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少女小漁》留下了什麼感動之處呢
重溫《少女小漁》,是因為突然間想要看看青春純然的劉若英,因為在知曉了她一切的一切之後,忽然發現那個時候的她的模樣真美麗。青春的美是任再如何土氣、拌老也擋不住的。即便是多少年後的今天,現代先進前衛的化妝造型也無法取代。那是在承受歲月世事掙扎前透出的模樣,是化妝師和整形醫生都無可奈何的。
小時候不懂。只看到小漁周遭黃昏壓抑的氛圍和她腦門前垂下的一縷彎彎的土氣的劉海,未曾注意那閃爍的明眸,白皙的臉龐間流露出的青春氣息。第一次看到這部戲也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轉台的一剎那偶然間看到昏暗燈光下,擁擠雜亂環境中的小漁。那時我還不認識你,不能確定眼前這個影像是不是劉若英。想起若干久以前《環球影視》中戴著黑框眼鏡,一身海外氣質的劉若英,和眼前的戲中人似乎難以重合。隱約記得她說過,拍過電影,還拿了大獎;不確定的檔兒,眼前的場景已不知不覺使我深陷,徹底放下手中的遙控器。
也許正因為小漁是質朴土氣的,才這樣讓我毫無防備,她悄悄的滲入我心,我輕易被她的執著善良、溫柔倔強打動。許多小小的細節,淡淡的濃濃的感動----
她主動幫馬瑞奧洗衣服
等待的空擋里,她還會抱著他的書,查字典,努力想要讀懂它。
㈡ 《少女小漁》中的小漁是個怎樣的女孩
溫文爾雅,單純的女孩,看扮演者劉若英就知道了,O(∩_∩)O~僅供參考
㈢ 少女小漁的美麗與哀愁的介紹
1995年,劉若英拍攝了電影「我的美麗與哀愁」和「少女小漁」,第一張專輯的名字就將這兩部電影的名字組合起來,叫做「少女小漁的美麗與哀愁」。
㈣ 少女小漁的人物形象
小漁
跟江偉同樣是處在弱勢文化位置上的少女小漁,卻不同於江偉,她是一位非常善良、純真的姑娘,她似乎總是考慮別人比自己多,她會因為同情一個快死的病人而把童貞給了他,當與洋老頭舉行婚禮後,她又因為江偉的沖天怨氣而硬壓下自己心裡真正的委屈,她覺得「他傷痛得更狠更深,把哭的機會給他吧。不然兩人都哭,誰來哄呢?」當被置於那種齷齪的假結婚的處境中時,本應是受傷害最多的小漁卻最少體現出屈辱的感受,反倒由對那洋老頭善意的同情而展現出人性的美好光輝。她以真心向善的心情看待洋老頭及其情婦瑞塔的生活,即便是他們那種「一塌糊塗的幸福」也能給予她很深的感動,她會毫不顧忌洋老頭人格上的「墮落」,以「真實生命和青春」的面目來與他認真相處,或用瑞塔的話來說,小漁與洋老頭過的是人與人的生活,是小漁那真誠的關心使老頭由「畜生」變回成了人。正是在小漁美好心靈的感染下,洋老頭逐漸除去了氣質里的齷齪邋遢,日益恢復了做人的尊嚴。
江偉
作品在對江偉的性格塑造上始終著意強調了一種實利主義的傾向。小漁舉行過婚禮後,他受到傷害,是那樣不快活,甚至小漁感到他整個人都變了,無論她怎樣對他溫存體貼,「江偉與她從此有了那麼點生分;一點陰陽怪氣的感傷」,所以他會覺得齷齪和屈辱,當然還是因為這行為將海外中國人的弱勢文化處境暴露無余,並且由於這情境內的要求,還不得不主動咽下這齷齪,壓下心頭的怨氣而不能發泄。事實上,就江偉的行為表現而言,在弱勢文化處境中更多地帶來心理上的扭曲,他只能從所面對的強勢文化中接受那些醜陋的影響,他愈加趨向於物質利益至上和自私專橫的性格,只想著用更齷齪的行為來應付齷齪的處境,以至他一面忍受著屈辱,一面又不斷地陷入到更大的屈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