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影訊 > 建國大業電影片段速寫

建國大業電影片段速寫

發布時間:2022-08-08 09:32:37

『壹』 電影《建國大業》中有一生動片段:在第一屆政協會議上,針對新中國的國歌,代表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C絕對沒錯!影片中毛澤東有一句話:「居安思危是一個民族成熟的表現。」

『貳』 電影建國大業有描寫一個片段和觀後感300字

提供兩遍,自己選吧!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電影《建國大業》在毛主席的庄嚴宣告中結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奮的場景,在腦海里久久回盪,揮之不去。

影片以抗戰勝利至建國前夕為背景,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重慶談判、雙十協定、校場口事件、遼沈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定都北平、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現,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宋慶齡、張瀾、李濟深、沈鈞儒、何香凝等民主愛國人士紛紛登場,彷彿把我們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

電影以毛澤東、周恩來赴重慶談判的飛機上拉開序幕。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各階級、各黨派、廣大人民群眾反戰情緒高漲。於是,在民主愛國人士張瀾等人的斡旋下,毛澤東代表的共產黨與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拉開了重慶談判的序幕。為了表示誠意,中國共產黨主動放棄了部分佔領的解放區,然而,國民黨卻絲毫沒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驅趕民主黨派,逐漸走向了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滅亡之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展開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殺,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遭到殺害。此舉遭到了以共產黨為首的各黨派的強烈反對。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一幕戲中,馮將軍大白天手持白燈籠闖入蔣介石的府第,要求見蔣介石,被拒絕後。馮將軍義憤填膺的說:「這個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見。」足以看出當時的時局是多麼的恐怖,而馮將軍也遭到國民黨特務的殺害。

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通過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獲得了全中國人民群眾的支持,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李公朴、聞一多為代表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最讓人難忘的鏡頭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於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觀眾的眼睛似乎也在這一刻濕潤了,多麼艱難的歷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一個嶄新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台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現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六十周年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回憶那段歷史,追憶那段歷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並由衷地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

二、
經過千辛萬苦搞到票,然後聚精會神地看完了一票難求的國慶60周年獻禮大片《建國大業》。《建國大業》這部影片,集中反應了自1945年抗戰勝利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一直到新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五年間的風雲變幻,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建國大業》充分利用了電影蒙太奇手法將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真實感和內容上的厚實感。同時,還用虛實相映的手法表述歷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達到再現歷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過聞一多演講來展示,聞一多及後來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則以畫面來展現。又如用寫意的戰爭場面來烘托建國的艱辛。同時,以大量的鏡頭展現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為民主建國做出的努力和犧牲,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敵機轟炸西柏坡x住處未爆炸的炸彈這一細節,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歷史真實感。影片的重點,是國共兩黨的實力如何從勢均力敵、針鋒相對,到最後共產黨技高一籌,三大戰役的決定性勝利讓歷史的天平終於傾向在共產黨一邊,中國的歷史從此改變了前進的方向。

電影的場景設計和敘事角度有大有小,最喜歡兩個場景:一是北平機場,萬人喜迎毛澤東和老紅軍戰士的聲嘶力竭的場面,令現場觀眾百感交集,不禁涌動起對建立共和國的無數先輩的敬仰情懷。二是蔣經國前往上海督導經濟,直面譴責孔家才是讓黨國身處危難的蛀蟲,回到南京時父親蔣介石卻對他說「不反亡國,反則亡黨」的言語,一番時局的忠告帶走了經國的銳氣,這或許是對多年之後的台灣主政人物的一種性格鋪墊和詮釋吧。據說蔣經國在深刻反思敗走台島的教訓,啟動肅貪和黨建轉型改革,嘔心瀝血、勵精圖治的將台灣帶上「亞洲四小龍」的地位,親手實現了政治解嚴(將台灣帶入民主時代),集其大成的功業在他之後的新台灣,未見在政治境界及領導效能上超越蔣經國的新典範。蔣經國「與時推移的改善及修正的性格」,註定這位奇跡經濟的締造者最終心力憔悴嘔血而亡的悲愴宿命。因此我認為,影片中陳坤的扮相與我心目中的蔣經國最為吻合。片中對徵集到國旗、國歌作品的選用過程,猶如生動的教學片,更讓人增長了不少知識。

看完《建國大業》,如果你非要問我,誰演的最好?我說是張國立。可能在一些人心裡,張國立電視劇演的多了,沒有那些「電影明星」們更有銀幕范兒。其實錯了,他是真正有多大舞台能擔多大戲的人,蔣介石,這個份量特別重的角色,被他擔起來了,擔得漂亮。
當然從外形上來說,張國立無論是從長相上還是身材,都跟蔣介石「不像」得太厲害。但是張國立沒走「形似」,甚至於沒去追求「神似」,他是在演蔣介石的心,把內心吃透了,打通了血脈去演,這個就很厲害。所以蔣介石的第一個鏡頭一出來,我就閉嘴了,那種融會貫通的精神氣質,已經遠遠超過了演技的范疇。需要再提一句的是,張國立刻畫人物用的是「春秋筆法」,不顯山不露水的,很多好東西要是不仔細看,一不留神就過去了。

共產黨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如今許多影視作品塑造的英雄給很多人一種印象,共產黨大都是些沒文化,被地主老財逼迫無路可走,才入伍參加革命的土包子,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從《建國大業》一片來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調始終灌注整部影片,當時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產黨陣營,這也是政治協商制度誕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證。相比之下,另一陣營的國民黨,派系紛爭內耗,一黨獨攬,自挖牆腳,眾親叛離,諸如蔣經國、白崇禧等經世之才的一度無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而,這部影片也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劇本的粗糙。作為一劇之本,可以看得出,劇作者試圖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集中將五年間的大大小小事件做一全面而詳盡地描述,終因功力不夠,而顯得結構凌亂、內容龐雜,頭緒錯綜復雜,人物刻畫不是很到位。
其次是導演的問題。這是一部國慶獻禮片,擔綱導演的是好像從來沒有獨立導過電影的、負責電影事業的高級官員,為了保險起見,又拉了另外一位導演過很多片子的導演。但對於一個劇本先天不足的影片,導演再有號召力,也無濟於事。盡管場面做得很大,氣勢上很雄偉,但描寫戰爭無非就是行軍、長鏡頭、多弄幾處炸點,動不動就是航拍,電腦三維動畫,雖是群星雲集,但仍舊掩蓋不住影片的整體蒼白。
第三個要說的是攝影問題。片中出現眾多開會的大場面,這是一般導演最為頭疼的,因為場景單調不容易調度。而本片的導演及攝影師或許為了照顧眾多明星的檔期,根本就沒考慮拍得再細些,幾乎都是全景、中景等幾組鏡頭,場面有了,但效果上就顯得雷同了。
第四個要說的是剪輯的問題。可能還是因為劇本的原因,內容上的凌亂表現在剪輯上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太跳躍的手法有點模仿美國大片的意思,以對白或音樂的先入作為場景轉換的套路,也顯得有些老套了。黑白與彩色色調之間的轉換也都過時很久了。

總之,這部片子作為主旋律的國慶大片,看了也就看了,不看也不是個損失。它沒有早年間《開國大典》拍得精緻,當然,想看明星們是如何在一部影片里集中露下小臉的,看看也挺有意思。

『叄』 《建國大業》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幾個片段

1、《建國大業》最令人感動的鏡頭就是當聽說淮海戰役取得全面勝利的時候,毛澤東感嘆地說到:「從今以後長江以北從此以後再無戰役」。

這一嘆讓我們看到了勝利來得是多麼的不容易,是多少戰士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我們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影片最開始的音樂就是從鍾聲敲響起徐徐展開。

鍾聲一敲,預示著新的開始了。影片中最有感覺的背景音樂當屬淮海戰役勝利的時候慶祝的時候由敲鑼打鼓的歡樂聲轉向了哼唱的深沉背景音樂。深沉的背景音樂給人心靈一震,勝利的來之不易不感而知。

《建國大業》賞析:

《建國大業》從人物形象上,由唐國強扮演的毛澤東還是一如既往的好,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懼困難,思想充分的偉大領袖形象,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為了晚上寫東西,開會時摸黑,勤儉節約,這樣的小細節讓人看到感覺很溫暖,給人很好的視覺效果。

由張國立扮演的蔣介石最值得令人稱贊,因為他和蔣介石本身形體上有很大的差別,卻讓我們看到了蔣介石該有的狀況,包括他的喜怒哀樂,還有他否定劃江而治,不願成為千古罪人,其實也是一個有擔當的人。還有周恩來,宋慶齡的扮演者表現得都很令人震撼。

『肆』 電影《建軍大業》里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你還記得嗎

《建軍大業》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xhWAOsmwEdA6aPDtQa4UPA

電影網盤超清BD1080P中字下載(2017).mp4" data_size="2152.30M" data_filelogo="https://gss0.bdstatic.com//yun-file-logo/file-logo-6.png" data_number="1" data_sharelink="https://pan..com/s/1xhWAOsmwEdA6aPDtQa4UPA" data_code="fz62">

提取碼: fz62
從盧徳銘師長中槍倒地的那一刻到後來的三河壩戰役蔡營長在身中數槍的情況下拼盡全力拉響了最後的炸葯。每一個片段都令人印象深刻,牢牢的印在了腦海里。

『伍』 建國大業 觀劇筆記

《建國大業》以四十年代抗戰勝利直至建國前夕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為背景,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
印象最深的台詞,中國人民從今天起站起來了。

『陸』 建國大業感人細節概括800字

在學院禮堂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濃縮著1945-1949年驚天動地史實精華的商業大片詮釋了它。《建國大業》以真實完美的電影藝術手法再現國共兩黨四年的「和」與「戰」。該部影片切入角有所新的凸現:通過對國民黨內部的重要矛盾等對中國共產黨起到了反面襯托作用。這部影片給了我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作為新世紀新中國的一名青少年任重道遠。
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民主,我想此時,我們踏著這條血紅道路,向前進發。我知道以後的道路會充滿荊棘,我也會頑強的豁達自信的走下去,追尋那偉大的社會主義崇高目標與理想。因為《建國大業》以毛主席為代表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堅強不屈革命精神為理想,人類解放事業而奮斗的動力,博大開朗的情懷深深教育、鼓舞著我,我堅信身為時代的幸運兒們看過《建國大業》都會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愛國熱情,而且最真摯最強烈。
我以前對「信仰」這一詞模糊不清,「信仰」究竟是什麼?《建國大業》為我解釋了信仰,信仰是所謂自己追求與熱愛的信念,中國共產黨人為「信仰」奮戰了二十餘載,其間充滿了熱血、淚水、歡樂與悲傷,然而「信仰」讓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奮斗到底,最終實現了偉大社會主義民主。寫到這兒我不禁流下了熱淚,「信仰」激發人的鬥志,顯得多麼神聖而感人至深,我的信仰由此形成:共產主義。我則繼續為之奮斗下去。
《建國大業》國共兩黨鮮明對比,各自的奮斗目標也成為最終是非成敗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國共產黨人的「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偉大目標最終戰勝蔣家王朝「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壓迫剝削」的黑暗目標,這種偉大而崇高的奮斗目標,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堅守一切的動力,由此彰顯了「偉大而崇高」的目標的重要性,「我堅信自己所走的道路正確性。」以前被我常懷疑,《建國大業》在無形中使我充滿了信心與勇氣,為人類幸福美滿而奮斗是我的目標,我十分清楚這一目標雖然不像「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那樣崇高偉大,但我深信它是這一崇高目標的一部分,因為它也能激發我無限動力,為人們造就幸福,這是社會主義生活中值得贊揚的一部分,而這一目標伴我終生。
《建國大業》給我的啟發遠不止這些,用心和行動去領悟與實踐,才會體現出價值來,過去將成為歷史,還是那句話:「現在我們青少年任重道遠。」

『柒』 建國大業觀後感中間內容怎麼用事例,引句,分段開頭

摘要 有幸觀看了獻禮祖國母親的史實大片《建國大業》,讓我對1945——1949年這5年中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及我黨第一代領導人的英雄事跡有了更加詳細和深刻的了解。短短兩個多小時,我彷彿回到了那個艱難而又催人奮進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

『捌』 建國大業中的精彩片段描寫

毛主席宣布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剎那,很精彩,很激動.

『玖』 建國大業 觀後感400字(感人的一幕)

《建國大業》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建國大業》這部電影,讓我觸動很大。
電影主要講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兩黨派之共產黨領導者毛澤東和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在談判後簽署《雙十協議》。數日後,蔣介石因感到簽署條約是無能的行為時,憤而撕毀《雙十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戰爆發,1948年11月遼寧戰役勝利結束,1949年1月保定全面解放,1949年4月渡江戰役勝利結束,1949年5月解放軍解放上海……上海未得到解放前,國民黨特務還是相繼在上海殘忍至極地殺害了13位民主人士,最終,共產黨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權,公元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國成立了。
看完這部影片,我感到無比欣慰,也為我的祖國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在面對國民黨的飛機狂轟濫炸時,以及先進武器的襲擊被打地氣若游絲時,他們不但沒有退縮,而且用他們微薄的力量對抗國民黨軍隊,更加可喜的是,國民黨輸了!抱頭鼠竄逃到了台灣。這說明我們中國共產黨是多麼得強大!讓我們想一想,如果是國民政府得到中國的統治權,那我們現在不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過好每一天的生活,好好學習,不要把自己的生命浪費了!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生命絕不會從來一遍的。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的青春年華,生命的美好時光你可不要辜負了!

『拾』 在電影《建國大業》里令我印象最深的片段,大概100字左右,不要太少。謝謝大家了,寫作文要用……

本片終於第一次叫人看到了歌頌之外的東西,那就是對於「失敗者」的史無前例地同情。在江南煙雨之中,看著蔣介石那孤獨落寞、遠去故國的身影,在那恢弘的歷史背景之下,很容易叫人想到一句詩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雙雄逐鹿的背後,其實是各自追尋的家國夢想,理想實現者固然偉大,金陵夢碎者亦不失英豪。 看完《建國大業》我承認對我是有所觸動的,這種觸動不是僅僅是因為新政權的建立的不易,因為從小到大,我們長在紅旗之下,已經太熟悉這個過程了,真正叫我感動的是影片對於我們曾經一定要蔑視的「蔣家王朝」有一種新的感情,這種感情或許就是易中天先生所說的歷史的同情心吧。而這種同情心我認為是非常可貴的,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史觀的進步,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六十年前接替中華民國的新政府的終於有了一點自信,希望這種自信不斷發揚光大,因為這個自信是言路廣開、民主進步的基礎。 關於劇情無需多說,因為「地球人都知道」。正如人們描繪的那樣,這其實是一場在波瀾壯闊的戰爭和政治背景下的雙雄對決。60多年前,毛澤東和蔣介石這兩個爭鬥了多年的生死冤家,曾經考慮過合作的可能。這一歷史的際遇在片中表現得無比凝重,在無必勝的把握之下,至少在毛澤東以及共產黨這一邊還是表現出了和談誠意的,從他們屈身前往重慶會談時的忐忑不安可以看出對會談的重視。只可惜由於各自的立場相去太遠,終究無果而終,從此分道揚鑣,割裂60年。在這段戲中,蔣介石不再是那個只知道玩弄權謀的獨夫形象,而是更像一個憂心忡忡的家長,面對一個幾乎難以收拾的爛攤子,不得不絞盡腦汁地縫縫補補,正因為他於打和之間的左右為難,註定了他比毛澤東面臨著更多的局要破,而毛澤東則是「光腳不怕穿鞋」的心態,大不了再去打游擊,因此在這場戲中蔣介石精神負擔更重,其內心沖突顯然比毛澤東更強烈。這種一個放得開,一個放不下的心態不但始終決定了影片中兩位主角的精神基調,實則也是歷史風雲際會中對立的兩個黨派的集體心理的真實反映。 《建國大業》單論劇情,個人認為其實沒有什麼可吸引人的,畢竟這段歷史只要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叫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幾乎沒有了以往此類電影的說教成份,而是從人物的行為細節和微妙的心態著手來刻畫了雙方陣營的人物在那種關鍵時刻的內心,或自信或焦躁或狂妄或悲憤,或天地換顏的豪情壯志或山河破碎的意興索然,或春風得意的喜悅或無可奈克的哀傷

閱讀全文

與建國大業電影片段速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完美謊言的電影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405
人約離婚後電影完整版 瀏覽:60
慾望都市微電影電 瀏覽:57
農村孩子想考北京電影學院 瀏覽:162
電影叫什麼的游戲 瀏覽:570
陳偉霆演的好看電影有哪些 瀏覽:243
金鍾罩鐵布衫電影有哪些 瀏覽:966
電影游戲視頻資訊 瀏覽:437
微信電影站源碼自動解析 瀏覽:355
學生教育電影有哪些方面 瀏覽:271
stereohearts是什麼電影插曲 瀏覽:671
在唐山拍攝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37
美國電影伴我同行純音樂 瀏覽:528
最新中國內地電影票房排行榜 瀏覽:438
失眠妙方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65
無下限小電影 瀏覽:428
電視3d電影軟體推薦 瀏覽:385
用游戲人物拍的電影 瀏覽:181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速寫考題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