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桃花源記(2006)》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桃花源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LtjCxEybTBDF_q9RGzd2Gw
② 一部關於《桃花源記的動漫電影》,我觀看的年月大概在2003-2004年的時候。
國產的?不是這個?
③ 運用記敘、描寫的表達方式吧《桃花源記》中那片美麗的桃花林展現出來。200字左右。
①漫步林間小道,突然駐足,只見一片片花瓣隨風飄落。桃花源,我心中的桃花源出現在我眼前。
溪流兩岸長著嬌媚的桃花,花瓣被風吹落在臉上,深吸一口氣,彷彿清香縈繞在我周圍,如同被春雨洗禮了一般,是那般的清新自然。沿著岸漫步走上幾百米,跨過小橋,走上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如同到了神話的彼岸。
街上行人眾多,熱鬧非凡,吆喝聲、叫賣聲和一陣陣清脆明朗的笑聲如一個個輕然躍動的音符,使你聽了恍然從塵世睡夢中醒來。依舊是那麼質朴,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不時有三五個小孩從身邊跑過,幾位鶴發老者坐在屋檐下,幾許捶衣搗米聲,幾縷炊煙繚繞在空中,一派和諧悠然的景象。
走過街道,前方便是人們的住所。精雕細刻的木門,古色古香的窗戶,高高的門檻,琉璃彩瓦,畫棟雕梁,一派歷史韻味。突然門「吱呀」一響,走出一位老者,大口吸著葉子煙,然後吐出一圈圈的煙環,在頭頂上繞了幾圈,最後如抓不住的夢消失在空中。老人慢慢走出來,時間在老人臉上刻下一道道皺紋,他悠然地躺在搖椅上,搖啊搖……緩緩閉上眼睛,可能是陶醉在夢鄉中了吧!
溪邊,幾位洗衣的婦女,一邊捶衣,一邊聊家常,時不時用手挽起垂下來的頭發。清澈的溪水,潺潺的水流聲,緩緩地講述著桃花源的和諧與美好,駐足凝望,彷彿洗凈了塵世心,使你陶醉其中,她們那純朴的笑容,讓你感受到從來沒有過的清爽和輕松。
走在路上,青石板的小道,已被桃源人的雙足琢磨得漆亮如玉,用手觸摸著木門、窗欞和小橋上的石欄桿,感受到一種淳厚,一種精緻。捧一捧溪水,你能感受到桃花源的聖潔;撫摸一下石牆,你能感受到桃花源的質朴;吸一口清風,你能感受到桃花源的爽朗。
漫步回首,幾聲雞鳴犬吠,幾聲孩童嬉戲,幾聲爽朗笑聲都是我心中的桃花源,我魂飛夢繞的聖地。②我為身邊的雜事攪擾得心煩意亂。晚上熄燈後躺在床上,於胡思亂想之中無論如何也無法熟睡。忽而我在朦朧中被一陣異香驚醒,睜開眼睛,竟看見床前飄著一朵金黃的菊花,雖在黑暗中,它的鮮艷的色彩也無法被掩飾。那細長的花瓣錯落有致的捲曲著,一塵不染的,讓人在面對著這「花之隱逸者」時,也頓生心曠神怡之感。我方知那讓我驚醒的異香,乃是來源於它了。那香氣並不濃烈,宛如懸在空中的一縷絲絛,若隱若現的,使你疑心它本是來自於仙境。我只覺得那花朵連同它的氣味已經融入了我的靈魂,我幾乎要入定了…… 忽然,它開始慢慢的飄走了,而我也情不自禁的隨它而去。我不知它要帶我飄向何方,只覺得樹木,樓房,校園,街道……那黑暗中的萬物連同幾點未熄的燈火都漸漸離我遠去。慢慢的,它們又都融化了,彼此混雜在一起,如一片黑色的河水,時而緩緩的流淌,時而劇烈的翻騰,突然這一切卻又凝固了,就像一張被胡亂潑滿了墨汁的畫布一樣。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連那夜幕也離我而去了。我的眼前是一處幽靜的村舍,一圈籬笆圍出了寬敞的院落,幾間草屋在院子中間佇立著,房前屋後栽植的樹木蓊蓊鬱郁的,為這院子平添了許多生氣。時候大概是初秋,種在籬邊的菊花尚未開放,不過幾株性急的已經長出了骨朵兒。往遠處望去,可以隱約的看見連綿的群山的影子。 我推開柴門,走入院中,這才看見屋前樹下的石桌旁坐著一位老人,他端著杯子,正在那兒安詳的獨飲——我不知道他是在品茶還是酌酒。不意間那熟悉的詩句在我的腦海里浮現了出來:「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我禁不住小聲說了出來:「啊,陶淵明先生!」老人抬起頭,看見了我。我有些後悔自己的冒失,心裡思忖著如果他問我是誰,是怎麼來到這里的,我該如何回答。可他只是微微笑了一下,說道:「你好啊,年輕人。」接著便問:「你覺得我住的這地方怎麼樣 ?」 「真是太美了!」我回答,「這里遠離塵世的喧囂,人與自然和諧的融為一體,住在這兒能讓人把一切煩擾都忘得一干二凈……」 「那隻是你現在看到的,」他輕輕搖了搖頭,說,「你還記得錢鍾書先生是如何借用西方人評論他們的牧歌的話來評價中國的田園詩人的嗎?」 「記得記得。他說西洋文學里的牧歌老是形容草多麼又嫩又軟,羊多麼既肥且馴,牧童牧女怎樣在塵世的凈土裡談情說愛,於是有人說這種詩里漏掉了一件東西——狼。而中國傳統的田園詩也常常遺漏了一樣東西——狗,地保公差這一類統治者的走狗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剝削和壓迫農民的制度。」 「是啊。後人從我的文字中看到的,絕不是我的生活的全部。棄官歸隱雖然讓我遠離了官場的污濁,但因此我也不得不忍受貪官酷吏們的橫征暴斂。當那些官差在村子中叫囂隳突的時候,你跟本沒有辦法躲避他們。唯一值得慶幸的,只是自己不必再與此等人同流合污而已。而且,生活中的煩惱還不只這些。我雖不願作官,可畢竟是個文人,於種田還是外行。如果遇上年景不好,一年的收成都不一定能填飽肚子。『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呵呵,現實可絕非詩里寫的那麼輕松啊。還有更糟的呢:自從歸隱以後,我的家裡已經著了三次火,遇到這樣的事情,誰還能夠平心靜氣?」 「唉,剛到這里的時候,我還以為來到了您筆下的桃花源呢。」我憮然,「看來世外桃源終於不過是個烏托邦罷了。」 「不,你錯了,年輕人。我問你:假如沒有那些煩惱,你是否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呢?」 我沒有料到他會問我這樣的問題,沉思良久,才答道:「我倒是願意,只是我不能。我還要找工作,還要准備考試,還要拿學位……」 「哈哈哈……」他笑了起來,「這就是了。其實,無論你身在何處,都無法逃避世俗的羈勒,除非你能不食人間煙火。所以,桃花源不是世上的一處地方,而是你心中的一種意境。」我聽得一臉茫然,他接著說:「桃花源其實就在你的心裡,當紛繁蕪雜的世事讓你的靈魂無法安寧的時候,你自然會想到它。那裡沒有爭名逐利,沒有爾虞我詐,也沒有人間世的那許多欲求。那裡是一處寧靜的港灣,當你的心靈之帆經歷過一番驚濤駭浪之後,一定會停泊在那裡。只要你在心中為自己保留這樣一處桃花源,無論你在生活中遇見什麼煩惱,你的靈魂都能找到它的歸宿。守住心中的桃花源,你便不會迷失自己。記住:桃花源,就在你的心裡……」 心中的桃花源,心中的桃花源…… 我躺在自己的床上,沒有了村舍,也沒有了那菊花。 心中的桃花源啊,我如何才能找到你? 心中的桃花源,你竟比那現實中的桃花源更其縹緲……
④ 電影《暗戀桃花源》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戲劇《暗戀》的導演試圖借舞台來重現心中的她一朵美麗白色山茶花,但每每失望於演員的表演。江濱柳想來就是導演自我的化身,熬到白發雲鬢也無緣再見到她,無非透過幻象聊以慰藉。只有身邊的女助理義無反顧的陪著他瘋,陪著他痴!一個莫明其妙的女子一向在劇場執著地尋找著情人劉子驥這正是陶淵明《桃花源記》里主人公的名字,但到終場也沒結果。劇場的管理員絮叨著十分鍾!我這輩子不明白等了多少個十分鍾了!片中每個人都困擾於自我內心的糾結,都在期望著什麼,尋找著什麼,等待著什麼,最終卻又逃避著什麼。
⑤ 桃花源記課後閱讀
一、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12——15題。(共7分)
1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屬: 要:
14.在文中找出表現桃花源中人精神狀態的句子,寫在下面。(2分)
15.作者在文中勾畫了自己的理想社會,請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3分)
二、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下列問題:(17分)
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9.本文的線索是什麼?圍繞這一線索,作者寫了哪幾件事?(4分)
10.用原文語句作答:(3分)
(1)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寫桃花源中人精神狀態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11.文中哪些話表明桃源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後,仍想繼續在桃花源中生活?他們為什麼不願離開?(3分)
12.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時代。他筆下的「桃花源「其實並不存在。那麼,陶淵明描寫這一世外桃源有什麼用意呢?(3分)
三、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下列問題:(9分)
17、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4分)
(1)欲窮其林 窮: (2)便要還家 要:
(3)處處志之 志: (4)欣然規往 規: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武陵人以捕魚為業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B.、問所從來,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C、其中往來種作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D.、便扶向路 尋向所志
20、閱讀思考,簡要回答:(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理想社會,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這在文中也有暗示,請找出相應得一兩處語句;(2)文章第二段描寫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四、閱讀下面兩段詩文,完成5-9題。(17分)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
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陶淵明
《桃花源記》節選)
【乙】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
5.理解文言文詞義,常常藉助工具書。下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漢語詞典》。
文中「屋舍儼然」中的「儼」字應選擇的正確義項是【 】(填序號)(2分)
儼 yǎn
①莊重。《詩經•陳風•澤陂》:「有美一人,碩大且~。」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雅跽而相對。」②整齊。王勃《滕王閣序》:「~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6.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①便要還家: ②既出,得其船: ③醒能述以文者:
7.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⑴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譯文:
⑵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譯文:
8.請發揮你的聯想與想像,用語言描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所展現的畫面。(4分)
9.從《桃花源記》和《飲酒》中,你認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麼?結合當今社會實際,簡要說出你對建設和諧社會的認識。(4分)
五、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
8、本文作者陶淵明是東晉時期著名詩人,《 》是他的著名詩作之一。(1分)
9、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 ) (2)便要還家( )
10、陶淵明在《桃花源詩》中有「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的詩句,文中哪句話與其表達的意思相近?(2分)
11、作者生活的時代,賦役繁重,戰亂紛起,但文中描繪的卻是另外一番圖景,這寄寓了他什麼樣的願望?(2分)
12、本文是一篇流傳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簡練的文字寫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形象地將桃花林的美景描繪出來。(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3分)
一、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12——15題。(共7分)
12.屬:類 要:同「邀」,邀請。 評分標准:(2分)每詞解釋1分
13.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了。
評分標准:(2分)重點詞「乃」、「無論」翻譯正確可得2分,各1分。
14.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評分標准:(2分)每句 1分,錯字不得分。
15.示例:沒有戰爭、沒有飢餓,沒有貧窮,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科學技術發達,社會文明進步。評分標准:(3分)內容合理2分,語言表述1分。
二、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下列問題:(17分)
8.(1)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2)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4分,每句2分)
9.第一問:漁人的行蹤。(1分) 第二問:逢桃林、訪桃源、尋桃源。(3分)
10.(1)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2)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3)避秦時亂 (3分,每小題1分)
11.第一問:不足為外人道也。(1分)
第二問:(1)源中生活安寧,(2)能安居樂業,(3)和睦相處。(共2分,答出一條評1分,答出兩條即可評全分)
12.表達詩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種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亂,人人勞動,和樂富足,寧靜淳樸的和諧生活環境。(3分)
三、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下列問題:(9分)
17、窮盡、走盡;通「邀」,邀請;做標記;計劃,規劃
18、D
19、帶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
20、(1)①「忽逢桃花林」、「漁人甚異之」②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2)表達了作者對沒有戰亂、寧靜和平和自由和諧的理想社會(生活)的追求。
四、閱讀下面兩段詩文,完成5-9題。(17分)
5.②
6.要:邀請 其:他的、自己的(代漁人) 以:用
7.(1)小孩和老人,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評分標准:關鍵詞「黃發垂髫」、「並」、「怡然」,每個0.5分。)(2)(漁人)就沿著原先的走過的路,處處都做好標記。(評分標准:補充主語(漁人)0.5分、關鍵詞「扶、向、志」各0.5分。)
8.在整齊的籬笆旁,我親手採摘金黃的菊花,周圍頓時香氣彌漫;在悠閑恬適間,突間望見高大的廬山,雲霧繚繞。在夕陽的照耀下,廬山彷彿披上了一件綵衣,不時有成群結對歸巢的鳥兒,吱吱喳喳,打破了山林的幽靜。(評分標准:有合理想像2分,有景物的描寫給1分,准確地修飾語給1分;根據表達效果,酌情給分。)
9.理想境界是:沒有戰亂,安定團結;相處和諧;生活富足;環境優美。(評分標准:答對其中的兩點即給2分;)
對建設和諧社會的認識,屬於開放性答題,只要能從以上四點中的任意兩個方面去答題。認識到位,表達流暢即給2分。
(甲)(10分)
8、飲酒(歸園田居)(1分,只要是陶淵明著名詩作即可)
9、(1)交錯相通(互相通達) (2)通「邀」,邀請(共2分,每小題1分)
10、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2分,抄寫全句也可)
11、圍繞「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亂,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分)
12、圍繞第一段中描寫桃花林景色的語句,運用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即可。(共3分,結合作品內容1分,修辭手法1分,語言生動形象1分)
⑥ 桃花源記 (片段)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
1.「略」 2.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3.(1)講社會的動亂,黑暗和秦以後的變遷。 (2)講桃花源外人民所受的苦難。 (3)講統治者對老百姓的殘酷剝削和壓迫。 4.世外桃源,現在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的美好地方。 |
⑦ 桃花源記的選背片段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⑧ 桃花源記動畫為什麼說是鬼片
因為桃花源記里的漁人來到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桃花源 而是來到了一片古代的墓地 並不是無憑無據的 阡陌最早的意思是墳墓的意思。 古文中的雞犬 可以用來比作 野獸 連起來的意思就是遍地都是墳墓 遠處時不時的可以聽見野獸的叫聲,所以比較恐怖
⑨ 《桃花源記》有哪些細思極恐的地方它的作者是誰
眾人都以世外桃源形容世外桃源,世外桃園,身處其中,不必在意世間勞煩。其實,《桃花源記》里的那些詭異,令人極思細恐。「悠然見南山,古道西風瘦馬」,這也是五柳先生心中最逸然有意義的事。《桃花源記》中卻由桃花運談起,這是有深刻含義的。桃花運和槐木,古時候就是用來避邪避災的。槐木又稱為「降龍木」、「鬼怖木」,是主要用途數最多的捉鬼原材料。
世外桃源的人們熱情地招待了這名漁民,漁民在離開世外桃源時,一路上都做了標識,便於下一次來的時候能夠尋找世外桃源。以後漁民就把世外桃源的事匯報了當地刺史,刺史對此事非常感興趣,就要漁民做指導,領著一隊人去尋找桃花源,可是雖然一路上進行了標識,卻怎麼也沒找到世外桃源。
⑩ 請問在《桃花源記》的動畫短片中,漁人為什麼是一個骨瘦如柴、黝黑困頓的形象
主要為了表達封建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艱難。
《桃花源記》主要是為了表達人們對於豐衣足食吃飽穿暖,以及生活安定的嚮往,而在實際的封建社會中,處在最底層的老百姓多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所以動畫片中魚人的形象是骨瘦如柴、黝黑困頓的。
也從另外一個層面襯托封建社會的百姓的生活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