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告訴我,介紹一部電影作文 該怎麼寫,是寫觀後感還是寫什麼
你說的應該是「影評」
我下面給你影評的寫法
再給你一片範例
希望對你有用~
望採納
電影評論的可評之處,可以就其導演的獨特構思、聲音畫面、蘊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時代意義、影視音樂、電影內容、電影燈光照明、電影的拍攝技巧、電影中
的角色等都可以進行評論,評論過程通過結合影片具體內容和影片在構思、結構、技術、人物等方面最為閃亮之處擺出自己的觀點,從而近一步論證。要點要寫好一片影評,首先應當認真觀看電影,並記錄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鏡頭等方面,找出影片中最為亮點以及最新穎之處。一篇影評能否吸引人就在其於有沒有不同於別人的觀點,寫出別人一般想不到的內容,可以用兩個字總結「新」「奇」。步驟題目
題目是任何寫作中的第一閃光點,影評也不例外。一個好的影評題目,關鍵在於他能否用於傳遞作者想要在影評中表達的信息。在看完電影後寫影評時,首先要找
一個好的切入點,當然,這個切入點就要從題目開始入手了。影評的題目注重創新、新穎,起到讓別人一看見題目就像讀下去的作用。此外,影評題目越短越
好,6-7個字為宜。開端閱高考語文作文的老師們都有一個習慣閱卷方法,即題目-開頭-(中間)-結尾,如果一位考生的中間部分寫的再好,但開頭卻弄得很差勁,這樣閱卷老師對這位考生的中間內容最多就會大體瀏覽一遍,有的甚至連看都不看,因此,開端無疑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在影評的開頭,可以開門見山地一上來就介紹你所要寫的影片最為亮點之處,或直接寫影片的高潮結局,從而引起讀者的興趣;還可以運用「詩經六藝」中「興」
的手法,也就是說,由你想表達的內容聯想到了什麼其他東西可以代表你的如內容;也可以先插入一電影名家的名言,例如巴贊、愛森斯坦等,這樣能為你的影評錦
上添花。中間這一部分是影評的核心內容。其實寫影評就是寫一篇議論文,因此我們在寫影評時應注意多分析、少敘述,以你想要表達的內容為中心,擺出論據,層層推演,但要注意不要跑題,也就是說,你在影評中分析的內容,都必須要圍繞你的中心。結尾我們完成了影評的最主要內容之後不能就此結束,還應當有一個響亮的結尾。在結尾我們首先應該先對影評的主要內容進行一下總結,然後可以抒發自己的感想,表達一下自己對整個影片的理解;還可以引用名言、托物言志,讓影評有一個好的收尾。
範例:
《辛德勒的名單》影評
《辛德勒名單》 觀後感
本片通過一位二戰中波蘭經商人辛格勒靠自己力量努力下救猶太人的故事來反應出二戰德國人的殘酷及民族主義影響下的反人道主義罪惡行徑,《辛德勒的名單》影
評。導演斯皮爾伯格 本人也是一位猶太人,從他的親身經歷上更能公正客觀並真實的演繹出猶太人在種族滅絕政策下的迷茫和無助。
在敘事手法上,本片主要運用了對比和對稱的手法,前後相呼
應,並通過前後對比譏諷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性戰勝獸性的過程。全片大部分運用了黑白膠片,以此反映當時的黑暗,更有一種紀實的感覺,開始與結束時的蠟燭
相呼相應,那是人性之
光,注視著希望,給人一種幸福終將來臨的感覺。同時又讓人想到二戰中遇難的所有人。像是一種祭奠,卻彷彿只有他們才話在光鮮燦爛的生活之中。通過對色彩的
運用,導演演繹出非凡的兩 個世界。其實每個人都
同時時存活在這兩個世界之中罷了。導演對光影的運用也十分到位,在明與暗、黑與白之間為觀者詮釋了
一組又一組的特色場面。暗光線下辛格勒的憂郁毫無保留的體
現出來,明亮的光線刺穿陰影,一次次為猶太人帶來希望。在這明與暗、黑與白的相交更迭下,顯出猶太人對命運的無助,再一次次放逐,一次次救贖中,希望與失
望並肩,不知何處是歸 路,何時是歸期。
辛格勒的登場通過一組特寫鏡頭,交代了他的身份。簡潔大方的西裝,說明他是個中產階級,一塌紙幣表明他是為錢而來,納粹黨徽說明他是納粹黨員。鏡頭中的兩
次出現一個穿鮮 紅連衣裙的少女,看似只是過客,卻反映了辛格勒對自己無能的責備和時代下個體的卑微無助。
在德國軍隊沖入城市抓捕猶太人的場面中,充分的反映出面對危
難時人們的不同選擇。被抓而又不順從的被捉到街角,隨意一槍,殺人不眨眼,人對自己命運沒有掌握權,而人對他人的靈魂沒有了敬畏感,渾濁了的世界叫世人不
敢相信,卻不得不承認,
這就是事實。人們慌張的去找藏身之處,卻總也不安全,但這一幕足以說明:活著,是人最基本的追求,絕望永遠不會出現。而無處藏身的婦人逃到街頭,被小士兵
發現卻意外的得到幫助,反
映了在黑暗中也有沒有被污染的純潔的愛心,彷彿有讓人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但又讓人感嘆他終將被同化的事實。在兵臨城下的危亡之時彈起的優美樂曲與戰爭的
殘酷格格不入,沒有一名軍
人為之震撼,他們是失去了對美的感悟的一群狼!這般凶惡撕破了美,在血口之下,旋律停止了。演奏者看似向命運抗爭,與時代格格不入,實則是一種逃避,他將
自己關在了自己虛構的 世界裡,忘卻了痛苦,而這未嘗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2. 以電影為主題抒發情感的文章該怎麼寫
那要看親這件事是敘述的是人還是物了,寫作方法寫作手法有很多種的,親可以自己看一下
擬人法
把動物比擬成人要注意找出動物的特徵與人相似之處,並進行細致的描繪。把動物比擬成人,首先要從整體上把它比擬成人,然後找出局部相似之處。這樣,我們讀了以後才能有整體感。如果只抓住局部進行比擬,容易顯得不倫不類,不易讀者想像。把動物比擬成人,也用於動物動作的描寫。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動想像動物動作的目的。
化動法
想像物品的動態要與靜態描寫相結合,這樣才能相映成趣。文章從描寫靜態轉入想像動態或從動態轉入想像靜態,描寫要交代清楚,否則會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像的物品動態要符合物品的特點,使人讀了可信。
說明法
採用說明法描寫物品時,首先要真實地說明它的特點,其次要抓住重點來說明。例如對物品的各部分進行說明時,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質地;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特點;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作用。此外說明物品的歷史、特點或用途時要圍繞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遠。
運用「五覺」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顏色、形狀;耳朵可以聽到各樣的聲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頭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澀;皮膚可以感知物品的軟硬、冷熱。我們描寫物品時,可以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感受來寫物品的特點。採用「五覺」法來描寫物品,要注意圍繞物品最主要的特點寫,切忌支離破碎。此外,還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描述。
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們在描寫物品時,把感情寄託於對事物的愛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運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關鍵是找准物品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的地方,使物品與感情相統一,使感情有所依託。
3. 一部電影(阿甘正傳)的主題怎麼寫
類型:反智電影《阿甘正傳》
讓我們熟知了兩個人:阿甘和湯姆·漢克斯。這部影片改編自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政治諷刺小說,但影片的總體風格似乎更像是一部人生寓言,在影片中,阿甘的智商盡管並不高,但他的身上卻具有這個社會已經遠離許久的誠實、守信、勇敢、真誠等美德,影片的開始,我們或許會被阿甘的木訥所逗樂,在他面前,我們充滿著優越感,但在影片結束時,我們卻不得不被他的真誠所感動,我們突然發現阿甘的經歷正是代表了我們每個人的純真年代,而我們的身上卻已經覆壓著太多的偏見與虛榮。
4. 《追求》議論文怎麼寫
題材: 文章可以先提出觀點,人人都要有追求;接下來論述追求的好處,追求是動力,追求是階梯等,然後論述如何追求,追求什麼,如追求完美,追求騰飛,追求壯美等等,然後聯系現實,最後深化觀點。
辨析:《追求》也可以寫成記敘文。寫記敘文則是以記敘為主,可以寫一個身殘志堅的人的追求,可以寫自己的追求,可以寫一個小孩子的追求,也可以寫追求和平等等。寫記敘文宜通過事件來表現人物或主題。
一位成功人士在晚年曾感慨道:「回首昔日,留在我記憶中的並不是那成功的喜悅,倒是那曾經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懷念。」
一位登山者說:「我登山是因為想看山頂的雪。」山頂的雪,牽引著每一個上山的人,只是每人都有自己選定的路徑和方式。
追求產生於一種人生定位,追求的意義在於它有血有肉的過程。
[例文]
追求是幸福的
追求一輪紅日,便將強壯的身體化作了山巒去托起它;追求一個夢想,便將所有的心血化作了地平線上去迎接它;追求一種成功,便將自信的力量去化作風景去展現它。
追求者上路了,他頭頂烈日腳踏黃土,讓驕陽曬著黝黑的胸膛,讓熱浪夾著乾燥的塵土,裹擁著向前走去,要走多遠?不知道,要走多久?也不知道。
懷著那顆滾燙的心,渾身淌著堅毅的血,含著心中那個不滅的追求,他繼續向前方走去。追求者走得沉著,走得堅定,走得執著,走得自信和勇敢。
追求者進入了戈壁,向沙漠走去,遇到一位老者,老者說:「年青人,別向前走了,前方有碎石,會磨破你的雙腳。」追求者粲然一笑:「前方是我追求的目標,那裡有我的理想,什麼碎石,什麼粗砂,就讓他們磨破我的雙腳吧!就讓那淌下的一行血跡化成一粒粒的種子吧。待我找到甘泉,這里便是綠洲。」
他依舊不停息地向前走,依舊走得沉著、堅定、執著、自信、勇敢。可換來的仍是驕陽與熱浪,追求者的雙唇乾裂了,腳磨腫了,他昏倒了,但在那依稀的視野中,他彷彿看到了綠洲,看到了希望,風沙對他說:「歇歇吧,勝利就在前方。」追求者說:「不!越是在最後,就越不能放鬆。只有堅持,才能找到真正屬於我的勝利。」追求者拖著疲憊的身軀,緩緩向綠洲爬去。
這便是追求者的生活方式,這便是生存者的生命軌跡,正是在這個時候他才體會到一個真正追求者應該得到的,才體會到一個追求者的幸福。沒有什麼是可怕的,沒有什麼可以擋住我的道路。沒有,什麼都不能擋住追求的路!
你、我、我們,也在追求著各自的夢想,盡管我們的腳步還很稚嫩,我們的路還很漫長,但是,只要我們像那位追求者一樣鍥而不舍,勇敢跋涉,那麼,你的一次次勇猛搏擊,必會換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那時,我們就可以驕傲地說:我已用汗和淚甚至血構成了自己的完整人生,而且還擁有了最神聖,最珍貴的自信與尊嚴。
5. 對於今天的中國電影,追求藝術價值更重要
今天的中國電影是否應該以商業利益為先呢?那麼針對這個話題,我們今天場上的嘉賓也是分成了正反兩方。我們先來聽一下支持方的意見。
黃群飛:如果說把商業電影和藝術影片要對立起來的話,那麼我所處的位置,我是院線的,我是支持商業電影的。商業電影繁榮了我們的電影市場,只有電影市場繁榮了,我們各種題材的影片,包括藝術影片才有生存的空間。
主持人勞春燕:黃總主要是從這個市場的角度出發,認為現在的中國電影應該以商業利益為先。來,我們聽一下王導的意見。
王小帥:我覺得今天坐在這塊的人挺復雜的。但是我是個作者,我是個電影導演,所以我肯定站在這個我們這個《三峽好人》這邊,得當好人。
主持人勞春燕:您認為還是應該以藝術創作為先?
王小帥:我是個創作者,一定要把你的創作搞好。
主持人勞春燕:您不想要贏得更多的觀眾嗎?
王小帥:我覺得我不敢那麼奢求。因為當時我們放《青紅》的時候,我看到好多觀眾排隊,我很激動,以為來看我的電影。其實都去看這個《星球大戰》了,結果時間趕不上,沒辦法,今天想看電影,哎,這還有一個《青紅》,看看吧,他就進去了。進去一看出來大罵。那我就覺得很奇怪,那這些觀眾到底是我的觀眾還不是我的觀眾?對我來說我分不出來。觀眾也是盲的,他只是看一個古裝片就完了。
主持人勞春燕:王導還是很堅持他的藝術理想。那麼同樣是作為一名創作者,史航卻認為應該把商業利益放在第一位。來,說一下你的看法。
史航:我首先坐在這個位置,但我想說最簡單一件事情,就是這幾個月我的MSM的名字上,我一直在罵《黃金甲》,因為這是我非常討厭的片子,而且我非常喜歡《三峽好人》。《黃金甲》是別人請我看的,《三峽好人》是我請別人看的。
主持人勞春燕:你覺得《黃金甲》在商業上不成功嗎?
史航:不是。為什麼我會站在這個位置上來贊成這個利益驅動?因為我想還是這個概念,就把中國電影當做一個人來說,一定讓他活下去,然後為善為惡它才有選擇的可能性。光靠藝術電影,靠我非常喜歡的《三峽好人》,能讓中國電影活下去?我認為不太能。所以我內心極端矛盾的贊成著利益驅動。
孟曉檣:可能從商業利益這個角度出發,我覺得無論《黃金甲》也好,還是《三峽好人》也好,其實都是有商業利益的驅動。在做這個電影,當然說我們導演自身,他有一些定位。從藝術角度來講,其實這兩個電影,無論是賈樟柯,無論是張藝謀,他都有自己的藝術追求在裡面。比如現在人王小帥拍一個一億的製作的電影,他也會努力的去拍好。當然他有他的想法,這一個億要拍出個什麼,那這些東西是他們創作者的天賦的事。但是對於我們來講,其實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比如怎麼去運作。
主持人勞春燕:我們這邊的幾位嘉賓都認為不管拍什麼電影,首先生存是最重要的。來,我們聽聽兩位,這個愛好電影的嘉賓有什麼看法。
梁宏達:我的感覺我們在探討這個商業跟藝術的話題,它不是在一個抽象真空當中,你得跟現實緊密聯系起來。像剛才曉檣說,說假如給這個王導一個億,那問題是在現實當中誰來給王導這一個億呢?我們看有一個很會作秀的房地產商人,他講說我也要投資拍電影的話,張藝謀來我給多少,陳凱歌來給多少,馮小剛來給多少,到賈樟柯我一個子不給。現在看拍商業片子,在我們這個社會當中占據了太多的一種資源。可是拍藝術片呢?從院線上各方面來講,可能有些人想看這類片子都看不到。那麼也就是說在藝術片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社會沒有給這一塊更廣闊一種天地。那麼我們在談藝術優先還是商業優先的問題的時候,不在於這兩個哪個更重要,而在於在現實當中我們哪個發展的好,哪個發展的不好。
熱點爭論二:電影生存需要商業片?
主持人勞春燕:對,你說到一個現實的問題。我記得張藝謀導演他曾經有一個著名的論點,他說現在中國電影就得靠商業救市,而不是藝術,因為現在中國的電影也面臨著一個全球化的復雜的問題,所以必須要使這個工業系統能夠良性循環起來。
梁宏達:但是問題是現在我們商業片雖然占據了那麼多資源,它真正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嗎?比方說中國的商業品大片,像《黃金甲》,首先肯定這是漢語的片子,是給中國人拍的。可是你看它的整個投入最後要收回的話,它必須要依賴於美國的市場、日本的市場。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某某程度來講,他拍說是給中國人拍,實際又不是給中國人拍的。
主持人勞春燕:像《黃金甲》、《無極》、《夜宴》這樣的古裝大片到底是不是我們現在的中國電影所需要的?
孟曉檣:大片一定是需要的,但是目前的形勢下我們只有這種大片能生存,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符合國際標準的製作團隊只有我們的武術指導。有一個背景,就是我們中國的電影產業剛剛起步,所以我覺得我們每一個創作人員在創作電影的時候,首先能夠做到最好做到藝術和商業兼顧。如果暫時做不到,我覺得應該偏重商業。去年我們這幾部大片《黃金甲》、《夜宴》,為我們中國電影可以說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抗衡好萊塢這個大片中,去年我們全國有上億,超過一億票房的有十部,其中國產大片佔了六部,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所以我覺得在這方面來說,我們目前仍然需要商業大片作為我們的主流電影。
主持人勞春燕:我們今天已經把商業和藝術的矛盾都擺在了檯面上。那麼我們正方嘉賓認為應該以商業利益為重。來聽一下我們反對方的看法,周教授。
周孝正:就是從我們這個社會學這個專業來考慮,它這一個社會它是一個系統,它最起碼是四個要素,叫民主政治。
主持人勞春燕:您不要說的太高深了,直接說您的觀點。
周孝正:哪兒來的商業?那市場經濟後,它是民主政治和法治社會,也就是說公平競爭。你能夠說這一個月只能大片,不能放小片,這叫商業嗎?這叫霸道,這叫欺行霸市。
主持人勞春燕:院線要放大片,不放小片。來,我們院線總經理。
周孝正:我再多說一句。我們這個社會它是缺什麼?它現在已經浮躁,這個浮躁物慾橫流,這么一個社會。你還去強調什麼票房價值,還要抵制人家西方的大片,你干嗎要抵制?我們是開放的心態。
王小帥:太好了,說的太好了。
主持人勞春燕:您就是說讓那些海外大片進來吧?
周孝正:對,進來。我們老百姓有眼力,我們有知情權,我們有我們的審美。
主持人勞春燕:那我們還用得著拍那些商業大片嗎?
周孝正:你看我大片根本就不看,倒給我錢我都不看。
主持人勞春燕:《黃金甲》您看了沒有?
周孝正:我當然不能看,看了那叫受侮辱。
梁宏達:肯定毫無疑問的,可以給這個電影運作的這種商業模式帶來一些利,好的東西。但是現在我們國家在發展電影,這個商業化過程當中出現一個什麼情況,我們還沒有形成這么好的一個運營機制的同時,這個過度商業化帶來的危害在我們電影業卻大行其道了。比方說這錢怎麼花,回頭在宣傳上怎麼吹牛,最後這錢到底都弄哪兒去了,這都是過度商業化給電影運作過程當中帶來的弊端。
周孝正:那我插一句。老粱說的這句話最對,叫過度商業化。你要注意這個,現在中國是物慾橫流,你注意是我是流氓我怕誰,我是騙子我怕誰?
孟曉檣:我不同意老粱的過度商業化。那麼實際上我們現在所謂的商業大片的商業價值,還不如王小帥他們做的這種藝術電影的這種概念,差的是商業電影。因為我們大片做的不好,我們比別人差,所以我們要更商業。要做的好,要做的像《金剛》一樣,要做的像《蜘蛛俠》一樣。
王小帥:我們今天在討論說,為什麼在票房上,在國內的票房上不好。那我覺得反過來講,如果按照現在我們中國人被這個引導的那個狀態,就普通的老百姓觀眾被引導看那樣的片子那種狀況,我們片子票房要好那才叫怪。只要說這個我掙錢了,大家是錢是追錢的,大家都追那兒地方去了。
黃群飛:剛才王導提到了一個培養觀眾的品位,但實際上觀眾你讓他怎麼進影院,這是最大的關鍵。這個好多影片,包括藝術影片他根本不進來。那麼現在我們的商業片慢慢把觀眾吸引進影院以後,觀眾人數這個基數大了以後,慢慢的他的口味會發生分化,因為他不可能老看這一類大片。
主持人勞春燕:剛才黃總提供的一個事實,現在在我們這個電影院,你首先第一步你得把這個觀眾吸引進電影院。
周孝正:我再插一句。你比如說以前有一個導演,有一個製片人就說,你們進電影院保證讓你們哭,結果進去電影院大夥兒都笑。我是騙子我怕誰?我只要把你騙到電影院,你只要把錢掏出來,你出來你愛怎麼罵我怎麼罵我。那叫商業嗎?那叫有組織詐騙集團的頭子。
黃群飛:我覺得周教授說的太絕對了一點。當然電影界也有一些不公平的做法,但是我……
周孝正:淺規則還有一些呢!太嚴重了!
黃群飛:我覺得在商業發行上,在我們院線發行,我是院線的總經理,我想這方面我說話最有權力。有不公平的地方,但是總得來說,現在我們的電影發行放映是公平的,是市場說了算。
王小帥:我要求發言一下。
主持人勞春燕:好。
王小帥:可以多拍商業片,這個商業片一定是在一個填空這個市場,支撐這個電影工業,是沒有問題的。在市場化進來的時候,你們千萬別忘了還有這一部分,我們優秀的傳統,比如說我們的《秋菊打官司》,同樣是一個導演,如果是拿到今天,新影聯最後你們不要這個《秋菊打官司》,只要了《黃金甲》,你看看是多大的一個損失?
黃群飛:對,你這個觀點正確。
周孝正:商業片不等於文化垃圾,你一定要分清楚。
主持人勞春燕:周教授我問您一個問題,您承認張藝謀導演最近的幾部電影在票房上是成功的嗎?
周孝正:那叫得了手的騙子,有什麼可說的?我跟你說一個數字,中國最富的報紙上登過100個最富的,51個搞房地產,25個賣假葯的。那能說明什麼?
黃群飛:不過周教授你這個信息不準確。張偉平投資人他不是做房地產的,他是做醫葯保健的。
史航:他是做那個食品的。
黃群飛:航空食品的,所以他不是做這個。剛才我覺得王導的好多看法我贊成,但是我們的觀點是說拍藝術片的導演在拍片的時候,盡量能夠考慮到商業性,考慮觀眾面能夠寬一點。因為畢竟你的電影最後要讓觀眾去看。
熱點爭論三:電影商業化是不是大的趨勢?
主持人勞春燕:等一等,我們今天其實還有第七位嘉賓。而且最近他拍了一部喜劇電影,應該說票房成績也是不錯的。有請阿甘導演。您好,這邊請。阿甘導演,先說說您的觀點吧。您覺得今天的中國電影是應該以商業利益為重呢,還是應該以藝術價值為重?
阿甘:就以當前的中國電影來說,當然是要市場,這是毫無疑問的。其實我注意到三十年前全世界這方面的爭論也不太多,那麼後來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後,大家這方面的討論比較多了。是因為所謂的商業電影和文藝電影開始分野。這個我想也是整個電影向商業化方面的一個趨勢。
主持人勞春燕:能夠告訴我們,你最新的一部喜劇片大電影現在票房怎麼樣?
阿甘:已經過1800萬。
主持人勞春燕:您投資了多少?
阿甘:投資了700多萬。
主持人勞春燕:那應該說是很滿意?
阿甘:永遠沒有很滿意的時候。
主持人勞春燕:我們剛剛阿甘導演也亮明了他的立場。他認為如果一定要在商業和藝術之間做出選擇的話,還是應該把商業放在第一位。周教授。
周孝正:關鍵是什麼叫商業,我要問問你這個。是不是唯一票房,只要把人騙進去,掏了錢你就有錢偷著樂?是不是?
阿甘:其實我自己的經驗是,觀眾你也騙不了。如果是一個好電影的話,一個高票房的電影的話,它至少要有一個月的檔期才可以產生那麼高的票房。那你說要在一個月時間里頭,你連續不斷地騙人,這個要有很高的技巧才可以。
主持人勞春燕:就是說最好的商業電影,它肯定也是有藝術性的。
梁宏達:這個目前恐怕不是藝術片類的導演要如何重視商業票房的問題,而是商業片的導演如何重視影片藝術性的問題。現在我們說,不是說你大片目前拍到這種程度就是說已經夠了,關鍵是我們奉獻給世界電影市場的是什麼樣大片。所以說現在我們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很多電影導演過於重視商業化。帶來的後果,本來導演應該是蓋房子的,現在導演都成了搞裝修的了。
黃群飛:我反對。你們現在就是說為什麼說商業電影那麼多過分強調的就是《黃金甲》和《夜宴》,可能大家不要忘了去年我們總共生產了330部影片,還不包括數字電影和給頻道拍的電影。可是我們的商業大片才幾部?這個比例是太低了,不是太高。
史航:我覺得現在咱們把《黃金甲》當作一個大片的代表,對大片這個詞是一種有點褻瀆的。就是說它是一個大片,它也賺了很多錢。但是大片也可以拍得動人,我擁護大片不是擁護《黃金甲》。
面對場上嘉賓對影片《黃金甲》的各種批判,院線經理黃群飛、阿甘導演堅持認為中國電影謀求發展必須以商業大片為主流電影,然而周孝正作為反方陣營的代表又會提出哪些更為尖銳的問題呢?在明天的節目中,導演王小帥將向我們講述當今藝術電影發展所存在的困境,另外還有一位神秘嘉賓走進演播室,他將指出《黃金甲》之類的古裝商業大片給青少年帶來的種種弊端。在這場關於「中國電影到底該先謀藝還是先謀利」的爭論中,究竟哪一方觀點更有說服力?中國商業大片的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黃金甲引發的爭議》,明天繼續播出
6. 影評怎麼寫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寫影評,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捕捉住感受點。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
立意要新,開掘要深。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6)電影追求怎麼寫擴展閱讀:
電影評論的目的在於分析、鑒定和評價蘊含在銀幕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社會意義、鏡頭語言等方面,達到拍攝影片的目的,解釋影片中所表達的主題,既能通過分析影片的成敗得失,幫助導演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平,以促進電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又能通過分析和評價,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從而間接促進電影藝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