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名微電影有哪些
1.《一觸即發》——微電影之開山鼻祖
作為歷史上第一部"微電影",吳彥祖主演的《一觸即發》是源自「微時代」的產物,其劇本來自微小說《一觸即發》。劇情通過90秒的「微時間」講述吳彥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敵手中途突襲,為了將新科技安然轉送至安全地帶,吳彥祖聯手女主角Lisa施展調虎離山等計策,幾經周折最終成功達成目標。全片場面宏大,製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製作的網路微電影,堪稱微時代的里程碑。
2.《科比就是黑曼巴》——明星名導齊上陣
這是一部片長僅為5分鍾出頭的微電影是由著名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執導的。故事編排緊湊,講述了科比的籃球故事。整個故事雖然從主角與導演的對話開始,卻穿插著製作精良的動作鏡頭,好萊塢慣用的爆破、冷酷表情等一一呈現,不愧為微電影中的精品啊!
3.《如果,愛》——8分鍾講述愛情
《如果愛》講述的是一對分手的情侶重新走到一起的故事,由著名攝影師Allen Liu真實愛情故事改編8分鍾的時間用非常寫意和MTV式的畫面表達了對愛情的包容和夢想。畫面構思很有看頭,製作也很考究。MSN推出的微電影,值得大家去品鑒一番。
4.《縱身一躍》
該影片講述了,很久很久以前,在一顆很小的行星上生活著一個小王子,他喜歡一朵美麗的花,並認為花是那樣的獨一無二。直到有一天,小王子旅行到別的星球,看到了盛開著無數美麗花朵的玫瑰花園,才意識到那朵所謂獨一無二的花有多麼平凡。可是只有他傾聽過那朵花的喜悅和悲傷,因為那是屬於王子的玫瑰。這是所有人的愛情寓言,各種各樣的愛情故事每天都會發生。青年找到蔡康永、黃立行、余文樂和周迅,希望他們能夠幫忙贏回女友的芳心。為此,這些人齊齊動手,打造一個浪漫魔幻的愛情園地……
5.《銀行舞蹈》
為配合電影《和莎莫的500天》的宣傳,導演馬克·韋布和兩位主演約瑟夫·高登-萊維特、佐伊·丹斯切爾拍攝了這部短片。片名為《Bank Dance(銀行舞蹈)》的歌舞短片。值得一提的是,短片中歌曲來自佐伊自己的樂隊She & Him的單曲《Why Do You Let Me Stay Here?》。短片中的編舞非常可愛。
6.《愛在陽光下》
在一個華燈初上的周末,黃埔江畔高級酒店頂樓內宴會廳燈火通明。眾人都懷著喜悅的心情在舞池裏翩翩起舞,但忽然傳出一個消息,參加宴會的一名賓客竟然是艾滋病病患者,於是引起恐慌、猜疑,艾滋病的謬誤不脛而走……
2. 不見不散觀後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不見不散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本期不見不散給我印象深刻之一的是男嘉賓在選擇女生的表現和做事方法。一個自稱為玩夠的男生,對於感情的處理讓我認為是那麼的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他不會去遷就別人、他有自己的做事思路和處事方法。他在對待別人那種冷漠、無所謂的態度里也把自己的個性流露的淋漓盡致。
從對他的整個人一個宏觀的認識背後讓我對工作或者是處事中學習和吸取的一些思路也是值得思索的。
作為一個人做事不能只是單純的去從自己的想法和意願去做。要考慮到全局。要不然換來的就是開始和男嘉賓一樣遭到其她三位女嘉賓一樣不好的認識。雖說在做魚後又將女嘉賓這種開始不好的認識有所改變,但是做生意可不能這樣,要是感覺有希望做成,開始就需要抓住客戶的心理特性。讓客戶對你人和產品都產生興趣。這樣在和客戶建立良好關系後,有時自己的一些個性可以適當流露。
在一些男女嘉賓對話過程中一些細節行的東西,樂嘉就說的很正確。比如男嘉賓在和錢繼輝交談中女生問他對漂亮女生的看法,男嘉賓回答是漂亮女孩沒安全感。這樣接下來就給對方不知道怎麼去回答了。而男嘉賓和韓笑男做沙灘繪畫約會中,男嘉賓說女嘉賓不細心,女嘉賓說其實我也有細心的時候,只是你沒發現。這是男嘉賓應該接下來關注細心的時候,然而他什麼也沒問。這個在我們和客戶交往中也是需要注意和留心的,交談中不要讓客戶對你的問題沒發在繼續交談下去,客戶有時說到的一些細節行可能關於有助於你推銷產品方面的事情要問到深處,這樣才能有助於你對事情了解的足夠深入,接下來訂的目標和任務也會更加的准確和有效。
還有一個細節性的東西這個可能在我身上也發生過幾次,這個譚經理也給我指出過。就是說話表達你的意思方面要准確。男嘉賓和李堔約會問到她談過多少次戀愛時,她回答一次,男嘉賓說這么大怎麼就一次。其實他真實感覺這樣的回答和狀況是很滿意,然而話從他口中出來有是另外的一個意思了。這個需要我今後也在說話方式方面做到表達的一個技巧。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看樂嘉老師主持的節目。是喜歡樂嘉老師的愛屋及烏還是。?但是,總覺得這個節目要比非誠勿擾來的真實些,盡管有些東西比較不那麼真,作為一個電視節目可以理解。喜歡不見不散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樂嘉老師可以把人的性格分析的透徹。但是樂嘉老師有時候也是無能為力,感情這個東西只有自己知道明了。
昨天晚上看了一期節目,感動與最後那個女嘉賓王月,敢於追求幸福。其實,在愛情面前沒有尊貴和低賤之分,感覺對了就去努力就是了。這一點王月做的很好,盡管最後沒有被男嘉賓選到,但是我想她也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反過來說這個男嘉賓,從一開始我就不是很喜歡這個男嘉賓。總感覺這個男嘉賓張建的性格有點自我矛盾的因素。當女嘉賓問為什麼和前女友分手,他說受不來前女友那種要被男友照顧的感覺,認為男生照顧她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當他在和女嘉賓聊天或是玩真心話大冒險的時候,他多次說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他前女友的影子。這個就讓我很懷疑他的性格的自我矛盾一面,明明說嫌棄前女友的那種太依賴他的個性,另一方面見到真真的那種小家碧玉,需要呵護的女孩子的時候,他卻又表現出想要呵護她的沖動。更讓我無法理解的是當真真的媽媽千里從四川趕過來的時候,他有那麼急切的去見了真真的媽媽。這就有一點太過於急切。就像王月在騎馬場說的那樣,感覺自己吃虧了,如果首先約會的對象要是王月,之後王月的媽媽也趕來,我想結局有會是另一種情況。這里就體現出來了一種先入為主的感覺。
整個節目下來,感覺男嘉賓總是和回憶這前女友,比較這前女友。不管怎麼樣吧,還是祝福他們吧。因為就像是張愛玲說的那樣:於千萬人之中,遇見我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這本就不易,不管遇見誰,這都是一種緣分。
本期不見不散給人從整體而言給人留下較深印象的一個是男主角穆小龍一個很懂得理禮節而又很細心禮貌的外國男生。從他與女嘉賓的交談與行為方面,都讓人感覺到一種比較舒服。當然,這種舒服不僅源於他對女嘉賓的禮貌和開朗的交談,更重要的是一個好學具有的更為廣闊的文化環境和比較穩妥的與人交往能力。在這一點上我自愧不如,應當多多學習這種與人相處和溝通的技巧。
在一對四的約會中,他和四位女嘉賓都表現出沒有偏見的那種表現。同時基本上也給女嘉賓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一對一的約會中,他從對女嘉賓李丹的戴安全帽的細心還是調動閆璐從開始單純畫畫的沉悶到最後對男生的認可。都表現的很好。從我們生意角度來說,我們也要學會做好事情的宏觀認識,也需要學會這種工作的細節入手。與客戶交談要調動對方說話的積極性等方面也是極為重要的。
男嘉賓在與李丹的最後確定關系的約會中。樂嘉也提到了李丹的這一點:李丹和男嘉賓的一對一約會中,對男嘉賓從很多言語方面和行動方面也傳遞出一種較好的信息,以至於對方認為自己是被對方所喜歡的錯誤信息。這個在我的工作中可能也會有過,可能給公司和客戶也傳達出這樣的信息,所以在今後的與人交談方面真正要懂得對方的態度和給對方需要傳遞一個什麼樣的觀點是極為重要的。
男嘉賓最後表示都與女嘉賓閆璐不再見面,可是還是出於禮貌原因,最後還是去見。這點來說也是個素質的體現。對於我們與客戶關系處理中也需要學會不能及時不能做生意,也不要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通過本期不見不散節目,給我留下了以下幾點深刻的思索。
第一,從男主人公張雷身上有一點與我比較相似。在思想和心態受到某中沖擊時,做什麼事情肯能就會心不在焉,不知所措。張雷在與夏雯的戶外騎馬的約會之前,節目組出於讓張雷真正的從以前的感情中走出,而特意錄制了前女友的VCR,沒想到這個不但沒有幫助到他,反而對於他的第二天約會造成了極大的思想觸動。作為節目組是否考慮這樣的安排的合理性或者需要考慮對張雷產生是什麼樣後果及應對措施呢。
第二,樂嘉在剪斷張雷的長發使得他重新獲得「新生」。所以在第二段的約會中,張雷表現了從未有過的主動與坦誠。在這點上,張雷這樣的思想狀態也和我有一些相似。有時我也可能會很容易在思想解放後有一種感覺新生的狀態和表現。
第三,女嘉賓陳晨約會前為了解男主角,提前看張雷的微博,這個是我值得學習的。通過見客戶前充分的了解和准備,這樣才能有更多的話題和對方中意的言語,這樣才能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
伴隨著本年度最後一期的不見不散的告終,以及觀後感動的寫作。讓我感覺節目中的很多思想和與人交往溝通技巧讓我值得學習。節目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是今後不斷完善與人打交道的技巧還沒有結束,所以,希望通過這么多期節目的觀看,能讓我在今後工作中更好的指導和鞭策我自己。
剛看了樂嘉主持的,一東北男孩,一個落馬於非誠的帥氣哥孩。
當樂嘉再次為他安排五位女孩之後,他還是失敗了,最後他選的女孩,也仍沒有來跟他約會。而且沒有一個女孩對他有太好的好感。
可他給自己的評價是:孝順。責任心。自信。有上進心。曾經跟前女友分手後把購買好的房子也送給前女友了,他覺得他這樣做夠男人,負責任。他說過這句之後,其中就有一女孩就說了,你覺得你女朋友跟你在一起幸福嗎,你特意把這說出來,感覺有些物質,而且這句說出給大家聽其實就給自己挖了個坑。可是他卻不知道,他不知道什麼叫幸福,也不知道女人需要的幸福是什麼,所以他物質化,虛榮心強,愛炫,所以他離越真愛越來越運。
最後樂嘉就送給這位男嘉賓三句話,我覺得聽了這些話特別有感觸,受益非淺。
1、自信,可以讓一個人從低谷中走出來,但是過分的自信就會淪落為自戀,而並非這個世界所有的都喜歡那一味自戀的人。
2、你一定要記住,我們眼中的自己跟有別人眼中的我們是有差距的。
3、當我們一生當中,一直的努力,一味的去追求那些物質和外界的這種外化的東西,我們必定會忽略掉傾聽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而只有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才能帶給我們每個人心靈上最巨大的快樂。
本期節目男嘉賓吳曉程一個從事房地產銷售經理職業人,但是,從他的言談與舉止方面,可能會讓人對他這樣的工作產生懷疑。總的留下的不是很注重細節,喜歡炫耀表現的不是表現的不是很給力,與和女嘉賓溝通方面表現的也不是很強。可能很多的思想和與人溝通的方式根源也在與過於保護自己,或者一直不願意接受別人進入他的內心世界。
1.男嘉賓與葉婷在荷塘約會中女嘉賓就很細心的意識到,天熱男嘉賓又穿了一件黑衣服並冒汗。所以主動幫他察汗而男嘉賓確沒意識到女嘉賓其實也熱又沒有任何肢體和言語的關心,女嘉賓給男嘉賓做荷葉帽而男也沒什麼反映;與李若雪約會打球也沒意識或者關心下女嘉賓的服裝合不合適等。總的來說還是不夠細心,當然這個在我自己的與人交往中也是需要克服和注意的。上次在和忻總交談中您也多次的提示我需要在這方面注重細節,這樣不僅只是生活,同時在今後業務中也需要做到。
2.喜歡表現又不是很給力,這個表現在與李若雪打籃球的時,剛上球場就在與女嘉賓的交流中不停地轉動球,讓對方感覺不是在和自己用心交談。教女嘉賓三步上籃時拿球就直接上去投。事實上很多時候也沒投中,同時又換回女嘉賓認為的職業足球的都比這個打的好的評價。這個對與我們在和客戶交流中,不是說自己說的越多或者做的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根據客戶的需要和態度,作出合理的判斷與做法。該表現時需要表現,該矜持時需要矜持,做到有的放矢。
3.與人溝通方式上也不是很到位。如與王一娜初見面時,就說對方是個冷美女,這樣的話下來對方也就沒辦法正常的進入進一步的溝通。女嘉賓李若雪談對男方的要求有車有房無貸款,男嘉賓感覺自己符合,所以自喜。可是這個他都一點沒關注到女嘉賓的態度,另外在選擇與會方式上也欠考慮,打籃球對於大多女生來說本來就不是很合適,而他則僅僅是從自己的方面去考慮。這個對於我值得借鑒的是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與客戶交談時要掌握技巧,說話或者做事要考慮周到,需要做到既不讓對方不知所搓又不令對方感覺到說出來的話無價值。
4.當男嘉賓與王一娜深度約會時才真正的打開了心扉,摒棄了以前的物質和不願與別人分享的心態。這個源自與男嘉賓平時做事的風格和心態,喜歡事情自己一個人做,同時也對物質金錢方面的認識。當真正在孔明燈上寫下自己的三個恐懼之後,相信他今後會更多的轉變。當然這個主要對於我來說,需要學習的是如何做一個很難或者沒有希望的客戶時去進入他的世界,讓客戶說出他的'想法,最後做進去。這個我想是很值得去學習很鑽研的。
終於看了小剛導演的《不見不散》,難得的夜晚。從《唐山大地震》和以前拍的片子里,又見徐帆,嘖嘖。導演太會用人,葛優先生和小剛大師完美搭檔,符合民間形象的典型。這樣的風格一直保持著,特別是徐帆,她的形象始終讓人別扭,但是符合小剛風格。
影片從頭到尾在同一個地方拍攝,基本全是斯坦尼康攝影。故事反映了這個年代華人在美國的不容易,跟我的媽咪一樣,跟美籍華人華僑一樣,初次在異國,語言不通,磕磕碰碰,靠頭腦和雙手慢慢拼出來,擦玻璃、拖地板,給人看家,酒店裡洗盤子,做搬運工,還要上當受騙。
愛葛優劇中一句話:「享受生活的每一分鍾是最重要的。」這才是人生的目標,當然因人而異。現在的所有努力不只是為了自己,重要的是為了家庭,為了未來的生活。熱愛事業是一回事兒,但是熱愛事業的同時,要懂得享受生活,這才是人生。但是,生活的享受並不是一定要過得很好,恰恰是需要磕磕碰碰,經歷,磨練,精神上、思想上的升華,享受生活的過程。
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對老相識在異國偶遇,在共同經歷的坎坷中,最後走在了一起。不但體現了生活的實實在在,體現了華人在美國的生存方式,同時也襯出兩人所體現的情感。這些就是故事發展和表現手法的一種體現,也是小剛導演最受民眾青睞的原因。用畫面講故事,用生活來體現愛情,這也是電影中最基本的,生活體現人物關系、變化和發展。但也不乏幽默,葛優獨特的演繹使得這樣的海外生活在辛苦勞累中有一種趣味,不怕失敗,樂觀達觀,因為這是闖盪,這是享受,熬出頭,便是好日子,退縮便是失敗,無法生存,更別談享受生活。
這部影片也告訴大家,華僑所得財富不是憑空掉下來的,是靠他們的精神、毅力和努力,用頭腦和雙手拼搏才擁有的,這讓每個中國人所敬佩,這是華僑的真實寫照之一。
唯一遺憾的一點就是結局不好,靠個飛機安全問題最後襯托兩人的結局,有種應付觀眾的感覺,我想也是有原因的。故事設計有三段相遇二度離別,但因為男主人公的主動,始終不見不散。
校園微電影的創作值得思考,要真心喜歡一樣東西想表現的同時,需要符合觀眾的基本要求。自己所創作的作品不是給自己看的,而是給觀眾看的。不但讓觀眾看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讓觀眾看內容,從而讓觀眾有所思考,這樣,這部電影就成功了。
即將畢業,逐漸能發現和摸索出自己適合做哪一行,無論是哪一行,無論在哪,我將繼續從事老本行,VS影像將永遠存在。
葛優和徐帆主演的電影《不見不散》,想必大家都看過吧?我也看了,不止一次。可是,我就是看不懂,可能是因為劇情太過於平淡了的緣故吧,總是沒有耐心看完。但是,有個別情節給我的印象卻特別深刻。比如男女主人公的一段對白:男的裝看不見,女的故意說地上有個錢包,男的趕緊摘下眼鏡問在哪兒?謊言當面就被揭穿了。可是,男主人公卻在狡辯,說,這是幽默。其實這部電影中,這個男的一直就在想方設法的哄這個女孩兒開心。就是因為哄得時間長了,女孩兒就覺得自己在被那個男的欺騙著。所以,她就老是以對待騙子的心理,與這個男的周旋著,以至於,不知不覺中,自己被自己給欺騙了,覺得被這個男的騙著哄著是一種幸福。最終,也因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心理趨向,而讓自己不能自拔了。可是,那個男的表演得也真是高明,他不是一味地欺騙,他也有感情,而且是投入的都是真感情,他在用自己的真心「欺騙」著這個女孩,就是想保護她。一次意外,竟讓這個女的改變了對這個男的的看法:女孩開的花店賺不上錢,很愁,正好有事,讓這個男人去給看店。可是,那個男的卻把警察給招來,這讓女孩很是惱火,大發雷霆,而且說的話還很傷人。後來,男的耐心的給她解釋,女孩才明白是這個男的在幫助她。出於感激,她給那個男的買了禮物,還邀請他去吃飯。男的因為深愛著這個女孩,所以,很快就釋然了。電影的結局是二人分開了,那個男的一直在內心裡惦念著那個女孩,用「不見不散」在欺騙著自己。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看懂了。可是,從內心裡而言,我很為這個男的不值。他真的是用心良苦啊!可能,就是因為他的騙技太高了,而不能夠讓那個女孩明白,所以,這種苦戀真的就是庸人自擾。可是,在那個處境里,就兩個中國人,那個男的如果不這樣去幫助那個女孩,讓觀眾看什麼?這就是特定的場景發生的特定的故事吧。現實生活里,這樣的故事有嗎?恐怕不太常見吧。因為,沒有那個必要。愛與不愛,就是一句話的事,何必如此!我覺得,從有情趣的生活的角度來說,這樣去「騙」,也是可以的,就怕,沒有人會正確的理解。如果,被別人想反了,那可就真的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了。所以,我們不能為了追求情趣而這么苦著自己;更不能為了追求心理安慰而這樣讓自己喜歡的人誤解著自己,最終把那個深愛著自己的人冷漠的對待著。「不見」就「散」了吧。
有時候,想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比如夫妻。比如親人。比如同事。比如。。。。。。因為,這些不是由著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這種情況下,你就得忍著。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讓三分,海闊天空。」真的,過日子就得忍。想過好日子,你還得能忍。你老是在和別人弄矛盾,別人怎麼能夠容忍你呢?心態,真的很重要!快樂是一種心態,那就更要學會容忍和寬容了。與人相處,要多想別人對自己的好,多想別人的優點,這樣,不管他是什麼人,不管他怎麼對待自己的,就都容易接受了。不要老是用成見對待自己的親人、同事、朋友,那這樣就很容易傷人了。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把別人傷著了,你再怎麼努力試圖改變,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那些要天天面對著的人,改變他們對待你的態度,那就要更能夠容忍了。凡事,盡力的剋制;凡人,盡力的寬容。記住一句話: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或者,多做事,多彌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動他,繼而來改變他。即使,這些都不能夠改變,那麼,至少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不見不散,就是個善意的謊言。所以,生活就是學著正確的理解別人。我們不能夠老是欺騙別人,也不能老是被別人欺騙,就只能夠認真的對待生活了。過好自己的日子,才能夠幫助別人;活好自己的人,才能夠獲得別人的好感和親近。總之,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品吧。
3. 《雄獅少年》為什麼把人物畫成咪咪眼是為了沖擊美國獎項嗎
雄獅少年把人物畫成眯眯眼是為了迎合西方評委,不是為了沖擊美國獎項,是為了沖擊法國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這才是動畫領域的盛會,動畫界的奧斯卡,雄獅少年將人物進行設計,可能就是為了迎合這些西方的觀念,畢竟導演都想在國際上揚名。
西方電影獎獲獎一般有兩個因素,影片足夠出色,或者帶有政治成分等盤外因素,導演可能是將目標放在了盤外因素上,希望以這樣的形象去迎合評委,畢竟只要他能夠得獎,那麼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並且他們還已經做好了一些預防措施,雖然這些措施並沒有效果。各種原因讓他們設計了這樣的人物形象。
4. 你看過哪些優秀的國產微電影
其實我最忘不了的優秀的國產微電影就是我要進前十了。
這是一個大四學生的畢業作品,但是他真的告訴了我們很多東西,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學習倒數第一的男孩子因為喜歡年級組第二的女孩子,然後和她一起努力學習,最終考進班級前十的勵志古詩,其中有了愛情,親情,還有艱苦奮斗的精神,都讓我為之感動。
希望以後的我可以真正的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5. 請問有什麼比較有哲理的微電影
都是我認為最好的片子 自己總結的 好的話 就給好評吧!
讓這些電影治癒你
1、缺乏學習動力:《幸福終點站》、《風雨哈佛路》
2、對愛失望:《偷天情緣》、《初戀50次》
3、自卑失落:《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
4、失敗或絕望:《鐵權男人》、《迫在眉梢》、《伊麗莎白鎮》
5、厭倦生活:《在世界的轉角遇見愛》、《搏擊俱樂部》
最費腦力的14部電影
《盜夢空間》、《記憶裂痕》、《生死停留》、《死亡幻覺》、《禁閉島》、《穆赫蘭道》、《蝴蝶效應》、《恐怖游輪》、《傷城》、《盜走達芬奇》、《88分鍾》、《萬能鑰匙》、《決勝21點》、《沉默的羔羊》
結局最意外的20部電影
《搏擊俱樂部》、《迷霧》、《心理游戲》、《第六感》、《蝴蝶效應》、《電鋸驚魂》、 《賽末點》、《 穆赫蘭道》、《非常嫌疑犯》、《魔術師》、《小島驚魂》、《萬能鑰匙》、《火柴人》、《七宗罪》、《魔鬼代言人》、《孤兒》、《八面埋伏 》、《香水》、《偷拐搶騙》
走進12星座女孩內心世界的電影
《情人》白羊
《綠蔭下》金牛
《初戀50次》雙子
《黑暗中的舞者》巨蟹
《辦公室的故事》獅子
《傲慢與偏見》處女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秤
《布達佩斯之戀》天蠍
《艷舞女郎》射手
《楊朵兒》摩羯
《羅丹的情人》水瓶
《天使艾米麗》雙魚
16部講天才的電影
《美麗心靈》、《雨人》、《波拉克》、《暗物質》、《天才瑞普利》、《貓鼠游戲》、《香水》、《一級恐懼》、《心靈捕手》、《莫扎特傳》、《證據》、《海上鋼琴師》、《電鋸驚魂》、《沉默的羔羊》、《非常嫌疑犯》、《尋找弗羅斯特》
推薦給女人的十部電影
1、《亂世佳人》(堅強)
2、《母女情深》(親情)
3、《簡愛》(尊嚴)
4、《蒂凡尼的早餐》(虛榮)
5、《白領麗人》(才華)
6、《鋼琴課》(溝通)
7、《漂亮女人》(浪漫)
8、《紫色》(苦難)
9、《末路狂花》(女權)
10、《女人那話兒》(性愛)
推薦給男人的十部影片
1、《阿甘正傳》(執著)
2、《東方不敗》(才華)
3、《美國往事》(人生)
4、《羅馬假日》(愛情)
5、《勇敢的心》(勇氣)
6、《辛德勒的名單》(責任)
7、《肖申克的救贖》(信念)
8、《E.T》(童心)
9、《現代啟示錄》(痛苦)
10、《第七封印》(哲思)
6. 《尚氣》為什麼不在國內上映
《尚氣》不在國內上映是因為這個影片還有很多的問題。
1、這部電影的初衷就不明,部分西方人對於中國人乃至中國文化的偏見是深入骨子的,拍這部所謂討好中國的華裔英雄電影,也不過是因為覺得中國人的錢好騙,稍微花言巧語兩句就有那多人買賬。
2、其次這部電影是由漫畫改變而來的,在漫畫里本就充斥著大量對於中國的偏見,就算官方在電影里有很多刪減,稱已經去除了偏見,但是基於錯誤的起點我們還能奢望它有多麼正確的價值觀。
3、這部電影的男女主演分別是,劉思慕和奧卡菲娜,對於選角本來就讓很多觀眾無語了,不說是對演員的偏見,但是容貌如此標志的父母為何會有劉思慕飾演的尚氣,這壓根也不符合常理,雖然劉思慕好像在電影中的表現很不錯,但是選角本身就有一定的問題。
劉思慕的看法
劉思慕連著發了兩條微博,第一條的大意是這部電影是很棒的,第二條則是說這部電影是在宣揚積極的中國文化,雖然西方媒體經常忽略中國影迷的好,激化雙方的矛盾,但是他還是看到了中國影迷的熱情與善良。作為主演,宣傳自己的電影無可厚非,但是劉思慕平心而論,這部電影真的是沒有任何偏見的在宣揚中國文化嗎,究竟是不是自在觀眾的心裡。
7. 有哪些好看的微電影 一定要看看
1、《紙人》(Paperman)由前皮克斯員工,首次做導演的JohnKahrs拍攝,影片天衣無縫的結合了手繪動畫和CG電腦動畫,是一部黑白片。《紙人》故事講述的是本世紀中葉的紐約,一個男人在上班途中偶遇一名美麗女子,本以為這只是一面之緣,誰想到那個女子就在他辦公室街對面的那幢大樓里。憑借著一摞紙、一顆真心、想像力還有好運氣,這個男人開始了吸引對面女孩注意力的努力。《紙人》影評:我看不懂故事發生的背景,但是感覺整個故事的氛圍是相當沉重的,或則是因為黑白片的關系又或者是故事中男主角繁重的工作任務,以及配角木訥的表情和沉重的因為。不過不要以為這就是全部,雖然沒有台詞卻有希望和喜悅,神奇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紙飛機似乎被賦予了生命,成就這一段無聊生活中的美好姻緣。
2、《神奇飛書》在一個平靜的小鎮,矗立在街區中心的小旅館,頭戴禮帽的男子正坐陽台上寫作,他被一些並沒有價值的書圍在中央。突然,颶風來襲,狂風大作,奇怪的是,連書上的文字也隨風飄散。男子和那些書一起捲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不久,他落在了一片荒蕪而奇怪的地方,且書上的字也都沒了。青年四處游盪,這時,他看到一個美麗的少女,牽著會飛的書飛翔,其中的一本書帶他來到了一棟充滿會飛的有內涵的書籍的房子。男子就在這時從黑白變為了五彩,他投入到這書的海洋,從此開始了一段心靈之旅。本片榮獲2012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神奇飛書》影評:能獲得奧斯卡獎的影片一定是全方位過人的,所以我就沒有什麼資格來點評它的好壞,我就來講講精神。《神奇飛書》可以說是一個神話故事,男主角最多就是書的保姆,不過傳遞的精神卻是無限,影片告訴大家書能夠帶來快樂、知識;書是有生命的;書被人閱讀才會有意義。
3、《這一刻,愛吧!》2012年,作為全國知名冰淇淋品牌,可愛多推出了青春愛情觀點系列微電影《這一刻,愛吧!》。整個微電影延續可愛多一貫的「青春愛情」路線,力邀亞洲當紅偶像劇小生陳柏霖擔任「愛情專家」,首創「愛情象限」理論,演繹當下青年男女的愛情觀。在愛情坐標中,以對愛情的態度為橫軸,對愛情的行動為縱軸,將愛情劃分為四個象限。每一個愛情象限都表達著一種愛情觀點,連通著千千萬萬人的愛情信仰和各不相同的感情經歷。真愛無懼——現實主義——哪有真愛——戀人未滿,四個愛情象限,四種愛情觀點。你的愛情在哪個象限?《這一刻,愛吧》影評:這是一個廣告,是現在蠻流行的一種劇情廣告。《這一刻,愛吧》講述了現代人的愛情觀,夢中情人並不一定是對的人,而愛你的人會等你到最後,只是關於愛情錯過變錯過了,放下偏見,放下驕傲,我們便能收獲屬於自己的愛情。
4、《調音師》阿德里安是一個鋼琴天才,他的工作是為鋼琴調音。他假裝自己是盲人,以便親近顧客。有一天,他被捲入了一樁謀殺案……《調音師》影評:人生有很多種可能,失敗的鋼琴家說不定是成功的調音師;表面微笑的服務員或許疲於應付內心骯臟無比;帶著面具的人類在毫無威脅的弱者面前可以百分信任卸下防備;我們做著各種掩耳盜鈴的舉動卻自認為高明。影片的開頭就在設局,雙眼無神的老者,穿著褲衩的彈琴者,只留出輪廓的暗中人,由琴聲串連在一起,茫然不知其所以然。琴聲忽然戛然而止,終結聲不知是射釘聲還是關門聲。這是最妙的地方,因為結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判斷。不要太入戲,誘惑越多越要勇於反省自我,知道適可而止,如果你覺得自己永遠正確,槍聲可能就在下一秒響;還有人說這是告訴我們任何事情一開頭了,就必須得繼續,即便是不喜歡也要裝下去,這才有全身而退的機會。
5、《老婦人與死神》在一個偏遠的農場,時間緩緩流動,過往的記憶在老舊的房間內彌漫。久遠的歌聲響起,牽動著往昔的回憶。孤獨的老太太凝望著丈夫的相片,生死一別之後,重逢將在何時?夜幕降臨,老太太抱著相片沉沉睡去。這時,優美、恬然的琴聲響起。她的魂魄起身離開相伴數十年的身體。死亡並不使她畏懼,愛的思念讓她慨然向死神微笑伸手。然而,正當她即將踏入天國之門的一剎那,她的靈魂突然被拉回體內。站在眼前的是一位頗負盛名的名醫和笑容可掬的女護士。老太太心有失落,而死神也心有不甘,他和醫生展開了一場生死爭奪戰。在生與死的關隘,老太太將做何選擇?
8. 中國第一部微電影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微電影《老男孩》。
《老男孩》是《11度青春系列電影》之一,由肖央擔任導演、編劇並和王太利共同主演,影片於2010年10月28日中國首映。影片講述了一對痴迷邁克爾傑克遜十幾年的平凡「老男孩」重新登台找回夢想的故事。
劇情介紹:本片敘述了一對好友肖大寶(肖央 飾)和王小帥(王太利 飾)人到中年重新登台找回夢想的故事。
80年代的他們做過所有那麼年紀叛逆少年經歷的一切,打架鬧事、痴迷邁克爾傑克遜、迷戀校花(於蓓蓓 飾)。可物是人非,20多年後曾經的流氓頭頭肖大寶成為了一名蹩腳的婚慶主持人,當年的模仿王王小帥則成為了一家理發店的小老闆。
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偶遇昔日跟班現在電視製片人包小白 (韓秋池 飾),鼓動兩人參加「歡樂男生」選秀節目。而兩人為了重拾當年的夢想決定參賽。一首歌自創《老男孩》讓他們回到青春,回到過去,也感動了常年場外所有的觀眾。
(8)對中國偏見的微電影擴展閱讀
《老男孩》角色介紹:
1,肖大寶
演員:肖央
本片主人公之一,肖大寶在學生時代是一個流氓頭頭,曾經欺負過包括王小帥和包小白在內的很多人。但是因為和王小帥有著相同的音樂夢想,便在日後成為了朋友。
2,王小帥
演員:王太利
本片主人公之一,喜歡邁克傑克遜,喜歡跳舞,學生時曾經欺負被肖大寶欺負,但是因為和肖大寶有著相同的音樂夢想,便在日後成為了朋友。
9. 美國電影里的中國
剛剛出了一個新的美國片《乒乓特派員》,沖著是一部和中國國球有關的喜劇片,我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當電影結束時,我差不多把能吐的都吐了,太爛了,無聊之極,爛的我都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
盡管有惡搞的成分,但裡面描述中國的地方讓我覺得俗不可耐,導演完全是瞎拍,把中國的國球乒乓球都糟蹋了。仔細的思考了一下,發現在很多美國電影中都有這種現象,這些導演跟商量好了似的,一起有意無意的侮辱中國。我整理了一下,把這些導演善用的手段匯集匯集,大家看看對不對:
一、電影中經常找一些長相怪異的人,說是中國人。有的人是把腦袋剃個半禿,後面留一條不長不短的小辮,裝清朝人。有的體態肥壯,留個八字鬍和山羊鬍,後面留一條小小的辮子,估計是在學蒙古人。《蝙蝠俠前傳:俠影之謎》中,主角在中國蹲監獄,條件之惡劣不說,裡面的獄警跟蘇聯人似的,穿個大風衣,有些囚犯找主角麻煩,一臉橫肉,跟我形容的偽蒙古人一模一樣。這么做完全是妖魔化中國人。
二、要是有女的,都是那種特別丑的,一個個都跟妓女似的,濃妝艷抹,一張大肥臉掛滿了YD。例子太多了,基本每一部都有。
三、關於場景,凡是有中國的鏡頭,不是胡亂編造,就是專門挑一些窮鄉僻壤,讓人感覺中國又臟又亂。當初看《古墓麗影2》,裡面有一段在上海打鬥的劇情,導演發揮了其強大的YY想像力,自己搭了一個居民區的場景,跟貧民窟似的,勞拉和一堆B社會分子就在這幾棟堆著各種垃圾、殘敗不堪的破樓間上躥下跳,打的不亦樂乎,我已經完全把這個電影當笑話看了。
四、凡是情節有中國的,肯定和犯罪有關,比如什麼三合會啊、黑龍幫啊,ammo、viper、MY、contraband一樣不少。還是《古墓麗影2》里,一幫B社會大張旗鼓的倒賣兵馬俑,跟開市場似的。《007之明日帝國》里,中國的將軍和英國的新聞大亨勾結在一起,想挑起戰爭。盡管不想提成龍老大哥,但這也是個標準的例子,《尖峰時刻》系列都和中國的B社會脫不了干係,因為這也是老外導演的。好像中國全國上下都在搞B社會。
五、只要有機會就埋汰一下中國。《逃出克隆島》中,一群醫生打不開一個培養皿,一個人就說到:中國產的破鎖。《阿甘正傳》中,阿甘從中國打完乒乓球回來,接受電視台采訪,記者問中國怎麼樣,阿甘說中國很窮,中國人什麼都沒有雲雲(詳細記不住了,大概是這樣)。
六、老外還經常把中國人和日本人搞錯,經常看電影裡面的中國人穿著一身和服,他娘的不知道我們是世仇啊,白痴導演。
七、美國人用心很險惡,常常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搞小動作。在李連傑出演的一部電影,好像是《致命羅密歐》中,pol.ice讓其表露身份,李連傑掏出一個證件,鏡頭一個特寫,上面寫的好像是「台灣國家安全局」。而且在一些電影中,開什麼國際會議,台灣也作為一個國家出席。這些做法完全實在混淆視聽,變相支持台獨。
八、常常侮辱中國武術,電影里出現一些會武術的常常是群怪胎,《荒野大鏢客》里,飛車party里有個流氓是中國人,剃個禿頭,光個膀子,打架之前還像個瘋子似的亂叫喚,純粹是埋汰李小龍。而且有時先把中國武術描繪的很厲害,然後瞬間被某個美國式的英雄給平了。舉個例子,《飆風戰警》里,一個賊丑的反派和威爾史密斯對陣,先踢了一趟腿,然後說:這是一個中國人教我的。史密斯上去一鐵鍬就把他給打倒了,很多人看到這兒笑了,但這就上了導演的當了,他的目的就是讓人留下一個中國武術只是聲張虛勢的印象,時間長了,別人也就不再尊重中國武術了。
我暫時就想到這些了,平時看電影多注意注意就知道我說的不假了。
美國電影是其文化戰略的一部分,這些問題反應了美國人對中國的巨大誤解和敵意,我們看他們的電影要小心,不要被他們的思想所誤導。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有我們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不要被美國電影中描繪的西方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他們只是一個建國不過二百年的年輕國家,很多地方都有其弊端,這些很少在電影中反應出來。
同時希望我們自己國家的電影能爭爭氣,打到國際舞台,擺正外國人對我們中國的印象。
10. 有哪些適合大學生拍微電影的中國近代史的題材
鴉片戰爭,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