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李連傑版的霍元甲在哪裡能看
電影網。
《霍元甲》是由於仁泰執導,李連傑,孫儷,董勇等人主演的動作片。影片從霍元甲兒時開始,一直講述到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霍元甲到上海挑戰大力士成功,隨後開辦精武體操館,但不久之後慘遭日本人下毒,英年早逝。
劇情介紹:
霍元甲自小醉心武術,但其父不想孩子成為一介武夫,遂不讓他習武。元甲與玩伴農勁蓀偷偷抄錄霍家拳譜天天苦練,終以稚嫩的霍家拳打敗小惡霸,自此信心大增。
憑著對武術的悟性及熱情,武藝根基日益深厚,後來成為天津赫赫有名的武師。但卻因鋒芒太露好勝心強,性格變得浮躁傲慢,人也越來越好勇鬥狠。
❷ 霍元甲電影李連傑版演員表
李連傑飾霍元甲,孫儷飾月慈。
董勇飾農勁蓀,中村獅童飾田中安野。
丁亮飾來福,鮑起靜飾霍母。
鄒兆龍飾霍父,胡小凌飾霍元甲女兒。
楊紫瓊飾楊小姐(申奧官員),陳之輝飾秦爺。
影視評價
《霍元甲》里的武打場面,幾乎全是擂台比賽。與秦爺的比武例外,是准擂台性質。擂台比賽儀式感很強,道具有限,空間有限,在這樣的條件下,要打得好看,難度很大。
而且《霍元甲》是一部嚴格的現實主義作品,武打動作必須遵循現實主義原則。演員中李連傑動作干凈利落,在導演與武術設計的調度下,表情雖有些簡單,亦延續了以往古裝片俠者氣質。
影片運用了不同的剪輯手法來表現不同場次的擂台比賽,有效避免了節奏單調可能帶來的枯燥感。影片的許多故事情節是在比賽過程中同時講述的,在許多場比賽中,拳腳不僅僅是「打鬥」,更是比賽雙方無聲的「對話」。
這是影片之所以武打戲很多,情節卻不顯得匱乏的最主要原因。總體而言,每一場比武都有特點、與眾不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主創們特別是武打設計的良苦用心和誠意。
❸ 李連傑最後武術片,被霍元甲後人告上法庭,因外籍差點成涉外案件
李連傑有多慘?因為一部影片竟被人告上法庭,當初拍攝電影竟是因為28萬人自殺,案件審理一年後還差點成為涉外案件,而告他的原因是因為電影竟將人全家寫死。
在2006年一部經典電影《霍元甲》來到了大眾面前,甚至周傑倫還因為這部電影特意寫了一首歌也叫《霍元甲》,而李連傑拍攝這部電影前做了將近十年的心理斗爭,因為霍元甲是真實存在過的人物並且還是名武術大家,自己很擔心會演不好。可是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條新聞,在2003年就有28萬人死於自殺,於是李連傑終於下定決心拍攝這部電影,他想通過這部電影來感動世人,就算你遭受再大的苦難也不要放棄自己的生命,於是這部《霍元甲》就開拍了。
這部戲由李連傑、孫儷、董勇等人主演,更是邀請了眾多外國演員,並且還有第一武指袁和平擔任動作導演,由於這里很多人都是真實的動作演員,所以整部電影的武術動作定位都是真實的高手過招。為了電影的效果劇組更是耗時半年,找遍了全世界最後找來了泰國拳王,世界搏擊金腰帶、德國劍術專家、澳洲頂級摔跤手等參演這部電影,澳洲的頂級摔跤手。在電影中飾演美國的大力士,高大威猛的體型,不僅睡覺要睡三張床,一天更是要吃6頓飯,而據說在拍攝時由於不太敢出手,導致鏡頭被重拍得很多遍,甚至還一不小心摔在地上結果牙齒磕掉了,最後只能忍痛才把戲拍完,不得不說這也是個敬業的人。雖然電影講的是天津的老故事,但是拍攝地卻是上海松江的影視基地而當時為了還原老天津的模樣,劇組還特意搭建了一條民國時期的天津街道,而僅僅這一條街就花費了500萬人民幣,整個背景建築就花費了上千萬。
除此之外,各類的服裝道具小道衣服上的銅扣,都是劇組從古董店淘換回來的,而劇組中大大小小的物件都是真正的老古董,而在拍攝動作戲的時候李連傑甚至還自行改掉了很多動作,因為他覺得那會對外國友人不禮貌。最後這部戲上映後製片方僅在內地就獲得了1.02億票房,而海外的全球票房高達7000萬美元,利潤翻了好幾倍,可以說讓製片方樂開了花,而李連傑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這部《霍元甲》主要講的是兒時的霍元甲沉迷武術在家中偷偷練拳,長大後不僅成為赫赫有名的武師,還收獲了一幫徒弟,但是由於自己好勝心太強鋒芒太盛,以至於和另一位高手秦爺結了仇,後來徒弟被打傷,霍元甲大鬧秦爺壽宴最後親手打死秦爺,可雖然得勝但卻賠上了母親和女兒的命。隨後頹廢的霍元甲遠走他鄉,終於平復思想後立志做一個對民族有意義的人,後來和八國聯軍的武者對打,遭日本人下毒離開人世,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劇情卻被人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而告他的人正是霍元甲的後人。
其實影片的走向原本只是想告訴世人,就算遇到再大的難事也不要放棄自己的生命,但就是這樣一部意義高大上的電影為什麼會背上官司呢?因為在影片的開頭,電影為了霍元甲後期性格的轉變,把霍元甲塑造成了一個為爭第一濫殺無辜的人,並且生活奢侈淫意交了一群酒肉朋友,甚至最後還被人殺了全家。看到這種劇情,霍元甲的後代自然是忍不住了,第一誰願意看到別人辱沒自己的祖先呢?第二霍家滅門的戲份多多少少有點過了,這換做誰也都受不了啊。因為現實中霍元甲不僅沒有滅門,而且還有霍家子孫好幾代傳承下來,要說是人丁興旺也不為過。而電影中死去的霍元甲的父母和妻子王夫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是活到了80多歲的高壽老人,並且在家族中霍元甲也不是獨生子,霍元甲父親霍恩有三個兒子霍元卿、霍元甲、霍元陳,霍元甲排行老二,霍元甲自己也有兩個兒子和三個女兒,霍家幾代人都好好的活著呢。
一部電影就把自家人寫的全家死光斷子絕孫了,這要是你還能坐得住,估計都會有人給你磕一個,而以上這些原因也正是霍元甲曾孫霍自正心裡不平衡的地方。就算電影最後表明本片純屬虛構,但是這換做是誰也一定會氣憤,而訴狀的內容也非常中肯,既然是虛構那為什麼不重新設計一個主人公呢?那要是什麼事都以純屬虛構來當擋箭牌,那是不是任何人民英雄都可以無節操無底線地去臆想了?這件事一出在當時也是被鬧得沸沸揚揚,而由於李連傑是美國國籍,所以這件事還差點成為了涉外案件。在這件事差不多的鬧了一年多後,最終做出了一審判決,最後認定《霍元甲》並不構成侵權,雖然電影中的手法過於誇張虛構,但這屬於藝術范疇的事並不構成法律責任,而且影片並沒有對霍元甲進行侮辱,所以電影的誇張內容是屬於可容忍范圍內,最後該片並沒有對霍元甲造成名義的侵犯。
雖然霍家敗訴了,這件事在幾年後也沒有重提,但霍壽金就算是臨終之際還是對這僅是耿耿於懷,並希望世人不要混淆視聽還給 歷史 一個真相。其實老人的做法並不是無理取鬧,在當時貧窮的中國,清政府根本不會管百姓的死活,因為面對外國勢力連他們自己都應接不暇。就是在這樣一個百姓受到屈辱的年代,能夠有一位武術英雄挺身而出,為民族大義爭回光榮對抗外辱是多麼的不易,所以對於這個曾為國雪恥的民族英雄,我們應該以正視聽還 歷史 一個真相。不過巧合的是, 歷史 上霍元甲去世的時候年僅42歲,而李連傑拍攝這部《霍元甲》時也正好是42歲,而這部影片其實對於李連傑來說是自己的封山之作,在拍攝之前他就表示這部拍完就不會再接動作戲了,畢竟如今的他年歲已高,並且由於是動作演員難免一身舊傷,甚至之後還得了甲亢樣子也極具衰老。
作為李連傑最後一部動作片,電影里的一拳一腳都是極具觀賞性的,並且這時的李連傑與年輕時所飾演的黃飛鴻也有著很大的差別。年少時的黃飛鴻眼睛裡透露著一股機靈勁,而電影中的霍元甲眼中卻帶著一股凶氣,所以還是很值得觀看的。而這部影片其實更想告訴世人的是,這個世間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做的事,就算你遇到再大的挫折遇到再大的壓力,就算舉目無親也依舊不要放棄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再也不會重來。請珍惜當下的生活過好每一個明天。
好了,對於這部電影觀眾們還有什麼見解?歡迎到評論區與@冷叫秀 探討一二,今天就先說到這了,點贊/關注/留言是華夏的傳統美德,懂我意思吧~
❹ 李連傑版的電影霍元甲中那個乞丐總是說「你嘛時候是天下第一呀就在今天,就在今天。」是什麼意思呢
這是電影《霍元甲》里一個瘋子問霍元甲的話,每次霍元甲上擂台比武,這個瘋子都會這樣問他。意思是「霍元甲,你什麼時候成為津門的第一名啊?」霍元甲的回答就在今天就在今天,是因為當時,他還年輕,沒有經歷過失敗的挫折,得意忘形。
❺ 霍元甲(李連傑版的)經典台詞
1,活著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
2,你不想害人家的命,也不能讓別人害你的命啊!
3,洗滌過得回憶 我記得你
4,我們學文的不能只想賺錢,就像學武的不能只想著打擂台……國事為重。
5,人家怕你跟尊重你是兩回事。
6,活著,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
7,人沒辦法選擇生命的開始,但一定要有勇氣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8,苗也是有生命的,靠得太近反而會影響生長,就像人一樣,要懂得互相尊重,這樣大家就會過得平安快樂。
9,小城裡,歲月流過去。
(5)李連傑版霍元甲電影片段擴展閱讀:
霍元甲(李連傑 飾)年少時以稚嫩的霍家拳打敗向他挑釁的小惡霸後習武信心大增,憑著對武術的悟性及熱情,他的武藝根基日益深厚,成為天津赫赫有名的武師,可是其性情也漸變得浮躁傲慢,越來越好勇鬥狠。
得知徒弟被天津另一高手秦爺重創後,霍元甲不問原由闖入秦爺的壽宴,威逼其當場簽生死狀 與他比武,雖然最後他取得了勝利,但卻因此賠上了他一生最愛的母親及女兒的性命。大錯鑄成後,痛不欲生的霍元甲神志昏亂遠走他方。後得某偏遠村落的村民孫婆婆及其失明孫女月慈(孫儷 飾)的悉心照料,霍元甲復原了精神氣,並開始領悟武學的真諦。
❻ 請問李連傑版《霍元甲》中,霍元甲最後出那一拳是忍了,還是他沒力氣了
不是忍了,也不是沒力氣了,你沒看他出那一拳的時候有個之前打死秦爺的前段么,他完全可以殺了田中,他只是不想在競技上在殺人了,他是想讓田中或者說世界知道:競技並不是只有輸贏。
❼ 為什麼李連傑版的《霍元甲》看不了了
因為電影方被霍元甲的後代告了,導致了電影被下架。
現實中霍元甲有一個兒子,因此是有後代的,然而在電影中,劇本並沒有尊重事實。在沒有取得霍元甲的後代的同意下,將劇本胡亂改寫為霍元甲沒有後代,將原告的爺爺也就是霍元甲寫為斷子絕孫,所以霍元甲的孫子一氣之下將電影告上了法庭,從而導致電影被下架。
李連傑版的《霍元甲》劇情介紹:
霍元甲自小醉心武術,但其父不想孩子成為一介武夫,遂不讓他習武。元甲與玩伴農敬蓀偷偷抄錄霍家拳譜天天苦練,終以稚嫩的霍家拳打敗小惡霸,自此信心大增。
憑著對武術的悟性及熱情,武藝根基日益深厚,後來成為天津赫赫有名的武師。但卻因鋒芒太露好勝心強,性格變得浮躁傲慢,人也越來越好勇鬥狠。
元甲徒弟被天津另一高手秦爺重創,他不問原由闖入秦爺的壽宴,威逼秦爺當場簽生死狀與他比武。最終,雖然元甲得勝,但卻因此賠上了他一生最愛的兩個人――母親及女兒的性命!大錯一手鑄成,痛不欲生的霍元甲神志昏亂,遂遠走他方。
隱姓埋名棲身於一個偏遠的村落,並得村民孫婆婆及失明少女月慈照顧收留。與世無爭的農村生活,溫厚善良的村民令萬念俱灰的元甲漸忘傷痛及仇恨,生命正慢慢復甦。
❽ 李連傑的霍元甲視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lonJpESp9c/
霍元甲打擂
❾ 黃元申和李連傑飾演的霍元甲,哪個更經典
要回答這個問題的話,答案當然是一邊倒的,經典肯定是黃元申版的了,而且可說是超經典!這部電視劇是83年從香港引進的,是由香港著名動作導演徐小明執導並監制,是一部全劇共20集的武打連續劇。
劇中主要演員是黃元申、梁小龍、米雪等當紅明星出演。整部電視劇內容相當精彩,播出後轟動整個大陸觀眾,堪稱經典!有人說這部片子能引起這么大的轟動並不奇怪。這是當時的時代環境造舊的,我覺得這話不全對。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簡單來說一下原因,第一,首先開場的《萬里長城永不倒》的主題曲就是一個亮點,讓人聽了熱血沸騰印像深刻。第二,演員的造型設計方面很成功,十分符合各位演員的風格,人物的發型雖是清一色中長發設計,但是非常適合演員的造型需要,服裝雖不華麗款式也不獨特,但效果奇好,還有各個演員的角色安排定位準確,毫無不合理之處。
第二,武打的動作設計好看,雖不是鋼猛有餘但不失精彩,讓人看了也是過癮,出招時的配音也是恰到好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三就是演員的表演到位,各個人物的刻畫細致而鮮明,黃元申把霍元甲這樣一位有血有肉的大俠形象塑造的實在是完美之極,讓人崇拜,完全脫離了本人。還有功夫巨星梁小龍把陳真角色演的也十分的成功,尤其是在霍元甲已被埋入土裡他用雙手往外拔土的情景,實在是太逼真看哭了多少人,充分體現了徒弟對師父的情誼是怎樣的深。米雪把少女倩男溫柔而不失通情達理的一面也是演的十分的到位,和黃元申的感情戲把屋的恰到好處,不誇張不做作但不失感人。黎漢持把惡少龍海生也是刻畫的入木三分,很是形象,突顯了龍海生的陰險狡詐,替日本人賣命的丑惡嘴臉一面。
第四就是內容的精彩。劇情發展的安排合情合理,內容緊湊,整劇沒有半點拖泥帶水的地方。成為經典毫無懸念。這些也得歸功於導演徐小明付出的努力與心血,可以說沒有他就無經典一說!
反過來看看李連傑的版本,雖然電影和電視劇在人物的刻畫和劇情的安排上面會處於一點劣勢,但這不是直接原因,核心還在於裡面的內容與演員的表演才是關鍵所在,試想,如果這些都不行的話,即使它有電視劇優勢和一個經典的電影比也是註定失敗的。我們重新回過頭來看下李連傑的,從人物造型尤其是發型的設計就是失敗的。還有演員把握角色的尺度不是很好,李連接演的也不是太到位,沒有完全脫離他自己,動作設計雖不失精彩但花哨有餘,整劇真的是沒有可圈可點之處,充其量也只能說是一部普通的武打影片而已。
本人沒有存心貶低李連傑的版本之意,上面說的也都是一些客觀事實,相信看過的人心中自有一桿秤的。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在八十年代,武打連續劇拍攝數量很少,能在一部武俠電視連續劇中擔任主演,且武打戲場面眾多,可見黃元申有著不俗的武功功底和精湛的演技。而且,那個年代老百姓在家也只能圍著一兩個電視台觀看節目,主角影響力更是不同凡響。
1983年,黃元申正直當年,演技又趨於成熟,黃元申在《霍元甲》中飾演一代宗師霍元甲,其溫文而雅、俠義正直、堅貞不屈的大俠風范和民族氣節,被演繹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觀眾看得是盪氣回腸、爭相崇拜。
談起霍元甲,黃元申演繹的霍元甲形象,已然深深地印在了人們心中。時至今日,人們腦海里始終浮現的必定是黃元申容貌,所以勿庸置疑,他飾演的霍元甲最為經典。
談起李連傑,英俊帥氣、一身正氣、功夫行雲流水,武俠人物形象同樣深入人心。遙想當年,李連傑飾演的《黃飛鴻》《方世玉》《太極張三豐》《新少林五祖》《倚天屠龍記》《精武英雄》《東方不敗》,劇中大俠人物形象個個經典,英氣逼人,別人只能望其項背。尤其是在《精武英雄》中飾演的陳真,正義凜然,武打場面逼真,視覺美侖美奐,贏得了觀眾一致的認可和好評,但出任自己導演的《霍元甲》主演時,李連傑已步入知天命之年,飾演的霍元甲形象難免有些老態龍鍾,精氣神已然不足,人物形象自然氣場不夠。
我們可以大膽設想一下,如果八十年代經典武俠劇《霍元甲》由正值當年的李連傑出演,想必霍元甲人物形象一定也非常出彩,但能否超越黃元申塑造的霍元甲形象呢?筆者認為還是稍遜風騷。黃元申外幼天庭圓潤飽滿,加上自幼文化浸染,又學習武術,練就了一身端莊儒雅、目光堅毅、正氣凜然之風骨,頗有一代宗師大俠風范,這是李連傑外形所不具備的。
不管如何比較,黃元申、李連傑他們都為華人武術電影塑造出了很多經典形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此,向他們致以祟高的敬意!
霍元甲是傳奇式的英雄人物,他的武藝精湛享名海內外,他有一個赤誠的愛國之心,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在天津和上海,先後同俄、英洋力士比武,並取得了勝利,為中華民族爭了光,令國人揚眉吐氣。
黃元申和李連傑先後飾演了霍元甲,兩個人的表演都堪稱經典。黃元申飾演的是電視連續劇,李連傑飾演的是電影。
黃元申是李小龍的師兄,他精通詠春拳,還學過空手道和洪拳。當時報名演霍元甲的演員有6000多人,最後他脫穎而出。黃元申版《霍元甲》攝於1981年,共20集。那時只有一部分家庭有12寸的黑白電視機,為了看《霍元甲》有人很早就在電視機前等候,唯恐看掉了一點點情節,每當《霍元甲》電視劇播放的時候,外面街道上都難見人影,尤其是夏天,人們既不怕熱,也不怕蚊子叮咬,都要站著擠著把電視看完。
霍元甲具有儒雅飄逸豪情萬丈的優良品質,黃元申將這種優良的品質演繹的淋漓盡致。相較之下李連傑演繹的霍元甲,武功高強,動作如行雲流水,不愧為一代動作片巨星,但他給我的印象少一點書生的儒雅。在我的心目中黃元申和霍元甲早已成為一個人。
黃元申演的霍元甲深入人心,受廣大電視觀眾喜愛,首先黃元申溫文儒雅,風度翩翩,而且形象俊朗,玉樹臨風,尤其是與日本浪人宮本對決那場,打鬥酣暢淋漓,飄逸自然,堪稱經典之作!
黃元申演出了霍元甲的民族正氣,敢於挑戰,勇於擔當的中華精神,劇本音樂及歌曲給力,唱出了億萬中國人的心聲,這睡獅漸已醒!
李連傑是武術冠軍,天賦極高,是百年不遇的練武奇才,《少林寺》堪稱經典,本人認為最經典的當屬《精武英雄》,裡面有許多精彩打鬥片段,特別是與周比利飾演的狂魔機器人藤田剛的對決,可以說是最出彩功夫!
李連傑的《霍元甲》把霍元甲的高大形象給整沒了,而且讓霍元甲無後,因此從劇本上看不及黃元申演的霍元甲受世人認可!
毫無疑問,黃元申的《霍元甲》更經典。
首先,黃元申的《霍元甲》播出的時候,正值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在此之前,內地的觀眾沒有看過這樣的武打片,所以該片迅速風靡全國,先入為主的印象,讓很多人認為霍元甲就是黃元申本人,很多人直接就以霍元甲來稱呼黃元申。加上片中濃濃的愛國主義情緒,經典主題曲的廣泛傳唱,都進一步加深了人們的這種印象。而且不僅僅是霍元甲,連梁小龍演的陳真也已經深入人心,這些都是李連傑不能比擬的。
其次,跟黃元申的霍元甲一樣,李連傑的經典形象是黃飛鴻,黃飛鴻形象的深入人心,讓人很難把李連傑的其他角色與李連傑本人融為一體。很多時候,只要說出黃飛鴻三個字,大部分人的腦海里浮現的都是李連傑的形象。盡管,關德興主演過那麼多部黃飛鴻,但限於當時的拍攝條件,加之年代久遠,很多人並沒有看過,黃飛鴻這個人物普及還是李連傑演繹的版本。
所以,盡管李連傑的《霍元甲》也是一部出色的電影,但論經典,還是黃元申的《霍元甲》更深入人心。
黃元申。
黃元申飾演的霍元甲堪稱經典。儒性之中又帶著武道,並且氣質超群。有著香港當年影星的脫俗風范。是我最百看不厭的劇目,盡管當時我非常幼年,但是至今難忘。
只可惜黃元申後來好像出家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非常驚訝,這么好的一個演員,角色演繹的這么傳神,怎麼捨得去出家?!
當時還年小,可能不太懂得他為什麼出家。換到現在,可能會明白其中的一些感覺吧,畢竟成熟了很多。
當然是黃元申的霍元甲形象要經典得多了。這個都沒有什麼可比性的。因為:
(一)黃元申飾演的霍元甲形象,是電視連續劇《大俠霍元甲》當中的主人公霍元甲的形象;而由李連傑主演的是電影《霍元甲》當中的主人公霍元甲的形象。大家都知道的,作為常識吧,尤其是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等方面,電影和電視劇是根本無法可比的。因為通常一部電影頂多也就是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而已,而一部電視劇(四十集左右)的話,至少要四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才能播放完畢的。
(二)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由黃元申、米雪和梁小龍等人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一經播出,就轟動了中國的大江南北了。其中,黃元申塑造的霍元甲形象,也成為了」只有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典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由李連傑主演的電影《霍元甲》一經上影,就引來了全國各地觀眾的一片吐槽聲了。尤其是其中的一個,霍元甲在擂台上被外國人當場打得是口吐鮮血的場景,讓人特別不能接受!據說後來還因此而引發了一場官司了!
此外,李連傑主要是一個武俠電影演員。李連傑主演的黃飛鴻等系列電影,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了。但是,關於霍元甲的電影,李連傑就只是拍過一片而已。所以李連傑飾演的霍元甲形象和黃元申的是無法可比的。
在滿大街都流行唱「萬里長城永不倒」的年代,人們可以不知道黃元申是誰,但是一提到霍元甲,腦海中浮現出的肯定就是黃元申的臉,很多人都已經忘了他是個演員,而理所當然的把他當做了「霍元甲」。
由於那個年代電視連續劇的風靡,很多角色塑造的深入人心,試想每天都用同樣的角色來跟大夥兒見面,時間一長了,熟悉程度能不高么?而且黃元申作為演員,扮演過的角色除了霍元甲之外,其實並不多,這也更加讓人們認為,他就是霍元甲,霍元甲就應該長他那樣。
撇開長相,武功功底,演技什麼的不說,對於霍元甲這個角色來說,黃元申在很多人心目中還是秒李連傑好幾條街的,包括我在內。
理由主要是兩個:
第一,黃元申扮演的霍元甲是電視連續劇,播放的時間長,影響更深遠,而且除了這個角色之外,他沒有再接過什麼其他給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因此霍元甲幾乎成了他的唯一成功角色。而李連傑除了霍元甲之外,還扮演過方世玉,黃飛鴻,張三豐,少林小子......等N多角色,而且,他出演的霍元甲,只不過是一部電影,無論他的功夫多好,演技多棒,又或者說打鬥場面多出彩,對於角色感染力來說,他都很難再超越先入為主的黃元申。
第二,跟時代也有關,黃元申扮演霍元甲的時候,影視作品還屬於比較少的階段,人們可選擇的餘地不大。不像李連傑後來的電影時代,群星雲集,江湖人才輩出,人們想看什麼就能看什麼,煩惱來自於怎麼選擇而已。在這種反差巨大的對比之下,當初略帶「被動」式接受的黃元申,自然是比現在要「主動」去選擇李連傑要來的容易的多。所以現在很多父母輩的人,沒看過黃元申的電視連續劇霍元甲的很少,而沒看過李連傑演出的「霍元甲」的電影的人,大有人在,在這點上,李連傑就很難超越黃元申。
兩位都是很優秀的演員,但是就霍元甲而言,黃元申還是勝出。人們提到李連傑,更多的認可應該是來自於黃飛鴻,這也是李連傑版的霍元甲沒那麼讓人能記住的原因之一。
黃元申在1980年代的港劇《大俠霍元甲》中扮演霍元甲,李連傑在2006年的香港電影《霍元甲》中扮演霍元甲。 如果論演員名氣,黃元申當然遠遠不及李連傑,但如果說角色或影視劇的經典程度,電影版是比不上更為久遠的電視劇版的。
一部作品能不能成為經典,一方面是演員的表演,還有很重要一方面是作品出現的時代特點。 《大俠霍元甲》八十年代初由香港導演徐小明執導,幾年後引進內地。當時的內地是什麼情況?並不是家家都有電視,大家看到電視劇都感覺有些稀罕,更不要說是《大俠霍元甲》這種帶有武俠意味的電視劇,而且其中散發出的愛國精神很能聚集人氣。
那是一個一家有電視鄰居都來看的時代,我當時就是這么看到這部片子的。最早播放的時候是夏天,鄰居家一到晚上就把電視搬到院子里,鄰居們早早搬小板凳拿著蒲扇過來看。
在這部劇中,可以看到一身本領但不幸罹難的霍元甲,本事高強對霍元甲心存芥蒂最後幡然悔悟的陳真,美麗大方的趙倩男。 那是當時內地電視劇達不到的製作水準和故事完整性,因此一下子抓住了內地觀眾的心。
尤其那首主題歌《萬里長城永不倒》,每次聽都讓人熱血沸騰,盡管當時人們對粵語非常陌生。 有了這樣一種 情感 鋪墊,這樣的劇集很難再被超越。
李連傑出演於仁泰的影片《霍元甲》已經是2006年,那時候霍元甲很難說還是大IP,李連傑個人的事業巔峰期也已經過去,當年在賀歲檔公映還算是有一定人氣,但幾年過去很快就被人遺忘。 如今說李連傑的經典電影,你可以想起《精武英雄》、《黃飛鴻》,很難想起《霍元甲》。
而對於經歷過八十年代的觀眾來說,心目經典的霍元甲形象,還是黃元申而非李連傑的演繹。 很大程度上,這是時代造就的,導演和演員無法改變它。
李連傑如果早十年演霍元甲定能超過黃元申!他在演霍元甲的時候顏質以經退化得差不多了。演員一半要演技,一半要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