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回顧四個感人抗疫故事,你還記得他們嗎
導語:「如果你以為星星很漂亮,那麼你一定沒見過護士的眼睛。」這句話在筆者的心裡,堪稱是本年度最美的情話。感謝你們用生命守護生命,今天這篇文章為你們而寫。
歡迎留下您的祝福!
B. 一網情深 「疫」路成長(演講稿)
當2020年的疫情給我們按下了暫停鍵,老師和孩子們的聯系只能通過網路一線牽。 「停課不停學」 期間 , 班級怎樣管理, 讓孩子學什麼,怎樣學,值得深思。 孩子長期在家上網課,家長的支持與配合顯得尤為重要。家校合作,構建學習和成長的共同體,和孩子們一起正視困難,迎接挑戰。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 疫情班會課,作業有創意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疫情之下,絕不能讓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只有讀懂「災難」這本大書,觸發心靈,才能有更好的學習目標。
通過網上直播班會課——「風雨同舟戰疫情,攜手共進向春天」,引導同學們了解疫情知識,珍愛生命自然,關注疫情形勢,加強科學防範,學習感人事跡,觸動家國情懷。班會課邀請家長參與其中, 親子合作完成 創意作業。
孩子們態度認真、熱情高漲, 有的創作了系列漫畫 ,有的自製消毒液,有的寫成抗疫詩歌,有的製作了陶泥作品,可謂是 思維大拓展,潛力大爆發 。最大的收獲莫過於 和家長一起合作,心情愉悅,興致盎然 ,還 學會了深入思考,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這次的 作品風格迥異,卻有一個相同的主題,陽光向善,充滿正能量。這次創意作業設計及部分作品發表於《教育時報》2月25日第三版。
只要找到一個適合點,就能激發孩子們的靈感,創意作業讓孩子們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成 長的方向 。
二、 周末搞活動,運動廚藝賽
為了緩解學生上網課的壓力,提升他們的自理能力,促進親子感情,每到周末,會給孩子們布置趣味家庭作業,如親子運動,廚藝展示等,大家參與的興致很高。孩子們樂於學,家長們也樂於教。周日,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跟家長或網路學做一道菜」,晚上把成果以照片形式發在群里,來一個 班級 美食匯。
五點多,群里就開始熱鬧起來,同學們學做菜的視頻不斷發過來,像一個個真實的微電影,十分有趣。瞧! 這位女 同學用左手拿鍋鏟, 竟然 那麼熟練 , 做 出的 拔絲土豆,挺像 回事的 ! 那位男 同學學煎雞蛋,一不小心倒了那麼多鹽,我都替他感到咸了! 這位男生 還展示了刀工呢 ,在家人的幫助下做好 的蒜苔炒肉看起來 真 不錯! 還有這位女生 的愛心火腿煎雞蛋,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 , 挺有大廚范兒! 還有一位調皮的 同學說,老師,家裡沒啥菜了,就簡單做了碗酸辣粉。我說,拍張照片吧,記得把你也拍上。他回復,不好意思啊老師,我已經吃完了!
九點鍾, 熱熱鬧鬧的 美食匯展演結束了,我在群里做了總結:
田野 班的孩子不一般,今晚都把廚藝顯,洗菜切菜到炒菜,家長一旁做指點,或許火候不到位,或許甜咸沒把好,或許菜色較簡單,或許動作不熟練,孩子掌勺做大廚,家長可是喜在心頭,樂在心間!
田野 班的晚餐真豐盛,一段段視頻發過來,一道道美食端上來,鍋碗瓢盆交響曲,噼里啪啦炒菜香,黃白相間煎雞蛋,愛心香腸巧造型,蘑菇木耳蒜黃青菜蛋炒飯,五顏六色煞是好看,芹菜辣椒蒜苔涼粉西紅柿,菜品多樣營養豐富,這個家長說,雖說孩子炒得有點糊,但是吃起來特別香!那個家長說,剛出鍋的拔絲土豆啊,超好吃!後面的家長說,來來來,端上一道湯,大家嘗一嘗!
田野 班的美食匯,親子上演,精彩不斷,孩子的點滴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傾心相助,特殊時期宅在家,學習家務要兼顧,網上課堂認真聽,關注新聞報疫情,國家有難記心中, 一網相連學本領,成長堅持不放鬆!
三、鴻雁傳書,答疑解惑
網上學習期間,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偷懶貪玩,家長苦惱不堪。採用寫信的形式,寫給全體家長和孩子,寫給個別家長和孩子,為他們答疑解惑,解除了後顧之憂。有一個女孩,因為家中只有一部手機,上高中的姐姐全天候使用,她的情緒很是低落,甚至有了厭學放棄的打算,我了解情況後,及時寫信安慰她,一直堅持到開學,她曾感激地說,是老師的那些信讓她有了信心和勇氣度過難關,開學後更加勤奮努力,成績依然很優異。鴻雁傳書,讓師生的心貼得更近,讓家校溝通更有意義。
四、線上家長會,為孩子助力
線上學習小結,展示學習成果,指出存在問題,家長反饋信息,提出幾點建議。線上家長會的開展,讓班級學生更團結,讓家校合作更和諧,讓孩子們的成長更有力量。
風雨同舟,共克時艱,一網情深,疫路成長,帶領孩子們 在不幸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動, 我們堅信只要 用心做好平凡小事 , 提升自身素養, 就能 架起一道從不幸到幸福的橋梁。
C. 病毒之疫動漫叫什麼
《疫苗大戰病毒》。《疫苗大戰病毒》這部動漫是根據中國的抗擊疫汪旅情來製作的,也被稱如沒作病毒之疫,這部動漫裡面的兩三個醫生用針管疫苗消滅病毒,也體現出我國抗擊疫困橡凳情的決心,和堅定的意志。
D. 2020抗疫三部曲電影
《「疫"戰》、《最美逆行者》、《中國醫生》。
1、《「疫"戰》
《中國醫生》是由博納影業集團、珠江電影集團、湖北長江電影集團領銜出品,由劉偉強執導,張涵予、袁泉、朱亞文、李晨領銜主演,易烊千璽特邀出演,歐豪特別出演的抗疫醫療片。
該片根據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中國各地的白衣逆行者在這場浩大戰役中紛紛挺身而出、爭分奪秒、浴血奮戰在武漢前線,不顧自身安危守護國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
E. 首部抗疫題材電影武漢首映,這部電影的拍攝目的是什麼
自從新冠病毒被發現以來,對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產生了不少影響,盡管國內疫情情況在嚴加防控的措施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還沒有結束,我們仍然要保持高度警惕。作為一部以抗疫題材的電影,其實這部電影的拍攝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銘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應該銘記的職業。他們對於此次疫情所作出的貢獻是我們應該永遠牢記,在每一個崗位上,都在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F. 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事跡
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事跡(精選5篇)
隔離病毒但是不隔離愛,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名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一個個戰斗堡壘巍然矗立,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抗疫一線埋者銀醫護人員事跡,希望大家喜歡!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發,由點及面,很快波及全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國醫護人員和疾控工作者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前赴後繼、視死如歸,投入到了與病毒搶奪時間、挽救人民生命的偉大斗爭中。同志們立下了神聖的誓言:無論生死,不計報酬!
在這千千萬萬名抗疫戰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許蓉蓉。
24歲的許蓉蓉2019年9月剛剛入職到儀征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平時工作刻苦、勤奮,深得大家的贊許。
2019年11月,許蓉蓉被派往揚州市疾控中心進修學習PCR技術(生物學的聚合酶鏈反應)。2020年1月30日,當她接到去揚州市疾控中心協助檢測新冠疫情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時,沒有絲毫遲疑,收拾行裝,立刻趕往揚州市疾控中心報到。
在長達26天的時間里,她全程參與了揚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檢測任務,包括樣本的前期處理、核酸檢測體系的配製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護設備,在實驗室里一待就是4、5個小時,最長6個多小時,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飯。悶熱、疼痛、飢渴,但她始終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兢兢業業地完成所有工作。
許蓉蓉的父母也是醫務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線,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時,給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時候,他們一邊擔心女兒的安全,一邊又怕打擾她的`工作,常常在家一直等她進了家門才會回房休息。雖然家在臨近的邗江區,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飯的次數卻屈指可數。
作為檢驗隊伍中最年輕的一員,許蓉蓉積極主動地承擔各項工作。「能幹,吃苦耐勞,認真負責」是揚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老師們對她最多的評價。
在結束了揚州市疾控中心的調用工作後,她立即回到了儀征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的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當中,開展疑似新冠疫情樣本採集、送檢單匯總、樣本的核對等工作。
當前,新冠疫情還在肆虐之中,任重道遠。我們相信,有全國人民的共同奮斗,有無數個象許蓉蓉一樣優秀的醫護人員、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們必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深夜1點多,護士站的電話鈴再次響起。「患者的檔案請快點傳來,人彎宴命關天。」值班醫生張巍的語氣有些急促。
ICU夜班一組10人,7名護士、3名醫生。其中,護士負責衛生消毒、標本統計、執行醫囑等,還要隨時觀察病房需要;醫生則根據病人情況實時研判,調整診療方案。
值班醫生要一直待到早上8點半,趁回清潔區喝水的間隙,記者和值班醫生張巍聊了幾句。「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過去了就好。」張巍今年40歲出頭,從正月初一忙到現在,還沒回過家。他說:「很想念老婆孩子。」
護士文媛說,有一次患者情況危急,張醫生來不及做好全套防護就沖進了病房。張巍說:「我小時候3000米跑得特快,身體底子好,我這樣『百毒不侵』的人就該沖在前面。」
對自己「寬松」,對別人卻很「嚴苛」。在ICU采訪的時候,張巍幾次催促:「你們記者在ICU待著太危險,快點回清潔區吧,我們不放心。」
每一位重症病嫌森人的康復背後,是醫護人員的傾情付出。金銀潭醫院已累計出院近1200人,治癒率穩步提高。
當晚臨近12點,記者見到一位穿著綠色格紋衣服的老年患者,他面帶笑容做了一個勝利的手勢。「剛來時王老病情很重,一說話就喘。」負責照顧的護士說,近來他的狀況有所好轉,能開玩笑了。
凌晨3點多,下一班護士們正准備進病房。雨聲仍急,燈火通明,看不清他們的面龐,只聽到一句齊聲的「武漢加油」。
黃澤東,男,21歲,漢族,共青團員,中醫執業助理醫師。看到新冠疫情加重後,主動參與市中區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他不怕危險和困難,自願申請到路途遠、人流和車流量大的黃河湖高速路口開展體溫檢測、車輛信息登記。在志願服務中他認真負責,勤於思考,發現並指出個別工作人員在使用電子體溫槍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向所在服務點反映,促進了電子體溫槍的正確規范使用。
他先後在黃河湖高速路口、白馬高速路口、樂賢街道高壩電廠、邱家嘴農貿市場開展體溫檢測、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服務時長102小時,檢測車輛360台,檢測人員3000多人。
他說:「新時代青年,應該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一群「90後」青年志願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再次證明,中國青年從來都是用擔當實干為青春增色。
劉佳同志,雖然還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但她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積極參戰,從不缺席。劉佳同志在疫情志願服務期間,被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所感動,鄭重地向黨組織再次遞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請求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組織黨員自願捐款支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還不是黨員的她堅持主動捐款,為援鄂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由於劉佳同志所在的小區是一類封閉小區,不能出入小區參加值班值守工作,但也絲毫沒有減少她為社區服務的決心與勇氣。她居家辦公,每天從早6點開始24小時堅守崗位,隨時為群內黨員志願者服務。
面對黨員及居民反映的疫情方面的問題,她全部接聽、整理,當好信息的「收集員」;認真分析黨員和居民反映問題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及時向社區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當好防控的「參謀員」;統計每天離齊、返齊等人員信息,切實發揮在防疫信息處置中「中轉站」的作用。她還負責各位值守黨員的每日排班工作,溝通每個黨員時間安排,讓大家值班工作順暢開展。每次有新的黨員志願者加入,她都會用溫和簡潔的語言,規范快捷的流程向新加入的同志介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知道大家在值守期間出入小區不便,她就積極幫助大家協調辦理社區出入證。她真正做到了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著落,為打贏抗擊疫情戰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劉佳同志為社區志願服務之餘,同時也堅守著自己的本職工作。2月中旬,在市總工會領導的指揮和帶領下,開展「娘家人為援鄂醫護人員家屬送暖心菜」活動作出貢獻。她積極加入到對援鄂醫護人員家屬的關愛服務活動中。「您好,我是市總工會「娘家人送菜到家」的聯系員,我們免費贈送的蔬菜禮盒您收到了嗎?數量是否充足?如有需要,可以及時聯系我們」。這是劉佳同志在活動期間每天要重復的話語,只為確保把市總工會「暖心菜」送到每戶援鄂醫護人員的家中。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這場全民戰「疫」的斗爭中,青年志願者們在抗擊疫情的特殊環境中磨礪成長,向全世界詮釋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這就是新時代青年該有的樣子!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過是裝成大人模樣,走在抗擊疫情一線;有這樣一群人,承擔著「90後」的標簽,卻早已經擔當大梁;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剛入職不久,才加入湯庄鎮機關工會大家庭,就已經把自己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去年剛入職的青年幹部黨政辦辦事員李錚,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服從鎮里工作安排,提前返崗,奮斗在抗疫第一線。大年初二,李錚在揚州過年,突然接到鎮政府辦公室電話,要求他立馬趕往政府,待崗待命。李錚同志二話沒說,跟父母家人打了聲招呼,說明了情況,立刻下午趕回了湯庄。作為醫療救治組的一員,李錚戴上口罩,每天早早來到衛生院,幫助工作人員先做好醫院內外消毒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當有病人前來就診的時候,他還要負責做好體溫檢測,前期問診,診室引導工作,詳細做好問診記錄,不放過任何一個疑似病例。他還要跟隨衛生院醫生走入街頭巷尾,走進鄰里鄉親,宣傳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知識以及防護措施,叮囑鄉親們減少外出,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李錚每天早出晚歸,為了防止傳染,此次他一人回到湯庄,家裡親人都在揚州,每天父母也不放心,頻頻要求回來照顧他,他都拒絕了,要求父母正月十五以後再回來。李錚在入職之前一直在揚州消防大隊做一名文職,如今成為了湯庄一名青年公務員,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銘記在心,他積極要求加入黨組織,一直在用行動向黨組織靠攏,是一名熱血奮進積極向上的好青年!
防疫一線的還有閔捷同志,大年初三接到通知,閔捷從寶應老家趕回湯庄,迅速投身到戰斗中去。每天他整理資料台賬,做好抗擊疫情前線信息收集歸檔工作,保存好原始數據資料。每日上級部門下發公文,閔捷第一時間接收,傳達給鎮各級部門、村和社區,保證了非常時期信息傳達的通暢性、時效性和有效性。
宣傳科的秦婧鈺,在疫情期間,充分發揮了帶頭示範作用,在接到通知前往湯庄後,一直做好「幕後英雄」的角色。在疫情肆虐人心惶惶的關鍵時期,依舊每日更新湯庄公眾號「水韻湯庄」,積極報送湯庄每日「戰況」,報道抗擊疫情一線感人事跡,宣傳普及新型冠狀病毒防護知識,傳遞宣揚湯庄正能量,掃除疫情期間多日陰霾。
還有很多很多年輕的身影活躍在抗擊疫情一線,三歲孩子的母親孫晶晶、漢留村後備幹部李輝、曾鈺村入黨積極分子吳龍肖……他們是「90後」年輕幹部,他們是「20年」新鮮血液,他們是年青一代隊伍中的「硬核」!青年強,則國強!
G. 關於抗疫的電影
《在一起》《疫戰》《平凡世界之全民戰疫》《最美逆行》
H. 抗擊疫情,兒科護理人在行動 天使情懷,「疫」路有你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各級領導緊急部署,在護理部的領導下,王靜護士長迅速反應,立刻積極辦理住院患者的出院事宜,結合醫院現有布局進行「三區二通道」的靈活調整,將兒科門診改造為通往發熱門診的緩沖通道,為新冠病人的收治工作做准備;落實防護用品管理工作,為更好的保障耗材物資有效合理使用,在做好計劃的同時,加強防護物資管控,保證一線人員按要求防護上崗,最大程度的保證醫護人員的安全;並多次組織線上線下對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培訓,並定期進行線上考核,確保人人充分掌握新冠肺炎相關知識。由於疫情的突然爆發,門診輸液室同仁們接連倒下,為了滿足臨床救治護理工作需求,王靜護士長主動接手了門診輸液室的管理工作,帶領兒科護士們第一時間支援門診輸液室。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王靜護士長就如同一名將軍,日夜操勞,合理排兵布陣,以需求為向導,優化護理人力資源調配,強化宏觀調控,實行全科護士統籌管理,帶領兒科護理團隊逆流而上,義無反顧的投入到這場殘酷戰疫的最前線。
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猝不及防的戰疫,為新冠病人的順利收治,根據患兒病情的輕重程度,王靜護士長立刻帶領大家有序的辦理住院患兒的出院或轉院事宜。我們想著一切能兩相平衡的辦法,盡量做到既達成醫院的指示,又能安排好患兒的護理工作。部分家長因為寶寶生病卻急須出院不能繼續得到治療而著急上火,對辦理出院不太配合;有些家長上網看到五醫院突然成為定點醫院的消息而惶恐,表達對我們的不滿與質疑。每個當班護士都給予了充分的理解,為每一位家長講述當前狀況的利害關系,並針對每個患兒不同的疾病情況做了充分的病情宣教,指導患兒家屬出院回家後的護理要點,經過兩天的努力,得到了所有患兒家屬的諒解,辦理了所有患兒的出院事宜,成功打響了這場戰疫的第一炮。
作為第一批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之一,醫院各科室都面臨巨大的考驗,特別是門診輸液室手配,隨著疫情的噴發,門診輸液室的戰友們一個接著一個倒下,1月22日晚護士長通知,所有人員取消休假、兒科護士全力支援門診輸液室。面對陌生而可怕的新冠病毒,護士們心生惶恐,「病人安全重要,醫護安全同樣重要,全力救治病人的同時也務必保護好自己,我會和大家一起下去支援、共同進退。大家放心,一切有我在!」——護士長王靜說。恐懼都是來源於未知,護士長反復強調了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防護措施,護士長的一番話讓大家漸漸穩定了情緒,迅速調整好心態,「護士長放心,我立即停止母乳喂養,明天和大家一起來戰斗。」還在哺乳期的劉婷毅然決然斷奶,把還在襁褓中的寶寶送到奶奶家。兒科工作群里開始討論老年人靜脈穿刺技巧、與患者溝通技巧,大家相互打氣。平時一群柔弱的小姑娘因為疫情,像男兒一樣頂天立地,奮力揮灑「巾幗不讓須眉」壯麗篇章。
為了打好持久戰,王靜護士長盡可能兼顧年齡、畢遲指能力、工作經驗、默契度等各方面的考量和平衡搭配,建立了6批靜脈穿刺小分隊,根據實戰探索出「4-4-96」科學排班法(每天工作4小時,每月不超過96小時),保證一線護士的休息與調整時間,縮短直接暴露時間,減少穿防護服的不適或不便,保持團隊持久戰鬥力。凌晨三點至四點半是輸液患者相對較少的時間段,王靜護士長要求護士們使用嚴格按照消毒比例配比的消毒水對輸液室各個角落進行消殺,給患者提供一個相對安全、衛生的輸液環境。抗擊疫情,團隊協作、專業救治,科學應戰才是制勝法寶。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疫情凶險更顯護士豪情。一晚上時間,我們成功完成了兒科護士到門診輸液室護士的角色轉換,吳郡和譚榮作為支援輸液室的第一小分隊,在王靜護士長的帶領下換好防護服,毅然決然的跟隨護士長第一次直面新冠病毒。在下輸液室之前雖然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備,但還是被輸液室的悲壯景象給震撼到了。門診輸液室的平時輸液量在每日400個左右,成為第一批定點醫院後,每天的輸液量最高峰達到每日2000個,病人一波接一波旦神涌進來,站著的、坐輪椅的、蹲小板凳的,密密麻麻的人,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還來不及恐懼和感嘆,便立即埋頭投入輸液工作中。
輸液大廳里從早到晚的病人像永遠都看不完,護士們被裝在千篇一律的厚重防護服里,從頭到腳包裹得嚴嚴實實,戴著三層橡膠手套,永遠霧蒙蒙的護目鏡,大大增加了穿刺難度,老年人冰冷的雙手,干癟的血管和連續多天的穿刺讓穿刺條件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大部分病人都特別能理解我們,不停的說著:「感謝!」「你們辛苦了!」有一個婆婆,在剛剛為她紮上針後,她細心地發現雅文的手套破了,她說:「你趕緊換一個吧,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啊!」還有一次,一個病人輸液過程中,雅文觀察到他正在發抖,上前詢問他哪裡不舒服,並通知了醫生,他只是說感覺有點冷,有點想吐,跟他調慢輸液速度後再次詢問,原來輸液前沒吃過東西,隨後把自己准備的麵包拿給他,又給他倒了一杯溫水,病人不停地說著「謝謝、謝謝!」。此次疫情中大部分病人都是自己一個人來就診,自己找位置,甚至自己舉著吊瓶,有時可能你一個小小的舉動,會給他們帶來無限的溫暖和安慰!在這里,看到很多暖心的故事,卻也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有一個婆婆經常凌晨三點左右過來輸液,問她為什麼這么晚來,她說:「爹爹也是這個得病走了,女兒還在金銀潭搶救,女婿在外地回不來,我自己病了還帶著一個5歲的小外孫,只能等外孫睡了才能出來打針」。還有一個爹爹,登記住院,幾天以後他兒子來說,爹爹不住了,已經走了,他自己也得病了,能不能把床位留給他,我們告訴他,還是沒有床位,要繼續等.....看到這些被弄得支離破碎的家庭,心再一次被刺痛了,這是一場與病毒的較量,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更是一場與死神的博弈,我們必須跑得更快。那些來自於患者的理解與信任,讓大家時時被鼓舞,被感動,這份職業的認同感與使命感,讓大家更加有動力,4小時下來,手指的僵痛、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衣服好像都已經被自動忽略,大家彷彿是一台移動的打針機器,埋頭苦幹,不知疲倦,唯有一往無前。
在王靜護士長的帶領下,門診輸液室始終保持著有條不紊的工作步伐。平日里,護士長不僅將科內各項事務處理得妥妥當當,還用自身的凝聚力將我們緊緊地簇擁在一起,形成一個團結友愛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她就是家長,於我們而言,她就是定海神針般的存在。她和我們一起戰斗在門診輸液室這個充滿挑戰的地方,看著我們一個個成長,獨當一面。多少個日夜,我們看著她為了科室、為了疫情工作忙碌加班。如果說整個城市像是按下了暫停鍵,那麼王靜護士長此刻卻是逆向而行,開啟了加速模式。人員排班、防護物資准備和管控、輸液患者及陪護管理,各項工作在她的安排下井井有條地進行著。兒科就像是我們第二個家,無論經歷怎樣的酷寒,只要我們共同進退,春天總會如期而至!
隨著政策的改變,輕症患者統一安排到方倉醫院隔離,中症、重症進行收入院治療,全面停止發熱門診輸液室的工作,兒科護理團隊一部分安排在門急診通道為門診醫護人員的安全保駕護航,一部分姐妹被分配前往到不同的病區,整個護理團隊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兒科每一名護理人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好這一份責任田。
「做好防控,意識先行。」、「病人安全重要,我們醫護安全同樣重要,全力救治病人的同時保護好醫護人員,我們通道人責無旁貸。」王靜護士長說。護士長強調必須抓好兩個層面,即組織防護和個人防護。組織防護的關鍵是如何結合醫院現有實際布局進行「三區兩通道」的靈活調整或規范改造。護士長提出合理建議,在院領導的支持下,因地制宜的提出將兒科輸液室騰出來改造為醫護人員穿衣區(清潔區),將原本三樓過道調整為半污染區,使清潔區與污染區相對分開,有力加強了護理人員的防護保障。
個人防護的關鍵是如何正確穿戴防護用品,尤其重視脫的技巧。為了提高醫務人員的依從性,按照穿脫防護服流程在固定位置貼上醒目標識。設置「防護守門人」。雖然百密而無一疏,但防護涉及醫務人員的安全甚至是生命,兒科護理團隊在清潔區和半污染區設置「防護守門人」,檢查並保障醫務人員穿脫防護到位。兩道「生命門」,一是清潔區進潛在污染區的門;二是潛在污染區進污染區的門;兩道門隨時關門,不可同時打開形成對流。並設立「防護監督員」,護士長也會在交班高峰期親自到污染區進行督導,記錄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情況,及時發現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仔細排查安全隱患,反復叮囑醫務人員加強自我防護,進一步優化流程細節,有力保護一線戰友安全。
向老師說;「雖然我們暫時不在臨床,但保護醫護人員健康的責任重如泰山;雖然沒有搶救感染者,但可以為我們的同仁們保駕護航。這,就是我們通道人的價值所在!」,抗疫期間,向老師全力協助護士長解決門急診通道出現的問題,防護物資及時補給,為臨床工作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為全面戰勝疫情鑄造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兒科護理團隊始終與抗疫一線人員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用科學完善的制度、精準細致的工作,嚴守疫情防控的安全底線,為堅守在前線的戰友們保駕護航。
一個團隊就是一個戰斗堡壘,越是在特殊時期,越能檢驗一支隊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新冠肺炎無情來襲,兒科護理團隊積極配合護理部的調配,挺身而出,支援門診輸液室,我們義不容辭。作為防疫一線的急先鋒,很好的展現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超強團隊戰鬥力。無論在哪個崗位,我們始終以戰斗的狀態和滿腔的熱情投入工作,用良好的職業素養踐行了南丁格爾的崇高誓言,用愛、奉獻和堅守充分展現了白衣天使的抗疫風采。
抗擊疫情,身為醫務者我們責無旁貸,日夜的堅守,超負荷的工作強度,很多姐妹身體也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不適,而在家裡,她們也是父母的寶貝、是妻子、是孩子的依靠,只有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才能抽空和家人視頻電話緩解思親之情。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堅守,看不到抱怨、看不到沮喪、看不到推諉,她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充分展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捍衛著人民群眾的安危,譜寫出一曲曲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白衣天使之歌。大家肩負著同樣的使命、萬眾一心,我們兒科護理人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團結向前,我們終會戰勝病毒,奪取這場抗疫戰爭的勝利。
I. 抗疫微電影《陽台》什麼時候在漢首映
6月5日,由湖北省文聯出品的微電影《陽台》首映式在武漢東湖新城社區舉行。武漢抗疫先進人物代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科主任張繼先,東湖新城社區書記陶久娣,《陽台》劇組、東湖新城社區數百名居民參加了此次首映式。
現場觀影的市民
《陽台》是由湖北省文聯出品,湖北省文聯文學藝術院組織拍攝的。影片講述的是疫情期間發生在武漢一個社區里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名老人和一個孩子,在疫情的背景下,兩個孤獨的靈魂如何相互支持,相互慰藉。演員在演出中融入親歷疫情的生命感悟,用飽滿的真情塑造出真實可感的人物形象,詮釋了偉大的生命價值和抗疫精神,傳遞出愛與希望的力量。
現場觀影的市民
觀影後, 「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張繼先坦言,影片中鄰里之間互助守望的溫情讓人動容,這部影片傳遞出濃厚的正能量,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家國情懷表達得淋漓盡致。影片中的社區工作者讓「致敬了不起的她·城鄉社區抗疫巾幗先鋒」陶久娣感同身受,
疫情的勝利離不開黨中央的英明決策部署,以及奮戰在「疫」線上每一份不懈的堅持和努力。現場觀影的市民普遍反映影片真實而深刻,直擊人心,當影片中的國歌聲響起時,不少觀影的居民熱淚盈眶,也跟著哼唱起來。
此前,專家們在審看樣片時,也對該片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文聯理論室副主任胡一峰認為,《陽台》所表現的題材是重大的,內蘊的感情是激烈澎湃的,但敘述是平靜含蓄而生活化的,《陽台》的處理手法提升了影片的藝術價值,
也深化了其思想內涵。著名學者、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原秘書長饒曙光評價:「《陽台》是一部有情懷有表達有溫度的微電影,陽台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個情感空間。武漢市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
正是這種相互溫暖、相互關懷支撐他們度過了難關。」著名評論家、《電影藝術》主編譚政評價:「故事很好,人物設定很巧妙,情感流暢深刻。影片所傳達的人性溫暖,國家力量,包括片尾的情感升華都有效的傳達出來了。」
J. 武漢疫情的電影叫什麼
武漢疫情的電影叫《一起走過》。
《一起走過》是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出品,湖北長江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出品,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黑龍江廣播電視台聯合攝制的紀錄電影。該片於2021年4月20日在全國院線公映。
影片《一起走過》採用純紀實影片拍攝手法,不擺拍、不刻意、不煽情,用調查采訪式鏡頭語言,以權威、真實、溫暖的視角,串聯起疫情肆虐下,一線醫務人員不惜生死、社區幹部安撫人心、志願者無私奉獻的動人圖景,展現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戰勝疫情的強大決心。
劇情簡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900萬武漢人與來自全國各地醫療系統及其他行業的一線人員,一起打響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一起走過》採用純紀錄片手法,無解說旁白,用中央電視台新聞播報聲音作為事件的大背景及敘事時間主線,完全用人物口述和現場聲音展開故事敘述及情感表達。
武漢志願者代錶王紫懿、王震,在疫情期間,王紫懿組建了大武漢救援隊,作為志願者,他們的車隊每天就是24小時待命,隨時為武漢的孕婦服務,在人手緊缺的情況下,王紫懿還拉上了自己的父親作為志願者一起服務。
他們讓孕婦切身感受到了陌生也有愛。最為美好的是,這兩個年輕人,通過志願者服務,從相識發展到相愛、領證結婚,僅僅用了80天。用王震的話說,武漢疫情期間,他是千百萬志願者中收獲最大的,他收獲了自己一生最愛的人。
影片還記錄了武漢疫情早期的上報者張繼先醫生、「人民英雄」張定宇、疫情早期特意從溫州趕回武漢為醫護人員免費捐贈護目鏡的溫州商人陳慶豐、精神科醫生馮翔用歌曲溫暖人心。
外地援助武漢的醫生童朝暉、常志剛、康焰、基鵬……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講述都能觸發人心底最柔軟、溫情的一面,影片用最朴實的敘述,真實、貼近的影像風格帶來感動人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