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能給我10篇讀書筆記啊!400字的!請大家最好在明天上午之前給我啊!謝謝!要初中生看的一些書!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望採納 謝謝1.《童年》讀後感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麼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夥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在竹林里嬉戲,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聞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 拎著個大籃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後撿麥子,大籃子卻總是撞到我的腳後跟.兩條小辮兒上下歡快地跳動著,白蝴蝶在身邊快樂地翩翩飛舞.湛藍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微風挑逗著衣襟,籃中的麥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時光也就是在歡欣愉悅的勞動中度過的. 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琅琅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里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里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2.《獵人筆記》讀後感《獵人筆記》是俄羅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上星期的某天我班上的鄧可晴興致勃勃地把它帶到學校來,倒是讓我先睹為快了。這是一本以散文的形式寫成的小說,通過寫「我」到各個地方去打獵時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情景,反映了俄國當時的社會生活。
這本書深深吸引我的原因首先是作者對大自然風光的精彩描寫。我的童年生活里也有田野、森林,小河和溪流,可是,我從來沒有用心去感受它的美妙之處,然而本書中作者那生動、形象的描述激起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也勾起了我對童年時代暑假生活的美好回憶。每每讀到諸如「我坐在一片白樺林里,秋天的天氣有點怪,一會兒陽光普照,一會兒又下起了小雨,天空中時而飄滿白雲,一忽兒又都散得乾乾凈凈,藍藍的天空顯得純潔、平靜而溫柔……」這樣的句段時,都會有一種想放聲朗讀的慾望,的確可以陶冶性情。
其次,本書二十五個故事中出現的人物有善良的農民,有受欺凌的農奴,落魄的小地主和冷酷無情的貴族地主,每一個故事的結尾都留有餘地供讀者想像和思考,有著意猶未盡的滋味。
書中的「我」是貴族出身,因為所受教育不同而與其他貴族地主的言行舉止大相徑庭,他以一個受人尊敬的獵人的姿態記錄了農奴們平凡的生活故事,但字里行間體現了作者對農民和農奴深切的同情之心,對貴族地主的高傲和自私還大膽地給予了諷刺和鞭撻,這一點難能可貴,令人敬佩!
我欣賞書中的「我」,因為他熱愛生活,因為他風度偏偏,因為他腹有詩書,因為他愛恨分明,更因為他「出淤泥而不染」!
3.《天方夜譚》讀後感
清爽的春風吹遍神州,這個時節捧著小說看,真的很愜意,於是,我津津有味地「啃」完了一本「大故事牽小故事,小故事連大故事」的《天方夜譚》。
《天方夜譚》是世界各國人民熟知的阿拉伯經典文學作品。是一個幻想故事世界,人們一看,便會在此盡情遨遊,還會有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的奇感!定會讓你在字里行間流連忘返!我覺得這《天方夜譚》里的故事有好有不好,比如說《漁夫朱德爾的奇遇》就屬於不好,朱德爾是靠力量和運氣來獲得幸福的,但《阿拉丁的神燈》就是屬於好一類里的,因為阿拉丁靠的是一顆不氣餒、勇敢的一顆心來奪得幸福的。
我之所以喜歡阿拉丁這個人物,因為阿拉丁是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窮小孩,一次偶然的機會, 在一個魔發師的引導下,他得到了一盞神燈。在自己的努力下,他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覺得人不僅要靠運氣,還要靠自己的智慧,不然的話, 一旦失去了神燈,就沒辦法了。
阿拉丁的智慧表現在,他失去了神燈後,依然憑借自己的智慧殺死了魔發師,奪回了神燈.《阿拉丁神燈》讓我知道了做人要善良,樂於助人,面對困難,要機智應付,從容面對.
總之,這本書里的童話故事讓我領悟到:做人要誠實,不能占別人的便宜,應該自己努力爭取。也明白了遇到問題時不要緊張,害怕,只要努力,任何困難都有解決的辦法。我想:我們努力應該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奇跡!
4.《綠野仙蹤》讀後感
最近,我剛讀完《綠野仙蹤》這本書,作者通過驚險曲折的幻想故事,贊揚善良勇敢的品質和友愛互助、為理想不懈奮斗的精神。
《綠野仙蹤》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萊曼·弗蘭克·鮑姆。這本書主要講了主人公小女孩多羅茜和她的小狗托托、想要得到智慧的稻草人、特別盼望得到一顆心的鐵皮人和超級膽小而想要膽量的一隻獅子,他們各自都有一個願望,而他們的願望只有翡翠城裡的奧芝才能幫他們實現,他們終於克服了重重困難才到達了翡翠城,於是,一段令人不可思議的奇異旅程開始啦。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特別舒暢。因為所有的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稻草人得到了它一直想要的聰明的頭腦;鐵皮人得到了它盼望已久的一顆心;膽小獅得到了膽量;多羅茜和她的小狗托托回到了她的家鄉堪薩斯州。
讀了《綠野仙蹤》後,我體會到朋友是很珍貴的。多蘿茜與稻草人、鐵皮人和獅子,從不相識到朋友,然後一同共度難關,互相幫助,結果實現了他們的心願。我們同學就是朋友,我們應該互相幫助。朋友很珍貴、很重要,我們要珍惜他,讓友誼的花朵永遠盛開。
從中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必須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向前駛去,在前進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艱險勇於拼搏,最終實現理想的港灣。達到每一個目標,是必須付出艱苦勞動的,要不怕困難,帶著一顆善良的心,與同伴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那麼,你心中所想的美好的一天一定會到來。在這本書中,多蘿西和她的朋友為了實現願望,不怕困難,互相幫助,打倒敵人,朋友們先後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多蘿西最後在南方好女巫格林達的幫助下,也回到了家鄉德克薩斯,結束了這漫長的旅程。我以後在生活上、學習上都要向多蘿西學習,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想辦法去解決它。在學習中不懂的多問老師,多問同學,讓知識更豐富。
5.《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樑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6.《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一座聞名世界的古教堂,她所為我展示的,是一種叫做命運的實景,和一種叫做愛的幻象。
看看哪!命運是多麼奇妙的東西,它讓一個少女美,她美得恍若天仙,它讓一個漢子丑,他便丑得怪無人樣。
愛斯美拉達,卡席莫多,兩個外表有著天壤之別的人,彷彿一個是天使,一個是魔鬼,然而,他們卻有著同樣一顆善良的心。她,給搶過她的他送水,他,給心灰意冷,生意破滅的她以撫慰,他為她輕過命,她為他流過淚,因為命運的戲弄,他們都各自經受著活著的煎熬,因為命運的無知,愛斯美拉達,卡席莫多,擁有兩種人生的他們走到了一起。
命運不見得是悲慘的,但它一定是折磨人的。
愛,它有近萬種詮釋,《巴黎聖母院》中所釋放出的愛的光線可完全移於愛斯美拉達,一讀即知,愛斯美拉達所受著五個人的五種不同的愛。
羅朗塔樓隱修女,她的愛叫做恨,她越是恨被認為是吉卜塞人的愛斯美拉達,就越表明她有多愛她,只是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日日看守的紅鞋的主人,就是她最愛的女兒,她最恨的吉卜塞女郎—愛斯美拉達。
詩人格蘭古瓦的愛叫尊重,作為她名義上的丈夫,他有著詩人都具的那顆單純的心;弗比斯的愛叫游戲,他是唯一一個她所鍾愛的人,然而卻是把愛情當作一場電影的不正派者;卡席莫多的愛叫做遠離,他明白自己的醜陋,不接近她,給她最大的幫助、愛護,給了愛斯美拉達感動的借口;我所要強調的,是這個人,克洛德·弗羅洛,聖母院副主教,他的愛叫恐怖,佔有,撕殺,罪惡。為了得到愛,他寧願讓愛死去,他的心是可怕的,他根本不懂什麼是愛,他只懂得自己擁有,或別人失去。
愛,和命運,他們永恆地存在於同一個地方,他們不是矛盾的,不是相對的,命運總在愛中幻化成一種語言,愛總因命運而變得很美。命運是進入眼睛裡的一粒塵埃,等待一滴淚水的洗滌,而當那淚珠兒落下,裡面閃動著的,就叫做愛。
7.讀書的快樂
古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老師也常常叮囑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這些話語時時浮現在我眼前,而它們無不告訴我,讀書真重要!
有人不喜歡讀書,認為讀書是一種浪費,是耗費青春的表現。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你就錯了。
想要將來為國家做貢獻,想住好房子,想拿高工資,這些都離不開書。因為書是我們的精神食糧,只有更多的讀書,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識,才能讓你考上名牌大學,得到一份好工作。所以,書,僅僅一個字,至關重要。
我愛讀書,我常常以讀書為樂趣,把讀書當作一種美好的享受。在書中,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生動形象的人物描寫,還有蘊含知識的網路,都好似向我敞開了一扇知識的大門,一走進去,我便會陶醉其中,流連忘返,彷彿得到了極大的快樂,不願離開。
我的書有很多,其中任何一本都可以讓我無憂無慮地快樂很長時間,毫不疲倦。寫完作業,放學回家等有時間的時候,我都會習慣地抓起一本,翻開一頁,坐在椅子上,靜靜閱讀。
有的時候,我讀著讀著,突然聽到爸爸媽媽叫我吃飯了,於是這才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心愛的書,來到飯桌旁坐下。
我讀書很快,可能是讀書多了,自然就提高了速度,由於我從小的時候就很喜歡讀書,家裡的書都被我翻得缺胳膊少腿,破破爛爛的。不是因為我不愛惜,每次看完書,我都會平平整整的把書放在書櫃里,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會這樣破。
毫無目的地讀書,還不如不讀,利用這段時間幹些別的事情都可以。如果想讀書,就一定不能單單只讀,要一邊讀一邊想,這樣有助於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學習到知識,悟出人世間的道理。
總之一句話:如果你找不到書這個真正的摯友,那你永遠都得不到快樂與幸福。
8.愛讀書的我
我,常梳著兩個羊角辮,一雙晶亮的眼睛忽閃忽閃的,隨時都閃著求知的光,笑起來有一對小酒窩,個子不高,看起來有些瘦。我文靜而大方。
我善交朋友,能和成績好的同學談天說地,也能和成績差的同學友好相處,與性格靦腆的同學在一起也毫不拘束。總之,許多同學都是我的好朋友。
我愛好廣泛,讀書、寫作、學英語、游泳、畫畫等都是我的最愛。但最喜歡的還是讀書。為了看書,我常常廢寢忘食。記不清多少次,媽媽做的飯菜都涼了,我還沉浸在書的海洋里。不管是上廁所,還是外出遊玩,我都會擠出一點時間看上幾頁。《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麼》、《福爾摩斯探案集》、《三十六計·孫子兵法》、《百部文學名著導讀》、《一千零一夜》等,我都一一讀過。書給了我無窮的樂趣,我常常被書中動人的故事所感動;被經典美文所陶醉;被充滿懸念的探案故事所吸引;被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所啟迪。書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莎士比亞說的:「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我也有缺點,做作業不夠細心,考試被扣一至兩分是常有的事。這些缺點我都要下決心改正。
9.深深讀書情
讀書,像蜂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打開記憶的心扉,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闋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
讀書是非常愉快的事情,比三月踏青,六月里喝雪水更加舒暢,更多樂趣。
當你消極悲觀時,讀書可以使你熱愛人生——綠色的生命,火紅的青春,玫瑰般的理想,可以投給你希望的火焰,喚起你對未來的信心和對生活的追求。
當你孤獨寂寞時,讀書可以使你活潑開朗,給你真摯的鼓勵,寶貴的啟示,使你聽到生命的召喚、大海的祝願和春天的問訊。
讀書的樂趣是無限的。每讀一本好書,這種樂趣就回增加一分。明月高懸的夜晚,讀幾頁老舍的小說,在幽默詼諧的言談中,會忘卻一天的疲勞和困頓;旭日東升的黎明,讀幾篇魯迅的雜文,在犀利冷峻的字句中,會近一步懂得人生的價值和生活的真諦……
曾經多少次抱著書不知道什麼時候睡著了,也曾經多少次沒和小夥伴一起玩耍,一個人關在家裡,靜靜地沉浸於書的海洋,在那裡遨遊、徜徉、流連忘返。讀到高興處,我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臉上洋溢著欣喜的神情,綻開舒心的笑容;讀到悲傷處,我便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傷心不已,落下同情的眼淚;讀到幽默風趣處,我常常禁不住開懷大笑,覺得妙不可言;讀到深奧處,我總要皺起眉頭,冥思苦想;讀到優美的詩句,我會動筆摘抄,細細回味。書既像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不斷啟迪我,又像一位真誠的朋友,跟我面對面地交談。
我愛讀書,書給了我知識和智慧,也給了我力量和勇氣。我就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在書的百花園里不知疲倦地飛來飛去,採集花粉。小說教給我怎樣做人的道理,詩歌喚起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童話讓我感受到美與丑、真與假……讀書成了我每天生活中的必修課。讀書的時候我常常廢寢忘食,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里的世界很精彩。《雷鋒日記》讓我懂得人活著要更多地為別人著想,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讀了《閃光的道路》這本書,我知道了張海迪姐姐的成長故事,她身殘志堅,頑強學習的精神令人佩服;看了《大地的兒子——周恩來》,我明白了讀書為了什麼,決心要像周爺爺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勤奮學習……
是書為我們打開了窗戶,使我們看到了廣闊的世界,看到了銀河外的星體,看到了明天和昨天,看到了人類的歷史。它使我們庄嚴地思考,盡情地歡笑,它使我們的每一天都變得豐富和充實……
這里是萬花筒,這里是大觀園,這里的生活五彩繽紛,這里的世界色彩斑斕。來吧!讓我們一起步入書的海洋!
總之,讀書是很有滋味的,非常快樂的事情。我們平時不妨有選擇地多看幾本好書。海闊天空,自由馳聘,在愉快的讀書生活中,使自己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真正熱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心欣賞那些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
10.讀書累,但快樂著
讀書是一件很累的事,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書里的知識比金子還寶貴,不讀書,就是輸在起跑線上的失敗者;讀書,是走向金色陽光的勝利者。
我們現在條件這么好,應該珍惜。春秋時代的孔子,不遠千里去拜師。累嗎?當然累。但正是因為他這種不怕累的精神,才成了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的蘇秦,為了學到本領,他不分白天黑夜,孜孜不倦地學習,但每讀到深夜,感到精疲力竭,要打瞌睡時,他就拿一把錐子朝大腿上猛戳一下,睡意沒有了,他又繼續讀下去。苦嗎?當然苦。但正是因為他刻苦學習,不怕吃苦,後來才成了有名的政治家。
讀書雖然有些累,但有收獲。這些收獲也許會影響一生。讀書吧!它會讓你走向成功的道路。讓我們在讀書的苦和累中找到快樂吧!
Ⅱ 讀書筆記 8篇
記憶,對於積累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記憶。列寧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卻勤動筆,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俗話說:「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所以,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寫讀書筆記,對於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對於積累學習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很有必要。做讀書筆記,方法是多樣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下面給你介紹幾種常見的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現在提供一篇名人讀書筆記: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讀書」
陳平原(著名作家、學者)
閱讀這一行為,在我看來,本身就具備某種特殊的韻味,值得再三玩賞。在這個意義上,閱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這種兼具手段與目的的閱讀,並非隨時隨地都能獲得。在《大英博物館日記》的後記中,我引了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篇」里的王子猷夜訪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讀書」也能到達這個境界:「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考試?何必拿學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當然,如此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讀書」,是一種理想境界,現實生活中很難實現。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一、讀書的定義
什麼叫「讀書」,動詞還是名詞,廣義還是狹義,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讀書,還是「學得好不如長得好,長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讀書?看來,談論「讀書」,還真得先下個定義。
「讀書」是人生中的某一階段。朋友見面打招呼:「你還在讀書?」那意思是說,你還在學校里經受那沒完沒了的聽課、復習、考試等煎熬。可如果終身教育的思路流行,那就可以坦然回答:活到老學到老,這么大年紀,還「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一點也不奇怪。
「讀書」是社會上的某一職業。什麼叫以讀書為職業,就是說,不擅長使槍弄棒,也不是「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過去稱讀書郎、書生,現在則是教授、作家、研究員,還有許多以閱讀、寫作、思考、表達為生的。
「讀書」是生活中的某一時刻。「都什麼時候了,還手不釋卷?」春節放假,你還沉湎書海,不出外游覽,也不到歌廳舞廳玩樂。
「讀書」是精神上的某一狀態。在漫長的中外歷史上,有許多文化人固執地認為,讀不讀書,不僅關涉舉動,還影響精神。商務印書館出版加拿大學者曼古埃爾所撰《閱讀史》(2002),開篇引的是法國作家福樓拜1857年的一句話:「閱讀是為了活著。」這么說,不曾閱讀或已經告別閱讀的人,不就成了行屍走肉?這也太可怕了。還是中國人溫和些,你不讀書,最多也只是譏笑你俗氣、懶惰、不上進。宋人黃庭堅《與子飛子均子予書》稱:「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之,則俗塵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也。」問題是,很多人自我感覺很好,照鏡從不覺得面目可憎,這可就麻煩大了。
這四個定義都有道理,得看語境,也看趣味。以前說「學而優則仕」,現在變了,是「仕而優則學」——這後一個「學」,當然是裝模作樣的了,「『官大學問大」嘛。中國特有的學歷高消費,讓人哭笑不得。如果有一天,連學校里看大門的,也都有了博士學位,那絕不是中國人的驕傲。眼看著很多年輕人盲目「考博」,我心裡涼了半截,我當然曉得,都是找工作給逼的。這你就很容易明白,很多皓首窮經的博士生,一踏出校門,就再也不親近書本了,還美其名曰「實踐出真知」。
想到這些,我才格外欣賞那些不為文憑,憑自家興趣讀書的人。在北大教書,自然是看好自己的學生;可對那些來路不明的「旁聽生」,我也不敢輕視,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室里有位子,你盡管坐下來聽。這種不太符合校規的通融,其實更適合孔夫子「有教無類」的設想。
拿學位必須讀書,但讀書不等於拿學位。這其中的距離,何止十萬八千里。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當校長,開學演講時,專門談這問題,希望學生們以學問為重,不要將大學看做文憑販賣所(《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第二年開學,蔡先生再次強調:「大學為純粹研究學問之機關,不可視為養成資格之所,亦不可視為販賣知識之所。」(《北大一九一八年開學式演說詞》)日後回想北大十年,蔡先生很得意,以為他改變了中國人對於大學的想像(參見《我在教育界的經驗》以及《自寫年譜》)。現在看來,蔡先生還是過於樂觀了,成為「販賣知識之所」的大學,以及視大學為「養成資格之所」的學生,當今中國,比比皆是。
大致感覺是,今日中國,「博士」吃香,但「讀書人」落寞。所謂「手不釋卷」,變得很不合時宜了。至於你說讀書能「脫俗」,人家不稀罕;不只不忌諱「俗氣」,還以俗為雅,甚至「我是流氓我怕誰」。
二、讀書的成本
現在流行一個說法,叫「經濟學帝國主義」,說的是經濟學家對自家學問過於自信,不只談經濟,還談政治、文化、道德、審美等,似乎經濟學理論能解決一切問題。於是,講機會,講效率,講成本核算,成了最大的時尚。你說「讀書」,好吧,先算算投入與產出之比,看是否值得。學生選擇專業,除個人興趣外,還有成本方面的考量,這我理解。我不談這些,談的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狀態的「讀書」。
作為一種物質形態的「書籍」,與作為一種社會行為的「讀書」之間,有某種微妙的關系,值得仔細鉤稽。這里所談論的「讀書成本」,帶有戲擬的成分,可博諸位一笑。
那是一則現代文學史上的公案。這么多勸學詩文,最有趣的,莫過於《禮拜六》的說法:「買笑耗金錢,覓醉礙健康,顧曲苦喧囂,不若讀小說之省儉而安樂也。」也就是說,讀書好,好在既便宜,又衛生。「一編在手,萬慮都忘,勞瘁一周,安閑此日,不亦快哉!」(王鈍根《<禮拜六>出版贅言》)《禮拜六》諸君越說越邪乎,甚至在報紙上登廣告:「寧可不娶小老嬤,不可不看《禮拜六》。」這下子可激怒了新文學家,葉聖陶撰《侮辱人們的人》,稱:「這實在一種侮辱,普遍的侮辱,他們侮辱自己,侮辱文學,更侮辱他人!」寧肯不娶小老婆雲雲,當然是噱頭,不可取;可也說出實情:隨著出版及印刷業的發展,書價下降,普通人可以買得起書刊,閱讀成為並不昂貴的消費。起碼比起大都市裡其他更時髦的文化娛樂,是這樣。我說的不是賭博、吸毒或遊走青樓等不良行為,比起看電影,聽歌劇,觀賞芭蕾舞、交響樂來,讀書還是最便宜的——盡管書價越來越貴。
現在好了,大學生在校園里,可以免費上網;網上又有那麼多文學、史學、哲學名著,可以自由閱讀乃至下載。好歹受過高等教育,工作之餘,你干什麼?總不能老逛街吧?聽大歌劇、看芭蕾舞,很高雅,可太貴了,只能偶爾為之。於是,逛書店,進圖書館,網上閱讀等,成了日常功課。可問題又來了,閱讀需要時間。
十幾年前,在香港訪學,跟那裡的教授聊天,說你們拿那麼多錢,做出來的學問也不怎麼樣,實在讓人不佩服。人家說,這你就外行了,正因為錢多,必須消費,沒時間讀書。想想也有道理。大家都說七七、七八級大學生讀書很刻苦,他們之所以心無旁騖,一心向學,除了希望追回被耽誤的時光,還有一點,那時的誘惑少。不像今天的孩子們,目迷五色,要抵抗,很難。我的經驗是,窮人的孩子好讀書,一半是天性,以及改變命運的強烈願望;一半則是無奈,因太時尚太高雅的娛樂玩不起。不過,沒關系,這種選擇的限制,有時因禍得福。作為生活方式的讀書,對財力要求不太高,反而對心境和志趣要求更高些。
三、讀書的姿態
在學界享有盛名的《讀書》雜志,創刊號上有一名文《讀書無禁區》,直接針對那時的諸多清規戒律。人為地劃定禁區,說這些書能讀,那些書不能讀,未必有效果。歷朝歷代,那麼多禁書令,全都行不通。越是朝廷查禁的書,讀書人越感興趣。不是說「雪夜閉門讀禁書」嗎,那可是很高雅的。就說《金瓶梅》吧,經常被禁,可士大夫家置一編,不放在桌子上而已。
讀書沒禁區,可閱讀有路徑。也就是說,有人會讀書,有人不會,或不太會讀書。只說「開卷有益」,還不夠。讀書,讀什麼書,怎麼讀?有兩個說法,值得推薦。一是淸末文人孫寶瑄的,他在《忘山廬日記》中說,書無新舊,無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讀舊書,舊書皆新;反過來,以舊眼讀新書,新書皆舊。
林語堂說的更有趣:只讀極上流的,以及極下流的書。中流的書不讀,因為那些書沒有自家面目,人雲亦雲。最上流的書必須讀,這不用說,誰都會這么認為。可為什麼要讀極下流的書呢?極下流的書里,泥沙混雜,你可以沙裡淘金——因為社會偏見,很多先知先覺者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還有一點,讀這種書的人少,你偶爾引述,可以炫耀自己的博學。很多寫文章的人,都有這習慣,即避開大路,專尋小徑,顯得特有眼光。這策略,有好有壞。
金克木有篇文章,題目叫《書讀完了》,收在《燕啄春泥》(人民日報出版社,1987)中,說的是歷史學家陳寅恪曾對人言,少時見夏曾佑,夏感慨:「你能讀外國書,很好;我只能讀中國書,都讀完了,沒得讀了。」他當時很驚訝,以為夏曾佑老糊塗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才覺得有道理:中國古書不過是那麼幾十種,是讀得完的。這是教人家讀原典,不要讀那些二三手文獻,要截斷眾流,從頭說起。
其實,所謂的「經典」,並不是凝固不變的;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階層甚至不同性別,經典的定義在移動。談「經典」,不見得非從三皇五帝說起不可。善讀書的,不在選擇孔孟老莊那些不言自明的經典,而在判定某些尚在路上、未被認可的潛在的經典。補充一句,我主張「讀經典」,但不主張「讀經」——後者有特定含義,只指向儒家的四書五經,未免太狹隘了。
談到讀書,不能不提及閱讀時的姿態。你的書,是擱在廁所里,還是堆在書桌上,是放在膝蓋還是拿在手中,是正襟危坐還是隨便翻翻,閱讀的姿態不同,效果也不一樣。為什麼?這涉及閱讀時的心態,再往深里說,還關涉閱讀的志趣與方法等。舉個大家都熟悉的人物,看魯迅是怎樣讀書的。
魯迅在《且介亭雜文?隨便翻翻》中說,自己有個「隨便翻翻」的閱讀習慣:「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葉內容」;不用心,不費力,拿這玩意來作消遣,明知道和自己意見相反的書要翻,已經過時的書也要翻,翻來翻去,眼界自然開闊,不太容易受騙。
這「隨便翻翻」的意思,接近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所說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可必須記得,魯迅說了,這不是讀書的全部,是「當作消閑的讀書」,「如果弄得不好,會受害也說不定的」。這就是魯迅雜文的特點,怕你膠柱鼓瑟,說完了,自我調侃,甚至自我消解,讓你培養獨立意志與懷疑精神。確實如此,魯迅還有另一種讀書姿態。
就拿治小說史來說,魯迅稱:「我都有我獨立的准備」(《不是信》)。將《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三書,與《中國小說史略》相對照,不難發現魯迅著述態度的嚴謹。比起同時代諸多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才子來,魯迅的學術著述實在太少;許多研究計劃之所以沒能完成,與其認真得有點拘謹的治學態度有關。可幾十年過去了,塵埃落定,不少當初轟動一時的「名著」煙消雲散,而《中國小說史略》卻依然屹立,可見認真也有認真的好處。
回到讀書,該「隨便翻翻」時,你盡可灑脫;可到了需要「扎死寨,打硬仗」的時候,你可千萬馬虎不得。所有談論大學校園或讀書生活的,都揀好玩的說,弄得不知底細的,以為讀書很輕松,一點都不費力氣。你要這么想,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掛在口頭的輕松與壓在紙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觀之,才是真正的讀書生活。
四、讀書的樂趣
在重視學歷的現代社會,讀書與職業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系。大學里,只講修心養性固然不行,可都變成純粹的職業訓練,也未免太可惜了。理想的狀態是,不只習得精湛的「專業技能」,更養成高遠的「學術志向」與醇厚的「讀書趣味」。
讀書必須求解,但如何求解,有三種可能性:好讀書,不求甚解——那是名士讀書;好讀書且求甚解——那是學者讀書;不讀書,好求甚解——這叫豪傑讀書。後面這句,是對於晚清「豪傑譯作」的戲擬。自由發揮,隨意曲解,雖說別具一格,卻不是「讀書」的正路。
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必須跟下面一句連起來,才有意義:「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里關注的是心境。所謂「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如何解說?為自家功名讀書,為父母期待讀書,或者為祖國富強而讀書,都有點令人擔憂。為讀書而讀書——據葉聖陶稱,鄭振鐸談及書籍,有句口頭禪「喜歡得弗得了」(《<西諦書話>序》)——那才叫真愛書,真愛讀書。讀書這一行為自身,也就有了意義,不必「黃金屋」或「顏如玉」來當葯引。將讀書作為獲取生活資料的手段,或者像龔自珍自嘲的那樣「著書都為稻粱謀」,那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古之學者,讀書有得,忍不住了,只好著述;今之學者,則是為著述而讀書。今日中國,學術評價制度日漸刻板,學美國,「不出版,就死亡」。於是,大家見面,不問讀了什麼好書,只問出了什麼新書,還有申請到什麼課題。真不知道如果不報課題,還讀不讀書。我的感覺是,這種為著述而讀書的習慣,很容易使閱讀失去樂趣。
作為學者,你整天手不釋卷,如果只是為了找資料寫論文,也會走向另一極端,忘記了讀書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自己也有這樣的教訓。十幾年前,為了撰寫《千古文人俠客夢》,我猛讀了很多好的、壞的武俠小說。讀傷了,以致很長時間里,一見到武俠小說就頭疼。真希望有一天,能完全卸下學者的盔甲,自由自在地讀書。我寫過兩本閑書《閱讀日本》和《大英博物館日記》,那不是逞能,而是希望自己能恢復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閱讀樂趣。
閱讀這一行為,在我看來,本身就具備某種特殊的韻味,值得再三玩賞。在這個意義上,閱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這種兼具手段與目的的閱讀,並非隨時隨地都能獲得。在《大英博物館日記》的後記中,我引了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篇」里的王子猷夜訪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讀書」也能到達這個境界:「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考試?何必拿學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當然,如此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讀書」,是一種理想境界,現實生活中很難實現。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陶淵明所說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是很多讀書人的共同體會;不僅「忘食」,還可能忘了生死。剛才提到的《閱讀史》中,有一幅攝於1940年倫敦大轟炸期間的照片,很感人。坍塌的圖書館,靠牆的書架並沒倒下,瓦礫堆中,三個男子還在怡然自得地閱讀。這固然是對抗厄運,堅信未來,但也不妨解讀為:「閱讀」已經成為必要的日常生活,成為生命存在的標志。這本書中,穿插了大量關於書籍以及閱讀的歷史圖像,很好看;遺憾的是,關於中國的,只有一幅16世紀的版刻,描述秦始皇焚書情景。
五、讀書的策略
讀書,讀什麼書?讀經典還是讀時尚,讀硬的還是讀軟的,讀雅的還是讀俗的,專家各有說法。除此之外,還牽涉到不同的學科。我的建議是,讀文學書。為什麼?因為沒用。沒聽說誰靠讀詩發了大財,或者因為讀小說當了大官。今人讀書過於勢利,事事講求實用,這不好。經濟、法律等專業書籍很重要,這不用說,世人都曉得。我想說的是,審美趣味的培養以及精神探索的意義,同樣不能忽略。當然,對於志向遠大者來說,文學太軟弱了,無法拯世濟民;可那也不對,你想想魯迅存在的意義。
兩年前,香港學者饒宗頤先生在北大演講,提到法國漢學家戴密微跟他說的兩句話:中國文學世界第一;研究中國,從文學入手是最佳途徑。公開發表時,這兩句話都被刪去了,大概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誤解,以為是挾洋人以自重。可後面這句,其實很在理。從文學入手研究中國,照樣可以廣大,可以深邃。而且,我特別看重一點:從文學研究入手,容易做到體貼入微,有較好的想像力與表達能力。所有這些,都並非可有可無,不是裝飾品,而是直接影響你的學問境界與生活趣味。你看外國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們的著作中對於文學經典的引述與發揮,你就明白,中國學者對於文學的閱讀,普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淺。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確實應該發揚光大,因此,建國學院,修清史,編《儒藏》,我都沒意見。我想提醒的是,今天談「傳統」,有兩個不同的含義。晚清以降,中國人與西學對話、抗爭、融合,並因此而形成的新文化,已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新的傳統。比如,談文學,你只講屈原、李白、杜甫、關漢卿、曹雪芹,不講魯迅,行嗎?說到現代文學,因為是我的老本行,不免多說兩句。不是招生廣告,而是有感而發。盡管我也批評五四新文化人的某些舉措,但反對將文化大革命的瘋狂歸咎於五四的反傳統。隨著中國經濟實力以及國際地位的迅速提升,很多人開始頭腦發熱,大談「民族自信心」,聽不得任何批評的聲音。回過頭來,指責五四新文化人的反叛與抗爭,嘲笑魯迅的偏激與孤獨。我理解這一思潮的變化,但也警惕可能的「沉渣泛起」。
說到讀書的策略,我的意見很簡單:第一,讀讀沒有實際功用的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第二,關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連的現當代文學;第三,所有的閱讀,都必須有自家的生活體驗做底色,這樣,才不至於讀死書,讀書死。
古今中外,「勸學文」汗牛充棟,你我都聽了,效果如何?那麼多人真心誠意地「取經」,但真管用的很少。這里推薦章太炎的思路,作為演講的結語。章先生再三強調,平生學問,得之於師長的,遠不及得之於社會閱歷以及人生憂患的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譜》「1910年」條有言:「余學雖有師友講習,然得於憂患者多。」而在1912年的《章太炎先生答問》中,又有這么兩段:「學問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講,講不了許多。」「曲園先生,吾師也,然非作八股,讀書有不明白處,則問之。」合起來,就三句話:學問以自修為主;不明白處則問之;將人生憂患與書本知識相勾連。借花獻佛,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讀書的訣竅」。
陳平原:陳平原,1987年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1992年起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曾先後在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1993-1994)、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97)、德國海德堡大學(2000)、英國倫敦大學(2001)講學和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是:1980年代著重「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而後逐漸將目光延伸至古代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1990年代初開始關注現代中國學術史,近年兼及現代中國教育史。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全國高校一、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5,1998)、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1999,合作)和第五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2001,合作)等。主要著作有《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1988)、《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合著,1988)、《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1992)、《小說史:理論與實踐》(1993)、《學者的人間情懷》(1995)、《陳平原小說史論集》(1997)、《陳平原學術自選集》(1997)、《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1998)、《老北大的故事》(1998)、《中華文化通志・散文小說志》(1998)、《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1999)、《觸摸歷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主編,1999)、《北大精神及其他》(2000)、《圖像晚清》(合著,2001)、《中國大學十講》(2002)等。治學之餘,撰寫隨筆,藉以關注現實人生,並保持心境的灑脫與性情的溫潤。結集有《書里書外》、《大書小書》、《書生意氣》、《閱讀日本》、《漫卷詩書》、《游心與游目》、《掬水集》、《茱萸集》等。出於學術民間化的追求,1991―2000年間與友人合作主編人文研究集刊《學人》。現主編《現代中國》集刊及「學術史叢書」、「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文叢」、「二十世紀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