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影訊 > 電影怎麼成像

電影怎麼成像

發布時間:2022-08-07 14:27:45

㈠ 放映電影成像原理圖

電影放映機的鏡頭相當於凸透鏡,電影膠片相當於物體,屏幕相當於光屏.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物距應處於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所以電影膠片與鏡頭的距離應該大於f,小於2f.
即:f<28cm<2f,也就是:14cm<f<28cm,符合要求的只有選項B.
故選B.

㈡ 電影中人物照鏡子的場景是怎麼拍攝的

關燈拆電影 導演居然讓我演隱形人

一隻冰冰

雙胞胎大法

在攝影機還是個吃膠片的龐然大物的年代,導演們是如何拍攝鏡面戲的呢?

1933年的《鴨羹》應該是世界上第一部跟鏡子過不去的電影,導演萊奧·麥卡雷另闢蹊徑,雖說是拍照鏡子的戲,卻把牆給拆了,根本不設鏡面,用兩個打扮長相相似的演員同時進行鏡面表演來模擬鏡面效果,我們暫且把這種方法稱為雙胞胎大法。

《鴨羹》中雖然演員漏洞百出,倒也很符合影片需要的喜劇效果,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條重要的拍鏡子戲的思路,一直到今天這種看似笨,實則妙的方法還在被不斷使用著。

《終結者2》當中就有這么一場戲,攝影機大搖大擺地從鏡子前搖過,鏡中卻沒有攝影師的影子,原因正和《鴨羹》一樣,鏡子根本就不存在。

施瓦辛格本尊其實坐在鏡子界面之後,裡面看到的景也是早就搭建好的攝影棚的另一側,我們看到的終結者後腦勺其實是個替身演員,或許應該叫他腦替?

而前景後景中都有正面出現的莎拉·康納,其實是卡梅隆請了自己老婆琳達·漢密爾頓和她的雙胞胎妹妹萊斯利同時出演的。

這種拍攝法保證了攝影機在所謂的鏡子前能夠自由運動,使畫面不斷變換,擺脫呆板的印象,卻也有著諸多難以實現的條件。

首先不是人人都有雙胞胎這么好的資源的……

其次,搭兩個一模一樣的布景也比較耗時耗資。

當然,演員表演的同步率也是拍攝成功與否的關鍵,運用雙胞胎大法拍攝的NG次數往往會高於其他手法,效率也是在片場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萬能綠幕

鏡面拍攝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場戲出現在1997年的《超時空接觸》。

年幼的艾麗發現父親發病倒地,她一路狂奔到洗手台前取葯,整個鏡頭一氣呵成,令人驚嘆的是結尾畫面處竟然從鏡子中拉出,變成了小女孩的視點。

一面固定在牆上的鏡子究竟是怎麼做到九曲十八彎跟隨著小艾麗一路上樓的呢?

後來該片的攝影指導Ken Ralston和Stephen Rosenbaum揭秘說,艾麗上樓的戲其實是事先拍攝好的,而這面鏡子根本就不存在,是一塊用於後期製作的綠幕。第二次拍攝只需跟拍艾麗的手打開玻璃門即可。

影片《黑天鵝》當中也大量使用了綠幕偽裝鏡面的效果,主要為了契合精神分裂的主題,在鏡子中展示出妮娜的邪惡人格。唯有通過綠幕技術才可能做到鏡里鏡外畫面不同。

當然有時候拍戲不一定要表現鏡面,卻也會遇到櫥窗玻璃反射等棘手的問題,除了以上說的運用移軸鏡頭、後期處理等方法,更為直接的還有在實體空間內巧妙安排遮擋物這樣的方法。

如《快樂結局》中坐輪椅壓馬路的那場戲,滿大街玻璃櫥窗等著要捕捉攝影師的漏洞,導演哈內克都巧妙地安排了遮蔽物要麼擋住玻璃,要麼是來往的車輛擋住鏡頭。

好的導演就是拍這樣一場一鏡到底,沒有台詞的戲,也會反復操演,確保完全沒有漏洞。

別看鏡子是電影中的常客

要拍好它卻需要攝影師和導演深厚的功力

創意、才情,和認真的態度

請持續關注「關燈拆電影」微信公眾號

與我們一同深度拆解電影台前幕後。

我們,只讀經典。

㈢ 3D電影是怎麼實現的立體感是如何產生的

人們看到的世界是3d是的,因為你能真正感受到每個物體的距離、幾何形狀和大小。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計算過程,3D電影原理 3D這部電影通過兩個鏡頭從兩個不同的方向拍攝場景,然後用兩個放映機同時放映兩組膠片,使兩組圖像在屏幕上重疊。通過特殊的3D眼鏡,兩隻眼睛看到不同的圖像,大腦會自動產生三維視覺效果。

顏色實現3D效果會使最終圖像失去一些顏色,看起來非常不真實。所以人們想出了其他方法,除了顏色,還有其他我們無法察覺的區別,比如方向,有些光「橫」還有一些光「豎」是的,雖然這對我們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顏色沒有影響,但我們可以製作只能通過水平或垂直光的鏡頭,然後拍攝鏡頭和3D這種鏡片可以讓左右眼看到不同的畫面,產生眼鏡3D效果。不管怎樣,3D電影給了我們一種平面圖像深度的錯覺。雖然這些方法相對簡單,但效果仍然有限。我們只能盯著特定方向的屏幕,而不能全面地觀察物體。

㈣ 電影銀幕上所成的像是怎樣形成的

電影銀幕上所成的像是電影膠片在銀幕上所成的倒立、放大的實像.
這是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即凸透鏡在物距大於一倍焦距、而小於二倍焦距情況下的成像情況,所成的像在凸透鏡另一側的二倍焦距之外.這也就是投影儀的工作原理!

㈤ 電影是根據什麼原理製成的

是根據視覺暫留製成的。

視覺暫留(ration of vision) 是具有的一種性質。人眼觀看時,成像於上,並由輸入,感覺到物體的像。但當物體移去時,視神經對物體的印象不會立即消失,而要延續0.1秒的時間,人眼的這種性質被稱為「眼睛的視覺暫留」。

人在觀看時,銀幕上映出的是一張一張不連續的像,每秒鍾要更換24張畫面。但由於的視覺暫留作用,一個畫面的印象還沒有消失,下一張稍微有一點差別的畫面又出現了,所以看上去感覺動作是連續的。

(5)電影怎麼成像擴展閱讀:

眼睛的一個重要特性是視覺惰性,即光象一旦在視網膜上形成,視覺將會對這個光象的感覺維持一個有限的時間,這種生理現象叫做視覺暫留性。對於中等亮度的光刺激,視覺暫留時間約為0.1至0.4秒。

視覺暫留現象首先被中國人運用,走馬燈便是據歷史記載中最早的視覺暫留運用。宋時已有走馬燈 ,當時稱 「馬騎燈 」 。

隨後法國人保羅·羅蓋在1828年發明了留影盤,它是一個被繩子在兩面穿過的圓盤。盤的一個面畫了一隻鳥,另一面畫了一個空籠子。當圓盤旋轉時,鳥在籠子里出現了,這證明了當眼睛看到一系列圖像時,它一次保留一個圖像。

㈥ 電影院看電影有3D和2D的區別,那3D成像的原理是什麼

每到電影院,我們看到的電影類型有2D、3D、IMAX。這些你真的了解么?這之間又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縱觀電影發展史,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每一次的電影技術革新都成為一個里程碑。以上提到的2D、3D、IMAX是目前最主流的三種電影放映格式。電影院看電影有3D和2D的區別,那3D成像的原理是什麼?



至於IMAX電影,也有真偽之分。所謂真IMAX,是指前期使用特殊的65mm膠片及其IMAX專用攝影機拍攝,後期沖印成70mm膠片格式的電影,而不是使用傳統的35mm膠片,這使得真正地IMAX電影在成像質量上有著質的飛躍。所以,有條件的影迷,還是選擇IMAX電影吧。

㈦ 電影是根據什麼原理製成

電影放映機是根據{凸透鏡成像}的原理製成的,通常放映電影時,每秒要換{24}張圖片並且前後圖片中景物差別{很小}(很大或很小),加之人的眼睛有{視覺暫留}印象的緣故,我們便從螢幕上看到了活動的影像。為了能使螢幕上看到的像與生活中的物一致,電影膠片應該{倒}(正或倒)插

㈧ 電影是根據什麼原理運用攝影和錄音手段

視覺暫留。

人眼在某個視像消失後,仍可使該物像在視網膜上滯留0.1-0.4秒左右。電影膠片以每秒24格畫面勻速轉動,一系列靜態畫面就會因視覺暫留作用而造成一種連續的視覺印象,產生逼真的動感。電影是人類史上的重要發明,藉助了照相化學、光學、機械學、電子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和原理。

(8)電影怎麼成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後期製作要注重創意。創意的視角決定了畫面的好壞,這個是影視廣告製作公司所看重的一點,只有獨特的視角以及畫面結合能夠為大眾所接受,這樣才能為影視製作帶來更多的藝術價值,體現影視作品的魅力與內涵。

因此創意一定要與平常所製作的內容區分開來,抓住每一個畫面的切入點,將有邏輯的剪切在一起,使整個畫面看起來流暢連貫。這是需要做到的最基本的。

㈨ 電影屏幕上的像是虛像還是實像

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實像.
②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
③放大鏡成像屬於凸透鏡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
④電影銀幕上的像,屬於凸透鏡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實像.
⑤汽車觀後鏡中的像,觀後鏡是凸面鏡,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
其中,屬於實像的是①④;屬於虛像的是②③⑤;由於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於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故選C.

閱讀全文

與電影怎麼成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tereohearts是什麼電影插曲 瀏覽:671
在唐山拍攝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37
美國電影伴我同行純音樂 瀏覽:528
最新中國內地電影票房排行榜 瀏覽:438
失眠妙方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65
無下限小電影 瀏覽:428
電視3d電影軟體推薦 瀏覽:385
用游戲人物拍的電影 瀏覽:181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速寫考題 瀏覽:322
除了肖申克的救贖還有哪些經典電影 瀏覽:641
主角製作游戲的電影 瀏覽:237
霍比特人BT電影天堂 瀏覽:141
電影微信詐騙 瀏覽:691
如何看待電影吐槽 瀏覽:1000
微電影閨密 瀏覽:243
死亡筆記新世界電影 瀏覽:917
電影天堂真正網址 瀏覽:998
微電影美德 瀏覽:999
法國和英國合拍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