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安市水頭鎮派出所所長是誰
應該還是黃東陽吧。
這也是14年9月份的消息:微電影《無悔的選擇》由南安公安局水頭派出所牽頭拍攝,根據真實案例改編而成,講述的是民警出門尋找8個走失的孩子、而錯失與家人團聚、錯失求婚機會的故事,其中穿插著親情、愛情和戰友情。影片的女主角由南安電視台主持人擔任,義務參演。其他的大多數角色則由民警擔綱,本色出演。《無悔的選擇》8月7日開拍,歷時一周。紀警官告訴記者,為了不影響日常辦案工作,參演的民警都是利用休息時間投入到微電影的演出中,希望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公安形象。水頭派出所所長黃東陽表示,在大家傳統的觀念上,警察主要是抓壞人,偵查破案,比較硬漢一點的形象,拍攝微電影《無悔的選擇》就是想通過這種形式來體現民警溫柔、感性、還有富有感情的另外一面,讓群眾對警察這個職業有更多一層的了解。
『貳』 《那些年》微電影 吳濤
新學期伊始,安全教育成為順德校園第一課。9月1日下午,順德區公安局在容桂容山中學舉行校園教育防範微電影《那些年·我們在成長》首映式,全區200多所中小學學生同步觀看。在這部影片中,演員均是容山中學的學生。
據了解,這是順德區公安局首次通過微電影模式開展校園法制和安全教育,開機時間是在7月30日,歷經一個月時間拍攝而成。微電影片長約27分鍾,以校園故事的形式表現學生在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種種困惑和意外。
高二學生岑梓康外表看起來比較斯文,但在影片中飾演的「吳濤」成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模樣:個性調皮、任性,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約架、抽煙喝酒引發火災,野泳遭遇溺水、交通事故等危險事件。幸虧得到幾名要好的同學主動勸導和幫助,才死裡逃生。在經歷過種種磨礪後,「吳濤」漸漸醒悟,終於從一個安全意識薄弱的「壞」學生,變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影片中出現的一些詐騙案例很容易讓學生防不勝防,通過微電影的方式讓我們很容易就能懂得自我保護。」容山中學高二學生馮潔蓮說,觀看之後很受啟發。
『叄』 【求】廣東惠州市哪裡有電影院
惠州市區有很多電影院啊:
(1)人人樂附近:美博城的大地數字影院,世貿中心的中影南國影城,港惠新天地的萬達影城;
(2)東平公園:吉之島的中影百譽影城,賽格假日廣場的華誼兄弟影院;
(3)江北一帶:意生廣場的金逸影城,華貿中心的橙天嘉禾影院,佳兆業的凱獅國際影城
『肆』 微電影《父親》父女篇中的霍建國原型是誰
劇情大概說下:父親霍建國曾是一名警察,妻子去世得早,是他把女兒霍燕燕拉扯大。女兒小時候,父親總是用公安局的大摩托接送她上下學,令其他孩子十分羨慕,女兒也很崇拜父親。漸漸地,女兒長大了,父親因為拖著個油瓶無法再找對象。而這時女兒和同學肖利關系很好,可父親十分看不上肖利。為此女兒差點上吊。女兒有工作了,父親也老了,父女倆卻更加隔閡。一次在公交車上,女兒勸父親去體檢,正好父親發現一男青年偷東西,於是見義勇為,但年老體衰,差點被小偷傷到。下車後,女兒指責父親的行為,父親不滿於是叫女兒不要回家。女兒在單位受了欺負,在雨中遇到了肖利。肖利正在開計程車,女兒帶肖利去見父親,父親卻仍然不滿肖利,不給他面子,使女兒十分生氣。父親曾抓過的罪犯報復他,將他打成腦部重傷,父親失憶了,並患有精神病。女兒照顧著經常失控精神失常的父親,父親一天天衰老了。終於有一天,女兒告訴父親自己要和肖利結婚了。令她沒想到的是,父親竟穿著軍裝,騎著摩托,來到了婚禮現場......
呃,有點羅嗦,不過這不到四十分鍾的電影,內容的確很豐富。看影片前面部分,沒感覺怎樣,甚至有點喜劇的感覺。就是講女兒小時和父親關系特別融洽,長大後開始叛逆,與父親沖突不斷。父親阻止女兒與肖利在一起,其實是為了保護女兒,怕女兒和壞孩子在一起,被別人傷害。女兒差點上吊,給父親不小的打擊,女兒曾經那麼乖巧,現在卻漸漸叛逆,父親心中也有說不出的痛。公車上,女兒勸父親去體檢,雖然語氣有些不得人心,不過同樣是出於對父親的關懷。她阻止父親見義勇為,也是想保護父親。這么一些小事,表達的都是愛啊。
影片最後,父親出現在婚禮現場那一段,是最讓我淚奔的。而且結局出乎我的意料。
『伍』 《掃黑決戰》在哪裡拍的
《掃黑決戰》在惠州拍的。
電影《掃黑·決戰》由資深電影人黃志明監制,青年導演呂聿來執導,姜武、張頌文、金世佳、李倩主演,全程在惠州取景拍攝。因為在廣東惠州拍攝的,當地多雨,天氣陰晴不定,突降的大雨常常打破原本拍攝計劃 。
劇情簡介
接到群眾舉報,魏河縣趙家村在拆遷改造過程中發生了暴力致村民死亡的嚴重犯罪事件,於是省政府派出掃黑除惡專案組進入地方調查。在組長宋一銳(姜武飾)的帶領下,專案組順著趙家村村霸趙氏父子,查到了調整規劃方案的規劃局長齊飛宇,但就在案情剛有眉目時,齊飛宇卻在專案組駐地跳樓自殺了。
調查過程中,以宏遠集團總經理孫志彪(金世佳飾)為首的地方黑勢力和當地公安系統的勾結幾乎是一條明線。當孫志彪面臨進一步調查時,專案組受到了第二次威脅,參與改造工程集資的群眾被人挑唆與專案組發生了嚴重斗毆事件,造成不良網路輿論,專案組被迫暫時離開,回省述職。
就在此時,案情忽然峰迴路轉,另一條暗線浮現,正是此前一直以儒雅正義形象示人的縣長曹志遠(張頌文飾),他既是濱河集團總經理林巧兒(李倩飾)的情人,也是孫志彪同父異母的哥哥,而孫、曹二人的父親正是原縣委書記曹順華。最終,曹氏父子隻手遮天的「家天下」夢告破,魏河縣老百姓也尋回了希望。
『陸』 以問為題的素材
在多味的生活中,不管是誰,是在學習方面,工作方面,還是生活方面,都有各個問題的存在。而對於這些我們渴望追尋答案的問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問。「問」是勤奮的表現,它不僅能是我們了解的知識,還能幫助我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最近,我們班也掀起了問外呢體的高潮。一下課,同學門就一溜煙地跑道教師辦公室,爭先恐後地問自己早已准備好的問題,各科老師都為同學們著從未有過的積極性而感到很滿意。盡管這樣會使他們很累。同學們陸續從辦公室出來。與此同時,另一些同學有紛紛走進辦公室。使得教師辦公室空氣中的氧氣供應不足,可大家似乎一點也沒覺察到。
雖然,好問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但在對於「問」的類容上,也要加已選擇。如果不注意,「問」就也許會成為讓我們變懶惰的陷阱。如果一切問題都去問別人的話,自己就沒有認真思考,開動自己的腦筋,而完全依賴於別人。所以,一定要做到:該問的一定要問,而看似簡單的問題,要盡量自己思考,這樣才能達到問的效果。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好問,首先要虛心,要承認自己不懂的問題。只要不懂,就「不擇事而問」「不擇人而問」。如果自以為是,不屑於問,就只能保持自己的所知,而不會向前一步。也有人說過:「不好問者,由心之不虛;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成
一切知識的獲得,都從發問而來,顧然所知,要想了解的知識,就應當從「問」做起!
『柒』 茅台酒期貨交易是咋回事
這是騙術,沒有這回事。
2020年5月,仁懷市公安原創微電影《1499》在茅粉間流傳,這是根據仁懷市公安局破獲的一起利用地方特色產業為噱頭實施的合同詐騙案件改編的。
《1499》講了一起犯罪分子用高買低賣、放長線釣大魚的方式進行詐騙,往往會先正常合作,之後合作就會出現貨不交、錢不退的情況。
曾經盛行的茅台期貨,現在正在成為茅台圈的噩夢,而期貨茅台,還只是多種行騙手段中的一種。
茅台期貨跑路事件
2018年,仁懷市的多家公司遭遇了茅台期貨跑路事件,對方表示自己是一家經銷商,打款前受害公司實地探訪過,也核查過資質,對方跑路前正常合作多次,但對方在一次放開合作數量後跑路了。這一事件,涉案金額數億元。
2019年,據報道,重慶的一起「名酒期貨」涉案金額估計在20億元。此外,北京、貴陽、成都等多地也出現了茅台期貨詐騙事件。
2018年10月,國酒茅台(貴州仁懷)營銷有限公司下發通知警示茅台期貨的風險,表示經銷商與相關工作人員應高度警覺,不能聽信和參與上述活動,避免上當受騙。
『捌』 回雲南了這里是果敢是什麼電影
回雲南了這里是果敢是微電影《守護長空》。雲南省公安廳民用機場公安局推出一部以「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為題材的微電影《守護長空》,虛構講述了「百日行動」期間,在某機場發生的一起暴恐襲擊事件處置中,年輕的特戰隊長帶領隊友成功解救人質、制服犯罪分子的故事。
『玖』 沈居輝拍的30部電影叫什麼名
沈居輝導演的作品如下:
電影《大人他來了》
上海亮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
電影《慾望難情》
上海亮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
電影《同林鳥》
上海亮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出品
電影《南方北方》
上海亮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出品
電影《上海下海》
上海亮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出品
電影《媽媽再打我一次》
上海亮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出品
微電影《黃色情人》
上海亮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
微電影《網蛭》
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衛分局 出品
15集電視劇《天亮說晚安》
江蘇西楚天地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出品
微電影《做事就是做人》、《我的五次創業》、《他們來自廈門申閩》、《高溫戰記》《員工的心聲》
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 出品
舞台劇《正青春》
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 出品
『拾』 姜波的主要作品及獲獎
中央電視台《越戰越勇》2015年總決賽冠軍孫瀟於2004年與姜波合作推出首支單曲《我家在江南》 器樂作品《守島戰士北方的娃》獲浙江省第八屆音樂新作演唱演奏大賽金獎 廣東省2015年頒發的2014年度群眾文藝作品評選音樂類作品《明天》獲三等獎 2015年廣東省第六屆音樂舞蹈花會《夢回故鄉》獲銀獎 2014年被評為惠州市2013年度優秀專家室 2014年「卿卿美麗」中國撫順楊卿麗獨唱音樂會擔任策劃 2014年惠州選秀活動「鵝城舞台秀」評委 2013年獲廣東省優音樂家獎 2013年駐港部隊《惠州艦》作曲 2013年年微電影《明星故事》編劇、導演; 歌曲《我的父輩》、《幸福中國》(2004年全國新歌創作大賽金獎); 歌曲《中國緝私警察之歌》(2012年全國海關系統推薦作品); 歌曲《煙雨飛霞》(2011年廣東省旅遊精品歌曲推薦作品); 歌曲《新老客家人》、《家鄉春分茶》(五個一工程獎); 歌曲《老鄉不要怕》(2008年廣東省首部抗震救災作品); 歌曲《寒露的微笑》、《一二三四齊步走》(2005年全軍戰士文藝獎); 歌曲《無聲的誓言》(2013廣東省群眾文藝作品評比金獎)《快樂學習》、《鵝城戀歌》、《握手》(2008年——2010年廣東省群眾文藝作品評比銀獎)《家鄉春分茶》(2013年三等獎); 歌曲《春雨》、《流水的兵不了的情》(2006年廣州軍區首屆戰士文藝獎三等獎); 情景嗩吶《演練》、歌曲《當兵的日子》(2006年廣州軍區調演最佳劇目獎、一等獎); 舞台劇《訓練場上》、《忠誠》(2009年公安部全國匯演銀獎); 情景劇《牽掛》(2006年廣東省鹽業系統一等獎; 話劇小品《抉擇》(2012年廣東工行系統一等獎); 話劇小品《陪你一起看日出》(2012年廣東省粵電二等獎、最佳導演獎) 舞台劇《生死不離》(2008年廣東省武警系統匯演一等獎); 舞蹈《桃花謠》、《小城故事》(2012年香港TVB慶回歸15周年晚會節目編導) 音畫《國色天香》(2013年廣東工行系統金獎); 器樂《渡海精兵》、《2005年全軍戰士文藝獎); 與《同一首歌》孟欣導演合作
兩首抗震救災歌曲引無數網友追捧 2008-05-28 08:59 汶川大地震突如其來,山河齊哀,舉國同悲。懷著無比的沉痛和對災區群眾的牽掛之情,惠州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范中傑飽含深情,一周內連續創作兩首抗震救災勵志歌詞《老鄉,不要怕》、《孩子,孩子,你別哭》,並由姜波譜曲。 歌曲轉遞溫暖,歌聲凝聚力量。兩首歌曲在惠州西子湖畔論壇發布後,立即被網友轉發至天涯、KU6網、TOM、新浪、搜弧、奧一網等各大網站的論壇或博客,引起了成千上萬網友的追捧,感動了無數的人,既鼓勵災區群眾樹立信心戰勝困難、災區遺孤適應新的生活,又團結了廣大網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連日來,兩首歌曲還多次被用作抗震救災募捐活動的背景音樂。《南方日報》、廣東電視台、《南方都市報》、惠州廣播電台、《東江時報》等媒體先後對歌曲及創作過程進行了報道。尤其是廣東電視台攝制組赴惠州拍攝、製作並在《人在他鄉》欄目播出了相關專題片《家鄉汶川――我們和你同在》,又引起廣大電視觀眾的強烈共鳴。《老鄉,不要怕》網路傳唱(南方日報,B04版,文化周刊,2008年5月18日)老鄉,不要怕 詞:范中傑曲:姜波演唱:譚京,范大海老鄉老鄉不要怕動員令總書記已經發下老鄉老鄉不要怕總理的專機已經到達老鄉不要怕,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什麼也壓不垮老鄉不要怕,地震過後我們攜手重建溫暖的家本報訊昨日,在惠州巴蜀友人抗震救災捐款儀式現場,500多名到場捐款的群眾被一首《老鄉,不要怕》的歌曲深深打動。歌手只教了一遍,全場人都含淚合唱。近幾日,這首歌曲通過網路迅速唱響,3天網路點擊量達10萬次。這是一首男女聲二重唱,「老鄉老鄉不要怕,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什麼也壓不垮;老鄉老鄉不要怕,地震過後我們攜手重建溫暖的家……」這首署名惠川人作詞的歌曲14日上午在惠州西子湖畔論壇首發,隨即登錄國內各大網站。而惠州廣播電台在其抗震救災專欄中滾動播出該歌曲,惠州電視台也計劃拍攝MTV。這首歌歌詞是惠州市教育局局長范中傑13日晚上在電視直播災情的悲傷氣氛中含淚寫成,范中傑的老家在四川,於是署名惠川人。這首詞隨後由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的姜波作曲。演唱者是惠州某學校音樂老師譚京和惠州某公司的業余歌手范大海。譚京的弟弟正在四川讀大學。地震發生後,她反復撥打弟弟電話,直到14日中午才接通並獲知其安全。譚京告訴記者,她在音樂界的朋友聽到這首歌曲後,都表示要把它作為當地募捐活動的背景音樂。(李長虹)本報訊 「孩子,孩子,你別哭,來接你的叔叔(阿姨)是個好人,跟他(她)去吧,他(她)會像爸爸(媽媽)一樣,深深地愛你」,繼在惠州工作的幾位四川人13日連夜創作《老鄉不要怕》這首抗震勵志歌曲後,18日,該歌曲的創作人員又創作了一首關注災區孤兒的歌曲《孩子,孩子,你別哭》。比《老鄉不要怕》傳得更快。昨日18點20分,記者在KU6網上看到,這個MTV已被放在首頁,瀏覽量達15萬人次,而15分鍾後刷新,瀏覽量已達17萬人次,以每分鍾上千瀏覽量遞增。人民網視頻、新浪、KU6網、南都網、西子湖畔 、天涯來吧 、TOM音樂 、搜狐,都有轉載。
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員姜波:為兵而歌
央視國際 (2004-06-25 09:28:33)
●馬軍鴻
2003年6月,南京政治學院幹部進修班,從眾多的軍旅歌曲中評選出一首《當兵的路》,作為全體學員必學、必唱的曲目,因為這首歌情感真摯、歌詞意蘊深刻。
《當兵的路》詞曲作者是就讀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的學員姜波。兩年來,他學習之餘堅持創作,在全國各類專業音樂刊物發表詞曲作品三十餘首,十餘首出版發行,其中《當兵的路》、《今夜想家》、《弄潮的人》等歌曲經中央電視台七套《軍營文化》欄目播出,受到廣大官兵的喜愛。
姜波的作品清新質朴、真實感人,與其長期紮根基層用心創作是分不開的。他深愛軍營生活,對官兵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創作的歌曲每一個音符背後都有著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2003年7月11日,假期第一天,姜波顧不上回老家看望父母,就背上行囊踏上了南下的列車,直奔某師渡海登島作戰訓練的第一線。這是一支兩棲機械化部隊,官兵每天在氣溫高達40攝氏度的酷暑中苦練戰術。正是這種高強度的訓練和緊張生活,鍛煉了官兵敏捷的戰斗作風,鑄就了官兵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戰斗精神。
在火熱的軍事訓練生活中,突然多了一個編外戰士———姜波。他和戰士同吃、同住、同訓練,一個月後,姜波在一首詞中寫道:風吹來/浪打來/天海間涌現年輕的心/烈日下曬/苦水裡泡/欲與狂浪試比高/鋼鐵的官兵是那弄潮的人/敢弄潮的人是那鋼鐵的官兵/弄就弄個大潮/爭就爭個第一/練好本領/為打贏。
近兩個月的生活體驗,他先後為官兵創作了《軍人,一首奉獻的歌》、《今夜想家》、《當兵不傻》、《你的身影》等歌曲。2003年9月,姜波把假期的生活體驗和為一線官兵寫的歌詞,以及創作體會寫成文字,寄給了《音樂生活》雜志,編輯部對姜波以飽滿激情為官兵而歌的精神敬佩不已,隨之以《軍人,一首奉獻的歌》為標題,推出了《金色海岸線———獻給海訓官兵的組歌》。歌詞發表後,在軍內外產生了反響,不少讀者來信來電稱贊姜波用真情為兵歌唱的精神值得從事音樂創作的同行們學習。
(解放軍報 2004年06月25日 第6(編輯 曹勁 來源:解放軍報)
再度創作《惠州艦之歌》此次,我市再度邀請專家與部隊合作創作了《惠州艦之歌》。「沐浴維多利亞的陽光/惠州艦劈波斬浪/威武文明忠誠精武/把責任挑在肩上……」這首威武雄壯的軍歌,由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資深音樂人、作曲家姜波作曲。惠州報業傳媒集團編委、惠州日報社民生新聞中心主任劉騰雲作為主創人員之一,參與歌詞創作。歌曲小樣完成後,姜波在自己的新浪博客進行了發表,贏得不少網友稱贊。網友評論,「這是一首非常有氣魄和力量的歌曲,聽完令人為之振奮。」「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抓創作,並在北京錄制完成。」姜波透露,歌曲既表現了軍人的熱血與忠誠,也非常符合惠州陽光、向上的城市形象,相信這首歌曲一定能為增進惠州與「惠州艦」全體官兵的友誼注入活力。本報記者劉 挺