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找一部歐美電影,劇情貌似是講基地組織的
試試《反恐王國》2007
導演: 彼得·博格
編劇: Matthew Michael Carnahan
主演: 傑米·福克斯 / 詹妮弗·迦納 / 傑森·貝特曼 / 克里斯·庫珀 / Ashraf Barhom
類型: 劇情 / 動作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德國
語言: 英語 / 阿拉伯語
上映日期: 2007-09-28
片長: 110 分鍾
又名: 反恐戰場 / 暴劫現場 / 染血王國 / 反恐王國 / 王國
❷ 《基地》把尼克改成女的也就忍了,卻讓芮奇跟她談戀愛,你如何評價前兩集
不得不說劇里芮奇這個演員選得很好,聰明狡黠又很善良的感覺有了,但是,接下來他竟然開始跟尼克談戀愛!又是一處對原著粉很不友好的改編,沒法直視芮奇了。
❸ 美劇《基地》一共幾集
<<基地第一季>>是2021年上映的美國電視劇一共10集
李·佩斯、傑瑞德·哈里斯將主演根據艾薩克·阿西莫夫創作的科幻小說《基地三部曲》改編的Apple TV+劇集《基地》。佩斯飾演銀河系現任皇帝Brother Day。哈里斯則飾演預測帝國滅亡的數學天才Hari Seldon。[蝙蝠俠]系列編劇大衛·S·高耶與喬什·弗萊德曼([世界之戰])操刀劇本及擔任創劇人。《基地三部曲》由《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組成, 講述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一位心理史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註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千部熱門影視合集 https://pan..com/s/1mDr6OtoiQF0b7MeFaX9XZQ
提取碼:1234
❹ 求一部關於美國秘密基地的電影
我也一直在找這部影片!但是不知道叫什麼?內容是:一支小分隊乘坐著軍用卡車到了好像是美國西部荒漠的一個地方,他們到了基地後發現基地里的人都不見了,接著小分隊的一部分人出去巡察,而好像是2個人呆在基地看守,結果就出現了一種似人非人的怪物,但最後知道哪些怪物是會講人話的,小分隊起先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東西但在情節發展到中間的時候,他們親手殺死了一個怪物,那怪物長得像人但面部很惡心,很恐怖。隨後一名女隊員在小便時沒注意被怪物抓進了好像是礦洞(那些洞都是相連的),接著小分隊很是惶恐,一些人決意要去就那個女隊員而有的則害怕了要逃。最後要逃的人在逃跑的路上被殺害了,而救人的那些人救出了那名女隊員。在救人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那些怪物堆生肉很感興趣,而且他們還看到洞裡面還有電,冰箱裡面全是人的內臟和手腳什麼的…………最後怪物都被殺死了(好像是都死了)……但是最後他們走出洞口的那一刻影片卻出現還有人在監視他們…………因此我覺得這部影片應該還有續集,肯定還有戲!
❺ 基地主要人物及人物精神
《基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
1、哈里謝頓是一個偉大的人,而在公共安全委員會眼裡就是個瘋子。謝頓用自己的一切,包括自由來創建心理史學,他這種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騾是一個罕見的變異人類個體,無法生育後代,所以被稱為「騾」。在他死後,沒有子嗣繼承他的帝位,所以他的「行星聯盟」很快就分崩離析了。在《第二基地》中,由於健康惡化,他在30多歲時就去世了。
騾的面容丑惡,這讓他在幼時倍受欺負和歧視。在他20多歲的時候他得知自己擁有強大的心智力量,遂起報復心理,要為童年的遭遇向全銀河系的人類報仇。
騾是《基地與帝國》和《第二基地》的中心人物。在《基地邊緣》中提到騾出生於蓋婭星系。在蓋婭,擁有心智力量的人會被向善良的方向培養,而騾卻走上了歧途。
(5)基地系列電影擴展閱讀:
阿西莫夫一生總共寫了七大冊的基地故事,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當然是核心部分的《基地三部曲》:《基地》、 《基地與帝國》以及《第二基地》。不過阿西莫夫生前常常偷笑,說當初雖有明確的故事架構,卻並未刻意寫成什麼三部曲,而是以連載方式一篇篇發表在科幻雜志上。直到一九五〇年代正式出書,三部曲的架構才首度出現。
阿西莫夫一生筆耕不輟,寫了500多本科幻小說,堪稱人肉打字機。
這「三部曲」,原本是八篇以「基地」為主題的小說,於1942年5月至1950年1月在《驚悚雜志》上連載。後來,這八篇小說集結為三本單行本,於1951、1952、1953年陸續出版。
「基地三部曲」在科幻界的地位,可謂至高無上——1965年,「基地三部曲」獲得「史上最佳系列小說」(Best All-Time Series)的特別雨果獎。這是個一次性的獎項,因此直到如今,它仍是唯一獲此殊榮的系列。
「基地三部曲」對於世界局勢、太空探索、前沿經濟學理論、好萊塢電影等方面,影響深遠。
❻ 各位大蝦,關於軍事基地和關於外星人的電影,都有那幾部電影啊
關於軍事基地的:
鋼鐵蒼穹
導演:Timo Vuor...
主演:G02tz Otto
地區:芬蘭,德國
類型:劇情,科幻
評分:
7.3
叢林雇傭兵
導演:傑夫·馬...
主演:希塞·奧姬
地區:德國
類型:動作,戰爭
暫無評分
墮落的藝術
導演:托馬斯·...
地區:波蘭
類型:短片,喜劇,...
評分:
8.7
千里眼
導演:Ilya Khot...
主演:Alla Yugan...
地區:俄羅斯
類型:驚悚,劇情
暫無評分
狂人
導演:Jim O'Con...
主演:瓊·克勞馥
地區:英國
類型:恐怖,懸疑
暫無評分
初春
導演:呂紹連
主演:李永根 高松姬
地區:內地
類型:劇情
暫無評分
獨立日
關於外星人的電影:
導演:羅蘭·艾默里克
盡管《獨立日》會被影評界時不時拿來當作高票房爛片的批判典型,我卻不敢苟同這種簡單的刻薄。劇情平凡、高潮廉價、漏洞無數,這固然是缺點,但不能不承認這的確是一部讓人發狂的影片,觀眾在觀片過程中大可不必承受過多心理負擔,只需要享受宏大的特技場面帶來的震撼就好:巨型外星飛船被炸,陸地上真實的目標被毀,人類驚惶失措的混亂場景…… 主演:威爾·施密斯,傑夫·戈德布拉姆
這些都是UFO迷們夢寐以求要看到的。不過使這部影片真正有意義的並不是高成本特技,也不是威爾·施密斯或者傑夫·戈德布拉姆平平的演技;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在於:外星人和人類終於公開對峙,而不是欲蓋彌彰地傳播恐怖了,這就好比將攻擊目標對准白宮與開始轟炸白宮有著天壤之別一樣:《獨立日》選擇了後者,當然會賣出個驚天動地的好價錢。
天煞末日反擊戰
導演:拜倫·哈斯金
終於輪到最最精彩的「世界大戰」了!!這部電影或許算不上名單中最好看的電影,但卻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這是由 H. G. Wells 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小說是外星人侵略地球的濫觴,1938年萬聖節在電台播放時竟有無數聽眾信以為真,產生了大恐慌。不論小說還是電影都相當不錯,但同《人體入侵者》一樣,《天煞末日反擊戰》也犯了政治隱喻的毛病:片中外星人處處讓人聯想到蘇聯人。不過如果連這個小瑕疵也會讓你覺得不舒服的話,那幾乎可以說這世上沒有合適你看的影片了。 主演:吉恩·巴里,安妮·羅賓遜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而計劃大舉入侵地球,組織了大批堅不可摧的外星軍團。人類的所有武器都不能對付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逐個淪陷,全世界的人都在逃命,整個地球亂作一團。正在這時,火星人卻一個接一個的地死去……電影完整的保留了威爾斯小說的精神——要知道那本小說可是被無數電影奉為寶典膜拜的,它將Wells的精神完好地繼承了下來,不僅拍出面對外星人進攻時人類的恐慌,更詮釋了我們內心世界的無助和絕望。 這影片後來逐漸取代了小說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幾乎演變成一種科幻的模式,產生的子子孫孫小說電影動漫畫不計其數。
飛碟征空/孤島世界
導演:約瑟夫·紐曼(傑克·阿諾德)
信不信由你,在神秘科學劇場3000 (Mystery Science Theater 3000, 簡稱MST3K,是美國一個著名的科幻電視劇場節目)向《孤島世界》公開致敬之前,這部電影幾乎沒什麼人提及。 50年代的科幻恐怖片想像力乏味的要死,而《孤島世界》卻在一片陳詞濫調中獨樹一幟——盡管它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入侵」電影,卻因著那個獨特而富有創意的外星人造型——Metaluna星人而名聲遠揚。Metaluna星球上的人長得跟人類沒有一絲相象之處,它們有一幅大的驚人的腦門兒(可能說大腦更合適,你都能瞧見清晰的溝回紋路……) 主演:傑夫·莫羅 費思·多默格
看上去疑心很重的樣子,還長著一頭女里女氣的白色毛發。這幫外星人千里迢迢來到地球,想靠地球科學家的幫助尋找他們失落的文明。接著發生了很多無關緊要的事,象人類跟蹤飛碟啦,動不動就發生的爆炸啦等等。最關鍵的沖突是地球上的凡人成了Metaluna外星人的犧牲品,被一群長著畸形腦袋,露著內臟,手腳退化成爪狀,睜著一幅誇張金魚眼的怪物反復折磨。這個形象無疑地給我們造成了強烈的視覺震撼,雖然該片被人們長久地遺忘在塵封的角落,卻絲毫沒有影響它在科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外太空殺人小丑
導演:Stephen Chiodo
拍攝外星人入侵題材的電影無外乎從兩方面入手:要麼筆調輕快,要麼手法沉重。其中並無捷徑可尋,也不可能草草繞過了事。但遺憾的是《外太空殺人小丑》仍然試圖尋找一條中庸之道,於是他們選中了「馬戲團」這個中介。想像一下所謂的驚天大陰謀就是一群穿著小丑服的外星侏儒在地球上大肆破壞,用激光射線槍把人類變成噴噴香閃閃亮的棉花糖——除了讓人眼花繚亂一番之外,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進入情節並真正理解。 製片:The Chiodo Brothers
實際上《外太空殺人小丑》是一部具有強烈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性,核心題材也不那麼拿人眼球,所以有點不太容易令你坐下來,安安穩穩地把電影看完。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一部關於外星小丑的電影拍的一點也不滑稽,那還有什麼可看的呢?不過幸運的是,在後來的一大堆類似題材的電影中,這一部算是優秀的了。
黑衣人
導演:巴利.索南菲爾德
關於《黑衣人》的一個最大的遺憾是他們並沒有充分利用高成本的優勢,作出一個真正像樣的天外生物——我希望看到比一隻巨大的CG蟑螂精更有創意的東西。當然影片還是給了我們足夠的補償——看看那些善惡相雜,大小各異的星際居民就知道了。男主角威爾.史密斯是那陣子好萊塢影壇的招牌搖錢樹,與湯米.李.瓊斯的合作更使表演增加了可信性。 主演:威爾.史密斯 湯米.李.瓊斯
影片公映第一周就幾乎收回了其全部成本九千萬美元。不俗的表現使《黑衣人》及續集帶外星人登堂入室,排在了好萊塢破首周票房紀錄電影名單的第一位。我承認這只是一部供人消遣,讓我們一邊大嚼爆米花,一邊嘿嘿傻笑著看完的電影,但我敢肯定,那些掏了錢看過這部片子的人沒有一個失望的。
地球停轉之日
導演:羅伯特·懷斯
這部電影真正講「入侵」的部分很少,但並不妨礙它成為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很難想像以《音樂之聲》聞名世界的羅伯特·懷斯還拍過這么「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電影。時間發生在二戰後,Michael Rennie 飾演的人性化高智慧外星人Klaatu乘飛碟來到地球,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保鏢高特(Gort)。他們提出制止人類從事戰爭威脅的警告,願意與人類進行和平交流,沒想到反被地球人視作大敵。不過他們也不是好惹的,一旦被人類激怒,一樣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來。 演員:Michael Rennie, Patricia Neal
歲月流逝,卻掩不住本片的核心精神大放光輝。希區科克的御用作曲大師伯那德·赫曼Bernard Herrmann 陰沉的配樂為本片加分不少。就連機器人高特的台詞 "Klaatu barada nikto" 也成經典——意思是「不要炸飛這個世界」。這是影史上相當重要的科幻片轉折點,裡面的許多內容被其後無數影片引用或參考。不可否認看完這部電影需要些許耐心,因為如今的我們已被大量徒有虛名的電影搞得心浮氣躁,失去了辨別力。像《地球停轉之日》這樣的好片子,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
<<ET外星人>>
是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導演的一部電影
簡介:
里奧特,一個充滿著幻想的小男孩,有個老想著作弄他的哥哥和一個還不太會講話的小妹妹歌蒂,兄妹三個和不久前離異的母親住在一起。由於工作忙碌加上心情糟糕,所以母親時常會忽視和孩子們的關愛和溝通。
E.T.,一個被同伴不小心留在地球上的小外星人,卻幸運地被善良的小艾里奧特發現,他瞞著媽媽偷偷收留下了孤獨無助的E.T.,給它吃巧克力,還把它介紹給自己的狗狗、哥哥和妹妹,雖然語言上E.T.和艾里奧特還無法溝通,
很不錯的一部片子.....男孩與外星人之間的友誼 很讓人感動啊~~~~
電視劇
《泰星來客》
《Earth Final Conflict》源於《星際旅行》作者Gene Roddenberry二十多年前所寫的一個一小時長度劇本,以及其它一些延伸性故事的零星筆記。這個劇本原名為《Battleground Earth》,他生前未曾正式發表過此故事的構想。
他過逝之後,其妻在整理他的遺物時這些東西才被發現。
後來經由許多天才科幻作家的改編充實,製作成了震撼世界的科幻大片《E:FC》。
為了避免與電影《Battlefield Earth》(地球戰場) 混淆,才將名稱改成目前的《Earth: Final Conflict》。
V星入侵:
V: The Series
今天,當世界從睡夢中醒來,赫然發現巨大的外星飛船出現在每一個大城市的上空。外星到訪者聲稱他們為和平而來,並向地球慷慨饋贈超乎人類想像的先進科技和醫療技術。他們承諾不傷害人類,但是他們撒謊了。《V星入侵》劇照(1)(20張)
絕大多數人類相信了外星人的話,他們相信外星人在人類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出現,完全是出於一片善意。人類熱情地歡迎他們,擁抱他們,欣然「笑納」他們無私提供的「禮物」。誰又知道,在外星人燦爛的笑臉背後竟暗藏殺機。國土安全部特工Erica Evans(ElizabethMitchell扮演)在追蹤一群恐怖分子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這駭人聽聞的秘密。當Erica的搭擋Dale(AlanTudyk扮演)想要殺她滅口的時候,Erica才明白外星人已經滲透進人類的政府和重要商業領域,即將展開全面征服人類的行動。
要讓所有人都了解真相是不可能的,因為外星到訪者擁有兩件威力無比的「武器」。首先,他們發動了強大的宣傳攻勢,讓人類對他們的「善意」充滿絕對信心。特別是外星人領袖Anna(Morena Baccarin 扮演)冒充成一位美若天仙的人類女子,著名記者兼節目主持人Chad Decker(ScottWolf扮演)又總是在一旁幫腔,令人類更無戒心。其次,他們善於利用人類的年輕一代。成千上萬的青少年,包括Erica的兒子Tyle《V星入侵 》海報(3張)r(LoganHuffman扮演),受外星人的蠱惑加入「和平大使」的行列,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外星人安插在人類當中的眼線。
眼看地球就要徹底淪陷,Erica到處游說人們相信她親眼所見的事實,但是並不奏效。她開始和以前被認為是「恐怖組織」的「反外星人抵抗運動」秘密接洽,並結識了抵抗運動的領袖Ja電視劇《V星入侵》劇照(2)(11張)ck神父(Joel Gretsch扮演)和一個叫Ryan(MorrisChestnut扮演)的年輕人。Ryan也是一個外星人,但他堅信自己應該幫助和拯救人類,與邪惡的母族戰斗。
親外星人的「墮落人類」及冒充人類的外星人無處不在,Erica只能暗中活動,處處留心。與此同時,她還必須像往常一樣不露痕跡地做好本職工作,並保護自己的兒子不再受外星思想的荼毒。對Erica來說,這簡直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天際浩劫》是由科林·施特勞斯與格雷格·施特勞斯兩兄弟執導,故事講述有一天神秘的光束照亮了洛杉磯,成群的人類被其吸引進巨大的外星飛船,而這只是外星生物計劃的一部分,他們要將全體人類以及我們的整個文明消滅。
據導演說,他們的外星人是「變形金剛類型」的。更有意思的是,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不久前剛剛發表過和外星人接觸會是極其危險的言論,預告片中就加入了這一內容,非常具有現實感。
《第九區》 推薦必看 好看指數 五星級
◎第九區劇情介紹
差不多在30年前,外星生物終於與地球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當人類戰戰兢兢地等待著對方可能會施予的來勢兇猛的侵略與襲擊、或者是科技方面飛躍性的進步時,卻始終沒能達成所願……
原來這些外星生物因為自己所在的星球遭受了戰火的摧殘,已然成為最後一批倖存者,他們來到地球並不是為了侵略和聯姻,而是要尋求庇護。在全世界的重要國家首腦經過了會晤之後,他們一致決定在南非的第九區為這些外星生物建立一個勉強湊合出來的臨時避難所,集中管理這些人類眼中的「異類」。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在地球落腳的外星生物的忍耐力也在慢慢被磨光,過於艱苦的生存環境,讓他們越來越難以抑制住憤怒的情緒。控制和管理外星人的任務,已經被政府承包給了一家被稱為「跨國聯合組織」(MNU)的私人公司,不過他們顯然對外星人的福利和待遇並不感興趣,如果他們能夠掌握隨著外星人一起抵達地球的武器工程,就能收獲想像不到的巨大利潤……
不過到目前為止,MNU的每一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因為如果想要激活武器網,就必須提取外星人的DNA,MNU的行為致使外星人與人類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已經處在了一觸即發的邊緣地帶,尤其是當MNU的場地管理員威庫斯·范·德·馬維(沙爾托·科普雷飾)感染了一種神秘的病毒之後,他的身體也隨著DNA的重組發生了驚人的變化,使得威庫斯很快就成了全世界追捕的對象,因為他同時也象徵著MNU的武器實驗中最有價值的關鍵所在--顯而易見的是,威庫斯無疑已經成了解開外星人武器技術的那把秘密的鑰匙。受到了同類無盡的排斥和不友好的對待。對於威庫斯來說,這個世界上似乎只有一個地方能夠為他提供一處安身之地了,那就是--第九區……
電影《世界之戰》,由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執導,改編自英國著名作家H.G.威爾斯1898年發表的一部科幻小說《大戰火星人》,主要描述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影片還著重描述男主人公查特溫和自己孩子之間所經歷的一系列感情變化。
電影《世界之戰》,由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執導,改編自英國著名作家H.G.威爾斯1898年發表的一部科幻小說《大戰火星人》,主要描述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影片還著重描述男主人公查特溫和自己孩子之間所經歷的一系列感情變化。
〈致命拜訪 〉好萊塢恐怖片,2007年由華納兄弟公司出品,由奧利弗·西斯貝格導演,妮可·基德曼,丹尼爾·克雷格,傑瑞米·諾森等聯袂主演,耗資500萬美元,歷時3個月,是一部精彩的影片
《異型大戰鐵血戰士》
劇情:
所有的一切都開始於一個容易迷惑人的祥和景象:一艘載著鐵血戰士的宇宙飛船正在飛離地球,似乎象徵著無端的恐怖災難也正在遠離人類……然而,已經死去的鐵血戰士卻突然胸膛爆裂,一個異形的幼崽從他的身體里詭異地爬出。原本樂觀的一切開始急轉直下,這個異形雖然還只處於雛形階段,卻具備了一些鐵血戰士的驚人能力,衍生出了一個全新的變種--混血兒「終極異形」。他將船員一一幹掉之後,宇宙飛船也撞毀在了科羅拉多州的群山裡。 在一個遙遠的星球,一個更加強壯的鐵血戰士收到了自己親人(可能是兒子)被殺害的信息,他駕駛飛
船來到地球,開始了為自己親人的復仇。 一個名叫康尼森的小鎮就位於科羅拉多州的群山的包圍中,是離宇宙飛船墜毀的地方最近的人口居住區,然而生活在這里的鎮民們,包括雖然愚蠢卻心懷善意的地方治安長官、一個帶著污點回到家鄉的前科犯、一個被其他同齡人所排斥的少年以及他深愛的美麗火辣的少女,當然,這里最需要提到的是一位英勇的女戰士,她在盡一切努力保護她那可愛的小女兒……他們還不知道,滅頂之災即將降臨到這個平靜的小鎮上。 重新回到滿是宇宙飛船的殘骸的森林裡,飛船上供研究的抱臉蟲逃了出來,四處尋找宿主,「終極異形」差不多隻用了幾分鍾的時間,就運用新的產卵方法,使異形遍布全鎮……比產卵的時間更短,康尼森瞬間就變成了一座墳墓,倖存的一部分小鎮居民和軍方取得了聯系,但軍方卻欺騙居民,讓他們在廣場**,等待他們的並不是軍方的營救而是毀滅性的打擊。 鐵血戰士在與異形的戰斗中和異形同歸於盡,正在這時,軍方發射的核武器也在小鎮爆炸,將小鎮徹底從世界上抹掉,只有幾個不信任軍方的倖存者在小鎮毀滅前離開了。
❼ 銀河帝國基地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基地三部曲
《基地三部曲》是江蘇文藝出版社195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艾薩克·阿西莫夫。這是一部科幻小說,分別是《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該作者一生總共寫了七大冊的基地故事,分別是《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邁向基地》和《基地前傳》。
書名
基地
又名
銀河帝國:基地
作者
艾薩克·阿西莫夫
原版名稱
Foundation
譯者
葉李華
快速
導航
創作背景基地系列
內容簡介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一位心理史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註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著作逾身的艾薩克·阿西莫夫無所不寫,但不論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實讀者,衷心摯愛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說。在他的眾多科幻著作中,「機器人」與「基地」是最有名的兩大系列。其中「機器人」系列是從短篇故事起家,逐漸演化成一部機器人未來史,包括四個長篇與三十幾個短篇;「基地」系列則是先有一個龐大的架構,然後開始逐步經營──但想必連阿西莫夫也未曾想到,這部科幻史詩能夠經營半個世紀(1941-1992)。
阿西莫夫一生總共寫了七大冊的基地故事,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當然是核心部分的「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以及《第二基地》。不過阿西莫夫生前常常偷笑,說當初雖有明確的故事架構,卻並未刻意寫成什麼三部曲,而是以連載方式一篇篇發表在科幻雜志上。直到一九五〇年代正式出書,三部曲的架構才首度出現。
為了研究阿西莫夫創作基地系列的來龍去脈,讓我們試著回歸當初的架構,把三部曲重新拆解成原來的中短篇。
《基地》第一篇:心理史學家(出書時補寫)
《基地》第二篇:網路全書編者(短篇,連載第一篇)
《基地》第三篇:市長(短篇,連載第二篇)
《基地》第四篇:行商(短篇,連載第三篇)
《基地》第五篇:商業王侯(短篇,連載第四篇)
《基地與帝國》第一篇:將軍(中篇,連載第五篇)
《基地與帝國》第二篇:騾(中篇,連載第六篇)
《第二基地》第一篇:騾的尋找(中篇,連載第七篇)
《第二基地》第二篇:基地的尋找(中篇,連載第八篇)
創作背景
許多人都知道基地系列的靈感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不過其中一段頗為傳奇的因緣卻鮮為人知。引用阿西莫夫自傳中的文字,故事是這樣的:
一九四一年八月一日,下課後,我搭地鐵去坎柏(John Campbell, 1910-1971)的辦公室找他。一路上我絞盡腦汁,想要擠出一個新點子。屢試不成之後,我決定使出自己常用的招數:隨意打開一本書,第一眼看到什麼,就用什麼做自由聯想。
當天我帶著一本吉爾伯特與蘇利文(Gilbert and Sullivan)的歌舞劇選集,隨手便翻到《艾俄蘭斯》(Iolanthe)中仙後跪在哨兵威利斯面前的一張劇照。我從哨兵聯想到戰士,再聯想到軍事帝國,再聯想到羅馬帝國──然後再聯想到銀河帝國。哈,有了!
……我何不寫個銀河帝國盛極而衰、回歸封建的故事,而且是從第二銀河帝國承平期的觀點出發?我想我知道該怎麼寫,因為我仔細讀過吉朋(Edward Gibbon, 1737-1794)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至少從頭到尾讀過兩遍,只要把它改頭換面就行了。
我帶著具有感染力的熱情、志得意滿地走進坎柏的辦公室。或許熱情真能傳染,因為坎柏顯露出前所未有的激動。
「對短篇故事來說,這個主題太大了。」他說。
「我是想寫個中篇。」我一面說,一面調整自己的構想。
「中篇一樣不夠。必須是一系列的故事,每集都是開放式結局。」
「什麼?」我心虛地問。
「短篇、中篇、系列故事,通通放在一個特定的未來史框架中,包括第一銀河帝國的衰亡、隨之而來的封建時期,以及第二帝國的興起。」
「什麼?」我更心虛地問。
「沒錯,我要你寫出這個未來史的大綱。回家去,把大綱寫出來。」
──《記憶猶新》(In Memory Yet Green)原文版311頁
「心理史學」是這個三部曲的中心科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最有趣的是,「基地系列」的故事是從謝頓死後五十年講起(<網路全書編者>),也就是說真正的主角竟然是個死人──這正是科幻小說的趣味所在,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不過在出書的時候,為了交代前因後果,阿西莫夫又補寫了一篇<心理史學家>,讓八十高齡的謝頓現身說法。而在生命中最後五年,阿西莫夫再度眷顧這個傳奇角色,用兩本「前傳」詳盡刻劃謝頓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學與基地的創建過程。
耐人尋味的是,阿西莫夫晚年似乎愈來愈認同這個筆下人物,而他也的確與謝頓一樣,對人類文明有著高瞻遠矚、悲天憫人的關懷。「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正是大師胸懷的最佳寫照。
博學多聞、博覽群書的阿西莫夫從不閉門造車,筆下的科學幻想多少都有所本。例如「心理史學」便是「氣體運動論」(物理學)、「群眾心理學」(心理學)、「歷史決定論」與「群體動力論」(歷史學)的綜合體;而刺激基地不斷成長茁壯的「謝頓危機」,則取材自歷史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e, 1889-1975)首創的「挑戰與響應」理論。
由於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過於復雜,人類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個人行為絕對不可能預測。然而當眾多個體集合成群時,卻又會顯現出某些規律,正如同在巨觀尺度下,氣體必定遵循統計方法所導出的定律。阿西莫夫將這些事實推而廣之,借著筆下不世出的天才謝頓,讓心理史學發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為一門探索未來世界巨觀動向的深奧科學。
透過心理史學的靈視,謝頓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國勢如日中天的銀河帝國正一步步走向滅亡,整個銀河將要經歷三萬年蠻荒、悲慘的無政府狀態,另一個大一統的「第二帝國」才會出現。
倘若上述發展絲毫無法改變,既然一切皆已註定,也就沒什麼戲劇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謝頓進一步發現:雖然阻止帝國崩潰為時已晚,若想縮短這段漫長的過渡期,在當時卻尚有可為。於是謝頓開始了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努力,試圖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縮減為一千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窮後半生的精力,設立了兩個科學據點:第一基地(簡稱「基地」,由自然科學家組成)與第二基地(隱身在銀河舞台幕後,由心靈科學家與心理史學家組成)。
兩個基地的位置經過特別計算,分別設在「銀河中兩個遙相對峙的端點」(光是這句語帶玄機的話,便衍生出《第二基地》這本書)。此後一千年間,許多預設的歷史事件將一環扣一環發生,以促使一個更強大、更穩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國早日實現。
基地三部曲的主線,謝頓計劃。謝頓本人則雖死猶生,仍然藉由類似錦囊妙計的全像錄像,不時指導著未來數十世代的子民。
不過「奇正相生」正是大師的拿手好戲,在既定的情節中,他總是有辦法再寫出變奏,令讀者忍不住感嘆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變奏之一,是無端出現一個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異種人「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整個銀河;變奏之二,則是在「騾亂」成為歷史之後,兩個基地竟然發生鬩牆之戰!
三部曲結束於第二變奏告一段落之處,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三十年後,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萬喚之下,阿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寫的續集便是第三變奏。這一「變」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甚至連謝頓計劃都為之顛覆!也唯有經由這最後變奏,「基地」與「機器人」才得以遙相呼應,兩大系列方能融鑄成一體,化為一部俯仰兩萬載、縱橫十萬光年的銀河未來史。
基地系列
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
《基地三部曲》篇幅巨大,可能除了30年代早期的E.E.史密斯外,在阿西莫夫之前尚無人敢問津這樣的宏篇巨著。刊登在30年代流行雜志上的史密斯的《水晶體人》系列也是以短篇小說形式創作的,但阿西莫夫的這部作品遠超過了它。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如今一位數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註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俄裔美籍猶太作家阿西莫夫(IsaacAsimov,1920-1992)是本世紀科幻文壇的超級大師,也是舉世聞名的全能通俗作家。著作逾身的阿氏無所不寫,但不論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實讀者,衷心至愛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說,尤其是他經營了半世紀的科幻史詩「基地」。
長達七巨冊的基地系列包括四、五十年代的「基地三部曲」,以及艾氏晚年撰寫的兩本前傳與兩本續集。依照故事的先後順序,完整的書目如下:前傳《基地前奏》《邁向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續集《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其中三部曲由九個中、短篇組成,《邁向基地》包括四個中篇(由於艾氏遽然辭世,計劃中的第五篇成了短短數頁的跋),其他三冊則是真正的長篇巨著。
基地系列的靈感最初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因此在故事架構中,氣數已盡的銀河帝國佔有很重的份量。這一類的時空背景,如今早已成為科幻小說的重要原型。
「心理史學」是這部史詩的中心奇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在三部曲中,謝頓已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奇人物,因此作者晚年特地以他為主角,用兩本前傳詳盡刻劃謝頓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學與基地的創建經過。耐人尋味的是,艾西莫夫晚年似乎愈來愈認同這個筆下人物,而他也的確與謝頓一樣,對人類文明有著高瞻遠矚、悲天憫人的關懷。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正是大師胸懷的最佳寫照。
博學多聞、博覽群書的艾西莫夫博士從不閉門造車,筆下的科學幻想多少都有所本。例如「心理史學」便是「氣體運動論」(物理學)、「群眾心理學」(心理學)、「歷史決定論」與「群體動力論」(歷史學)的綜合體;而刺激基地不斷成長茁壯的「謝頓危機」,則取材自歷史哲學家湯恩比的「挑戰與回應」理論。
由於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過於復雜,人類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個人行為絕對無法預測。然而當眾多個體集合成群時,卻又會顯現某些規律,正如同在巨觀尺度下,氣體必定遵循統計方法所導出的定律。艾氏將這些事實推廣,藉著筆下不世出的天才謝頓,讓心理史學發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為一門探索未來世界巨觀動向的深奧科學。
透過心理史學的靈視,謝頓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國勢如日中天的銀河帝國正一步步走向滅亡,整個銀河將要經歷三萬年蠻荒、悲慘的無政府狀態,另一個大一統的「第二帝國」才會出現。
倘若上述發展絲毫無法改變,既然一切皆已註定,也就沒什麼戲劇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謝頓進一步發現,雖然阻止帝國崩潰為時已晚,但若想要縮短這段漫長的過渡期,在當時則尚有可為。於是謝頓開始了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努力,試圖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縮減為一千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窮後半生的精力,設立了兩個科學家的據點:第一基地(簡稱「基地」,由物理科學家組成)與第二基地(隱身在銀河舞台幕後,由心理史學家組成)。
兩個基地的位置經過特別計算,分別設在「銀河中兩個遙相對峙的端點」(光是這句語帶玄機的話,便衍生出《第二基地》這本書)。此後一千年間,許多預設的歷史事件將一環扣一環發生,以促使一個更強大、更穩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國早日實現。基地系列的主線,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個接一個的周期性危機,激發出無窮無盡的潛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實現為期千年的謝頓計劃。
不過「奇正相生」正是大師的拿手好戲,在既定的情節中,他總有辦法再寫出變奏,令讀者忍不住感嘆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變奏之一,是無端出現一個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異種人「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整個銀河;變奏二,則是在「騾亂」成為歷史之後,兩個基地間竟發生了鬩牆之戰!
三部曲結束於第二變奏告一段落之處,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局。三十年後,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萬喚之下,阿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寫的續集便是第三變奏。
這一變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甚至連謝頓計劃都為之顛覆!卻也唯有經由這最後變奏,「基地」與「機器人」(艾氏另一重要科幻系列,包括四個長篇與三十幾個短篇)才得以遙相呼應,兩大系列方能融鑄成渾然一體,化為一部俯仰兩萬載、縱橫十萬光年的銀河未來史。
(原載遠見雜志 1998年五月號)
基地系列總目錄
基地前傳
【《基地前奏》】
[第一章] 數學家
[第二章] 逃亡
[第三章] 大學
[第四章] 圖書館
[第五章] 上方
[第六章] 拯救
[第七章] 麥麴生
[第八章] 日主
[第九章] 微生農場
[第十章] 典籍
[第十一章] 聖堂
[第十二章] 長老閣
[第十三章] 熱閭
[第十四章] 臍眼
[第十五章] 地下組織
[第十六章] 警官
[第十七章] 衛荷
[第十八章] 顛覆
[第十九章] 鐸絲
【《邁向基地》】
第一篇 伊圖·丹莫刺爾
第二篇 克里昂一世
第三篇 鐸絲·凡納比里
第四篇 婉達·謝頓
第五篇 哈里·謝頓
(注∶本篇時間在《基地》第一篇之後)
【基地三部曲《基地》】
第一篇 心理史學家
第二篇 網路全書編纂者
第三篇 市長
第四篇 行商
第五篇 商業王侯
【《基地與帝國》楔子】
第一篇 將軍
第一章 尋找魔術師
第二章 魔術師
第三章 幽靈之手
第四章 皇帝
第五章 戰端
第六章 寵臣
第七章 賄賂
第八章 航向川陀
第九章 川陀
第十章 終戰
第二篇 騾
第十一章 新娘與新郎
第十二章 上尉與市長
第十三章 中尉與小丑
第十四章 突變異種
第十五章 心理學家
第十六章 大會
第十七章 聲光琴
第十八章 基地陷落
第十九章 尋找開始
第二十章 謀反者
第二十一章 星空插曲
第二十二章 魂斷新川陀
第二十三章 川陀廢墟
第二十四章 回轉者
第二十五章 心理學家之死
第二十六章 尋找結束
【《第二基地》楔子】
第一篇 騾的尋找
第一章 二人與騾
第一插曲
第二章 二人無騾
第二插曲
第三章 二人與農夫
第三插曲
第四章 二人與長老
第四插曲
第五章 一人與騾
第六章 一人,騾與第三者最後插曲
第二篇 基地的尋找
第七章 艾嘉蒂婭
第八章 謝頓計劃
第九章 同謀
第十章 迫在眉睫
第十一章 偷渡客
第十二章 統領
第十三章 貴婦
第十四章 憂心如焚
第十五章 天羅地網
第十六章 戰端
第十七章 戰爭
第十八章 幽靈世界
第十九章 終戰
第二十章 「我知道┅┅
第二十一章 滿意的答案
第二十二章 真正的答案
【基地續集《基地邊緣》楔子】
第一章 議員
第二章 市長
第三章 歷史學家
第四章 太空
第五章 發言者
第六章 地球
第七章 農夫
第八章 農婦
第九章 超空間
第十章 圓桌會議
第十一章 賽協爾
第十二章 特務
第十三章 大學
第十四章 前進!
第十五章 蓋婭之陽
第十六章 焦點
第十七章 蓋婭
第十八章 碰撞
第十九章 抉擇
第二十章 結局
【《基地與地球》】
第一篇 蓋婭星
第一章 尋找開始
第二章 首途康普隆
第二篇 康普隆星
第三章 入境太空站
第四章 康普隆
第五章 太空艇爭奪戰
第六章 地球的真面目
第七章 告別康普隆
第三篇 奧羅拉星
第八章 禁忌世界
第九章 面對野狗群
第四篇 索拉利星
第十章 機器人
第十一章 地底世界
第十二章 重見天日
第五篇 梅爾波美尼亞星
第十三章 遠離索拉利
第十四章 死星
第十五章 苔蘚
第六篇 阿爾發星
第十六章 外世界中心
第十七章 新地球
第十八章 音樂節
第七篇 地球
第十九章 放射性?
第二十章 鄰近的世界
第二十一章 尋找結束
科學精神
就我讀後的感覺而言,除了純粹的編故事以外,小說中最為可貴的恐怕就數其中透出的科學精神了。作者畢竟也是個科學工作者,這點科學精神或許不是他寫作的主要目的,但作為文學作品,這種精神卻不是經常能夠見到的,尤其是在幻想類小說中。
第二基地,故事中一個神秘的所在,掌握人類社會前途命運的地方。發言人,第二基地中的籌劃者,擁有強大心靈力量的預言家,神喻般的謝頓計劃的監督執行人。進入這個階層除了長期的教育培訓、能力開發之外,居然還有一個必須找出並修正謝頓計劃數學體系中的漏洞或錯誤地方的要求。不迷信權威是科學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
與首席發言者交流會被要求禁用理論化的語言,而必須使用同樣意思的日常語句。刪繁就簡,科學需要理解,只有真正深刻領會並掌握了某種理論的人才能夠駕輕就熟地脫離理論工具而隨意轉述科學道理。
騾,天賦異稟的強力征服者,手下的太空艦隊可以輕易毀掉一個相對比較繁華的星球,卻僅僅是對第二基地構成了威脅而沒有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五個普通的學者外加一個小女孩,挖出了潛伏的五十名第二基地人員,盡管事情是安排好的,但他們的努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實施條件。科學不會屈從於淫威,它只聽命於智慧的調遣。
為了文明的未來世界,第二基地的人們可以犧牲一切。科學的奉獻精神正是人最寶貴的特點。
懸疑
在《基地與地球》一書的最後,作者用文字暗示外星物種的存在,意在為下一本書埋下伏筆,但由於作者的去世,往後作者的思路也就無從而知了。
其他
與作者的基地系列相關聯的書籍,就是他的「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三部曲」了。
糾錯
搜索發現
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
基地三部曲在線閱讀
棋牌可以提現
基地三部曲txt
游樂場的設施
海戰游戲.
瘋狂棋牌安卓下載
幫寶家政
未來電影局
獨立影評人、科幻小說研究者
銀河帝國與基地的覆滅,新的異族崛起,人類淪為次等生物和奴隸
《帝國與基地》是基地系列第二部曲,本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地與銀河帝國最後的決戰,第二階段是第一基地的衰亡史,第二基地的浮出水面。
閱讀1.1萬
猜你關注
西安市十大旅遊景點 【攻略】_驢友整理
北京京城國際旅行社廣告
國內哪些地方適合旅遊 ——這個地方值得一看,不能錯過
許昌可望國際旅遊廣告
現在去那旅遊 ——去張家界旅遊千萬要注意這一點。
嘉興錦簇旅遊廣告
hot
24小時不間斷直播:國寶朱䴉的颯爽日常!
hot
網路3月十大熱詞盤點!
hot
網上買的珍珠是真的嗎?
詞條貢獻統計
本詞條由網友空談師創建,masjzhxz、w_ou、燃雪聽風、xia_cheng_lu等參與編輯。 查看全部
詞條有幫助,感謝貢獻者
意見反饋權威合作網路協議
內容均由網友貢獻,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
❽ 阿西莫夫簡介
阿西莫夫 網路內容來自於: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台灣譯作艾西莫夫,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科幻小說及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品極其豐富,代表作有《我,機器人》、《基地》系列、《鋼窟》系列等。他於1941年發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至今仍然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志。他的兩篇科普短文《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生平阿西莫夫是美籍俄裔猶太人,他於1920年1月2日出生在俄國的彼得格勒,3歲時舉家遷往美國,5年後取得美國國籍。阿西莫夫的父親在紐約布魯克林區開有數家糖果連鎖店,阿西莫夫則一邊讀書一邊幫忙照料店鋪。阿西莫夫的父親保守刻板,對子女要求嚴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類的報刊書籍,於是阿西莫夫選擇了科幻小說,並從9歲開始痴迷。
阿西莫夫從小喜歡讀書,他六歲時父親就在市立圖書館給他領了一張借書證,同時,也開始接收美國的正規教育。10歲起他就開始在父親的糖果店裡工作,養成了持續工作的習慣,這個習慣伴隨他度過了一生。此後,他還做過打字員、助教、副教授,從1958年開始,阿西莫夫成為專業作家。
在阿西莫夫18歲那年,他將自己的處女作《宇宙瓶塞鑽》投給著名科幻作家兼編輯坎貝爾主編的科幻雜志,但是坎貝爾認為這篇作品「作為短篇太長,作為長篇則太短」,而且他「不喜歡慢騰騰的開頭,以及自殺的結局」。不過坎貝爾還是給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勵。結果在1939年3月,阿西莫夫終於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離灶神星》。
就在這同一年,阿西莫夫獲得了哥倫比亞學士學位,1941年他又獲得文學碩士。二戰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戰後於1948年獲得博士學位,並進入大學教書。 阿西莫夫一生寫有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有兩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為讀者展示了一個浩瀚龐大的宇宙畫卷。它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其時人類已遍布250萬顆行星,人口達到1000億 ,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宇宙帝國。而這時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卻根據推算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帝國行將崩潰,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長達30000年的黑暗時期,所有的文明都將盪然無存;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通過建立基地的方法,則可以將人類文明的火種保留下來,並將黑暗時期縮短為1000年……
「機器人」系列中的短篇作品主要收集在《我,機器人》(同名電影由威爾·史密斯主演,亦翻作《機械公敵》)和《其餘的機器人》等作品集當中,此外阿西莫夫有關機器人的科幻還有長篇推理偵探《鋼窟》及《裸日》等。阿西莫夫利用自己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為機器人建立了一套行為規范和道德准則,從而演繹出一系列推理性和邏輯性極強的漂亮故事。
除上述兩大系列之外,阿西莫夫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科幻作品,比如描寫某文明星球數千年才出現一次星空的《黃昏》,描寫「平行世界」中外星人的《眾神自己》,以及他唯一涉及時間旅行的《永恆的末日》,……可謂不勝枚舉,不一而足。
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阿西莫夫不僅創作科幻小說,同時也寫作科普作品,他的科普作品同樣讓人百讀不厭。正如阿西莫夫逝世後一位評論家所說:「他的作品愉悅了數百萬人,同時改變了他們對世界的看法。」
主要作品簡介《基地》《基地系列三部曲:基地》:《基地》是「基地」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統治銀河系達一萬兩千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已經逐漸走向衰亡。這時候,只有心理史學的一代宗師哈里・謝頓預見未來銀河人民將會經歷一段長達三萬年,充滿無知,野蠻和戰爭的黑暗時期。謝頓於是設法集團帝國中最優秀的科學家,來到銀河邊緣的一個荒涼行星建立「基地」,期望它能成為未來世代人類的希望燈塔。然而,隨著帝國的逐漸衰微,基地被好戰的強鄰包圍。人類也面臨痛苦抉擇,向野蠻的勢力投降,甘心受控制?還是不顧被摧毀的危險奮起而戰?
《基地系列三部曲:基地與帝國》:《基地與帝國》是「基地」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此時,由偉大的心裡史學家哈里·謝頓所創立的基地,雖然已在銀河外緣立穩了腳跟,但還得面對來自銀河帝國的壓力。
垂死的帝國仍擁有銀河中最強大的武力。一位野心勃勃的將軍,率太空艦隊攻向基地,聚居在基地小行星上的學者和科學家,能逃過大難的一線希望,全維系在謝頓死前留下的語言中……
可是,就連謝頓當年也無法預料到:還有比太空軍團更具有威脅性的外力已悄然誕生,那就是銀河中的突變異種——「騾」。面對騾奇異的心靈力量,即使是一支最堅強的人,也會俯首屈服,成為聽話的奴隸。騾的黑色艦隊兵不血刃地接受了成立三百多年的歷史,為了征服宇宙,騾和忠貞之士都在尋找第二基地,而騾的第一波搜索行動,被一個平凡的女子貝妲阻止,從而為第二基地的反攻計劃爭取到充分的時間。
《基地系列三部曲:第二基地》:《第二基地》是「基地」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謎」一般的第二基地的存在成了眾矢之的,騾要鏟除它,而第一基地的移民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理由也必須找到它,但是它究竟在哪裡呢?這部故事就是各方人馬找尋第二基地的傳奇。騾傾全力尋找並鏟除第二基地,卻失敗了。隨後,基地人員也千方百計尋找第二基地,因為他們不願把建立新帝國的功業拱手讓人。誰也沒想到,尋找的線索竟維系在一位小女孩身上。十四歲的艾嘉蒂婭怕得要死,她究竟發現了有關第二基地的什麼秘密呢?
在歐美的出版物《蒼穹微石》雙日出版社1950年
《我,機器人》高曼出版社1950年
《繁星若塵》雙日出版社1951年
《基地》高曼出版社1951年
《大衛·斯塔爾:太空奇兵》雙日出版社1952年
《基地與帝國》高曼出版社1952年
《太空洪流》雙日出版社1952年
《第二基地》高曼出版社1953年
《幸運兒斯塔爾與小行星上的海盜船》雙日出版社1953年
《鋼穴》雙日出版社1954年
《幸運兒斯塔爾與金星之海》雙日出版社1954年
《火星人的方式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55年
《永恆的終結》雙日出版社
《幸運兒斯塔爾與水星的大恆星》雙日出版社1956年
《赤裸的太陽》雙日出版社1955年
《幸運兒斯塔爾與木星的衛星》雙日出版社1957年
《地球是個大屋子》雙日出版社1957年
《幸運斯塔爾與土星之環》雙日出版社1958年
《死亡交易者(死亡的呼吸)》艾文出版社1958年
《九個明天》雙日出版社1964年
《機器人的小憩》雙日出版社1966年
《神奇的旅程》豪頓·米弗林出版社1966年
《透過明鏡》新英語文庫出版社1967年
《阿西莫夫的神秘小說》雙日出版社1968年
《夜幕及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68年
《最棒的新東西》世界出版社1971年
《諸神》雙日出版社1972年
《阿西莫夫早期作品選》雙日出版社1972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精粹文集》斯菲爾出版社1973年
《你見過這些嗎?》NESRAA出版社1974年
《黑鰥夫的故事》雙日出版社1974年
《收購木星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75年
《天國的主人》沃克出版社1975年
《全美圖書會議上的謀殺》雙日出版社1976年
《優雅的品位》啟示出版社1976年
《活了二百歲的人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76年
《關鍵字眼與其他神秘故事》沃克出版社1977年
《黑鰥夫故事集》雙日出版社1980年
《完整的機器人》雙日出版社1982年
《基地邊緣》雙日出版社1982年
《變幻之風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83年
《聯合俱樂部的神秘故事》雙日出版社1983年
《糊塗的機器人諾比》(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3年
《黎明的機器人》雙日出版社1983年
《黑鰥夫的盛宴》RH出版社1984年
《諾比與迷失的公主》(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5年
《諾比的其他秘密》(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5年
《明日之邊》雙日出版社1985年
《消失者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85年
《機器人與帝國》雙日出版社1985年
《多麼美好的一天》雙日出版社1985年
《諾比與皇後的項鏈》雙日出版社1985年
《諾比與人侵者》(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6年
《另一個阿西莫夫》雙日出版社1986年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雙日出版社1986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神秘故事精粹》雙日出版社1986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精粹》雙日出版社1986年
《基地與地球》雙日出版社1986年
《機器人之夢》雙日出版社1986年
《神秘的旅程II:終極智囊》雙日出版社1987年
《諾比識惡棍記》(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7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另一個宇宙》雙日出版社1987年
《基地序曲》雙日出版社1988年
《阿扎瑞爾》雙日出版社1988年
《諾比赴地球記》(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8年
《復仇女神》雙日出版社1989年
《黑鰥夫的困惑》雙日出版社1990年
《夜幕》(與羅伯特·西爾沃伯格合著)英國維克多·高蘭茲出版社1990年首版
《時代寵兒》(與羅伯特·西爾沃伯格合著)英國維克多·高蘭茲出版社1991年首版
《基地在前進》雙日出版社1993年
《阿西莫斯短文兩篇》 (選自〈新疆域〉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❾ 找一部關於外國軍事基地的電影,很早以前看的實在想不起來名字了,劇情是這樣
前不久我才看了的,是美國大片,《絕世天劫》
❿ 基地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的異同
切合實際、藝術特色。
1、異點:《基地》電影是切合實際對於未來的一種幻想電影,《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是直接幻想的魔法世界,不切合實際。
2、同點:《基地》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都是通過幻想的藝術特色來進行電影的編撰,兩個電影在觀看時都是給人以一種科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