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私人影院盜版影片、攝像頭偷窺等亂象頻頻發生,這樣的影院為何那麼多
私人影院會出現盜版影片和攝像頭偷窺的現象,其實就是因為有關部門監管的不夠嚴格。重慶三峽廣場的一家私人影院內床單已經泛黑起球了,可是還沒有見經理將床單換掉。被褥上存在不明污漬,可想而知有多麼可怕。假如對方身上有傳染病的話,那一定會給下一個人造成嚴重的傷害。只有兩天打掃一次房間更換床上的用品,才能夠對客人進行保障。有的人明明是掛羊頭賣狗肉,卻還把自己誇的到處都很好。
總的來說有關部門一定要下大力氣動真格去整頓,不要選擇一棍子打死一定要留健康持續發展的空間。把那些不規范經營的私人影院全部都給關閉。要對文化娛樂場所的范圍和經營模式加以引導,每個人的生命安全都應該得到保障。去陌生的地方時一定不要讓無關人員進入自己的房間,防止對方在房間當中安裝不好的東西。
㈡ 最近QQ上有免費看電影的群,目的是什麼 ,看的人會不會財產被盜
本來呢是有這種免費給你資源看視頻的群(以前有很多),只是現在演變成了要收錢,不過這樣的群還是有存在的。但是你這個還要求新人拉足夠的群員,沒夠還會被踢!?這就非常有問題了。不建議加這個群。如果單純的是想提升這群的曝光率
或是
想吸引人使用群內網站或app
這只會鼓勵你拉人進群,但絕不會踢你!
首先我先舉個例子:在傳銷里有個要求就是「每個把這個**推薦三個人」。傳銷不要求每個人拉很多人,假設只給每個人三個名額。目的只求能穩定有效財源。那在陷入傳銷的人只能將自己最信任的人拉來,以保證發展下線。
同理QQ群拉二十個人。一個是有效擴大人數。(我們在拉人時會考慮那二十個可以有效拉入)。還有一個在群里會有個APP這個可能存在風險。
還有什麼目的有待觀察。可能儲備人力(關系人群)。
總之如果涉及金錢的方面注意。及時保護自己財產。
㈢ 為什麼去電影院看了很多國產電影都感覺被騙錢了
中國電影市場真是一個熱中有冷,爛中開花的神奇存在。高票房電影已經被翻來覆去地研究了個透,炮灰電影看似「沉默的大多數」,但仔細打量這些奇葩,同樣是觀察中國電影的一個維度2013年就要過去了,票房贏家們很懷念它。截至今年12月8日24時,中國內地的電影票房突破了200億元大關。在2005年,全年總票房才剛剛過20億元,2010年則剛過100億元。就算再外行的人也看得出來,中國電影市場正熱得滿臉通紅,眼瞅著就要發燒。另一組數字是,2013年全國電影院平均上座率僅15%,投入市場的影片有700多部,其中能盈利的不足10%。
國產驚悚:「你神經病啊」
以前人們還可以說,國產驚悚片就是中國足球,但現在恆大得了冠軍進了世懼杯,只留下國產驚悚片孤獨地扮演著扶不上牆的阿斗。在2013年票房炮灰電影里,國產驚悚片是主力軍。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映的國產驚悚片有將近20部,票房在幾百萬到一千多萬不等,七成以上都是賠錢的。這些電影的網站評分幾乎都在5分以下,評論中最常見的一句話是:「早就知道國產驚悚片全是爛片,我就是犯賤/腦子抽了/閑得蛋疼才會來看。」國產驚悚片=爛片已經是公認准則,但每部爛片都各有各的神邏輯。霍思燕主演的《午夜火車》里,女主收到一張不知道哪裡來的火車票,莫名其妙地上了車,車上有個男的,限制級鏡頭時有出現。最後發現自己失憶了,原來她小時候玩煙花爆竹燒死了包括自己小玩伴在內的一車廂人,而這趟火車就是當年那個列車長承包的,聚集起死難者家屬,一起去上墳。當女主角意識到我國鐵道部還沒有提供包火車業務時故事就結束了。最讓觀眾疑惑不解是,車上的男人是她自己分裂出來的另一個人格,但這段跟最後揭開謎團完全沒有關系。吐槽無力的觀眾只能認為這是為了展示影片的宣傳口號:「不只有恐怖,還有感情和愛。」關於這部電影最生動的影評標題為:《朋友是影城的經理,我想看,她告訴我說這電影沒人看除非你包場》。
中國國情是,不允許電影里真的有鬼或其他超自然力量,因此國產驚悚片只能不斷製造靈異事件,把恐怖因素指向一個又一個神經病。日子久了觀眾也對這種模式有所准備,有點蛛絲馬跡他們就立刻明白了,這就是趙又廷的台詞:「你神經病啊!」《搏擊俱樂部》式的精神分裂橋段也被導演們重復到泛濫,在《咒·絲》、《女蛹》等片中都有這種劇終才揭秘某個角色只是精分人格的故事模式,非常地「走進科學」。在神經病們中還經常跳躍著莫名其妙的激情戲,純是為了放在預告片里增加噱頭,多半和情節沒有關系。當「神經病梗」被用濫之後,更奇葩的橋段出現了,那就是做夢。
《校花詭異事件》專門討好學生中愛驚悚的人群,打出「女高怪談中國版」的宣傳語,安排校花女主角在一個詭異的旅店裡不斷遇到恐怖事件。恐怖橋段變笑點,觀眾已經見怪不怪了,電影的驚人創意在於,旅店裡的人都變成了鬼,校花以紫薇自殺的姿勢墜崖,這時忽然逆轉,校花在做噩夢。下一個鏡頭一秒鍾變小清新,男女主角演了一點校園純愛MV,電影結束了。創作上固然有限制,但創作者的思路匱乏,對「驚悚」的低層次理解也顯而易見。參加過國產驚悚片宣發的小魚說,國產驚悚片常見的宣傳手段就是渲染恐怖,但最近幾年受眾見多識廣,刺激點不斷提高,再加上這個類型的國產片幾乎是「臭名在外」,創作者幾乎已經才盡。大批量粗製濫造的國產驚悚片不斷涌進影院,和前幾年部分電影的成功有關。2009年的《午夜計程車》成本200萬,票房1200萬,2010年同等規模的《午夜心跳》收獲了3200萬的票房,2011年《孤島驚魂》撞了楊冪走紅的大運,票房收獲9000萬元人民幣。這幾年是國產驚悚片的開荒年,沒有知名演員、導演,甚至沒有好劇本,只要宣傳嚇唬人就有票房,因為驚悚片愛好者是一個固定人群,很容易被忽悠進電影院。開荒時代的驚悚爛片賺得盆滿缽滿,熱錢涌進了這個行業,國產驚悚片的好日子也到了頭。大部分驚悚片不需要大投資,急功近利的資方拚命壓縮成本,讓這個類型的電影成了不知名導演和演員的集中展示區。這時驚悚片粉絲們也漸漸明白了這些電影的含金量,不再因為恐怖的海報和通稿而進影院,國產驚悚片們淪落到院線不想排,觀眾不看也直接打一星的境地。
大家一起「囧」
國產電影宣傳有一套固定的庸俗語匯:超強陣容、賀歲巨獻、老戲骨、萬眾期待、網路熱議……這幾年他們最愛用的一個詞,非「接地氣」莫屬。學院派對此的評語是:「戲劇是反現實敘事,接地氣什麼時候成了好電影的標准了?」接地氣可以是某一種電影風格,卻被跟風跑的中國電影人用成了一個褒義詞。但凡都市題材的電影,動輒就標榜自己「接地氣」,你們考慮過「地氣」的感受嗎?
絕大多數這類電影只是對高票房電影的機械模仿。《人再囧途之泰囧》走紅之後,囧字成了低成本國產喜劇最喜歡的字眼。《臨終囧事》明明是講殯儀館的故事,硬要往「囧」上攀,最後搞成了四不像。男主角小時候被雷劈過不會笑,觀眾以為導演要搞雷喜劇了,話鋒一轉說他家祖傳開棺材鋪,從大山走進城找的工作還在殯儀館。你以為導演要來中國版《入殮師》了,男主角卻在殯儀館里各種見鬼,觀眾剛准備迎接一部國產驚悚片,溫情戲緊接著又來了。如此天馬行空,宣傳方卻說這是
「接地氣」、「展現小人物悲歡」。另一部囧字頭的《囧人之越撓越囧》,鐵了心要復制泰囧式的繁復挫折,設計了一對七年之癢的夫妻,丈夫靠妻子發家卻在外麵包小三,妻子找偵探拍證據想要丈夫凈身出戶。兩夫妻相互算計,小偷騙子全用上了,故事卻單薄到只靠相互追著跑來解決。喜歡看輕松喜劇的人沖著「囧」進了電影院,看得一頭霧水只記住了一個「跑」字。難道一直在地上跑就是「地氣」的精髓?直接用網路熱詞的電影更是爛出了新水平。先請體會一組片名:《光的棍》、《午夜微博》、《負二代》、《不要迷戀姐》、《別跟我談高富帥》……不祥的氣息撲面而來。創作者們一個人在家裡憋創意,網路上億萬人一起攢創意,電影從網路里得靈感也無可厚非,但通常簡單粗暴地移植熱詞意味著拙劣地追逐「潮流」,最終形成極其土鱉的文化產品。鑒於電影有生產周期,他們
呈現的是半年到一年前的熱門段子。演員們面癱地來一句「太給力了」,基本上就把電影送進了虧錢的絕路。《別跟我談高富帥》里,白富美和男朋友吵架,進山度假遇到了男屌絲,先吵架再相互了解再陷入愛河的俗套劇情再次上演,她的閨蜜一直忠心耿耿,忽然一變臉就成了勾搭前男友的壞女人。白富美住的旅館是大學生消費水平的農家樂,整個畫質看上去像中學生DV作品,碰上了憂愁,白富美就脫光了跑到河裡去邊洗澡邊思考,導演藉此順利展示了肉體。整部戲看上去
像胡鬧,一位觀眾看完的感想是:「拍這戲大概幾百萬吧?大家站在黃河邊上把300萬人民幣換成硬幣往河裡扔,扔一個小時也比拍這電影有意思。」據「中國電影票房吧」數據,這部電影的票房是2萬。有了這些電影的襯托,《富春山居圖》還是挺好看的。「跟風、模仿,是國內每個行業的通病,不只是電影。」麥特文化傳媒總裁陳礪志說。他發現在《致青春》之後,同類型題材電影項目明顯增多乃至泛濫,而因為80後都市情感題材的熱門,明年「閨蜜題材」必將大熱,跟風者眾。但他對大多數趕時髦的電影都不看好:「今年上半年的幾部片子都有其特殊屬性,例如《致青春》能引發全民懷舊。但跟風者做不到這些,只有市場才能去教訓他們——必然血本無歸。」另一方面,陳礪志也認為市場環境在變化,以小博大的電影勝算在降低:「平均每周有七八部電影上映,其中一定有大片,這樣的市場容量留給小片的機會越來越小。」想成為黑馬顯然不能只靠跟風亂貼標簽。
電影中的三聚氰胺?
喜羊羊走上大銀幕,每年春節都能輕松順利過億,兒童片再度成為投資熱點。喜羊羊給了資方無窮的想像:成本低、受眾廣、製作不麻煩,甚至情節也不費腦子,不就是狼抓不到羊嘛。兒童片,不管是動畫的還是真人的,就此成為低質量電影的重災區。和皮克斯那些全家觀看的高分動畫電影不同,國產動畫電影幾乎都是孩子愛看,家長陪睡玩手機的狀態,電影網站上關於此類電影的低分評價都是被迫進電影院的成年人留下的。今年8月上映的《高鐵英雄》票房78萬,由常州電視台和東京電視台合作出品,購買了1998年著名日本動畫片《鐵膽火車俠》的版權,但CG效果慘不忍睹,表情僵硬動作緩慢,高鐵俠形象簡單得像兒童畫,劇情則是幼稚的「拯救世界」。帶孩子看片的家長認為「直接把98年電影放上銀幕也比這個好」。動畫片太幼稚,真人兒童片卻太不像孩子。主打今年暑期檔的兒童電影《小神來了》,山寨《小鬼當家》,講述三個孩子在家碰到蠢賊的故事,小童星們裝腔作勢地在家商量捉賊大計,過分地賣弄可愛,完全是「大人臆想的可愛的小孩」,而沒有孩子該有的稚氣、純真以及說話的磕磕絆絆。再加上柳岩和邱啟明在片中扮演一對情
侶,讓電影氣氛更加奇怪。暑期檔里這部電影僅有65萬票房。一部名為《西柏坡2:王二小》的動畫片,用動畫做了個兒童版的抗日神劇。王二小的故事被重新演繹,他和小女孩棗花一起出抗日奇招,最終犧牲,票房40萬。縱然有炮灰,但也有運作得好的兒童片成了票房黑馬。《我愛灰太狼2》有喜羊羊系列的噱頭,動畫當引子,主要是真人演,劇情在大人看來沒有邏輯,上線18天收
獲票房7251萬;《洛克王國2聖龍的心願》累計票房6556萬元;《巴啦啦小魔仙》4702萬元,靠的都是已有游戲、電視劇的品牌效應。成年人頻頻以「弱智」、「低級」來形容國產兒童片,最嚴重的說辭是「電影中的三聚氰胺」。指導最新一部「小魔仙」系列的導演於人覺得這些意見情有可原:「確實存
在太多劇情簡單的作品。」於人很早就從事兒童影片工作,早年國內的工作習慣是「一定要寓教於樂」,以說教姿態拍電影,自然比不上迪士尼的吸引力,但這幾年有電視動畫的示範,影片又漸漸趨於低幼處理。尤其是用已經形成產業鏈的品牌做電影,對創作者的限制更多,於人就聽說某兒童品牌要拍電影,對導演最多的要求就是展示玩具環節不能少,重復動作以帶動兒童消費習慣。
瑞格奇跡副總裁邢芳正從事兒童動畫工作,她直言國產兒童片從創作到技術還都很不成熟,「產業整體水準落後」。「從《大鬧天宮》到現在創作者的斷檔,折射出來的是過去二三十年教育的失敗:原創力量枯竭,學外國又學不到根基和精髓。」
作者:王英俊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㈣ 微電影掙錢嗎
問題一:拍微電影怎麼賺錢的? 拍攝電影的目的有辯笑如多種,除了公益廣告和某些用途之外,最重要的當然是收益。
如果您拍的微電影知名度特高,可以到電影經紀公司那裡去申請翻片銷售,很多網站和電影公司會需要,這種是需要申請知識產權保護的。因為這畢竟是涉及到文化產業的事宜。也需要文化部門批准審核和頒發影視許可證等。
另外一個簡單的賺錢模式是:上傳。上傳到網路中大的門戶視頻網站。例如:優酷,56網。等只要您的微電影不涉及個人隱私等問題,只要這些網站審核通過,只要您的微電影網路知名度和點擊量達到很多很多,您賺錢就簡單了。升虧在這樣的模式中賺錢,需要注冊那些網站,然後加入視頻分享計劃。把您的賬號和相關信息提交即可。
娛樂吧網 提供資料。僅供參考。
問題二:微電影該如何賺錢麻煩告訴我 侯振權在本次
移動互聯與媒介創新高峰
論壇的分論壇三「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媒體創新」中
平台與贊助商的利益瓜分
微電影的產生與網路視頻平台的發展壯大和激烈競爭有關。它獨有的低成本、低風險、原創性、靈活性能夠保證了網站在運營時享有更多的主動權,為網站帶來更大的利益。
2010年下半年優酷出品了11度青春系列微電影,其中《老男孩》一片被視為微電影產業的里程碑,真正開啟了微電影時代。
微電影的第一個發展階段被侯振權稱為「視頻大佬間的游戲」,正因為微電影特有的優勢,它又
走入第二階段
「廣告商的盛宴」。
廣告需要採用更軟性、更靈活、更易接受的營銷方式,而定製專屬於品牌自身的微電影逐漸成為新的行業趨勢。通過微電影,可以把產品功能和品牌理念與微電影的故事情節巧妙地結合,用精彩的視聽效果達到與觀眾的情感交流,使觀眾形成對品牌的認同感。
出身決定出路。侯振權說:「
在這兩個階段里,
一部成功的微電影的收益大部分被視頻平台與贊助商瓜分,到了創作者的手中就所剩無幾了。」
優秀微電影收益率一比上千
「微電影到底賺不賺錢?雖然目前可以賺錢的微電影十分少,但是中國的微電影產業已經成熟,山野模式也已經開始,在未來將產生巨大的利益空間。」侯振權說,
「國外優秀的微電影製作成本不到五百萬能有四億美金的票房,收益率達一比幾千倍。」
發展之初,微電影與電影相比收入的渠道少,只有植入廣告
,貼片。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微電影的受眾大增,網路院線和手機院線成了微電影收益的主要來源。
侯振權舉例說明,現在市場上能賺錢的微電影,例如《上位》、《青春失樂園》,涉及的題材都較為敏感,是在電影院與電視上看不到的又貼近廣大老百姓真實生活的題攜啟材。這些微電影能夠受到關注,是當代人情感的一種釋放。這小小一部分的「釋放」就給微電影產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可見這個產業發展空間之大。
侯振權也給在場對拍攝微電影有興趣的學生提出了建議:「拍之前首先要把想拍的片子類型化,是拍愛情片、青春片還是驚悚片,然後要有一個比較完整和特別的劇本。現在人人都能拍微電影。」
媒介融合求發展
微電影也逐漸受到傳統媒體――電視的青睞。
陝西廣播電視台研究發展部主任李榮介紹了陝西電視台著力打造的微電影節目「華夏微電影」,這是國內首檔微電影專業品鑒節目,為微電影與電視的融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
論壇上,陝西廣播電視台副台長胡勁濤向在座的學生發出邀請,陝西衛視願為廣大學生開放平台,徵集優秀的微電影,並且提供每一部十萬元的獎金。
問題三:微電影是怎麼掙錢的。 火了就有版權廣告這都是錢啊萬一再被國內播放巨頭看上了就發達了
問題四:拍微電影能掙錢嗎 如果是想賺錢的話,還是想別的路子,如果是愛好拍微電影,那就祝你好運
問題五:拍微電影賺錢嗎 看什麼樣的微電影了,要是那種商業性的微電影,被採納之後很賺錢,但最重要的還是打出名氣,創意、團隊、攝像機、視頻處理技術、場景、服裝、天氣等等,缺一不可
問題六:微電影怎麼能賺到錢 微電影的盈利空間管曉傑自身是「80後」,對年輕受眾心理的把握源自他對這一人群的用心琢磨,以及長期浸淫於網劇、互聯網廣告培養的直覺:知道什麼東西在網上能火。大學學新聞的他,畢業後最早是在電視台、報社做記者,而後進入成都聚友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做到高管。因為喜歡電影,他很早就開始玩DV,2005年憑一部救助失學女童的公益短片拿到了「湖南首屆DV大賽」最佳DV電影獎、最佳導演獎,2007年到北京組建工作室,獨立拍攝網劇,並代工製作奧迪、海爾、聯想等諸多品牌的病毒式創意廣告。彼時,視頻網站們還都處於起步階段,有許多類似管曉傑這樣的小團隊伴生其左右,但這些年來的路徑也與視頻行業一般多舛,許多人都轉行了。而管曉傑通過製作一部23集的真人動漫網劇《電影少女》找到了方向。那是2008年,他第一次嘗試了植入廣告,對象是吉林公主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米月光牌有機大米。雙方商量按照視頻點擊核算價值,用9元/斤的大米來結算。於是廠家准備了幾萬斤大米。誰知網劇上線後非常火,點擊量足有100萬斤大米。當時網劇的製作成本很低,只有13000元,收益翻了將近100倍。而且,管曉傑把視頻放在了移動、聯通的手機電視和酒店VOD系統上付費觀看,又收回了10倍成本。他開始琢磨這裡面的商業模式和盈利空間。
由於代工廣告時與策劃者溝通密切,他嘗試進入了病毒營銷策劃,比如蒙牛「新養道」與章子怡導演處女作《非常完美》的捆綁宣傳。2010年底,徐茂棟的「百分通聯」給到他幾百萬的天使投資,供他實現由廣告代工轉作內容自主品牌的想法。籌備半年後,《青春期》進入到了拍攝階段。對於《青春期》的走紅,他認為在意料之中。因為題材接地氣,受眾群集中,加之1年之內連續出了3部,熱度一降下來立刻又拉上去了。「我能火的原因就是我不停地出。《青春期》至少會拍到5,馬上上線的下一個系列《上位》依然會以1年3部的速度推出。」管曉傑這樣總結一炮打響的原因,「《老男孩》2010年就出了,現在也沒出續集。《讓子彈飛》再火也就是三個月、半年,延續不了整年。而美國大片一旦成功就會成系列地出,《超人》、《蜘蛛俠》、《變形金剛》。也許劇情不見得多好看,但通篇都在塑造人物,再配上刻骨銘心的愛情,我就是要學這種模式。」
除了內容產品,光影華視的網路營銷能力以及與視頻網站常年積累的關系也居功至偉。在發行推廣方面,其與芭樂建立了長期合作,由芭樂主推視頻網站,自己則側重於微博、人人等社區互動。芭樂的業務形態與光影華視非常相似,但管曉傑認為,雙方合作的空間反而大於競爭空間,因為市場太大、玩家太少。「若說競爭,我們相比芭樂、華影盛視、視頻網站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是獨立內容提供商,身上沒有盛大、酷6、媒體等任何標簽,可以做全網營銷。」管曉傑說,「就好比,優酷會推酷6的自製劇嗎?不可能。但我們可以。」作為一個新生行業,微電影的未來走向還遠未清晰,主流盈利模式無外乎廣告植入、客戶定製兩種,相對單一。
管曉傑認為,光影華視的盈利模式至少有5項,且均已處在進程中:內容付費,一方面從《青春期2》開始在視頻網站嘗試完整版付費觀看,另一方面與運營商合作推手機電視;廣告植入,典型如《青春期3》中的網游《桃園》的廣告植入,目前該項收入是製作成本的2倍;影視周邊,包括手機殼、移動充電器、抱枕、書包等,也包括同名小說、話劇、藝人App、影片中音樂及歌手的巡迴演唱會等;藝人經紀,目前已簽3位藝人,其中女主角趙奕歡的廣告身價逼近三線100萬左右;內容轉換,從即將上線的《上位》開始,作品都是按院線標准拍攝的,但會剪出微電影、院線兩個版本。
......>>
問題七:現在微電影好做嗎?能賺到錢嗎?感覺挺靠譜的,但是很猶豫 應該是在20000之間,大多數消費者會選擇名牌產品每個產品品牌不一樣,這個價格大概屬於一個范圍,而且還需要根據要求來定,價格低肯定質量一般,如果想找個好點的,就需要加錢另選,自己考慮好性價比和需求。這種價格比較高的必須要慎重選擇,多作參考。
問題八:拍微電影可以賺錢么 你好 請問你學什麼專業的 和電影編輯相關么 在不在北京 今年五一 我們第一部電影先導片拍完了 下半年我們在醞釀新的微電影
前途和錢從個人的角度 我覺得是應該這樣判斷 如果你愛一行 那麼你會迸發出你想不到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這時前途和錢僅僅充當的是附帶效益源源不斷向你靠攏 但如果你先從前途和錢出發 那可能就不是特別的游刃有餘
問題九:拍微電影可以賺錢嗎? 恩恩,當然是可以掙錢的啊
只要你拍的足夠好的話
那光靠網上的點擊量你也能掙不少錢呢
反正處處都存在著商機了
問題十:我個人拍了幾部微電影該怎麼賺錢 缺數錢的不?你發達了我可以幫忙數錢。
㈤ 手機看電影賺錢可信嗎
手機看電影賺小錢可信,比如一個月就賺幾元,那應該是可能的,想賺多一點是不可信的,不用動腦子,誰都可以乾的東西賺不了多少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