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視頻 > 左耳聽見微電影

左耳聽見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3-02-13 06:51:10

㈠ 《左耳》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左耳》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左耳》觀後感1

用《左耳》致敬青春!每一個好姑娘李珥心中都住了一個桀驁不馴的壞姑娘吧啦,而在青春叛逆期時呼之欲出最為明顯。她羨慕她的勇敢與特別。同樣每一個壞姑娘吧啦心中同樣住了一個好姑娘李珥,黑人問她要去哪裡,她天真無邪笑容燦爛地輕松答北京啊,與後來蹲在雨中哭著打電話給李珥的吧啦鮮明對比,每個人就算再無所不能也會傷心對不對?李珥心疼在感情中敗下陣的吧啦,同樣吧啦也心疼著這個乖寶寶,站在鏡子前撫開劉海仔細檢查她為許弋擋砸過來的酒瓶留下的疤。故事到這里開始轉折,越是璀璨的就越是短暫,像煙花,同樣像吧啦的生命。如果說人物女一是李珥,那麼靈魂女一絕對是吧啦。在她去世後,李珥在拉麵館遇見張漾,往他碗里抓了一把又一把香菜讓他吃,質問他為什麼,和曾經吧啦從她碗里抓走香菜那一幕開始重疊,止不住淚奔。

回學校後她獨自靠著窗抽煙,編輯簡訊發給已經不存在的吧啦的號碼,要哭瞎了~曾經也有發過永遠得不到回信的簡訊,我會說嗎?再後來,許弋變壞再失去聯系。蔣皎成名,裝純裝嗲。小耳朵說謊了,張漾在吧啦墓前哽咽,結局。關於愛情,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或許每個人最初都會愛上純白少年許弋,再經歷種種磨難後才懂得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陪伴。關於友情,只要陪伴時彼此快樂,你又何必在意是只陪伴一程,又或許奢求是一生呢?這部致敬青春的影片總的來說,真的挺廢紙的!

《左耳》觀後感2

此時此刻的我有像從前清醒的我一樣,安靜而深沉。我想現在的我又變回了那個會思考自己未來的孩子了吧、

《左耳》其實並沒有那樣的讓人心動吧。可是對於像我這種敏感的人還是讓我變得清醒了,讓我有清楚的認識到我還有夢想,我想過好的生活。

我只是想告訴自己,你變得比以前更放縱自己了。你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沒有目標,容易滿足。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把自己變好!

黎吧啦是個好女孩,有些人表面上不好,可誰又在乎過他們的內在呢?我相信吧啦是個好女孩。可能她比不上一些女生的學歷,但她就是好!她直爽,敢愛敢恨。不,沒有恨。她從未對自己的選擇後悔。她對張漾說過:有個女孩子把她最好的愛都給了你。我並不記得原句是怎樣的,可是那句話讓我相信,有那麼一個傻女孩,為愛付出全部,包括自己的性命!我想我不是一個勇敢的人,我不能像吧啦那樣敢愛。而且你也看到了,愛情是人生路上的最大絆腳石。吧啦說:愛對了就是愛情,愛錯了就是青春。說實話,我是一個特別矛盾的人,我有時會覺得自己挺好,有時又覺得自卑,可能是我想太多了吧。

我不敢保證我不會喜歡或去注意上誰,但我敢肯定的是,至少現在的我沒有勇氣。我想,可我不敢。所以吧啦才讓我敬佩,她真的是個好女孩。其實我就是想告訴自己,人只有靠自己,我來的路得由自己去闖,自己的東西才是最好的。請你不要談戀愛,不要分心,不要害自己!愛情是要經歷考驗的,你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承受它,而且我怕你承受不起。

我知道自己語言很無力,但還請你以後回看它的時候至少反思一下自己吧!我們不要讓最美好的青春流逝,成為老去時最後悔的事情!

我不是一個堅持的人,但請你堅持了就別放棄,好嗎?

《左耳》觀後感3

饒雪漫的小說看的不多,大眾喜歡將她的小說定義為「青春疼痛」,大致意思就是小說內容主要是圍繞校園生活,講述一群擁有不同性格的'年輕人青春期成長的疼痛故事。比如《會痛的十七歲》、《沙漏》還有《校服的裙擺》等。

《左耳》是其中最喜歡的一部作品,因此電影一上線就馬上搶票,好在影片沒有讓人失望。早在宣傳海報一出,就被中間那個留著披肩短發的女演員吸引了,她和我看小說時想像中的李珥完全一致。

人畜無害的臉,第一眼看到就會被她純粹的眼眸吸引,她太純潔了,像是一張白紙,干凈的讓人心疼。這也是我看小說時腦海中對李珥這一人物形象的刻畫,她的美麗不張揚,卻動人心弦。陳都靈將這一點演繹的淋漓盡致,又或者說,她本身就是一個這樣的女子。

影片中提及到三個女孩:李珥、黎吧啦、蔣皎。都是漂亮的女生,單是外表就足以驚艷觀眾,但是她們的美卻又各不相同。李珥是漂亮的女生,像是鄰家小妹,嬌小柔弱卻又堅強倔強;黎吧啦是漂亮的女生,她的美來自是青春期的迷茫與叛逆;蔣皎是漂亮的女生,她的美在於性格的飛揚跋扈與敢愛敢恨。

所以,女孩子的美並不都在外表,獨一無二的氣質才是每個女孩特有的魅力。自信的女生是漂亮的,寂靜的女生是漂亮的,獨立的女生是漂亮的,善良的女生也是漂亮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最重要的是你要美的與眾不同!

《左耳》觀後感4

今天,我和同學們看了一部微電影《左耳聽見愛》。

影片講述了主人公童童到一家音樂學校上課,但因為她的右耳聽不見,所以受到了別人的嘲笑而悶悶不樂。有一次她孤獨地坐在樓梯口哭,一位漂亮的老師看到童童抽泣的背影急忙問道:「童童,你怎麼了?」童童哽咽地說出了原因。老師語重心長地對她說:「童童老師的右耳也聽不見,但你要記住我們和別人一樣,都是健康的人。」童童聽懂了,小孩子們也不嘲笑她了,並和她成為了好朋友。

我喜歡那位漂亮的老師,因為她把童童從失望的深淵中解救出來,讓她充滿了自信,不會再因為自己身體上的殘缺而覺得自卑。我喜歡那個老師身上的自信,她雖然也有殘缺,但她告訴自己、也告訴我們不應該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和看法,這樣我們就會離成功更近一步了。我們應該學習她身上的那種自信和樂觀,也不能用有色眼鏡去看待別人,像那個老師講的,我們和別人都是一樣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想起自己以前看到有些身體殘缺的人還會和同學背後偷偷議論,現在覺得很後悔。看了這部電影,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你只有尊重別人了,別人才會尊重你。

我在想自己平時總是很自卑,總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和看法。成績考得不好時,擔心別人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覺得自己在班級就很難交到好朋友。可是我看了這部電影後知道了,我們不能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要充滿自信,快樂前行最重要。

直到今天那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里盪漾——你要記住我們和別人一樣都是健康的人。

《左耳》觀後感5

說實話,我是因為聽說歐豪要出演張漾,才特意去買了《左耳》的書,准備在電影出來之前了解一下原著和劇情。

看書和看電影終究是不同的,小說里的描寫更加詳細,細致。而電影因為時長,市場等關系,總會刪減一些細節,讓看過書的人不禁有一種遺憾。

電影的敘述和小說幾乎一致,沒有出人意料的情節,沒有倒敘。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吧啦。

「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這是多麼勇敢的一句話。勇敢到很多人是在自己青春將逝或者已逝的時候,才敢對這句話念念不忘。我沒有那麼勇敢,也沒有談過戀愛。有過一個喜歡了很久的男生,但因為際遇不同,終究變成了不同世界的人,很陌生。但近十年過去了,我還是記得他的QQ號,以及他僅跟我提過一次的他生日。就算我記得他QQ,也只是用小號加了他一個人、就算記得他生日,也只是靜靜的,不會有所表示。應該是不喜歡了吧,盡管現在還會時不時想起,會去看他的動態,會因為他心情起變化。我想那隻是一種很多年來的習慣,在還沒有遇到下一個喜歡的人之前應該是不會停止的。或許會有人說,這種習慣不停止就不會遇到下一個。嘿嘿,我想說,一定會的。大不了不結婚唄,跟自己談一輩子戀愛。就是不知道爸媽能不能接受。

我想,如果現在要我和吧啦一樣勇敢的話。我會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告訴那個男生,我喜歡了他很長時間,但因為各種原因我不敢說明,現在我敢告訴你了,可是我已經不喜歡你了。再就是獨立一點,是個成年人,就應該有能力去規劃自己的生活及人生。怎麼做、怎麼活、怎麼開心怎麼過。

《左耳》觀後感6

一開始對電影沒有期待,因為近些年青春電影總無故傷感,也因為我不再記得小說的內容。我也承認左耳有很多不足,在情節設置、感情表現等很多方面都不能說是一部好電影。甚至現在讓我選,我連書也不會看。但《左耳》這本書是我看過的第一部青春小說,兩本書是初中時光里很重要的陪伴。

當電影開始的那一刻,小耳朵、張漾、黎吧啦、許弋,就那麼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我眼前。當時看小說時所幻想的一幕幕場景,又重新一點一滴呈現。

太多的情節,不知從哪裡說起。剛開始工作,每日千篇一律的生活,簡簡單單陽光向上,告別了大學總為青春傷感的時光。卻突然開始情緒泛濫。

在高中的那段歲月,以為世界就那麼簡單,經歷著自己的小情感。

年少輕狂卻又拚命努力,憧憬著未來去往北京的生活。

以為很多可以永遠,以為未來總布滿光明,走出高中校園才漸漸發現這世界太特么大了一切都變了模樣。

在張漾與黑人重逢喝酒時,自己也想回到那種日子,可以與三五老友相聚,抽煙喝酒往事如過眼如煙,聊一聊笑一笑。

記得看小說時,小耳朵,從這個名字,就感覺是非常可愛的存在。青春的歲月總難免有許多傷感、叛逆、別離。如海面上狂風驟雨,驚濤駭浪。卻也總會守得雲開見月明,就如最後小耳朵和張漾,說給左耳的一句甜言蜜語,平淡卻又純粹的走在了一起。

《左耳》觀後感7

在影片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黎吧啦,她可以為了愛做所有可以做的事情,甚至可以放下給所有,她甚至不惜犧牲自我,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她還有一個真正關心她的人,讓她把自己的苦衷痛苦說出來。但是讓我們感到不幸是,猜她的愛情即將開花的時候參與了車禍就此終結了,生命。我想雖然她離開了,但是她就活在很多人的心中,在傳統的意義上來說,迪巴拉並不是一個好女孩,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而評價她,她只是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去抉擇。

另一個讓我們印象深刻的人便是李珥,天性單純善良。但是由於她的先天缺陷,左耳聽不見聲音,所以她是內向的,但她並沒有因此丟棄自己的理想,仍然對生活充滿了美好渴望。就像她所認為的那樣,所有的動聽的語言都是專門說給左耳聽得。在17歲那年她遇到了自己青春最青澀的愛戀,猶如破堤的洪水,怎麼也擋不住。在她暗戀的對象許戈被黎吧啦追到後,她甚至有動過變壞的念頭,但是她並不能真正的說服自己。但是造化總是弄人的,她竟然和黎吧啦成了好朋友,兩個性格迥異的人卻成了最好的朋友,她們彼此交換了秘密,做喜歡的事情。好在小耳朵最後也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在影片結束的時候,小耳朵,實現了她所嚮往的那樣,用左耳聽甜言蜜語。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離奇為什麼她們兩個會在一起呢?在之前的影片過程中,她們兩個並沒有給我們傳達出任何的跡象,但是他們都是最用心生活的,我反而覺得這是最好的安排,真誠的人總是可以得到最真摯的感情的。

《左耳》觀後感8

總覺得看了《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青春片泛濫、麻木了。最近那麼多高科技電影,沒想過要看《左耳》,今天還是看了。既然有《三重門》,想必離我們的年代不會太遠。但劇情卻充滿了那個年代不該有的東西,甚至找到了馮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影子。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王子復仇、你的奶奶不是你的親奶奶……開著車我在想,誰的青春都可以寫一寫,但能編出《左耳》這些文字的大神,一定看過不少書,可以把許多故事湊在一起。這大概就叫藝術,或者藝術的加工和升華。只是和我的理解有一定差距。不管怎樣,在熬過了虐心的前三分之二後,電影的後三分之一,我還是被感動了。這一點感動放在我身上,不能表示是對影片的褒獎。藝術一點的說,這部劇更像是寫意派,用各種堆積的符號在說明一些個道理。喜歡劇中的一句話:傻夠了,就長大了。結合最近發生的種種新聞,其實我更想說的是,每個人都應當懺悔。為青春做過的傻事,為現在仍舊不能長大的自己,為身邊關心自己的人。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長不大,可這世界不會給你太多耐心。時光匆匆,學會擔當。就像李珥,盡管左耳聽不到,但卻可以用心思考,保持真意。這讓我想起了我家那隻聽不到的波斯貓。那年高考,母親為了不影響我復習,把剛剛懷孕的它,賣掉了。這是我家養過的許多貓里唯一一隻被賣掉的。前幾天,我忽然想到這件事,心中充滿了對過去日子的愧疚。年少輕狂,無知無畏。多少不堪回首的傻事,每每想起,悔意幾近窒息。如何能夠保持純真,又變得成熟。今晚,我要好好想一想。

《左耳》觀後感9

《左耳》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與青春有關的故事。

小耳朵——這是一位個性倔強中帶有對「愛情」執著的女孩。17歲的小耳朵溫柔堅毅,一直是聽話的乖孩子,個性里卻有著執著和愛的倔強,她的幸福來之不易,但是小耳朵這么一個即使傷痕累累卻仍盡力追求幸福的純真而勇敢的女孩,誰又忍心看著她不幸福呢?

吧啦,一個如煙花般的女孩,帶著不羈的靈魂綻放於暗夜,卻悄無聲息地靜止,白色的衣裙浸著血色,開出大朵大朵的悲傷。她的生命如此短暫,甚至來不及跟世界好好道別。吧啦是不幸的,當她以為自己終於可以觸碰到幸福的時候,卻被車輛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而張漾,一開始接近吧啦和她戀愛,只是想氣氣「好學生」許弋而已,但吧啦的死讓他深深愧疚。後來,父親告訴了他「母親改嫁」的真相……張漾的心裡終於沒有了仇恨。愛上小耳朵這個單純的女孩,讓他終於放下仇恨,為親人沖向火海的那刻,我們知道,張漾是真正的長大了!

許弋,這個干凈純白的男孩子,他是最讓人難過的了吧。其實,許弋一直都沒有變壞。他只是一直沒學會如何去愛。對於這個男生,我們總是不懂得如何責備。記得他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模樣,這個純白的男孩子,美好得如同被放逐人間的天使。

喜歡《左耳》中的一句話:「一次失敗不算什麼,一次錯誤的選擇也不算什麼錯誤,你要相信,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人在關心著你,希望你快樂。」

觀看《左耳》,不僅僅是對友情的重新認識,更多的是那份對青春的重新審視。

㈡ 左耳觀後感

左耳觀後感8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左耳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左耳觀後感1

今天,我和同學們看了一部微電影《左耳聽見愛》。

影片講述了主人公童童到一家音樂學校上課,但因為她的右耳聽不見,所以受到了別人的嘲笑而悶悶不樂。有一次她孤獨地坐在樓梯口哭,一位漂亮的老師看到童童抽泣的背影急忙問道:「童童,你怎麼了?」童童哽咽地說出了原因。老師語重心長地對她說:「童童老師的右耳也聽不見,但你要記住我們和別人一樣,都是健康的人。」童童聽懂了,小孩子們也不嘲笑她了,並和她成為了好朋友。

我喜歡那位漂亮的老師,因為她把童童從失望的深淵中解救出來,讓她充滿了自信,不會再因為自己身體上的殘缺而覺得自卑。我喜歡那個老師身上的自信,她雖然也有殘缺,但她告訴自己、也告訴我們不應該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和看法,這樣我們就會離成功更近一步了。我們應該學習她身上的那種自信和樂觀,也不能用有色眼鏡去看待別人,像那個老師講的,我們和別人都是一樣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想起自己以前看到有些身體殘缺的人還會和同學背後偷偷議論,現在覺得很後悔。看了這部電影,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你只有尊重別人了,別人才會尊重你。

我在想自己平時總是很自卑,總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和看法。成績考得不好時,擔心別人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覺得自己在班級就很難交到好朋友。可是我看了這部電影後知道了,我們不能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要充滿自信,快樂前行最重要。

直到今天那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里盪漾——你要記住我們和別人一樣都是健康的人。

左耳觀後感2

《左耳》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與青春有關的故事。

小耳朵——這是一位個性倔強中帶有對「愛情」執著的女孩。17歲的小耳朵溫柔堅毅,一直是聽話的乖孩子,個性里卻有著執著和愛的倔強,她的幸福來之不易,但是小耳朵這么一個即使傷痕累累卻仍盡力追求幸福的純真而勇敢的女孩,誰又忍心看著她不幸福呢?

吧啦,一個如煙花般的女孩,帶著不羈的靈魂綻放於暗夜,卻悄無聲息地靜止,白色的衣裙浸著血色,開出大朵大朵的悲傷。她的生命如此短暫,甚至來不及跟世界好好道別。吧啦是不幸的,當她以為自己終於可以觸碰到幸福的時候,卻被車輛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而張漾,一開始接近吧啦和她戀愛,只是想氣氣「好學生」許弋而已,但吧啦的死讓他深深愧疚。後來,父親告訴了他「母親改嫁」的真相……張漾的心裡終於沒有了仇恨。愛上小耳朵這個單純的女孩,讓他終於放下仇恨,為親人沖向火海的那刻,我們知道,張漾是真正的長大了!

許弋,這個干凈純白的男孩子,他是最讓人難過的了吧。其實,許弋一直都沒有變壞。他只是一直沒學會如何去愛。對於這個男生,我們總是不懂得如何責備。記得他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模樣,這個純白的男孩子,美好得如同被放逐人間的天使。

喜歡《左耳》中的一句話:「一次失敗不算什麼,一次錯誤的選擇也不算什麼錯誤,你要相信,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人在關心著你,希望你快樂。」

觀看《左耳》,不僅僅是對友情的重新認識,更多的是那份對青春的重新審視。

左耳觀後感3

此時此刻的我有像從前清醒的我一樣,安靜而深沉。我想現在的我又變回了那個會思考自己未來的孩子了吧!

《左耳》其實並沒有那樣的讓人心動吧。可是對於像我這種敏感的人還是讓我變得清醒了,讓我有清楚的認識到我還有夢想,我想過好的生活。

我只是想告訴自己,你變得比以前更放縱自己了。你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沒有目標,容易滿足。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把自己變好!

黎吧啦是個好女孩,有些人表面上不好,可誰又在乎過他們的內在呢?我相信吧啦是個好女孩。可能她比不上一些女生的學歷,但她就是好!她直爽,敢愛敢恨。不,沒有恨。她從未對自己的選擇後悔。她對張漾說過:"有個女孩子把她最好的愛都給了你。」我並不記得原句是怎樣的,可是那句話讓我相信,有那麼一個傻女孩,為愛付出全部,包括自己的性命!我想我不是一個勇敢的人,我不能像吧啦那樣敢愛。而且你也看到了,愛情是人生路上的最大絆腳石。吧啦說:「愛對了就是愛情,愛錯了就是青春。」說實話,我是一個特別矛盾的人,我有時會覺得自己挺好,有時又覺得自卑,可能是我想太多了吧。

我不敢保證我不會喜歡或去注意上誰,但我敢肯定的是,至少現在的我沒有勇氣。我想,可我不敢。所以吧啦才讓我敬佩,她真的是個好女孩。其實我就是想告訴自己,人只有靠自己,我來的路得由自己去闖,自己的東西才是最好的。請你不要談戀愛,不要分心,不要害自己!愛情是要經歷考驗的,你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承受它,而且我怕你承受不起。

我知道自己語言很無力,但還請你以後回看它的時候至少反思一下自己吧!我們不要讓最美好的青春流逝,成為老去時最後悔的事情!

我不是一個堅持的人,但請你堅持了就別放棄,好嗎?

左耳觀後感4

總覺得看了《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青春片泛濫、麻木了。最近那麼多高科技電影,沒想過要看《左耳》,今天還是看了。既然有《三重門》,想必離我們的年代不會太遠。但劇情卻充滿了那個年代不該有的東西,甚至找到了馮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影子。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王子復仇、你的奶奶不是你的親奶奶……開著車我在想,誰的青春都可以寫一寫,但能編出《左耳》這些文字的大神,一定看過不少書,可以把許多故事湊在一起。這大概就叫藝術,或者藝術的加工和升華。只是和我的理解有一定差距。不管怎樣,在熬過了虐心的前三分之二後,電影的後三分之一,我還是被感動了。這一點感動放在我身上,不能表示是對影片的褒獎。藝術一點的說,這部劇更像是寫意派,用各種堆積的符號在說明一些個道理。喜歡劇中的一句話:傻夠了,就長大了。結合最近發生的種種新聞,其實我更想說的是,每個人都應當懺悔。為青春做過的傻事,為現在仍舊不能長大的自己,為身邊關心自己的人。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長不大,可這世界不會給你太多耐心。時光匆匆,學會擔當。就像李珥,盡管左耳聽不到,但卻可以用心思考,保持真意。這讓我想起了我家那隻聽不到的波斯貓。那年高考,母親為了不影響我復習,把剛剛懷孕的它,賣掉了。這是我家養過的許多貓里唯一一隻被賣掉的。前幾天,我忽然想到這件事,心中充滿了對過去日子的愧疚。年少輕狂,無知無畏。多少不堪回首的傻事,每每想起,悔意幾近窒息。如何能夠保持純真,又變得成熟。今晚,我要好好想一想。

左耳觀後感5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到底愛誰?愛誰多一點?能愛多久?在等等這類問題上,沒有定式,沒有把握,可能他們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世界變了,表面上繁榮,實際上生活比過去更艱難。過去雖然活清苦一點,但是有政府撿底,生活質量不高,卻沒有生存危機感;而當今社會,有錢人和貧困人口之間的差距太大;人心不再普遍慈善和正義,政府也無力照顧到所有人,因此,窮人會越來越窮,富人會越來越富。中產階層正在慢慢被高科技和智能機器所代表,他們要麼通過創業變成富人,要麼慢慢沒落下去成為窮人。

社會公平與正義,不是通過富人的不斷施捨與慈善機構所能實現的,靠國家劫富濟貧也不是好辦法。社會要進步,肯定需要資本和人才,均分的社會形態沒有發展的動力。

富人不是萬惡的,只要他們合法經營,照章納稅,公正有效的使用人工,不幹損人利己的事情,不背叛國家就行了;其餘的大多數人還是要靠自己勞力和智力加上努力去奮斗,不會有那麼多的白食給你吃,更不會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在等你。今天在王家,明天在張家,或是後天在李家幹活,工作和生活越來越不穩定,越來越不固定。沒有保障的日子將會成為一種常態,我們這代人都在慢慢適應,下一代人和下二代、下三代的人們,早晚都得適應。

正因為生活越來越動盪,想要男男女女們無憂無慮的好好談一次浪漫的戀愛,想要一份一生都忠誠不變的愛情,真是件越來越奢侈的事情。不要怪現代的人們花心,對頻頻發生的見異思遷,也不必要大驚小怪。誰活得都不容易,即便是那些所謂的富人們,今天擁有的'一切,是真是假?能保留多久?誰都說不準。

因此,原諒那些率性而為的少男少女們吧?還有那麼多的富人、明星、金領和白領在偷腥,沒有見過多少世面,經歷淺薄的年輕男女,干點出格的事情,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他們終有一天會長大。不管受過多少傷,不管被解僱多少回,不管被甩了多少次,只要能頑強的活下去,什麼都能活明白!

左耳觀後感6

說實話,我是因為聽說歐豪要出演張漾,才特意去買了《左耳》的書,准備在電影出來之前了解一下原著和劇情。

看書和看電影終究是不同的,小說里的描寫更加詳細,細致。而電影因為時長,市場等關系,總會刪減一些細節,讓看過書的人不禁有一種遺憾。

電影的敘述和小說幾乎一致,沒有出人意料的情節,沒有倒敘。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吧啦。

「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這是多麼勇敢的一句話。勇敢到很多人是在自己青春將逝或者已逝的時候,才敢對這句話念念不忘。我沒有那麼勇敢,也沒有談過戀愛。有過一個喜歡了很久的男生,但因為際遇不同,終究變成了不同世界的人,很陌生。但近十年過去了,我還是記得他的QQ號,以及他僅跟我提過一次的他生日。就算我記得他QQ,也只是用小號加了他一個人、就算記得他生日,也只是靜靜的,不會有所表示。應該是不喜歡了吧,盡管現在還會時不時想起,會去看他的動態,會因為他心情起變化。我想那隻是一種很多年來的習慣,在還沒有遇到下一個喜歡的人之前應該是不會停止的。或許會有人說,這種習慣不停止就不會遇到下一個。嘿嘿,我想說,一定會的。大不了不結婚唄,跟自己談一輩子戀愛。就是不知道爸媽能不能接受。

我想,如果現在要我和吧啦一樣勇敢的話。我會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告訴那個男生,我喜歡了他很長時間,但因為各種原因我不敢說明,現在我敢告訴你了,可是我已經不喜歡你了。再就是獨立一點,是個成年人,就應該有能力去規劃自己的生活及人生。怎麼做、怎麼活、怎麼開心怎麼過。

左耳觀後感7

初讀《左耳》是因pals介紹。我不得不佩服僥雪漫活躍的思維。她用尖銳的筆法傾寫出城市中我們的無奈與彷徨。許戈的愛與張漾的恨交織——吧啦負擔著,只因張漾的承諾,她不桀、堅強的外表下藏著孤寂而又脆弱的心。她太需要溫暖和幸福,雖然她是如此的冷艷,但這一切的驕傲與自尊都是枉然,她不奢求什麼,只求曾愛過,付出過,就這一點幸福的感覺,可她卻帶著這一絲的憧憬與朦朧隨著尖銳的剎車聲離開了大家。

李珥的愛與許戈的恨交織——李珥付出過,只因對許戈那份朦朧的愛慕。許戈無法接受吧啦欺騙他的感情,他恨張漾,他恨李珥,他也恨吧啦,卻同時愛著吧啦,他在愛恨中開始墮落,母親的去世,父親的入獄讓他的心更加麻木。為了金錢,他虛假的接受李珥,並一次又一次的欺騙她,李珥純潔的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消逝。李珥雖受過傷,但她卻是最幸運的,她有美滿的家庭,有尤他和張漾的愛呵護,她的心沒有過恨意。

一個發生在城市角落的故事,似乎沒有結局,卻又處處暗示著結局,是宿命嗎?我疑惑……城市的孩子在愛與恨的邊沿掙扎,是什麼在引導他們,亦或這是人類文明的自然規律?

說小耳朵是另一個吧啦活在這個世上。我想在作者的筆下,應該不會是這種想法吧。我就覺得不是這樣子的。吧啦就是吧啦,小耳朵就是小耳朵,誰也不可能取代誰,誰也不可能被誰取代。張漾愛上小耳朵並非他把她當作吧啦,而是愛上了小耳朵。許弋愛上小耳朵也是一樣的,愛的是的的確確的有著她自己本質的小耳朵! 我看了《左耳》的一部分之後,我在心中想的一個結局是:

小耳朵和許弋肯定會開出美麗的花來,幸福的結局。而張漾是個壞蛋,他最後要得到應有的報應,或者他變好,另外和一個後來遇到的很愛他的女生一起了。而吧啦徹底的覺得愛情真不是什麼東西,她不再一味的不顧一切的去愛了,她累了,真的累了,和母親去了國外,過著另一種新的生活。

左耳觀後感8

看了左耳。

是無聊去看的,聽說票房很高。

的確,排片很密,座無虛席。

四號廳,19:45。

感覺像是看了很久很久卻始終都沒有結束,其間我看了四次手機,朋友在右手邊嘀咕了幾次,前面還有人去上了廁所。

故事色調較為陰沉,像是垂暮的老人,偶爾穿插些青春該有的色彩。

看完之後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就好像看不看都一樣。除了一直當成劉濤的黎吧啦,頭發挑染了的三浦春馬,還有最後的相視一笑。

也幸好還有最後的那相視一笑。

聲音有些奇怪。

其實在開始的獨白緩緩道出的時候,我的心就涼了小半截。

本來應該文藝的腔調,被這樣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出來,感覺有些別扭。

還有有些本來應該感慨傷情的地方,引起的,卻是觀眾的捧腹大笑。

不明所以,估計與原作有關,與我有關。

那些年的那些人,饒雪漫郭妮可愛淘小妮子明曉溪,沙漏天使街二十三號狼的誘惑局外人那小子真帥,陪伴了大概我們的半截青春。

所以現在看到年輕的我如此痴迷的李哲羽,除了吐槽幾句,大概最多的,也只是會心的一笑。

青春疼痛系列小說,好像是這樣定義的。像這里的饒雪漫,還有之後的安妮寶貝。

既然疼痛,那就得有愛情有墮落有死亡有各種錯綜復雜的,人生。

所以我喜歡的,是米砂。

她像是一個漏網之魚,明亮得像玻璃,有陽光。

緬懷青春。

灰色的青春。

可是青春,應該是明亮的。是鮮活的,是早上初升的太陽,給人希望。哪怕每日循規蹈矩的活著,做做不完的題寫寫不完的試卷,偶爾談個戀愛的小心翼翼,有喜歡的人的整日惦記。

或許會有墮胎有打架有叛逆和大人作對,但多年後想起的,是模糊了的吵鬧,一瞬間的怦然心動,或者是滑稽的綽號。

不是死亡贖罪報復社會抽煙買醉。

那不是我們的青春。

至少,不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青春。

所以每次的致青春,才會有那麼多的人前赴後繼的進坑,然後又前赴後繼的噴。

快樂一些,單純一些,正能量一些吧。

;
閱讀全文

與左耳聽見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上映怎麼翻譯 瀏覽:838
下載電影電視劇軟體 瀏覽:959
北京電影學院廈門培訓 瀏覽:707
優酷怎麼查詢UP主上傳的電影 瀏覽:146
閨蜜陷害微電影 瀏覽:861
fringe第一季電影天堂 瀏覽:270
關於警察的電視劇與電影有哪些 瀏覽:478
我的世界大電影破碎最新版 瀏覽:837
棕樹擺動電影完整版 瀏覽:31
換親完整版電影 瀏覽:635
哪個網站可以查到剛上映的電影 瀏覽:89
電影上海灘全集完整版 瀏覽:266
電影異形系列聯系 瀏覽:433
電影下載慢怎麼辦 瀏覽:325
到車微電影 瀏覽:228
印度1960年的高分電影有哪些 瀏覽:276
美女胸大的倫理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54
韓劇3d電影天堂 瀏覽:779
我的世界電影游戲下載 瀏覽:96
鄉里彩虹電影全集高清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