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社區建設工作,提升社區服務水平
一、加強對網格員管理能力的強化和提升,改變以往生硬陳舊的管理方式,使管理工作更加精細、靈活、科學;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培訓,提高總體業務水平。制定覆蓋社區服務全部過程的社區精細化服務標准體系,強化制度建設及監督落實,實現為民服務全員參與,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目標。推出了全程代辦、陣地服務、有償服務等精細化服務項目,通過組團、數字、代辦、預約、錯時5種服務方式,把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當作大事來辦,杜絕管理上的漏洞,消除服務上的盲點,真正實現服務的優質化。
二、提升民政服務水平。一是加大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保障力度,做到應保盡保。深入實施好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做到精準救助。深入落實臨時救助和大病醫療救助制度,發揮「救急難」作用。二是大力推進養老綜合改革進程。推動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實施「公建民營」。繼續擴大居家養老試點覆蓋面。做好社會化養老機構建設的政策扶持和服務工作。三是強化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深入推進農村社區試點建設,加強村務公開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四是繼續深化雙擁優撫安置工作。創建軍地融合雙擁共建活動,搭建復退軍人服務平台。嚴格落實各項優撫政策。做好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和職業技能培訓。
三、樹牢「四種意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為民服務水平。強化「學習意識」,提升幹部隊伍素質。常態化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大力推進政治理論學習教育,採取集中學習、個人自學、領導輔導、研討交流、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大業務技能後備力量培養力度,並堅持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相結合,針對各自崗位特點分類學習,確保以學促用。強化「創新意識」,打造特色品牌。推廣應用黨史穿越展廳、標准化法律援助中心、小區全方位航拍等特色化項目,樹立商圈服務型等社區黨建特色品牌,並建立助老平台大資料庫,著力打造綜合性養老服務基地。強化「紀律意識」,常抓作風建設。嚴格黨風廉政責任制,落實責任追究和責任倒查,健全工作督查和情況通報制度,常抓「守紀律、講規矩」專項教育,探索微電影、微小說、微劇本等微創作,推動廉政文化創新教育。強化「群眾意識」,做好惠民實事。深化三年攻堅行動,堅持多方籌資,全力解決好老舊小區民生問題。解決好低保戶、老弱病殘等棚改工作中的特殊征拆群體衣食住行等後顧之憂。暢通民政、殘聯等部門及社會救助渠道,扎實做好民生兜底保障。
Ⅱ 抗日劇有個叫微光的人電影叫什麼
前程是天上的雲霞,人生是海里的浪花。卿,莫愁徊,趁這黃金的時代,努力著你的前途,發出你燦爛的光華!」這是革命烈士張露萍寫下的詩歌。抗日戰爭時期,以張露萍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日軍大轟炸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多方壓迫之下,仍舊堅定著自己的革命信仰,為革命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
為了再現革命年代的成都,為了紀念在成都綻放光芒、燃燒星火的共產黨人,更為了將他們的信仰與精神傳遞到社會基層之中,由成都市金牛區西安路街道辦事處、成都市京劇研究院出品,成都市金牛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大力支持,成都市商務服務業商會、四川國潮文旅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紅色主題沉浸式戲劇《微光》應運而生。
《微光》由宋軍、劉露、李洪武擔任出品人,劉潔、鄭潔擔任藝術總監,聶鑫擔任聯合出品人,郝潔擔任製作人,曹順成、肖旭擔任宣發,潘乃奇總導演、總編劇,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焦陽執導、青年導演耍志傑任副導演,周蓉、歐陽文英任現場製作、王訓蕾任舞美設計、董陽和陳組豪任燈光設計、馮哲和楊寶山任音響設計、王亞琦任音效設計,饒建華、李忠玉題字,王瑋琦、曹靖翊、張瑞航、陳雪婷、許威巍、劉惠、王軍輝、唐宇龍等成都市京劇研究院優秀京劇演員主演。該劇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成都為背景,講述了一群懷有遠大抱負的革命青年,為了前往革命聖地延安而與國民黨反動派鬥智斗勇的故事。
作為京劇與時下最火的沉浸式戲劇相互碰撞的沉浸式演出作品,《微光》將在位於成都市金琴南路黨群服務中心的沉浸式演藝新空間——星火上演。屆時,不僅可以讓觀眾觀看《微光》的演出,還可與觀眾進行黨史研學、黨群互動等,以更有體驗感和代入感的沉浸式戲劇開展黨建工作,從而打通集孵化、生產、服務為一體的聚合型黨建文化產業鏈條,培育黨建加沉浸式文化新業態。使之成為集黨員教育、培訓、科技、旅遊、文化、科普、娛樂為一體的紅色主題沉浸式文娛體驗基地 ,掀起一股黨建新風潮。
值得一提的是,《微光》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舞台劇作品,它是全國首個落地在黨群服務中心的沉浸式戲劇。不僅包含觀演,還兼容極具特色的沉浸式互動體驗。為了給體驗者沉浸的氛圍感,在數百平的場地實景搭建,360度全方位還原成都煙火市井。茶館、餐館、戲曲、照相館、避難所等充滿特色的實景建築不僅將與體驗者緊密相連、成為故事發展的線索,亦是任務執行的地點,將體驗者們代入革命年代,內心從入場那一刻就已經被實景還原的氛圍點燃。
據了解,該劇歷時數月籌備創排,在劇本籌備期間,主創團隊先後在成都黨史館、成都市博物館進行多次考察和查閱。劇中除了革命烈士張露萍的故事,其涉及到的其他人物、故事、甚至是抗日遊行的口號都有原型,如劇中「微光社」的原型就是當年的成都抗日救亡學生進步團體「星芒社」。
《微光》總導演兼總編劇潘乃奇透露:為了讓體驗者們更有代入感,每個體驗者都有自己的身份及與身份對應的革命任務,如抗日大遊行、入黨宣誓等,任務與劇情多線交融,扣人心弦。除了有自己的身份,體驗者們也可以通過開盲盒的形式解鎖服裝,進行角色扮演,如作家、報童、袍哥、大學生、戲曲演員、算命先生、黃包車夫等。精美的服裝不僅是拍照打卡必備,更帶領體驗者在戲劇中解鎖新的人生,書寫自己的命運傳奇。
據悉,《微光》已經處於最後的合成階段,很快就可以正式與觀眾見面。成都市京劇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宋軍表示:「京劇的傳承需要創新,成都市京劇研究院一直以來都在探尋新的藝術形式,讓京劇藝術融入社會、融入群眾、融入年輕人的生活。所以在這部劇的製作初期,我們便決定要以年輕人特別喜歡且自帶流量的沉浸式形式來表現。在確認了本劇的紅色革命主題之後,我們也將京劇藝術加入劇中。」成都市京劇研究院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劉露說:「沉浸式戲劇是當下年輕人關注和喜歡的戲劇樣式,京劇元素有必要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進行傳播、輸出,所以我們京劇研究院的年輕演員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同時在《微光》內容中呈現了京劇《穆桂英掛帥》的唱段和京劇舞台形象,希望能讓年輕人喜歡並關注。這是一個開始,以後我們可能會逐步完善。感謝媒體朋友們的關注支持!」
如劇中的主要場景新聲路,即是契合京劇研究院的新聲劇場,同時劇中還有許多京劇研學、京劇任務等互動,成都市京劇研究院的優秀演員們也會在劇中表演京劇名段。「黨建引領方向,文藝凝聚力量,如果說京劇與黨建結合是必然,那麼京劇與沉浸式戲劇的搭配,則是一種極具生命力和可持續性的市場探索。藝術永遠要服務於人民,《微光》的落地,不僅滿足了廣大人民的娛樂需要,更以娛樂的方式進行黨建品牌建設,這是非常難得的。」宋軍說。
免責聲明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打開騰訊新聞,閱讀體驗更好
廣告
虧虛男士有福了,小心別補太過,睡前吃它,真實調理腎虧腎虛
打開
騰訊新聞
參與討論
腎虧虛?試試這個睡前吃一次,把腎透支的補回來
Ⅲ 誰知道鐵道游擊隊是怎麼一回事
1938年3月,日軍侵佔棗庄。棗庄路礦工人洪振海、王志勝參加抗日武裝,後編入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1939年,洪振海等3人襲擊日本洋行,繳獲步槍、手槍各一支。以後又發展了李金山等3名鐵路工人。不久,他們襲擊從棗庄開出的日本軍火列車,獲步槍12支、機槍2挺,送到八路軍蘇魯支隊。接著,又發展了6名鐵路工人為隊員,取名為鐵道游擊隊,洪振海為隊長。1940年2月,蘇魯支隊將其正式命名為鐵道游擊隊,並派杜季偉任政委,全隊發展到15人。4月,在臨城至韓庄的鐵路線上,又組織起第二支鐵道游擊隊,共21人,由孫茂生任隊長。5月,在臨城以北辛庄組織起第三支鐵道游擊隊,共20人,由李文慶任隊長。同年6月,根據魯南軍區的指示,將活動在棗庄、臨城地區的幾支鐵道游擊隊合編為鐵道游擊大隊。
1942年1月,山東日軍糾集徐州、濟南、青島各地日偽軍「掃盪」魯中南地區。游擊隊員廣泛破襲津浦、臨棗線,在棗庄製造敵火車頭相撞,在臨城以南破壞敵電線,為八路軍和人民群眾安全轉移贏得了時間。鐵道隊還成功護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等千餘名將士過境.被肖華將軍譽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
隨著形勢的發展,鐵道游擊隊於1943年春編入魯南軍區獨立支隊,隊員發展到400餘人。後又編入魯南軍區第2軍分區。
為紀念著名的抗日武裝鐵道游擊隊,中共山東省微山縣委、微山縣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在微山島築造了鐵道游擊隊紀念碑(附圖片)。
位於山東省微山縣微山湖上的鐵道游擊隊紀念碑:
http://img.club.pchome.net/upload/club/2005/6/17/dxyok200_111897821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