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電影製作存在哪些誤區呢
情節設計平淡,缺少戲劇張力。許多公益微電影給人的感覺是:公益味有餘,電影味不足。如《三個兒子》講述三個熱心公益的年輕人去養老院看望老人,故事情節非常簡單,能讓人有所震撼的主要在於三位老人的「回答」,但是三個兒子的所作所為顯然表現得過於單調了——他們只是坐在老人面前,聽他們說話、幫他們理理衣服、擦拭眼淚……該導演的另一部作品《三個爸爸》,在創作手法上與前片如出一轍:爸爸們去福利院看望腦癱的患兒,給他們帶去很多玩具,並不時地抱起小孩們玩親親……也許在現實生活中,這三個「兒子」和三個「爸爸」的確就是這么做的,日復一日重復著簡單瑣碎卻充滿溫情的事情,但就藝術表現而言,這樣的情節顯然缺乏感染力和藝術張力,總給人缺點火候的感覺。也就是說,當這些真實的事件作為藝術表現的素材呈現在藝術作品中時,它必須有所處理,有所轉換,在真實的基礎上有一個藝術化的表現。正如著名學者陳曉雲所言,「所有媒介都有長處和局限。並非所有讓你覺得感動或震動或轟動的人或事都可以轉換或直接轉換成電影敘事。電影敘事的核心仍然與『戲劇』相關:外在的戲劇沖突,或,隱含的戲劇張力。」所以,即便是那些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如果要通過影像藝術表現出來,「戲劇性」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對其度的把握至關重要,既不能流於形式,也不能過於誇張。
公益理念流於形式,缺少感人細節和實質性的努力。公益微電影《星星的孩子》是一部關注自閉症兒童的微電影。拍攝手法比較簡單,實際感覺遠沒有宣傳得那麼感人,只是用字幕在反復強調「我們與他們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這兩個世界是平行的,沒有交集」……片子在反復強調「他們」與「我們」的不同,卻缺少如何走入他們內心、真正讓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找到溝通點的努力,即片子太過於強調不同,而缺少了面對不同的態度。這使得公益的訴求流於表面,除了反復出現的藍絲帶和結尾放飛的孔明燈這些符號化的形式,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努力和作為,這是作為一部公益微電影的最大欠缺之處。這樣的問題在同類公益微電影創作中不在少數,包括一些獲獎作品。如同樣關注自閉症患兒的微電影《會唱歌的魚》,雖然總體風格比較清新,突破了人們對「公益」的刻板印象,但是整個片子節奏緩慢,細節也不夠豐富,展示母親為小魚的成長付出的艱辛和痛苦的場景少得可憐。所以這位母親最後情感爆發的段落雖然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從情感邏輯上看,難免顯得矯情和隔靴搔癢。我們無法指望觀眾花將近35分鍾的時間去堅持看完一部節奏緩慢、流於形式又缺少感人細節的公益微電影。這讓我想到常被人詬病的主旋律影片。我們不能因為它們的主旋律或公益性而降低它的審美標准,尤其是對細節和故事性的要求。相反,正是因為它們的主旋律或公益性才更需要有豐富的細節和吸引人的好故事去改變觀眾對此類影片的刻板印象。與一般影片相比,它們的細節應該更豐富,故事性應該更強,在觀賞性上所下的功夫應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