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產電影遭豆瓣低分要求道歉,觀眾沒有資格打差評嗎
觀眾當然是有資格去打差評的。畢竟電影拍出來還是給觀眾看的,而不是給電影人看的。拍電影有很多的講究,但是觀眾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觀眾只是想看他們想看的,他們不懂的什麼拍攝藝術,可能他們覺得這部被電影人稱為好電影的電影一點都不好看,他們看不出這部電影的深層意思,不是他們喜歡看的電影。那他們當然是要打差評的。
但是我覺得雙方都應該退一步。導演對於觀眾要求不要太高,他們本來就不是學這一行的,而且打差評也是他們的資格,如果不是惡意的影評,你也不能要求那些打差評的觀眾去道歉還有刪影評。而觀眾也不能惡意影評,畢竟每個導演的風格都不一樣,但是很多導演都是用心的做電影,你惡意影評不會傷了你自己的良心嗎?你可以說你自己不喜歡這部電影,但是不要扮演專業人士去批評這部電影,你沒有這個資格。
B. 求一部 國產老電影 內容是 關於 地震的謠言 山西拍攝的
這個不是電影,這個是一部電視連續劇,叫做《大追捕》,地震使監獄倒塌,公安幹警組織所有監獄中的犯人轉移到其他監獄,途中有3罪犯逃跑,主要講述逃跑中的3個人,其中2人是大惡人,另外的一人是個被誣陷的,3人的鬥智斗勇的大逃亡,同時與公安幹警玩躲貓貓游戲!
C. 求:一部新現實主義電影影評一篇
《十七歲的單車》
http://..com/question/17069262.html?si=3
《十七歲的單車》反映了兩種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城裡人和鄉下人;可他們也是同一種人——「下層人」,簡單的說這部戲就是一部「下層人」的悲歌。
影片中繁華忙亂的北京城、快節奏的音樂,襯托著一個鄉下的小夥子「阿貴」,他純朴、善良、有點兒木訥,從農村來到北京打工,找到了一份騎自行車送快遞,每單收費10元。等他掙夠了600塊錢,他就可以買下他特別喜歡的那輛公司借給他的銀色山地自行車。從此阿貴就騎著自行車在穿梭於北京的大街小巷,可是「城市」總與他格格不入。首先導演讓他看見了一個不斷換衣服的漂亮美眉,讓他見識到什麼是「城裡人」;然後讓他在都市四處受氣,見識下什麼是「城裡人」的氣派,再把他放到大酒店的門口,讓他「空迅感受生活」,不停轉動的酒店大門代表著高速的都市生活,及先進的物質文明,跟著轉門彷徨旋轉的阿貴,卻代表著外來者對生活的不知所措的茫然!阿貴好不容易進入了酒店卻如同呆兒般被招呼去洗了個「文明澡」,誰不知這「澡」卻洗錯了,不但要找的「張先生」沒找到,還要被迫交納洗澡費,阿貴無助地喊著「我不是來洗澡的」「是你們讓我洗的」——一個不清楚城市生活「金錢」法則的螞察阿貴,再次顯現出他與城市的不協調,他想逃可以說他是想逃離這一片令人窒息,與自己格格不入、夢魘般的土地,這里有太多的另人費解!
受盡凌辱的阿貴終於在經理的「施捨」下免費離開了酒店,可是厄運再次降臨,他唯一的財產——單車,被盜了,他不知所措的四處尋找,影片中的阿貴象盲頭蒼蠅般奔跑於茫茫的車海中,配以彷徨失落的慢節奏的薩士風音樂,成分的表達出人在丟失「希望」(單車是阿貴在城裡賴以生活的工具,也是唯一的財產、相依為命的「親人」,單車是阿貴的唯一希望。)後的無助、斗物此焦慮與驚惶!——這就是城市的現實——殘酷的生活再次使阿貴陷入悲哀!最後演員看著丟車現場那空餘的車鎖鏈,眼中溢滿了旋而不滴的眼淚,無一不足以震人肺腑,這正是下層人民深度絕望、無奈的表現。
車丟了,工作沒了阿貴唯一的期望是找回單車,也找回希望,在尋車的過程中他遇上了阿建。阿建是一個家境貧寒的的中學生,與阿貴一樣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唯一不同的是:他是城裡人,他的爸爸總是寵著他繼母帶來的妹妹以至於從未兌現過給他買單車的承諾。義憤之下他偷了家裡500塊錢,去舊貨市場買了一輛單車,對阿建說來,單車也不僅是單車,它是 「本來就該他的東西」,是他的尊嚴,不想單車卻是阿貴丟失的那輛。阿貴發現後,他去偷回來,阿建搶回來;阿貴再要回去,阿健再追打著要搶回來,兩人就為了在這循環往復中糾纏,一個要回「希望」,一個要回「尊嚴」,在最後一次的搶奪中,阿貴哭了, 他拚命的抓住他的車,撕心裂肺的呼號著。這一聲又一聲的喊叫,可以說是對不公世道的發泄,也可以說是絕望中自我保衛的發作,現實已經把這下層的打工仔,逼得獸性畢露了,阿貴的嘶喊震驚了阿建和他的朋友,制止了他們的繼續搶奪,似乎從他們的靈魂深處喚醒了他們的良知。阿貴這樣的喊叫,讓人感覺他將要失去的不是一輛自行車,而是他的身體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17歲的阿建承受不住這樣的喊叫,可是單車也是他身體里最重要的東西,他也不能放手,他們只得讓步,「不給車可以,還錢吧!500沒有,400也行,實在不行300也忍了呢!」可在阿貴看來單車「這本來就是我的,我已經付過錢了」,但在阿建看來「我也付過錢了」,他們終於達成協議:一個人用一天!這個在成人看來荒謬的事情,在他們之間卻似乎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這是身處下層社會兩個17歲人執著,是對生活最無奈的抉擇,但是也善良的。
單車把兩個17歲聯繫到一起,阿建伸出手與阿貴主動的那一「握」,更是意味深長,兩個下層的年輕人,在各自維護自身利益的過程中屈服在世上最不合理的「約定」下,承受著最不公平的待遇,這一握手可以說是這兩個深受命運迫害 17歲之間為同病相憐結成的友誼,悲慘的現實使「敵人」變成了「朋友」!
命運似乎把他們緊密栓連,最後阿健,用磚頭拍倒那個搶走他女朋友的「金毛」。回來報仇的人們把他和阿貴毒打一頓,連單車也被無情的砸爛。在影片的結尾,阿桂扛著殘破的單車,孤身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最後湮沒在茫茫的車海中,孤獨的身影、殘破的單車象徵著他——一個外來的下層打工仔,永遠也無法融入這個城市中。來的時候他擁有了「希望」(單車),現在「希望」被打破了,自然人也無法生存——這就是下層人的悲哀,註定被壓迫、被殘害!
影片在揭露下層人悲哀的同時,也揭示了現代年輕人的最明顯的特徵:沖動和迷茫,成長的挫折和錯誤,使人迷茫失去理智,進而產生沖動,影片所有的人物和矛盾都圍繞這樣一個單車兩個17歲的年輕人展開。單車是他們共同的迷茫,使他們產生一致的沖動,最後同時表現出現代社會現實壓迫下年輕一族的本質特徵。因為單車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所以可以幫助影片從一開始就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而後人物的對話,行為也都非常的真實,影片中幾乎沒有太多的語言,都是通過真實的動作,最樸素的表情,樸素到連一點表演的雕飾都不存在,給人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影片好,不是勝在演技,而是勝在自然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