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拍戲都有哪些流程
以下是詳細的電影製作流程(從前期到發行)。基本上已經涵蓋一個電影從開始到發行的全部過程。
前期
1. 會見導演,其他製片人和其他行政人員
2. 會見關鍵人員,包括電影公司相關要員,律師,各部門經理等
3. 統籌整個拍攝計劃 (Schele the film proction)
4. 為整個拍攝列出預算
5. 監督劇本修改
6. 處理工會或者其他協會事務(如果可行)
7. 處理核心演員相關事務(根據他們得計劃表設計拍攝計劃)
8. 建立公司(LLC),建立辦公室和辦公地點
9. 僱傭核心工作人員,如攝影指導(DP),美術(Proction Designer),服裝設計(Costume Designer),編輯(Editor)等
10. 處理與電影協會的合同和其他相關事務
11. 會見政府相關部門要員以及其他行政要員
12. 尋找拍攝場地
13. 研究拍攝場地氣候條件
14. 與公關公司協調電影宣傳事宜
15. 協調工作人員薪水
16. 協調設備傭金
17. 協調酒店與機票開銷
18. 鎖定地點,簽約合同
19. 建立服裝庫
20. 為影片挑選演員(Casting),包括替身,臨時演員,動物等
21. 測試全部相關服裝,發型,化妝和其他關鍵道具
22. 選擇車輛
23. 與角色和工作人員討論安全問題與性愛場面拍攝問題
24. 建立通訊錄,拍攝報告
25. 舉行拍攝會議
26. 演員排練
27. 建立編輯室,放映室
拍攝期
1. 開始依照計劃表拍攝
2. 每日舉行拍攝會議
3. 每日提交財政報告
4. 與製片廠(或相關製片公司)討論拍攝和財政情況,提交每日拍攝樣片
5. 分析之前的,監督現在的,准備未來的
6. 監視劇本修改
7. 調整拍攝計劃(如需要)
8. 調整預算(如需要)
9. 預覽特效
10. 完成拍攝
後期
1. 後期製作開始
2. 檢視最終賬單
3. 打包所有道具和服裝
4. 歸還所有租借器材;賣掉或儲存所有購買品(在補拍之後)
5. 關閉拍攝辦公室
6. 檢視與分析粗剪
7. 補拍(如果需要)
8. 添加聲效
9. 添加視覺特效
10. 為影片作曲
11. 添加配音
12. 放映導演剪輯版給核心工作人員(內部審片)
13. 參照修改意見進行修改
14. 放映導演剪輯版給製片廠(領導審片)
15. 放映影片給所有工作人員
16. 放映導演剪輯版給部分內部觀眾進行測試
17. 刪減測試過程中的負面評論部分
18. 滿足所有製片廠提出的修改意見
19. 製作預告片
20. 准備慶功宴
21. 統籌發行時間和所有發行事宜
22. 點映影片
23. 發行影片
24. 販售海外發行權,電視播放權,等
25. 市場化影片
⑵ 我想拍攝一部電影,需要的流程有哪些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但是在21世紀的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劇本改編權利的,如果他在開拍前希望改變劇本就必須經過公司上層董事會的批准。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
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
3、選擇導演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 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由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美國的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就拿《強戰世界》來說,早在電影放影4個月前電影的廣告和宣傳海報就已經出爐。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10、參加電影節
(2)拍電影的流程是怎麼樣的擴展閱讀
前期製作
在前期製作(又稱「前制」)時,必須將電影設計並規劃完成,成立製片公司和製片辦公室。整個製作計劃要由插畫家和創作藝術家進行視覺化,並製成分鏡表。也會事先估計製片預算以控制拍攝電影所需要的花費。
製作人(Procer)將會僱用以下工作團隊進行前制:
導演 Director - 主要負責電影中的演出部份,以及管理電影中的創意部份。
助理導演(或稱「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AD) - 管理拍攝計劃表,負責電影拍攝的其他工作後勤協調部份。
演員導演 Casting Director - 負責尋找適合劇本的演員。通常都需要進行演員的試鏡。主要角色必須很慎重的選擇,通常都依據演員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的程度來決定。
場地管理 Location Manager - 必須尋找和管理電影的拍攝地點。大部分的電影都是在可以控制的環境下拍攝,例如製片廠的攝影棚(Sound Stage);偶爾有必須在室外拍攝的部份,就必須出外景。
製片經理 Proction Manager - 管理製作預算和製作計劃。他/她也必須代表製片辦公室,向製片廠的行政部門或財務部門報告電影拍攝的狀況。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DOP) / Cinematographer - 負責電影的攝影部份。他/她必須和導演、聲音導演(DOA)和助理導演(AD)合作。
藝術指導 Art Director - 負責管理藝術部門,要進行拍攝場景的搭設、服裝設計,以及提供化妝和發型的服務。
製作設計 Proction Designer - 建立拍攝場景、服裝、化妝和發型的的視覺外觀和整體氣氛、感覺。和藝術指導一起進行這些東西的製作。
分鏡插畫家 Storyboard Artist - 負責繪制圖片,來協助導演和製作設計指導與製作小組溝通彼此的構想。
音效指導 Director of Audiography (DOA) / Sound Director (SD) - 負責整部電影音效的部份。他/她必須和導演、DOP和AD合作。
音效設計 Sound Designer - 創作電影所需的新音效。
作曲家 Composer - 創作新音樂。
舞蹈指導 Choreographer - 創作並編出舞蹈和動作,通常是在音樂劇中使用。有些電影也會有「武術指導(Fight Choreographer)」。
二、拍攝製作
在拍攝時電影已經被計劃好了. 製片公司和製片辦公室已經設立,製片人將僱傭以下一些人員:
導演、助理、製片經理、攝影導演、藝術導演、劇本作者、混音製作、音效製作、作曲人、動作編導
三、後期製作
影片編輯負責剪切影片. 運用現代視頻技術,電影錄像過程導致兩個分類: 一個貫穿於整個電影, 另一種則混合著視頻和電影片段.
在電影工作流程中, 原始膠片 (negative) 被沖印和復制到 a one-light workprint (positive) for 用於編輯和剪接.
拍攝技術:菲林拍攝、高清拍攝
⑶ 如果拍攝電影沒有足夠經驗,經常會出現狀況,你知道拍攝電影的流程嗎
各部門主要准備工作在所有的創作人員陸續選定以後,製片人要根據拍攝計劃安排各個創作部門投入准備工作。具體來說,籌備期各部門要完成以下一些准備工作
導演部門導演潤色劇本。事實上,沒有哪個導演完全按照劇本拍攝的,除非劇本是導演本人寫的。導演創作分鏡頭本,在分鏡頭中體現創作意圖。 導演與各主創人員就創作進行溝通討論,保證有統一的藝術設想指導籌備工作。在正式開拍之前,導演還要對全體人員做一次導演闡述,目的是統一創作思想。
哪些段落需要快速剪輯,哪些段落需要拉長來使情緒更飽滿。而這些剪輯思維,你也必須在拍攝的時候就考慮到。而剪輯時,也必須要考慮到編劇時的故事主題。
⑷ 最全的影視劇拍攝製作流程,來看看!
一、 先期籌備
1、撰寫劇本,討論劇本,籌集資金,選定劇組工作人員,挑選演員,主創人員(製片主任、導演、美工、攝影、錄音等)看景、選景、取景。
2、定最終劇本
3、擬定拍攝時間、拍攝計劃,擬定演員時間表,擬定劇本分鏡、分場。
4、挑選拍攝器材(攝影設備、錄音設備),挑選道具、服裝。
5、給演員選妝、定妝,拍攝劇照。
二、 前期拍攝
1、 電影前期拍攝,時間為兩至三個月左右。
2、 電視劇前期拍攝,時間為兩至四個月左右(按集數分)。
三.後期製作
電影後期製作
1、 洗印把前期拍攝的膠片沖洗出來
2、 剪接把沖洗出來的膠片按照導演的意願和劇本的內容剪輯並連接。
3、 膠轉磁把光學膠片用特殊的工具轉換到磁片記錄機上。
4、 電腦視頻非線剪接膠轉磁後,輸入電腦,用非線剪接的方式進行更完美的修改。
5、 錄音套聲把前期拍攝時同期錄下來的聲音(包括:對白、環境、效果、音樂等)按照畫面使聲畫同步。
6、 配音同期的配音修改(修改同期錄制不良的聲音)
後期的配音(對白、旁白、心聲)
群雜聲
7、擬音 動效
8、電腦音頻非線剪接用音頻工作站完成聲音的剪接。
9、混錄(又稱:終混)後期製作的最後,也是最復雜的工程,把視頻和音頻結合。
10、磁轉光把錄在磁性寬頻上的聲音轉為光學聲音,洗印在光學膠片上。
11、出拷貝
電視劇的後期製作
1、前期拍攝的素材帶直接輸入電腦非線視頻剪接機
2、母帶製作剪接完後的素材帶以一比一的格式製成母帶。
3、音頻製作把母帶中的聲音以一比一的格式輸入音頻工作站
4、音頻剪接在音頻工作站里修改和剪接聲音(包括對白、動效、音樂、環境等)
5、混錄 直接在音頻工作站通過外接調音台錄入數字機,完成最終母帶。
6、出拷貝、發行
四、廣告宣傳
五、發行拷貝
以上就是影視劇拍攝製作流程的簡單介紹,希望對各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影視製作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在本平台進行查看哦!
⑸ 一部簡單的微電影製作流程是怎樣的過程
一、 策劃劇本創意寫作(題材選擇)
相對傳統廣告,微電影以情節的高低起伏帶動用戶的情緒,通過故事主人公的「事與情」達到升華,潛在的引發用戶對品牌的共鳴以及支持。
二、分鏡頭腳本細分步驟
細分分鏡頭腳本,俗稱分鏡頭劇本,其目的是為了拍攝剪輯,更加條理盡量細化,同時也方便場景鏡期拍攝更加省時省力。
三、前期選景
根據場景對劇本進行適當修改、復景,並做好前期各方面的准備。
四、前期拍攝
拍攝涉及到拍攝、製作設備、導演和演員、燈光師、造型師和錄音師的選擇,要求更嚴格和專業,要求導演等相關人員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而且必須有從事電影,電視劇等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這樣才能將微電影的故事情節以調動人心,發揮共鳴達到淋淋盡致。
五、後期編輯
利用實際拍攝所得的素材,通過三維動畫和合成手段製作特技鏡頭,然後把鏡頭剪輯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有時需要為影片製作聲音。
拍攝技巧:
1、平方向拍攝
大多數畫面應該在攝像機保持水平方向時拍攝,這樣比較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畫面效果顯得比較平和穩定。
2、由下往上拍攝
仰望一個目標,觀看者會覺得這個目標好象顯得特別高大,不管這個目標是人還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攝者的形象顯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攝像機的拍攝角度傾斜向上去拍攝。用這種方法去拍攝,可以使主體地位得到強化,被攝者顯得更雄偉高大。
⑹ 拍電影流程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但是在21世紀的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劇本改編權利的,如果他在開拍前希望改變劇本就必須經過公司上層董事會的批准。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
3、選擇導演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 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由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美國的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就拿《強 戰 世界》來說,早在電影放影4個月前電影的廣告和宣傳海報就已經出爐。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10、參加電影節
⑺ 拍攝一部電影需要幾個步驟
1、首先是製片方找到一個願意投拍的劇本,與原作者簽署拍攝協議。
2、製片方尋找投資人,購買原著的拍攝權。
3、製片方尋找適合的導演、編劇等,組成劇組。
4、劇組成立後,編劇與導演編制分鏡頭劇本,副導演尋找演員,談好報酬;尋找合適的合作者,比如後期製作團隊、特技團隊等等。
5、投入拍攝。
6、後期製作,開展公映前的宣傳。
7、首映式。
8、公映。
9、分錢, 或者賠錢。
(7)拍電影的流程是怎麼樣的擴展閱讀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為規范和改進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和電影片管理制度,提高電影質量,繁榮電影創作,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電影業健康發展,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對影片的內容和技術進行審查。
歐洲是國際電影節的發源地,現有24個國家,先後舉辦144個電影節。其中義大利27個,法國26個,西班牙23個,三個國家共76個,占歐洲總數的一半左右。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亦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權威、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三個電影節,分別為: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⑻ 拍電影到底要經歷多少個步驟才能完成上映
拍電影到底要經歷以下7個步驟才能完成上映:
1,創作劇本,磨合完成,把劇本送到廣電總局審核,備案。
2,備案通過之後,開始籌集資金,簽約導演和創作團隊。
3,建組,攝制組和服道化進組。
4,開機儀式,演員進組開始拍攝。
5,拍攝完成後把成片送到廣電總局審核,審核通過之後拿到上映龍標。
6,談院線,籌備上映。
7,上映,結算收益。
一部電影從籌備到上映所經歷的步驟繁瑣到超乎想像,尤其是一些大片,光是前期籌備可能都要幾年。比如陳凱歌導演籌備《貓妖傳》就花了6年的時間,並專門打造了一座唐城影視基地。
這也是很多電影在宣傳時,說自己拍攝時間有多麼長的一個原因,也是電影眾籌比電影版權認購風險更大的原因,畢竟拍電影還是非常專業的事,需要真正電影的人才能拍。
當然,如果投資者對電影製作流程等更熟悉的話,也是有助於對電影進行綜合的一個判斷:哪些場景難拍,周期可能要多長自己什麼時候進入是最佳時機等等。
⑼ 電影製作流程
答:電影製作流程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
3、選擇導演演員
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 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廣告和宣傳海報。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⑽ 拍攝一部微電影的完整流程是怎樣的
拍攝一部微電影的完整流程就是前期劇本的研究,拍攝過程中一定要講求演員演技的到位,後期剪輯。這是拍一部微電影,最主要的三個元素,我們在拍電影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特別好的劇本,一個劇本是以個電影的核心東西,如果一個劇本他自己的題材以及內容不是特別的好,就沒有辦法受到觀眾的共鳴。製作過程中如果拍攝畫面出現了一些問題,或者演員演技存在著一些缺陷就會導致整部劇,特別的無厘頭,沒有看點。如果後期的剪輯特別的冗長,或者沒有突出精彩部分,這部電影會讓人感覺特別的沒有意思,所以一部微電影的製作流程也是要用心的,要把這三個完整的流程進行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