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晚微電影是真的嗎
春晚微電影是真的。
微電影《我和我的春晚》首次登上總台春晚,被網友們稱贊為「新年第一哭」「炒雞感動」「全場最佳」。作品的靈感源於40年來全國的熱心觀眾給春晚的來信,千千萬萬個關注春晚的普通群眾濃縮成了電影的主角:張建國。
《我和我的春晚》什麼時候播出?
《我和我的春晚》是《2023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中的微電影節目,該微電影於2023年1月21日在央視春晚登場。
由張大鵬執導,金長勇主演,黃渤、吳京、馬思純、范偉、沈騰、馬麗、王寶強、春夏、方青卓、潘斌龍、白宇、榮梓杉、白恩等聯袂出演。
講述的是伙夫張大爺的故事。39年來,他堅持給春晚寫信,毛遂自薦,即便灶台前的活兒再忙,他都沒有放棄練習吹小號。央視春晚劇組也終於發現了他,邀請他來到兔年春晚的大舞台。
當坐在觀眾席中的張大爺吹響「開飯號」,現場響起陣陣掌聲。作品講述的是平凡人的堅持,被不少網友點贊為「最感動」,有網友說「張大爺的開飯號簡直是催淚彈」「看得我眼淚汪汪」。
2. 《開心消消樂》春節微電影的故事引發熱議,你也有「嘴硬心軟」的爸媽嗎
我也有嘴硬心軟的爸媽。
有人說和老人的相處,要像對待遠房親戚一樣,不遠不近,太近了,可能會讓老人有一種依賴,就減少了他自己的活動和安排,要讓老人相對獨立一些,這樣對他的身體健康也是有好處的,周末年節要和老人在一起相聚,讓他們在心理上感覺一種充實和幸福。
3. 有虎氣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有虎氣是部賀歲片,在春節期間上映。
《有虎氣》賀歲微電影由黃渤導演策劃及監制,著名喜劇演員黃渤和徐崢共同出演,講述了兩位職場高層在新年遭遇本命年職場危機,二人逗趣巧思化解難題,終迎來虎年好虎氣的故事。
影片從本命年要紅的中國文化傳統切入,幽默而又真實地道出了萬千職場人內心的酸甜苦辣。
一句紅的打牌不點炮,堵車走對道,排隊吃飯不過」更是被稱為最實在的新年祝福,引發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
短片《有虎氣》能把黃渤和徐崢兩個喜劇大咖聚在一起,用貼近當下的熱門社會話題題材,兩位光鮮亮麗的職場高層,遭遇本命年危機,衍生出來的一系列搞笑劇情.新年的第一場大笑,已經在路上了。
與眾不同的是,《有虎氣》預告片以多地域方言呈現,用消費者最熟悉、最親切的方言把品牌的新年祝福送到不同的城市、送到消費者身邊。
4. 給我三分鍾,擁抱你——微電影《三分鍾》影評
相見時難別亦難,三分鍾,萬情重。
—— 題記
2018年2月2號
宜回家
春運時段這部由導演陳可辛執導與蘋果公司聯名出品的微電影刷爆朋友圈。引起千萬春運人民的 情感 共鳴。並且這部微電影使用手機拍攝,是第一部符合電影流程與質量標準的用手機拍攝的微電影。
即使路途漫長 人們依舊歸心如箭
但有人走遍山水 也終未能回家看看
依舊是春節煽情的親情片,但總歸有些許不同。
《三分鍾》這部微電影講述了發生在春節里特別的故事,一位普通的火車乘務員的母親與自己的孩子三分鍾的團聚時刻。故事很簡單與單調,但卻把濃厚的親情表現的淋漓盡致千千萬萬觀看者不禁落淚。
春節,往往是包含了溫暖與親情的,它是辛苦一年後難得的歇息,是難得的回家日子,是難得的與親人陪伴的時光。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這刻美好時光,他們依然勞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而春節之際,正是最需要他們的時候。
電影里的女主角也正是如此,影片中介紹到主人公工作性質,跨越山水眼中也毫無波瀾。職業在這個世界段平凡又特殊,知曉外面世界很大而他們只想回到心裡那個小家。
總有人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果你未曾離開,你永遠不知道回家的意義
影片里正當春運時期,人們大包小包互相擁擠,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笑容。
陳可辛導演用短短三分鍾表達出團圓與職業的對比性,引人受益匪淺。
影片雖然只有短短七分卻蘊含無數豐富電影視覺切換與電影符號
三分鍾,是列車停站的時間,也是微電影中故事情節鋪展的過程。運用屏幕上的倒計時和孩子背誦乘法口訣的碰撞下產生了一種緊湊感帶入觀眾心情。
影片里有蘊含著的電影符號,開頭先是小丁揮舞著的煙花棒,運用相似蒙太奇的手法,與小丁媽媽揮舞著的戰旗銜接一起,形成了相互呼應的效果,煙花是如此的絢麗美好的,這就一定寓意著小丁對美好的期待和嚮往。
而煙花的火星在空中短暫的停留,這也寓意著美好的時刻對於小丁來說是極其的短暫與難以留存。導演用全景給我們展示列車中乘客們乘上回家列車的歡快喜悅激動之情,也演巧妙的運用列車穿越隧道來表達乘務員內心的心理活動,前期的升格鏡頭則是表達她迫切想見到孩子的心理活動。特寫拍攝小丁媽媽的面部表情,組接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詮釋出小丁媽媽對其的思念。
導演的影片音響效果更為極致。喧囂的廣播人群,更是給我們營造了一種嘈雜的氛圍,更突出了小丁尋找媽媽這段路程的困難。當小丁向媽媽背口訣時,廣播的聲音與嘈雜聲都進行了削弱的處理,讓我們觀眾潛意識的吧注意力集中小丁身上。
以及小丁背誦全文,乘務員母親寫信畫面潛台詞代表:
愛你在心口難開……
火車拉來團結,也見證了分離。最後火車開動,但一幅幅團聚畫面同時也讓我們站在親情角度傳播溫暖的價值觀。
陳可辛導演執導合作拍攝的微電影《三分鍾》,通過催淚故事情節作為賣點吸引了千千萬瀏覽量,側面起到為蘋果手機宣傳作用。
不得不說這部微電影是成功的,.其優勢在於濃縮了電影創作的藝術性和美學,長於敘事,故事性強,並且廣告植入較為含蓄自然,故而易於被大眾接受.
俗話說的好:
「 廣告也可以感性,生活也能是電影 」
最近的距離才能表達最長的深情,不要等到分離難相遇,才知道團圓的可貴。
——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