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影訊 > 電影里會動的布偶怎麼拍的

電影里會動的布偶怎麼拍的

發布時間:2022-09-18 12:21:25

① 有動物演出的電影是怎樣拍的

第二位回答者較為全面,在電影中多數動物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像加勒比海盜中的巴博薩那隻古精靈怪的猴子,它在多部影片中都有令人捧腹的傑出表現。在好萊塢電影中,馬、貓、猴子、猩猩都是採用率極高的動物角色。但有一些形象就不是光靠幾個動作就能完成任務了,有時候甚至需要表現動物的神態、表情乃至口型。這就得用電腦技術來協助完成了。通常是跟蹤該動物的日常生活,選取適當的影像進行合成,再通過特效還原。如果是大宗的CG技術展示則要靠真人進行捕捉表演,像金剛里的大猩猩就是真人先進行表演再合成到電腦上的。這種手段時有耳聞,但也只是超級投資的電影和知名的特效公司才敢做。

② 電影里所有物體都靜止只有主角能動是怎麼拍出來的

拍的時候後面是綠布,稱作綠屏拍攝,也有藍屏的,然後用軟體把人挖出來,放在一張靜止的圖上,這種軟體有很多,比如ae

③ 那些關於寵物的電影是怎麼拍的

一般像美國等國家都是採用電腦技術,如《精靈鼠小弟》、《夏洛特的網》等。
不過,由中韓日本等國拍攝的是找的專門的動物演員接受嚴格的演技訓練後拍出的,如韓國的《人狗奇緣》,日本的《狗狗與我的十個約定》,美國的《忠犬八公》等,具體情況可以個人分析。
一般情況下,使用電腦技術合成的,動作都比較人格化、較為誇張;如果是真寵拍攝的比較真實,更觸人心弦。

④ 動畫片《大盜賊》和《阿凡提》是怎麼製作的呢

不管是木偶動畫還是粘土動畫都叫做定格動畫
所謂定格動畫就是通過逐格地拍攝對象然後使之連續放映,從而產生彷彿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像到的任何奇異角色。
至於你說的表情,實際上在製作過程中一個角色有一套對應的表情和「裝備」,每次拍攝的時候就將事先製作好的「裝備」給換上。
你可以看看網路中關於定格動畫的解釋:
http://ke..com/view/985080.htm?fr=ala0_1_1

⑤ 郵遞員派特叔叔是木偶類動畫片嗎怎麼拍得動起來的

《郵遞員派特叔叔》是布偶動畫

木偶片是逐格動畫,一楨一楨拍出來的,然後剪輯,是用電影膠片或錄影帶以逐格記錄的方式製作出來的。
這些影像的「動作」是幻覺創造出來的.而不是原本就存在,再被攝影機記錄下來的。
這種幻覺就是「視覺暫留」現象。當人們看到一件物體時,即使它馬上消失了,它在人的視覺中還會停留大約十分之一秒的時間。這非常重要——當投影機以每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投射在銀慕上,或錄象機以每秒三十格的掃描方式在電視瑩光屏上呈現影像時,它會把每格不同的畫面連接起來,從而在我們腦中產生物體在「運動」 的印象。

⑥ 動物類電影是如何拍攝出來的

是利用電腦合成,經常用到動作捕捉技術,由Motion capture系統捕捉跟蹤器位置,再經過計算機處理後得到三維空間坐標的數據,當數據被計算機識別後,進行建模,同時,多數動物的表情都是栩栩如生的,是因為通過人戴面部感測器來進行模擬表情做出來的。

⑦ 好萊塢 動物電影是怎麼拍出來的

先改裝一台攝像機,把它放在盒子里,用四塊反射鏡面裝起來,動物就會在鏡子里看到自己和周圍的景物(獅子啦、老虎啦、熊啦、豹子啦、馬啦、這些動物眼睛分辨力很差的),再在下面裝四個驅動輪,裝上小型電腦進行控制,然後放到野外去。

還有一種外面不是鏡子,是石頭,垃圾桶,迷彩服一類的。


拍攝動物影片時,有時被拍攝的動物近在咫尺,有時在深海或者高空,有時在地穴,有時是地穴的橫截面,拍攝出來的效果好像真是給地穴整了個橫截面一樣,光線都很正常,為什麼呢?

還有一種就是,利用無人駕駛的飛行器拍攝,這樣可以跟接近被攝的鳥類。

還有一種跟第一種差不多,但是被拍攝的鳥類是經過訓練的,不懼怕飛行器,這樣簡直就可以貼著被攝的鳥類拍攝。例如國外有個紀錄片,攝影是為了拍攝大雁(好像是大雁)遷徙,特意馴養了一窩大雁,從孵出開始訓練,知道讓它們完全熟悉了攝影師和飛機,歷經很長時間完成了片子的拍攝。

⑧ 泥偶動畫片是怎麼做的

0 引言
偶動畫是由歐洲傳統轉變而來的,在東南歐,自從人們發現逐格攝影的魅力之後,偶劇
場就一直存在至今。在日本也存在著類似的傳統,因此偶動畫在當地也相當盛行。(1)泥偶
動畫以他特殊材質的多樣性和製作手法的獨特性,在學院派中也有很大的製作比例。。下面就總結的方式來談一下泥偶動畫的工藝流程。
1. 前期策劃階段
1.1動畫角色的骨架和造型
當有了你策劃了很久的本子或者角色造型的時候,你就要開始考慮動畫角色的骨架,服裝,道具,場景等問題了。 泥偶動畫角色的造型部分主要分為兩塊:骨架和附著在上面的黏土。
骨架的製作很關鍵,它要求能做各種動作姿勢並且要結實不容易損壞。這就要求關節處要能反復使用而不易折斷,(國內現在還沒有賣專業的骨架,而國外的骨架在價格上也比較昂貴,是以關節定價的,關節越多價格越貴)一般來說,小成本的片子用金屬絲就足夠了。
(2)可以選擇鋁絲和鉛絲(就是保險絲),因為鋁絲和鉛絲都較軟,容易擺動作。也可以用銅絲或鐵絲,關鍵部位還可以用銀絲。你需要依據對造型和動作的設計要求來選擇。就《醉打金枝》來說,因為是武打動作,所以動作的幅度很大。而且在高難度的飛躍旋轉時,骨架會有大幅度的扭轉。這就要求骨架本身就要有很強的易折和易彎但是又不會斷的特性。在選擇骨架要用的材料時我根據動畫角色的特性,來選擇鋁絲,細鐵絲,粗鐵絲,鉛絲。用在了偶身體的各個部分。比如,細鐵絲易折而不易斷,柔韌度和反彈性很強,用它來做偶的手和胳膊,因為偶在劇情裏手和動作是最常用的動作,也是最靈活的。它的腰部和頸部,動作不是很多,但是要有固定性。腰部要承受整個身體的重量,而頸部則要承受頭部的重量,選擇了粗鐵絲,它的硬度很強。在動作不是很多的時候可以用它,在擺動作的時候要注意費點力氣,但是不會斷。鋁絲很軟,而且折的多了就會斷,但是它仍有用途,做偶的觸角。因為動畫角色是一個螳螂。所以如果要做有柔軟性且動作幅度不大的角色時可以用鋁絲。角色沒有用的銀絲,因為製作是小成本,而且我覺得上面說的那些材料也足夠了。
骨架要做的細致,耐折。就象地基那麼重要,以後後面所有的工作都建立在它的基礎上,如果正拍著的哪一天骨架突然斷了那麼就前功盡棄了。所以筆者建議在做骨架的時候多做上一個做後備。
骨架做完了,然後就做填充物了,不可能直接上黏土,因為這樣偶太重了,做動作時很困難,就連吊線時也很復雜。可以選擇塑料泡末。用工具如小刀,削成需要的形狀,插在骨架上然後纏上黑膠帶。就可以裹泥了。
至於黏土的選擇主要有兩個要求:好塑型和不沾手。好塑型就是很容易將黏土按照設定的造型塑造出來,不要太軟也不是太硬,在做動作時很容易控制,不會斷裂。不沾手就是在拍攝時由於燈光的強烈照射黏土不會軟化,否則就會變形而且很容易把黏土沾在手上並弄臟造型,同時也影響了畫面的質量。現在能買到的黏土有很多種,每種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在西安美院附近買的泥。它的特點是色彩鮮艷柔和!手感細膩!沒有難聞刺鼻的異味!長時間塑捏並不粘手! 除了一般的橡皮泥以外還有紙黏土、軟陶、硅膠、雕塑泥等等,都是很不錯的材料需要多練習來掌握它們的特性,這樣在製作的過程中會多一些選擇。裹泥的時候,可以把泥先捏成個球,遇到沒有的顏色,就要把兩種或三種顏色和在一起揉勻,這是力氣活。需要耐心就夠了。接下來要做的是擀成皮,這樣偶的重量就很輕了而且也可以節省橡皮泥。
衣服和道具就要靠你手頭工夫了,盡可能做的精細,拍出來的東西才是高質量的。需要提醒的一點是,如果想讓角色表情豐富的話,做頭的時候要多做幾個頭。就象我們的片子就做了40多個頭。因為它在表現醉意時,臉部的表情很重要。
1.2動畫場景
在角色造型製作好後,就要根據人物的比例和劇本要求搭建場景和製作道具了。用於道具、場景製作的材料沒有什麼特殊的限制,常用的是紙板、泡沫板、PVC板、木板等材料,但要注意所用材料自身顏色和產生的畫面色彩。畫面表現出的色調這在影片的最終成片效果上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做的片子的場景是3D來做的,所以沒有太多的經驗,為了方便後期的摳像,要做的就是背景加一個藍屏。
2.中期拍攝
經過了長時間的准備期,終於迎來了拍攝。從這里可以看到偶動畫的獨特方式,從技術上來說,它更類似於實拍的電影,而不同於傳統的動畫片的製作。
2.1所需要的設備:
隨著科技的發展,有很多的數碼設備開始被更多的人群使用,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普及,也使偶動畫的愛好者有了自己動手製作偶動畫機會。
這里要說的設備是指:
1相機(數碼/膠片),但相對還是數碼相機較為的實用、方便。在像機的選擇上盡量選用規格較高的相機,在拍攝時要講相機完全的固定,選用結實、重量感強的腳架,盡量避免有任何的晃動以至於圖像的抖動。我們用的是松下Z20,雖然沒有快門線,但是穩定性非常好。
2平台,這是偶動畫角色模型的「舞台」,角色模型通過在這樣的舞台上進行表演,平台的要求堅固結實,不易晃動和松動為宜。有較好的拓展性,這樣可以使場景的布置更為的方便和簡易。
3燈光,選用專業的照明燈,至少3盞,同時要有光線亮度調節器,以便更好的控制。有條件的話最好是可調節光強弱的影室專業用燈。同時要有光線亮度調節器,以便更好的控制。普通日光燈或者鎢絲燈會出現由於電壓不穩定所導致的細微變化,拍攝時也許察覺不到,但拍出的畫面可能會忽明忽暗。如果條件有限,可以買裝飾用的射燈或者台燈代替。光片也是很好使用更改冷暖氣氛的道具。
4電腦,隨時的錄入檢查,以便更好的完成偶動畫的製作。
2.2拍攝方法
黏土動畫是逐幀拍攝的,對於電視片來說是25幀/秒,而電影則是24格/秒,在這里我們為了方便計算以24格/秒來計,如果以一拍二來計算,也就是每秒要拍12格,一拍二可
以保證動作非常流暢,但是同時也對調整動作提出更高要求,要對動作規律有相當好的把握才可以。有時一拍三或者一拍四也是常用的,需要根據所要表現的內容而定。我們在拍片時大部分用的是一拍一為了保證醉棍的流暢性。由於動作的特殊性,如飛躍離開地面的動作,我們就吊了線,選的是釣魚線,因為它細而透明。在擺動作時,前期做本子的分鏡和故事版就發揮作用了。導演這是要把你拍的每一個動作都做到心中有數。思考動作場面,如何讓序列的畫面流暢的動起來。每擺一個動作要在原地畫上記號,下次還在這個地方拍,不能挪動,否則畫面就會抖。吊線的上面可以橫一根棍子來固定。線和棍子在後期摳像的時候就能處理掉了。為了能讓角色在畫面中站的更穩,除了盡量把它的腳加大外,場景地面採用密度高的泡沫材料也幫了大忙,這樣就可以在角色的腳下紮上一些不易被察覺輔助固定位置的大頭針,使拍攝順利進行。
根據情況的不同,所以還要在拍攝實踐中自己搜索方法解決問題。
3後期合成
把拍攝的剪輯在一起,加上音樂音效。需要導演和剪輯師有完善的思路和精悍的技術才能使後期順利完成。合成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中期拍攝的基礎上提煉或是豐富畫面的信息量。鏡頭信息量主要由
1、 畫面美術構成(構圖、色彩、光影)
2、 鏡頭內外運動(層內運動、鏡頭運動)
3、 特殊效果處理(粒子效果、文字效果等)
三個方面所組成,信息量取捨的依據來自於敘事的需要,對觀眾來說,一個片子看著是否舒服順暢取決於對這三種信息量的接受的程度,即畫面美術構成帶來的情緒暗示、鏡頭運動帶來的快慢節奏、以及特效的視覺沖擊,好的合成人員就像是廚師一樣,熟悉每種素材的屬性質量,通過一定的比例搭配火候最終呈現出一個最好的效果。「精耕細作」是這行的基本素質。
4結語
一部動畫短片,除了內容、題材、表現手法的獨具匠心之外,動畫藝術短片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技巧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材質的運用在動畫短片中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種材質在片中相輔相成。偶動畫強調的是獨立構思、設計、拍攝的情況下完成自己的作品,具有獨創性和原創性。在創作過程中必須以高度概括的手法表現主題,以流暢的鏡頭來傳遞細膩的情感,以獨特的構圖和色彩構成勾勒出情緒的波動,用細節的處理完成對心靈的刻畫。

⑨ 美國的那些動物電影怎麼拍的,就是那些跟真實場景看上去完全融入的.比如鼠來寶,太空狗等.一直有這個疑問!!

1 就是用模型,比如拍攝侏羅紀公園里的恐龍一樣,

2 就是用真狗,不過背景是在攝影棚中的綠屏前拍攝的

3 就是直接影視製作軟體來完成,動物在一些關鍵的地方用3D模型來代替

⑩ 阿凡提的故事是用什麼拍成的啊 裡面的人物都是線偶嗎可他們的鼻子眉毛啊也會動 那怎麼弄的啊

不是線歐,是普通的布偶,每一個畫面都是講布偶換個位置然後拍攝下來的,眉毛鼻子也是一樣,最後拼接成連續,相當費人力。

閱讀全文

與電影里會動的布偶怎麼拍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走網上買電影票 瀏覽:976
百度在線電影如何投屏 瀏覽:155
最新免費電影全集 瀏覽:170
男人們的大和號電影天堂 瀏覽:630
寵愛電影終極預告的英文歌音樂 瀏覽:723
二戰尋寶電影 瀏覽:724
戰爭巨獸電影完整版 瀏覽:998
游戲王電影之騎士 瀏覽:960
白關舞電影迅雷 瀏覽:198
店長題材電影電視劇 瀏覽:529
戰爭電影里的名言 瀏覽:529
如何約愛的人看電影話術 瀏覽:143
功夫哪個電影好 瀏覽:106
奇異博士國語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4
good電影在線上觀看 瀏覽:781
恐怖電影系列完整版 瀏覽:321
r高地這電影怎麼樣 瀏覽:132
越南歸來電影西瓜 瀏覽:335
愛在建行微電影 瀏覽:711
餓鬼電影完整版國語高清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