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五分鍾左右的經典微電影
《三分鍾》是陳凱歌給iphone拍的一部廣告類型微電影,在短短的幾分鍾時間內,不僅需要把想要表達的內容表達的步步到位,還要在鏡頭使用上給觀影者一個清晰的角度和聯想,跟著電影內容走是這部微電影最出色的部分之一,有時候我們往往忽略的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而吧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畫面之間的製作上,這樣我們會忽略了電影真正存在的意義。
Ⅱ 微電影《交易》的背後故事或者結局
1、微電影《交易》的背後故事:雲南一10歲女孩在日記寫道:「媽媽,您賣了我吧。我可以去給人家當保姆,帶孩子,只要他們能出5萬塊錢,讓爸爸治好病。」 這是《交易》導演王崬鑒在新浪微博里的原話。
2、結局:人販子被小女孩感動了,出錢給她媽媽治病,但媽媽最後還是走了,然後人販子收養了小女孩。
拓展資料:
1、王崬鑒,青年導演,200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影視廣告導演專業。職業是廣告導演,2005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一直從事影視廣告、宣傳片、mv及微電影的拍攝工作,並得到業界廣泛好評。
2、2008年回歸廣告業,建立導演工作室,成為獨立廣告導演。曾為惠普、東芝、西安楊森、中國聯通、大眾、奧迪、一汽解放、博士倫、中國國家商務部、中國國家建設部及房地產商拍攝大量廣告、宣傳片。
3、獨立微電影:感人催淚微電影《生日》、《來信》;微電影《心中的山》、《交易》、《1221》。
Ⅲ 誰為我推薦幾部電影,微電影也行,催人淚下又勵志的電影,像《天堂的午餐》《老男孩》··
忠犬八公的故事
《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編自1935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1987年拍成日本電影,由仲代達矢主演,該片當年曾在日本引起轟動。2009年12月,該片的美國版本上映,由導演萊塞·霍爾斯道姆執導。 電影的原型為1924年秋田犬八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帶到東京。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門口目送著上野秀三郎出門上班,然後傍晚時分便到附近的澀谷火車站迎接他下班回家。一天晚上,上野秀三郎並沒有如常般回到家中,他在大學里突然中風,搶救無效死了,再也沒有回到那個火車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實地等著他。
我腦中的橡皮擦
《我腦中的橡皮擦》講述的是關於一個女孩的記憶。由於病症的存在,她常常會忘記發生過的事情,由此而引發的故事。該故事被韓國和日本分別拍攝成電影和電視劇。
婚紗
影片講述了一位身患絕症的單身母親在有限的時間內和小女兒之間的感人故事。宋允兒飾演的女主角高雲是一位設計師,當初因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自己的愛情。由於身患絕症,勢必先走一步,作為母親的她深感愧對自己的女兒,於是為年紀尚小的女兒製作一件獨一無二的婚紗……
劇中的女兒張曉璐由韓國著名童星金香氣扮演,對於母親高雲總是忙著工作沒空陪她,對母親充滿了不滿。從一開始的沒有媽媽一個人也能過得好好的,到了最後的只要媽媽活著就好,我可以拖地、做飯,媽媽每天都躺在床上也沒有關系。
發現媽媽每天總是吃很多的葯、偷偷的嘔吐、會暈倒、送醫院,知道媽媽病了,不敢跟媽媽說,偷偷問舅媽媽媽會不會死?哭著對舅媽說:不要騙我,不然我會恨舅媽的。在醫院早晨醒來,發現已經離開人世的母親選擇逃避,堵在門口不讓醫生進去檢查,說媽媽累了正在睡覺,不讓打擾。在一番「自欺欺人」後將哭泣崩潰式的爆發出來。
戀戀筆記本
影片《戀戀筆記本》系導演尼克·卡薩維茨2004年的一部愛情類影片。萊恩·高斯利、瑞秋·麥克亞當斯傾情出演。一家風光迤邐的私人療養院,一位神秘的老男人每天都會准時拜訪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女人。他總是在腿上攤開一本褪色的筆記本,輕輕地為女人講述其中記載的故事,每當女人聽到日記中的字句,臉上就會迸發出異樣的神采,彷彿再次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Ⅳ 微電影 《交易》中小女孩的原型在哪裡
雲南一10歲女孩在日記寫道:「媽媽,您賣了我吧。我可以去給人家當保姆,帶孩子,只要他們能出5萬塊錢,讓爸爸治好病.」 這是《交易》導演王崬鑒在新浪微博里的原話,希望大家能把愛心獻給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避免信任危機
Ⅳ 國家一級演員黃宏,藏了26年的女兒,原來是熟悉的她,猜到是誰了嗎
曾經的春晚舞台的語言類節目幾乎每一個都是經典,每一位喜劇演員都將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傾注在了這個舞台上,在觀眾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據宋丹丹回憶,當時黃宏邀請她的時候,她第一反應是拒絕:「我演不了,我大著肚子。」但是黃宏堅持:「要的就是這個,你還省得往裡墊枕頭了。」
事實證明黃宏的眼光不錯,《超生游擊隊》紅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給宋丹丹打開了知名度。於是,這二位順理成章就成了黃金搭檔,繼續合作了《小保姆與小木匠》,《婚禮》,《秧歌情》等作品。
Ⅵ 專業人才培養
●參政議政,充分體現規劃院的政治榮譽
2012年,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規劃院鄧紅蒂同志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這是規劃院的第一位黨代表,是規劃院的巨大榮譽。當選後的鄧紅蒂同志談及感受有二:一方面,榮譽之高,無以言表;另一方面,責任之重,讓她深感壓力。她表示,唯有認真學習,履行好一線基層代表的職責,「和做技術工作一樣,做就要做得最好」。
●加強隊伍建設,穩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
2012年,規劃院以「團結、廉潔、務實、能幹」的隊伍建設目標,通過加快制度建設,強化制度執行力,以績效管理為抓手,積極推進激勵機制和制度的建立;以績效激勵機制建設為突破口,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了創新意識活躍、業務發展高效、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個人成長與事業發展同步提升的新局面。進一步落實國土資源部中長期人才規劃,加大創新人才培養支持力度,重視實用人才的培養,充分發揮兩個基地和與高校聯合辦學的作用,把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由院內向院外推進,由橫向項目合作向縱向項目研究推進;下大力氣,加強領軍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推出規劃院專家進入「百千萬」人才隊伍工程。同時,強化績效管理,將規劃院績效管理目標任務書、量化表與國土資源部、規劃院重點工作布局有機銜接,及時督導重點工作任務按時完成。積極探索轉變傳統的單一考核模式,聯合職能部門初步建立了考核管理聯動機制,在考核中納入各項綜合管理指標,強化了管理工作的推動力度。全面分析全院各部門的崗位結構,初步研究制訂專業技術崗位的遴選方案(三級)和管理崗位職員制等機制,積極推動崗位設置常態化管理。
●加強重要項目管理團隊建設,全力支撐國土資源部重大決策研究
建立院級重要項目管理團隊組建機制,發揮其在業務發展戰略、重大成果集成、重大問題研究、新業務拓展等方面的牽頭作用,促進業務中人員統籌、信息共享和研究互動,突出團隊作用,培養和增強業務人員的合作意識。2012年,規劃院抽調中青年專家,統籌院六大業務部門,組成制度小組,全方位支撐《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開展《土地資源承載空間支撐分析》、《城市群和重點城市遙感監測分析》等6個專題研究,完成階段性成果,受到國土資源部領導高度肯定。這是規劃院在2011年開展《「十二五」重大問題研究》時採用模式的延續,是規劃院人才培養的又一次新的探索。
●深化思想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
積極組織參加「國土資源部第三屆青年論壇活動」,提交論文7篇,董為紅、柴志春、倪維秋榮獲「部第三屆青年論壇青年才俊獎」,院黨委榮獲「優秀組織獎」。積極組織開展「活力風采」國土資源青年原創文藝作品徵集評選及網上展播活動,拍攝完成反映規劃院青年勵志的微電影《女兒的日記》,獲得一等獎;舉辦以「關注事業發展分享成長故事」為主題的五四青年懇談會活動,以「成長故事」「我的崗位」「我的集體」為題,暢談成長和收獲,實現了「在交流中成長,在反思中提升,在了解中凝聚」。認真梳理規劃院創先爭優中涌現出的優秀青年團隊典型,挖掘規劃院青年入基層、上高原、出國門等優秀青年團隊事跡及成功經驗,形成《踐行創先爭優,全力打造青年「團隊品牌」》實踐活動成果資料,並榮獲「國土資源部黨群共建創先爭優實踐成果」評比一等獎,其中的「創先爭優·踐行在玉樹」活動作為國土資源部優秀青年工作品牌案例,被推薦至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認真做好創先爭優專項表彰的評選,規劃院第八黨支部、扈傳榮、劉冬玲分別獲得國土資源部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的表彰,陳瑜琦獲得了「國土資源部傑出青年人才」稱號,張曉玲獲國土資源部「模範職工」稱號,韓毅獲國土資源部「優秀工會工作者」稱號,許實、張寧獲國土資源部「優秀工會積極分子」稱號。
Ⅶ 廖智的故事
⑴ 廖智,讓我們明白什麼是真的堅強
當廖智出現在蘆山地震災區救援現場的時候,這位外表看上去纖弱的女子,讓人們瞬間明白了什麼是堅強,什麼是真正的美麗。 在旁人看來,從汶川大地震中走來的廖智,或許是最不幸的。命運對她的打擊接踵而來,彷彿老天從不憐惜她,已然將她拋棄。對於一個女人而言,她所承受的打擊都是致命的:身為母親,年幼的孩子在地震中永遠地離開了她;身為一名舞者,在地震中卻失去了雙腿;身為一名妻子,在困難面前,丈夫沒有選擇共同面對而是悄然離開。 若是別人,她所承受的任何一種變故,足夠讓整個生活變得暗淡,讓人生從此變得消沉,甚至會選擇永遠逃避。 但廖智沒有,因為她是堅強的。廖智把孩子永遠珍藏在心裡,讓自己的生活朝著更陽光的方向行進,哪怕丈夫最終選擇離開,她也能坦然面對。她選擇了向前看,而不是沉溺於過去的悲痛中。 廖智也證明自己是美麗的。一如地震前,她再次站上了舞台,克服身體上的痛苦,完美演繹每一個舞步。 所以,當她再一次出現在地震現場,而且是以救援者身份出現的時候,人們情不自禁為她喝彩。她和同伴第一時間向災區送糧送衣服,送發電機,搭帳篷。在災難發生以前,她是個相夫教子的普通女子,災難發生後,她以一顆感恩之心,去關注別人的命運,力盡所能為他人提供幫助。正如她講述自己為什麼去蘆山地震災區救援時所說,在最早的時間趕到,能多幫一個人是一個人,避免別人經歷自己曾經的痛苦。 痛苦,對不同的人意義不一樣。它可以成為人們向命運屈服的借口,也可以為成人們向命運挑戰的動力。對廖智而言,曾經的痛苦是後者。 「我經歷過災難,所以我更了解身在災難中的人們需要什麼,所以我來了。」「我沒啥大用,但我是有用的。」不需要什麼時候豐功偉績,也不需要豪言壯語,對於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人而言,好好地生活,拋棄自怨自艾,樂觀地面對每一天,去追求生命中每一個小小的夢想,讓每一天都活得更有意義。這就是廖智告訴我們的最簡單卻又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廖智,依然是舞者,在命運的舞台上呈現最美的舞姿和最感人的故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舞者,無論舞台多麼險絕,你都要有勇氣,一直舞下去。
⑵ 作文《新學期的故事》500字怎麼寫五年級
理想是石,擦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亮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人生的路;理想是路,帶你走向黎明。9月2日,我們觀看了以「夢想」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
第一堂課:有夢就有動力。「八一」跳傘隊最小的成員付麗娟為我們帶來她圓夢的故事。聽了她的故事,看了他們的訓練程度,我心中頓時裝了一個大問號——她們每天的訓練那麼艱苦,是什麼力量支撐他們堅持下去?下一幕,主持人為我揭開了謎底——有夢就有動力。「沒有動力,飛機無法飛行;沒有夢想,生命也會暗淡無光。」小小的紙飛機也蘊含著無數哲理。
第二堂課是「有夢就要堅持」。對於夢想,很多人有好幾個,可最後能堅持下來的,倒真是寥寥無幾。聽了廖智老師的故事後,我羞愧的低下了頭——她在汶川地震失去雙腿,可他仍在堅持仍在舞蹈,而我呢?曾一度放棄自己的夢想,實在不應該啊!廖智老師忘不了翩翩起舞的樂趣,才裝上了假肢。當她站起來的那一刻,她的內心也站了起來!雖然這個故事令人心碎,可她的精神值得敬佩!是她告訴我:有夢就要堅持。夢想的實現並非一朝一夕,追求夢想的道路需要付出努力和堅持,汗水甚至淚水,不拋棄、不放棄。
而在第三節課,盲人男孩兒趙南、鋼琴家郎朗,為孩子不懈努力的母親鄭亞波,盲人歌手蕭煌奇等人帶來的成功的故事告訴我們:有夢就能出彩!
成功是由無數微小的夢想組成的,堅持自己的夢想,就能找到自我、找到人生的意義。開學,為夢想加油!
⑶ 結合廖智的事跡談一談,遭遇挫折一定是壞事嗎
讀了她的故事,很感動。盡管這樣的話,其他評論者為其他的書已說過太多。廖智,可以作為我們普通人在面對苦難和傷痛時的參照,這就是她對於我們的意義所在。你我未必都能像某些牛逼人物一樣在某種領域叱詫風雲,這多數是普通人的美夢,但我們都確定逃脫不了現實中的各種噩夢。這輩子,每個時期,你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你定義為不幸的事、倒霉的事、苦難的事、痛心的事,而那一刻,你曾崇拜的那些偉人和精英們都幫不了你,他們存在於高高在上的事跡里和你遙不可及,你難以再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所以,大家不如放眼下觀,去關注那些普通人中的英雄,比如廖智這樣的小姑娘。她在面對危難和挫折時的選擇和勇氣,可能會讓你聯想自己的時候自愧不如。我們曾以為的各種天塌下來一般的傷痛,既沒有讓我們斷了雙腿,也沒讓我們失去孩子,常常在無聊的情感中糾結,其實也沒經歷過一次真的吹燈拔蠟;常常自嘲已經一無所有,但卻沒真的經歷過家破人亡,而這些,沒有腿的廖智都已跨過去了,她·依然還是甜美的笑容。面對這樣的美麗,想想你自己經的小煩惱,你怎麼就笑不出來呢?因為你的內心還不像她那樣強大。所以,當你為挫折而失意的時候,可以想一想廖智都經受過什麼,她又是如何為自己選擇的。或許,你眼前就沒那麼黑暗了。她很渺小,但可以充當黑暗中的一盞燈。
滿意望採納
⑷ 觀廖智演講觀後感500 作文
大學的我們渴望收獲才華,學富五車。我們渴望搏擊信息大潮,收獲才能,引領走向。胡適先生說過:「學問是鑄器的工具,放棄了學問,便摧毀了自己。」然而,我們校園中出現有背於學校主流文化的現象,卻不由得讓我們重新進行了思考。我們的學生是否還懷有拼搏、收獲的心,對待生活。
生命不僅僅是一滴滴的鮮血,它更是渴望燃燒的 *** ;青春也不僅僅是一聲聲的贊美,它更是擁有使命並為之奮斗不息的源泉。因為生命的光環,一個個被踐踏的軀體賦予了新的靈魂;因為青春的絢麗,一個個飛舞的思緒會聚成一首悲壯的輓歌。
培根說過:「青春是易逝的,你揮霍它,時間也會拋棄你。」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是我們最先觸碰時代的前沿,也是我們,心跳和著民族的脈搏。
大學的時光是美好的,沒有使命感的青春便是貧血的青春。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體。我們要怎樣才能實踐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光彩照人呢?
許多同學常常感嘆學習的枯燥與無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心中缺少了 *** 。
假如夢想沒有 *** ,事業將一片荒蕪。
假如心靈沒有 *** ,生活將平淡無奇。
假如行動沒有 *** ,人生將一無所成!
也許我們應當感激上蒼給我們的種種不平,種種磨練,它使我們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對我們來說,一時的失敗與壓抑又算得了什麼?沒有文憑就努力去拿,沒有知識就努力去學,只要你心中還有夢,只要你還有對生活的 *** 。
長路迢迢,人生漫漫,誰能將 *** 貫穿一生,誰就能最終會成為命運的寵兒。 *** 燃燒的歲月已經來臨,讓我們怦然心動,帶著這份 *** 去改變自己,去改變自己想改變的一切。既然不相信命運的安排,就要敢於把命運發來的險球給它扣回去;既然不相信自己註定平庸,就要試著把自己投入到鑄就輝煌的驚心動魄之中。
⑸ 23歲的廖智在地震中失去雙腿,戴著假肢重返舞台,如今怎麼樣了
魯迅曾說過: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也許,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活著就是最大的希望。
她曾對所有人說過:「 我希望用我獨特的生命去影響更多的生命,我相信這是上天讓我活下來的目的! 」 你記憶中的廖智,是什麼樣子的?
⑹ 廖智的個人經歷
文案策劃、監制:袁載譽;文案:馬靖紅
在高中的時候,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名字叫做《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當我們去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內心是壓抑的,是痛苦的。但是文章里有這樣一句話,叫人印象深刻——「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屍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生命就是這樣,它總能在最荒蕪的地方紮根,然後開出最絢爛的花。就像這些雛菊,就像那些飽受煎熬仍心存希望的人們。
人總覺得苦難好像離自己很遙遠,其實哪裡是這樣的呢?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苦難,還有那些與苦難作斗爭的人們。就像那個在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的舞蹈老師。
黑暗中的堅守
人都是嚮往安寧與平和的生物,但是這個世界總不會輕易如了我們的意。
2008年是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的一年,也是廖智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年。那是山搖地動,生命或許會就此停止的一年。
和大部分有了家庭的人一樣,當時的廖智正打算與女兒還有婆婆一起度過一個悠閑的下午。怎料變故陡生,先是輕微的搖晃,不過瞬息,就成了劇烈的抖動。頭頂原本明亮的燈光熄滅,大片大片的磚瓦礫石傾瀉而下。就這樣,三人被掩埋在一片廢墟和黑暗之下。
被埋在廢墟中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身體大部分都被壓住,幾乎很難動彈;呼吸之間都是散落的灰塵;眼前看不見一絲光亮,心裡也是一片黑暗。廖智的雙腿被磚瓦死死地壓著,即便不動,也是難耐的疼痛。
身體上的傷害抵不過心靈的荒蕪。原本還能和她說說話的婆婆與女兒,漸漸沒了聲音,也失去了生息。只留下她一個人,面對黑暗的環境、親人死去的痛苦還有看不見希望的未來。廖智很頹廢,頹廢到不想思考,甚至覺得呼吸都很累,很累。
她多麼想就這樣離開,但是她也知道,她還是想再見見初生的太陽,再感受感受溫暖的陽光。她沒辦法否認,她對這個世界還有留戀。她也放心不下留父親一個人面對沉重的打擊還有毫無依靠的後半生。所以她堅持著,她等待著。幸好,她等到了。
被救出來的那一刻,廖智很開興,開心到很想大口大口地呼吸廢墟外的新鮮空氣,開心到以後都想要用力地活著。
殘疾的雙腿
伴隨著獲救一起的,是自己要被截斷雙腿的通知。廖智沒有猶豫,因為她知道,她只是失去了一雙腿,沒有失去這個美好的世界,更沒有失去那個鮮活的自己。
失去雙腿是一件常人難以想像的事。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當你失去雙腿以後,每天上床睡覺和起床下地這樣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你也沒有辦法單獨完成,更遑論其它。但廖智很平靜,她沒有歇斯底里,也沒有自暴自棄。她平靜地截肢,積極地做復健,努力地過好來之不易的生活。
廖智當然知道失去雙腿的舞蹈老師是可悲的,失去雙腿還妄想如從前一般起舞的她在旁人眼裡是可憐的,甚至還有些異想天開。總有人勸她放棄,叫她認命。但是她知道,經歷過生死一線的人,是不會認命的,憑什麼要去認命呢?她能活下來,就是命運的轉折點。
為了能夠重新起舞,也為了更好地生活,廖智選擇安裝義肢。這件事說起來簡單,聽起來也很美好,但是這背後的艱難卻是難以忍受的。被截斷的地方其實很脆弱,當它和義肢接觸的時候,當你嘗試著使用義肢站立起來的時候,你就會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不願意安裝義肢了。這是一個很痛苦並且漫長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即便安上了義肢,斷肢和義肢的磨合也很好,想要長久站立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更不要說跳舞這類劇烈運動了。但是廖智堅持了下來。她成功地裝上了義肢,成功的站了起來,成功地跳出了高難度的舞蹈。
對於沒有失去雙腿的人來說,長久地練習舞蹈都是一件很累的事,更何況廖智這個失去雙腿的人呢。但是她沒有放棄,她用自己的堅持還有努力,跳出了那一曲撼人心魄的《鼓舞》,也用無數次的義演,資助了那些同樣在災難中苦苦掙扎的人們。
新的開始,新的希望
對於廖智而言,2008年是痛苦的一年,也是生命重新開始的一年。她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庭,也失去了從前那雙可以自由舞動的雙腿。但是她看見了生命的美好,看見了那個不屈服於命運的自己,也遇見了那個可以重新攜手的人。
2014年,廖智組建了新的家庭,找到了那個陪伴她一生的人。不久,他們也有了新的孩子。曾經以為會就此停止的生命,終是在歷經生死以後,開出更絢爛的花。
每一個人都會經歷些什麼,或大或小,或愉悅或痛苦。謹願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開滿盛放的雛菊花。
⑺ 廖智的個人資料
廖智,綿竹漢旺鎮美女舞蹈老師廖智在5.12 地震中失去雙腿,想通過義演籌款為家鄉災民籌款捐衣。2013年4月雅安地震後,她奔赴搶險救災一線當志願者。綿竹漢旺鎮美女舞蹈老師廖智在5.12 地震中失去雙腿,通過義演籌款為家鄉災民籌款捐衣。在廣東經商多年的重慶籍企業家孫懷慶打「飛的」回渝,向她捐出了首筆2萬元的義演資金。2013年4月雅安地震後,她奔赴搶險救災一線,戴著假肢送糧、送衣、送發電機、搭帳篷。[1]廖智主演微電影《鼓舞》。這部微電影是中國網路電視CNTV原創系列微電影中的一部,導演為張恆。影片由廖智自編自演,借鑒美國電影《活埋》的處理方法,運用三維動畫特效來展現城市重建之後的繁華景象,通過二維動畫效果來表現廖智夢到女兒時的美好情景,用最真實的畫面來渲染氣氛,表達真摯的情懷。《鼓舞》的故事藍本是廖智在5.12 地震中失去雙腿和女兒,經救助康復後,克服困難,參與演出「鼓舞」,取得重大社會反響,之後又在家鄉籌備了義演,用所得善款為家鄉災民捐款捐衣,回報社會,傳遞愛心。影片採用日記體的形式,根據廖智本人提供的第一手資料進行整理,選取其中最重要的,最能體現她心理歷程的事例進行改編
⑻ 正能量小故事
1、雅安最美志願者
廖智的命運是在地震中改變的。她曾是綿竹市漢旺鎮一名舞蹈老師,汶川地震中,她失去了女兒和雙腿,也幾乎失去了一切希望。對舞蹈的熱愛喚起了她重生的渴望。災後她組建了殘疾人舞蹈團,戴著假肢站立在舞台上。
時隔5年,雅安發生地震。廖智在災難當天加入重慶鑫源摩托越野救護隊,奔赴災區一線救援。她在偏遠災區發放救援物資、幫助災民搭建臨時帳篷,勞動強度之大幾乎讓人忘記她的「弱者」身份。有人拍攝下廖智在救災間隙休息的美麗身影,照片在網上廣為流傳,她被稱為「雅安最美志願者」。廖智在博客上寫道:「很多人用『堅強』來形容我這個人。我並不這樣認為。我只是在無法動彈的困境中,盯著自己還擁有的——不只是機會,還有夢想和愛。」
2、九旬醫生讓窮人看得起病
97歲的胡佩蘭是中國最年長的出診醫生。她原來是鄭州鐵路中心醫院最出名的婦產科專家,行醫50年治癒了無數疑難雜症;她也是一個優秀的母親,養育了包括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在內的4個兒子。70歲時,她在辛苦了大半輩子後退休了,而她依舊希望自己的每一分鍾都活得有價值,希望自己能繼續在工作崗位上為病人服務。於是,從1993年到現在,她一直在基層醫療機構坐診,每周出診6天,風雨無阻,一堅持就是20年。
「便宜葯治大病」是胡佩蘭的口頭禪。行醫70年,她從未收過一個紅包,開葯很少超過百元。她希望每一個窮人都能看得起病,不讓病人花一分冤枉錢。
3、陌路人18年贍養情誼
李昌女與謝阿婆本是不相乾的陌路人。18年前,李昌女給一個上門乞討的流浪老人遞了碗飯,那個老人就是命運多舛的謝阿婆。謝阿婆遭遇了種種生活變故,家徒四壁,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她在75歲時絕望地離家流浪。絕處逢生,她在流浪路上遇到了李昌女,李昌女收留了她。18年中,謝阿婆兩次病危,走到生命的邊緣,李昌女總是不離不棄,把謝阿婆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一時的緣分鑄成了永恆的情誼。
李昌女是一個家境並不寬裕的普通農婦,上有老下有小,日子過得並不輕松。18年中,她為了湊錢給謝阿婆看病,甚至只能剋扣自家孩子的肉錢。如今,李昌女每天悉心照顧謝阿婆,她的最大心願是能把謝阿婆的腿治好,可是10萬元的治療費對李昌女來說是個天文數字,讓她整天發愁。
全國老齡辦2012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達49.7%。在大都市,有些人回家看望、照顧父母已是奢侈行為,像李昌女那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⑼ 尋找身邊的正能量的小故事
1、一頭馬、一頭驢聽說唐僧要去西天取經,驢覺得此行困難重重,放棄;而馬卻立刻追隨而去,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驢問:兄弟,是不是很辛苦啊?馬說:其實在我去西天這段時間,您走的路一點不比我少,而且還被蒙住眼睛,被人抽打。其實,我是怕混日子更累。選擇你密切交往的朋友很重要,給我們帶來負能量的人群不要接觸,這種人只有認識不必深交!
2、雄獅遠遠地看見一條瘋狗來了,趕緊躲開了。小獅子說:「爸爸,你敢於和老虎拚鬥,與獵豹爭雄,如今卻躲避一條瘋狗,多丟人啊!」雄獅說:「孩子,我問你,打敗一條瘋狗光榮不光榮?」小獅子搖搖頭,讓瘋狗咬一口倒霉不倒霉?小獅子點點頭。既然如此,干嗎要去招惹一條瘋狗呢?審時度勢,智者不會事事爭勝。所以別和自己過不去,某些人無需理會。
3、一塊冰在撒哈拉沙漠,被太陽融化得只剩小小一塊。冰感嘆著說:「沙漠是冰的地獄,北極才是冰的天堂。」沙對冰塊說:「冰在沙漠時才最珍貴,冰在北 極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如果我們處於苦難絕境,正是顯彰最高自我價值的時候,處於太平順境之時,無論是誰大家都相差不多。
4、一年輕人想向蘇格拉底學哲學,蘇把他帶到河邊,突然把他推入河中,年輕人以為開玩笑而沒在意,結果蘇也跳入水中,且拚命地把他往水底按,年輕人慌了,本能令他拼盡全力掀開蘇格拉底爬上岸。年輕人不解質問蘇,蘇回答:「我只想告訴你,做什麼事業都必須有絕處求生那麼大的決心,才能有真正的收獲。」
5、從前,一群青蛙組織攀爬比賽。最後,其他青蛙都退出了比賽,只剩下一隻,費了好大的勁,終於成為唯一到達塔頂的勝利者。有隻青蛙跳去問成功的法寶,卻驚奇地發現,那隻勝利者是個聾子,關於不可能爬上去的議論他一句也沒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