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具體寫一部電影的軟文推廣可以具體一部電影為案例
http://ent.qq.com/a/20120223/000510.htm這是前段日子蠻火的微電影,看不見的女朋友的一篇軟文,是同學寫的 所以發鏈接給你借鑒一下。 至於寫,首先要自己看,看懂,有所感受。然後以類似影評的方式將其推出,要有一定的側重點。譬如是偏重推導演,還是電影內容?這個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練就的,建議平時多看看影視評論的相關文章,自己沒事兒也多練練手,寫著寫著就會了。
② 微電影的推廣和宣傳渠道主要有哪些
微電影的推廣和宣傳渠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
自身網站的使用。
網站有許多微電影的案例,這些案例在推廣企業的同時,也在推廣著象象影視,因此,將您的微電影掛在自己的網站上,能更方便通過網站想了解企業的人通過微電影更直觀、有效的了解企業。象象影視通過將微電影掛在網站上展示自己的拍攝、製作實力,從而促使更多的企業在製作微電影的時候選擇象象影視,企業也可以通過將微電影掛在網站上,宣傳自己的產品,讓更多有意向和企業加盟的人了解企業的實力。
平台的發布。
除了掛在自身網站上「守株待兔」,微電影還可以通過多種平台主動出擊。目前我國的互聯網視頻網站上傳視頻都是免費的,因此企業可以將能夠找到的視頻網站都傳上自己的微電影,以應對大眾的不同瀏覽愛好。除了傳到視頻網站,企業還可以通過論壇、社區進行微電影分享,這些論壇、社區當然最好是行業內的。
利用本地電視台進行宣傳。
本地的電視台收費低,播放您的微電影,除了更好的宣傳企業形象,也對招聘有所幫助,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微電影一定要反復進行傳播、分享,重復的分享能讓更多的人接受、了解,增強傳播力,從而達到企業宣傳的目的和效果。
③ 微電影為何「微效果」——家居建材微電影之殤
很多企業做品牌,從傳統的「自古華山一條道」——必須央視投廣告,轉向了輕盈快捷、門檻不高、費用不高的微電影領域。
微電影是多指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相對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視頻」短片(從幾分鍾到幾十分鍾),內容多樣,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企業之所以青睞微電影,是因為微電影與品牌的結合,可以通過故事化、情節化的內容,全面展示品牌的
內涵和訴求,突破了常規電視廣告的限制,實現與消費者深層次的互動溝通,與消費者建立更加親密的關系,從而帶動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甚至忠誠度的提升。
企業做的微電影,筆者認為,消費者有四種反應。第一種反應就是看到一半,「靠,是廠家廣告,坑爹啊!」沒看完就關了;第二種反應是勉強看完了,覺得很爛,嗤之以鼻,內容看完就忘記了,也絕對不會去看第二遍;第三種反應是看完了,記住了,但還沒有沖動到去轉發給其他人;第四種情況就是看完了,記住了,而且有強烈的沖動去分享、轉發給自己的朋友和其他人。對於第四種情況,是很多企業做微電影都想達到的最佳境界,也就是江湖上傳說的「病毒營銷」。最經典的和值得稱道的就是網路的病毒營銷視頻了。
筆者,在微電影這個名詞誕生之前,就在09年從事過企業品牌通過視頻「病毒營銷」的品牌營銷實踐,親自策劃和發布了《阿諾受虐辛格》——中國家居建材行業首部生活喜劇。雖然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也有了些傳播效果,這部系列「微電影」還是沒有達成筆者的預期效果。最近,又看到很多家居建材企業都在看好微電影,相繼推出了如依諾維紳的《失眠城市》,特別是陶瓷行業扎堆出現的《激情森活》、《觸動愛》、《愛依諾》、《讓瑪緹飛》等系列微電影的出爐。
坦白地講,家居建材行業的微電影的效果確實是差強人意。企業做微電影的目的,是「以微知著」,微電影建立大效果,從而達到對品牌建設「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筆者認為,所有企業的微電影都沒有達到預期「大效果」,而是相反的「微效果」——如果有哪個企業不服的話,時間可以說明一切問題。看看過個兩三年,消費者還會不會再想到和提到企業做的微電影,這是檢驗企業微電影效果的最簡單和有效的手段。
為何家居建材行業的微電影只有「微效果」呢?筆者認為,還是內容上有硬傷。要做出能有「病毒營銷」效果的微電影,縱觀中國的微電影市場,可以走兩條路線。一是「胳肢窩」路線,也就是讓觀眾看了能發笑的那種類型,也就是網上慣有的惡搞類的路線。代表人物是胡戈。其最新的為企業做的幾只微電影如「咆哮私奔諜戰劇」等還是延續了這種風格;二是打動「淚腺」,走情感路線,通過對人性的深刻洞察,通過動人的情節,引發消費者強烈的情感和精神共鳴,從而征服消費者,達成消費者「病毒式」自傳播的目的。最典型的微電影案例就是台灣大眾銀行的系列和百事可樂賀歲片《把樂帶回家》。
家居建材行業企業最近出品的微電影,也基本遵循這兩條路線。但影片內容都是浮光掠影、浮皮潦草,創意一般,故事平淡,即成不了逗消費者發笑的「癢癢撓」,也成不了重磅「催淚彈」,所以只有作用不大的「微」效果。
而且筆者發現,所有家居建材企業的微電影基本都患上了早「瀉」症,產品信息和品牌信息總是按耐不住地要盡早「傾瀉」出來,唯恐微電影的錢白花了。這點要向台灣大眾銀行的系列微電影學習和致敬,如《夢騎士》、《母親的勇氣》,在片尾最後才出來品牌的信息,但消費者記憶反而是那麼地深刻。這才真正是品牌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在日新月異的新媒體環境下,筆者相信,越來越多的家居建材企業會嘗試「微電影」這種新營銷手段。對於家居建材行業企業來講,品牌的建設,沒有捷徑,微電影,不可能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品牌神器!雖然,微電影的門檻不高、費用不高,但它對創意的要求很高很高!微電影絕不是企業品牌視頻化了的一篇軟文!而是能軟化消費者心靈的一篇視頻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