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邱岳峰的人物評價
我們配音演員的驕傲
本文作者:蘇秀
我想他恐怕是我們配音演員中最受觀眾歡迎愛戴的一位了。他生於1922年,1980年逝世,是個混血兒,父親是福建人,母親是白俄。可他自幼被送回福建老家,沒有在生母身邊,所以並不會俄文。可他中文水平不錯,解放前曾在天津等地演過話劇,上海解放後他是第一批進廠的配音演員。那批人中還有尚華、富潤生、姚念貽、張同凝等人。
邱岳峰音色並不漂亮,甚至可以說不大好聽,但他人極聰明,又刻苦用功,對原片有極強的領悟能力並有著豐富的表演手段。
他能配各種類型、各種年齡的人物。大家總覺得他特別擅長配各種卑微的小人物,例如《警察與小偷》中的小偷、《白夜》中的幻想者、《大獨裁者》中的猶太理發師、《凡爾杜先生》中的凡爾杜,而且配卓別林的影片成了他的專利,好像沒有人能比他更好地掌握卓別林那幽默而特別富有節奏感的台詞了。
除了配小人物,好像他又是配各種壞人的專家,如早期蘇聯片《列寧在一九一八》中的托派、法國片《悲慘世界》中的小店主、《巴黎聖母院》中的神父……。但是他也同樣能把《簡·愛》中那脾氣古怪的英國紳士羅傑斯特那既富有教養又盛氣凌人、表面粗暴地對待簡·愛、內心又把她視為知己的復雜感情配得絲絲入扣。《第四十一》里那個白軍中尉英俊瀟灑、是個富有魅力的人物,邱岳峰的聲音不好聽,能配好這個角色全憑他的語言功夫,配出了人物的瀟灑、神韻。在《猜一猜誰來赴晚宴》中他配那位為女兒婚姻操心的父親(由好萊塢著名演員斯賓塞·屈賽扮演),那是一位美國上層社會成功的人士,他聰明、自信,思想開明,一向反對種族歧視,可當獨生女真要嫁給一名黑人的時候他卻疑慮重重,為此他生自己的氣。他最後差不多有十分鍾的大段獨白既是斯賓塞·屈賽的傑作,也應該說是邱岳峰的傑作。
他真可以說配什麼像什麼,他的精彩之作,還有《科倫上尉》,捷克木偶片《好兵帥克》,蘇聯片《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寧,法國片《紅與黑》中的市長……
這一生中我多次和他配對手戲。除了《第四十一》他配白軍中尉,我配紅軍女戰士瑪柳特卡外,在《警察與小偷》中他配小偷,我配小偷妻子,在蘇聯片《漫長的路》中我配沙俄時代的女革命家,他配女革命家的情人,還有文革中配的內參片《化身博士》,他配醫生(斯賓塞·屈賽扮演)我配酒吧女侍(英格麗·褒曼扮演),蘇聯片《紅莓》中他配葉果爾(蘇聯著名演員瓦西里·舒克申扮演)我配柳芭(由弗道謝耶娃扮演),可惜這兩部影片均未能公開上演,真讓人遺憾。
我們廠的對口型工作是個很辛苦的工作,而且要求對口型的人要閱讀能力強,嘴皮子快,因為對口型是念的譯本初稿對我們對口型的人來說是陌生的,可你必須立即流暢地一字不差地讀出來,因為翻譯和導演不單要通過對口型檢查字數長短是否符合原片,還要看中譯文是否與原片演員的動作與表情相符,而且這又是個默默無聞的工作。
自1950年我廠建立對口型制度以來,我們的所有影片的對口型工作都是由邱岳峰、姚念貽、張同凝和我承擔的。後來又加上了不肯和潘我源。我們對口型並不單純地負責字數長短,也總是一起幫助翻譯、導演修改台詞,老邱的點子尤其多。年輕的法文翻譯李成保曾經對我說:「我真佩服老邱。他說我翻錯的地方,多半我就是錯了。他說,會不會是這個意思,我仔細一查原文,果然他說得對。」我說:「他雖不懂法文,但他懂戲。他說你錯了,因為戲順不下去。他說會不會是這個意思,是通過台詞上下文以及人物性格、人物關系等等因素推斷出來的。」所以每個翻譯、導演都願意與他合作。
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有了喬榛、楊成純接班,我和畢克就不大參加對口型工作了。可老邱卻一直搞這個工作直到他離開廠,離開人世。
應該說,有了對口型的演員,才使翻譯和導演能在考慮原片諸多因素的基礎上來修改台詞,對提高劇本質量是大有好處的。而且在修改劇本時,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互相啟發,往往就會產生一些精彩的句子,這時大家就會特別開心,甚至沒聽到午休的鈴聲,真可謂廢寢忘食了。
邱岳峰是自殺而死的。1980年3月那個星期一的早上,我一走進演員休息室就感到氣氛不對,沒有了往日的說笑聲,大家的臉上也沒有笑容。
我忙問坐在我對面的伍經緯出了什麼事了,他說你先坐下,我聽他的話坐了下來,他說:「邱岳峰死了!」我一聽全身汗毛都豎了起來,急切地問:「怎麼死的?什麼時候?這怎麼可能?他星期六不還好好的么!」他告訴我老邱星期六下午和妻子吵了一架就吃了大量的安眠葯自殺了。
雖然很快就被家人發現送進了醫院,我們廠領導也立刻趕赴醫院希望不惜一切代價搶救他的生命,但終因服葯量過大,於星期天不幸去世。
他到底為什麼要死,這對我來說始終是個謎。他對妻子不錯,那兩年西瓜不好買,他買了西瓜大熱天騎車送回家去。妻子對他更是關心備至,他妻子在生產組工作,工資有限,可節省下錢來就給他買人參,省吃儉用苦苦地撐持著那個家……大半輩子都過了為什麼忽然要死?他死得太可惜!太可惜了!!!
我所知道的邱岳峰
作者:王亦秋
第一次聽到邱岳峰的名字,是在上世紀40年代中期。當時,上海法租界「辣斐大劇院」(今長城電影院)內駐有一個「苦幹劇團」,有位演員劉群曾向我談起,因劇目不叫座,他們這類劇團常常會就地散夥,演員往往連回家的盤纏都沒有,只得流落江湖,另搭班子。而邱岳峰的境況大抵與劉先生相似。但這個名字之所以在我腦海中留下印象,是因為劉先生介紹了邱岳峰的一手「絕活」:他能在歌舞場中玩一套洋鼓,細細的兩根鼓棒,在他手中玩得滴溜溜轉,點擊在大小鼓面上,節拍輕重緩急,輕如細雨,似屋檐滴水般的抒情,重如疾風驟雨,氣勢似山洪崩瀉。真可謂出手不凡,令人傾服。聽了劉先生一番敘述,我倒很想見識一下邱岳峰的「絕活」,可惜當時連他的面都未見到。
上海解放時,我在一家小劇場承擔一份寫戲碼的小差使,結交影劇演員李明為友。李明另有一個愛好是連環畫,與名家趙宏本相熟。趙先生平生喜結交社會上各個階層的人物。經李明引見,我們一起到趙先生的「上海連環畫作者聯誼會」工作。「聯誼會」實際上是趙先生的工作室,志同道合者有十餘人。
一個春末的上午,一個高鼻、深目、褐發,說一口流利「國語」的「洋人」來找李明,要他介紹參加「聯誼會」編寫連環畫腳本。此人便是邱岳峰。趙先生見他這模樣也樂了,給予登記入冊。之後邱岳峰有否編寫過連環畫腳本我不清楚,李兄畫過十多本連環畫,後來另有高就,去了藝術劇院。
邱岳峰的住處離我家不遠,在淮海路襄陽公園對面的錢家塘(現已拆除)。60年代初,我曾摸上他家,想見識這位「洋人」是怎樣生活的。進門見著他高鼻的老娘,穿著俄式連衫裙,正忙著家務。他的兒子是一頭天然的黃發。其他方面的印象,現在已經模糊了。
1957年間,譯制影片興起,邱岳峰是上海電影譯制廠的一名配音演員。在《簡·愛》、《尼羅河上的慘案》、《佐羅》等經典影片中,他的配音聲情並茂,話語節奏出神入化,深得觀眾喜愛。我們知道,沒有一定的文化藝術的涵養,是難以勝任配音演員的工作的。
邱岳峰還在趙丹主演的《林則徐》中,演了一個不用填高鼻子化裝的「洋人」配角,從配音的後台直接走進銀幕,讓更多的觀眾一睹其廬山真面目。
近來又遇李明兄,談起邱岳峰當年軼事。一次李兄從外地演出歸來,邱岳峰拎著皮箱緊隨其後。未料出站時,有位公安人員要查看其「護照」,邱岳峰頓時愣住。李兄見狀,趕緊給他解圍。看來一副「洋面孔」,也有著「利弊關系」。
懷念著名配音藝術家邱岳峰
作者:李元
所有熱愛電影的人,都忘不了那部優美的電影《簡·愛》,更忘不了為羅徹斯特配音的邱岳峰。他那一聲絕望的「簡——」,似乎依然縈繞在我們胸際……十九年前的3月,他拋下了親人骨肉,拋下了熱愛他的觀眾,依然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我們懷念著他——
3月的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夜空中不斷響起元宵的爆竹聲,人們還沉浸在世紀最後一個春節的歡樂尾聲里,我的心裡卻是那樣的沉重……遠望著窗外東方明珠塔閃爍的燈光,低頭凝神細看案頭放著的三張照片,這是一位曾經風光過、追求過、掙扎過的老人,許多年前也是在這樣的一個3月早春的日子裡,他走了,拋下了他摯愛的電影配音事業,永遠地消失了!在他離開人世之後快二十年的漫長歲月中,不斷地聽到人們悄悄談起他的名字——邱岳峰。在我做外國電影編譯工作的廿年歲月中,曾經有多少讀者來信來電,詢問他的一切。一位牡丹江京劇團演員來信說:「像邱老師那種聲音太少有了,希望譯制廠領導考慮快快培養邱派的繼承人。」一位河北石家莊的年輕人在信中說:「我實在難以相信這突如其來的不幸消息。他不會死,不會死的。」北京郵電學院的大學生呼籲:「將遺像寄給我一張吧,告訴我他為什麼突然死去。」此刻我手中捧著邱岳峰的大兒子邱必昌轉給我的厚厚一疊來信,思緒萬千。許多年了,總有一個聲音在心中回盪著:但願今後不會再有悲劇發生,但願……
然而要翻開歷史的一頁,接取傷疤上結好的那層表皮,真是太沉重、太痛苦了。六年前我的一位好友曾那麼堅決地催促我:「你一定要寫,要寫他!」然而今天她跟所有忙忙碌碌享受生活的人一樣,勸我「忘卻吧,因為太痛心了!」不,不!我抵不過心靈深處那種呼喚,終於撥通邱必昌的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是平靜的,自然也掩不住一點點吃驚,於是我倆面對面坐下來,將這沉重的生活一頁揭開。
「我想談您父親的事,尤其是老人家怎麼走的,非常不禮貌,不合時宜吧,但我要說,讓我們不要帶著太多的負擔,太多的遺憾走進新的紀元,假如這一切發生在今天,也許什麼都不一樣了是嗎?」在軀殼、靈魂、精神素質上,邱必昌都有父親的血統,掩藏在那樣冷靜、平和的外表之下是熱烈的心靈。
「我想你一定最想知道父親是怎麼死的,我不同意將這件事作一種招搖惑眾的宣傳,比如稱為'死之謎'。其實父親的死是一種必然,他的處境、遭遇、性格都決定他有極大可能走上這條路。因為他不僅是個藝術家,也是個好父親,內心很浪漫很豐富,現實卻對他非常不利,可以說太艱難、太曲折,他的個性又太內向,所以他沒有什麼辦法來解脫自己,只能找這種歸宿。」邱必昌呷著濃咖啡,抽著煙。「那天是3月最後的日子,29日,天很好……」邱必昌沉默了好一會,往事如煙,然而這一幕永生難忘。「他這天眼光很特別,像有許多話要說,可總是動動嘴唇不出聲。父親最喜歡我妹妹,我們家一共是五個孩子,三男二女,現在只剩一女就是我妹妹。我的大妹妹嬰兒時得了急性肺炎,要買青黴素湊不足錢,後來向人借了錢買了針劑,來不及了,她已經死了。所以我爸爸把對大女兒的那份思念都寄託在對我妹妹的愛里了。」邱必昌再一次停下來,很沉重的說:「爸爸都來不及跟我們告別,就這么昏過去了。我們趕緊把他送到對面的淮海醫院,搶救了一天一夜,他一直沒醒過來。第二天3月30日,記得那天響春雷,炸雷似的特別響。瓢潑大雨下個不停,整整守了一天一夜,恰恰我出外辦事的一會,醫院通知我爸爸已經不行的消息,我趕去醫院,路上車堵得要死,我趕到醫院,一身是水,雨水、汗水、淚水都混在一起了。我心裡總覺得老天在憐惜他,十年之後我在清明過後不久,把父親的骨灰從龍華落葬到蘇州去,老天也下這么大的雨。」邱必昌抽了口煙,也許是壓低一下心靈深處的那份沉重,在煙霧後面,我看不清,也沒勇氣去望那對眼睛。
「我父親走得這么堅決、這么快,大概是我母親、我和妹妹弟弟都沒有預料的。我總以為可以馬上採取點措施,洗胃什麼的,過幾天會醒過來,誰知……」他頓了頓,很沉重地吐出一圈煙霧。後來我從他的同行中聽說,邱岳峰已經不是第一次想尋求這種歸宿。聽家人說,幸虧他的妻子在身邊。那年戴「歷史反革命」帽子時,他吃了安眠葯,被她發現,馬上用手扒,總算救了他的命。後來好像是在「文革」時期吧,又有過一次。到底是什麼呢?是命吧,他總是那麼艱難地活著。
那些日子,我踏訪了和邱岳峰同時代的藝術人、他的同事和學生,我翻找、查看了當年的一些記錄,在質對立著那些逝去的痕跡。然而我不想那麼機械地、表面地述說這件事,二十年的歷史進程,已經使我們能夠公正辯證地評說一個歷史時期的特定環境造成的有著深層和表層、個人和環境、內在和外在因素的事件。
不管怎樣,邱岳峰假如活到現在,那一段往事一定不會發生,悲劇一定不會重演。我們循著死因追溯著逝去歲月的蹤影……「我們家的房子小,那是出了名的。1953年我家從長寧路搬到南昌路,一條舊式弄堂里一間只有十七平米的房間要住七口人,祖母、父母、四個孩子,大孩子們都睡在地板上。我父親的工資剛進廠時評級是103元,死時還是103元。記得後來'文革'結束時,爸爸領了那幾年扣發的工資,數數大概是千把元吧,一進門他就高興地喊著:'快去買兩張床!'那時我們才睡上鋼絲床。盡管這么艱難,父親可從沒怨言。他這人很會自得其樂,工作上不要說,就說生活吧,他干什麼都幹得很棒。他木工做得挺精,有段時期,就是'戴帽'時期,他被打發到譯制廠後院一個小木工棚里當一名木匠,算是'勞動改造'。他專心一致學起木匠活來,還真露一手呢。家裡幾件傢具還打得很不錯。他能把人家做鍾座多餘下來的三角邊料一塊塊拼起來做成精緻的拼花五斗櫥。他喜歡花草,特別愛種橡皮樹,屋角那棵橡皮樹,在他當年去世前長得枝高葉茂,一直長到屋頂。他愛說戲里的事,很幽默。記得他在世時,家裡總擠滿上門求教的年輕人,父親對他們可好呢,常常到十一二點鍾才把他們送走。父親死的原因其實是明明白白的,他受不了對他的不公正待遇。」
我查詢的資料和邱必昌敘述的事實是符合的,邱岳峰生前遭受到的一切,至少說是不夠公正的。盡管譯制廠的黨組織和行政領導對他採取了寬容、理解的政策,很多有事業心的老一代同仁都與他相處得很融洽,但事實畢竟還是沒有改變,他始終背著「歷史反革命」的帽子。「文革」中,這頂帽子自然更重了,二十年來為那麼多的「毒草」配音,一個「反動學術權威」的結論已經算很輕了,每次鬥批改、進牛棚都逃不了的。邱岳峰的個人歷史其實並不復雜,出生於福州市,祖父是駐守中蘇邊境的一名武官,娶了一個白俄女子,於是邱岳峰也有白俄血統。他9歲就離開故鄉,隻身投靠親戚,在天津、北平求學,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最初他讀一段英語專科學校,後來為生活所迫,放棄求學深造開始投入演藝界。1942年到了天津,在大亞話劇團,那年他剛20歲。在話劇團,他什麼都做,置景、搬道具、做燈光效果、管化妝服飾等等,也上台當個跑龍套的。1945年他到了北平聯華劇社,正式上台扮角色,演過話劇《夜半歌聲》。1947年在天津參加燕旅劇團,1949年到上海劇藝社。邱岳峰是上海電影譯制廠的一代配音演員。據他的同代人、配音藝術家富潤生老先生回憶,「邱岳峰是第四個進譯制廠的。我和尚華是接他後面進廠的,但是他跟女演員姚念貽(姚因難產,年輕輕就去世了)合配的第一部是蘇聯電影《小英雄》。那些年很艱苦,但我們都很愉快振奮,剛解放嘛。又是譯制事業初創期,邱岳峰對這份事業是非常敬業和盡心的。廠領導對他不錯,當時黨組織把他保下來,作為'留廠察看'陳敘一廠長更是把配音重擔交付給老邱,'文革'前一段日子老邱事業上一直比較順。」「文革」十年,邱岳峰始終帶著一個信念活著,那就是盼著那一天,能把他的歷史問題說明白。他盼的不是「摘帽」,而是「平反」,但他左盼右盼,盼不倒頭。
他的這頂摘去的「帽子」,其實一直沉重地戴在他心上。因為他最心痛的是,孩子們平白無辜地受到牽累,他的女兒始終不能從農場上調,在農場整整八年。許多人的兒女都紛紛回城、考大學、調干,而自己女兒的事卻遲遲不能解決。難怪邱岳峰對朋友要哀嘆,要流淚。
在他去世前的半年多時間里,許許多多的挫折和不順心的事都接二連三地落到他頭上。1979年底,邱岳峰獲知自己的申訴得不到解決,不在平反之列。他絕望了,奔走呼籲了兩年沒有結果。那些日子裡,他那麼頹喪、消沉,有希望但盼不到頭總比什麼都絕望了好得多,他的心開始涼了。不久,他被演員組推舉為年度先進分子,但最終宣布時卻換了另一個名字。有人提醒他「你是內控」,他的心顫抖了。回憶當年的事,還有些老同志記得起來,邱岳峰那些日子躲著大家,臉色更黑沉,人更消瘦。在1980年元旦到來的忙碌日子裡,沒有人理會他這個「有問題」的人,他躲在一個角落裡,傷心地哭著。一個年輕的演員看到這一幕,傷心地勸他,邱岳峰壓抑不住心中的苦惱,痛苦地迸出一句話來:「我要退休,等到81年5月馬上退!」
此後,「我要退,我不幹了!」這樣的話常常從他嘴裡脫口而出,在廠里,在家裡,他都顯得那般焦慮不安。邱岳峰的名氣不小,一個享有一定聲譽的藝術家,自然也很愛護自己的面子,很在乎輿論的評判。最後發生的事,其實只是一根小小的導火線,關於這件事,父親和兒子有過一次長談。邱必昌告訴我:「在他走之前沒多少日子,他跟我談起過關於他'跟年輕演員相處『的那些流言』,他當時並不在乎,只說了幾句:『我真的沒什麼,這是個有抱負的年輕演員,有前途的,也很用功,我內心裡只想給些幫助,促其在事業上成功。』其實現在看來,真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當時我覺得導致父親死的根本原因,是多年來壓在他心頭那副沉重的枷鎖。我後來冷靜地想想,假如一個人對前途絲毫不抱任何希望,一再地想要解脫,那麼走這條絕路,未免不是件好事。對家人、對別人是件遺憾的事,但對他是一個解脫。」我望著邱必昌那無可奈何的樣子,說:「這樣說,你心裡也好過一點吧?」
對邱岳峰也許是一次解脫,但對熱愛他的影迷,卻是一次太沉重的打擊了。現在的人也許早已淡忘,但歷史不會遺忘。這一幕幕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一個名演員的心能跟普通百姓這么靠近,直至今天還有這么多的人記住他,懷念他,實在是邱岳峰的幸運和造化。
邱岳峰去世,這突如其來的不幸使他的家人、同行、朋友驚倒了。老藝術家、配音演員蘇秀在她的著作《我的配音生涯》中這么回憶:「他恐怕是我們配音演員中最受觀眾愛戴的一位了。」她至今難以接受老邱自殺而死這個事實。邱岳峰的學生全國都有,消息不脛而走。盡管沒有登報,沒有政府機構出面的追悼會,然而,一切都比預期的更加隆重,更加令人激動。在龍華公墓大廳里,絡繹不絕前來弔唁的人擠得水泄不通,准備好的六百多黃花一下發完,後來又增加到九百多朵還不夠,之間人不斷涌來,很多人從沒見過,他們也不留姓名,送上花圈,只說是熱愛邱岳峰的觀眾。悼詞是由工會代表富潤生、演員組組長李梓和邱岳峰的生前好友韓非三個人讀的。
1980年,上海文藝界走了兩個名人——趙丹和邱岳峰,這年春天特別冷,雨水也特別多。我和邱岳峰的同代人、下代人接觸,幾乎都能獲得同一種感覺,「老邱這人太悶,他性格上是有弱點。」我想,也許可以作這樣一種解釋,邱岳峰是一個藝術家,不能離開藝術家的特點去評判他。他的精神領域始終充滿了矛盾。始終是不安靜的、痛苦的。因為他的理想太完美,戴著一種浪漫的幻影;他處的現實環境很不順利,這兩者距離太遠,沖突太激烈。邱岳峰很像歷代一些藝術家,作家海明威、畫家梵高,他們都尋找著人世間不存在的完美、激情和寬容,但最後都絕望了。我想,我們應該理解、同情、痛惜他們,說一聲:「安息吧!」
讓我們把沉重的歷史一頁翻過去,在紀念中振奮起來。。進來這些日子,上海電影譯制廠沉浸在一種重振旗鼓的歡快中,新廠長新領導新班子新作風,總之,新的開端,帶來新的面貌。紀念這些創始期的有功之臣,繼往開來是我們的目的。談起邱岳峰,自然就會想起「邱派」。邱岳峰藝術上的特點是從一條崎嶇的小路上一步步走過來,在經年累月的埋頭苦幹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這風格也就是今天流行的「品牌」,人們愛叫他「邱派」。「邱派」的形成是「水滴石穿」。當年曾經有人斷言,邱岳峰在電影譯制事業上是沒有前途的,因為他聲音沙啞,音域不寬,他過去在舞台上是以表情所長掩蓋聲音短缺的。但奇怪的是,就是這個缺點,一旦提煉、改造、升華,竟變成特點,以後又發展成一種特色,最後就成了一種流派。想當年配《列寧在一九一八》時,列寧是由著名的話劇名角張伐來配的,邱岳峰只配在冬宮收買衛隊長的特務一角,才幾句話,邱岳峰聽到自己的怪嗓音,嘎嘎地像公鴨叫,有點難為情。可後來在一個個的角色里,他像鍛鐵一樣練嗓音,練出了閃亮的色澤和硬度。到了配義大利片《警察與小偷》時,他有了一次巨大的飛躍,從此他在譯製片領域里真正站穩了,贏得了公眾的贊賞。從此他在一連串的名片巨作中擔任主要角色的配音,兩百多部譯製片中他挑重頭戲的,真是一大串噢,數都數不過來:《悲慘世界》中的店主、《巴黎聖母院》中的神父、《第41個》中的白軍中尉、《好兵帥克》中的帥克、《紅與黑》中的市長、《蔡一猜誰來吃晚餐》中的父親、《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寧、《凡爾杜先生》中的凡爾杜、《大獨裁者》中的猶太理發師……最著名的那部《簡·愛》是他登峰造極之作,人們如今還能從《邱岳峰絕版》那盤磁帶中聽到一顆受傷心靈的呻吟和吶喊。邱岳峰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聲音的享受,更是一份受之不盡的文化藝術遺產。
譯制廠上上下下,老小幾代都為有邱岳峰這樣的配音大師而驕傲。很多人對我說:「我們只記住他在藝術上的成就,這就是他最大的生命價值,別的都不足為奇。」邱岳峰是背著沉重的十字架,在那樣局促艱辛的生活條件下,創造了一份藝術財富,他給後人的這份遺產是豐富的,所以他是富有的。正像一位看遍他所有譯製片的影迷所說:「今天譯製片這么多,但像邱老師這樣深沉的聲音卻難得聽到了。」我想讓我們從忘卻的紀念中得到一種啟示,共同開創這份事業吧!
遙望邱岳峰
作者:陳徒手
15年前的一個深夜,口服過量安眠葯的邱岳峰被送到醫院,因搶救不及,永遠離開了喜歡他的配音藝術的朋友們,今年71歲的尚華回想起那天下午的最後一面,至今記憶猶新。就在譯制廠的小樓二層,剛為《傲蕾·一蘭》配完音的邱岳峰平靜地對尚華說:「剛配完。」把邱岳峰視為老大哥的尚華告訴記者,太可惜了,老邱一生坎坷,老邱一生坎坷,吃了那麼多苦,可是最後卻沒有挺過去。
「在不少影片中,老邱配反面人物,我配正面人物,三十多年的合作很愉快,老邱走了,就覺得在業務上缺了一位很棒的搭檔。」做在譯制廠的會議室里,畢克談起邱岳峰,不禁淚花浸潤眼角,他說,譯製片受歡迎,根老邱的功勞、苦勞分不開。
在小樓辦公時,於鼎和邱岳峰的辦公桌緊緊地挨著,於鼎記得,邱岳峰總是一早就來上班,掃地打水。「老廠長陳敘一非常欣賞老邱的才華,老邱有歷史問題的包袱,老廠長就敢用他,那時候老廠長7點半就到廠里,8點一到就放片子,如果沒人對口型,那就麻煩了。老邱和我們都受過老廠長的嚴厲批評,有的時候還哭過,老廠長業務精,對於像老邱這樣的演員的培養和使用有一套想法。」於鼎對陳敘一的愛才嘖嘖稱道。
五十年代初同邱岳峰一同進廠的富潤生對邱岳峰的用功程度表示驚嘆,他說:「剛開始時我們都不適應,他卻很快適應,比我們都早開竅。」他告訴記者,在為《簡愛》配音時,邱岳峰常常苦思冥想,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走路時也是默默地想問題,坐公共汽車過了站都不知道,尚華把邱岳峰為《簡愛》、《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卓別林等的配音視為「絕配」。他說:「老邱配戲極為細膩,一個呼吸,一個咂嘴動作都有味道,都不放過,他自己認為:'這也使人物性格的組成部分。'」曹雷認為,有的演員離開了畫面,聲音就死板。而老邱的聲音卻是立體的,栩栩如生,不是一個簡單的配音源。記得邱岳峰為《傲慢與偏見》中一個誇張的人物配音,一口氣說了很多話,快中還掌握節奏,富有彈性。她嘆道:「老邱的嘴皮子太有功夫了,大家從心裡佩服他。」
趙慎之稱邱岳峰是一位天才的、少有的配音演員,但他沒有傲氣,沒有架子,對觀眾的來信盡可能答復。她說,老邱樂於助人,做了許多不為人所知的幕後工作,從不張揚。
剛從外地旅遊歸來的李梓談到老朋友邱岳峰,竟不知從何談起。她緩緩地說:老邱功底深厚,非常刻苦,他的聲音有限(抱歉,這里復印件不清晰),但塑造人物的能力很強,老邱自己很喜歡《簡愛》中羅切斯特這個人物,對角色體會很深,投入了大量精力,配得惟妙惟肖,十分出彩。她說,合作時互相烘托,互相渲染,使我自己在配簡愛時也格外動情。
她輕聲地說,很願意和他合作,很願意的。
那天黃昏,因病失明一隻眼睛的……(抱歉,復印件不清晰,實在看不清楚人名)失神地望著窗外,不時擦抹眼睛,喃喃地說:「很想他。」
㈡ 夢見屍體旁邊有兩個大西瓜
青年多勞,切莫悲觀則勞終有成,與人合夥須善處理,更勝獨營。於中年或壯年可得成功,名利雙收,並得大發展之慶,可惜因基礎運劣,使成功運受牽制,故突發之災遇或損失也不少。【吉多於凶】
吉凶指數:80(僅供參考)
「宜」宜贈送禮物,宜擦玻璃,宜觀星。
「忌」忌聽相聲,忌用支付寶轉賬,忌施捨。
本命年的人夢見屍體旁邊有兩個大西瓜,意味著運勢平平,家神風水不安,宜修整,可順利。
夢見還活著的人的屍體,如果是夢者熟悉的人,可能是夢者覺得與該人的關系已經結束的體現;如果是夢者喜歡的人,可能是夢者對其健康擔心的反映;如果是夢者不喜歡的人,則可能反映了夢者對該人的反感。如果是已經死去的人的屍體,則可能反映了該人對夢者的影響開始減小,或該人在夢者心中的印象開始淡化,因為給夢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無論其是否還活著,在夢中大多數是以活體形式出現的。 夢見屍體 是自己的,則可能反映了夢者對自己活力下降的評價,或對自己健康方面的擔憂,還可能是夢者的潛意識暗示自己需要與自己的過去進行了結,開始新的生活。
懷孕的人夢見屍體旁邊有兩個大西瓜,預示生男,五月生女。
夢見無名屍體,則可能是夢者對現實生活不滿的評價,如缺乏活力和思想,或比較難於與外界交流等。無名屍體也可能只是象徵一段過去的經歷,或者是潛意識中受壓抑而不得釋放的部分。夢見地基里的屍體,通常表示被遺忘的往事,但又被發掘出來,引起自己情緒的波動。
戀愛中的人夢見屍體旁邊有兩個大西瓜,說明延期不訐嫁,往後再說。
做生意的人夢見屍體旁邊有兩個大西瓜,代表目前未得利,有耐心經營終會成功。
夢見屍體旁邊有兩個大西瓜 ,放假時可以多花點時間和精神在伴侶的身上,彼此好好的培養感情,不要讓金錢的問題成為兩人沖突的導火線。有時候,適度的放鬆與享樂,反而有助於減少彼此之間的情緒緊綳。財務方面有特殊的好運,適合和家人討論投資理財事宜。
夢見屍體旁邊有兩個大西瓜,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 紅色 ,幸運數字是 9 ,桃花位在 西南方向 ,財位在 正西方向 ,開運食物是 橙子 。
出行的人夢見抱著兩個大西瓜,建議有風則止,晴朗則行。
戀愛中的人夢見寶寶買兩個大西瓜有個軟,說明雖有阻礙,有誤會化解,慢慢有希望成婚。
夢見別人有個大西瓜 ,因一時疏忽出現陰錯陽差結果的可能。這兩天在處理文書時最容易出現這樣的疏失。像是傳送e-mail、FAX時可別傳錯了。愛情面則還不錯,有在考慮要結婚的情侶就認真一點將它排入議題吧。另外,這個夜晚也很適合讀本書,不僅外表要重視,頭腦也要補充些養分才好。
本命年的人夢見家旁邊有個大池,意味著交朋友小心,朋友之事少管,謙虛得人和順利。
夢見無名屍體,則可能是夢者對現實生活不滿的評價,如缺乏活力和思想,或比較難於與外界交流等。無名屍體也可能只是象徵一段過去的經歷,或者是潛意識中受壓抑而不得釋放的部分。夢見地基里的屍體,通常表示被遺忘的往事,但又被發掘出來,引起自己情緒的波動。
本命年的人夢見吃垃圾旁邊有屍體,意味著喜事臨門,順利如意,諸事守舊為佳。
上學的人夢見自己旁邊有個大肚婆,意味著文科成績較差,但不影響錄取成績。
夢見兩個大西瓜,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 紅色 ,財位在 正西方向 ,桃花位在 西南方向 ,幸運數字是 3 ,開運食物是 魚 。
做生意的人夢見吃垃圾旁邊有屍體,代表反覆不定,多阻礙,重新整頓再開業。
夢見地里有兩個大西瓜,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 黑色 ,幸運數字是 9 ,桃花位在 正東方向 ,財位在 東南方向 ,開運食物是 芋頭 。
孕婦夢見地里有兩個大西瓜,按周易五行分析,財位在 正南方向 ,桃花位在 東南方向 ,幸運數字是 1 ,吉祥色彩是 綠色 ,開運食物是 核桃 。
夢見抱著兩個大西瓜 ,四處遊玩的情緒沸騰,想去哪玩就會馬上行動!與情人一起尋求刺激又冒險的地方約會吧!好玩的樂子不斷,記得盤算荷包有幾斤兩重喔!因滿腦子出遊玩樂的心思,而延遲了工作/學業進度!
㈢ 舉起手來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舉起手來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這是抗日喜劇電影《舉起手來》中的一句台詞,是對日本鬼子喊的,是對日本軍事帝國喊的,是對那些還不思悔改的鬼子們喊的。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游擊隊劫了日本人偷運中國國寶金佛像的一部火車,然後把金佛像藏到了一個叫石橋村的山村裡,和佛像一起運來的還有一個逃脫日本兵追殺時慌亂中躲進裝佛像的箱子里的女大學生。村民們利用各種匪夷所思的手段,全殲了前來搶佛像的日本鬼子,最後村民和游擊隊保住了國寶佛像,唱著山歌皆大歡喜。故事很滑稽,讓同學們在詼諧幽默的氣氛中,受到了一番愛國抗日教育。村民們的機智勇敢,鬼子們的手足無措, 在影片中一一呈現,直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笑那些雖兇狠但笨拙的鬼子們,笑聰明的村民捉弄著這些傻大兵,笑國寶最終回到了中國人手中……
雖然這是一部喜劇諷刺片,也很誇張,但是在大笑後我覺得自己更加要努力了,想到那段慘痛的歷史,作為一個中國人更加應牢記歷史振奮精神。我喜歡片尾的那句「舉起手來」,是那樣有力和正義,讓一切侵略、軍國思想舉起手來,向和平投降!
一隊精銳的日本皇軍惡狠狠的沖進一個小山村,關起全村人,要尋找一件無價之寶,而一轉眼卻只剩下一個傻鬼子搖搖晃晃的走出來。是什麼使這群太君消失得無影無蹤?那個傻鬼子為什麼瞪著眼不停的嘮叨花姑娘?一切都得從那場驚心動魄的火車與飛機的大戰講起
電影以一個偶然之中進入山西的北京女大學生的視角,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一隊精銳的日本兵沖進小山村,尋找一尊金菩薩頭像。
電影開頭部分,還是馮式戰爭場面,特別是在火車上的打鬥,而在進入農村環境中,日本鬼子便徹底成為中國人民眼中的惡魔和笑料。在我看來,侵略者是一群蠢豬。既然日本在當年給中國製造了那麼多災難,我們是最後的勝利者,更有權力進行對歷史的塑造。
電影的主題歌是老少爺們兒,姑娘媳婦兒,村頭來了群小鬼子兒,大槍上挑著面小旗子兒,鼻子下留著撮小鬍子兒,搶咱的東西還殺咱的人兒,行嗎?啊呸!
我想你已經猜到電影的名稱了吧,是《舉起手來》。
這天,我看了一部搞笑的電影《舉起手來1》。潘長江演的日本鬼子很搞笑!讓我笑得合不攏嘴的是這一幕:
漢奸發現了金菩薩,去喊太君,漢奸急忙喊著集合,集合!集合了之後兩個鬼子軍官架了一個炮,之後那兩個鬼子軍官忙著打開箱子,誰知是兩個木頭。田隊長坐著摩托來了,一隻雞跟著一隻蚱蜢走了過來。那隻蚱蜢跑啊跑,跑啊跑,跑到日本的炮下。螞蚱慢慢地爬上了炮上。爬到開炮的地方,突然,雞用力一琢,呼的一聲,發出去了。田隊長剛一伸手,轟的一聲,在田隊長的身旁炸開了花,太君下令去抓雞。哈哈哈哈我不禁大聲地笑了起來。還有更搞笑的啦!太君叫漢奸去給他找水。漢奸找到了兩個兒童團團員,兩個兒童告訴漢奸哪裡有西瓜,其實他們和大叔下了輪子跑了。太君把西瓜放在石頭上,一刀砍下去,刀斷啦。西瓜里冒出一個炸彈,太君用日文說了一句:原來如此。轟炸彈炸了。
這部電影充分的描述了我們中國人的智慧,雖然這部電影很搞笑,但是它反映了抗日戰士和成千上萬的老百姓靠智慧和團結在一齊的心抗擊了日本侵略者。
今天早上,我們五、六年級的同學一起去多媒體教室觀看了《舉起手來》。
說起《舉起手來》這部電影,我們都會想起裡面的每一個搞笑畫面。而在每一個搞笑的舉動中,也蘊含著我們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因為這一切都是中國人民在和日本侵略者抗爭的行動,這一切搞笑的行為就是中國人民在戰勝日本侵略者時發出的歡呼聲。
電影里的講到的中國人民,無論男女老少都為保衛家園而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裡面的孿生兄弟,小小的年紀就智勇相全,為救同胞而使出多種計謀;那兩名老態龍鍾的婆婆,她們的行動已經是不方便了,但為保家衛國,而使盡全力拋下大豆滑倒上山的日本鬼子;那一個嬌俏的女大學生更是魅力十足,她不顧少女的美好年華,也不理會漂亮的相貌,只求完成地下黨師兄交給她的偉大任務;那位馬車夫大叔更使我們欽佩,一個農民大叔,不怕艱難險阻,也不怕敵人的殺害,怕烈火燒身高聲歡唱……我們的人民太偉大了,為了抗擊日本鬼子,為了保家衛國,與敵人抗爭到底。
看了這部電影,我最大的感慨:我絕不能讓我們的先輩們的心血白白浪費,我要好好學習,為振興中華而不斷努力!
我一直分廠喜歡看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抗戰時怎麼回事呢?抗戰是中華名著被逼到亡國滅種邊緣與比自己強大的多的殘暴之敵的一場殊死之戰。最近,我看了一部反映抗日題材的戲劇片,由潘長江和郭達主演的。講了兩名鐵道游擊隊從日本鬼子手中搶回一件國寶,藏在一個小山村裡,陰陽差錯有牽連進來了一,名女大學生,他帶這有關371部隊的秘密。日本鬼子進村鄉想奪國寶,但最終還是被一頭驢,兩個小孩,一名女大學生,一名農民和幾名游擊隊員打得個一塌糊塗,並且勝利的保護了國寶。看著這這部電影,我就能大體感受當年的抗戰是多麼的慘烈,氣氛是多麼的悲壯,形勢是多麼的危急,那些無辜者是多麼的凄涼。六十年過去了,以前中國軍民的不畏強BAO﹑不甘屈辱的自強精神,萬眾一心﹑和衷共濟的團結精神和不屈不撓﹑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精神依然存在著。當時的軍民更具有寧死不當亡國奴,堅決抗戰不投降的民族氣節。這才使我們民族最寶貴的精神和財富。通過這部電影,使我懂得了紀念抗戰,我們不僅需要鼓舞民族精神,更需要能啟發全民族的思考。
這部電影的態度是嚴肅的,思想是深刻的。他告訴我們戰爭的殘酷,人民的苦難,勝利的艱難。
星期四早上,我們懷著高興的心情和老師一起來電影院,觀看了一場關於抗日戰 爭時代的故事,名叫《舉起手來》。
影片講的是:兩位大學生為了保護那個小本子,因為那裡面寫滿了日本的罪行,兩位大學生為了躲避日本人,不讓日本人發現,他們想盡了辦法來對付日本人,最終消滅了敵人,迫使日本鬼子投降的故事。
最精彩的還是為了保護從日軍手裡奪回來的國里奪回來的國寶——金佛,八路軍、兒童與日本鬼子鬥智斗勇,最後終於安全地將國寶運送出日本鬼子侵佔的石橋村。片末,看到只有少數日本兵疲憊地走上山頭,看著天空的日落發呆。遠處傳來一句有力的話: 「舉起手來」。日本兵被嚇的都舉起了手,同學們都撐起掌來,我也拍起手叫好。
影片看完了,可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深深地被這些愛國者的行為所感動,我想:我們現在擁有這美好的生活,是許多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所換回來的,而我呢?只知道吃穿玩樂,認為自己生活不如別人,和別人比這比那。現在我明白我們應該珍惜這一切,努力學習,用我們豐富的知識來回報祖,建設祖國,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美好、更加繁榮昌盛。
我一定能做到的,相信我吧!
我覺得楊紅櫻阿姨有一顆童真的心,看來她的童年回憶,很深刻呀?我都餓壞了啊。桌子上被畫得亂七八糟,個別課桌的堂板掉了,有時也會出現亂丟垃圾的現象。我都看花了眼;弟弟往旁邊一看,哇,這兩人有病啊。
漢奸發現了金菩薩,去喊太君,漢奸急忙喊著「集合,集合!」集合了之後兩個鬼子軍官架了一個炮,之後那兩個鬼子軍官忙著打開箱子,誰知是兩個木頭。田隊長坐著摩托來了,一隻雞跟著一隻蚱蜢走了過來。那隻蚱蜢跑啊跑,跑啊跑,跑到日本的炮下。螞蚱慢慢地爬上了炮上。爬到開炮的地方,突然,雞用力一琢,「呼」的一聲,發出去了。田隊長剛一伸手,「轟」的一聲,在田隊長的身旁炸開了花,太君下令去抓雞。「哈哈哈哈」我不禁大聲地笑了起來
還有更搞笑的啦!太君叫漢奸去給他找水。漢奸找到了兩個兒童團團員,兩個兒童告訴漢奸哪裡有西瓜,其實他們和大叔下了輪子跑了。太君把西瓜放在石頭上,一刀砍下去,刀斷啦。西瓜里冒出一個炸彈,太君用日文說了一句:「原來如此。」「轟」炸彈炸了。
這部電影充分的描寫了我們中國人的智慧,雖然這部電影很搞笑,但是它反映了抗日戰士和成千上萬的老百姓靠智慧和團結在一起的心抗擊了日本侵略者。
啊!舉起手來,大家一定知道是投降吧!。那我就講一講有關於戰爭時期投降的故事吧。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看電影了,名叫《舉起手來》。故事敘述了一個姑娘在危險時的不知所措、郭大叔的機智、二位小孩的聰明。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二位小孩的聰明。日本軍叫二位小孩去泉邊給他們打水,二位小孩沒有把水打到壺里,而把自己的尿灑進壺里,還捉一支青蛙扔進水壺里。後來,一位日軍正巧喝到那瓶水,把小孩的尿和青蛙都一起喝了下去……通過這個喜劇形式,把日本鬼子的愚蠢表現得淋漓盡致,也讓我們在笑過之後有了深深地思索。
它讓我知道了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是鮮血染紅的,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用自己的才能來建設祖國,強盛祖國。只有國家強大了,那麼陰謀家才不敢來入侵我們,欺壓我們。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舉起手來2--追擊阿多丸號》。
這部片子主要講述了一位中國教授是唯一知道中國被日本人盜走的文物目錄的人,日本派人將他殺害了。臨死前,他把目錄裝在一個汽水瓶里給了汪師傅。這天,正是那個日本太君的50大壽,日本軍方在一起開宴會慶祝,他們藉此機會設計了一個"風"字型大小計劃,謊稱是一艘傷兵船送日本傷兵回國,把中國的文物藏在這艘船上帶到日本去。為了蒙騙美軍,日本軍方盜取了美國的軍事密碼,假冒美國船出發了,汪師傅等人為了不讓日本人的陰謀得逞,喬裝打扮混上了船,剛開始以為那個裝有珍貴文物的箱子不在這艘船上,便用鏡子反光提醒司機另外尋找。但後來發現那個箱子就在這艘名叫"阿多丸"的船上。於是,在船上與日本兵展開了鬥智斗勇生死搏鬥,經過共產黨員的隨機應變,終於打敗了日本兵,最終將"阿多丸號"沉沒在了中國海,把中國文物留在了中國境內。
這個電影既滑稽又詼諧,揭示了日本侵略者懦弱無能的一面,展示了共產黨員和中國人民不怕犧牲、英勇無畏的愛國精神,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
國慶節快到了,學校組織我們全校師生觀看電影《舉起手來》,這是一部關於抗日戰爭的喜劇片。
到了電影院,老師給我們安排好座位,大家就專心致志地看起來。
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一隊日軍沖進了我國的一個小山村,為要尋找一件無價之寶,關起全村人,他們用種種殘忍的手段,威脅、折磨老百姓,還在村子裡耀武揚威地又偷又搶,橫行霸道,可是,有兩個成功逃脫的小男孩和一些沒被抓住的老百姓們齊心協力,憑著自己的智慧,想出了很多妙法來對付日軍,他們挖陷阱、設埋伏,一次次地和日軍周旋,把鬼子耍得頭昏腦脹,最後他們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地戰勝了敵人,影片結尾,這支「精銳」的日軍最後只剩下了一個長著羅圈腿的有點傻乎乎的日本兵,向著太陽,舉起雙手······ 這部電影是部喜劇片,整個電影院里從頭到尾都笑聲不斷,人民的聰明、勇敢,日本鬼子的愚蠢、狼狽,讓我們一次次地笑翻了。電影反映了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不屈不饒的精神,讓我們在笑聲中知道:中國人民不可辱,你要是敢來欺負我們,我們就收拾你!
今天,我們全體同學穿著校服,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在老師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列,去電影院看《舉起手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將日本鬼子侵略我們中國,兩個大學生拚死保護一本特殊的本子,(上面寫了日本鬼子種種罪行)在各種場和與敵人鬥智斗勇,但不幸的是一名男大學生在戰斗中犧牲了,更精彩的'是八路軍從日本鬼子手中奪回國寶金佛,為了保護金佛,八路軍和日本鬼子在火車上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八路軍得到了最後的勝利成功地把金佛運出了日本鬼子佔領的石橋村,剩下的日本鬼子來到山頂,知看著余暉發呆這是,從遠去傳來「舉起手來」的響聲,日本鬼子向八路舉起了手。看了這部電影,對我的印象很深,從這部電影中我知道了;現在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這些都是先輩們一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是21世紀的少年,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與未來。我們不要整天想著吃喝玩樂,要記住先輩們的仇恨,記住敵人欠我們血債,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爭光。看了這部電影使我受益不淺,我們要接著先輩們的接力棒,現在打好基礎,長大後把這繁榮昌盛的國家變得更加美好。
昨天下午,我們觀看了愛國主義電影—《舉起手來》。
這是一部抗日時期的影片,講的是中國人智斗日本鬼子的故事。
其中最精彩的是為了保護一樽金菩薩不落入日本鬼子手裡,英勇的抗日戰士和人民群眾與日本鬼子周旋鬥智,最終不但保護了國寶,而且消滅了日本鬼子的囂張氣勢。八路軍派一位駕車技術特別好且很可靠的車夫護送轉移金菩薩到一個安全隱蔽的地方,車夫和他的兩個兒子還有一位善良勇敢的姑娘一會兒設陷阱,一會兒引誘日本鬼子上當,不但保護了國寶,而且讓八路軍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消滅得一干二凈。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不禁想了很多很多,我們現在的很多文物古物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向革命先輩學習,熱愛祖國,決不做賣國賊。
今天的我們和抗日戰爭時期的同齡人相比,我們已經是很幸福了,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不怕困難,積極參加各項體育運動,增強身體素質。長大以後才能為國家的有用之材。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我們在教室里觀看了一部愛國主義電影《舉起手來》。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保護從日軍手裡奪回來的國寶――金佛,八路軍、愛國村民和機靈的兒童團員與日本鬼子鬥智斗勇,最後終於安全地將國寶運送出石橋村,並消滅了佔領石橋村的日本鬼子。
在那段腥風血雨的日子裡,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橫行霸道,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當看到日本鬼子強搶中國的寶物和人民的財產時,我們氣得直咬牙,恨不得坐上時光機去和日本鬼子拼了。影片有的情節十分搞笑,逗得我們捧腹大笑,其中有一個片段更是讓全班同學都笑得前俯後仰:日本兵搜不到金佛,企圖將出村的唯一路線――石橋炸掉,然後再在村裡慢慢搜查。當日本兵點燃導火線,正在洋洋得意時,一頭驢慢悠悠地走上石橋,不慌不忙地把導火線踩斷,還張開嘴誇張地「大笑」起來。
在片尾,一位倖存的日本兵蹣跚著走上山頭,看著落日發呆。突然,遠處傳來一句剛勁有力的話:「舉起手來!」被嚇呆了的日本兵緩緩地把手舉了起來……
在笑聲中,我明白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後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讓侵略者永遠不敢再來!
這部電影是一部以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者為題材的戰爭喜劇電影,故事的緣起是由保護國寶--一尊金身菩薩開始的,影片中,一位中國農民和一隊鬼子兵展開了鬥智斗勇的周旋戰斗,最後敵人嚴重受挫,八路軍和老百姓取得了圓滿成功。在保護國寶的過程中,日本鬼子丑態百出,讓所有觀看此片的中國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惡氣。
最讓人痛快的是,女大學生誤將豬食當作飯盛給日本鬼子,兩個機智的小男孩把自己身上那帶有腥味的水和癩蛤蟆裝進了鬼子們的水壺里。當看到日本鬼子吃著老百姓們為他們"精心"准備的這些食物時,我不禁大聲高喊:"中國人太棒了!"
當看到結尾,那個日本兵在夕陽中舉起雙手的時候,我不禁想到我們的祖國曾經歷過的屈辱,為了不在受別人的欺負,我們要通過我們的努力,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回饋社會,建設好我們的祖國。我要讓全世界的人都來為中國人叫好,作為中國人,我驕傲!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舉起手來。
一隊精銳的日本鬼子惡狠狠地沖進一個小山村,關起全村的人,要尋找一件無價之寶——佛像,而一轉眼卻只剩下一個傻鬼子搖搖晃晃地走出來。是什麼使這群鬼子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最後只剩下一個鬼子站在山頂上無奈地舉起了雙手?
這是那位小姑娘、雙胞胎兄弟、村民們和八路軍戰士,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與一群日本兵展開周旋,最後以他們的勇敢戰勝了日本鬼子,保護了國寶。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感受到日本鬼子的兇殘與愚蠢,同時也深深地被電影中的主人公智勇雙全所折服。我明白了只有國家強盛了,帝國主義列強才不敢欺侮我們,我為能夠生活在現在的和平環境中而感到幸福,我們是未來的主人,祖國的希望。因此,現在我們一定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愛祖國,愛人民,為建設好富強繁榮的祖國而時刻准備著。
㈣ 2021年暑期檔值得二刷的電影有哪些
今年暑假比較閑,所以看過一些,下面就自己看過的一些發表一些看法。記憶中比較好看的是《怒火.重案》,《白蛇2》和《盛夏未來》。
當然了,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總體來說其實今年暑期檔好看的電影並不是很多,雖然有很多名字看上去還不錯的電影,比如《再見少年》,《夏日友情天》,但是看了一些影評之後感覺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
就我自己看的這三部來說的話,其實我也覺得只有《怒火.重案》勉強值得二刷。《白蛇2》主要是因為當年看了一,所以抱著一種懷舊以及期待的心情去的,同時也是為了支持一下國漫。
但是缺點也不是沒有的,最主要的應該就是劇情還是比較俗套,終究沒有太多新穎出彩的地方。加上港片沒有熟悉的演員,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總之,可能是因為我個人喜好,我還是覺得《怒火.重案》是相對比較出彩的,其他的有點矯情~
㈤ 有沒有你看過一次再也不敢看第二次的電影
我看過很多種類型的電影,其中讓我看過不敢再去看第二遍的電影有:《無人知曉》、《金陵十三釵》、《一九四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無人知曉》
就畫面風格來說,干凈明亮的畫面,各種構圖和特寫都像是在看一部治癒系的電影,自然的表演沒有一絲刻意,可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卻在講述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本可以煽情,卻沒有任何拖沓,就像普普通通的記錄生活,平凡中的四個可憐的孩子,為了生存而努力,以妹妹的意外死亡作為結局,一個小生命最終就在一個旅行箱中,那雙沾滿泥土顫抖的手,本不該在這個年齡經歷的一切,最終畫面停留在四個小孩走在馬路上,前方的路途崎嶇,卻只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