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拍微電影用同期聲時,我想知道是用單反自帶的麥克風錄音還是用獨立的錄音設備進行錄音
如果可行的話,兩邊一起錄,話筒接錄音機(微電影可以考慮Zoom H4、Olympus LS-100等,Roland的就已經太貴了,別說SoundDevice了。。。),機身話筒也錄音,後期通過板點來對位。注意一定要做好場記工作。
之前我們電視劇和電影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錄音的,因為專用錄音機可操作性和錄音質量都很好,而且可以現場獨立監聽。機頭話筒錄音可以幫助對位,了解現場情況等。
如果預算不高的話可以考慮直錄,您說的「長臂猿套裝」我不了解,不過一般照相機的輸入增益有限,一般都是為線路電平設計的,如果套裝沒有放大器,您需要配一個電池供電的話放來增益話筒收取的信號,以使錄音結果達到理想電平。這種方式要注意監聽,6D的錄音電平表應該是在菜單中的現場錄制時不能監看,音頻輸出口和視頻輸出集成在一起(沒用過6D,不知道影片拍攝時候有沒有電平表,也不知道有沒有獨立耳機孔/音頻輸出,我是根據5D和650D的經驗猜測的),所以可能需要自己動手做監聽線,並且使用外置監視器(估計用6D的都得用外置監視器)。
㈡ 微電影拍攝的錄音設備需要什麼比較專業的錄音設備
我目前只了解到需要攜帶型錄音機,攜帶型調音台,監聽耳機,麥克風,領夾式麥克風,挑桿,防風罩,減震器。錄音機是roland的比較好,麥克風是rode的,調音台是YAMAHA,監聽耳機在耳機發燒友朋友的推薦下選擇了AKG K24 MKII。
在這里對於看似不起眼的話筒桿我想說,有能力一定要買個好的碳纖維桿,我現在用的是AMBIENT 3.5M桿和k-tek 5米桿,可以很省勁,同時可以適當減少由於手部摩擦帶來的噪音。(影視錄音所用話筒別稱為槍式話筒,按指向性劃分為超心型指向話筒,按照工作原理是電容話筒)
㈢ 玩微電影用到的同期錄音設備,求推薦
之前在音平商城買了ZOOMH4n Pro 4軌錄音機搭配森爾麥克風,用的非常好!
㈣ 微電影攝像錄音問題(加分)
如果你的相機支持外接micphone的話(看說明書,或者相機側面會有有個畫著mic的小插口),買個小micphone插上就好了。拍的時候將mic正對說話的演員(mic一般默認前端收音),這樣就解決了聲音小的問題。
如果你的相機不支持外接micphone收音,那麼只能用手機或者錄音機同期錄音。因為錄像時間和錄音時間是吻合的(在後期製作中稍微剪輯調整一下),一般不會出現聲畫不對(口型不對)的現象。
㈤ 導演不可不知的錄音相關知識
導演不可不知的錄音相關知識
作為一部電影,微電影的導演,錄音是一項提高影片質量的關鍵點,本文詳細說明導演不可不知的錄音相關知識。
一,開拍前和錄音師的溝通。
錄音師應該是導演的主創團隊裡面的一員,從劇本階段就應該參與進來。我們在拍作業的時候常常有這樣的誤區——看景的時候帶著攝影燈光美術唯獨忘記了錄音。其實錄音師也是需要看景的。不同的環境聲場不同,也可能有噪音源。我們自己肯能會忽略了這些,但是如果有一個錄音師在的話,他能夠幫助你注意到這些問題。比如說我們在一個倉庫裡面拍片,倉庫的混響如果太強我們聽著沒問題,但是錄到錄音機里可能就會出現對白不清的問題。錄音師需要在選定的場景里預錄一些素材,預判肯能會發生的情況,做出解決的方案,如果實在不行就換景。再比如,也是我們常犯的錯誤,同學們常常會租房子拍戲,但是我們租了一個臨街的房子,房子外面車水馬龍,關上窗子還是噪音太大。這些都是我們為什麼要帶著錄音去選景的原因。
錄音師前期能夠越早的看到劇本,看到分鏡頭,看到場地。他們才能越早得做出錄音的方案,才能決定用什麼樣的設備,下幾根桿、用幾個小蜜蜂、用幾路的錄音機。這些都是需要導演提前和錄音溝通的。舉一個例子,最近有朋友拍片子,分鏡頭遲遲沒有給錄音。錄音到了現場才知道有一場劇場的群戲。需要下兩根桿和若干小蜜蜂才行,但是片場雖然給錄音準備了744這樣的錄音機,但是卻只配備了一根桿,沒有小蜜蜂。這場戲的聲音就完全達不到要求。這要不就是後期補錄要不趕緊讓人臨時去租小蜜蜂。前者廢錢廢時,後者耽誤進度。這就是導演缺乏基本錄音意識,以及與錄音缺乏溝通的結果。
一個好的錄音師,還能夠在聲音設計上給予導演很大的幫助,提前的'溝通能夠給他們留出很大創作空間。多花一些經歷在前期和錄音的溝通上,也許你的片子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同期錄音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
同期最重要的就是幫助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比如燈光組,有的燈質量有問題,會發出噪音。這樣的燈最好不用,如果要用也得想辦法隔音。比如攝影組,老化的設備如軌道,攝像機等等可能就會發出聲音,這些東西都是可以提前溝通解決的。此處設計的問題會很多,我分享幾個我們在同期的時候常常忽略的事情。
1、空調一定要關。空調是有低噪的,而且很大。我們在開機的時候要關了空調,可以等停機的時候開空調。
2、小心空調外機。外景的時候,如果當時選景的時候赴京的空調外機沒有響,但開拍的時候裡面的人開了空調,那就是悲劇了。
3、電腦等電器設備。這些設備在拍攝的時候也要關掉。會有輕微干擾,而且電腦的風扇也會有響聲。如果一定要拍到開著的電腦請一定和道具部門溝通,選擇雜訊小的。同理適用與電風扇等設備。
4、所有的視頻都要錄聲音。常常我們在拍片的時候遇到了強烈的雜訊源,我們的聲音不得不回去重新做。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個就不錄聲音了。錄下來的聲音雖然不能用,但是卻是後期重做聲音的重要參考。
5、疊詞的問題。我們在拍正反打的時候,常常一個演員演另一個演員搭詞。這種時候每一句台詞都應該非常清晰,搭詞的時候不要出現疊詞。如果需要疊詞,也是由後期來完成,而且這樣還可選擇在什麼時候疊進來。同理適用與現場的補錄台詞。
三,後期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
1、合板。第一次做片子的時候我們常常出現這樣的錯誤,先剪輯完畫面,然後在一點點的對口型。正確的做法是在剪輯開始前就先合好板。
現在我們拍作業以及電視劇和電影基本上走的都是雙系統,這都涉及到打板和後期合板的問題。這邊要糾正一個大家很可能犯的錯誤:合板不是合攝像機的機頭打板的聲音與錄音機錄到的打板的聲音。我們常常用兩個聲音的波形的那一下峰值來對。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因為聲音和光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攝像機裡面拍到的畫面其實比攝像機機頭收的聲音要快。如果我們採用錯誤的方式對板,很容易出現畫面比口型快一點的現象,雖然是細小的差別但是這樣口型就會軟,看起來會怪怪的。正確的做法:用畫面里板合上的那一楨對聲音文件的波形峰值。這樣才能保證聲音和畫面的同步,而且錄音會在打板的時候把桿指著場記版。
2、OMF。當我們剪輯完成後會用剪輯軟體生成OMF文件給錄音。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剪輯的時候只要保證聲音和畫面的同步和嚴格按照場記單將視頻和相應的聲音文件匹配。我們自己剪片子用剪輯軟體做聲音的時候常常這個鏡頭匹配的不是這個鏡頭的聲音。但是想這樣找替換的聲音的工作都是應該有聲音剪輯來完成的。我們的多此一舉會給他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他們會摸不著頭腦。同理,視頻剪輯軟體里的聲音特效,我們也完全不用去做。因為聲音剪輯會刪掉這些所有的東西,我們做了也白做,錄音師刪著也麻煩。我們只要給他們一個條理清晰乾乾凈凈的OMF文件就好。另外在生產OMF文件的時候視頻剪輯軟體會有一個餘量的選項,至少給我們的錄音流出120楨。具體OMF是什麼,導入錄音的剪輯軟體里是什麼樣子什麼的大家可以自己去網路一下。
補充一點,如果不想你的錄音師在剪輯聲音的時候一直給你打電話問你這個鏡頭用的是哪個聲音。那麼你最好在剪輯的時候按著場記單上的記錄給聲音文件命名成「場鏡次」.這樣錄音可以根據自己的錄音場記單來找到原來的素材。這個工作和對板在同時完成。當然這是行業標准做法,也許同學們具體合作的錄音師有自己的一套做法,那麼導演需要提前和你的錄音溝通。
3,聲音的剪輯是很復雜的。聲音的剪輯會涉及很多東西,包括動效,對白,音樂,等等。我們的小作業里都有可能出現十幾軌的情況。一般的電影都是幾十軌甚至一百多軌的情況。
第一我們要給錄音流出足夠的聲音後期的時間。第二我們一定要視頻定剪之後再給錄音師做聲音。如果我們的畫面這加幾楨那邊減幾楨,對聲音後期來說就是災難。他們要動幾十甚至幾百軌的聲音,之前的特效都得重新做,還得根據畫面去找那些聲音對不上的地方。如果不想你的錄音師提著刀追著你滿街跑得話,一定要定剪了再出OMF給錄音做後期。
四,錄音是很貴的。
我們的一個片子要爭取給錄音留出1/5的預算。中國現在行業標准電視劇的聲音一集的同期加後期成本在一萬五左右。同期的錄音師1000/天,大助(桿爺)300-400/天,小助(順線)100-200/天。當然在物價飛漲得今天也許我們下個片子的時候他們就不是這個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