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兩束光》:看不見的愛情,觸得到的溫暖
只要心是熱的,生活就總有光明。在黑暗中尋找光,生如夏花之絢爛。
《兩束光》是一部30分鍾的韓國微電影,其實是三星公司VR智能眼鏡以幫助視障群體看到世界的宣傳片。講述了一起參加攝影協會的兩個有視覺障礙的男女日久生情以及一群內心樂觀強大的視障者的故事,由著名導演許秦豪執導。
片中,韓智敏飾演患有視覺障礙的理療師秀英,朴炯植飾演失去視覺的鋼琴調音師徐仁洙。在名叫「想像俱樂部」的眼疾患者俱樂部中,男主角徐仁洙是RP患者(視網膜色素變性),也就是視覺障礙輕點,所以是RP等級的,視野比較窄。而女主角安秀英則一隻眼睛失明、另一隻看東西永遠是灰濛蒙,雖有眼疾,但她仍內心充滿善意、洋溢著令人溫暖的甜美笑容。
影片一開始女主秀英在門口的鏡子前整理自己的頭發,男主仁洙從門外進來後,腳步微頓。恰時,秀英要走,聽到有腳步聲的仁洙,便說了一句:「不好意思,請問一下小講堂在哪裡?」
秀英轉過身看著他說:「跟我來吧。」秀英轉過身繼續走,仁洙跟在她的身後。
直到上樓梯時,秀英似乎是習慣性地虧此扶著樓梯扶手上樓,仁洙有些笨拙地用腳小心翼翼地試探著階梯在哪裡。
仁洙腳踢到階梯的聲音引起了秀英的注意,秀英便轉過身看著仁洙說:「你是看不到嗎?」仁洙回答說:「是的。」
秀英走到仁洙身旁,伸出右手,說:「來,扶著我的胳膊吧。」
仁洙回了一句:「謝謝,不過,我自己還是可以的,不是完全看不見。」
秀英還是伸出手想要扶著仁洙的胳膊,卻不想仁洙一把推開了秀英,秀英也笑了笑說:「啊,是新手啊?」隨後,秀英就把仁洙的手放在了扶手上讓他扶著扶手上樓。
不得不說這導演簡直太細心了,以溫和的方式帶入鏡頭,加上沒有任何配樂,出其不意地把仁洙剛失去視力不久的敏感和對看不見世界的彷徨無措,秀英已經坦然接受自己視覺障礙樂觀面對生活的狀態與大部分視覺障礙者平常的生活狀態無縫對接。也讓人特別驚訝,原來他們也可以做到與正常人無異,簡直太強大了。
平淡無奇的鏡頭,朴實無華的言語,沒有任何背景音樂來渲染悲愴的氣氛,一切只是平淡如水,這似乎有點讓人有看下去的慾望,並不像其他電視劇或者電影在片頭就製造亮點,引人入勝。但是它好就是好在它的這種看似讓人覺得毫無異常甚至於可能過於平淡的鏡頭開始,循序漸進,越到最後越精彩,就像是原本一片平靜的毫無波瀾的水面,在投下一顆小石子之後,泛起了波紋,而且波紋越來越大,而從仁洙跟秀英的對話中得知他們是視覺障礙人士就如那顆小石子,讓這部電影變得不同尋常。
影片中,有一處戳心窩的情節,通過這段鏡頭述說出了視障人士心中所想。
在秀英趕赴與仁洙的約會現場的途中,遇到了一位「好心大媽」,大媽看到秀英年紀輕輕就要拄杖走路,異常熱情地上前扶助秀英,但秀英卻被這位熱心腸的大媽嚇了一大跳,整個人顯得驚慌失措,被嚇得坐在地上,不斷掙脫大媽抓著她的手,更是不斷地後退。是不是會有人覺得很奇怪,明明人大媽好心幫忙,卻被如此排斥,這女主也太大驚小怪了吧?是不是有種「好慶空敗心當驢肝肺」的感覺?
其實事實就是如此,你的同情與幫助,可能會讓他們更加無措,因為他們看不見,原本就對看不見的世界具有恐慌,更別說是陌生人突然出現在身旁,對他們突然伸手幫助,他們會感覺像女孩子被非禮一樣驚恐,他們會特別沒有安全感和害怕。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個人是誰,無法判斷這個人是個怎樣的人,會不會傷害到自己等等。換做我們視力正常的人,遇到陌生人突然的幫助,心裡也會想這個人不會是壞人吧?他會不會對我做什麼?我如果接受了他的幫助,我會不會有危險?我是不是要拒絕他的幫助?
我們正常視力的人都會沒有安全感,更何況是那些視覺障礙者?其實也不是說,我們幫助他們是錯的,只是可能我們的方式,我們的思維走錯了方向。給予人幫助也要人需要,他們內心是和我們一樣的,他們不需要別人過多或者過於明顯的同情。
如果我們想去幫忙,我們可以在幫忙之前詢問一下,那樣他們會很開心,即便他們自己譽顫可以的。
作為電影的男主朴炯植在發布會上說,他所見到的RP患者,眼神居然正常到他以為是視覺正常的人,徹底被驚訝到了,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有做過專業的視線訓練,原因就是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加接近「我們」。
因為不是所有障礙人士出門在外一定要得到別人的幫助,他們更希望自己能夠獨立和堅強。比如在公交上,很多人他們能夠獨立坐車出行,那他們很可能不需要我們的讓座,他們四肢健全,能夠做到獨立生活,不需要「特殊對待」。
曾看過一片名為《一個視障人士的自白》的簡短漫畫,在稱呼上,他們不喜歡「盲人」這個稱呼,相對地他們更傾向於視障人士,其實很多視障人士是可以看見光的。也不要以為他們太悲慘以至於什麼都做不了,看不到天空?走路摔到臭便?吃飯不小心總戳到眼睛?
其實並不然,他們的生活也可以和我們正常視力的人一樣的,他們可以旅遊、賺錢、給孩子餵奶等等。
以對待常人的眼光,以合適的方式,在他們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他們適合的幫助。
有人問我什麼是愛情。這真的很難回答,我講一個物理實驗吧,我看到的,兩束光在重疊一起的時候,發生了顫栗。我用這個比喻愛情。可能你沒見過,如果你見過會一生難忘。所以有時我想,靈魂是一束光。——蘇城
電影的名字之所以叫《兩束光》,伏筆埋在仁洙和秀英的愛情故事中。秀英和仁洙一起漫步在海風徐徐的海邊,仁洙一絲殘存的視力使他看到了一束微光,他欣喜地向秀英說「我剛剛好像稍微看到了一點,」「看到了什麼?」「秀英的臉,」「怎麼樣呢?」「有點漂亮。」或許在此時,愛情真正在他們心裡蹦出了芽兒。幸福的感覺一直蔓延到心臟,秀英有些竊喜和羞怯地向仁洙提出了約會。
在約會那天,仁洙提前來到了與秀英相約的地點。秀英來到約定地點時首先看到了仁洙,並在通話中告訴仁洙自己在他的身後,可在仁洙轉身靠近她時,秀英因對約會的喜悅跟仁洙開了一個玩笑,致使仁秀誤以為自己找錯了人並道了歉。
當他發現時秀英在跟自己開玩笑時,他對秀英說:「看來秀英,你覺得眼睛看不見很好玩兒,是嗎?」
雖然秀英道了歉,但仁洙還是轉身欲走,秀英有些迫切地叫仁洙等一下,走到仁洙身旁,給了他一把手電筒,隨後表達了自己的心意之後就離開了。
當時的仁洙因為視力急劇下降,心裡又裝了許多憂慮,已然承受不住秀英開的玩笑,原本應是一場美好的第一次約會,最後不歡而散。但當仁洙在黑暗的路口拿出安秀英給自己的手電筒時,那一道光亮不僅照亮他回家的路,驅散了內心對黑暗的恐懼,也驅散了內心對在秀英開了玩笑之後的自卑感,揚起了愉悅而自信微笑。
電影中最高甜的時刻,內斂沉默的仁洙遞給秀英一個VR眼鏡,隨後動作略微笨拙中帶有點羞澀地比心的手勢放大愛的告白,而秀英在VR眼鏡的鏡頭下看到了仁洙的表白,在調皮的沉默之後已經是眼簾盡濕,予仁洙甜甜的一吻,而仁洙讓秀英最終停留在他的往後餘生。
雖然眼睛被遮住了簾,但兩人卻各自打開另一扇窗,彼此慢慢靠近,兩個感性的人漸漸地走在了一起,不在乎彼所擁有的一切身外之物,只在乎彼給此的小心翼翼的關懷,在彼此尊重的狀態下,完成了一次心與心的碰撞。
她是他的光,他亦是她的光。黑暗的世界也可以有屬於自己的一束光,透過心房充盈心靈,照亮了灰暗的內心世界。
海子說,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對於徐仁洙和安秀英來說,可能無法看到世間美好,也無法正常在陽光下牽手凝望。
可這又有什麼關系?雖然看不到彼此,但也會向你揮手致意,在人潮中擁抱你。徐仁洙和安秀英擁有彼此,在走過的歲月,一直牽著彼此的手,守護彼此永恆,用心樹立愛情的燈塔,平淡而又溫暖的愛情終究還是需要自己牢牢抓在手中。
《兩束光》這部微電影以獨特的視角述說了一段看不見的愛情,了解那些視覺障礙者們也和我們一樣,也有他們自己的生活,並不是身處一片黑暗之中,他們依然可以充滿陽光,充滿力量地活下去。這是一部能讓人心靈平靜下來,特別是在當今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環境下,能讓人放下浮躁和不安的治癒微電影,溫情而又干凈。
很高興與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歡迎關注自媒體: 無物永駐 ,多平台同名。
『貳』 一個關於同性戀的微電影,一個女主角兩個男主角,男女主角青梅竹馬,男主角失明,轉學來的男主角叫百加利
2010年巴西微電影《愛,牽手》
簡介:
雙目失明的小男生利奧和女孩喬安娜是死黨,喬安娜處處維護利奧,每天送他放學。可是新轉來的男孩加百列卻讓二人世界變成了三人行。瘦瘦高高、像陽光一樣和煦的加百列很快佔領了利奧的心,每個人的態度都有了悄悄的轉變,都在重新尋找自己的角色位置。
『叄』 求一部電視劇講的是主角有個哥哥雖然永遠只有七歲
《哥》
《哥》是一部韓國電影,講述的是一對兄弟的感人故事,都暻秀接到的角色邀請是遭遇不幸事故的弟弟一角,而哥哥將邀請忠武路30代人氣演員出演。
該片是由《光腳的基豐》全秀慶導演執導,曾為《7號房的禮物》劇本潤色的劉英雅擔任新片《哥》的編劇。 於2016年11月23日韓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分離15年的兩兄弟,哥哥因為詐騙罪在監獄服役,弟弟是國家級柔道選手。弟弟因在一次比賽中雙目失明,毫無廉恥心的哥哥借機用照顧弟弟一年的理由假釋出獄,突然出現在弟弟面前,兩兄弟好笑又虐心的「同居」生活開始了。
『肆』 請問優酷《十一度青春》都有哪些微電影
《拳擊手的秘密》(張亞光導演):他不想再看這個世界,他選擇了失明。
《哎》(尹麗川導演):兩個龍套的愛情,能否修成正果?
《夕花朝拾》(庄宇新導演):遇到57歲的自己……
《東奔西遊》(李馮導演):神仙也在奮斗,你呢?
《泡芙小姐的金魚缸》(皮三導演):有這樣一種病,當你太在乎你的愛人的時候,你會忘記他。
《江湖再見》(沈嚴.唐浚導演):因為不能在一起,他們相約自殺……
《李雷與韓梅梅》(方剛亮導演):作為老鄉的他和她因打錯電話而相識,但他們擁有的只是漂泊。
《阿澤的夏天》(張躍東導演):剛畢業的阿澤來到北京,但這兒沒有他的立足之地……
《L.I》(張亞東導演):男生出軌,然後被那個愛情保險公司請回去的,女生也知道這件事後,痴心的她該何去何從?
《老男孩》(肖央導演):兩個最普通的北京小人物的夢想與現實。
《泡芙小姐》系列
『伍』 調音師結局解析(從影片的視聽語言解析結局之謎)
文 六衡 字數:3726 建議用時:6分鍾
看過印度版《調音師》的朋友們,一定要記著看看原法語版的13分鍾的微電影《調音師》,和改編後的印度版相比,法語版無論是從電影的主題還是視聽語言,以及設置的懸念和印度版相比都更高一籌!
畢竟,這是一部僅僅憑著13分鍾的電影敘事和視聽呈現,就被二十多萬網友打出了92分的高分短片!同時,這部短片還獲得了2011年盧紋(Leuven)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2012年法國愷撒獎最佳短片獎。並在豆瓣最高短片中排名第三。
那麼這部短片究竟是因為什麼獲得如此成功呢?很多人看完短片都在疑問,男主最後被殺了嗎?
下面六衡將結合電影的視聽語言來說說自己對電影的結局、電影懸念的設置和電影的主題三個方面的理解。
六衡的理解 : 必死無疑!盡管導演設置了一個開放式結局,但導演已經通過至少3個方面細節暗示了調音師的結局。
細節1:調音師的自我獨白
「 在我演奏期間她不會殺我 !」此時的調音師仍在戰戰兢兢得彈著鋼琴,而房主太太拿著釘槍站在他的身後。
此前的調音師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寫滿客戶聯系方式的筆記本可能已經暴露,而這個是房主太太識別他「裝瞎」的關鍵所在。之所以會有這樣不合情理的內心獨白,是因為此時的他已經很慌亂,大腦已經失去了判別的能力!
調音師不可能永遠得彈奏下去,而一旦他停止,也就意味著生命的結束。這句獨白,只是他的自我欺騙,他仍沉溺在自我的幻想之中! 所以,按常理,音樂肯定會停止,他也肯定會被殺 !
細節2:電影背景音樂的轉換
調音師入場時的主旋律音樂在整部影片中,是一條主線,同時承擔著很重要的敘事成份。 電影開場,彈琴的音樂即出現,然後以主角獨白的方式進行閃回敘事,最後又通過這首音樂回到彈奏現場。
從始至終,主旋律沒有更換過。然而,在最後一幅電影畫面結束時,黑色字幕出現後,音樂卻被悄悄換成一首類似裝潢聲音的音樂。
這個音樂和上面六衡說的細節1中的獨白台詞相呼應,意在告知觀眾, 調音師彈的那首曲子停止了,他被房租太太處理了,房屋太太正在用裝潢工具和材料處理現場!
細節3:電影的最後一幅畫面
畫面定格在一面鏡子里的三人畫面間。鏡子中,房主太太拿著釘槍在調音師背後對著他占據了大幅畫面,而右上角處則是房主太太死去的丈夫詭異得坐在沙發上。
最後的畫面
有網友從房主太太丈夫安詳的死狀推測她的 丈夫應該是一名真正的盲人, 這點我是贊成的。否則他不可能如此安詳得接受太太的釘槍從自己的左邊太陽穴附近穿過。
而此時,房主太太的釘槍則對准調音師的後腦勺。調音師並非真瞎,他是裝瞎,但他後腦勺沒有眼睛。他此時聽到了房主太太高跟鞋扣在地板的聲音,但並不知道身後的人在謀劃著什麼。 同時,他因膽怯和慌亂,以及「迷信」自己的演技,認為只要自己不動,房主太太就會依舊像之前一樣「安靜」。
所以,調音師很可能和房主太太丈夫一樣,被她用釘槍毫無聲息的從後腦勺解決掉,最後詭異地坐在鋼琴前,就像沙發上的房主太太的丈夫一樣!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短片里主角的內心獨白,還是背景音樂,或者最後的畫面,都能推測出調音師被殺的結局。這是從視聽語言中的聲音元素和畫面信息推測而出,也是導演所作的暗示。
盡管這部短片沒有印度長篇版本懸念多,但這里的懸念則更加緊湊,設置得也更巧妙嚴謹。 尤其是開場的前兩分鍾的鏡頭表達。下面結合電影里閃回前兩分鍾的鏡頭語言舉例說一說。
舉例:多處特寫鏡頭的鋪墊和暗示
特寫1 :鋼琴彈奏時的音箱共振,鋼琴是這部電影里最重要的道具,從主角的身份職業,到故事的發展和結局,都和鋼琴有關。
特寫2 :調音師身體部位的特寫,包括裸露的腿部和腰部、局部特寫,裸露的肩膀和面部特寫。這裡面的彈琴時 不合常理的「裸露」都在觀眾心理設下一層懸念 。
多處特寫鏡頭
舉例2:出場的三個人物構圖
整部短片以聲音入場,有音樂聲和主角的獨白聲,而第一個出現在畫面里的人物則是一個側身坐在沙發上的老年人。
房屋太太丈夫
這是一個中近景鏡頭,老人處於畫面中右側,視線看向左側,這里採用了常規的九宮圖構圖,將人物放置在畫面的右側,同時利用眼神引導觀眾視線,將我們的視線引導至左側,也就是接下來調音師彈琴的位置。
鏡頭隨著視線的引導來到主角鋼琴師的位置,畫面呈現的是肩膀以上的特寫鏡頭,呈中心對稱。同時身後有一個只看得見黑色衣服的人物背景。 大多人物特寫鏡頭頭頂一般都會進行少量的留白處理,而此處卻沒有,這一方面將觀眾的視線引導到人物緊張的表情上,另一方面則讓調音師背後的「黑色背景牆」顯得更突出和神秘。
頭頂無留白
短片的前兩分鍾,對整個故事中的懸念設置處理所做的遠不止這些,譬如主角的獨白台詞也是懸念一層扣一層,台詞和鏡頭語言以及畫面的配合,讓故事的懸念越發引人深入探究,引人深思。這些都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在觀眾的心有設下層層懸念和謎題。
看到有一個關於這部短片主題的高贊評論:
生活不是失去信仰就寄望於偽裝,而自作聰明是另一種自尋短見。
影片中,主角在一次鋼琴考試比賽失敗之後,他沒有從自身找原因,而是走向了一條「自我欺騙」之路。他偽裝成失明的調音師,以弱者的姿態示人。利用人們對弱者的同情和補償心理,獲取利益。他從身體的「假瞎」,走向了心理的「真瞎」!
他在自欺欺人之中,幻想著自己是奧斯卡影帝。但他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最後遇到了一個比他更了解盲人的房屋太太。
在這個房屋太太的面前,他暴露了自己,並且為此付出了殘酷的代價。 這是對他放棄了真實的生活,在自我麻痹中過著心安理得的虛假生活的懲罰。
他是一個懦弱、膽怯的可憐蟲,他為了利益,迷失了自我,放棄了自我,這是他悲劇的原因。
那麼在短片中是如何塑造這樣的一個人物形象,用以表達影片的主題呢? 下面從兩點來具說一說 。
1.第一人稱敘事,以主角鋼琴師內心獨白的形式塑造出一個狂妄且膽小自私的人物。
首先他是一個非常狂妄自大的人。 第一人稱敘事的好處主要在於能讓角色更加真實的走入觀眾內心,觀眾的注意力會緊緊跟隨著主角的敘事,會因為他的緊張而緊張,因他的竊喜而竊喜。
但同時,因為第一人稱,他有很強的主觀色彩。他的獨白和對自我的評價並不一定就客觀,他可能在自我修飾或者誇大自己的彈琴技術。 試想,如果真像他所說的,自己是個「天才」般的人物,那麼應該也有足夠應付考試的心理素質。然而他並沒有,而是被自己的內心的緊張和膽怯打敗。同時,這也暴露了他學藝不精和誇誇其談的性格特徵。
主角的緊張
當然,體現他狂妄的細節遠不止這些,如為難服務員和等候紅綠燈過馬路時對身旁老奶奶說的話,都顯示出了他的狂妄和自私的一面。
2. 特寫鏡頭,廣角鏡頭的交叉使用,非常規的構圖法。
在主角進入禮堂考試的一幕中,首先以遠景作為這個場景的定場鏡頭,在廣角鏡頭下,鋼琴師顯得渺小而卑微。下一個鏡頭是俯拍坐在鋼琴前准備演奏的主角,緊接著中近景背影一閃而過,再接著對手部扶凳、擦拭琴鍵、發白的面部、顫抖的雙手進行特寫,刻畫出了一個緊張而膽怯的人物。
下一場景直接出現的是主角躺在家中的床上的中近景鏡頭,同樣是俯拍的視角,而主角從位於畫面中央中心對稱的位置,轉向右側的側身方位。這個場景的布景構圖也別出心裁。
主角仰面而躺的枕頭是兩個黑白鋼琴鍵拼湊在一起的,此時因為主角位於兩個枕頭中心位置,所以給我們的感覺是一個完整的鋼琴鍵盤。鍵盤枕頭呈傾斜線條,而當主角側身之時,枕頭鋼琴琴鍵分裂兩半。此處的「傾斜」和「分裂」都展示了此刻主角內心的狀態,表現出鋼琴比賽失敗對他的重創。
鋼琴鍵盤枕頭的傾斜
而下一個攝影機的角度已經從俯拍的垂直角度轉向了正面的水平角度。這個畫面中,通過演員雙手交叉的拒絕式姿態、透過魚缸拍攝的扭曲變形的眼睛、行單影只困在玻璃魚缸游來游去的金魚布景。多方位展現主角的內心狀態和性格特徵。
其中,扭曲變形的眼睛這點設置非常巧妙。 這樣創造性的視覺表現了主角「非正常的狀態」,「扭曲變形」暗指主角價值觀、人生觀的轉變和扭曲,他開始處於一種虛幻、自我幻想之中。人的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的變形和遮掩,也就意味著心靈的扭曲和封閉。 從此處起,暗示主角開始將自己放置一個虛假的世界。為了滿足自己的偷窺欲、虛榮心,以弱者的姿態騙取別人的同情獲得利益,最後玩火自焚。
扭曲的左眼
在沒有遇到這個房主太太前,他洋洋自得,而遇到房主太太這個「高手」後,他因為固有的思維模式和本身的性格弱點,葬送了性命。 他將自己騙死在自己製造的幻想世界中,沉溺在自我虛構的世界裡,失去了識別真實的能力,抵抗的能力。就像那隻困在魚缸里的金魚,只能在自己的一方玻璃缸里游來游去。
裝瞎是他走向自我毀滅的開始,他的不誠信、欺騙、隱藏自我、沉溺於虛無,也在警醒著世人。這樣的一個失敗的小人物生存經歷在情感上也引起了我們的情感共鳴。這就是這部短片的現實意義。
人不能活在虛無之中,要想改變命運 ,請真實的生活,勇敢地面對,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奮獲得勞動成果,而不是自欺欺人,憑借小聰明獲得一時的小恩小利!
13分鍾的微電影《調音師》無論是從劇本結構,還是電影的台詞設計,聲音元素的運用、鏡頭的設計剪輯、場景的布置和細節的鋪墊等方面,都經過導演和主創人員的巧妙安排和創作,最後呈現出一部精彩的懸疑又富有深刻主題的短片,帶給人視聽的享受和情感共鳴,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微電影!
『陸』 鎸夋懇寰鐢靛獎綆浠
HELLO錛屾寜鎽-寰鐢靛獎綆浠嬪緢澶氫漢榪樹笉鐭ラ亾錛岀幇鍦ㄨ╂垜浠涓璧鋒潵鐪嬬湅鍚э紒
1銆佷腑鏂囧悕錛氭寜鎽╃被鍨嬶細寰鐢靛獎鍑哄搧鍏鍙革細浠佺珛浼犲獟鍙戣屽叕鍙革細娣樻ⅵ緗戝兼紨錛氭潹鏈ㄧ敓緙栧墽錛氭潹鏈ㄧ敓鍒剁墖浜猴細緗楄穬澧炰富婕旓細鑳℃櫒鍐夈佺敱嫻╂潪鍑哄搧鏃墮棿錛2014騫村埗浣滃洟闃燂細瑗跨獥褰辮嗘湰鍓ф湰浠ユ畫鐤句漢涓烘晠浜嬬殑涓諱綋錛岃懼畾浜嗙殑鐢峰コ涓諱漢鍏灞炰簬孌嬬柧浜虹兢浣撲腑鐨勪袱涓涓嶅悓鑱屼笟錛氬弻鐩澶辨槑鐨勭洸浜烘寜鎽╁コ鍜屽ぉ鐢熸櫤鍔涙畫緙虹殑鐜夊櫒鍘傚憳宸ャ
2銆佽╀漢鎰忔兂涓嶅埌鐨勬槸錛屾垜浠涓嶈懼畾浠栦滑鏄涓瀵規湁浜叉儏鍏崇郴鎴栬呮湁鎮嬬埍鍏崇郴鐨勪漢錛屽洜涓烘垜浠騫朵笉甯屾湜鐢ㄤ織濂楃殑鐖辨儏鏁呬簨鏉ヨ〃杈炬畫鐤句漢浜烘畫蹇楀潥鐨勬瘏鍔涖
鏈鏂囧埌姝よ茶В瀹屾瘯浜嗭紝甯屾湜瀵瑰ぇ瀹舵湁甯鍔┿
『柒』 如何評價印度懸疑電影《調音師》(AndhaDhun)
調音師這部電影最享受的就是有好的配樂,沒想到一部犯罪懸疑片,我竟然被它的配樂迷的不要,歌舞和配樂是它的一大特色,是它的賣點和看點。而《調音師》這部印度電影,雖然它與以往的印度歌舞片有些不同,但是我對這片子的配樂很是滿意,影片的插曲也顛覆了我對印度歌曲的印象。
『捌』 微電影調音師主題是什麼
微電影調音師主題是真實與偽裝。
《調音師》的故事主線其實是兩個假戲真做的故事。
一個扮演盲人的鋼琴家不得不接受瞎檔自己真的失明了,而且要絕地反擊,力爭重見光明;一個天賦極強的女演員失去老公之後,盡管在事業上無法演戲,但卻不得不在生活中持續表演,掩蓋自己犯罪事實。
因為正反雙方都有表演的成分,真實與偽裝便自然成為了電影的主題。導演也為這個主題選擇了特別准確的敘事視角,就是以兩年之後重獲新生的男主口吻講述整個故事。
因為敘述者本身就是一個善於表演且不斷表演的人,這種主觀視角就顯得更加令人生疑。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女反派最後真的是死於車禍嗎?男主角最後有沒有重見光明?相信每一個觀眾都會在看完電陵春影之後,給出自己的答案。
(8)男主角失明的微電影擴展閱讀:
《調音師》是由奧利維耶·特雷內執導,格雷戈瓦·勒普蘭斯-林蓋、格萊高利·嘉德波瓦主演的劇情片。於2010年2月21日在法國上映。
劇情簡尺神耐介:
阿德里安(格雷戈瓦·勒普蘭斯-林蓋飾)是一個學習鋼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鋼琴家,可是在夢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鋼琴大賽上他功敗垂成,人生跌落谷底。經過一段時間調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為了一名盲人鋼琴調音師。
事實上他只是帶上了隱形眼鏡,這會讓別人認為他聽覺方面更加敏銳,並由此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消費,甚至還會窺視到別人的生活與隱私,他兀自沉浸在這種雖處鬧市又彷彿置身世外的超然之中。某天,他來到一戶人家工作,殊不知這里剛剛發生一起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