直到返航,才發現機艙被地面炮火震破一個大洞。因此,34中隊每次出航總像跟死神挑戰一般,沒人能保證一定可以安全返航。
據統計,黑蝙蝠中隊1953年成立至1967年12月停止偵察任務,共執行特種任務達838架次。先後有10架飛機被擊落或意外墜毀,殉職人員達148人,佔全隊2/3。黑蝙蝠的這一頁青史,至今還鎖在空軍有關單位「空軍特戰史」的檔案里,列為最高機密。
1992年12月14日,在「黑蝙蝠」離家33年後,終於回到台灣,這是兩岸展開交流以來,第一樁空軍人員由大陸集體歸葬台灣的先例。家屬皆認為,14位機員同生死共患難,33年來同葬一穴,歸葬後自應合葬一處,因此將他們一起葬在台北近郊碧潭空軍公墓一個480厘米長的大墓穴里。
⑧ 劉德華的一首黑蝙蝠中隊是什麼電視劇的主題曲.還是電影主題曲,還是就是歌
港星劉德華的熱門歌曲《黑蝙蝠中隊》,以台灣空軍黑蝙蝠中隊為CIA 偵查大陸軍情喪命的
史實為背景,唱出兩岸四十多年前秘辛;逾百空軍精英離妻別子、命喪荒野的悲劇!
⑨ 黑蝙蝠中隊的故事是真的么
故事講得是真的。黑蝙蝠中隊為中華民國空軍秘密偵察部隊——前空軍34中隊的別稱,使用的隊徽即為「黑蝙蝠」。
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冷戰期間配合美國中央情報局(新竹市東大路辦公大樓)執行深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的低空夜間電子偵測任務。劉德華2002年7月1日所出的個人專輯《美麗的一天》主打歌即為《黑蝙蝠中隊》,以空軍黑蝙蝠中隊為中華民國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偵查軍情喪命的史實為背景,唱出空軍精英離妻別子、三十年後才父子重逢的悲劇。
(9)女空軍高空打蝙蝠是怎麼電影擴展閱讀
著名歌手劉德華於2002年發布的歌曲《黑蝙蝠中隊》MV有一個相當美好的結局:多年後的一天,當年被擊落在大陸的「國軍」飛行員滿頭銀發、戎裝整齊地回到台灣,與女主角終得團聚。然而在歷史上,結局是悲情的。
三十餘年過去,「階級斗爭」被拋諸歷史車轍中,改革與開放成了時代的主旋律。80年代的一天,荒蕪已久的廣東省恩平縣金雞山上出現了一群陌生人。他們大多操著閩南口音,但沉默寡言、面容肅穆。在當地派出所警員的陪同下,一位老農走在隊伍前列。行到山腰處,老農停了下來,抬手指向眼前的荒草從。那裡,藏著一處風雨剝蝕的廢窯……
秋風無情,吹落葉飄滿地。
流水無心,像落去的漣漪。
請別再哭泣,那傷心的歌曲。
當楓葉再紅,我會回來看你。
——劉德華《黑蝙蝠中隊》
那正是一個楓葉再紅的季節。1992年12月14日,台北桃園國際機場的停機坪上,禮兵致敬、眾人無聲。隨著一架華航貨機艙門打開,815號RB-17G的14名機組成員終於回到了戰友與家人身邊——只不過,14人都已置身於一方靈柩,與迎接的人們陰陽相隔。隨後,他們被再次合葬於空軍陵園一處面積460平方米的大墓穴中,直至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