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中的拍攝手法有哪些
一般的拍攝手法如下:
1、推鏡頭指攝影機向被攝物體推近或是用變焦距鏡頭逐漸拉長焦距,使觀眾有一個移近被攝物的感覺。
2、拉鏡頭則和推鏡頭正相反,造成畫面上的被攝物逐漸遠離觀眾視點的感覺。並逐漸擴展視野范圍。
3、搖鏡頭是指攝影機在原位置不變,通過機身的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使畫面呈現動態構圖,產生巡視、環視周圍環境事物、揭示動態中的人物內心世界、烘托情緒的藝術效果。
4、移動鏡頭又稱「移動攝影」,將攝影機放在可移動的車輛或升降機上,對被攝物體作各方向移動所拍攝的畫面。
幾種特殊的攝影方法:
1、變速攝影:在拍攝時使膠片的速度高於或低於正常每秒24格的速率。產生「慢動作」和「快動作」的畫面效果,在現在的電影中是一種常用的攝影方法。
2、逐格攝影:也稱為分格攝影。使用「逐格電動機」驅動攝影機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逐格拍攝。如要表現花開、細胞分裂、日出等。
3、顯微攝影:將光學顯微鏡放大的影像用電影攝影機拍攝到膠片上。廣泛用於微觀世界的分析和研究。
4、航空攝影:用航空飛行器對景物進行電影、電視等的攝影方法。
5、水下攝影:將攝影機和人潛入水下進行拍攝的一種攝影法。
6、紅外線攝影:用紅外線為光源和用紅外線膠片的攝影方法。
(1)電影拍攝場景怎麼布置擴展閱讀
電影攝影,電影是連續的畫幅,一個隨著一個在銀幕上出現而成的,觀眾們則由這些畫面再加上對白(或旁白)和聲音效果的幫助,把握了整個連續畫幅的「視覺暫留」的錯覺,按照發光速度與發聲速度的比例,這些連續畫幅進行的速度是每秒二十四畫幅。
電影攝影,通常是根據劇情的需要進行,首先要看它的主題表達方式和觀眾對象來決定題材而拍攝。
文藝片,對於光和影的格調要柔和高雅,攝影機運動率按主體方位變化應宜緩慢,帶有詩情畫意的深度感和節奏美。
武俠片,動作快速強烈,多用特寫短鏡頭,光與影的比差盡量顯著,色調對比宜強硬,處處描寫富有力與美的表現。
傳記片,畫面構圖要平穩;光、影、色與音效要有氣氛效果,以刻畫出劇中人物的形象、事物和發生的問題。
神怪片(包括鬼怪片),每一鏡頭按情理需要配以燈光色紙或濾光鏡改正,再加上特殊化妝及布景道具,以構成科幻神奇效果而增加恐怖氣氛。
歌舞片,鏡頭運轉宜輕松活潑;對於俯、仰、搖、跟、推、拉等運動取景,都是旨在表達主體韻律美,處處表現運鏡的開朗。
電影在進行攝影之前,攝影師應與導演、燈光師、布景師和特技師。(包括化妝師)先行協調,分工合作,任何人均應詳研劇本內容與中心意識,而後共同探討建議改進再來攝制。原引國際君友會王愛君文集《電影攝影》。
② 在影視製作中,場景都有哪些種類
1.攝影棚內景
在攝影棚內,專門為影片的拍攝搭建的人工場景,,拍攝的所有環境都要美術部門現場布置,燈光可以隨意架設,光線可以任意發揮,白天黑夜隨時拍攝,完全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
2.自然外景
大自然中自然景觀的場景,遼闊,真實,壯觀。拍攝受天氣,光線,時間限制比較多。
3.實景外景
人類居住和活動的自然建築的場景,,,這種場景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空間,比如說城市,建築,街道,高樓,具有生活的氣息和現場感,,但拍攝起來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4.實景內景
人類居住的室內環境,比如說院子,廳堂,卧室,,醫院,酒吧,,學校等等,,一般拍攝室內戲場景都是在攝影棚里搭建,,租賃拍攝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5.影片拍攝外景
比如橫店影視城,,為了影片的拍攝,人工搭建的各種朝代,時代的建築和景緻,,這種場景具有歷史氣息,不同的朝代具有不同的建築風格,,,拍攝也會受到天氣,光線,時間的限制。
6.虛擬場景
電腦製作的虛擬現實場景,需要與演員配合綠幕摳像來完成拍攝,有一定的成本。
以上就是小編關於影視製作場景的分享,一場戲可以在一組場景或是多組場景中展開,針對影片的敘事,換個場景就是換個時間;換個場景就是換個空間。想要了解更多影視製作相關內容,請關注本平台!
③ 電視劇或電影的場景怎麼拍的
可以在攝影棚搭建場景拍攝,也可以去真正的醫院拍攝,當然還有更高級的用特效製作場景
④ 電影拍攝時,在綠幕或藍幕背景上的跟蹤點是怎麼布置的沒有沒什麼規律呢
綠幕或藍幕背景上的跟蹤點設置是沒有規律的,應該按照實際情況操作。
綠幕或藍幕背景上的跟蹤點設置注意:
1、如果沒有攝像機運動,那就不需要跟蹤點。
2、做場景用的摳像,人物離背景一定要遠,以避免影子問題。還可以稍微減少環境光影響。
3、現在跟蹤軟體很強大,哪怕稍有色差的背景也能跟蹤好,此外還可以對畫面做恰當的對比度調整後,再跟蹤導出攝像機數據。所以選擇亮度標記點是最好的,用淺綠色或暗綠色點,都可以很好的達成目的。比如亞光的半透明乳白膠帶,像醫用紙質膠帶就是個很好的選擇。
4、要根據拍攝內容及時調整跟蹤點,而不是貼一次就好了。會有大量遮擋的部位要少用。周邊位置,受動作遮擋和鏡頭畸變影響小的部位,可以適當增加。有時動作設計上也要做適當調整。
5、背光要均勻自然,最好根據服裝色彩和亮度有所調整,以便後期摳像。比如服裝為暗色,那背景可以亮一些,人物臉上比較亮,那相對位置的背光可以暗一些。也就是說,要兩套燈光,一套管人物,一套管背景。
6、現場必須要實時預監,拍攝後仔細回放,觀察問題所在。如有條件,可以現場後期預處理,及時發現問題獲得解決。預處理也就幾分鍾時間,還是很方便的。
7、對於拍攝,力求高分辨,高畫質,有條件的話,采樣率不要低於4:2:2,碼率越高越好,盡量不要用壓縮較大的格式來錄制。
(4)電影拍攝場景怎麼布置擴展閱讀:
綠幕拍攝注意點:
1、分層布光,打綠幕的光線,綠幕亮度(不是照度)在曝光點到上一檔左右(示波器上38%-60左右),若綠幕亮度太暗,會使摳像出來的畫面產生很多的噪點。
2、控制運動模糊。若被攝主體的運動速度較快,可收小葉子板或提高快門速度。(燈具夠用的情況下,因為收小葉子板或提高快門速度會減少曝光)。
3、若拍攝的是運動鏡頭,需要在背景上貼跟蹤點,應盡量收小光孔,選用廣角或中焦鏡頭,可獲得盡量大的景深,以保證跟蹤點能夠在後期跟蹤上。
⑤ 電影的場景是怎麼拍攝的
很多情況下,前景拍攝,中景和遠景都可以通過電腦合成。這事兒我們干過,在綠布前拍角色,後期摳圖把三維背景合成進去
2012里很多場景是攝影棚里搭起來的,艾默里奇特意把場景架起來,在下面放了能伸縮的桿子,可以遙控,直接震動整個場景以達到地震的真實效果。按傳統方法,肯定是搖動攝像機了,但拍出來不真實
還有一種像金剛里船遇到風浪那段,先把船的運動模擬出來,演員跟著電腦顯示來表演踉踉蹌蹌,然後再把整個海面背景做上去
⑥ 電影電視劇里那些經典的場景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比如在電視劇中拍洗澡的片段,其實由於場地受限,導演組找不到這么大的池子來給演員們拍他們洗澡的畫面,所以很在很多電視劇當中導演都會用一些現代的特殊的一些工具來實現他預想當中的效果,比如在一個大池子里,然後放一些加濕器,然後製造出一些有煙霧的感覺,有水霧的感覺就可以了,然後基本上就是把你的頭發給弄濕,然後讓她的臉看起來比較潤潤的那種感覺,其實他就已經達到了他拍戲的那種效果,他只要把鏡頭給到女演員的外部的一整個感覺就可以了。其實這年頭導演拍戲,真的讓演員去拍下水洗澡的那個戲,真的是比較少,主要就是沒有這么大的池子讓女演員洗澡,而且就是劇組他拍這樣的一部戲,它需要很多的水來洗澡,這也是條件限制的原因,我覺得導演就是有水讓演員洗澡就已經是很有良心的導演了。
⑦ 影視拍攝中如何選擇場景
1.在選取場景時,需要注意下拍攝場地與文稿中的風格是否有相關性,這樣才能保持整個片子的風格不走形。如若文稿裡面的風格是「小橋、流水、人家」,那麼千萬別傻乎乎的去用「高山仰止、連綿不絕」。
2.場地光線是否適合拍攝、是否適合布景、溫度是否適宜人員著裝等等。這些全道文化都要著重考慮,避免拍攝期間措不及手。
3.場地協調防止有大型施工或者工程影響廣告片拍攝進度。
⑧ 電影是怎麼拍攝的
電影的拍攝是一項非常復雜和耗費心力的工作,特別是商業大片,需要各部門的共同協作才能最終完成。一般來說,電影拍攝離不開前期准備、現場拍攝、後期製作三個步驟。
最後就是後期製作,現在的電影很多場景和特效都要靠後期來完成,所以這部分工作量還是很大的。如果沒有現場收音,那就得配音,如果是同期聲,那也得處理現場的雜音等等,做到聲畫同步,碰到疏漏的地方,還要補拍補錄等等,特效團隊負責做影片中無法直接拍攝出的特效,這都是非常繁復的工作。
在我們外行人看來,這些事情想想都會覺得可怕,其實也只要有經驗的導演統籌調度,嚴格執行片場制度,各部門人員很快就能適應,然後就是默契配合,尋得最佳的拍攝效果。
⑨ 拍電影需要准備什麼
摘要 第一,劇本。劇本是一部電影的核心,更是一部電影的靈魂。任何一部電影都離不開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