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構圖有哪幾種
1,在決定畫面構圖之前,我們首先要決定的是畫面的畫幅。畫面寬度與高度的比例稱為寬高比。不同的拍攝格式會有不同的畫幅寬高比。最常見的寬高比有1:2.39、1:185(美國院線標准)、1:1.66(歐洲院線標准)、1:1.78(高清電視標准,也稱為「16:9」,高清攝像機用的就是此格式)。
了解拍攝的寬高比及展映、發行的寬高比都很重要,在製作過程中,可以保證作為視覺策略組成部分的畫面構圖保持不變。
1:1.66的銀幕寬高比2電影畫框是二維的,電影畫面用兩個坐標來定義,即橫坐標(x軸)和縱坐標(y軸)。
此外,用來表示畫面深度的第三個坐標(即z軸)可以通過縱深線索來加強畫面的縱深感,也可有意使之弱化。3,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與發展中人們總結出了一些和諧構圖的程式。三分構圖法,是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沿畫面水平、垂直方向將畫面分成三等份,分割線的交叉點就是趣味中心,將畫面里重要的元素安排在趣味點上可以獲得生動的構圖。按照三分構圖法,人物的眼睛通常被安排在這些趣味點上。如果角色向畫面右側看,那眼睛就放到左上角的趣味點上;如果角色向左側看,眼睛就安排在右上角的趣味點上。4,《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一書中提到,希區柯克曾向他分享了一個簡單但有效的構圖法:畫面中物體大小應與物體所處故事中的重要性直接關聯起來。這條構圖法則適用於畫面中有一個或多個視覺元素的情形,來製造緊張或懸疑效果,這在觀眾還不清楚我們為什麼要在視覺上如此強調某一物體時尤為明顯。下圖是《盜夢空間》(Inception.2010年)的截圖。影片開篇,一個陀螺占據了一個畫面的很大比例,因為這個陀螺暗示著主角的現實或夢境。畫面中的物體的大小、顏色、亮度及擺放位置等都會對其相對應的視覺分量產生影響。盡管均衡與非均衡這類名詞在畫面構圖中並沒有實際的測量數值,但我們不難發現,當物體均勻分布於畫面時就能創造出均衡的構圖,達到一種整齊性、一致性。比如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中,用到了很多均衡畫面,給人傳遞一種整齊、嚴肅、冷靜的感覺。
均衡構圖——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
均衡構圖——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
而當視覺比重僅集中於畫面某一區域的時候,其畫面構圖就是非均衡的,這種構圖方式經常與追逐、局促或緊張聯系在一起。均衡構圖或非均衡構圖所傳達的效果將在很大程度上由敘事情境決定。下面的截來是電影《斯隆女士》中斯隆正在重組她的團隊的畫面,拍攝主角的鏡頭傾斜,畫面非均衡的構圖同樣產生了集中、緊張感。雖然是非均衡構圖,但大多數的視覺分量都位於畫面的左上角,主體還是根據三分構圖法來安排的。
② 微電影拍攝的關鍵點有哪些
一、好的劇本是關鍵
劇本的挑選非常關鍵。好多人拍微電影就憑著一腔熱心,一閃而過的靈光,這是不可的。微電影雖然時間短,但它也著重動聽的情節,因而,在拍照前必定要寫出一個可操作的劇本,劇本不易太過雜亂,由於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做劇情襯托,但必定要吸引人、打動聽,一起還要考慮自己的資金、器材、演員等問題。
二、選景不可少
拍照前,要選好拍照的場所。挑選的場所要適合劇本劇情的發展和人物的塑造,做到情、景、劇相交融。可以挑選當地比較知名的景點或校園、公園之類的進行拍照;如果資金答應的話,也可以進行布景拍照。
三、運用必定的拍照辦法使作品富有靈性
拍照辦法一般包括平攝、俯攝和仰攝。微電影拍照中,平攝辦法使用的比較多。所謂平攝就是保持水平的角度來進行拍照,使畫面顯得平和安穩,平攝比較符合大眾的審美視角。俯攝就是使攝像機的高度高於被攝物體,拍照的角度是從上往下。
四、運用搖攝和移攝,使畫面富有變化和節奏感
搖攝是指當攝像機機位不動,藉助於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照者本身做支點,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的拍照辦法。由於當咱們觀察停止或運動的物體時,頭部和眼睛都會做水平或筆直搖動,而“搖攝”就是模擬了咱們的這種運動。
移攝,指將攝像機架在活動物體上隨之運動而進行的拍照,這樣畫面的結構處於運動之中,畫面內的物體不論是處於運動狀態仍是處於停止狀態,都會呈現出位置不斷移動開的態勢。
五、好好利用光線,使你的作品更富變現力
光線的把握對拍照非常重要。為了節約本錢,首要應該學會好好利用自然光。白天拍照,如果太陽的光線太強,可以用泡沫遮光板和擋光板進行遮擋;如果是晚上拍照,可以挑選比較廉價的節能燈、白熾燈,還要好好利用路燈。
③ 拍攝微電影需要哪些准備呢
開拍前的准備工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正式開始微電影拍攝之前,拍攝公司方面要對第二部工作的結果進行全面審視,切不可疏忽大意,一而再再而三確認才是嚴謹可取的工作態度,才能確保微電影拍攝完全按照計劃順利執行。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場地、置景、演員、特殊鏡頭等方面。另外在開始拍攝工作之前,攝制公司有必要向包括客戶及攝制組相關人員在內人員,以書面形式的「拍攝通告」告知拍攝地點、時間、攝制組人員、聯絡方式等。做完這些前期准備工作,就能順利開拍啦。
④ 在電影中怎樣做鏡頭分析啊
在電影中根據鏡頭的景距、視角的不同,一般分為:
一、極遠景:極端遙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小如螞蟻。
二、遠景:深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在畫面中只佔有很小位置。廣義的遠景基於景距的不同,又可分為大遠景、遠景、小遠景三個層次。
三、大全景:包含整個拍攝主體及周圍大環境的畫面,通常用來作影視作品的環境介紹,因此被叫做最廣的鏡頭。
四、全景:攝取人物全身或較小場景全貌的影視畫面,相當於話劇、歌舞劇場「舞台框」內的景觀。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動作和所處的環境。
五、小全景:演員「頂天立地」,處於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對完整的規格。
六、中景:俗稱「七分像」,指攝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鏡頭,或用來拍攝與此相當的場景的鏡頭,是表演性場面的常用景別。
七、半身景:俗稱「半身像」,指從腰部到頭的景緻,也稱為「中近景」。
八、近景:指攝取胸部以上的影視畫面,有時也用於表現景物的某一局部。
九、特寫:指攝像機在很近距離內攝取對象。通常以人體肩部以上的頭像為取景參照,突出強調人體的某個局部,或相應的物件細節、景物細節等。
十、大特寫:又稱「細部特寫」,指突出頭像的局部,或身體、物體的某一細部,如眉毛、眼睛、槍栓、扳機等。
(4)微電影拍攝趣味中心擴展閱讀:
形態景別拍攝解釋
一個鏡頭,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寫,也可以由特寫拉成近景;中景;全景乃至遠景景別是由視距來確定和劃分的,所謂視距,是指攝影機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
在一個鏡頭內,或者說一個電影句子內,就應包括經過嚴格選擇的各種不同的景。因此,便有了各種景別
任何一部影片都要使用各種景別,概括的說,可分五大類即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其中還分為大全景;大特寫。
⑤ 製作一部微電影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首先要確定好製作一個什麼樣的微電影,有一個中心思想,觀眾在看完之後,才能有所思考,器材准備過程中,必須有專人跟蹤負責,以免微電影拍攝完後器材丟失或出現其他意外情況。拍攝前,要做好拍攝日期安排和選擇好拍攝場地,按計劃進行。片子拍攝好後,要進行初剪、精剪、配音、配樂、字幕、特效等一系列的製作,讓整個片子有順利而不凌亂,並能夠帶給觀眾視聽結合的效果。就算再好的畫面,沒有聽覺上的效果,會遜色不少,且觀眾無法通過畫面直接了解這個片子的所要表達的思想。
⑥ 微電影怎麼進行物視角的拍攝
微電影拍攝物視角的拍攝:視角的反映要符合正常人看事物的習慣。有些時候,可能需要表現出拍攝主體的視角,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拍攝的高度是高是低,都應該從主體眼睛高度去拍攝。如:一個站著的大人觀看小孩,就應把攝像機架在頭部的高度對准小孩俯攝,這就是大人眼中看到的小孩子。同樣,小孩仰視大人就要降低攝像機高度去仰攝。再如,一個正蹲在地上幹活的人,要表現他看來到他面前的人的情景是:首先應降低高度(與蹲著的人眼睛的位置同高)去俯攝來人的腳部,然後再慢慢向上移動鏡頭進行仰攝,最後到達臉部,而不能去直接平攝,這樣才符合常理。直接向下俯視的畫面通常被用來顯示某人向下看的視角。用遠攝或廣角的拍攝方式從高處以高角度進行拍攝,可以增加片中觀看者與下面場景的距離。
⑦ 想要拍微電影,有哪些可以拍好的小技巧
採用碎片化的簡潔很有必要,微電影你做的只是一個場景的切換,不是真正的拍電影,你不能夠去用大段的時間去拍攝一個小故事,完整的情景,你要做的就是將關鍵的幾個場景通過照片剪輯的方式,通過切換場景的方式將它聯系在一起,然後觀眾看了之後覺得這算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故事,和歌詞是比較相符的,那就算是不錯的了。
⑧ 鏡頭語言分析怎麼寫
問題一:什麼是攝影的鏡頭語言? 鏡頭語言;顧名思義就是用鏡頭像語言一樣去表達我們的意思,我們通常可經由攝龔機所拍攝出來的畫面看出拍攝者的意圖,因為可從它拍攝的主題及畫面的變化, 去感受拍攝者透過鏡頭所要表達的內容,這就是所謂『我的鏡頭會說話』,也就是一般所講的『鏡頭語言』樣的在影像的世界裡,雖然和平常講話的表達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所以說鏡頭語言沒有規律可言,只要用鏡頭表達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種鏡頭方式,都可稱為鏡頭語言.
問題二:在電影中怎樣做鏡頭分析啊 鏡頭分析要點:一 趣味中心
畫面中的趣味中心,也就是吸引觀眾目光之處。吸引觀眾眼球很多,但是在電影攝影中,對比度最強的區域一般來說是最可以吸引觀眾注意的。恰如一片黑暗當中的一點亮光,那麼無論這個亮光出於場景的哪個點上,都是被觀眾的眼睛瞬間抓到。影片中的內在趣味中心也很重要,比如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經常會注意到某某壞人在背後偷偷的拿出了一把槍,那麼只要這把槍不是虛焦的狀態,無論這把槍在畫面中的位置和所佔比例多大,都會被人們一眼發現。除此以外,黃金比例分割,引導線都是設定趣味中心需要注意的內容。
二 燈光風格和色彩風格:
首先燈光,是低調,高調,還是高反差風格?要說這個燈光可是相當的重要,拍電影花費的時間大部分都耗費在調整每個鏡頭復雜的燈光上了。
一般來說燈光風格和電影主題氣氛等有很大的關系。比如喜劇片,燈光就比較明亮,很少陰影布局,常用高調風格。如果喜劇中壓暗燈光的話,那麼這個喜劇便一般會有些反諷的以為在裡面。懸疑片和液茄驚悚片都趨於低調風格,很多陰影都採用透射式。悲劇和好萊塢大片就一般喜歡用高反差的風格。
再次,關於色彩。每部彩色片都有一個確定的基本色調。色彩對影片象徵性極強,一般來說,有名的彩 *** 都有著表現主義的味道。一般而論,冷色調代表著平靜、疏遠、安寧;暖色調代表著侵略、暴力、 *** 。具體說來,紅色一般與 *** 和性有關,比如《美國麗人》;低調的燈光和暗色調一般表現壓抑懸疑和一種宿命感,比如《教父》;褪色的暗黃色調表現的是保守,比如《純真年代》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彩色片中的忽然出現的黑白片段都是象徵意義最強最明顯的部分。一般用來表現法西斯時代的電影,都是用黑白片表現的。比如《美麗人生》劇中後來忽然泛白的色調,就是象徵著地獄般生活的開始。當然,有些電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單》就乾脆用黑白來拍。
三 鏡頭距離和鏡頭種類
包括:
大遠景 一般永遠展現場景的所在。如果人出現在遠景中,那麼只有斑點般大小,這種鏡頭在史詩作品中經常出現,西部片中也常有。最近
《非誠勿擾》的呂樂的幾個北海道的大遠景就非常的漂亮。
遠景 就是比大遠景稍微小一點。
中景 就是能囊括兩三個人的鏡頭,中景是喜劇片的主流。
特寫 就是特寫。
深焦鏡頭 用廣角鏡頭拍的。我們經常看電影會覺得很多鏡頭是只有一塊兒地方清楚,後面的背景全部是模糊的。那玩意兒叫淺焦鏡頭,就是焦點很淺。深焦鏡頭就是從前到後全部都清楚的。深焦和淺焦哪個好,在電影史上,一開始爭論極大。我們一般兒拍照片,拍人像,都覺得淺焦鏡頭比較漂亮,因為可以虛化雜亂的背景,突出漂亮的人物。電影中也是一樣,哪塊兒清楚,哪塊兒模糊,都是導演說了算。而導演依靠的方法就是變焦。變焦可以給簡單的劇情姿孫寓意化的效果。但是一代電影大師安德烈巴贊覺得這種鏡頭不好,巴贊覺得這種鏡頭把本身非常復雜的事件含義單一化也簡單化了。所以巴贊覺得深焦鏡頭比較好。《公民凱恩》就是一個運用深焦鏡頭非常完美的典範。PS:深焦鏡頭也叫縱深鏡頭。
關於鏡頭距離,卓別林有一句名言:「喜劇用遠景,悲劇用特寫」。舉個例子,跡埋鏈當他表現遠方一個人物的荒謬處境的時候,我們會大笑;但是當他忽然切進特寫凸顯情緒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好玩的地方不再可笑,我們開始同情這個人。
而且,鏡頭的距離影響到我們對於影片的參與程度。當很遠的時候,無論這個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們都無動於衷。但是當拉近特寫的時候,好人會讓我們投入的同情;壞人會讓我們由衷的討厭。
四 鏡頭角度和人物所處位置
鏡頭角度一般包括鳥瞰角度,俯角,水平角度,仰角,傾斜角度等。
鳥瞰的作用是從正上方直接往下拍,讓觀眾有一種天......>>
問題三:編導鏡頭語言怎麼用 如果實在不知該怎麼寫你就把推拉搖移、遠全中近特的表現效果都背下來,倒是照搬,具體的我附在後面了。但是我可以告訴你這樣肯定是不會寫太好的,最多隻能中規中矩,最好找一本專業的基礎的書來看一看,比如中傳出版社的基本當做教材的書都行。
還是多嘴一句,你是想考藝術類學校的編導專業嗎?其實各學校對編導類學生的素質要求會很不同,比如中國傳媒大學的編導專業就根本不需要考生具備專業知識而有的學校則需要。你最好先弄清你要考的學校對這個專業有些什麼要求再著手准備。
至於阿甘正傳,我隨便轉網上別人寫的一篇開頭給你借鑒一下:影片一開始,灰藍色的天空中,一片羽毛隨風飄舞,飄過了阿甘居住的城市,一會隨風飄落了下來,一會又被風吹向了高空。經過在空中的兜兜轉轉,終於飄落在了故事的主人公的腳下。這是導演運用羽毛隨風飄舞的長鏡頭,留給觀眾對羽毛產生的無盡的想像,也為故事情節的發展作了鋪墊。而且也為結局另一個關於羽毛的長鏡頭作了伏筆。隨著羽毛的降落,鏡頭特寫了阿甘的那雙沾滿泥很破舊的球鞋,用特寫鏡頭代替導演抒發了感情,暗示了將把鞋作為推動情節發展的因素。接下來,主人公小心翼翼的撿起地上的羽毛,把這根羽毛夾在了他的記事本里,這時記事本里的背景是一望無際的蘭蘭的天空。
附:
---------------------------
第一節 運動鏡頭的分類
運動攝像――就是在一個鏡頭中通過移動攝影機機位,或者變動鏡頭光軸或者變化鏡頭焦距所進行的拍攝。這種方式拍攝的鏡頭稱為運動鏡頭。
內部運動――是活動的畫面內容表現的是運動著 的事物被稱為畫面內部的運動。
外部運動――是移動攝影機 變焦距和剪輯形式 的鏡頭運動 稱為畫面外部的運動
根據攝象機運動的方式可分為:推、拉、搖、移、跟、升降、綜合
第二節 推鏡頭
一、推攝指攝像機向被攝主體方向推進,或者變動鏡頭焦距,使畫框由遠而近向主體接近的一種拍攝方法,用這種方法拍攝的鏡頭叫推鏡頭。
兩種情況:
A、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前移動;
B、採取變焦距鏡頭,從短焦距調至長焦距。
二、推鏡頭的特點
1、具有大景別轉換 成小景別的各種特點。 遠――全――中――近――特
2、推鏡頭分為起幅、推進、落幅三個部分
3、推鏡頭造成畫框向前的運動趨向
主 體 : 不清晰――清晰
物 體 面 積: 小――大
景 別 : 大――小
三、推鏡頭的功用和表現力
1、突出主體人物,突出重點形象。
2、突現細節。
3、突出一個重要的戲劇元素
4、在一個鏡頭中介紹整體與局部、環境與主體人物的關系。
5、推鏡頭的景別不斷變化,有連續前進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
6、 推進速度的快慢可以影響和調整畫面節奏
7、可以加強或減弱運動物體的動感。
四、推鏡頭的拍攝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推鏡頭應有其明確的表現意義。
2、注意起幅和落幅的靜態結構 。
3、留有足夠的長度。
4、推進過程中注意始終保持主體在畫面結構中心的位置,即保持主體在畫面結構上的優勢。
5、在移動機位的推鏡頭中要注意跟焦點。
6、推鏡頭要做到准、勻。
7、起動和停止應果斷、干凈、利索、流暢。
8、最好選擇有一定動作幅度的形象作為起動點和停止點,以克服人為的操作痕跡。
第三節 拉鏡頭
一、拉攝――指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或變 動鏡頭焦距(從長焦調至廣角)使畫框由近而遠與主體脫離的一 種拍攝方法。用這種方法拍攝的鏡頭叫拉鏡頭。
二、拉鏡頭的特點
1、具有......>>
問題四:如何寫鏡頭語言 四、講述的藝術 故事越簡單,如何講述就越重要,講述一個幾乎完全由美好的《天使愛美麗》的鏡頭語言分析。總體寫的還不錯。至於說寫法,首先你要多看
問題五:美麗人生的影評,從拍攝手法,鏡頭語言等專業角度 《美麗人生》--偉大的父愛 本片由義大利國寶級導演羅伯特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講述了一個關於親情和愛情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感人肺腑。該片曾獲得嘎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部大獎。是值得各位收藏的一部佳作。 樂觀開朗的猶太青年圭多和朋友駕車來到城裡,途中邂逅了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兩人互生情愫。幾經磨難,兩人結為夫妻。但好景不長,就在他們的兒子生日那天,圭多和兒子被強行帶到了納粹集中營,原因是他們是猶太人。多拉沒有猶太血統,但為了和丈夫兒子在一起,也登上了通往集中營的火車。在集中營里他們被分開關押。圭多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就「欺騙」他說這是為他的生日而舉辦的一場游戲,游戲規則是不能哭不能鬧不能想媽媽,率先得到1000個積分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輛真坦克,兒子信以為真。圭多還要想方設法向妻子報平安。最終圭多為了兒子的安危,自己慘死在德軍的槍口之下。 反映二戰時期的影片有很多,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過多地渲染死亡和血腥。但這些在這部影片中沒有直接體現,而代替它的是更多的歡笑和淚水。首先圭多是一個勇敢的男人,他喜歡上了多拉,就勇敢地去追求,不論路途有多麼的崎嶇,最終他做到了。其次圭多是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當他們在集中營的時候,圭多一刻也沒有忘記呵護自己的兒子,也沒有忘記和妻子取得聯系。在他心中親情和愛情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所以最後他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全兒子,由此可見父愛的偉大。影片中有幾處場景值得一提:首先是圭多冒充視察人員來到多拉的學校跳「脫衣舞」的滑稽場景,這一幕是為了引起多拉的注意,從而體現圭多是一個既勇敢又富有幽默感的男人。其次是圭多在被處死之前向藏在鐵窗中的兒子擺出小丑般的走路姿勢,這是為了不讓兒子害怕,並且快樂的走向死亡,體現了偉大的父愛。最後是兒子和母親相聚,對母親說:''我們贏了,我們得到了1000分,我們贏了。」這是最為傷感的一幕,我們為圭多的犧牲而傷心,為孩子的心靈沒有受到傷害而感動,圭多死得值得。影片告訴我們痛苦只是暫時的,唯有樂觀的人們才能得到美麗的人生。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如果你是一個懂得珍愛的人,如果你是一個好父親,那麼這部影片你一定要看。 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美麗人生》 ――銀幕視覺經典:《美麗人生》 編劇:溫琴佐切拉米羅貝爾托貝尼尼 導演:羅貝爾托貝尼尼 攝影:托尼諾德利科利 音樂:尼科拉皮奧瓦尼 主演:羅貝爾托貝尼尼尼科雷塔布拉斯基焦爾焦-坎塔里尼 出品:義大利梅蘭坡電影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發行 譯制:上海電影譯制廠 實在的說,在看到這部《美麗人生》之前,對喜劇類型的藝術電影,總是懷有些許微詞的。而且再說這部《美麗人生》又是反映與描寫大戰期間納粹暴行的片子,所以總能想到,一個專事喜劇創作的西方電影人羅伯托貝尼尼,能夠拍得過大導演史蒂芬斯彼爾伯格徹底悲情的《辛德勒名單》嗎?能拍得過羅曼斯基完全悲愴的《鋼琴師》嗎?我比較懷疑,恐怕羅伯托貝尼尼連鬼才導演法斯賓德的反納粹名片《莉莉瑪蓮》的一半深度,也不會有吧?不是搞笑,是說深度。沒有看過羅伯托貝尼尼的這部《美麗人生》以前,真的就是這么想的。再加上,那些戰爭本身就是殘酷和悲烈的,彷彿根本不有什麼喜劇可言。這一點常識老幼皆知。記得有位大的影評家說過:喜劇本身常常不能承載重磅眼淚。這部《美麗人生》由義大利梅蘭坡電影公司出品。哦對了,看到的這個版本是上海電影譯制廠譯制。 後來偶然一個機會,去看羅伯托貝尼尼的另外一部影視片子,在場觀者,好象無一不提及他的這一部《美麗人生》。人們往往感嘆這部影片的收獲成果,說它前前後後獲得了太多大獎,包括奧斯卡最佳外......>>
問題六:鏡頭語言分析 視聽語言的概念部分我認為 ,可以看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影視視聽語言》,這本書裡面的概念講的非常的完整。
另外視聽語言是一門實踐課程,拉片是很重要的,開始可以要去找一些參考的書入門,比如《影視動畫影片分析》,《鏡頭在說話》,《影視動畫視聽語言》。然後自己找片子分析。
另外,我覺得動漫專業學視聽語言不一定僅限在動畫片的觀摩上,動畫也是電影的一種類型,所以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看一些在視聽語言上比較有代表性的真人電影也比較有好處。
問題七:電影【弱點】鏡頭語言分析 呵呵・老師的作業吧・
問題八:求千與千尋鏡頭語言分析,有截圖。 1、手機系統自帶截屏 圖快 捷鍵:長按菜 單鍵或下拉通知欄進行截圖。如果不行 的話就試試:同時 長按電 源鍵+HOME鍵進行截屏。2、使用qq自帶的截屏功能搖一搖手機即可截屏。3、網路搜索「截圖」,在結果 頁下載安 裝一款截圖軟體,即可在手 機端截屏。
問題九:鏡頭分析怎麼寫 鏡頭得焦距,廣角的作用,長焦的好處,最大光圈優勢,銳度,像差等分析。
問題十:《心靈捕手》的鏡頭語言分析。大概分析4個鏡頭要詳細。需要有一個是montage (需原創,杜絕復制 50分 什麼?
⑨ 拍攝微電影的大概流程
微電影製作周期短,時效性強,更貼近大眾生活,是時代賦予電影文化的新理念,適用於互聯網、多媒體、手機視頻等多種平台,具有娛樂性、創意性和廣告價值。那麼微電影製作的主要流程以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微電影製作的主要流程——劇本創作
相對傳統廣告,微電影以情節的高低起伏帶動用戶的情緒,通過故事主人公的「事與情」達到升華,潛在的引發用戶對品牌的共鳴以及支持。因此,一個優秀的劇本是一部優秀微電影的基礎,而精華就取決於策劃方案的創意。
二、微電影製作的主要流程——准備設備和設計分鏡
1、准備設備 拍攝器材要根據拍攝的微電影的預算來算的。事先有個大致的計劃,比如想拍好一點就可以租賃好一點的設備儀器,運用程度也要盤算好。對於一些可有可無的設備,盡量去掉,節省成本。
2、設計分鏡 簡單說即是分配鏡頭,就是事前打好拍攝的草圖,什麼地方用什麼鏡頭,開頭怎麼開始拍,末尾怎麼收鏡,也是方法萬千。這就要根據導演想用什麼樣的手法來展現故事內容,從而縮短了拍攝時間。
三、微電影製作的主要流程——選擇演員
在拍攝微電影之前,基本的劇組配備人員要齊全,分工明確,不能逮著誰就安排誰,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能力來。其中,演繹人員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提前安排好拍攝場地,有計劃地進行。場地的選擇要適合微電影劇本的劇情,做到情、景、劇結合。演員事先要背好台詞,並對拍攝的畫面根據台詞進行預演,盡量減少拍攝才是第一次表演的情形,減少拍攝時間,從而減少拍攝成本。
四、微電影製作的主要流程——後勤工作
為劇組做好後勤保障,安排演員住宿、場務道具,聯系好飲食與用水。交通也要安排妥當。
五、微電影製作的主要流程——後期製作
把拍攝來的視頻用軟體"剪輯"整理一下,如果不想被剪太多鏡頭,那麼在分鏡頭設計一環節就要事前分配得完善一點,還可以加上點軟體特效,比如亮一點,暗一點,畫面少抖一點,來點字幕(還有合作人員的名單呀),當然還有合適劇情的配樂,軟體是需要人來熟練操作的。微電影製作後期直接影響到片子的質量度、觀賞感覺,要專業製作人士才能完成。因此,後期製作的安排一定需要有軟體製作經驗或學習過軟體製作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