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八佰》觀後感三篇
八佰這部電影講的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四百多人由團長謝晉元帶領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頑強抵禦日軍進攻的故事。下面是我整理的《電影《八佰》觀後感三篇》,以供參考。
八佰觀後感 1
哲人曾說:一個民族愈加經歷苦難,愈會變得頑強!
猶記得年少時,歷史課本上曾有過這樣一段描述:1937年,蘇滬會戰最終一役,國民革命軍八百孤軍血戰四行倉庫,抵抗數萬強敵四天四夜,殲敵數百,擊退日軍數次進攻,聲震海內外。
彼時的我,連同一眾懵懂的同學,都深深的被這一段簡短的話語所震撼。
我華夏兒郎自果然英勇,列強只能匍匐而行,終步於我方陣地之前。
轉眼三十餘載,再看八佰壯士之事跡,碰拍除了無以復加的震撼,更有一份刻骨銘心的悲痛,以及一份無以倫比的沉重。
一座殘破的倉庫,被一群軍人鑄就成不倒的長城,一條染血的蘇州河,見證了生命在最終時刻的怒吼與不甘。
硝煙彌漫,血肉橫飛!故來征戰幾人回,尚可馬革裹屍還!
辯吵渣
明知必死,雖死無悔!我以我血鑄長城,生為人傑死鬼雄!
殘酷的畫面,我熱血沸騰,咬緊了牙關卻依然淚流滿面。
這是滲入血液的震撼,亦是痛入骨髓的悲痛,但更是壓在了靈魂上的沉重。
先有918,再有盧溝橋,而那些英勇犧牲的將士,更不知數十天後,便是震驚中外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再向前,鴉片戰爭、甲午海戰……
生靈塗炭、國破家亡!這是百年浩劫,這是亡國滅種!
我不禁想問,這一場浩劫,為何要降臨我泱泱華夏?這一群虎狼,為何偏要分食我炎黃子孫之血肉?
偉人曾說:落後就要挨打!
以往創造了強漢盛唐的我們,以往萬國來朝屹立世界中央的我們,只是一次沉睡,便被污為“東亞病夫”,便成了列強分食的蛋糕。
這一場浩劫,用億萬同胞的鮮血將我們從沉睡中潑醒,這一場苦難,似燒紅的烙鐵烙印在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靈魂之上。
然而,就在當下,國家富強、社會和諧、人民幸福。
有人覺得,劫難已在攜悄昨日,國恥恍如隔世,該到了放鬆的時候,該到了享樂的時候。
我想說,劫難雖過,國恥猶在,列強亡我之心不死,民族振興之路猶長。
在這民族振興的關鍵時刻,忘記苦難,忘記國恥,忘記初心,貪圖享樂,只會再一次被列強超越,再一次萬劫不復。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華夏山河埋英骨,烈日青天照我心!
那些逝去的先輩,那些遠去的英烈,他們在最終時刻的吶喊,要讓列強滾出去,要讓誰都不能小看中國人,要讓家中的親人再不收到欺辱,歸結起來,便是要讓中華民族振興富強,要讓中華人民新福安康。
而我們,唯有銘記那一份沉重的苦難,深知當今的幸福乃是先輩英烈的鮮血造就,唯有不忘傳承至今的初心,牢記人民幸福民族振興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使命,才能無愧先烈,無愧後人。
看著屏幕最終那一個個英烈的簡介,回想著他們在炮火中的英勇與悲壯,我的心中雖沉重,身體卻更加充滿力量,我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
中華民族,歷經風雨,在風雨中洗禮!華夏兒女,飽受苦難,在苦難中成長!
只要銘記苦難, 不忘初心 !
終能人民幸福,民族振興!
八佰 觀後感 2
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網上都說這部電影十分好看,所以我們就前往了電影院去觀看。
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終一役,故事圍繞“八百孤軍血戰四行倉庫”展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終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便是幾位戰士背著炸葯包往下跳念名字的時候,想一想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是有父母妻兒的人,所以他們都在那個時候往下跳也是十分勇敢的。
還有更多讓我感動的片段,他們400多名戰士都十分的勇敢,為了不讓四行倉庫變成他們的墳墓,他們只能在那裡抵抗,最終他們贏得的勝利。
而這部電影充分的發揮了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精神。
八佰觀後感 3
電影開場就布局了兩個場景,充滿和平和喧囂的蘇州河對岸以及構成強烈鮮明的宛如廢墟,荒無人煙的四行倉庫。很明顯,河的一端是充滿期望和繁華的“天堂”,而另一端則是遍布殘缺樓房,荒涼的“地獄”。
我想,影片中貫穿全程的一個線索,就是白馬。白馬的出現,是四行倉庫人們心中的一道光,照亮了人們心中的期望。白馬的白,新,亮和四行倉庫的黑,破,舊產生了鮮明的比較,象徵著在四行倉庫這種黑暗,破舊,充滿絕望的逆境中有了一絲照入的期望。這也象徵著人們內心開始從對死亡的畏懼轉換成不懼艱險,奮勇向前的決心。而最終,純亮雪白的白馬,身上染上了鮮血,在路上賓士,這難道不是人們用獻血染成的期望嗎?期望從頭到尾都沒有消失過,反而因為人們的英勇奮戰,不懼艱險更加熠熠發光,重燃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喚起人們心中的家國情懷!
影片從開始到結束,展現了我軍幾百個人防守四行倉庫四天的經過,見證了士兵們從剛進來的稚嫩敏感到了成熟勇敢的蛻變。或許每個人心裡都有害怕死亡的那一面,可是當家國破碎展此刻人們眼前的時候,所有害怕都煙消雲散,剩下的僅有滿腔熱血。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團附謝晉元在應對堅持防守兩天和升起國旗應對日軍更加猛烈的進攻時,毅然決然選擇了後者。顯然,在謝晉元眼中民族榮譽感和喚起民族危亡意識比單純的防禦更有效。而之後用鮮血護住不倒的國旗,也正向河對岸展示了正如何香凝先生所說: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壯言。
而影片最終,接到了撤退命令後,在日軍的猛烈射擊下,四行倉庫的士兵撤離到對岸的途中,我們也看到了對岸人民密切注視著民族同胞的生死存亡,紛紛獻出自我的努力,這一過程也是喚醒民族同胞同仇敵愾,團結對外的高潮。盡管看似並不成功的撤退,卻帶來了最成功的結局。士兵們所展現的精神給中華民族的病打了一劑良葯,只要有活著的士兵沖出重圍,就能喚起部分中華民族的精神意識,而在人民群眾的推動下,這種意識勢必是大勢所趨,也勢必會帶來最終的勝利!
⑵ 「王成」的原型到底是誰
《英雄兒女》中「王成」的一位原型為烈士於樹昌;另,作家洪爐在經過幾十年的苦苦尋找之後,終於於2010年4月在遼寧錦州大嶺村找到了王成的另一位原型蔣慶泉老人。
(2)萍鄉山河電影院微信擴展閱讀
《英雄兒女》是一部優秀的軍事題材影片,影片的內容和炮火連天的場景,充分的洋溢著革命的激情,使之具有動人的魅力和氣魄。時隔半個多世紀,依然為這部電影的主旋律所著迷。影片中王成的扮演者劉世龍,成功的塑造了這一角色,時至今日他的銀屏形象依然令人難忘。這部影片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
在拍英雄兒女這部影片時,劉世龍為演好英雄王成這一英雄形象,他閱讀了大量的文學史料,分析劇中人物的要求,深刻的體會王成的成長經歷,對影片的表演層次的把握、以及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的傲氣凌然的動作都作了充分的准備。
為了表現出英雄形象特有的氣質,劉世龍沒少吃苦。在拍攝王成沖過炮火硝煙戰場的鏡頭時,他要在不斷的在爆炸和遍地燃燒的火海里沖過去,跑了一遍又一遍,眉毛燒光了,胳膊被燒很多處大泡,化妝需要重新沾眉毛,劉世龍不顧身上的疼痛,咬著牙再次從火海中奔跑沖殺,劉世龍胳膊、身上的水泡讓人不敢直視,而劉世龍對此卻默不做聲,上點紅葯水就沒事了。
劉世龍還要到部隊體驗站崗、投彈、刺殺等許多項目,他一絲不苟的參加訓練,幾個月下來,劉世龍身上有了軍人應有的氣質。
劉世龍塑造的王成這一經典人物形象,以獨特視角和人格魅力,使人物形象達到了栩栩如生的效果。那句經典的語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振奮了國人精神,精神來源於真實的藝術,而藝術再現了真實的歷史。
⑶ 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觀後感
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觀後感(精選10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我整理的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無法比擬的愛國情懷已讓我眼眶中充盈著熱淚,我對祖國愛得已更加深沉。
國慶假期,趁著時間還寬裕,我與家人一齊觀看了這部愛國電影。看完之後,不禁眼角早已濕潤。
這部電影讓我重新認識了朝鮮戰爭。本以為只是一場平平無奇、中國必勝的歷史書上冷冷的油墨。但我已明白,為什麼這場戰爭成為了中國民族精神最傳播最廣的一場戰鬥了。
故事發生在1950年冬,朝鮮與中國的邊境附近。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與美軍殊死搏鬥。
本在一年前就已就建國的我們,卻又在第一年遭到美國毒手。唇亡齒寒,作為朝鮮鄰國,我們既不能放任美國讓鄰居挨打,更不能讓侵略者的槍桿子伸進我們的土地!這一仗,打的是名聲、打的是榮譽、更是為了我們這一代可以生活在沒有硝煙的今天!
電影中前赴後繼死在前線的烈士們以死相拼,課文里也有寫到「他們的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影片中雷排長的死讓我潛然淚下。他性格直率,懂得安慰別人,很愛自己的家鄉。害怕失去性命卻在關鍵時刻大義凜然站出來身先士卒。一顆已經被燒紅的標識彈還在冒著紅煙,雷排長已不顧滾燙,雙手直接抱上了車子,開車就走。一路上,他的身旁火光四濺,炸彈一顆又一顆落在他身邊,彈片轟到了他的身上,胸前著火,他還是在開著車子向前走……在最後,他得哼起自己家鄉的民歌,還沒唱完第一句,車子就被炸飛了。他最後說了一句「別把我一個人丟在這兒。」更是催人淚下。我們的連長伍千里更是哭著在他的姓名上畫上了紅圈。
在美軍撤退之時,一群埋伏在雪中而早已被德凍僵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失去了生命,靈魂已離開他們的血肉,成為下一代的精神寄託。美國將軍更行了軍禮,感嘆道「面對這樣有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不可能勝利。」
這場抗美援朝戰役直到1953年7月才徹底解決,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
英靈們的靈魂不止存在於血肉之軀,更存在於中國領土的上空,永遠不會被忘記。
今天全家人一起去看了電影《長津湖》。這個電影一句話來概括:「太感人啦!」幸虧我隨身帶了一包紙巾。
這場電影主要是講抗美援朝時候,我軍如何在長津湖一帶阻擊美軍。故事情節感人至深,電影場面宏偉壯觀,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回來的路上,爸爸說,現在我們國家的電影拍得越來越像美國大片啦,我回應到「那是因為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了,各個方面,當然也包括影視方面!」是的,確實是這樣,這樣一個和平的國家,繁榮昌盛的時代去,都是革命先烈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
我輩當自強。正如片中指導員所說「我們這一代打仗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不再打仗,如果這一仗我們不打,那以後就得我們的下一代來打!」
現如今,我們依然在和老美打仗,從未停止,不是用槍彈,而是用科技,經濟等。當然,我們的國家現在的地位,更加不會對老美做出讓步和妥協,必要時候,即使使用武力,我們也有這個資本。希望能夠影響我們的孩子們,讓孩子們明白只有自己強大,才能讓國家更強大,少年強則國強。
回想自己過去的三十幾年,彷彿沒有那麼強烈的要為了國家如何如何的感覺,即使有,可能也是口號之類的,心裡的觸動並沒有那麼的強烈。可是最近幾年,心裡的觸動和感動特別的頻繁。也特別希望孩子能夠比我提前懂得這些道理,這也是為什麼最近總想著帶孩子看這一類型的內容的原因。
去年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今年我和我的父輩,長津湖,峰爆,一系列的愛國主題的電影,是應該要帶孩子好好了解。讓娃娃們從小就知道一些以前的事情。
和朋友約了《長津湖》,結果她今天值班沒空,我就自己去了。
去之前只在包里撈了幾張餐巾紙,結果開場前喝了一杯拿鐵就被霍霍掉了。整場電影只能用袖子擦眼淚,默默吸鼻涕。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個場景:火車開過長城,晨光照耀在火車上時;雷公開車那一幕;還有電影最後戰士們被凍在雪地里的那個鏡頭。
我一直是個感性的人,看紅海的時候流淚,看戰狼的時候也流淚,甚至一度拒絕電影院里的戰爭片或者苦情電視劇。這幾個場景更是眼淚止都止不住。
《長津湖》比較突出的是群像戲,雷公那場算是為數不多的單人戲,也拍攝的很好。很多小細節都被給到了鏡頭,值得第二遍觀看挖掘。大場景拍得很漂亮,尤其是埋伏那一塊。鏡頭轉換自然,電影整體完成度很高。
當然也不是說這部電影沒有缺點,因為群像又是電影因此在人物飽滿度上有所欠缺,有些場面太晃眼看不清,有幾位去世的戰士沒記住名字。有好多鏡頭給到美方戰士被槍打中死去,卻很少單獨給到我方被打中的戰士,其實也應該多拍一點,畢竟我國軍人也並不是鐵打的,他們被子彈打中被炮火擊中也是會死的······
電影還有一個特點是拍攝了美國下層軍人的日常,比如海報歌曲食物…這大概實在表示大家都不想打仗,只想和平安穩的生活吧。
拋開這部電影,抗美援朝勝利真的真的很不容易,不是所有戰士都是主角,有靈光一閃有突出的投擲技能可以大命不死。他們都只是血肉之軀,抗美援朝的勝利,不,應該說中國所有為獨立自主和平進行勝利戰勝,都是人民英雄用筋骨獻血鋪就的。
所有的勝利都來之不易,他們打仗是為了讓下一代人能生活在和平時代。
昨天,剛上映一部電影《長津湖》,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第二年,國家百廢待興、百業待舉。
在朝鮮處於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緊要關頭,黨中央政府應朝鮮政府要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
電影看完以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幀幀不怕犧牲、奮勇抗敵的畫面浮現在我眼前,讓我再次感受到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是用他們的鮮血築建的。
電影開始,跟隨鏡頭來到伍千里(吳京飾)的家鄉,伍千里作為七連團長帶領剛打完勝仗的戰士回家探親,在和父母見完面後,當晚收到緊急通知停止探親,外出打仗,年邁的父母只能目送孩兒,希望他勝利歸來。為了不要美國軍隊越過「三八線」、跨過「鴨綠江」,伍千里帶領一百多名戰士奔赴朝鮮戰場。
由於美軍飛機不停的在山間巡視,我們的軍隊火車被發現後不得不轉移陣地,保護電台、背起裝備徒步前行。
在前進的過程中,中國士兵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忍飢挨餓,在嚴寒的冰雪天氣中紋絲不動,隨時觀察美軍的飛機,及時隱蔽,最終把電台送往前線陣營並抵達戰場。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場景:
一個是伍千里帶領百名士兵徒步前進到達戰場時,為了躲蔽美國的巡查飛機,他們在前後無草無樹無山遮擋的情況下,躺在一堆石頭上面,假裝"屍體"躺在上面紋絲不動。美國人的兩架飛機不停的在上方飛行巡視,由於沒有發現敵人,他們為了一己之樂,便在他們以為是「屍體」的地方投放炸彈。
此時,伍千里眼看著身邊的戰士被炸死,內心十分難受,但為了以少保多不被全軍覆沒,安全抵達戰場,戰士們遵守紀律,只能默認忍受。
另一個是最後的場景,在美國軍隊誤以為是敵人時,他們走近一看,竟然是凍死在山上潛伏的中國士兵。
當我看到那一個個被凍僵的士兵端著步槍趴在雪地上時,在忍受著零下40多度的嚴寒天氣下,他們甘願化成冰雕,也絲毫不願退縮,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全部來自烈士們對於新中國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因為他們相信中國一定會勝利。
正如電影中美軍首領所說:「面對如此有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無法打敗他們」。如今我們生活在國泰民安的和平年代,但永遠不能忘記我們的祖國是那些先輩們用甘於奉獻、無所畏懼的勇氣,拋頭顱、灑熱血替我們打下的。
就像影片中毛澤東所說:「這仗真不想打,但為了未來百年的發展,這仗不得不打。打的一拳來,免的百拳來。」所以,那些為了保衛祖國未來拚死戰斗的戰士,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英雄。
何其有幸生於華夏、國家繁榮昌盛,在祖國發展的今天,我們更要勿忘過去、銘記歷史、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用我們的決心和努力獻出自己力量,維護祖國美好的未來。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每當聽到這首歌頌抗美援朝人民志願軍的歌,我都會想起電影《長津湖》中的那些無名和有名的英雄。
電影《長津湖》講的1950年9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悍然從韓國合仁川登陸,介入朝鮮戰爭,進而侵犯我國東北地區,其罪行簡直不可饒恕。於是,毛澤東主席與周恩來總理、劉少奇等國家領導們商議: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最後由彭德懷任志願軍總司令,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把美國趕出朝鮮。當時第一批入朝部隊是第九兵團五個連,其中就有伍千里所在的連隊與炮兵一個連隊,他們兩個連聯手粉碎了敵人在聖誕節前勝利的打算。敵人聯合國軍,是領先世界的精英部隊,生活方面與武器都比人民志願強。在一個零下40度夜晚,有三個連在等待命令的時候,寒冷慢慢地奪走了我們身上以及血管里的溫度,他們被凍死了,後來人們稱為「冰雕連。」
觀看的過程中,有一句話讓我流淚:我們這一代人不打,那下一代人就要打。有一個場景更令我十分感動:在兩個連攻擊美國精英部隊「白虎團」的時候,有一架美國飛機扔下來一顆標識彈,這顆標識彈就是為後面轟炸機做一個標志,不一會兒,遮天蔽日的美軍轟炸機飛了過來,對兩個連就是一陣狂轟亂炸,在一旁躲蔽的炮兵連長雷公看見了,用九牛二虎之力把標識彈抱到了車上,駕駛著車就向逃跑的美軍部隊中沖去,在上面飛行的轟炸機看到標識彈往前面去了,就跟著往前飛,炸掉了美國「白虎團」的很多先進武器。但是,雷公還是犧牲了,當戰友們找到他時,他嘴裡卻依然微弱地唱道:「人人都說那個沂蒙山好哇……」,眼裡憧憬著家鄉那美好的生活,希望和平早日到來,他那大無畏的英勇精神讓我淚目,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看完之後,我想到了現在的中國,美麗、和平、富強,不再受列強的欺負,中國人民終於可以自豪、驕傲地立於世界,正是有了這些革命戰士和革命英雄勇敢無畏,甚至把自己的生命都置之度外的人,我們中國才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話:今日盛世,如您所願。
今天,作為一名小學生,就讓我們把心中目標化為學習的動力,努力進取,天天向上,長大為祖國多做貢獻。
國慶節,李老師帶我們觀看了電影長津湖。透過時空的隧道,七十一年後的我們以光影的方式回望歷史,回望那段充滿冰與之的英雄贊歌。
一九五零年的寒冬,朝鮮零下四十度的,長津湖戰役打響,我軍為了趕時間,來不及換上厚棉衣,僅穿著從南方帶來的薄棉衣,在自然環境異常惡劣的長津湖,與裝備精銳的美軍"北極能團」展開激戰,勝算渺茫。
志願軍徒步前進,沒有汽車與坦克,更沒有後勤補給。只好吃能硌掉牙的硬土豆為食,硬吞雪塊解喝。在水門橋,"敢死隊「用血肉軀炸毀生死橋,在長津湖畔,百名戰士化作晶瑩的冰雕,到死槍一直指著敵人的方向。
電影中的一句話令我淚目,「這場仗我們不打,就要我們的下一輩去打,我們把該打的仗打完了,我們的後代就不用了」,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他們選擇不畏犧牲,英勇斗爭。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即使面對零下四十度的嚴寒,他們甘願化成冰雕,也絲毫不願退縮,沒有哪一個春天會遲到,但他們卻選擇永遠留在了寒冬。他們的犧牲是為了讓更多人迎來春天。正如美軍司令所說:「面對如此有決心的人,我們永遠無法打敗他們」。
先烈們用他們的青春無悔,換來了國家的山河無恙。如今硝煙已散,國泰民安,這繁華的盛世如你們所願。讓我們永遠銘記長眠於長津湖的英烈們,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向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今天,我們全班共同觀看了長津湖這部戰爭歷史影片,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當年中國人民抗美撥朝的艱難和團結。
至今,我還歷歷在目,這是一部在抗美援朝時期在長津湖所展開的震驚世界的戰役,慘烈的戰斗無數英雄倒下了。在條件那麼惡劣的情況下,我軍戰士在長津湖至高點的山坡上,在零下40度的大雪天穿著薄薄的破棉衣,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我們的戰土們毫不畏懼,凍的硬邦邦的黑土豆捨不得吃還得留給傷員。
在這極端天氣,我們的兵標連的戰士們,從端著槍的姿勢被凍僵,他們有的是射擊的變勢,有的半蹲,他們都已凍成了冰雕,但他們雙眼裡,仍然充滿了對敵人的憤怒。
美國的最高軍官帶著他們士兵逃亡比處,看到這一切也佩服我們的戰鬥力,還向我們戰士敬禮,他們此時明白了為什麼,我們會在這場戰爭中勝利。這就是我們志願軍的革命精神。
我們的雷排長也是一樣,他為了掩護戰士們,抱著」標示彈」拚命的跑,用自己的生命引開做人的目標,最後被炸的血肉模糊犧牲了。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也沒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只是軍人的榮耀。他們不為了當英雄而當英雄,他們的鮮血,而在戰場上,無畏的精神永遠凝聚在中國人心中,就像影片中一個戰士所說,「這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下一代來打」。為他們不打仗就剩一個人也要堅持到最後。
這便是中國的志願軍,這便是中國軍人的精神,也是整個中國的民族精神。
整個電影非常的震撼,電影演完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當我們走出影院天已黑了,看到公路上的車水馬龍,看到小區的萬家燈火,看到爸爸媽媽牽著孩子的小手臉上燦爛的笑容,這些幸福的生活都是我們老一輩用生命換來的`。
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有充足的生活來源有良好的環境,我們必須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必須銘記歷史。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擁有鋼鐵鑄成的先進武器,而中國人民志願軍卻用鋼鐵般的意志打贏了這場戰斗!
走在回家的路上,傍晚的燈光一閃,又猶如炮彈炸裂,剛看完《長津湖》的我,仍無法從戰斗場面中走出來。看到燈光下的人們悠閑的玩耍、散步,和當年的戰斗場面形成多麼鮮明的對比啊!一時間,剛才電影中激戰的場面又一次像膠片一樣,在我的腦海中慢慢閃現……
「隱蔽!」戰士們趴下了,一枚引人注目、冒著紅煙的標識彈落在了戰士們中間。戰士們低頭看到火紅的標識彈,抬頭時,一架架飛機已經趕來,敵人們朝煙霧位置投去數枚炸彈。這時,戰士「雷公」瞬間抱起標識彈,裝車、打火一氣呵成,他駕駛著卡車,躲過炸彈,沖向敵方部隊。昏了頭的敵人,隨著紅色煙霧炸死了無數美軍。他是那麼的勇敢機智,臨危不亂啊,他將生的希望留給了戰友。這時,炸彈的威力將「雷公」的鼻血震出,只聽「轟」的一聲,車子被炸飛了,他躺在戰友的懷里,嘴裡強擠出幾個字:「不要把我留在這,我害怕,我怕疼……」,他漸漸閉上了眼睛,臉上很安詳,還帶著笑容和淚珠。這個場景瞬間讓我淚流滿面,久久無法忘懷。多麼勇敢的戰士啊,面對敵人毫無畏懼,保家衛國的信念讓他義無反顧、視死如歸!
志願軍戰士奮勇殺敵的場面還有很多,他們不畏強敵,英勇奮戰的精神讓我們看到了革命英雄保家衛國的決心,正是有了他們不畏犧牲的斗爭精神,才有了我們國泰民安、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讓他們不打仗!」多麼朴實的話語,讓我聽來卻是豪言壯志,觸動著我內心深處,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我們應當倍加珍惜、好好學習,用知識和科技讓祖國變得更加強大,讓敵人不敢再來侵犯絲毫。
看完這部電影仍然意猶未盡,讓我懂得奇跡的出現是一個又一個革命軍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所能凝聚起來,然後才有了劃破黑暗的光亮!
走出電影院,看著眼睛前燈火通明的房屋,腦海里回想起了電影長津湖的情景。
七連伍千里剛到家,收到快馬傳令,緊急集合。第九兵團穿著春秋軍服跑上了火車,伍萬里也上了車,成為穿七連第677個士兵。
列車上伍萬里和余從戎打打鬧鬧,火車門被伍萬里打開,萬里長城,秀麗河山紡紛映入眼簾,每一位士兵都沉浸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火車內,指導員梅生告訴伍千里,看著女兒的照片,女兒問他為什麼要打仗?他說,如果我們不打,那麼下一代就會打!
鏡頭一轉,邊境上,戰士們再次登上火車,穿過山谷時,鐵路被炸斷,正在搶修。忽然美軍的飛機來了,如雨傾泄的炸彈,頓時讓山谷變成了火海。
七連將電台交到指揮部,剛體息了一會,新的任務就下達了,所有人立馬投入到新的任務中。
光禿小的石頭山上,披著豈皚白雪。雪中的峽谷里,被白雪覆蓋的志願軍,啃著一個個硬的恪掉牙的土豆。而美軍那邊卻在過著感恩節,大口的吃著肉。梅生聽到廣播,告訴大家美軍在聖誕節前會打敗我們!」
埋伏了兩天,宋時倫宣布發起總攻!
夜晚,美軍指揮部燈火通明,突然天空中閃起一個信號彈,沖鋒號起,志願軍像潮水從四面八方沖向美軍。美軍的坦克和大炮的傷力對於步槍、手榴彈是巨大的。但志願軍的沖鋒卻是那樣的無所畏懼,他們抗著炸葯句沖像坦克。
老兵的殺人技術都是千錘百燒,生存技術也是實踐教會的。被打的四處亂竄的美軍叫來空中支援。志願軍立刻隱蔽。偵察機丟下標識彈,轟炸機傾泄下炸彈,總攻前還想著去千里老家養老的雷公一人沖上前抱起標識彈,開車向沒有志願軍的方向中,所有的炸彈都向他砸下。
在大戰之後,梅生對伍千里說出了自己的願望: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看了《長津湖》,令我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它講述的是抗美援朝中的中國志願軍血戰長津湖的英雄故事。
1950年10月,回家探親的伍千里,即將退伍的梅生,還有很多很多剛到家的戰士聽到祖國的召喚就馬上回歸隊伍,看到年小的伍萬里到軍隊的時候……心潮澎湃、激動不已。我們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司令的率領下,馬不停蹄、爭分奪秒的坐火車集物資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
因為我對歷史的了解程度還不是很准確,心裡有一個疑問:「他們為什麼要去打仗?」可當看到美國飛機轟炸火車時,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前面還嬉笑的戰士後一秒就帶著糧食、裝備跑到樹林里,到處都是敵軍飛機丟的炮彈,頓時炮火連天;戰士走到一片石頭池時,看到有飛機來了,馬上就地卧倒躺在戰士屍體上一動不動,美國飛機射擊所謂的「屍體靶子」為樂,我們的志願軍哪怕血肉飛漸到他們的臉上也不動彈,志願軍太難了。可後面七連兩百多人分成一部分護送電台和電台譯員,一部分去幫助另一組志願軍摧毀敵軍的信號塔,又有一部分去阻擋美軍的後援,這些驚心動魄部分已經讓我擔心吊膽、眼淚奪眶而出了。可後面那些在中國志願軍沒有禦寒棉衣的情況下隱蔽在雪地里卻沒有被發現;夾擊兇猛的美國北極熊軍團;奪坦克、打落飛機;雷公把記號彈搬到車上,要送回給美軍時被炸得奄奄一息,直至壯烈犧牲……我已經悲痛欲絕、撕心裂肺。
美軍吃著烤雞、喝著咖啡、過著感恩節,笑著說這場戰爭會立刻結結束,我們的戰士在沒有防寒服的情況下只能啃咯牙的冰土豆;美軍有先進的武器和物資,開著偵察機和轟戰機一路巡航,一路轟炸,中國志願軍穿著單薄頂著嚴寒,只能晝伏夜出一路躲避敵人的轟炸,扛著設備徒步前行……
連長伍千里、指導員梅生、新兵伍萬里、張小山、火力排排長余從戎、狙擊手平河、炮排排長雷公……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人,用血肉相搏,就像美軍撤退時,看到了被凍成冰雕的中國志願軍,都不由敬禮發出感嘆:「有這樣的決心的國家,是打不倒的。」我現在知道了「他們為什麼要去打仗?」就是梅政委說的:「為什麼我們要去打這場仗,因為我們不去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去代。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他們不再打仗。」電影長達三個小時,劇情卻十分緊湊,絲毫不覺漫長。
謝謝先輩!我們今天的安逸,全是你們以血肉鑄成。所以,我們珍惜和平,努力學習,鍛煉身體。從小事做起,從珍惜食物,從認真學習,從修身立德開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輩之忠烈!不負和平二字之珍重!
勿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