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林子祥和狄龍袁詠儀主演的古裝電影叫什麼名字
邊城浪子。注意:陳勛奇是老牌武打明星,和林子祥確實長得有些像,你記混了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電影版本英文片名:Edge City Wanderer
更多中文片名:
仁者無敵
刀狼
更多外文片名:
A Warrior's Tragedy
Bian cheng lang zi.....(China: Mandarin title)
Edge City Wanderer.....(literal English title)
Ren zhe wu di
Dao Lang
導演 Director:陳勛奇 Frankie Chan
編劇 Writer:陳勛奇 Frankie Chan
製作人 Proced by:陳勛奇 Frankie Chan
攝影 Cinematography:吳榮傑 Rongjie Wu
演員 Actor:
狄 龍飾傅紅雪
陳勛奇飾葉 開
袁詠儀飾丁靈琳
徐 琳飾翠 濃
張智霖飾路小佳
陳玉蓮飾沈三娘
袁潔瑩飾馬芳鈴
瞿穎飾丁白雲
羅嘉良飾慕容明珠
馮克安飾蕭別離
祝力強飾雲在天
許還山飾馬空群
袁 玫飾花白鳳
張學皓飾花滿天
張績成飾公孫斷
葉 暉飾白天羽
寇占文飾金背駝龍
崔亞輝飾飛天蜘蛛
聶 軍飾店小二
徐學禮飾郭 威
謝 苗飾郭小虎
葛建軍飾王大洪
陳 林飾彭 烈
孟德瑩飾少年葉開
李小雨飾小年丁靈琳
孫 岳飾童年葉開
李 斯飾童年葉開
陳鵬飛飾小胖子
李 響飾小師兄甲
影片類型: 動作/劇情/懸疑
片長:90分鍾
國家/地區: 香港
上映/發行日期:香港Hong Kong 1993年10月28日
萬馬堂主馬空群設計在梅花廟擺下鴻門宴誅殺了神刀門主白天羽全家21口。 白天羽和花白鳳的私生子葉開,在師父李尋歡的養育下長大成人。葉開心地善良、仁慈,深得師父的喜愛。師父把飛刀絕技傳授給他,在師父的教導下,他早巳忘了「殺父之仇」。 為了復仇,花自鳳領養了一孤兒傅紅雪,將其訓練成為復仇的工具。二十多年過去了,花白鳳認為時機已到,派傅紅雪前去萬馬堂殺仇人馬空群。 葉開的師父得知此事後.要葉開去了斷三代人的恩怨.馬空群二十多年來一直提防白天羽的後人來報仇,他多次派人刺殺小鎮上的陌生人傅紅雪都沒有成功。傅紅雪在小鎮上愛上了妓女翠濃。便帶著她到處追蹤馬空群。不幸翠濃為掩護傅紅雪被刺身亡。正當傅審問刺客時,刺客卻被葉開的飛刀打死,引起傅紅雪與葉開的相互疑殺。此時。曾是花白鳳丫環的沈三娘趕到,告訴這一切都是馬空群的奸計,造成二人自相殘殺,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而武林第一莊主丁白雲才是幕後首腦人物。傅紅雪只是這場恩怨之戰的殺人工具。 一場善與惡,仇恨與寬容的較量在萬馬堂展開。葉開試圖阻止丁白雲的惡劣行徑,丁不聽勸阻,激戰中,丁白雲終於失去戰鬥力,力竭跪下,問葉開為何不殺死他,葉開不加理睬,上馬離去...
② 古龍是否寫過《槍手手槍》
沒有.《槍手手槍》是於東樓的作品.
③ 誰知道古龍和金庸的作品名 誰說的多20分給誰
古龍作品創作年表
書 名 年 份 出版者 備 注
蒼穹神劍 1960 第一處女作
月異星邪 1960 第一
劍氣書香 1960 真善美 後半部由墨餘生代筆
湘妃劍 1960 又稱《金劍殘骨令》
劍毒梅香 1960 清 華 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筆
孤星傳 1960 真善美
失魂引 1961 明 祥
游俠錄 1961 海 光
護花鈴 1962 春 秋 又稱《諸神島》
彩環曲 1962
殘金缺玉 1962 華 源
飄香劍雨 1963
劍玄錄 1963 清 華
劍客行 1963 明 祥
浣花洗劍錄 1964 真善美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名《浣花洗劍》
情人箭 1964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名《怒劍》
大旗英雄傳 1965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各《鐵血大旗》
武林外史 1965 春 秋
名劍風流 1966 結尾部分由喬奇代筆
絕代雙驕 1967
鐵血傳奇 1968 真善美 又稱《楚留香傳奇》。分為:
《血海風香》、《大沙漠》、《畫眉鳥》三部
風雲第一刀 1970 春秋 又名《多情劍容無情劍》分為:
《風雲第一刀》、《鐵膽大俠魂》兩部
鬼戀俠情 1970 《楚留香傳奇》續集,又名《借屍還魂》
蝙蝠傳奇 1971 《楚留香傳奇》續集
歡樂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桃花傳奇 1972 《楚留香傳奇》續集
蕭十一郎 1973 漢麟 由電影劇本改寫成書
流星·蝴蝶·劍 1973 桂冠
九月鷹飛 1974 春秋 《風雲第一刀》後傳
①長生劍 1974 漢麟 《七種武器》系列
(僅完成六種,「拳頭」並非一種武器)
②碧玉刀 1974
③孔雀翎 1974
④多情環 1974
⑤霸王槍 1975
⑥離別鉤 1978 春秋
①陸小風傳奇 1976 《陸小鳳》系列
②綉花大盜 1976
③決戰前後 1976
④銀鉤賭坊 1977
⑤幽靈山莊 1977
⑥鳳舞九天 1978
天涯·明月·刀 1975 漢麟
絕不低頭 1975 唯一的一部動作小說
七殺手 1975
劍·花·煙雨江南 1975
三少爺的劍 1975 桂冠 《江湖人》系列之一
火並蕭十一郎 1976 漢麟 《蕭十一郎》後傳
拳頭 1976 南琪 又稱《憤怒的小馬》,曾被誤收入《七種武器》
邊城浪子 1976 漢麟 《天涯·明月·刀》後傳
血鸚鵡 1976 《驚魂六記》之一
白玉老虎 1976 桂冠
大地飛鷹 1976 南琪
圓月彎刀 1977 漢麟 大部分由司馬紫煙代筆
飛刀·又見飛刀 1977
碧血洗銀槍 1977 桂冠
新月傳奇 1978 漢麟 《楚留香傳奇》續集
英雄無淚 1978
七星龍王 1978 春秋
午夜蘭花 1979 漢麟 《楚留香傳奇》續集
風鈴中的刀聲 1980 萬盛 結尾由於東接代筆
劍神一笑 1981 《陸小鳳》系列
白玉雕龍 1981 《白玉老虎》後傳,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筆
怒劍狂花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那一劍的風情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邊城刀聲 1983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獵鷹·賭局 1984 最後遺作,短篇
動作小說《槍手·手槍》署名古龍,實為於東樓作。1 關於《射鵰英雄傳》
最新修訂版《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傳降龍十八掌於郭靖時增加的一段:
這降龍十八掌可說是外門武功的顛峰絕詣,當真是無堅不摧,無固不破。雖招數有限,但每一招均有極大威力。北宋年間,丐幫幫主蕭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極少有人能擋住他的三招兩式,氣概當世,群雄束手。當時共有降龍廿八掌,後經蕭峰和他義弟虛竹刪繁就簡,取精用宏,改為降龍十八掌,掌力更厚。這掌法傳到洪七公手上,在華山絕頂上與王重陽、黃葯師等論劍時施展出來,王重陽等盡皆稱道。
順應歷史與地理,改動了某些情節和細節之處。一般來說,武俠小說只求熱鬧好看,是否和史實有出入本不應苛求。但金庸對歷史研究頗深,也頗執著,因此在修訂時對此著力不少。如將「呂文煥守襄陽」一節,改為「李全、楊妙真夫婦領「忠義軍」守青州」,以符史實;全書所涉及的地理名稱、行政區域劃分,完全依照宋元時代有關文獻所載,一一對應更改,體現了作者治學態度的嚴謹。
情節安排更加合理、緊湊,前後照應更明顯。尤其是「江南五怪之死」這一事件,從桃花島發現五怪屍體,到鐵槍廟中黃蓉剖析事因,前果後因,設疑解疑,環環相扣,合情合理,無絲毫破綻漏洞,如讀一篇精彩的推理小說,引人入勝。
對一些細節問題以及讀者指出的一些紕漏,作者也作了修改更正。如人物年齡問題,修訂版為此特別編制了人物年齡表格,將主、次要人物的年齡按情節的發展一一計算,並在相應情節中體現,舊版中類似「黃蓉年紀比郭靖大」這種不合情理的推算結果自然也得到了更正;再如,有讀者提出疑問:陳玄風如何能將一部洋洋萬言的九陰真經刺在自己不足一平方的胸膛?若非他有「非常廣闊的胸襟」,這一點實難想像。修訂版刪除了陳玄風「刺經於胸」這一情節,改為「黑風雙煞盜得九陰真經後共同修煉經中武功,共求進步。陳玄風臨死前將真經下卷抄本塞在妻子懷里」。這一改動除避免了前述邏輯性錯誤外,更體現了黑風雙煞夫妻情深,弱化了二人的殘忍冷酷形象。最後一點:關於黃葯師使師徒戀的情節,具體請參考黃玉郎的漫畫《射鵰英雄傳》(目前連載中。。)。
2 關於《倚天屠龍記》
金庸的《倚天屠龍記》終於完成修改,新版本近日在台北國際書展首賣之後,月底正式上市。與先前的版本相比,科學上的破綻改正了,兵法秘籍的藏匿處變更為島上,而非藏在倚天劍、屠龍刀當中;在結局的地方男主角張無忌的感情世界也擁有更多、更豐富的選擇,作家明講一男四女皆有可能。該套叢書的副主編鄭祥琳說,金庸認為這個結局更貼近男主角張無忌的個性,也就是只記得人家對他的好處,而且越想越好,自然而然原諒了別人的過失。因此金庸在書尾添加了近千字,重新勾勒張無忌、周芷若、趙敏、殷離、小昭總共五人之間的未來發展可能性。簡單地說,書中表示「這四個姑娘,每個人都是很好很好的…」。較早的版本結局是張無忌對周芷若有個承諾,但寫作者未向讀者言明該承諾之內容。新版則是周芷若明確要求張無忌不得與趙敏拜堂成親。因為昔時在濠州,趙敏曾以搶婚阻止了周芷若、張無忌的結合,所以周芷若在書末回敬以同樣條件。嘴硬的張無忌說自己會和趙敏在蒙古天天形影不離,生娃娃作夫妻,只差沒有拜堂成親。但周芷若對自己很有信心,也對張無忌的「變」很能掌握,她告訴張無忌:「過得十年八年,你心裡就只會想著我,就只不捨得我。」若再加上小昭自波斯去信張無忌說自己願意重新當張無忌的小丫頭,以及張無忌認為可從西域找回殷離等新的變更,新版《倚天屠龍記》的結局是張無忌有更多選擇,四位美女都是合格候選人。不過,金庸在書中的後記指出,周芷若對張無忌說的「過得十年八年你心裡就只會想著我」等語,是年輕的小弟弟、小妹妹所不能參透之感情,因此金庸反對十三、四歲的小妹妹們寫小說。另外,早先的版本安排兵法秘籍藏在倚天劍、屠龍刀之中。但早有讀者對此表示不同見解,指出在鑄刀的高溫錘煉中,布、紙、竹等柔軟物品似乎難以維持完整,刀劍藏兵符有其科學上之不可能性。金庸於是代替以「刀劍中暗藏玄鐵片」,把以前楊過用的玄鐵劍打成玄鐵片,上面記載兵法秘籍放在桃花島。再經過峨嵋派女掌門人周芷若的努力,秘密就重見天日了。
3 關於《神鵰》
新版《神鵰俠侶》對楊過與小龍女之間的一些重要情感戲作了比較大的修改。舊版中,楊過與小龍女在古墓的生活始終「守之以禮」。新版里,金庸安排楊過在夢中練捕麻雀、蝴蝶,楊過手中抓到一隻蝴蝶後猛然驚醒,發現握的竟是小龍女的玉足。這是兩個人「第一次親密接觸」。這之後是「玉女心經」一章。金庸新創一招「亭亭如蓋」,安排楊過練習時,雙手緊緊抱住小龍女,看到小龍女嬌艷欲滴的櫻唇,忍不住低頭欲吻。
再其後是楊過與小龍女在英雄大會久別重逢的那一段,金庸在舊版中只形容兩人坐在台下「喁喁細語」,新版中則仔細描述「你一天想我幾次」的細語內容。
除此之外,舊版中楊過對妙齡美女皆嬉皮笑臉,惟獨對程英敬重有加。但在新版里他對程英也恢復「浪子」本性,而「老成持重」的程英表面生氣,卻是暗喜不已。至於郭芙對楊過若有似無的情愫,新版中保持原狀,還是點到為止。
除了對楊過與小龍女的情感調子作了方向性的調整,金庸還增補了許多「節外生枝」的情節。例如,增補了李莫愁對小龍女說出當年陸展元如何拋棄她的言語。增補解釋了郭靖與黃蓉夫婦何以對穆念慈母子不聞不問、何以對投入全真教的楊過不聞不問。將尹志平一化為二,玷污小龍女的角色改為虛構人物「甄志丙」。在這些增補和改動的情節中,對郭襄的改動最令金庸迷感到意外和震動。
金庸先是增補了郭襄與金輪法王之間的互動:如在蒙古軍中,法王對之疼愛有加;郭襄也正式拜法王為師,學習瑜伽密乘;法王見郭襄跳崖,傷心落淚;法王本不忍將郭襄綁赴高台,最終捨命救了郭襄,等等。
其後,金庸重點增補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理描述,並明確細膩著墨於郭襄愛慕楊過,增補了郭襄內心盼望自己是「大龍女」,能早小龍女一步先遇到楊過的內心獨白。
4 關於《天龍八部》
預定年底出版的「天龍八部」變動最大,舊版中「王子和公主從此過著幸福日子」的段譽與王語嫣,新版中卻是勞燕分飛。
舊版中的段譽,先看到無量山山洞裡的「神仙姐姐」玉像驚為天人,接著看到長相酷似玉像的王語嫣而一見鍾情。而自幼痴戀表哥慕容復的王語嫣,也是對慕容復死心後再移情段譽。因此過去便有許多金迷認為,段譽愛上的是王語嫣的容貌,王語嫣也只是把段譽當「備胎」。
金庸坦言「不喜歡王語嫣」,所以在新版乾脆讓她變成一個為了永保「神仙容貌」,而跟丁春秋修習駐顏術的愛美女子。為了讓劇情更合理,金庸甚至把王語嫣的外公,從無崖子改成丁春秋。丁春秋喜歡的人據說是天山童姥或李秋水!
舊版結尾是段譽與王語嫣攜手回皇宮,途中遇到發瘋的慕容復;新版則加上「王子與公主在皇宮中的生活」。在皇宮中的王語嫣擔心年華老去,老是問段譽「我是不是跟以前一樣美,立不立我為妃」,碎碎念到讓段譽心生厭煩。後來王語嫣決定跟丁春秋修習駐顏術,卻不幸失敗。雖然段譽念在舊情請她回宮,「美貌打了個折扣」的王語嫣卻拒絕了,暗示她會回到半瘋狂的慕容復身邊。
而放在山洞中令段譽痴狂的神仙姐姐玉像,金庸也提到將讓它「隨時間毀敗」,符合新版中「美貌不長久」的人生哲理。
難道段譽就此孤獨一生?段譽迷放心,金庸對他可厚愛得很,安排了「八個妹妹」陪伴他。金庸讓虛竹因為「搶了西夏公主而不好意思」,便把梅蘭竹菊連同西夏公主的婢女一並送給段譽。而木婉清、鍾靈也住到皇宮中,加上和段譽結下「搖船情」的阿碧,八名美女陪著段譽住在皇宮里。
金庸形容段譽和八名女子的關系是「介於情人和妹妹之間」。不過,正史中段譽確有其人,有一名王子,最後遵循大理段氏的傳統出家。所以,新版「天龍八部」的段譽,也「尊重史實」生了一個孩子,但不寫明母親是誰。最後段譽揮別「妹妹們」出家,頗有賈寶玉的味道。
5 關於《書劍恩仇錄》
〈書劍恩仇錄》 陳家洛更郁悶
新增結尾「魂歸何處」:陳家洛在香香公主死後悲痛自責,不能自已,霍青桐深為憂慮,托阿凡提前往勸導,並稱如他自殺,自己也將隨他同赴九泉;陳家洛與香香公主在冥冥中相會。
6 關於《碧血劍》
新修版「碧血劍」一改情、一增史,情的部分,一向正直老實、兒女情長的袁承志,大改2版中對阿九隱晦不明的態度,自誤闖阿九寢宮一段,再無法持之以禮,而與阿九同床共衾。「兩人肌膚相貼,心魂俱醉……承志湊過臉去,吻她嘴唇,阿九湊嘴還吻,身子發熱,雙手抱得他更緊了。」一邊抱著軟玉溫香的阿九公主,袁承志一面尋思著「剛與宛兒在床底下偎倚」對書中3女均流露好感。
新版中,袁承志對阿九的情意顯然更勝青青,與玉真子比武一段,本應專心比武的他,卻琢磨著「我識得青弟在先,原不該移情別戀,可是一見阿九之後,我這顆心就轉到這小妹妹身上了,整日總是想著她多,想著青弟少。」青青看在眼裡,氣憤得跳下懸崖,雖被大樹勾住保住性命,也已是雙腿摔斷。阿九隻好隨木桑遠赴藏邊學武,臨走再三交待:「我等你3年,你不來我就落發做尼姑……。」袁承志滿心承諾:「妹子,不到1年我就來啦!見不到你,我會死的。」
新版中當上「金蛇王」,為幫闖軍受傷的袁承志,最後在青青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康復,為不辜負青青,他決心背叛自己與阿九,這樣的結局,也註定了阿九成為「鹿鼎記」里的「九難尼姑」。
7 其他部分
俠客行部份:修改了長樂幫原幫主的綽號、侍劍沒死,只被點穴、紫煙島上石破天與阿綉多了些打情罵俏
連城訣部份:大寶藏與吳六奇的關系,算是說明了本書的年代背景,最後一段有修改:空心菜說了一段話,水笙更強烈地渴望見到狄。
《飛狐外傳》一書補《雪山飛狐》之不足,寫胡斐這個人的成長過程,在《外傳》中,較受牽制。但胡斐遇到無塵道長,快刀斗快劍這一大段,是頗令人眉飛色舞的情節。《外傳》的旁枝也相當精采紛呈。「紅花會」中的人物,在《外傳》中出場不多,但是卻光芒萬丈。 還提到小胡的兩位前女友:一個為他掛了;一個和袁一樣出家!
對於《笑傲江湖》、《鹿鼎記》兩部基本沒動什麼,只是加了些劇情。韋小寶馬上要衰了,但好象七個老婆還在:)。
④ 武俠故事長篇有哪些
金庸作品:第1-2冊:《書劍恩仇錄》——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鋒芒之作。 創作年代:1955年 歷史背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 公元1753年—1759年 首發連載雜志:新晚報 第3-4冊: 《碧血劍》(附錄:袁崇煥評傳) 創作年代:1956年 歷史背景: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或順治元年 公元1633年—1644年 首發連載雜志:香港商報 第5-8冊: 《射鵰英雄傳》(附錄:成吉思汗家族、關於「全真教」)——《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並稱「射鵰三步曲」,有前後聯系但不是系列,思想各異(分別是儒俠、道俠、佛俠),是「俠之大者」的詮釋作。此為「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創作年代:1957年—1959年 歷史背景: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 公元1199年—1221年 首發連載雜志:香港商報 第9-12冊: 《神鵰俠侶》——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創作年代:1959年—1961年 歷史背景:南宋理宗紹定五年或六年—開慶元年 公元1232年或1233年—1259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第13冊: 《雪山飛狐》——《雪山飛狐》《飛狐外傳》是金庸現實主義最強的小說 創作年代:1959年 歷史背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 首發連載雜志:新晚報 《鴛鴦刀》——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創作年代:1961年 歷史背景:清中前期 約公元1644年—1796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白馬嘯西風》——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創作年代:1961年 歷史背景:清初順治年間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第14-15冊: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前傳 創作年代:1960年—1961年 歷史背景: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首發連載雜志:武俠與歷史 第16-19冊: 《倚天屠龍記》——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創作年代:1961年 歷史背景:南宋末—元末明初 公元1262年—1263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第20冊: 《連城訣》——強烈批判社會私慾、貪婪、無情的一面,同時也從屈指可數的幾位善良人物身上表現友誼、愛情、濟人、寬容。 創作年代:1963年 歷史背景:明前中期根據當時府縣設置,還有寶藏年代推算 首發連載雜志:東南亞周刊 第21-25冊: 《天龍八部》——倪匡曾代寫其中約五萬字,後修訂了大部分。該篇是金庸哲學、內涵、人性、情節等的巔峰之作,亦是對「人」、「諧」、「俠」的統一性巨著。 創作年代:1963年—1966年 歷史背景: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或紹聖元年 公元1090年—1094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第26-27冊: 《俠客行》——小說主人公無明確名字,以「石破天」代稱。該篇對人生寓言性與舐犢之情描寫最甚,親情性最強。 創作年代:1965年 歷史背景:清初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越女劍》(附錄:三十三劍客圖)——《越女劍》寫於《鹿鼎記》連載中途短篇小說,因此金庸最後一部小說是《鹿鼎記》而非《越女劍》。出版時附在《俠客行》之後。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是金庸歷史感最強的小說。 創作年代:1970年 歷史背景:春秋末年吳越爭霸時期 約公元前473年—前463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第28-31冊: 《笑傲江湖》——折射政治斗爭,同時也表露對斗爭的哀嘆。 創作年代:1967年 歷史背景:明朝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第32-36冊: 《鹿鼎記》(附錄:康熙朝的機密奏摺)——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創立「反武俠」情節,武俠史首次以詼諧、反諷、批判觀寫作的巨著,代表了金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 創作年代:1969年—1972年 歷史背景: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 公元1669年—1687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附:其中《白馬嘯西風》《鴛鴦刀》《連城訣》《俠客行》《笑傲江湖》在小說中沒有指出明確年代(表示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這幾部小說年代是從一些細節推斷的。 梁羽生作品: 序號書 名連 載 時 間報 紙 名備 注01龍虎鬥京華1954年01月20日~1954年08月01日新晚報·天方夜譚 無02草莽龍蛇傳1954年08月11日~1955年02月05日新晚報·天方夜譚無03塞外奇俠傳1956年08月18日~1957年02月23日周末報時名《飛紅巾》04七劍下天山1956年02月15日~1957年03月31日大公報·小說林無05江湖三女俠1957年04月08日~1958年12月10日大公報·小說林 無06白發魔女傳1957年08月05日~1958年09月08日新晚報·天方夜譚無07萍蹤俠影錄1959年01月01日~1960年02月16日大公報·小說林無08冰川天女傳1959年08月06日~1960年12月18日新晚報·天方夜譚無09還劍奇情錄1959年11月~1960年05月(待查)香港商報·談風無10冰魄寒光劍至遲始於1960年,不知終於何時 正午報時名《幽谷寒冰》11散花女俠960年02月23日~1961年06月22日大公報·小說林無12女帝奇英傳1961年07月01日~1962年08月06日香港商報·談風時名《唐宮恩怨錄》13聯劍風雲錄1961年07月03日~1962年11月25日大公報·小說林 無14雲海玉弓緣1961年10月12日~1963年08月09日新晚報·天方夜譚 無15大唐游俠傳1963年01月01日~1964年06月14日大公報·小說林 無16冰河洗劍錄1963年08月24日~1965年08月22日新晚報·天方夜譚無17龍鳳寶釵緣1964年06月25日~1966年05月15日大公報·小說林 無18挑燈看劍錄1964年07月01日~1968年06月23日香港商報·說月又名《狂俠天驕魔女》19風雷震九州1965年09月22日~1967年09月28日新晚報·天方夜譚 無20慧劍心魔1966年05月23日~1968年03月14日大公報·小說林 無21飛鳳潛龍始於1966年11月,不知終於何時 正午報 無22俠骨丹心1967年10月05日~1969年06月20日新晚報·天方夜譚 無23瀚海雄風1968年03月15日~1970年01月21日大公報·小說林 無24鳴鏑風雲錄1968年06月24日~1972年05月19日香港商報·說月無25彈鋏歌1969年07月01日~1972年02月04日新晚報·天方夜譚又名《游劍江湖》26風雲雷電1970年02月09日~1972年09月15日大公報·小說林 無27折戟沉沙錄1972年02月16日~1975年01月13日新晚報·天方夜譚又名《牧野流星》28廣陵劍1972年06月03日~1976年07月31日香港商報·說月無29武林三絕1972年10月01日~1976年08月16日大公報·小說林修訂(未出版)30絕塞傳烽錄1975年02月12日~1978年04月10日新晚報·天方夜譚31含《彈指驚雷》32劍網塵絲1976年09月01日~1980年01月26日大公報33含《幻劍靈旗》34武林天驕1978年05月02日~1982年03月09日香港商報無35武當一劍1980年05月09日~1983年08月02日大公報·小說林無 古龍作品: 書名年份出版者備注蒼穹神劍1960第一古龍處女作月異星邪1960第一萬盛1970.11.1三版劍氣書香*1960真善美後半部由墨餘生代筆湘妃劍1960又稱《金劍殘骨令》劍毒梅香1960清華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筆孤星傳1960真善美
失魂引1961明祥
游俠錄1961海光
護花鈴1962春秋又稱《諸神島》彩環曲1962
殘金缺玉1962第一
飄香劍雨1963
劍玄錄1963清華
劍客行1962明祥
浣花洗劍錄1964真善美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名《浣花洗劍》情人箭1964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名《怒劍》大旗英雄傳19651976年修訂,漢麟出版,改名《鐵血大旗》武林外史1965春秋
名劍風流1966結尾部分由喬奇代筆絕代雙驕1967春秋鐵血傳奇1968真善美又稱《楚留香傳奇》。分為: 《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三部風雲第一刀1970春秋又名《多情劍客無情劍》分為: 《風雲第一刀》、《鐵膽大俠魂》兩部 屬於小李飛刀系列第一部分鬼戀俠情1970《楚留香傳奇》續集,又名《借屍還魂》蝙蝠傳奇1971《楚留香傳奇》續集歡樂英雄1971春秋大人物1971春秋桃花傳奇1972《楚留香傳奇》續集蕭十一郎1973漢麟由電影劇本改寫成書流星·蝴蝶·劍1973桂冠
九月鷹飛1973南琪《風雲第一刀》後傳①長生劍1974漢麟《七種武器》系列 (僅完成六種,「拳頭」並非一種武器)②碧玉刀1974
③孔雀翎1974
④多情環1974
⑤霸王槍1975
⑥離別鉤1978春秋
①陸小鳳傳奇1976南琪②綉花大盜1976南琪③決戰前後1976南琪④銀鉤賭坊1977南琪⑤幽靈山莊1977南琪⑥鳳舞九天1978春秋天涯·明月·刀1974南琪1.南琪出版社印行,共39集。2.中國時報於1974.4.25至1974.6.8連載1-45集 亦屬《小李飛刀》系列絕不低頭1975唯一的一部動作小說七殺手1975
劍花煙雨江南1975
三少爺的劍1975桂冠《江湖人》系列之一火並蕭十一郎1976漢麟《蕭十一郎》後傳拳頭1976南琪又稱《憤怒的小馬》《狼山》,曾被誤收入《七種武器》邊城浪子1976南琪《天涯·明月·刀》後傳。據林、葉《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所述:1972年在香港《武俠春秋》,原名《風雲第一刀》。1976年台灣南琪結集出書。 亦屬《小李飛刀》系列血鸚鵡1976《驚魂六記》之一白玉老虎1976桂冠
大地飛鷹1976南琪
圓月彎刀1977漢麟大部分由司馬紫煙代筆飛刀又見飛刀 **1977漢麟碧血洗銀槍1977桂冠
新月傳奇1978漢麟《楚留香傳奇》續集英雄無淚1978
七星龍王1978春秋
午夜蘭花1979漢麟《楚留香傳奇》續集風鈴中的刀聲1980萬盛結尾由於東樓代筆劍神一笑1981《陸小鳳傳奇》系列白玉雕龍1981《白玉老虎》後傳,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筆怒劍狂花1982大部分由丁情代筆那一劍的風情1982大部分由丁情代筆邊城刀聲1983大部分由丁情代筆獵鷹·賭局1984最後遺作,短篇
*:劍氣嚴霜 《劍氣書香》後傳,大部分由墨餘生代筆 出版商及日期暫不詳 **:屬於小李飛刀系列最後一部分 註:《劍神一笑》《白玉雕龍》《怒劍狂花》《那一劍的風情》《邊城刀聲》《獵鷹·賭局》的出版人均為萬盛。 作品補遺 於1963年作《神君別傳》,由華源出版。該書為《劍毒梅香》新版。林保淳〈上官鼎與武俠小說〉指出,古龍太過喜愛梅山民,「原是他精心撰造的故事,卻為上官鼎無心中承繼過去,失去了主導權,不免覺得萬分可惜」,「索性重寫一部《神君別傳》」。 此外,還作有《菊花的刺》、《劍氣嚴霜》、《鐵劍紅顏》,及楚留香續集《死狐》,但未完成。
⑤ 邵氏電影有那些
以下電影基本都是邵氏武俠作品
值得收藏的邵氏電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來》
《紅菱淚》
《愛情的代價》
《哪吒》
《少林寺》
《鐵扇公主》
《傾城之戀》
《花團錦簇》
《妲己》
《西遊記》
《花街時代》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燈籠》
《愛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劍》
《風流韻事》
《城市之光》
《金菩薩》
《萬古流芳》
《保鏢》
《方世玉與洪熙宮》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盤絲洞》
《楚留香》
《大醉俠》
《書劍恩仇錄》
《無名英雄》
《緣分》
《小雜種》
《刺馬》
《藍與黑續集》
《花田錯》
《如來神掌》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在世界華語影壇上,邵氏電影曾經紅極一時。我心儀很久,卻一直無緣見面。如今,被天映娛樂公司買斷邵氏電影760部,用2億多元人民幣以數字方式整理和修復,令這批珍貴華語電影化石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興奮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把這來之不易「寶石」,好好欣賞品味。
真正的武俠電影早已經死亡,這點深有感受。當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時,就聽說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過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俠,更得以證實。邵氏的武俠,是武俠片的巔峰時期,從《大醉俠》到《獨臂刀》,從《大刺客》到《金燕子》,從《盜劍》到《奪魂鈴》,從《馬永貞》到《刺馬》,從到《俠女》到《長輩》,從《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龍的作品為這一時期的武俠片,添上一抹瑰麗的色彩。古龍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俠電影的寵兒。當時重量級的導演楚原、王羽、羅維等也都非常熱衷於拍攝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還活著的古龍也不時地為電影公司編寫劇本,《蕭十一郎》就是先寫成劇本,後改成小說的。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拍出古龍想抒發出的意境。
電影是屬於古龍的,電視劇是屬於金庸的。一部電影未必能把金老爺子的作品表達出來,但一部電影能把古龍的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陸小鳳》、《英雄無淚》、《蕭十一郎》、《絕代雙驕》、《浣花洗劍》、《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給懂得品味的人去體會的真正寶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俠書就是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名《風雲第一刀》),至今依舊覺得它是古龍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尋歡和阿飛,是武俠虛擬人物中經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餘萬字,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邵氏把原著《多情劍客無情劍》分成二部電影來拍攝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主題是梅花盜,幾年後拍攝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是以金錢幫事件為主軸。導演楚原拍攝此片,開創新派武俠片潮流,勇奪第15屆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
邵氏電影的服裝、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絕對是沒有話說,尤其是古裝片、武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著就舒服,尤其是現在「亂穿」的時代,格外令人懷念。記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評》文章里說:「導演李翰祥的美術造詣在華語導演中堪稱後無來者,對服裝、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據,務求逼真實感,營造情境更是體現中國文化底蘊。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為可笑,實則中國古小說綉像圖畫中的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後來午馬版的才是不倫不類。」(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見漂亮的屏風,精緻的桌椅被打鬥時劃破、損壞,還真有點不捨得。雖然很多是室內景,但是真實度比現在200萬元打造的「海棠金舍」,來得正宗多。楚原為了拍李尋歡從關外入關、與林詩音梅園重逢那一幕,遠赴韓國拍攝。片中的很多道具細節處理的相當不錯。
情節上,前後二部對原著都有改動,似乎預料之外,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其實,改動不是很大,還能接受。全劇塑造的原著氣氛,更是「小李飛刀」系列影視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後無來者。也許是該片表達出了江湖、名、利、情、俠,恩怨情仇,對白、意境、氣氛,完全是古龍的原味風格。雖然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後想來其實也可以這樣的詮釋。
1977年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狄龍飾李尋歡、余安安飾林詩音、爾東升飾阿飛、岳華飾龍嘯雲、井莉飾林仙兒。影片中,李尋歡蕭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詩音人像,李尋歡一滴眼淚沒掉,一句話沒說,凄楚心境卻表露無遺。狄龍飾演的李尋歡有評論者以為「活脫脫從小說中走出來一般」,被稱為「永遠的小李飛刀」。個人認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給滿分。對於角色的改編,井莉飾林仙兒傳統些,樸素些,還好在下一部時,轉變過來。余安安飾林詩音,的確漂亮,居然被改死了。當然在《魔劍俠情》改活過來了。爾東升飾阿飛,戲份並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華部分,我給他打滿分。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在世界華語影壇上,邵氏電影曾經紅極一時。我心儀很久,卻一直無緣見面。如今,被天映娛樂公司買斷邵氏電影760部,用2億多元人民幣以數字方式整理和修復,令這批珍貴華語電影化石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興奮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把這來之不易「寶石」,好好欣賞品味。
真正的武俠電影早已經死亡,這點深有感受。當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時,就聽說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過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俠,更得以證實。邵氏的武俠,是武俠片的巔峰時期,從《大醉俠》到《獨臂刀》,從《大刺客》到《金燕子》,從《盜劍》到《奪魂鈴》,從《馬永貞》到《刺馬》,從到《俠女》到《長輩》,從《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龍的作品為這一時期的武俠片,添上一抹瑰麗的色彩。古龍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俠電影的寵兒。當時重量級的導演楚原、王羽、羅維等也都非常熱衷於拍攝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還活著的古龍也不時地為電影公司編寫劇本,《蕭十一郎》就是先寫成劇本,後改成小說的。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拍出古龍想抒發出的意境。
電影是屬於古龍的,電視劇是屬於金庸的。一部電影未必能把金老爺子的作品表達出來,但一部電影能把古龍的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陸小鳳》、《英雄無淚》、《蕭十一郎》、《絕代雙驕》、《浣花洗劍》、《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給懂得品味的人去體會的真正寶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俠書就是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名《風雲第一刀》),至今依舊覺得它是古龍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尋歡和阿飛,是武俠虛擬人物中經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餘萬字,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邵氏把原著《多情劍客無情劍》分成二部電影來拍攝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主題是梅花盜,幾年後拍攝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是以金錢幫事件為主軸。導演楚原拍攝此片,開創新派武俠片潮流,勇奪第15屆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
邵氏電影的服裝、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絕對是沒有話說,尤其是古裝片、武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著就舒服,尤其是現在「亂穿」的時代,格外令人懷念。記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評》文章里說:「導演李翰祥的美術造詣在華語導演中堪稱後無來者,對服裝、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據,務求逼真實感,營造情境更是體現中國文化底蘊。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為可笑,實則中國古小說綉像圖畫中的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後來午馬版的才是不倫不類。」(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見漂亮的屏風,精緻的桌椅被打鬥時劃破、損壞,還真有點不捨得。雖然很多是室內景,但是真實度比現在200萬元打造的「海棠金舍」,來得正宗多。楚原為了拍李尋歡從關外入關、與林詩音梅園重逢那一幕,遠赴韓國拍攝。片中的很多道具細節處理的相當不錯。
情節上,前後二部對原著都有改動,似乎預料之外,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其實,改動不是很大,還能接受。全劇塑造的原著氣氛,更是「小李飛刀」系列影視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後無來者。也許是該片表達出了江湖、名、利、情、俠,恩怨情仇,對白、意境、氣氛,完全是古龍的原味風格。雖然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後想來其實也可以這樣的詮釋。
1977年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狄龍飾李尋歡、余安安飾林詩音、爾東升飾阿飛、岳華飾龍嘯雲、井莉飾林仙兒。影片中,李尋歡蕭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詩音人像,李尋歡一滴眼淚沒掉,一句話沒說,凄楚心境卻表露無遺。狄龍飾演的李尋歡有評論者以為「活脫脫從小說中走出來一般」,被稱為「永遠的小李飛刀」。個人認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給滿分。對於角色的改編,井莉飾林仙兒傳統些,樸素些,還好在下一部時,轉變過來。余安安飾林詩音,的確漂亮,居然被改死了。當然在《魔劍俠情》改活過來了。爾東升飾阿飛,戲份並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華部分,我給他打滿分。
⑥ 大家能給我推薦幾本文采非常好的書么
《慶余年》貓膩著~文字功底相當深厚,雖是穿越,但折射出的是人生的智慧與命運的抗爭無奈,很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值得一讀
《素年錦時》安妮寶貝著 其實安妮的書詞藻都很華麗的說,可以試試
《泰戈爾作品集》話說泰戈爾的作品文質兼美,譯本也非常尊重原著
⑦ 古龍有哪些作品
古龍作品創作年表
書 名 年 份 出版者 備 注
蒼穹神劍 1960 第一處女作
月異星邪 1960 第一
劍氣書香 1960 真善美 後半部由墨餘生代筆
湘妃劍 1960 又稱《金劍殘骨令》
劍毒梅香 1960 清 華 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筆
孤星傳 1960 真善美
失魂引 1961 明 祥
游俠錄 1961 海 光
護花鈴 1962 春 秋 又稱《諸神島》
彩環曲 1962
殘金缺玉 1962 華 源
飄香劍雨 1963
劍玄錄 1963 清 華
劍客行 1963 明 祥
浣花洗劍錄 1964 真善美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名《浣花洗劍》
情人箭 1964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名《怒劍》
大旗英雄傳 1965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各《鐵血大旗》
武林外史 1965 春 秋
名劍風流 1966 結尾部分由喬奇代筆
絕代雙驕 1967
鐵血傳奇 1968 真善美 又稱《楚留香傳奇》。分為:
《血海風香》、《大沙漠》、《畫眉鳥》三部
風雲第一刀 1970 春秋 又名《多情劍容無情劍》分為:
《風雲第一刀》、《鐵膽大俠魂》兩部
鬼戀俠情 1970 《楚留香傳奇》續集,又名《借屍還魂》
蝙蝠傳奇 1971 《楚留香傳奇》續集
歡樂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桃花傳奇 1972 《楚留香傳奇》續集
蕭十一郎 1973 漢麟 由電影劇本改寫成書
流星·蝴蝶·劍 1973 桂冠
九月鷹飛 1974 春秋 《風雲第一刀》後傳
①長生劍 1974 漢麟 《七種武器》系列
(僅完成六種,「拳頭」並非一種武器)
②碧玉刀 1974
③孔雀翎 1974
④多情環 1974
⑤霸王槍 1975
⑥離別鉤 1978 春秋
①陸小風傳奇 1976 《陸小鳳》系列
②綉花大盜 1976
③決戰前後 1976
④銀鉤賭坊 1977
⑤幽靈山莊 1977
⑥鳳舞九天 1978
天涯·明月·刀 1975 漢麟
絕不低頭 1975 唯一的一部動作小說
七殺手 1975
劍·花·煙雨江南 1975
三少爺的劍 1975 桂冠 《江湖人》系列之一
火並蕭十一郎 1976 漢麟 《蕭十一郎》後傳
拳頭 1976 南琪 又稱《憤怒的小馬》,曾被誤收入《七種武器》
邊城浪子 1976 漢麟 《天涯·明月·刀》後傳
血鸚鵡 1976 《驚魂六記》之一
白玉老虎 1976 桂冠
大地飛鷹 1976 南琪
圓月彎刀 1977 漢麟 大部分由司馬紫煙代筆
飛刀·又見飛刀 1977
碧血洗銀槍 1977 桂冠
新月傳奇 1978 漢麟 《楚留香傳奇》續集
英雄無淚 1978
七星龍王 1978 春秋
午夜蘭花 1979 漢麟 《楚留香傳奇》續集
風鈴中的刀聲 1980 萬盛 結尾由於東接代筆
劍神一笑 1981 《陸小鳳》系列
白玉雕龍 1981 《白玉老虎》後傳,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筆
怒劍狂花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那一劍的風情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邊城刀聲 1983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獵鷹·賭局 1984 最後遺作,短篇
動作小說《槍手·手槍》署名古龍,實為於東樓作。
最新的還有古龍遺作《劍氣書香》
⑧ 「美人白頭 英雄遲暮」出自什麼
出自古龍的武俠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
他在這部小說中寫道:「美人遲暮,英雄末路,都是世上最無可奈何的悲哀。這種悲哀最令人同情,也最令人惋惜。」
英雄末路,意思是英雄到了無路可走地步。形容有本領的人到了無路可走、一籌莫展的地步。
美人遲暮,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出自戰國屈原的《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譯文:想到草木不斷地在飄零凋謝,不禁擔憂美人也會日益衰老。光陰如梭,美人的青春就像日益飄零的草木。
(8)風雲第一刀電影系列擴展閱讀
《多情劍客無情劍》是古龍中期作品,為其著名重要代表作,原名《風雲第一刀》,是「小李飛刀」系列的第一部。
全書包括1968年至1969年於武俠世界連載的《風雲第一刀》與1969年至1970年於武俠春秋連載的《鐵膽大俠魂》,而春秋出版社則並為一部《多情劍客無情劍》。另上海學林出版又改回原名《風雲第一刀》,並且宣稱是初名。
小說曾被改編為電視劇和《多情劍客無情劍》系列(後者包括電影)。後來亦有以「小李飛刀」(實整篇《多情劍客無情劍》)為名的漫畫和電玩。
小說以「小李探花」李尋歡與「飛劍客」阿飛的故事為主線。
⑨ 古龍一共寫了幾篇武俠小說 都是什麼
蒼穹神劍 1960 第一處女作 月異星邪 1960 第一 劍氣書香 1960 真善美 後半部由墨餘生代筆 湘妃劍 1960 又稱《金劍殘骨令》 劍毒梅香 1960 清華 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筆 孤星傳 1960 真善美 失魂引 1961 明祥 游俠錄 1961 海光 護花鈴 1962 春秋 又稱《諸神島》 彩環曲 1962 殘金缺玉 1962 華源 飄香劍雨 1963 劍玄錄 1963 清華 劍客行 1963 明祥 浣花洗劍錄 1964 真善美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名《浣花洗劍》 情人箭 1964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名《怒劍》 大旗英雄傳 1965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各《鐵血大旗》 武林外史 1965 春秋 名劍風流 1966 結尾部分由喬奇代筆 絕代雙驕 1967 鐵血傳奇 1968 真善美 又稱《楚留香傳奇》。分為: 《血海風香》、《大沙漠》、《畫眉鳥》三部 風雲第一刀 1970 春秋 又名《多情劍容無情劍》分為: 《風雲第一刀》、《鐵膽大俠魂》兩部 鬼戀俠情 1970 《楚留香傳奇》續集,又名《借屍還魂》 蝙蝠傳奇 1971 《楚留香傳奇》續集 歡樂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桃花傳奇 1972 《楚留香傳奇》續集 蕭十一郎 1973 漢麟 由電影劇本改寫成書 流星·蝴蝶·劍 1973 桂冠 九月鷹飛 1974 春秋 《風雲第一刀》後傳 ①長生劍 1974 漢麟 《七種武器》系列 (僅完成六種,「拳頭」並非一種武器) ②碧玉刀 1974 ③孔雀翎 1974 ④多情環 1974 ⑤霸王槍 1975 ⑥離別鉤 1978 春秋 ①陸小風傳奇 1976 《陸小鳳》系列 ②綉花大盜 1976 ③決戰前後 1976 ④銀鉤賭坊 1977 ⑤幽靈山莊 1977 ⑥鳳舞九天 1978 天涯·明月·刀 1975 漢麟 絕不低頭 1975 唯一的一部動作小說 七殺手 1975 劍·花·煙雨江南 1975 三少爺的劍 1975 桂冠 《江湖人》系列之一 火並蕭十一郎 1976 漢麟 《蕭十一郎》後傳 拳頭1976 南琪 又稱《憤怒的小馬》,曾被誤收入《七種武器》 邊城浪子 1976 漢麟 《天涯·明月·刀》後傳 血鸚鵡 1976 《驚魂六記》之一 白玉老虎 1976 桂冠 大地飛鷹 1976 南琪 圓月彎刀 1977 漢麟 大部分由司馬紫煙代筆 飛刀·又見飛刀 1977 碧血洗銀槍 1977 桂冠 新月傳奇 1978 漢麟 《楚留香傳奇》續集 英雄無淚 1978 七星龍王 1978 春秋 午夜蘭花 1979 漢麟 《楚留香傳奇》續集 風鈴中的刀聲 1980 萬盛 結尾由於東接代筆 劍神一笑 1981 《陸小鳳》系列 白玉雕龍 1981 《白玉老虎》後傳,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筆 怒劍狂花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那一劍的風情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邊城刀聲 1983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獵鷹·賭局 1984 最後遺作,短篇 動作小說《槍手·手槍》署名古龍,實為於東樓作。
⑩ 小李飛刀與風雲第一刀的問題
小說原著叫多情劍客無情劍或者風雲第一刀。
後來又創造了一系列小說:
《小李飛刀》系列五部小說
多情劍客無情劍
邊城浪子
九月鷹飛
天涯明月刀
飛刀又見飛刀
小李飛刀拍了很多電視
小李飛刀的電視都是亂改。
也有兩部比較符合原著的。
一部是香港拍的,1978年,朱江主演
一部是大陸拍的,1993年,於健主演
你說的那部電視好像是焦恩俊演的,貌似劇情和原著相差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