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戰期間日軍怎樣探地雷:電影《地
老電影地雷戰拍的很真實,非常注重細節
電影中,日本人探雷有這么幾種方式
1、正規工兵使用探雷器,探雷器根據電磁感應,發現下面的地雷,然後從側面挖掘,解除引信
2、普通步兵,使用探雷針或者刺刀探測目標的大致位置,然後從側面挖掘,解除引信
最後集中銷毀
B. 關於電磁的電影或大片
怪盜十二面相
超時空接觸
黑洞頻率
蒸發密令
這些不錯的!
C. 求一部印度電影,講的是男主角是機器人,可以開啟電磁模式,好像是最近的
應該是寶萊塢機器人之戀,那個機器人可以把槍都吸過來。
D. 電磁波是怎麼被驗證的
1864年,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在總結前人研究電磁現象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電磁波理論。他斷定電磁波的存在,推導出電磁波與光具有同樣的傳播速度。 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之後,1898年, 馬可尼又進行了許多實驗,不僅證明光是一種電磁波,而且發現了更多形式的電磁波,它們的本質完全相同,只是波長和頻率有很大的差別。
赫茲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是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赫茲在柏林大學隨赫爾姆霍茲學物理時,受赫爾姆霍茲之鼓勵研究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當時德國物理界深信韋伯的電力與磁力可瞬時傳送的理論。因此赫茲就決定以實驗來證實韋伯與麥克斯韋理論誰的正確。依照麥克斯韋理論,電擾動能輻射電磁波。赫茲根據電容器經由電火花隙會產生振盪原理,設計了一套電磁波發生器,赫茲將一感應線圈的兩端接於產生器二銅棒上。當感應線圈的電流突然中斷時,其感應高電壓使電火花隙之間產生火花。瞬間後,電荷便經由電火花隙在鋅板間振盪,頻率高達數百萬周。由麥克斯韋理論,此火花應產生電磁波,於是赫茲設計了一簡單的檢波器來探測此電磁波。他將一小段導線彎成圓形,線的兩端點間留有小電火花隙。因電磁波應在此小線圈上產生感應電壓,而使電火花隙產生火花。所以他坐在一暗室內,檢波器距振盪器10米遠,結果他發現檢波器的電火花隙間確有小火花產生。赫茲在暗室遠端的牆壁上覆有可反射電波的鋅板,入射波與反射波重疊應產生駐波,他也以檢波器在距振盪器不同距離處偵測加以證實。赫茲先求出振盪器的頻率,又以檢波器量得駐波的波長,二者乘積即電磁波的傳播速度。正如麥克斯韋預測的一樣。電磁波傳播的速度等於光速。1888年,赫茲的實驗成功了,而麥克斯韋理論也因此獲得了無上的光彩。赫茲在實驗時曾指出,電磁波可以被反射、折射和如同可見光、熱波一樣的被偏振。由他的振盪器所發出的電磁波是平面偏振波,其電場平行於振盪器的導線,而磁場垂直於電場,且兩者均垂直傳播方向。1889年在一次著名的演說中,赫茲明確的指出,光是一種電磁現象。第一次以電磁波傳遞訊息是1896年義大利的馬可尼開始的。1901年,馬可尼又成功的將訊號送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國。20世紀無線電通訊更有了異常驚人的發展。赫茲實驗不僅證實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更為無線電、電視和雷達的發展找到了途徑。
E. 立體電影的原理是什麼
立體電影的原理利用了光的偏振,我們知道,光是一種電磁波,是橫波,因此,光的振動有一定的方向性。電影中由於光向各方向振動,我們感覺到的立體感不強。看立體電影需要配戴特殊的眼鏡,這個眼鏡鏡片由兩個偏振片製成,它們允許光的振動方向是不一樣的。因此,帶上這個眼鏡後,你可以看到兩個完全不同的偏振光,也因此,立體感強了。立體電影需要特殊的拍攝技術並通過光學處理,所以,一般的電影不能看做立體電影,即使戴上立體眼鏡,也不會產生很強的立體效果。
F. 密碼破解器,就是超磁電磁炮,電影里特工或者特種兵拿著平板電腦之類的東西只要拿數據線插進去就能破解對
那個是炮姐的一個能力 能力名叫駭客能力,如果你認為行的話可以去請個黑客啥的 也可以幻想一個學院都市哦
G. 1888年哪位德國科學家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
赫茲
1879 年,亥姆霍茲在綜合了當時電磁學的研究成果,特別是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基礎上,以「用實驗建立電磁力和絕緣體介質極化的關系」為題,設置了柏林科學院懸賞獎。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用實驗來證明麥克斯韋的位移電流存在的重要理論。赫茲認為麥克斯韋的理論是正確的,但是如何用實驗來證實電磁波的存在呢?他對這個難題進行了無數次實驗,均未取得什麼成效。然而,赫茲並沒有灰心,一直思索著解決這道難題的辦法。
為了解決這個懸而未解的問題,赫茲除教書以外,全部時間都耗在學校實驗室里。在卡爾斯魯厄高等技術學校的物理實驗室中,有一種叫黎斯螺線管的感應線圈,這種儀器有初級和次級兩個線圈,它們是相互絕緣的。在實驗中,赫茲發現:若給初級線圈輸入脈沖電流,次級線圈的火花隙中便有電火花發生。這種現象立即引起了赫茲的注意,他敏銳地感到,這是一種與聲共振現象相似的快速電磁共振過程。他想,電火花的往返跳躍表明在電極間建立了一個迅速變化的電場和磁場,因為根據尚未被實驗證明的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變化的場將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周圍空間輻射。赫茲斷定:次級線圈中火花隙中的電火花,是因為初級線圈電磁振盪,次級線圈受到感應的結果。
為了用實驗來證實麥克斯韋高深莫測的電磁場理論,驗證電磁波的確存在,赫茲精心設計了一個電磁波發生器,對「電火花實驗」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赫茲用兩塊邊長16 英寸的正方形鋅板,每塊鋅板接上一個12 英寸長的銅棒,銅棒的一端焊上一個金屬球,將銅棒與感應圈的電極相連。通電時,如果使兩根銅棒上的金屬球靠近,便會看到有火花從一個球跳到另一個球。這些火花表明電流在循環不息,在金屬球之間產生的這種高頻電火花,即電磁波,麥克斯韋的理論認為由此電磁波便會被送到空間去。赫茲為了捕捉這些電磁波,證明它確實被送到了空間,他用一根兩端帶有銅球的銅絲彎成環狀,當作檢波器。他把這個檢波器放到離電磁波發生器10 米遠的地方,當電磁波發生器通電後,檢波器銅絲圈兩端的銅球上產生了電火花。這些火花是怎樣產生的呢?赫茲認為:這便是電磁波從發射器發出後,被檢波器捉住了;電磁波不僅產生了,而且傳播了10 米遠。
1887 年11 月5 日,赫茲將他發現電磁波的研究成果總結在《論在絕緣體中電過程引起的感應現象》一文中,寄給了亥姆霍茲,論文中用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亥姆霍茲一口氣讀完了論文,非常高興地立即寫信給他的得意門生:「手稿收到。好!星期四手稿交付排印。」僅過3 天,赫茲就收到了老師的這封復信。誰也沒有料想到,赫茲竟用如此簡單的自製儀器驗證了麥克斯韋如此深奧的電磁場理論,赫茲的論文出色地解答了1879年亥姆霍茲提出的懸賞難題,由此榮獲柏林學院的科學獎。從此,電磁波的存在得到了確認,再也沒有人懷疑了。
H. 內容和電磁波有關的科幻電影
007系列之黃金眼 GoldenEye (1995)
黃金眼是蘇聯研製的用於發射電磁波破壞對方電子系統的攻擊性衛星。與007一塊出生入死的006艾里剋死後突然復出,奪取了黃金眼,並密謀從倫敦銀行電腦中轉出巨款,然後利用黃金眼毀滅證據......
逃出洛杉磯 Escape from L.A.(1996)
結尾男主為了救要被執行死刑的女主, 啟動了EMP電磁波衛星武器,整個地球停電....
I. 如果要想證明電磁鐵磁力的大小與串聯電池的節數有關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需要
材料:一個電磁鐵,若干小鐵釘(或者用其它鐵製品代替),若干節電池(根據需要,比如5節),導線,開關,電池匣(不重要)。
工具:剪刀(剝導線皮用)
具體做法是:分別用一節、兩節、三節……電池串聯做電源,觀察電磁鐵吸引鐵釘的最大數量。即可證明電磁鐵磁力的大小與串聯電池的節數有關。
電磁鐵做法,有磁芯最好(可以從節能燈上拆),沒有的話就將一鐵釘燒紅,冷卻後纏上漆包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